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国学经典诵读 让师生共同成长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6-93780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6 23:31: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 让师生共同成长

“国学经典诵读”让师生共同成长

武威九中:蔺志俭

202_年秋季,在学校领导的安排部署下,我校组织开发了绘画、绘画、象棋等二十多种校本活动课程。这些活动课程的开发立足于我校的办学实际,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为目标。这些校本活动课程成为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创出我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这些活动课中,“国学经典诵读”在我校所有校本课程中,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树一帜,她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已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目标,成为我校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手段。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曾经不被人关注的国学经典著作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于丹<论语>心得》等节目的热播更将“学国学、用国学”的理念推向高潮。“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课的开设就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学校内开辟一片天地,让学生了解国学、学习国学,在学生心中播下学习国学的种子,为以后的开花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学经典诵读重在诵读。开设一年来,我始终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理念,尽可能的扩大学生阅读量,先后诵读了《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千字文》《古文观止》等篇目,让学生进行广泛的朗读与记诵,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适当追求

“好读书不求甚解”,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学习点到即止,不字斟句酌。虽然有些囫囵吞枣,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国学经典的学习是枯燥的,每次的学习内容都是与现实口语脱节且难以理解的文言文,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兴味索然。为此,我逐渐改变了由教师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活动来串连整个课堂:一上课,先诵读一首琅琅上口的古诗,接下来再让学生表演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最后再读一篇(段)经典美文,并尽可能的寻找合适的教学媒体活跃课堂气氛。如用著名歌星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来让学生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用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来让学生理解诗经中的名篇《蒹葭》;用《易中天品<三国>》中的评价来感悟《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情怀……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让学生认识到:国学原来离我们这样近,国学原来这样美。

当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受益的不仅是学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我,并没有接受过国学专业的系统学习,只是凭着个人的爱好自读过一些经典著作,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向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国学经典著作不能继续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要有更深层的理解感悟。学生可以“好读书不求甚解”,但老师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了上好每一堂“国学”课,我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一定先背过,需要讲解、示范的,自己必须研读透彻。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教学对我来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她激发了我从未有过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找教材,备课,使我有机会重新系统阅读国学经典著作,我和学生一起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古文观止》……其中的经典华章丰厚了我的文化底蕴;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不同思想流派启迪了我的多角度思考……。武威九中为教师搭建了校本课程这样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即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她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开辟了一条途径,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发展进步,为今后的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可能。

回顾这一年多,“国学经典诵读”以她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促进了我的专业化发展。今后,我将和“国学经典诵读”班的学生继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伍”,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和谐社会而尽绵薄之力。

第二篇:传承国学经典 师生共同成长1

传承国学经典 涵养人生翠绿

——枣庄十一中学特色品牌创建纪实

二楼数理办公室门前的走廊内,一位妈妈焦急地问着:“二龙,昨天一夜你到底去哪了?不告诉老师告诉妈。”“问,问,就知道问,能说我早就说了。”孩子很不耐烦的回答。“为什么不能说?再不说收拾书包走人,别在这丢人现眼了。”“走就走”,孩子一转身急匆匆向八、三班教室走去。“你个混小子,气死我了,你——”这位妈妈越说越气,双眼噙着泪水,突然,她大喊一声:“二龙,你给我回来——丢人呀——”孩子没有任何反应,突然,情绪激动的妈妈扬起巴掌不停抽自己的脸,见状,几位老师连忙上前拉住她。李校长闻讯赶来,将这位学生家长请到了校长室,问情缘由,稳定她的情绪,又叫来孩子,做工作让他给妈妈道歉,校长苦口婆心说了一堆话,孩子始终闭口不言。

这是曾经发生在十一中校园的真实事例。它折射出当今学生的现状:冷漠无礼、平淡庸俗、浮躁冲动、不求上进、奢侈浪费、责任感差,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陷入冲突、困扰之中,人格“低落”、“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呈现出增长势头。十一中作为农村中学,情况更不容乐观。

作为学校的掌舵人,李继刚校长也在苦苦思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聆听了陈大惠老师《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讲座,眼前突然一亮,将国学经典引进学校,这或许是解决当前学校困境的良方。

几经研讨、论证,枣庄十一中学将“传承国学经典 涵养人生翠绿”作为品牌创建主题。一场“国学风暴”席卷十一中校园„„

教师先行,为国学教育筑牢传承根基

“对于我来说,喜欢读国学,胜过看所有的电视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自己向前。作为老师,想在教育教学上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能有一种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把这种寄托交付于学生,从中寻求自己真正的理想。”陈春梅老师说。十一中学在“传承国学经典 涵养人生翠绿”品牌创建中,最先开启的是教师“学国学”活动。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与网络学习、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培训、引领教师走进国学、解读国学、践行国学。活动初期,学校专门邀请国学讲师殷瑞良给我校中层以上领导及班主任讲国学课一天;每周组织教师学习一次国学,以《于丹<论语>心得》为起点,以百家讲坛为主要学习内容,系统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国学长廊”发挥育人潜能

“快来看看《怀橘遗亲》讲的是什么?”

“噢,我看看好像是一个叫怀橘的„„去别人家做客„„藏了两个橘子”。因为是文言所以同学们看起来有点吃力。

“然后呢”。

“我再看看,哦,是拿给母亲尝尝的”。“啊,他妈妈没吃过橘子?” “在古代,有可能”。“那他可真够孝顺的”。“是啊”

这是韩静老师在课间去看《二十四孝图》时,听到本班学生马林和贾者的一段对话。

“二十四孝图”在七·二班王斌同学的身上也发生了“化学变化”——

王斌,家里的独子,其父每月的工资都是他领,其母反应每天放学都不按时回家,每晚10点回家是早的,在家从来不叫妈妈,和她交流总是恶言恶语,王斌妈妈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班主任张梅老师询问得知:放学后,他是先去街上买点零食吃,接着就去网吧。张

“传承国学经典”

教职工培训动员会 梅老师是个有心人,她就带着王斌和几个学生到“孝心文化长廊”,引领他们一幅幅观察、研读孝道故事,感受孝道文化。如:《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一个月后,王斌的妈妈又来学校,满面春风地走进办公室,一见张梅老师就说:“张老师,这两天,斌斌叫我妈妈了,放学后还知道买点菜回家,和以前相比简直就像换了一个孩子”。张老师欣慰的笑了。

“传承国学经典,首先要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角角落落巧育人,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

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李校长如是说。

“国学俱乐部”演绎多彩生活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3月20日课研读《弟子规》 放飞新梦想

外活动时间在十一中三楼会议室传来悠扬的歌唱声,十余名身着古装、头梳发髻的少年正在排演《弟子规》舞蹈。这是该校“国学俱乐部”成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排演。

为了更好的开展国学教育,学校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灵活方式。每周开设两节国学课,一节是经典诵读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经典篇目来诵读;另一节是国学兴趣课,包括书法、武术、土陶、民族舞蹈、象棋、古筝、国画、剪纸等,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

与此同时,学校团委、学生会牵头成立“国学俱乐部”,配合课 内活动开展,俱乐部下设书法、武术、土陶等八个分部,各部定时间、定地点,统一计划、统一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学校每学年组织两次“国学教育阶段汇报联演”,展示国学学习成果。

“日行一善”,善在心中

在七·四班的一次班会课上,李超同学介绍了他做的一件事:“今年五一假,我和爸爸妈妈去运河古城旅游,在景区我看见一个外国人口袋里掉下来几样东西,我捡起来后迅速追了过去,把东西还给了那个外国人。后来我才知道,我捡到的是美元和几个证件。当时那个外国人连说了几句‘中国小朋友真棒’,那一瞬间,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特别自豪,爸爸妈妈也说为我骄傲。”这是该校开展 “日行一善”活动以来的一个成功案例。

为达到“德日进”、“过日少”的育人目的,学校推行 “日行一善”授星制,以班级为单位,学生每天都有善行记录,做满五件善事,即得一颗善星;学校每周一评选,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学期末根据各周得星情况评选“日行一善”先进个人30名,并把他们各自的材料整理结集成册在学校推广学习,将结果记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该校“日行一善”活动已经践行了两年。为把活动推向深入,学校成立了“日行一善”活动小分队。小分队成员先后到马庄社区、刘庄社区、镇福利院等场所参加各类义务劳动1000余人次。

国学警句,规范言行

八·二班学生刚入班时,每天下午放学后整个教室碎纸片飞扬,零食垃圾袋随处可见。一次课间,班主任韩建刚去巡班,看见同学们正用“纸弹”互相打砸,韩老师当即严肃的对学生们说:“孩子们,教室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场所,大家都要爱护这里的环境,不能做出破坏环境的举动。”

同学们个个面面相觑、不以为然,韩老师接着说:“怎么?不明白?”

“乱扔纸屑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事关一个地方是否“温馨”的大事,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用心呵护我们共同成长的地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应该成为我 们的座右铭”。以后韩老师又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过而不改,是谓过也”等国学经典名句悬挂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适时进行内涵讲析,一段时间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八·二班教室已经是典雅、洁净。

学校把国学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把国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融入到班风、班级誓词等之中,以这些引领规范学生言行,收效显著。

小小评量表架起家校沟通桥梁

“《弟子规》是好东西,我的孩子来十一中学习以后,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以前在家从来不做家务的,吃饭也要三迎四请才来。现在他回来知道帮着做些煮饭洗菜之类的家务了,希望学校多教一些像《弟子规》一样的好东西。”“《弟子规》真不错!是本很好的教材,监督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家长也得到了学习,孩子懂孝顺之道了,我们很放心。”等等,这是该校《弟子规》学习力行评量表中家长意见反馈的部分内容。

《弟子规》是七年级推行的内容,“课上成功了,学生也听懂了,行了吗?还不行!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了这些传统文化,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就得用它来指导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人生,要不学了也是白学,也是空喊口号,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李校长说。

针对这个问题,学校要求学生学了之后,每天都要落实。他们每个星期都会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弟子规》学习力行评量表”,表的内容就是这个星期的学习内容。如:学到《谨》这一章节,表格的内容就是“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等等,上面还有解释说明,以便家长阅读理解,给孩子做出评价。每项都有三个评分标准,即完全落实,部分落实,尚未落实。家长可根据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实填写。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家务小事,孝行,比如:帮父母按摩,捶背,洗脚,说服爸爸戒烟,洗菜,洗茶杯,晾衣叠衣,照顾弟妹等等。如果做到的,家长就帮孩子圈出来。这张表格,既是对孩子的监督,也是对孩子的鼓励与肯定,孩子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上面还有“我的感想”,就是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的亲身体验和感悟。还有 “老师评语”,即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肯定其获得的进步。

各类力行评价表架起了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桥梁,家庭和学校共同监督教育,让国学的内容落实在学生的每一天,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国学之花遍地开放

教师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他们在诵读经典享受快乐的同时,陶冶了个人情操,提升了个人修养,浮燥之气明显减少,团结务实愈发彰显,家庭更和睦,工作更踏实,涌现出了许增辉等一大批师德标兵、师德楷模。全体教师整体师德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全校各项工作的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八年级三班李静的父亲李海涛说:吃饭的时候,女儿会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下楼时,她记得“长者先,幼者后”。可以说,国学经典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七年级二班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现在跟城里孩子一样爱卫生懂礼貌,会背诵古诗,行为举止跟小绅士一样,别人都说孩子懂事,有礼貌。

七年级三班王勇的爸爸说:孩子都在学国学,我们也要跟着一起学,不然真的不配当家长了,连孩子的素质都不如了,中国人的东西千万不能丢在咱们手里了。

各项活动成效显著。在枣庄市开展的“三项活动”中,十一中学有10名学生分别获得感恩小明星、中华诗文诵读小名士、才艺小能手等荣誉称号;学校也被评为枣庄市“三项活动”先进单位。在市、区创新实践大赛、文艺汇演中屡获佳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我们相信,枣庄市第十一中学一定会把国学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健健康康地开展下去,“传承国学经典 涵养人生翠绿”定会成为该校素质教育一块靓丽的品牌。

第三篇:传承国学经典 师生共同成长—王子君

传承国学经典 师生共同成长

香河县刘宋镇张庄中心小学 王子君

自从从事教师行业,每天都有了看新闻的习惯特别是关于小学生的。教学故任重道远,但是老生常谈的却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就拿最近这则新闻是关于调查中小学生欺凌问题,其中一组数字令我惊讶不已。46.2%的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40.7%的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18.6%的学生有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的经历。这不禁让我深思......它折射出当今学生的现状:冷漠无礼、浮躁冲动、不求上进、奢侈浪费、责任感差,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陷入冲突、困扰之中,人格“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呈现出增长势头。

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先行,为国学教育筑牢传承根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自己向前。作为老师,想在教育教学上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能有一种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把这种寄托交付于学生,从中寻求自己真正的理想。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我们从一段《易经》的文字,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干,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什么叫富有?很多人说,精神充实就是富有。这正是近千年知识份子的误区。近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学四书,认为精神充实就是富有,其实大错特错。精神要不要充实?当然要。但是不要忘了,你首先要解决的,是安身立命。所以《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如果只是精神充实,自以为是,如何能够做到立身行道?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满足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上乃至于穷困潦倒,不以为忧,反以为喜。《易经》上说:“举而错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你一个人精神充实,哪里算事业?!举天下皆精神充实,庶可谓之事业。

而要实现举诸天下,没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你做得到吗?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业未举,先明大义。而所谓义者,《易经》上说:“井以辩义。”为什么是井,而不是杯呢?因为杯水车薪,不足道也。而往来井井,则可以无穷也。所以真正的义,不是一个人的义,乃是天下人的义。

什么是德,什么是大德?日新之谓盛德。日新,《尚书》中有“日新其德”。《大学》里也有云:“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什么叫“新”?我们好好看一看太阳,每天出来一次,就叫新。日日都新,久成盛德,这不就是累积法吗?太阳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因为会有乌云,也会偶尔挡住太阳。每一件事皆如此,读经也是,日日都读,就是新,日新其德,日积月累,乃成盛德。

什么是“生生之谓易”呢?易就是变化的,是自然万物的必然规律。第一个生,是动词,变化出,实现。第二个生,是名词,新的,新鲜的东西,事物,包括思想。我们每天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思考,也每天不断地努力,编写新的教材,录制新的录音,这就是生生不息。太阳,她的阳光,是生生不息的,是万物生长的动力,是成就万物的源泉,所以“成像之谓乾”,成就万物,就是 乾,“效法之谓坤”,坤是效法,不是生生,如同月亮,她是把太阳光反射过来,不是自身生发的,太阳的生生不息,与井水的源源不断,是真正的大义,是利万物而不绝的大义。

回到千百年来的读书人,自己都养不活,还自我安慰,说是精神满足?这样是自欺欺人的大话。真正的读书人,是能够做到大义,生生不息,善利万物,富有天下,这才是大业,而不是小家子气。读的书都停留在嘴上,不能实现生产力,不能做到自强不息,那个不是大义,乃是小义,甚至是伪义。

国学警句,规范言行

每天下午放学后整个教室碎纸片飞扬,零食垃圾袋随处可见。一次课间,我们老师刚去巡班,看见同学们正用“纸弹”互相打砸,我当即严肃的对学生们说:“孩子们,教室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场所,大家都要爱护这里的环境,不能做出破坏环境的举动。”同学们个个面面相觑、不以为然,老师接着说:“怎么?不明白?”“乱扔纸屑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事关一个地方是否“温馨”的大事,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用心呵护我们共同成长的地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国学经典名句悬挂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适时进行内涵讲析,一段时间后,最明显的变化是教室已经是典雅、洁净。

沟通桥梁

《弟子规》是小学推行的内容,“课上成功了,学生也听懂了,行了吗?还不行!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了这些传统文化,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就得用它来指导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人生,要不学了也是白学,也是空喊口号,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另外家庭的教育也不例外。比如:帮父母按摩,捶背,洗脚,说服爸爸戒烟,洗菜,洗茶杯,晾衣叠衣,照顾弟妹等等。如果做到的,家长就帮孩子圈出来。这张表格,既是对孩子的监督,也是对孩子的鼓励与肯定,孩子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上面还有“我的感想”,就是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的亲身体验和感悟。还有“老师评语”,即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肯定其获得的进步。

这个就是我们学习经典,要学到的基本智能。如果我们的孩子通过学习经典,将来一贫如洗,我相信没有人愿意我们的孩子读经典,读出这么个状态。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富有天下,但不为物质所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善利天下,自身不绝,才是真正的大义!

第四篇:师生共同成长倡议书

师生共同成长倡议书

全院师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学院“双一流”建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追赶超越等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为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建立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教学生态环境,围绕学院建设发展,结合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我们共同向全院师生发起

“千天向上”,师生共同成长倡议:

1.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

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教育事业。

全院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要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师德发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师德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要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3.增强名师效应,发挥引领作用。

教学名师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名师更应以身作则,树立标杆,成为楷模;青年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应守住教师本分,潜心教书育人;老教师要打破定式思维,坚持不懈创新;年轻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更需锤炼,以谦虚的姿态不断学习。名师有责任在课题申报、教学成果、技能竞赛、专业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准的师资队伍。

4.做强专业特色,打造精品课程。

全院教师应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做强专业特色,打造精品课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发展“互联网+”教育,以党建为龙头,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全面发展、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5.建塑亦师亦友,培养品牌学生。

全院教师教育、引导学生应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学生层次的不同,恰如教师有着不同的层次一样,教师应该使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要因材施教。我们对教育的最根本要求,不是人人都得到优秀,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6.抢抓发展机遇,常怀感恩之心。

全院教师应执着于立德树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学院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更离不开学院这个平台。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的成立等不仅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更为教师、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交流的平台。因此,要怀有虔诚的感恩之心,感谢学院发展的平台带给我们的机遇与获得感。

老师们、同学们,学院正在卯足干劲加快步伐朝前进,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心系学院发展,支持学院改革,以更深、更细、更实的态度,为真正实现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实现学院内部治理现代化和“全省第一、全国领跑”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第五篇:庆元旦师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庆元旦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串词

实验小学三年级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家长、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今天,我们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女: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女: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女:打造精彩人生底色

合:实验小学三年级“庆元旦经典诵读”现在开始。

男: 首先上场的是三三班的同学们。

女: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女: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男: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

女:请欣赏三五班带给我们的精彩展示。

男: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

女:漫过时间的河堤,海角天涯,仿佛就在眼前

男:我们品唐诗宋词,女:我们颂优美的诗歌,男:请欣赏三四班的诵读表演。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男:接下来给我们展示的是三二班的同学们。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最后请欣赏三一班同学带给我们的经典诵读。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合:实验小学三年级 “庆元旦经典诵读” 展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 让师生共同成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