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高考作文审题方法例说(精选多篇)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7-87222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4 12:17: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考作文审题方法例说

风,可以穿越荆棘

莱西市一中北校高二四班郑媛媛

尊严如风,唯有风,可以穿越一道又一道的荆棘林。

——题记

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留下一丝痕迹;正是这缥缈的东西,引得古来圣贤跋山涉水,膜拜它,尊严如风,是生命的帆弦。

赤足在乌江边,历史的潮汐留下项羽的痕迹,曾经的今天,一位英雄在这里逝去。四面楚歌,荡涤了汉家军的心,却冷寂了他。虞姬已不在,两行浊泪缓缓划过脸颊,落进嘴里,一股酸楚涌上心头。夕阳残照里,一把利刃刺穿咽喉,鲜血喷薄而出。他笑了,帝王伟业的梦想化成了一股尊严之气萦绕身边。

在微弱的烛光下,一位身形佝偻的老人迎面走来,暮秋的风裹着寒气,不禁打了个冷战。他提起笔,颤抖着写下“史记”二字,遒劲的笔法是那么憔悴,那么无力。明天就是腐刑的日子,心中泛起涟漪,有人嘲讽他,做人丢了尊严。究竟什么是尊严,那些为达官贵人做牛做马的有尊严吗?予以否认。他活得只是另类的尊严,他把国家使命上升为尊严。统治者不才,让这样的佳人苟且偷生。

一身傲骨的青莲居士,伫立在山头,和煦的风从他身边走过,卷起凋零的襟袖。满脸的倦容,出卖了他,再也不愿明争暗斗,一声气冲斗牛的吟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再也不会一时醉了,跌进污浊的江,随着白帆,远去。

他曾被冠名以天才艺术家,他的“大卫”名震四方,而当初,他为了西斯廷教堂的作画机会,不惜低头亲吻教皇的鞋。那卑微的俯身,让他顿时失去了尊严,天才的光环大打折扣。这是人们心中永恒的痛。丢失的尊严如同炽热的火焰腐蚀我们的心灵。

把握生命的风帆,以尊严扼住命运的咽喉。引文天祥之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风席卷污浊的心灵,在荆棘之路上穿越不屈的尊严之歌。

高考作文审题方法例说

——审题三问

对于高考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两种作文形式最简便又行之有效的审题方法就是“审题三问”。具体方法是面对话题问这样三个问题:“‘话题’是什么,为什么‘话题’和‘话题’怎么办”;面对命题同样可以问这样三个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

面对“沟通”话题,我们可以先问“‘沟通’是什么”。问出如下内容:“沟通”是桥梁,“沟通”是纽带,“沟通”是彩虹;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沟通”

是恋人间的情书,“沟通”是夫妻间的一次长谈,“沟通”是父亲给儿子的一个眼神,“沟通”还可以是老师给学生的一个温馨的笑脸„„这是“沟通”一问。

面对“沟通”话题,我们可以再问“为什么要‘沟通’”。又问出如下内容:因为“沟通”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因为“沟通”可以消弭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因为“沟通”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沟通”还可以缓和干群矛盾,“沟通”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沟通”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是“沟通”二问。

面对“沟通”话题,我们可以再问“怎么‘沟通’”,也就是“‘话题’怎么办”。又问出如下内容:“沟通”需要真诚,“沟通”需要宽容,“沟通”还需要讲究艺术„„这是“沟通”三问。

这就是“审题三问”。每一问都可以写出一篇符合题意的文章,也可以将三问内容写在同一篇文章中,那就是一篇层层深入的专题式的议论文了。

“审题三问”在审题构思阶段能够打开同学们的思路,让同学们有话可说,而且能言之成理,言之有序。

例二:

面对202_年合肥市一模考试作文话题“事过之后”,我们也可以尝试“审题三问”。一问“事过之后”“是什么”,这话讲不通,就可以放弃这一问;二问“事过之后”“为什么”或者问“为什么”要“事过之后”,这话也讲不通,也必须放弃这一问;三问“事过之后”“怎么办”,这话有点意思了,沿着这一思路可以问出如下内容:“事过之后”我们要正确面对,“事过之后”我们要冷静思考,“事过之后”我们要不气馁,“事过之后”我们要接受教训,“事过之后”我们要总结反思,“事过之后”我们要微笑面对,“事过之后”我们要不后悔„„这是一组;“事过之后”我们要戒骄戒躁,“事过之后”我们要再接再厉,“事过之后”我们要一如既往,“事过之后”我们要乘胜追击„„这是又一组。沿着这一思路可以写出很多篇符合题意的文章来。

这是“审题三问”碰到的另一种情况:有时三问只有一问能问得通,那就就这一问展开来写文章。同样能够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让同学们有话可说,而且能言之成理,言之有序。

(二)作文题 “事过之后”,侧重理性分析,入题容易出彩难。与近两年安徽卷作文重在引导考生发掘人性美相比,本卷作文更重视人生状态和生命体

验,强调考生对主体的感情体验、对客体的感知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追求自我完善,实现理想人生境界的信念与决心。

“事过之后”,命题颇具匠心,看似容易,得高分却难。考生往往会根据“做事之前,或信心满满,或精心准备,或瞻前顾后,或无所适从”的引导,选择“做事之后,或„„,或„„,或„„”的平行结构。而这种结构方式,除了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求较高外,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积累程度。这可能会造成考生顾此失彼,忙于锤炼语言却疏于价值判断、忙于梳理素材却忽视主次关系。如果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最好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而要注意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有经验的考生,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长于叙事的可以从自身经历或与学习生活联系较密切的事件出发,书写事过之后的感悟;擅于说理的可以选其一点,阐发事过之后的反思;知识面较宽的考生,则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名人佚事、历史典故,探讨事过之后的经验得失。要紧紧抓住“过”字,无论是写感悟、写反思、写得失,都要围绕事情“已经结束”后“怎么样?”、“怎么想?”、“怎么办?”的主题。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符合主流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新世纪青少年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篇:小说阅读解题方法例说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小说阅读解题方法例说 【考情分析】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相关知识链接】

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3.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4.情节结构方面

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5.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祝福》《阿Q正传》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6.主题内容方面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7.语言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三、规律点拨: 小说阅读训练题型(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误区: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4)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5)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与散文的阅读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试题示例】

一.邮差先生(师 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 生写给家长们的。①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家里有人吗? ”他在过道里大声喊。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 ”老太太问。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②于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 ”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一九四二年二月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

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看病(一碟)

年轻的白大褂微笑着把林森请到了桌前。林森身体好。以前在农村时,就没上过医院,没想到一调进城里,身子骨就像放了大量的酵母菌,一个劲儿地发酵膨胀,到现在连楼梯都快爬不动了,他不得不来到陌生异常的市中心医院来检查身体。挂了号,刚跨进候诊室,就被并不认识的值班医生像熟人一样请到桌前。年轻的白大褂一边给林森把脉,一边跟他拉呱儿。原来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所以林森一进候诊室就被他认出来,受到了一次莫名其妙的优待。谈话中林森也就知道了白大褂的姓名——魏力,并且得到了他的一张名片。

“魏大夫,我的病„„”林森见白大褂专心扯闲篇,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句。

“脂肪积聚症。没啥大问题,运动量少的人一般都容易得这病。年轻的白大褂谦恭地微笑着,说:“您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叫我小魏吧。在您跟前我是小字辈。”

小魏大夫手脚麻利地开了张药方递给林森,说:“别坐车,上下班步行,一个月后我再给您复诊。没问题的,主要是运动疗法。方子上的药只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林森很高兴,为了自己的病,为了医生优质的服务。他告别了谦恭地送他出门的小魏大夫,步履轻快地走出医院,对在外面等候他的司机小景说,他不坐车了,他要走路治病。

林森的路走得很顺畅,但始料未及的是,随着时间的延伸,他竟走出了不少流言飞语。有的说,林森犯了严重的错误,被市长拍着桌子骂了一顿,要撤职呢。

有的说,林森贪污受贿经济上有大问题,正在停职审查呢。

这些话有一部分传到林森的耳朵里,林森觉得可笑。他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半夜敲门心不惊。那些谣言,让它们怎么生就怎么灭去吧!

所以林森就继续走他的路。

林森有一个女儿。女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成了待业青年。市环保局闻讯,派人专程来到林家,说本单位缺人,如果可以的话请她去局办做职员。女儿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很高兴,林森当然更高兴。可近来不知咋的,环保局又一个劲儿地找各种借口延宕,急得女儿老往环保局跑。

最后一次,女儿是哭着回来的。回来后就劈头盖脸地数落父亲,接着又半跪着哀求父亲不要再步行了,并且要争取多上几回市报和电视。

林森莫名其妙;这与女儿的工作有啥关系? 女儿稍稍平静下来,断断续续说出了原因。原来环保局的人被她缠得没法,才亮出了底牌:你爸爸要完了,我们还要你干啥呀!

林森听了,气得面皮紫涨,拍着桌子直吼:“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他转过头来安抚女儿:“不要紧!啊,不要紧,爸爸给你安排个更好的工作,咱不跟那些势利小人一般见识!”

哄得女儿高兴了,林森心头却沉重起来。积毁销骨,真是人言可畏啊!他终于领教到了谣言的厉害。

为期一月的“运动疗法”总算结束了,林森眼前浮现出小魏医生谦恭的微笑来,他心情轻快了许多,这个小魏不错,他想,有机会一定跟卫生局说说,表扬表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不多了。

到了医院候诊室,林森把挂号单递给了小魏医生。和一个月前一样白皙英俊的年轻白大褂这次没有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了微笑,他面无表情地打量了一眼挂号单,把它拂下地来:“排队去。”

林森弯腰拾起挂号单,想了想,又掏出魏医生的名片递过去,笑着说:“小魏,不,魏大夫,你忘了我啦?我是林森呀!上个月„„”

“什么上个月下个月的!”白大褂的脸板得像青石板,“要遵守医疗公德,按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来,懂不懂啊?下一个,王瑶„„”

看着再一次被拂下地的挂号单和名片,林森蒙了。少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血涌上了头顶。他大踏步走到候诊室中央,从衣兜掏出小巧的手机,啪啪啪按了几个数字,凑在耳边大声吼到:“小景,我是林××。你马上把车给我开到市中心医院来!不,给我开加长林肯!”

1.小说中塑造的“魏力”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请简析。(6分)

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看病”,但中间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3.文章的结尾写到了“林森”的动作及语言,请简析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4.小说以“看病”为题,有何含义?请简述。(4分)

三.最后一片绿叶(凌仕江)谁能想到一片普通的叶子会把两个人的情感连在一起呢? 那是我从军以来到的第一个边防连队,也是我军旅生涯最后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远在天边的连队。那里不长树,我们每天只能欣赏风雪和尘土。连队唯一的一棵树是我们费尽心思从一百多公里远的村庄移植过来的梧桐。

每年一次的老兵退伍工作都在梧桐叶飘零的冬天举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行。进入11月,服役期满的老兵喜欢聚在阳光下,数一片片被寒风刮落在地的叶子。自从我由八班抽调到连部当文书后,工作明显比以前繁琐起来,我再也没空陪老兵数叶子了。这一天,我刚统计完连队新的花名册后,便奉命对退伍老兵的行李进行安检。我是个特别受领导信任的人,平时对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十分出色。这次安检事关重大,出了差错,关系到连队的荣誉,不仅退伍老兵上不了飞机,还要处分安检人员。于是,我把眼睛睁得比任何时候都大,仿佛一粒尘埃也躲不过我的视线,生怕一粒脱壳的“花生米”成为隐患。

安检快要结束时,排在倒数第二的那个老兵拎着行李站在我面前,神情很不镇定。我请他打开提包接受检查,他却呆呆地望着我,那眼神像是在求我替他保守什么秘密。凭经验,我猜想他的提包里可能有违禁物品,请他立即打开提包接受检查。他紧张地瞟了我一眼,依然没有打开包。我急了,立马将此事向保卫股作了汇报。

保卫股火速跑来两个高大的干事,将这个退伍兵叫到了一边查问。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他的提包,物品逐件被我抖落在地。这些物品有藏药、哈达、松耳石项链等。其实,这些东西对于任何一个在青藏高原当过兵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的人来说,算不上什么违禁物品,许多老兵告别西藏都要买点回去,送人作纪念。我搜遍他的包中包,未能找到一颗哪怕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生了锈的“花生米”。最后,我把他的提包翻了个底朝天,谁也没有想到,包里居然会飘出一个信封,我拾起一看,信封上什么字也没写。风过无声。

打开信封,我发现里面是一片用塑料袋保鲜的树叶,树叶中间贴着一张小照片,是个笑容可掬的女孩„„事后,我才得知,就在这个老兵退伍前的一天,他的未婚妻死于乳腺癌。

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战友们纷纷接过镶在绿叶上的照片,表情很复杂。很快,照片传到了营长手里。正准备登车送退伍老兵前往机场的营长看见照片,突然一转身抱着老兵哽咽起来:我们,是我们对不住你呀„„原来,两天前营长就接到老兵家里发来的电报,说他未婚妻不行了。营领导在会上反复强调:老兵退伍在即,谁也不要让他带着悲伤踏上归途。没想到,老兵早就得知自己的未婚妻患了绝症,直到连队宣布退伍名单时,他也没向任何人透露此事,只是悄悄摘走树上为数不多的一片绿叶安慰期待中的未婚妻。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送行的战友知道老兵的心事后,情不自禁地抱紧了他。面对一双双潮湿的眼睛,老兵异常平静地举起右手向大家敬了个礼:亲爱的战友们,我就要离开军营了,原本我的未婚妻是不允许我退伍的,她要我等着她上高原来看我们连队里种活的第一棵树上的绿叶„„ 听了他的话,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将所有物品整齐地放回老兵的提包里。经过请示,连队官兵一致同意,特批我将树上最后一片泛绿的叶子摘下送给老兵的未婚妻。

那个冬天,所有的树叶没有枯黄,它们一直绿在我的记忆深处,绿在连队每个战友的心中。

1.首段“一片普通的叶子会把两个人的情感连在一起”一句中,“两个人的情感”具体指什么?“普通的叶子”在此起什么作用?

2.末段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蕴意?

3.第二段写战友们从很远的地方移植梧桐,第三段写退伍老兵在阳光下数落叶,这些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

202_-202_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用?

4.本文直接写老兵,间接写他的未婚妻,对两人之间的情感点染十分到位,这源于作者娴熟地运用了“藏”的艺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第三篇:新材料话题作文审题和构思方法例谈

新材料话题作文审题和构思方法例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只旧钟当中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开始工作了。可是我担心你在走完3200万次之后,恐怕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

“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如果是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

要求:根据材料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一)整体感知

材料中有两组对比将材料的中心寓意凸显出来,一组是“3200万次”和“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形成的对比,从而揭示了一个方面的中心寓意——积累的重要性;另一组是两只旧钟的态度“可是我担心你在走完3200万次之后,恐怕吃不消了”和“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形成的对比,从而揭示了另一个方面的中心寓意——好的教育给人的影响很大。

(二)运用“抓关键词”法,抓准中心寓意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是“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如果是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再进一步抓住关键词:“简单”“试试”“轻松地”“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中心寓意不难得出。

(三)规范表述,成功转化

规范表述即将材料的中心寓意表述成一个个完整的判断或表述成一个个带有判断性质的短语。如将上述材料的中心寓意表述为“积累很重要”。这个中心寓意可以表述为多个不同的侧面,如:“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水滴石穿”,“平凡与伟大”,“小事与大事”,“简单与复杂”,“量变与质变”,“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把握今天与成就未来”等等,都是“积累很重要”这个中心寓意的不同表述。从两只旧钟的态度得出的另一个方面的中心寓意是“好的教育给人的影响很大”,还可以表述为“因材施教”,“好的教育成就人”,“不良的教育扼杀人”等等。从 “如果是这样,我就试试吧”中的关键词“试试”得出还有一个方面的中心寓意,可以表述为“要敢于尝试”,“行动很重要”,“脚踏实地”,“踏实做事”等等。其他与中心寓意有点关系的表述还有“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等等。可有的表述已经远离材料的中心寓意了,属于审题失败,未成功转化。如:“转念之间”,“信念很重要”,“正确的方法很重要”,“自信”,“要乐观”,“心态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向前再跨一步”等等。

(四)审题三问,具体拓展

从以上规范表述中任选一个判断或短语作为话题,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审题三问”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可以对所选话题进行“人物具体化”“领域具体化”“情境具体化”“时空具体化”“观点修辞化”的工作。

(五)概述材料,巧妙照应

一般新材料话题作文不可完全丢开原材料,也不可照搬照抄原材料,要有目的、有指向地概述原材料的相关内容。所谓“相关内容”就是指与你下文选择的中心论点相关的内容,概述的目的和指向,就是引出并论证你的中心论点。如果你选择的中心论点是“积累很重要”这个侧面的中心寓意,那么你概述原材料就应该选择与“积累”有关的材料内容表述。如可表述为“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3200万次’是个惊人的数字,是它当初认为办不到的大事,现在它完成了。靠的是一秒一下慢慢积累起来的,可见‘积累很重要’”。如果你选择的中心论点是“要敢于尝试”这个侧面的中心寓意,那么你概述原材料就应该选择与“尝试”有关的材料内容表述。如可表述为“小钟开始认为要自己做那么大的事自己办不到,后来听了旧钟的劝说才答应试一试,这一尝试成功了,那么大的事也办成了。可见做事情‘要敢于尝试’”。如果你选择的中心论点是“好的教育成就人”这个侧面的中心寓意,那么你概述原材料就应该选择与“好的教育成就人”有关的材料内容表述。如可表述为“一只旧钟的一句话吓得年青的小钟不敢去做事,而另一只旧钟的一句话让小钟乐意去尝试,最后小钟取得了成功。可见‘好的教育成就人’或者‘不良的教育扼杀人’”。总之,立意不同,对原材料的概述就不同;概述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要做到巧妙照应原材料。

一步一个脚印

一只小钟将要开始它的时间之旅,在面对一年要走三千二百万次时,它害怕了,畏惧了。然而在听到一秒只需摆一下时,它将信将疑,最终轻松完成了摆动三千二百万次这当初让它害怕的任务。为什么小钟的心理会有如此巨大的戏剧性的变化?脚踏实地使然!理想过于宏大,犹如泰山在眼前,眼睛始终望着山顶,是没有勇气登上它的,只有望着脚上的石阶,一步一步攀登上来,才会于山顶之上欣赏日出东方的美景。

生活中的我们,踌躇满志,会许下这样、那样的承诺,会树立或高或低的理想,然而面对崎岖的道路,我们有的退缩了,有的整日面对理想空想而不行动,这样理想永远只是理想,永远只是空中楼阁。如何将理想变为现实?那就像小钟那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得走下去吧!

脚踏实地是一种力量,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毛泽东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他也是一位才华卓著的诗人和韬略满腹的军事指挥家。是什么造就了他令人惊羡的才华?脚踏实地使然!童年的毛泽东和大多数旧中国小孩一样——放牛,割草、砍柴„„然而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一有机会便读书,在闹市之中都可静心学习。青年时期,担任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饱读马克思、列宁的著作,这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不甘于平庸,他脚踏实地的学习、思考,一步一步地充实自己。最终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中国。脚踏实地是一种力量,给我们事业腾飞的基础。

从“两弹一星”到“神七”的一飞冲天,中国航天人给国人带来太多的自豪和太多的鼓励。是什么改变了中国航天业,使中国航天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脚踏实地使然!遥想新中国建立之初,物质极度匮乏,科技极端落后。然而中国人没有好高骛远,亦没有自暴自弃,于落后中奋进,于艰难中探索,经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卫星成了现实,火箭成了现实,太空行走也成了现实,登月亦将成为现实,一个个现实成了中国航天业一个又一个的耀眼的光环。

脚踏实地是一种力量,给我们拼搏的自信。

山之所以为山,海之所以为海,在于其高,在于其广,更在于其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朋友们,行动吧!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

从一做起

年轻的小钟听了另一只旧钟的话,每秒钟“滴嗒”地摆了一下,最终,它成功地摆了三千二百万次。由此可知,从一做起,有始有终,不断积累,成功终会来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一棵几人手拉手才能抱住的大树也是从一棵幼苗慢慢成长起来的;广阔无垠的森林是由每一棵小树聚集而成;无边无际的大海是由每一滴水珠汇聚而成。每一个看似繁难的事件,也是由一件件简单的事汇合起来形成的。一代“书圣”的真迹《兰亭集序》至今让人称羡,其书法更是有“入木三分”的美名。殊不知,那因洗墨而变色的池水,见证了他的每一天的积累,持之以恒,正因如此,才有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由此可知,要想成功,从“一”做起,有始有终,积累必不可少。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上海将建造世界第一高楼,可即使世界上最高的楼,建造方法也与建筑一般楼房无异,得由第一层开始一层一层建起来。万里长城无比壮观,也是由一块块砖石堆砌而成。中华语言博大精深,也是日复一日千百年来无数劳动群众创造积累而成。大海广阔浩淼,也是一滴一滴水珠不断积累而成。森林无垠,也是一棵一棵树汇聚而成。知识渊博的学者少不了日复一日地积累,经验丰富的工人少不了持之以恒地劳作;高考的成功少不了每日地学习积累。由此可知,要实现梦想,从“一”开始,持之以恒,积累必不可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言大家耳熟能详。这两者又都是从一开始的。读书是需要从一做起,日复一日;万里之行也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地行走。再远的行程,也开始于脚下的第一步,只要有耐力,不放弃,不抛弃,终能行千里。中国如今蒸蒸日上的航天事业也是从开始了解什么是宇宙飞船这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的,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进行的。即将建造的航母也必然需要从最简单的了解船体构造开始,对宇宙的发现与认识也是从古人最原始的观天象开始的。由此可知,从“一”开始,是完成每一件大事必经过程,也是完成每一件事的唯一路径。

三千二百万次的钟摆是开始于第一次的滴答;秋天果实累累的收获开始于第一粒种子的播种;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始于第一步的迈出„„所有的成功,都无一例外的从“一”开始。

把“大事”化“小”

如果你问一只新闹钟:你能走完三千二百万次吗?新闹钟肯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字吓倒。但如果你说你能每秒走一次吗?新闹钟会高兴地告诉你“能”。一年下来,新闹钟不知不觉地走了三千二百万次。这是出乎意料的,因为它并未想过它能够做到。这就是把“大事”化“小”的智慧创造的奇迹!

把“大事”化“小”,是一种智慧,会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水滴能滴穿石头吗?读过“水滴石穿”这个故事的人都知道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亦或我们用一盆水往石头上倒,为什么石头不会穿呢?这是因为水滴要穿过石头是个庞大的工程。水滴把这个巨大的工程给化“小”了。它每天滴几滴,每天穿破一点儿石头,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十年甚至几十年,水滴终于穿透了石头。“大事”化“小”是一种智慧,会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把“大事”化“小”是一种方法,会让你活得更加轻松。

如果你对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说你以后还要读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许许多多的书。小孩子肯定会说那么多的书我能读完吗?亦或是我读完那些书会不会累死?但如果你说你现在读小学的书,到了初中再读初中的书,到了高中再读高中的书,一本一本的读,然后再„„这样,小孩子就不会感到恐惧了。同样是读那么多的书,但用不同的方法陈述,会有不同的效果。用不同的方法做事,会有不同的效果。把“大事”化“小”是一种方法,会让你活得更加轻松。

把“大事”化“小”是一种技巧,会让你充满自信。

高考越来越近了,想到还有很多的试题等着自己去做;还有好多知识点要掌握,还有一大堆资料要去看„„时间却在一天天减少,我们就会整天紧张、烦躁,甚至害怕高考,失去信心。但如果我们换种思维:如果我们每天做几道试题,每天掌握一些知识点,每天复习一些资料„„我们就会发现高考前我们还能干很多事情,就会充满自信。把“大事”化“小”是一种技巧,会让你充满自信。

把“大事”化“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会让我们卸下重重的包袱,能够跳得更快、更远、更高。

只需每秒摆一下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知道秒针一摆,难以至三千二百万次;而其功在于锲而不舍,每秒摆一下,一年便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穿石是滴水的恒心。有了一个用积累改变命运的成语——滴水穿石。人们都知道一滴水与一块石头的相比,显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一滴水想穿石,你或许认为他不自量力,但是十年之后,你却发现石头凹陷了下去,成了一个洞。于是人们坚信,目标能否实现,不在于目标本身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你的恒心。正如爬一座山,能否爬到山顶,不要问山路有多坎坷,而要问你的双脚是否开始一步一步攀登了;路能走多远,不要问路有多长,而要问你的双脚是否开始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了„„只要有恒心,只要能一步一个脚印,你就能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来自一个成语的启示——滴水穿石!

移山是愚公的决心。从想要移走门前的大山到梦想的实现,靠得是愚公的决心,或许你会笑他的愚昧,但你不得不相信,移山是完全能够实现的。那靠得是愚公以及像愚公一样的无数子孙后代的不断努力,用他们的双手,挖得挖,抬得抬,背得背,就这样一年、二年、十年„„山终被夷为平地。因此,我们又学到了一个关于决心改变生活的成语——愚公移山。

填海是精卫的毅力。没有人会在意它每天只是将一根枯枝填到海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志向有多远大。但他心里明白没有做不成的事,只要有毅力。古人是“愚昧”的,甚至愚昧得叫人震惊;因为他用自己的毅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古人是“笨拙”的,笨拙得叫人信服;因为他用自己的毅力创造了世界上又一个奇迹。古人又是“自大”的,自大得叫人尊敬;因为他用自己的毅力弥补了盲目,成就了自己的看似不可能的梦想„„于是我们又了解到一个关于毅力的成语——精卫填海。

在这纷繁的社会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标,或许你也曾有过困惑,有过沮丧,不是因为别的,是你缺少恒心、决心和毅力。

有水滴石穿的梦想,却没有恒心,是无法成功的;有愚公移山的憧憬,却没有愚公的决心,是无法做到的;有精卫填海的志向,却没有精卫的毅力,你又如何做到?古往今来,古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也在不断地考验着你的恒心、决心和毅力!

第四篇:高考热门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材料作文加重了考生的审题能力,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是很容易跑题的,所以应该充分的把握一些基本的审题方法。从总体上来说,材料作文应该首先弄清楚材料写了什么人、事、景、物(主体对象),这人做了什么事(事、景、物怎么样),结果如何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其次是要把握材料所表现的主旨。根据材料的不同,对材料的审题立意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审题提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2、倾向揣摩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示例】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提示】“好事之徒”,“趋之若鹜”,贬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如不顾材料的倾向性而提炼 “攻关不怕难”、“坚持就能成功”之类的观点,就有跑题之嫌。

3、互补完善法

【示例】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提示】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孰是孰非?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4、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提示】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5、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为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提示】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小结】上面是一些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对于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审题,就很容易的理解题意确立主题了。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而各种方法也并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效果则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作文”的“时代性、思辨性 丰富性、多元性”是十分突出的。因此,作为高三考生,平时必须重视“三关注”(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否则是很难写好高考作文的

【温馨提示】材料作文离不开对材料的思考、加工,甚至引述。但许多考生不懂引述材料的技巧,习惯性地在文章的开头复述材料,或者把材料当一个论据来用,或者将材料生硬地拉长,将一个概括性的材料改编为没有细节描述的冗长故事等。这样引述材料,都是不合适的。写材料作文处理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有三种方式:

(1)概括引述。试题提供的材料一般有几百字,大家都将其引述在文章中,难免会令评卷老师生厌。如果能用概括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笔墨引述之,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引述关键语句。试题材料中能揭示主题的关键语句,往往是文章的关键点,也是巧妙引述材料的切入点。

(3)续接材料法。如果材料是叙述性的,自己构造故事的能力又强,用叙接故事的方法新编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处理材料的好方法:以材料的结尾为媒介,或浮想联翩,演绎故事;或精研深思,前瞻事态未来,以精妙的构思、新奇的情节制胜。总之,材料的处理只是一种手段,只要“适用得体”就算用得好。【试题例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

读了上面的这几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似乎有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人文胜地„„更多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充满放飞心灵的渴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超出材料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参考答案】

一、【写作提示】审视这道新材料作文试题后,可以把作文立意确定在“宽恕别人与善待自己”之类的关系型话题的范围之内。宽恕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大度的表现,所以人生在世,要以宽容之心待人;当然宽恕别人也不能过分,要把握好分寸。另一方面,宽容是一种美德,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因而宽恕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范文】

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现代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这些都道出了一个至真的道理: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一个人如果有紫罗兰的这种精神,他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因为宽恕了别人,就等于善待了自己。

古往今来,多少有识之士、大度之人用宽容之心,换来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事业的成功。

赵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后来受到秦国的威胁。赵王破格提拔了地位低下的蔺相如。蔺相如与秦王交涉几次,均巧妙地挫败了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之后蔺相如又被提拔几次,位在廉颇之右,这使廉颇心中极为不快,他扬言要让蔺相如难堪。而蔺相如却以宽容之心待他,为此还主动躲避廉颇。后来廉颇听说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才躲避他,羞愧难当,敬意顿生。于是负荆请罪,最终两人握手言欢,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也正是蔺相如的这种宽容之心使赵国在短期内未受到秦国威胁。如果蔺相如鼠肚鸡肠,与廉颇斤斤计较,不宽恕他,恐怕会两败俱伤,而且还会危及赵国的安全。可见,蔺相如宽恕别人不仅善待了自己,还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齐桓公曾与管仲有过一箭之仇,但他不计前嫌,依然重用有才能的管仲,任用管仲为相。这需要多么宽广的心胸!正是这种宽容使管仲对齐桓公忠心耿耿,帮助齐桓公力挫群雄,成就霸业。

一次,楚庄王在宴请群臣时,灯火忽然全灭,有大臣便趁机非礼许姬,许姬告诉楚庄王有人非礼自己,非礼者的帽缨被拽了下来,要求楚庄王点灯察看,但楚庄王阻止了她,并命所有大臣都摘下帽缨后才可点灯。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一员虎将单枪匹马舍命护救楚庄王突围。经询问,楚庄王才知道那个舍生忘死救自己的人就是那次宴会中自己宽恕的人。楚庄王宽恕了臣子,换来了臣子的感恩戴德,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吗?

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其意非常明显,即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这种处世原则适用于古代的君臣,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

宽恕别人吧,因为宽恕别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名师点评】本文语言通顺、连贯,议论阐述颇具辩证性。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文章从分析所给材料入手,得出“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结论;然后历数古代与此观点相一致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论证观点;最后把这种处世原则由古及今、由个人至群体、由民族到国家地推广开来,使论述更加深入。

二、【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给出的材料是富有文采、富含哲理的一段话。认真阅读这段材料,整体把握其思想态度,特别要抓住“远方、梦想、归宿、放飞心灵”等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内涵,并加以归纳整合。作文立意可以是为理想而奋斗,永不言弃;可以是摒弃一切世俗杂念,淡泊名利,让心灵永远恬淡宁静;可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敢于冲破一切传统观念,放飞心灵,开拓创新,铸就人生新辉煌„„

【范文】

放飞心灵

(周涛)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曾经被歌中所传达的信念深深感动,浮躁的心被它安抚平静,受伤的心灵与那双翅膀一起飞向天空。当一颗心刻下的只是失望的伤痕,当一朵朵怒放的鲜花渐渐萎缩,当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转眼苍老了轮廓,当身心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疲惫„„这时我们不妨给自己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一个宁静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自由翱翔、自由呼吸。这时,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着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暗含着美丽。

放飞心灵,是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是李白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洒脱;是陆游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大气;更是岳飞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也许你没有陶渊明的淡泊,也没有李白的洒脱,但你可以拥有名利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让心翱翔在自由的天空,驰骋于梦想的草原,你将拥有一片心灵的净土。

放飞心灵,你可以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一路收藏露珠的点点滴滴;你可以散步在柔软的沙滩上,一路捡起海贝的零零星星;你亦可以在万籁俱寂的夜空下看那流星划过,许愿的瞬间便是永恒„„太多太多的事可以做,太多太多的路可以走,太多太多的方式可以选择。

放飞心灵,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钞票,不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也不需要冥思苦想。你只需独倚窗边,尽情聆听雨点敲窗的美妙的韵律,品味人生意义的永恒。这时的你没有世俗的纷扰,不必为琐事所累,这一刻你的心灵早已展翅飞翔在那梦的天空!

黄沙吹落了岁月的沧桑,驼铃依旧响在游子的心头。但吹落的是泪的苦涩,是心的犹豫,而驼铃荡出的是涤净的心灵!

第五篇:202_高考作文审题

202_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

1,“手握一滴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一滴水是无数多个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他们用辛勤的劳动甚至是毕生的心血为每一个高考学子积攒下来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让他被紧紧的握在青年时代的孩子手里,为此付出的不光有老师父母和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还有无数为中国教育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完善作出贡献的人,有中外的科学研究者,无论他是什么家你所拥有的知识只要有他的观点理论的都应该感激他让你知道这些知识。还可以联系中国历史,是谁让你可以拥有这滴水。

2,一滴水可以是汗水,可以是露珠,可以是泪水,也可以是雨水或江河湖海的一份子,它由无数的水分子组成,遇见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它在你的手中你希望它怎么反应。

3,世事多变水也多变,一滴水可以映寸出不同的世界,在你的水世界里你看到了什么。

4,水资源缺乏你的一滴水如何处置

5,柔情似水,手中滴水让你想起了什么温柔往事

6,手是创造万物的工具,水是生命的起源,联系两者的关系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聚集起来的水力量强大

8,一滴水很渺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就像现在的我们但是无数只手聚拢会发生什么

9,团队精神,不会合作的手只会让手中的水挥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10,如果世界上只剩了手心的一滴水我们将变怎样。

11,由水联想鱼,水握手中“鱼”在哪里?

发挥的空间很大,看你从哪个方面入手,我觉得题目并不难,要出彩要写的奇的话需要一个很巧妙的角度和很微妙的语言。这种作文,得高分不容易得低分也难。今年高考语文科目全国卷(新课标卷)的作为题目叫《船主和漆工》,被网民评为“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但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最吓人作文题”。该作文题是这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看完题目和材料,考生似可从三个方面确定立意:第一是有善心,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第二是善有善报,好人能拯救生命,最终还会获得额外报酬;第三是知恩图报,喝水不忘挖井人。

但是,如果这三个立意能够穷尽这道题的“材料内容及含意”,那这作文题就非常完美了。可是,考生现在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化的商品社会,他们还知道高考题目可能会考他们所意想不到的东西。另外,考试的紧张,还必然会让考生形成意外的思路。考虑到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不能有任何漏洞。

即便没有漏洞,考生都有可能“瞎想”;如果真有漏洞,那问题就是事关数百万考生了。不幸的是,《船主和漆工》偏偏存在不止一个严重违背常理的漏洞。

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句话看,船主显然知道船底有洞。问题来了,船主明明知道船底有洞,为什么不马上请人修?能叫来油漆工,为什么不同时叫来补船工?或者为什么不让油漆工顺便修一下?难道油漆比补漏还重要?为什么又没提醒孩子们不要驾船出海?忘记一个环节有可能,三个环节都忘记就有违常理了。

更加严重的是,“做善事”的漆工也有大问题。为什么漆工没有提醒船主,自己看见船底有洞?漆工的修补是否就一定专业可靠?随手的修补,会不会因暂时堵住漏洞而使船一旦远离海岸反而更加有害?

现在已有人解读说:有个考生考试时是这样认为的,当船主知道那几个孩子是二房与别人所生,顿生杀心,孩子的亲生父亲化装成漆工将孩子救下。

难怪《船主和漆工》被评为“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因为题目的漏洞比题目里的“船底漏洞”还要大,而且大得惊人。船主可以是忘事、失责,甚至是“坑子”式的蓄意谋杀(即骗保,补洞的报酬也可能是封口费)。而漆工不仅不是“有善心”,反而是毫无职业道德,干了非自己专业的事(至少不能要求考生懂油漆工能否兼补船工),而且根本不作通报。

这样,原来出题者以为百无一失的三个“立意”就已不再顺理成章,“善心善事、善有善报、知恩图报”就变成了“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

不管这道作文题是怎么来的,在事关数百万考生分数的问题上,现在最大的问号是:如果有考生从“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方面去写,他们最后会不会受到不公正的扣分?最后会不会船主的船没进水,而考生的脑子却被进水了?

1、弘扬时代正气,彰显精神素养。船工无意间的行为体现了做人的本质。修船工在刷漆过程中是无意间补上漏洞的,这在修船工来说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而这个小小的举动则体现了船工的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从这个角度,考生可以写“精神”、“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责”、“品质”等。也可以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和“礼”,道家的“淡泊情怀”等。

2、富有辨证色彩。这道作文题目体现了小与大的辩证关系。船工的一个小举动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从而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莫以善小而不为”,细节体现精神,小处表现品质。作文可以从“细节与成败”、“小与大”等角度入手。

3、多向思维,全面思考。面对考题,大多学生关注了船工的品质,其实亦可从船主入手来思考。当船主的儿子获救后并没有隐瞒情况,而是以重金感谢船工,体现了船主的知恩图报。船主的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相比于当下社会那些得到别人帮助而反咬一口的行为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考生也可以写“知恩图报”、“感恩”等话题。另外题目体现了任何事物联系的观点,船的一个小洞如果船工不去补,那么船主儿子就会丢掉生命,船主就会伤悲,所以社会上的任何事都是联系的,考生可以写“联系”这个话题。

4、关系着眼,体现社会风尚。对于考题,我们也可从船工和船主的关系入手,在整个刷漆、补船过程中,两个人有理有让,一个坚守职业道德,一个知恩图报,正是他们的这种和谐关系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于是作文启示我们,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强人和人的信任是我们的目标和任务。考生可以写“诚信”、“和谐社会”、“相处”等话题。

5、关注现实生活,体现价值引领。进入新时代,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利益,任何事向“钱”看,而这段材料中的两个人物抛开了世俗的金钱,一切以道德为规范,以品质为准则,展示了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无意间顺手做的一件好事,却避免了大灾难,告诉我们顺手时,请不吝善举,这种行为对于社会上的那种“金钱至上”思想是无形的批判。考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批评社会上违背道德的行为,从而正反论证,表现正确价值取向。

高考作文审题方法例说(精选多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