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与创新素质教育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的创新教学
太和二职高(实验中学)徐少瑛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国推行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见解和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 理念 创新教育 教学模式
为适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创新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强调教育在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离不开教育技术.有效的实施创新教育,则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运用及教学重要方面的改变,结合自己实践作出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课程改革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创造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精神、个性化的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与应用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过程。”学习者要真正学到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它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个基本要素,而这四个基本要素正是创新教育必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许多特性,完全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运用教师应具备的理念
1、教为主导
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是什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是“导”。这一理念表明,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者,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一伙伴。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景,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2、学为主体
“学”既指学生,也指学习。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运用信息技术课件辅助教学时,应注意到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护。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各个环节都应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来进行;要为学生会学习,学得好而进行设计;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程度。
3、动为主线
“动”主要是指动手、动眼、动耳、动脑,以及师生、生生、机(计算机)生的互动。基于这一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促使学生互动;有助于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促使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学习中应用、应用中发现,应用中体会,应用中提高。
三、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由于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声、动画于一体,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它不但形象生动、信息量大,而且易于操作,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注意,起到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它毕竟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更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索。因此,我们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正确处理好人机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
2、实践性原则。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不能用“直观教学法”代替“活动教学法”,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自由操作,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和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答案,绝不能以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取代学生的活动。媒体和实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利用现实形象是不利于发展儿童的抽象思维的,但无论是用媒体还是用实物,教师都要尽可能把活动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自己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3、情境性原则。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生动的学习背景,建构互动交往的环境。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中应为学生设计、组织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主体的信息化、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为学生、老一师建构起互助交流的环境。环境的设置以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形成系统的学习材料为手段,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老师从“讲台上的演说家”转变为“学生身边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真正的互动交往。
4、多样性原则。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之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的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还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使电脑和网络成为学习的手段之一,利用广阔的空间收集处理信息,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四、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运用的作用
1、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传统教学媒体主要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研究,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多媒体信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在知识呈现方面的重大突破。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图形等多媒体表示,丰富多彩的世界都可以被模拟仿真。其次,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生需要领会,在脑中努万拼凑,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表现出来。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一种交互合作式学习的环境。交互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理论所推崇的,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习得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方法的习得是通过学习过程来实现的。优化学习过程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途径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我们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创造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探究式、问题解决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体学习行为。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必要知识所花费的讨间越来越短,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民主、平等、融洽、合谐的师生关系的就更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通过运用素质教育最先进的思想,使教育教学活动形象、生动、灵活、多样、高效。由于现代教育技术
可提供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并且富有挑战性的信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参与意识由此也得到增强,这样变“苦学”为“乐学’,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因此,一方面,教育技术应随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本身发展规律,能够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人。
4、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注意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的培养教育,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的“四要素”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学生认知工具。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采取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而且使教学信息双向化,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认知对象进行各种变换,能具体明白地显示和阐明认识过程本身,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他们自己去得出知识的结论,从而增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必须提高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增强创造思维的启动,这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必由途经。
五、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课堂教学模式为:(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
①激趣明标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明确探索的问题和学习目标是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迫切需要探究的心理倾向,并因势利导提出探索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目标的提出应做到明确、具体、突出重点。在激趣明标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情境创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具有迫切需要探索的兴趣,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②自学质疑
这是体现学生主动探索的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对教学.内容展开自学,通过亲自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等形式,使新知与旧知发生联接,促进原认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在自学质疑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自主学习,解决已提出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加强对自学过程的指导。就指导内容而言应加强对学习难点的指导;就指导方法而言应以输通思路为主;就指导重点而言应加强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指导。
③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对.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拓展思路。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主导作用是指导讨论,排解疑难;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积极讨论、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排疑。
④点拨归纳
让学生把小组讨论意见进行归纳,形成集体智慧在全交流,提出新疑。教师在收集各组信息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和重点进行小结,对出现的新疑点进行输通,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深化学习主题。在点拨归纳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归纳观点,强化结论,发现创新,对学生有创新性的见解,教师应用十分激动的感情给予鼓励。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完善认知结构,体验创新与成功的欢乐。
⑤升华创新
升华创新是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的拓展性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基本一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举一反三,拓展思维空间,形成创新技能。其方法有:开展思路反思,优化思维过程,领悟创新技巧;运用迁移规律举一反三,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深化创新思维;让学生同中求异,训练发散思维;引导学生重新质疑,提高思考的深度;综合解决问题形成创新技能。在升华创新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进行创新探索,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是培养创新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作为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际,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电化教育》2004年第3期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 靳玉乐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模式创新与新课程教学评价及校本培训实务手册》 银声音像出版社
第二篇: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的涵义和特性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特性
1.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发展需要,而且重视社会发展需要。
2.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3.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整体性)要求德、智、体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4.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素质教育讨论的范围一般限于“基础教育”,实际上指“基本素质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必须具有基础性。
5.素质教育的普通性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作准备”,是公民教育。
6.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素质教育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三、素质划分和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关于素质的划分
1.较传统的素质划分
主要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三分法即德智体;四分法即德智体美;五 分法即德智体美劳。
这些分法都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批评,认为存在忽视素质分层问题,认为它们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只有经验意义,没有心理意义。
2.其他没有明确分层的素质划分
在关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中,产生了许多种划分。这些划分不尽相同,主要是将德、智、体、美、劳细化,并单列出“心理素质”。
3.分层的素质划分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分层说。这种观点认为,体是生理基础层次;智德美是心理发展层次;劳则是各种素质的综合运用,属于实践层次。
有的研究者将素质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
有的研究者将素质分为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
有的研究者将素质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素质层次、一般心理素质层次、文化心理素质层次和个性心理素质层次。
4.素质结构的两维构造模式
有的研究者提出,“素质是由横面的经验领域与纵面的心理操作领域两面交构而成的”。
有的研究者提出以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为纵坐标,以人类的社会活动领域为横坐标。
素质结构可以分为纵向层次结构与横向科类结构。纵向层次结构是否恰当,要看它是否与主体契合;横向科类结构是否恰当,要看它是否与客体契合。
(二)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与素质划分相联系的。素质划分为几个方面,素质教育便有几个方面;素质划分为几个层次,素质教育便有几个层次。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讲,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地圆学说的提出是哥伦布航行美洲的认识依据,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是电力广泛运用的理论基础。因此,认真选题并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初步论证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起始。科学家们都认为,提出问题是学得真知的关键一步,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假如提不出问题,那么就很难想像他真正地学到了什么。
2.通过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对老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真正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掌握、运用、分析信息材料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 能力,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二,研究性学习给我们的教学方式及老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研究性学习让我们的学生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学生人多,思维不受限制,老师的引导如何发挥作用,这就给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随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面。(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种
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式。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F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第三篇: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
材料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多年来,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文道育人、成材报国”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按照“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实验型”的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坚持学校科研“面向教学,服务教学,提升教学”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我校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的先导作用,不断推动课堂质量的提升,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使我校的校本研究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走入了市、县级优秀学校的行列。我校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日照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日照市规范化学校”、“日照市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优秀学校”。
一、构建校本研究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国运兴衰在教育,教育成败在教师。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的素质、结构已成为制约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因此,我校始终把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转变观念,勇于尝试
1、学校领导十分注重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把“科研兴校”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我们的校本研究理念是:“发挥特长,寻求发展”。教育就是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完美发展。为此,学校领导首先提出我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是让教育适合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合我们的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学校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把校本研究的工作重心确立在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来。
2、校长亲自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校长宋启峰主持并参与了山东省“
十一、五”课题《个性化阅读与校园文学教育》研究工作,副校长宋时远主持了日照市课题《自主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参与了日照市重点课题《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3、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解决学校在教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如我校开展的《个性化阅读与校园文学教育》的课题研究解决了学生作文作文每的写和学生阅读量不足的问题;《自主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解决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问题;《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使我们找到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阅读、交流、创作与评价——‘3+1’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解决了作文教学四个有效结合的问题,缩短了评价与反馈的时间,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农村初中生高效课堂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解决了农村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和杜郎口模式不可复制的问题;《研究数学有效教学与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习题设计关系》找到目前制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开放性的设计数学习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成绩。此外,各学科教研组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解决本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些有效的研究工作。目前,有9项课题被收录为县级实验课题进行管理。在学校总课题下,每个教师又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从而达到每个教师都有课题,形成了群众性教育科研氛围。
(二)加强校本研究的管理与制度保障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基
XX年我校率先成立了教科室,配备了专职科研人员,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分管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下设教科室,负责落实学校的日常教育科研工作,形成了校长室—教科室—学科教研组—课题组为主体的校本研究体系,各级分管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和职责,确立招贤二中校本研究(教育科研发展)长期规划,以此为基础学校教科室制定了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并及时进行总结,从而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学校科研活力
为了切实抓好学校科研工作,学校出台了《教育科研工作条理》、《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惩条例》,由学校教科室负责落实,加强了学校科研工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科研工作。同时在学校教代会文件上明确规定,凡是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和实验教师只要完成规定的实验任务,可以加一定的量化分,取得成果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聘任和评优时可适当加量化分。此项举措有效的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科研的活力。
3、增加经费投入,改善科研条件。
学校每年都拿出2万元左右作为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的专项资金,保证了校本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每学期都安排5—10人外出学习,三年来,学校共有50余人次走出日照,先后到省内外教育发达学校考察学习,每年外出培训经费近1万元。学校为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每年拿出1万元左右专项资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学校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先后投入120万元,建成了校园网和实验室,购买图书充实了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微机室、学生微机室、学生语音室,上了互联网,准备筹建“招贤二中网站”。学校按要求订购课改培训教材外,每年订阅的期刊近60种,还随时到书城选购教师需要的书。学校曾一次投入几千元,给教师购买了新课程系列丛书、中外教育家专著等大量书籍和光盘,给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中的主体作用
1、让教师成为学习者
学习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的价值观,教师的差异在于工作中的学习。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只有每个教师水平提高了,学校才会有发展的希望,学习和培训应是教师最大的福利,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形式多样:外出学习培训、汇报移植、专家指导、骨干引领、同伴互助、自修提高、小组探讨、师生互学等。我校81位教师,年平均外出学习培训的次数不少于100人次。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2、让教师成为一个反思者。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波斯纳。因此,反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习惯。我校对教学反思非常重视,要求教师每节新授课必写“教后记”,并在课时教案纸上体现出来,还有“周后记”、“月后记”每月一汇总上交教导处,从中选出一部分优秀的教学“反思”汇编成《心跳的旋律》,印刷出来,装订成册,人手一册,共享交流。此项活动不仅使教师养成了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至今已存12本,成为新教师进入学校的第一套教材,成为我校一笔最最宝贵的财富。
3、让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研究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教师就是研究者,教室就是研究室,教学过程就是研究过程,教学成果就是研究成果。为了方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利用校园网设立了“教师成长论坛”,教师讲述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其他教师跟贴,进行帮助,谈谈自己的做法,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一平台,让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4、让教师成为一个合作者。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姿态。教育现象错综复杂,教育问题多种多样,要更快、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光靠单个人力量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学校非常注重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在原有教研组的基础上重构了“教师研究团队”、注意相同学科、相近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特点,每个团队都有学校领导进行分管,每周定期召开团队研讨交流会,这样有效的实现了教育教学经验嫁接技术,缩短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历程。
5、让教师成为一个创造者。创造是能力的体现,是教师个性的发挥。把备课看成是“设计”,把课堂看成“实践”,把学生的学习进步看成是“成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师每天都是在进行设计创造,通过课堂实践检验,发现自己的成果和不足,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也就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成果来。
(四)以活动为载体,让教师在参与活动中实现成长
1、“人人都是道德模范”活动。教师反复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每学期都要写出新的体会,以达到“温故而知新”逐渐内化的目的。已经连续六个学期,教师要面向所教各班进行职业道德宣誓,接受学生全方位监督。学校还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生评教师活动。每年都要评出一个“师德标兵”,进行广泛宣传,并给予奖励。诸如此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站稳了讲台,净化了心灵。
2、创新课堂大练兵活动。为了体现新课改要求,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我校每个学期都组织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练兵的形式有:公开课、研讨课、评价课、移植优秀课、学习汇报课、风采展示课、说课等。其中,研讨课的做法是针对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活动,其操作流程如下:①集体设计→②示范班看课行动→③评议反思→④提炼升华,形成范本。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研讨过程,我们规定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周至少举办两次研讨活动,其它学科组每两周至少举办三次,并做好记录。学校向全体教师发出“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倡议书,在所有办公室中悬挂这一条幅,让每位教师都时刻警醒,要求所有课堂教学必须呈现新的气象:关注知识,更要关注情感;关注方法,更要关注态度;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预设,更要关注生成;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描绘自己愿意描绘的;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想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第四篇: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
○天长小学沈美莲
本书是校本研修热点丛书中的一本,本套系列从书由成都教育学院周小山院长,严先元教授负责编写设计并组织运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由本书李建萍担任主编,郑大明担任副主编。各部分的编写者:第一部分:郑大明;第二部分:程依青、郑大明;第三部分:赵笑梅、李建萍、陈琳、林方全;第四部分:李建萍、文芳、汪峰。全书由赵建萍统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针对广大教师在小学数学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实践的感悟和反思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本书在撰写中注意对实践中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提出问题,并以一线教师探索与创造的经验为依据,给出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教师澄清模糊认识,解决问题。
本书特色:
1、理论阐述通俗易懂。
2、课例鲜活而富有内涵。
3、行动策略具体详尽,可操作性强。
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第二部分是课程内容,第三部分是教学活动,第四部分是课堂学习。全书针对40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每一个问题都力求作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理论认识尽量深入浅出,实践有操作性,从而切实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每个部分内容,我都有比较感兴趣的点:如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中,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怎样恰当地陈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的知识技能性目标的定位程度
2、准确把握“经历,体验,探索”等活动过程性目标的行为程度
教师在研究如何在课程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首先要研究的是我们如何把学习过程科学而又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的心智得以运动,且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生的情绪感受;其次要研究的是体验,也即如何让学生在完成经历之后,回过头去审视自己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体会自己是通过哪些步骤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的。
3、科学地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了划分,制定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中,又讲到“要真正用好教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妨问自己几个问:”
1、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必需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需要渗透数学思考方法?
2、教学从哪里开始?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教材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为教学
顺序?
3、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第三部分教学活动中,又重点论述了“怎样认识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创设以人为本的人文学习环境
1、关爱学生的学生活动
2、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二)营造以对话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1、生生交流自主探索
2、师生交流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课堂学习中重点分析学习方式开始,揭示了学习方式的概念,着重分析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揭示了三者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及在新课程中如何引导等内容。
人类已进入了“合作”的时代,什么是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什么是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学习,将学习任务下达到合作学习的共同体,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有义务为共同体的进步作贡献,这促使每个成员都为共同的目标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发现,思考,尝试,交流,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学会合作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的生活方略,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我们教育领域合作尤为重要,由于我们要培养现代具有较强合作意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在平素的教育中恰恰是忽视了这种意识的培养。在2002年微软教育论坛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拿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打起了比方:“如果举行编程比赛,一个清华学生对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我赌清华赢;双方各出100人,我可能要偏向美国赢。”故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迫在眉睫,而起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再者,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还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共育英才。在此系统中,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似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有效的开挖。因此,教师学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合作呢?
首先合作者要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使合作者形成合力执著的去追求。合力在物理学中是指:多个矢量在方向一致(共线同向)时,矢量值最大;而多个矢量组合在一起有夹角时,会形成内耗,矢量值较小。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方向一致,可以使大家产生合力;再有,合作者集思广益——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合作者积极参与——凝成合力的行为保证,合作者相互体谅——凝成合力的情绪协调。如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要用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来指引,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准确定位,让师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中这样介绍: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制定活动规则,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让每个孩子分别承担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如收集信息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讨论的习惯;互相配合的习惯的等等。
在当今这一社会,我们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自己同样也要学会自主,探究。而且不仅要合作,还要学会学习。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观念,要渐次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全力建设学习型学校。
教师个人要勤学不辍,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人生主餐。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间接经验。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语);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再者,要积极主动积累直接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迅速获取有用信息;二是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变革它推陈出新。
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探究活动。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的学。(网络探究学习
我们的社会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即学习。许多国家提出如新加坡等建设学习化的国家,上海等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化的城市,我们教师工作成长的学校也应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而打造为学习型的学校。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五项修炼是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这五项技术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孤立或分割开来。我们的学校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用共同的远景目标培养成员对学校的长期承诺,客观的审视自己,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团队中成员不断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提升整体的教书育人水准,全力打造学习型学校。
第五篇: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重峪口小学王世同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新形势下,教育要改革,课程改革是先导,也是基础。而当前的素质教育既要让学生追求个性的充分与和谐发展,又要兼顾教育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要促进学生独立性、能力与创造素质的发展。但是,现行的课程体系及其教材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课程必须加以改革,搞好课程改革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是当今教育的发展方向。它使人才选拔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证。
其次,课程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长久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僵化滞后,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完善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在课程改革的框架下,单一的课程结构被打破,缺乏整合性的课程结构趋向合理,学生课业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个性教育开始得到重视。我们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先在树立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全方位的课程改革。
再次,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担负着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以及在一般发展的同时实现个性才能的特殊发展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总之,我们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