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谈地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16-855199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31 17:51: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谈地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四川省广安工作站李向军推荐)

谈地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四川省武胜中学屈华

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新理念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课堂教学的状况如何,应该是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还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学生学习自主性缺失、师生之间情感性流失、能力培养创造性遗失、教学活动学科性丢失的“四失”现象。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新理念。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显得牢不可破,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不可动摇,学生只能是被动的配角扮演者。由此,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去考虑如何教,如何完成知识传授,而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过程,进而造成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缺失。对此教师必须大胆地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前介入和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高一地理第五单元关于“工业的区位选择”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可以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展开,但如果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提出另类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哪种方案更易理解和掌握,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比较,学生认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可以通过下述环节来进行:①了解区位概念,宏观上熟悉区位因素以及区位因素的变化;②对比具体工业城市,区分区位因素差异,以便深入理解影响因素,特别是主导影响因素;③结合案例拓展思维,应用综合方法全面分析;④典型练习精讲精练、巩固和强化知识应用能力。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就使学生不会总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去机械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应该说这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开始。

二、重视学习活动的探究性

地理学科的概念和原理只有和相应的探究与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心智获得实质性发展与提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从而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思维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其实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知识掌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如果忽略了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

当然,探究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与失败,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要面临更多的质疑和更高的挑战,但这种智慧的交锋过程却是学生学习与生存、发展与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卢梭认为:不要教儿童以科学,而是要他们自己去发现科学。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看似确信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现成结论,学生经历了学习活动之后,只是了解和理解现成结论,会使学生对这些结论产生确信无疑的心理,进而束缚学生的思维,制约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对此,教学时可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质疑、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防止学生思想僵化、能力退化,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高一地理第七单元有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这部分内容中,城市交通环境污染是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可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出现实中的问题“城市中私家车大幅增长与城市环境污染”,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一方面,私家汽车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私家汽车的增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要减少污染,怎么办?”通过讨论,学生认为:私家汽车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限制私家汽车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前考虑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减少汽车污染,而减少汽车污染的途径主要有技术、生物、管理三个方面,例如要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可以安装净化装置、1

使用无铅汽油、研制新的能源替代品等;要减少噪音污染,可以在一些地方(如生活区、政府办公区)限制鸣笛、使用悦耳的笛声、增加绿化面积等;要控制废旧汽车轮胎的污染,可加强管理提高技术,重视轮胎的回收利用等。通过广泛的探讨,从而使学生既深化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又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路灵活了,创新的火花也被点燃起来。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情感性

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精神饱满时,脑垂体会影响血液中肾上腺素,使代谢加速,兴奋提高,学习效率也就相应提高;相反,当情绪低落,厌烦急燥时,神经系统转向抑制,学习效率极低。课堂教学应该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因为健康的情绪是思维的源泉,学生如果处于消极紧张的情绪状态,或者处于过重的心理压力之下,思维会变得呆板而无法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能灵活地变换方式去解决问题。

现实中一些教师业务能力强,敬业精神好,却往往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学气氛沉闷,师生关系紧张,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这种状况不仅使得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教学效果当然欠佳。

针对这种对学生的情感因素的忽视、课堂中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教师应该重视情感因素在课堂中的发挥。教学中要精心酝酿教学激情,营造好精神氛围,精心运用积极评价和创设教学活动。

四、要重视地理的学科性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理念不仅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人文精神,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地理学科本身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地图、统计图表和数据来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以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等地理学科观念;通过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引导学生以地理学科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例如,高一地理第八单元有关“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这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和形成地理观念的很好题材,教学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结合地图熟悉环境问题的分布,分析问题产生原因;②结合第五单元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第六单元城市化,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工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有何危害,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③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哪些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行为。通过以上教学,既突出了学科特点和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在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等方面要有重大变革,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要有重大转变,因此地理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眼光,用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评价观来审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才能主动适应新课程、全面落实新理念。

第二篇:“课程游戏化”教学理念的落实

“课程游戏化”教学理念的落实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地处城市边缘,孩子们不仅能接触来自城市的前沿信息,而且农村特有的文化传统也不时地影响着他们。如何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体现在一日活动中呢?针对这些特点,幼儿园运用这些特有资源,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幼儿具体的教育实践。

重视社区活动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出现,社区体验活动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经常带孩子深入社区,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我们结合平时的节日,定期带领幼儿参加社区活动。如:重阳节到了,孩子们带上糖果和提前精心排练的节目走进敬老院,邀请爷爷奶奶们开展“九九重阳敬老情”的联谊庆祝活动。为爷爷奶奶们晒晒被子、唱歌跳舞、包饺子等,还把礼物送给老人,老人们也情不自禁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大家有说有笑。老人们体验到孩子们对他们的尊敬和尊重。

社会实践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环境,调动幼儿全部感觉器官感知事物:看、听、嗅、触,使幼儿走进社会,走进成人的世界,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我们根据课程安排,结合幼儿的学习需要,组织幼儿参观超市、菜场。亲身体验到菜场、超市买东西是孩子们十分开心的事,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更多的商品和水果蔬菜,而且对“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学会了理财;能够克服“买什么”“怎么买”“钱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个活动是幼儿的一种真实生活的体现,只有孩子们亲自体验实践,幼儿才会觉得更有生活情趣,更觉得快乐。

开发乡土田园教学资源

农村幼儿园区别于城市幼儿园,无尽的田园色彩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化,也展现出别样的风景:春天,金黄的油菜花、红色的桃花、紫色的蚕豆花都盛开了,我们带着领孩子们走在田间小路,孩子们兴奋不已;夏天,果园里传来孩子们的阵阵笑语,那亲手摘梨的喜悦无法形容;秋天,那小山似的稻草堆惹得孩子们欢呼雀跃,拾稻穗让幼儿在无形中懂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从而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冬天,孩子惊讶不已的是温暖的蔬菜大棚,冬天还有西瓜、葡萄吃,真让孩子感到好奇;农村田边沟边爬行的龙虾、青蛙宝宝捉害虫、蜜蜂妹妹采花粉;每到水稻、小麦的种植和丰收季节,都是孩子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同时,收割机、压路机、大吊车、挖土机,还有果园等,都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教育内容。平时只要谈到梨子,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讲起“那一天我摘得一只梨子有我的头大呢”“梨子就是长在这里的呀”“原来摘梨子也有技巧呀”等说不完的话题。记得有一次带孩子们捉泥螺,孩子们浑身都沾满泥水,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还打起了水仗。

设置主题活动

在小班《瓜果乐》主题开展中,我们带孩子去农贸市场,让幼儿对各类蔬菜水果进行观察,想象香蕉像月亮,刺猬似的芋头,小老鼠似的白萝卜,小船似的毛豆荚、扁豆荚等。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们还给孩子们提供了许多辅助材料,如小木棍、棉签、尺子等,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探索使用各种工具与辅助材料。幼儿将教师提供的材料制成各种有趣的物体,这些东西只要孩子稍稍改变,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还将黄瓜、杨桃、香蕉等切成小块,再用牙签串起来,一串串不同风味的水果串看得孩子们直流口水。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在手工区的表现更棒了,各种形状的物体造型,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操作活动的欲望。

在今年的六一活动中,我们结合“争创文明城市,从我做起”,组织孩子开展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拿着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的宣传标语小旗,走进社区工厂、街道,一路高喊口号:“秸秆还田,增产肥田;禁烧秸秆,还我蓝天。”孩子们不仅在活动中体验到童年的幸福,感受生活的快乐,还能学到一份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心。

家园合作有效形式

“三八节”期间,我们把孩子们的妈妈请到幼儿园,让孩子们为妈妈表演节目,给妈妈送上心爱的礼物,如: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小手环、小项链等,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在开展亲子活动中,让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向幼儿介绍医生、消防员、警察等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让他们知道各种职业有其不同的特点,从而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扩大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受益匪浅。

孩子们走进社区,走进田园,让课程游戏化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得到不同层次的体现。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家园合作中体验着各种角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各种技能,在感知中获得生活经验。以上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将不断摸索,争取更多的创新,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真正落实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东皋幼儿园)

第三篇:美术课程教学理念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育教学,是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和技法训练向现在注重审美教育的转变,把教材与现实生活融会贯通。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服务,以学生的一生的发展为落脚点。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育教学是综合的审美教育,教师是学生成才的纽带和哺育者(服务者)。

关键词:审美现实生活综合纽带



美术新课程改革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由原来教学中注重知识点和技法训练向现在注重审美教育的转变,这是我从事中学美术教学以来感受到的一个最大变化。要想正确深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分析课程设置有什么不同,就要分析当前义务教育的实质,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完成每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才能把教材与现实生活融会贯通,真正实现美术教学中突出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从而使三个目标得以真正落实。

新的美术教材由原来注重知识点和技法的传授向注重审美教育转变,这一点我感受最深。以前的天津版教材是以知识点和技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如教材基本上是由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素描写生训练、中国画临摹训练、水彩画写生、色彩知识、构成练习、速写训练、手工艺制作和摄影取景与构图等几大板块组成。初中美术六个学期的教学就是这几大板块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教材我已经是第三次使用了,而且我任教七、八两个年级,所以我对新教材的认识就多一点。这两年来,每到寒暑假我就随教研室的教研员去市教研室进行培训学习,因此对新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新课程理念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新课程改革的人教版教材从内容设置上突出了工艺装潢美术、环境艺术设计和艺术欣赏在教学中的地位。这就表明新教材强调了美术教学侧重了义务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系,实现美术教育由传统的艺术家培养向培育生活课堂的大众人才化转变,新教材侧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教育阶段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

当个画家是我一生的梦想。小时候,我们村里放露天电影,纪录片《画家范曾》在我幼年的心灵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那个时候起毛笔、白纸和颜料就一直与我相伴。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普通通,艺术家犹如浩瀚大海里的一滴水,是极为罕见的,因此我画了将近三十年的画,仍然是一个普通的爱好者而已。我对新课程改革中由以前注重知识点和技法训练向现实生活课堂的转变颇有感触,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就要从观念上认识到基础美术教学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小艺术家,而是让学生通过学校的美术教育,使之利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现实生活。新教材中的工艺装潢美术、环境艺术设计的比重增大,正是知识、技能课堂向现实生活课堂转变的显著标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课堂就是生存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中学美术教学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和审美意识来美化环境和保护环境。人教版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材每个学期都设置了将近60%的工艺美术设计和环境美术的活动单元,这就为充分实现了生活课堂的美术教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在这两年多的新课程美术教学中,学生和领导曾多次询问为什么现在的美术教学与以前的不一样了,不但别人有这样的感觉,就连我本人也感触颇深。在新课程改革前,每个学期伊始我都向主管教学的领导开具一张购买教学用具的清单,如铅笔、橡皮、墨汁等等。每节课我都要拿着范画和写生用品进入教室。现在的美术教学不是这样的了,每一节课之前我都要准备详细的文字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从表面上看轻松多了,很少带写生物品了,很少带示范用具了,但是教学任务一点也没有减轻。那是因为教师要用丰富的材料和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图片来实现生活课堂的美术教学。好多学生曾经问过我,老师为什么美术课很少画画了。我用很简单的观念语素告诉学生们: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美术教育不是把大家培养成为小艺术家,而是让大家通过美术课堂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例如欣赏一幅画),用自己的手表现自己的美(自然、社会)和美化自己的现实生活(居室)。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人,学生很快就融入到新的美术课堂中去了。我的学生时代是梦想成为艺术家的时代,我和我的同学们夜以继日的画呀画呀。我的学生的学生时代是提高自己审美意识和美化自己生活的时代,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共同认识美、研究美,在课余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来美化教室、美化我们的校园……

新课程新的美术课堂。以前天津版的义务教育中学美术教材是以中外美术欣赏、素描写生、国画技法、色彩知识、水彩画技法、静物写生、手工艺制作、美术字书写等几个板块组成的,六个学期的教材就是这几个板块循序渐进的过程。美术教学围绕着智育、德育、情感三个层面展开,上好一节课教师就是要组织好教学的环节、做好引领示范作用、辅导好学生完成当堂的作业、展示成果、将德育渗透于其中。新教材从表面上看减轻了压力,学生很少画画了,教师很少作示范了,但是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了,把教师驾驭的课堂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参与的课堂了。由以前的教师引领示范、指导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美、挖掘美、研究美、表现美。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是学生的服务者,为学生解惑、引导的服务者。

新课程改革的课堂由以前的梦想课堂转变成现实课堂。以前评价一位教师要看他的教态,看他的驾驭能力,看他有没有可能成为教育专家等;评价一位学生要看他的成绩如何,看他有没有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可能;美术教学成果要看作业质量,看小组活动效果,看艺术节获奖情况等等。新的课程教学是一个综合的美育课堂,是以美术为基础的审美培养的课堂;是以美术为主,结合文学、音乐、体育等为一体的综合课堂。例如欣赏古希腊的瓶画《阿喀琉斯与埃阿斯对弈》①,必须与《荷马史诗》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特洛伊战争,了解希腊神话;欣赏人体美术绘画,必须让学生知道人体美术的起源和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这就涉及到美学和伦理学;欣赏古希腊人体雕塑,必须了解人体雕塑与奥运会起源的关系和力学的知识。美术是视觉艺术,它是静止的,因此要打破它的孤寂性,最好与听觉、流动的音乐相结合,使之协调统一。淡雅的任伯年花鸟画与清新、典雅的古筝曲完美地结合,后印象派强烈视觉冲击的梵高自画像与悲愤、激昂的贝多芬交响曲的相互感染等等。新的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师应从引领主控者变成引导、服务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源泉》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在激流中前进》和《粮食》两幅油画的学习,深刻感悟到劳动对人类生存、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由课堂的管理者变成以身示范、关心爱护学生、传播人类文化和经验的长者或哺育者(服务者),成为链接学生由人之初的孩童成长为具有健康审美意识、较强适应时代能力人才的坚实桥梁。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育是由传播知识、技法训练的教学方式转化成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强的美化现实生活能力和形成积极进取人生价值观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成为服务于学生,以身示范

使之成为适应代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的纽带和哺育者。

基本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

2关注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加强综合性学习,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4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弱化甄别与选拔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包括

1.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明。

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

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

一、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

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

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应该说明的是,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例如学生在一起谈论艺术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

“欣赏·评述”教学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第四篇:新课改理念下地理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地理教学

秦勇 发布时间: 202_-8-2 13:35:23 新课改工作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作为第一批感受新课改精神的青年教师,接触新课改也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过去一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充满了迷茫与困惑。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磕磕绊绊一路走来。在一年多稚嫩又艰难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了太多的感悟和体验,尤其是学校举行了导学法授课大赛后,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新课改的确势在必行。尤其是陈旧的完全以教师为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设计。当前,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和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完善在不断地要求教师能展示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生动课堂。不置可否,一堂生动的课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以下就对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谈一点看法:

一、对教学步骤的设计

教学设计时每位老师都要根据教材对整节课的步骤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常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等,出现“预设未实现”的尴尬局面;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的生成”。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提到提升。例如,在对“区域农业发展”这一节可进行教学步骤设计时,我就按照我个人对课本的理解设定了大致的顺序:东北地区的位置→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和生产特点→东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这样的教学步骤是把我对课本的理解强加给了学生,而学胜最先接触的是课本,很难理解我把课本上的次序完全打乱,学生学得被动,前后的知识点也不会灵活衔接起来,出现“预设未实现”的尴尬局面。

通过反思以及对学生现有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我把教学顺序作了改动,但并不确定下来,而是又精心准备了导学稿。让学生先自学导学稿上的内容,从而有了对课本知识的基本了解,在授课时我根据学生对导学稿的理解适时调整教学次序。这样的教学设计步骤能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学得主动而且记忆深刻,在练习时效果很好。所以,教学设计的步骤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定,应该设计好怎样让学生主动获得,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对教学问题的设计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对“季风”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时,我这样设计问题引出季风的概念:我们这里冬天和夏天分别吹什么风?我认为这是简单的问题学生都知道,其实学生对怎么判断风都不知道,无法正确标出西北风和东南风。这样的教学问题设计上显得突兀,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兴趣全无。

通过反思,我改进了设计:“季风”这节内容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往往忽视它的存在,这节内容的知识很重要而且涉及到有关判断风向、其他洲的景观等,怎样把要学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并很好的调动起来?我设计跟我们本土有关的问题导入,先示西亚、非洲和上海的景观图,再问:和上海同纬度的西亚、非洲是沙漠景观,可我们上海怎么是河湖密布,耕作业发达,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有这样与众不同之处,学生一下子兴趣大增,议论纷纷,想马上知道个究竟。我公布答案:这是归功于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接下来的教学学生带着找谜底的心情去探究、主动学习的成效显而易见。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本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把知识进行本土化处理,拉近理论与实际知识的距离。

三、对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进行充分“沟通”和“合作”的设计

在对“城市功能分区”教学内容设计时,我原来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各功能分区布局的要求通俗易懂,我照本宣读,划划看看就过去了。结果在进行相关的课堂练习时,学生虽大致能合理布局各个分区,但对于具体的理由,怎样才算合理布局答不上点,很显然对这个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究。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于是我对这部分内容设计时,让学生探究学习,适当拓展。我首先要求学生扮演城市规划设计师,合理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风景区等,并讲出布局的理由。再把我们生活所在地的城镇平面图给学生看,一起圈出各个功能分区的集中地,看分布是否合理?有学生回答:老师,我们认为工业区布局得不好,它下风向的居民区,会受到污染。我问:那你认为怎么布局合理?学生回答:工业区的位置移到北边点。我说:很好,那么工业区污染厉害的企业有多少?学生答:不清楚。我说:回去我们去探知。另有学生说:老师,我们觉得我们学校布局也不合理,在新郑市中心太闹了。学校应该要求宁静的环境,而且我们学校周边有网吧、游戏机房等。我们有些学生自控差,中午不吃饭就溜到网吧、游戏机房玩。而附近的新郑一中分校、二中分校等几所学校设计合理:既离城镇不远交通便利,又不是闹市区,环境幽静„„”。那堂课结束了但其实没结束,师生意犹未尽。

所以,对于那些抽象理解性强的知识,教师应该根据每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而不是一个教学设计使用终身。

所以,对于那些抽象理解性强的知识,教师应该根据每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而不是一个教学设计使用终身。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设计

邢侗中学耿淑芳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了解较少,学习地理课也成了孩子们头痛的一件事,教师要设计好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就非常关键。那么地理教学新课导入怎样是好的,是成功的呢?通过近20年的实际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导入新课要注意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

如我在讲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上课伊始就问学生:你们喜不喜欢吃柑橘、香蕉、菠萝啊?学生们都热烈回答:喜欢。然后我说:好,回家咱们就让爸爸妈妈帮我们种植这些果树,好不好?学生们一下子就愣住了,然后就问:老师,咱们这儿不能种这些植物啊!我也装作一愣,回答:是啊,没见过咱们这儿种这些植物,为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水果长在哪个区域,为什么?于是导入新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新课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自然而然的导入了。

二、导入新课要强调综合性。博古论今,古诗文里有许许多多和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有关的诗词。

同学们都很喜欢《三国演义》里的 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关他的故事同学们信口就来,借东风,草船借箭等等。在讲述气候一节时,我就引导学生,如果你好好学习地理课有关气候的内容,你比诸葛亮都要聪明。学生们都带着试试看的心情进入到学习中,看看到底谁聪明,然后根据课件导入气象卫星拍回的图片,我们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然后根据读图引导学生看懂气象图,卫星图,分析云层的位置等等,由此导入,然后讲解,学生自然觉得聪明堪比诸葛亮了。

三、导入新课要注意直观性

教学时教师要用直观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来讲解,把抽象的、远离身边的事物,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过音像教学表现出来。如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教师上课后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导入新课,学生们立即被吸引住了。老师简单介绍后,就开始操作,并说,这节课就要观察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转的,搞清楚地球上的五带以及它们的成因……学生们异常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活动进入高潮。

谈地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