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古文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16-85641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1 17:33: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古文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 “古文” 学情的调查报告

——以廉江第三中学高二学生为对象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08对外汉语班2008034124梁青

摘要:廉江第三中学学生在古文的学习过程中,虽能意识到古文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中,明显缺乏自主探究的精神。在课程的学习兴趣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指引。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古文很枯燥,学习态度也不是很认真。调查表明,当前廉江三中学生学习古文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廉江第三中学;古文;学情

时间转瞬即逝,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就到期了。我在廉江第三中学实习期间,努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同时还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主要是针对高二学生学习古文的学习情况来进行。

在调查中,我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在此,我先来谈一下学生心目中的“古文”的基本学习情况。

1.关于学习的心态。【.关于学习古代文学的心理、兴趣原因及厌倦原因的调查。】

分析:调查显示,在学习心理上,只有20.6%的同学表示对古代文学“很感兴趣”,73.1%的同学学习的心态是“一般”,即缺乏热情和兴趣,还有4.3 %感到厌倦。古代文学课程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在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障碍,课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的“可望而不可及”,学生有这种畏难情绪在所难免。在兴趣原因上,有22.1%的同学认为“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讲得有趣”,可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的极大杠杆作用。而学生“感到厌倦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教材乏味”(34.5%),“教学方法单一”(34.0%),“基础差,理解不了”(21.6%),“自己不感兴趣”(9.9%)。也曾有学生跟我抱怨说,古文有什么必要学,那么久远的东西,对我们现在来说没有多大影响和学习意义。总的来说,学生不喜欢古代文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教学形成的。教材编排落后和教学方法单一,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普遍存在的事实,课程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主要也在这里。

2.关于学习的自觉性。【关于问老师问题、不问老师问题的原因】

分析:调查显示,55.8%的同学是“基本不问”老师问题,17.3%的同学“从来没想过要问”,26.4%的同学“偶尔问”,“经常问”的竟然不到1%。而不问老师问题的原因有47.2% 的人回答是“没有思考,提不出问题,再说古文那么枯燥,没什么好问的。”,占了将近一半,课外“从不讨论”课堂学习内容的 也有15.1%。这种麻木的学习心态应该引起我们每个古代文学老师的反省。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古文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把它当成一项学习的任务来完成。这样一来,学习的动机自然就不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再说许多任课老师都知道,凡是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其提问的次数要远远高于那些没有这种打算的学生。所以,鼓励学生设定更高远的目标将有助于教学的深入。

3.关于学习的接受。

(1)关于最反感的教学方式与最有效果的授课方式的调查

分析:调查显示,学生最反感的教学方式依次是“老师照本宣科”(66.9%),“不着边际,胡吹一通”(15.2%),“教师满堂灌”(14.3%),“只有例子没有理论概括”(3.6%),这说明学生最讨厌不学无术的老师了,只会“不着边际,胡吹一通”或“满堂灌”的 老师,同样不受欢迎。课后,跟学生交流时发现:原来也有一些同学对我的课堂不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我的课堂气氛闷,古文知识还不够全面,造成学生上课犯困,容易打瞌睡,自然学习兴趣和

效率也不会很高。即使我上的课不是满堂灌,但学生还是觉得不怎么感兴趣。所以说,要授予学生一杯水,古文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再有就是懂得如何引申知识,把抽象遥远的古文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接收。

(2)学生接受的学习方法的调查。

在最有效果的授课方式中,83.6%的学生最认同“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再配以粉笔板书 ”的方式,“完全用多媒体课件”显然对古代文学课程不完全适用,只有6.9%的同学认同它。这说明新教学媒体的运用不能什么都一窝蜂而上,还需要灵活选择,适可而止。

4.关于实践性学习的调查.

在当前古代文学实践性学习时间上,调查表明,学生认为“适中”的有30.6%,认为“ 偏多”的只有3.9%,认为“偏少”或“太少”的则占了65%以上,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实践 性学习还是很看重的,教师应予以重视。“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真正转“知”为“ 识”,才能更深刻地领悟学到的东西,也只有实践才能使学生趋向“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

分析:古代文学课程是否需要实践以及如何实践的问题一直是伴随该课程始终的问题。这是一道多项选择题,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实践性学习是“看录像或听名家学术讲座 ”,占87.2%,其次是“课堂专题讨论”,占38.5%,“古文写作技能的操练”和“课前五分 钟讲演”所占比例加起来还不到三分之一。“所有的实践性学习都喜欢”的只有13.9%,“ 所有的实践性学习都不喜欢”的倒有16.8%,这说明在所有已开设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学生明显倾向于最省力的“动眼”、“动耳”活动,而对实践层次相对较高的“动口”、“动手”能力训练却不大感兴趣。学生学习中明显存在着图易畏难的心理,不能忽视。而且,学生的喜欢与否也会因学生素质能力的不同而有所波动,如选择最喜欢“古文写作技能的操练”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大三的同学。这提醒我们在课程改革的一体化设计中,需要对实践内容、层次、类别进行科学计划与机动安排。

5.关于学习的收获。【关于学习收获的调查】

分析:调查显示,在最大的学习收获上,有69.1%选“古文知识”,55.5%选“ 人格熏陶 ”,58.4%选“思想启迪”,52.9%选“审美享受”,全部都占半数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智育、德育、美育作用,已经有较好的全面认识。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了解自己的祖国文化、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都是必需的,古代文学课程就是提供了这样一块沃土。而2%的“不知道 ”说明高二学生中依然存在着不知学为何用的“无知”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古文也是如此,不是要求说可以达到用古文来书写的程度。但至少要知道这些文章都是古代流传至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肯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我们作为老师,有义务和责任去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以致收获到很多深刻的领悟。

6.关于学习成绩的认识。【关于考试成绩、考评标准认识的调查】

分析:调查表明,34.9%的学生“很重视成绩”,56.5%的学生“有点在意成绩”,“ 不在意成绩”和“无所谓”的加起来不到10%,这说明高职大学生对于考评成绩还是很在意的,原因应该是它直接关涉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在考评标准认识上,有27.5%认为目前考评制度“不公平”,有18.0%则持“无所谓” 态度,这说明将近一半的学生对于当前考评制度存在一定的看法,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注意。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及分析结果,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宏观把握

紧扣学生的学习兴奋点,真正关注学生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将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一味地归咎于学生,怨天尤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的选编,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法上精益求精才是当务之急。

2、教材选编

文言教材的选编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先决条件,至关重要。那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永远受学生欢迎,因此,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着重优化教学效果,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趋向,将更多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富于启迪的辞赋、小品类古文充实到教材中来,反之,政论性过强、材料繁复、语言不够浅近的作品即使是传世名篇,也应酌情减少选取的比例。文言文选编具体地说,篇幅不宜过长,语言力求浅近,吟诵易于上口,内容上或摇曳多姿、一波三折,或富于启迪、耐人寻味,或幽默风趣、发人深思等。

3、课堂教学

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除了与教材本身直接相关外,还与教师的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师上文言文课不太满意,对充斥于课堂的解释、翻译心生厌恶。一方面,满堂讲,满堂问,缺少启发、能力培养和人文熏陶的现象并不少见;另一方面,一切服务于高考的功利思想禁锢了文言文教学的勃勃生机。语文教学是鲜活的,如何在营造“绿色课堂”氛围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祖先留下的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多彩结合起来,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文言文教学要讲求实效,就必须清除故弊,教师应当在以下方面用心用力:

一是调查分析,重点突破。一般来说,学生对作家与作品同时认同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而,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古代名家名篇对学生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尽量将作品的赏析与作家的介绍纳入同一个系统当中,形成“以作家带动作品”或“以作品带动作家”的教学模式,将积极的互动关系上升为良性循环:让学生由对某个作家感兴趣推及喜欢其作品,甚至喜欢这种风格的同类作品,由喜爱某一类作品而发展到认同某一作家,并依此认同这位作家的不同风格,久而久之,涉及的面广了,积累的相关内容就自然多而深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对某些作品持排斥态度,是因为他们对作者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还缺乏了解,脱离了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失去了与生活的联系,学习文言文时面对的只是一些枯燥的字、词、句,没有任何美感和趣味可言,自然就成了一种负担;同理,学生对许多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家感到陌生,也与他们接触的作品并不能代表作家们的杰出成就有很大关系。高中阶段只是文言文学习的起点,所以,我们有义务将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古典文学精华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向他们展示:你们将要翻开的是一页页何等辉煌的篇章!

二是打通古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的思维模式。我们主张用适合学生的现代汉语的思维方法指导教学过程,避免以“疏通文意”代替“扫清字词障碍”,以逐段讲解代替文章赏析,通过古与今的比较来让文言字词句“活”起来,将作品蕴涵的深刻意蕴引入现代社会生活,让学生能够触摸那些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的思想,感受古今一体的见解、抱负和胸怀。只有真正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欣赏的东西其实就在他们身边,才能真正发动他们去和文本对话。

三是将基础能力体系的建构和深层次的文化熏陶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字词句的理解训练,使学生养成初步的古代汉语的感知习惯,了解古今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古人身上得到启发,从古代文化中吸取精髓,认真鉴别,去粗存精,兼收并蓄。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廉江市第三中学高二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认知上,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却明显缺乏自主学习精神。在学习认知上,存在着课程未学、教师未讲,就有古今不分的尴尬;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的指引;在学习的收获上,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已经有较好的认识,但在课外阅读上,多数同学还存在着一定的被动性和阅读障碍;学生在意课程的考评成绩,但学习过程中明显存在着图易畏难的心理;学生很看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老师还存在着很多 不满意。

附件:

关于古文学习的调查问卷

1.在学习古文的兴趣上,你觉得自己的程度是()

A.很感兴趣B.一般C.感到厌倦

2.在你看来,造成自己对古文学习的态度的最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A.老师讲得有趣B.教材乏味C.教学方法单一D.基础差,理解不了E.自己不感兴趣F.教材编排落后

3.在问老师的问题上,你的频率是()

A.基本不问B.从来没想过要问C.经常问

4.说说你不问老师问题的原因()

A.没有思考,提不出问题B.古文太枯燥,没有兴趣去学C.觉得没有什么要问的5.你最反感的教学方式是()

A.老师照本宣科B.不着边际,胡吹一通,只有例子没有理论概括C.教师满堂灌

6.看看以下哪些是你最喜欢的授课方式()

A.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再配以粉笔板书B.完全用多媒体课件C.完全用粉笔板书

7.在当前古代文学实践性学习时间上,你认为()

A.适中B.偏多C.偏少

8.你最喜欢的实践性学习()

A.看录像或听名家学术讲座B.课堂专题讨论C.古文重点诗词的操练

9.你认为自己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是()

A.了解古文知识B.获得审美享受和人格熏陶C.得到思想启迪

10.谈谈你对学习古文成绩的认识()

A.很重视成绩B.有点在意成绩C不在意成绩

(调查过程:统一发放有关问卷,并现场收集。现场发放问卷365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回收率97.3%。(2)回收问卷后,课余进行了个别学生访谈,收集有效信息10条。)

第二篇: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对当地小学学生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15.()你在学校的成绩如何?

A.优良B.中等C.中等偏下水平

D.很差

16.()你在上学时表现如何?

A.表现很好B.有过迟到C.有过逃学行为

D.受过处分

17.()你对学习的态度是:

A.很有乐趣B.没什么感觉C.枯燥乏味

D.厌倦学习

18.()平时在学校有时间玩吗?

A.有B.很少,基本不玩C.没有

D.其他

19.()你在学校里,和你玩得好的同学多不多?

A.很多B.一般C.很少

D.没有

20.()如果遇到困难,你会求助于谁?

A.求助老师B.求助同学C.求助亲戚

D.自己解决

21.()如果因为做错一点小事而被老师批评,你会怎么做?

A.承认错误,下次不再犯B.有点气愤,但只在心里想C.无所谓,听完就算

D.当面顶撞,对着干

22.()父母对你读书的要求

A.读完初中B.读完高中C.考上大学

D.无所谓

23.()父母外出务工对你们的学习有何影响?

A.父母不在家,学习无动力B.没什么影响,学习靠自己

C.没人管束,自律性差D.学习成绩没以前好

24.()父母外出务工后,在没有父母严厉管束的情况下,你的学习动力是什么?

A.喜欢学习而学习B.为父母而学习C.为了出去而学习

D.其他

25.()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自己平时不够努力B.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C.客观原因(如教学质量等)

D.自己本来就不行

26.你的成绩状况:(100分满分)*

A平均分在70分以上

B平均分在80分以上

C平均分在90分以上

第三篇:AAAA高中生古文学习现状分析

高中生古文学习现状分析

永坪高级中学 孙忠提

【内容摘要】针对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效率不高的特点,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问题的设置我们了解了高中生学习古文的疑惑和现状,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思考,为进一步研究高中生如何学习古文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文言文 学生 教师 态度 现状

阅读对象的多样化,阅读方式多元性使学生们的阅读空间现代而斑斓。但学生的阅读是存在一定的误区,尤其是文言文阅读。本文试图分析一下高中文言文阅读现状,并谈点拙见。

一、先看看学生的态度。

在笔者曾在永坪高级中学抽样调查高

一、高

二、高三部分学生,共计400人。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其一、阅读文言文的渠道选择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占90%,古文选本占7%,网络占3%。对书店的文言文选本不感兴趣的占80%,老师要求可能会买的占17%,如获至宝的仅占3%。可见学生阅读范围大都局限于教材,对传统古文选本知之甚少,反映了学生文言文阅读面很窄,特别是高一学生对古籍知识了解甚少,即使这样,但在学习态度方面还是不愿意学习古文,认为学习古文很枯燥,没有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热情是极其有限的。其

二、能全文背诵的文言文篇数10篇以下的占89%,10—15篇的占8%,15—20篇的占3%,20篇以上的为0%。这是在很长时间以后测试的,而不是在学了之后就测试,很显然学生的背诵课文都比较功利,为了考试就背诵,考试完了就忘完了。在背诵默写中老师强调的、自己喜欢的、课后要求的、考试考过的各占33%、19%、14%、34%,学生阅读的落脚点在背诵似不为过,但阅读、背诵、积累之中过分注重名句,忽视整体篇章,更忽视有意义的阅读,缺乏积极有效的读书观念,一切以有利于考试为目的,可见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大,特别是高

一、高二,即使是高三的学生也只不过为了在作文中增加亮点,并不是兴趣爱好所致。

其三、对文言文的知识获得,缺乏主动性,停留在“加大训练,以求质变”和“老师讲解,归纳总结”的占60%。文言文阅读的核心,认为应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这些知识的习得及应用的占68%,选择多读多背,形成语感的有24%,有8%的学生选择多品多悟,自然天成,可见学生对文言文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不够,心情比较浮躁,学习不能深入其中,因为在永坪高级中学上学的学生大多数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真正能够投入到学习中的比较少,很多都是在“混日子”,特别是在古文的学习上,甚至一部分学生从上高一就准备放弃学习古文,认为麻烦、太繁琐。

其四、关于“在阅读一篇文言文时,教师常常有这样一些阅读指示,你认为哪些最能有机地与你的实际结合”选读准、默写、背诵、解释、复述的占56%,选说出、指出、写出、找出占32%,选认识、品味、感受、把握的占12%。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更喜欢的是教师讲解,这一比例为68%,这和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有关,也和时下的社会有关,都讲求“快餐化、快节奏”等,而喜欢自己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借助 2 翻译大全的比例非常小。

其五、对文言文在语文学科中的建设不甚关心,大多以“局外人”的心态来对待,在问卷之中表现出的是消极的肯定多于积极的否定,“文质观”“文体观”极其淡化,颇为中庸,结果显示出是阅读观念仍停滞在“读”上,没有意义的创新意识,更缺乏个性化的眼光。仍有可喜之处,主要体现在:学生阅读目标与能力的契合点更为理性,不再以认读能力为主,而是注重研读鉴赏能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标的认识有了突破,只有32%的学生选择应付考试;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多读多背,品出语感”、“多品多悟,自然天成”占了52%;有了更为睿智的阅读选择,更关注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有72%的学生主张在教材设计中添加有关中国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哲学、礼仪、服饰、民俗,古人的读书思想及人生哲学这些方面的边缘知识。

下面摘录的是在调查中学生的心里话:“把文言文当成文化而非考点来学”、“鲁迅是白话文的先驱,请不要忘记,他是学古文化长大的”、“你(文言文)是一块大饼,我想用你填饱我的肚子”;“你(文言文)是一座灯塔,我只想用你做我精神的底子”、“我是中国人,就要学古文”、“通过你仰望历史的天空,通过你感受母语的从容”、“国粹”、“内涵美是你赋予我们的”、“全面了解民族文化,振兴中华民族”。学生对文言文阅读也有以下几种亟需重视的心态:畏难情绪——“文言文好难呀”;不感兴趣——“学文言文一点意思也没有”;考试才学——“高考成败就在你”、“只希望高考全做对”、“没有考试我不学你”;矛盾困惑——“想说爱你不容易”、“多可喜,亦多可悲”。

二、再从教师和考试方面谈一谈。

二十世纪以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文言文阅读教学突破了传统 3 的以思想义理为本位这一教育传统。“五四”前后,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面向生活,面向实际能力,文言文阅读凸现着发展思想、涵育情感的教育功能。叶圣陶先生在《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一文中说到:“古书非不可读,但是必须清彻通达的人才可以读,唯有这样的人,才会受到文化的涵濡„„可是就读书言读书,必须阅读方法到家,才可清彻通达。”(1)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此形成重文势、文术、文意、文境、文情的主导课型。当前“人文性”已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写进《课程标准》,高举“人文”大旗,也成为文言文阅读目标之重。但欣喜之余,又出现向“人文”一边倒的趋势。史绍典先生曾谈到,一次全国学会的课堂教学大赛,有教师执教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教学的三个环节:一是读出快乐,请给快乐定义;二是合作探究,“快乐的背后是什么”;三是请你献策,现代人如何回归心灵。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是“一种脱离文本的,无病呻吟的,从概念到概念的宏论”,(2)培养的是“一种莫测高深的故作姿态和不切合阅读者个性发展的媚俗话语”。(3)当前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正淫浸着这种流弊,学生的阅读体验也是如此。

西方传统认知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便是译码和理解两大技能。在这一理论影响下文言文阅读过多地变成技能训练的阵地。以周正逵先生主编《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中《文言文课本》为例,就特别强调文言文阅读训练,并且详细的分为“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义法,断句读,辨词采,别文体”八大教学序列。文言文阅读成为训练教学的附庸,文言作品成为知识的例证,训练的材料。知识讲授代替了涵泳体会,技能训练代替品味感受。这种超稳定的训练,仅仅让学生成就规范而实用的文言文习得技能。但学生的 4 技能离开高考后是否受用?在《咬文嚼字》创刊10周年座谈会上,复旦大学陈光磊教授讲述自己亲历的一件事情,某高校的一场汉语文化知识竞赛,居然留学生代表队战胜中文、法学、新闻等文科学生。这些参赛的中国大学生从初中就开始学习文言文(姑且不论有无蒙童时期就学习文言的经历),他们应该是很能应付考试,相信在高考中还是很不错的(也许有语文特差的,但不会是普遍情况)。不由让人反思文言文考试有无误区?事实证明文言文在考试评价中的另一种景象,使得文言文阅读陷入尴尬。

首先是考文过于固定,多为人物传记(来源于《二十四史》)。这些选文无外乎一种行文模式——“正史”模式,先介绍此人之籍贯、出身、品行,接下来通过记叙官位之升迁,串起此人生平之二三事迹,最后是交代身后之评价云云。虽有细微变化,但是不会有太多曲折。不禁要质疑:学生读了相当数量,风格迥异的文言文之后,混沌的心灵开化了、精神境界提高了,是一个个充满思想的个体生命,为什么一走进考场,他们就要让自己变得机械、简单、线条呢。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一种不健康的学习意识:只要熟悉人物传记的套数,就能应付文言文考试!走此捷径,哪里去管它多读、苦读,读经典名篇,读古人思想,读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以学生的短视来搪塞这个问题,甚至不了了之。恰恰相反的是具有“青春的精神”的学生需要的是挑战与创新,是突破与充实。不外乎有的学生说:“喜欢学习文言文,不喜欢考文言文”;“多些有新意的文言文来考我们,人物传记考了三年,都机械了”。有次语文期末考试文言文阅读选文,突破传统的人物传记类,选择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此文固而有梅尧臣生平事略,但是以一“穷”字概括其沉沦下僚,为人吏属之凄凉,全文无一不浸染着欧阳修对他的倾慕和哀痛之情,更是提出“穷而后工”这一千 5 古独创的诗论。学生为好“考文”而兴奋,说:“选文有创意,读的很有意思;考的很有水平。”

其次是考察点过于集中在词语意义,姑且不说以两个选择题单列出实词的用法,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的考察要点,鲜明的体现出了考词语意义的本质,就是标着“筛选信息能力”“概括与分析文章内容能力”考察的另外两个试题,也是名不符实的。

以202_年高考选文《史记·李将军列传》为例,首先来看真题设计: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与之均有对应的文句:

A、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

B、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C、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空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D、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只需把这几个句子疏通此题就易做出。相信学生用点眼力就会发现“复对刀笔之吏”不应理解为“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这分明就是考“复”、“对”两词之意。撇开命题者以知识点考察为目的随意肢解组合原文这一点不谈,不禁反思,如此考试就是读懂了《史记·李将军列传》,即使懂也仅仅是对古汉语某些知识的获取,实际上并没有读懂。因为读《史记》,不只是疏通文句,更重要的是理解《史记》的精神。面对这样的考题,即使学生有阅读趋动,也会瞬间消解于冰冷的试题之中。哪里去体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里能读出作者的赞佩,感慨、叹惋激愤的情感?哪里去欣赏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更不要提司马迁的个人命运与李广的人生悲剧,“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喟,“中石没镞矣”的佳话。

再次是题型过于固定——出现类型化,模式化倾向。202_——202_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这一版块,题型均为四个选择题,一个翻译题,甚至题号都固定为第12题文言实词,第13题文言虚词,第14题信息筛选,第15题推断,第16题为翻译。这是许多老师学生闭眼就能说出的。保持试卷结构和题型的预定,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把握和学生的复习准备,有利于教学程序的预定,避免激烈的震荡。但过度的固定,会使文言文阅读目标的僵化以至缺失。就学生而言,考什么学什么;就老师而言,考什么教什么。校园里不是流传着“一说二论三传,‘而’‘以’‘乃’字不断,筛选对文照搬,翻译练练过关”。教 7 师精讲“所谓”的传统篇目,也就是考点多次“光顾”的选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鸿门宴》、《六国论》、《过秦论》、《师说》。这些经典篇目,在词用及语言上确实有其示范性,但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的意义就在于此吗?而还有剩下的经典因为高考不考就被打入冷宫吗?

三、文言文究竟是什么?文言文阅读是什么?

文言文是伟大的经典。教育的育人本质决定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必将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之使命。民族精神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精粹。了解民族文化,须从阅读民族经典入手,塑造民族精神,当从接受民族经典出发。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4)反观现代语文教育面临语言低俗和精神贫乏的双重威胁,因此更应致力于古人留下的语言宝库的探寻和精神家园的栖息,在其中寻求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精神实质,生生不息地传递中华民族文明之光。(5)凭着既有的认知结构和对母语特殊的情感体验,学生进入初中,走进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着独特的句法,表达形式,语言风格,学生以古典人文修养为中心,藉各方面适宜的阅读,培养慎思明辨习惯,可以得到和谐舒畅的发展。“中学是人一生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中学所学习的古文,差不多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非常高的,正确有效地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基本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塑造”。(6)“阅读的意识必然是历史的意识,是同历史物进行自由交往 8 的意识。”(7)因此走进历史、走进古人是文言文阅读的关键,要注重文言语言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淀,历史精神的感知与传承。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访谈报告

科学报告说明:2300万的高校在校人数,21%的毛入学率,规模已是世界第一——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这意味着中国教育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高校而言,是单纯的以规模求生存,还是已质量谋发展?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一员,是得过且过盲目加入庞大待业群体的队伍,还是积极思考博一个 崭新的明天?这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此,本组成员组织了在校大学生学习现状学习调查。调查人群涉及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部分学生,男女比例相同。统计数据表明75%的大一学生学习兴趣较大,学习状态良好,但存在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适应大学学习模式,不能很好地安排课余时间等问题。而大一学生中75%的女生喜欢在课余时间看书并能按时完成作业,男生只有60%能按时完成作业,这说明大一女学生的习状态较好一些。

对比大一学生,高年级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安排课余时间,从事兼职,校园活动经验丰富一些。但从数据上看50%的学生单纯将大学学习作为就业的媒介获取更好的物质生活,缺乏理想动力,30%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10%的学生挂科严重,学习压力小。20%的学生对未来就业没有方向和信心。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况,学习积极性差,追求享受,缺乏勤奋

学习的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以下几点原因。

一、自身原因: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和小学初中式的硬性

被动学习状态,使现在的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沉溺于物质享受而忽视学习。其次大学环境的相对自由宽松,多数学生只追求不挂科即可。求中而得下,目标降低,学习动力也减小。且自我控制力差,容易被周围的人感染同化。

二、环境原因:大学的学习氛围不同于高中时期的监督强

迫,很多学生不能尽快适应,茫然应对,不能掌握大学学习的精髓,反而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活动较多,也使一些不会选择的学生贪多贪好,让活动耽误正常的学习时间,本末倒置。另一部分学生单凭个人喜好上课,逃课严重导致偏科。

对于大学生不能很好的保持学习状态,我给出如下建议:

1、制定分期目标,在大学生活中规划自己每一阶段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不断根据现状调整,用目标激励自己前进。

2、改变现在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单单是为了一纸文凭,更应是提升个人修养,提高个人思想的途径。对大学生而言要学会自主学习,可以去自习室、图书馆为自己寻找学习环境。

大学生涯是人生的重要发展和成长阶段,不应沉于享受虚掷光阴,而要在此大好年华里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有目标地接受教育和社会中的基础知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第五篇:[原创]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福建仙游一中黄聚宝摘要:本文通过对本校的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并讨论了当今中学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今后的英语教与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关键词:学习现状,问卷调查,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为了了解当前中学生学习英语现状,进一步掌握中学生学英语的情况,即他们学英语中对听、说、读、写的掌握程度及在实际学习中是如何进行听说读写来提高英语水平。笔者于202_年8月设计了一份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本校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让他们认真如实的作答了这份调查问卷。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二、调查情况1.调查对象及取样办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随机问卷调查。2.调查工具:本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根据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包含15个问题的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问卷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共12题,占80%;开放式问题为辅,共3题,占20%。3.调查的重点内容和方法:在调查中,笔者把学生平时学英语中“开口讲英语程度、识记生词及语法规则、朗读及发音错误情况和学英语时出现的最大难题和最希望提高的是什么”作为调查的重点内容。4.调查结果:笔者于202_年8月对本校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让他们认真如实的作答了这份调查问卷。分发问卷64份,收回问卷52份。然后如实地统计了调查中的所有真实数据,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选项项目A.通常B.有时C.(几乎)决不D.不知道1.你平时是否“开口大声”地读英语?16(31%)31(60%)2(4%)3(5%)2.你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吗?6(12%)22(42%)0(0%)5(10%)3.你能“为所欲为”地说英语吗?0(0%)29(56%)14(27%)9(17%)4.你的语法成绩一直很好?9(17%)18(35%)16(31%)8(15%)5.你有好的记生词的记忆力吗?8(15%)18(35%)10(19%)16(31%)6.你害怕在讲英语中犯错误吗?20(38%)14(27%)12(23%)5(10%)7.在班上,如果你的错误没有被纠正,你会生气吗?4(8%)16(31%)14(27%)17(33%)8.你大声朗读时的语音比对话时要好吗?21(40%)11(21%)3(6%)16(31%)9.你在说话时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吗?18(35%)20(38%)6(12%)8(15%)10.你喜欢背诵新的语法规则和生词吗?12(23%)25(48%)9(17%)5(10%)11.你以为学英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A.单词太多记不住14(27%)B.语法不好学22(42%)B.C.口语说不好16(31%)D.其它_0(0%)12.你现在最想提高的是:A.英语口语会话能力14(27%)B.英语阅读能力26(50%)C.英语写作能力6(12%)D.英语应试能力20(38%)E其它_2(4%)13.你是如何学习英语的?请谈谈你学好英语的窍门。14.影响你学好英语的因素有哪些?15.你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什么?谈谈你的理想?

三、讨论与对策从本次调查得出的结果看,目前中学生学英语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极大的重视。题项1、2、3中,反映了学生平时讲英语及应用英语的局限性。学语言目的在于能熟练地应用语言进行日常交际。然而,学生平时却是有时或偶然地开口讲英语,而且不能为所欲为地说英语。甚至听不懂别人讲英语。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学了七年八年,到目前还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有人虽然笔试会得高分,但需要运用英语时却出现“聋子英语”--听不懂和“哑巴英语”--说不出等现象。即所谓的聋哑英语。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实际教学中的一大遗憾。这也说明了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弊端。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勤开口,而且要尽力创设真实、宽松的语言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创造讲英语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乐学、善说英语。而且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题项6、7、8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讲英语中害怕犯错误,其实这也是他们口语学不好的症结所在。T9000点读机学生担心自己的语音不如人,以致怕“开口”,怕一“开口”就“出错”,羞于“开口”。其实,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杜雷和贝特(Dulay and Burt)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因而,作为教师,应明确地向学生指出,学语言不存在对与错,只要能说出来,意思让人家明白就可以了。当然在交流中,应尽量避免全局性的错误,即会造成交际过程中误解的错误。至于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学习者只有在不断的犯错误中语言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才能把语言学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犯的部分小错误不要过于看重、刻意指出,或当众当面提出,久而久之,会极大地挫伤学生讲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缩头缩尾,不敢开口讲,或为所欲为地讲英语。这给他们在学英语时造成极大的障碍,不利于他们口语的提高。作为教师,必须注意到这方面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还表明,学生在背诵新的语法规则和生词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单词太多,记不住,语法太杂,不好学(如题项5、10、11)。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记英语单词时,要避免孤立、机械性的记忆,应根据情景、上下文及句子来记单词;教师也应尽量在情景中把生词呈现给学生。至于语法问题,教会学生巧记语法规则的同时,对部分容易混淆的语法现象要进行比较、分析,并应有相应的语法专项及辨析习题,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轻松、自然地掌握语法。另外,本次调查的结果也表明了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不足,他们急切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题项12)。我们知道,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是听、说、读、写综合应用,侧重阅读理解能力。”近几年的高考中,对阅读理解的要求,难度也是日趋增大。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信息资源、开阔的视野、丰富的语言知识,拥有较大的词汇量,还得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及文化习俗、背景等;同时必须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较强的推理、归纳、判断及解题能力。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及焦虑心理,加强阅读练习,指导学生阅读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论总之,通过这次调查,笔者收获甚大,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平时在英语学习中的现状,这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教师在实施因材施教的同时,也要因“生”施教,即不忘考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确实做到教学相长,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吴祯福.英语高级口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刘润清,戴曼纯.社会需要说英语的嘴巴和听英语的耳朵.中国教育报.H.G.Widdowson.Linguis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_.拥有她的那一刻,瞬间幸福溢满全身…拥有她的那一刻,瞬间幸福溢满全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单词风暴全周期智能记忆背单词软件中的运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轵城三中徐夏艳【高考备考】英语范文

古文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