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汉字的魅力与文化[推荐五篇]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17-87221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4 12:15: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汉字的魅力与文化

汉字的阐释与文化魅力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瑰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奇迹。中国文化乃是依赖于中华各民族运用符号的能力而形成的。它包括制度、工具、居所、语言、哲学、信仰、风俗以及行为模式等种种要素。他是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动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流程。

汉字起源是上古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是伴随着先民自身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健全而逐步产生的。目前对汉字起源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结绳记事说、仓颉造字说、图腾族徽说、八卦说、陶符说、起一成文说和众人造字说等多种学说。无论哪种观点,都于中华先民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由自然群体发展到母系社会,继而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明文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标志着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鲁迅先生认为汉字的起源主要与古代的史官有关系,他在《且介亭杂文•文外文坛》中说:“原始社会里,大约先前只有巫,待到渐次进化,事情繁杂了,有些事情,如祭祀、狩猎、战争之类,渐有记住的必要,巫就只好在他那本职的‘降神’之外,一面想法子来记事,这就是‘史’开头。况且‘升中于天’,他在本职上,他得将记载酋长和他治下的大事的册子烧给上帝看,因此一样的要做文章。虽然这大约是后起的事。再后来,执掌分的更清楚了,于是就有专门记事的史官,文字就是史官必要的工具,古人说:‘仓颉,黄帝史。’第一句未可信,但指出了史和文字的关系,确实很有意思的。”

汉字的起源虽然有中华先民的多元物质和不同的地域的背景,但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思维方式,使汉字逐渐成为以象形符号为灵魂,以直观表意的笔画和符号组合为基础,以独特的文和合体形声的字为主体的形音义三者有机集合的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起初虽与众人的实践创造有关,但后来必定经过像仓颉这样杰出的人物对此进行采集、整理、改造、筛选、淘汰和增补。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古老的文字,同时又是最年轻的文字,因为拼音文字符号创始以来,几千年来仍旧沿用至今,而汉字的内核虽然没变,但它的外形却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还将延续下去,因为作为汉字的社会文化的背景在变化着。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用汉字所包含的深沉的文化内涵来充实自己,美化人生,让汉字进一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强盛的纽带和基石。

从商朝算起,汉字的发生、发展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汉字的价值是历史文化中的固有内涵。我们知道,形成完整符号系统的汉字,使汉语这种文化要素超越了自身的时空局限而物化为一种可以视觉感知的形式,并以此贮存、呈现着文化传统生息嬗变、日积月累的过程.早在东汉时期,汉字在这一向度上的价值被人们清醒地认识和表述过。许慎《说文解字》即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许慎以降,以汉字为根茎、以经典为关键以通古贤圣之心为目的便成了传统文字学追索汉字价值的鲜明轨迹。

作为文化传统和规律发展的结果,汉字自身实际上积淀着中国文化的深幽奥秘,并在客观上充当着文化的生动提示和指向。例如,从商代甲古文中可以静待古人在文化心理方面的具象性。在通常情况下,思维的具象性使古人难以从同类事物或现象中抽绎出某种共同的、一般的特性.许慎释“牢”云:“牢。闲养牛马圈也,从牛东省,取其四周匝也。”甲骨文的“牢”的确像养畜的围栏,但它所关注的并非围栏本身的抽象功能,而是围栏养畜的种种具体情境。

甲骨文字无疑已并非汉字在发生时的原始状态,对于在蒙昧之中创造文明的古人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形象的,古人只是凭借对具体形象的感受、视辨、判断、记忆等把握自身的周围的各种对象,由汉字本身不仅可以窥见古人特有的文化心理,而且可以窥见工具、居所、制度、语言、哲学、信仰、风俗、行为规范等文化要素及其流变。因此可以说,汉字本身内容到形式都标志着中国文化鲜活的存在。

汉字的两种价值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每个汉字与文化传统的原初关系固定不变,故汉字自身即汉字构成或读音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具有明显的单一性。而由于文化传统不断赋予语言并从而赋予汉字新的东西,故汉字作为语言符号的价值处于不停的增值之中。为了履行自身的符号职能汉字跟文化传统的关系日渐发生着深刻的转换。例如,“日”由太阳的象形演进为表示“白天”这一时间概念,这是“引申转换”;“其”由簸箕的象形演进为抽象的语词,这是“假借转换”;“甲”、“乙”由铠甲、鱼肠的象形演进为天干用字、演进为阴阳运行的表征,这是“强制转换”。在强制转换之中,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非原初关系的自然发展,因而不存在本形、本义、本音方面的基础或依据.经过上述转换,汉字悄悄地建构或重建它对语言乃至整个文化传统的适应。

不过,这些转换客观上使汉字自身价值的突现,常常以汉字在语言符号系统中所获得的完美功能的淡化为前提。甲骨卜辞中“其自西来雨”一句共五个字,其中只有“雨”字的两种价值功能完全一致,“其”本为簸箕之象却被用为语词,“自”本为鼻子之象,却被用为介词,“来”本为来麸之象,却被用为动词,“西”本为宿鸟栖于树上之象,而被用为方位词。由此可看出,当汉字被纳入特定的语言系统之中,其自身的价值常常被不同程度地遮蔽。

所以只有全面地观照汉字的价值,才能发现汉字在文化传统中的定位不仅依赖于它作为语言符号的功能,还可以超越或部分超越自身和语言的联系,而相对独立地接受人们的观照。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不能传达完整语言信息的汉字却可以呈现出相对完整的文化内涵。

汉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在于重体验。而在这汉字的构形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精神的必然选择,作为汉民族文化精神重要体现者的汉字,其民族文字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无可取代的.文字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但它产生以后又成为文化最重要的因素,成为文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汉字早已成为以汉文化为核心和主干的中国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汉字,堪称中国文化的旗帜,中国文化的标记。认识汉字之构形,往往具有考究中国古代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文化意义。饶宗颐先生曾说:“汉字已是中国文化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素,我们必须对汉字有充分的理解然后方可探囊取物地掌握对汉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

就汉字字形来说,一直在演变。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到小篆,字体逐步变为以线条符号为主,字形逐渐固定。隶书创于秦国,源于小篆,是为了书写简便而产生的应急字体。可以说是小篆的简化体,或者说是小篆的俗体字。隶书成熟于汉代,隶书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汉字以后又演变为楷体,而草书则是长期流行于民间的手写体。无论是楷体,草体,还是行草,从书写角度来说,比较容易书写,速度也变快了。楷体出现以后,仍有很多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自南北朝以来,就出现了笔画较少的俗体字,这些俗体字一直都在民间流传。

汉字的字体虽经历了数次重大变革,但汉字的字形结构总体还是相对稳定的。从已知最早的系统汉字甲骨文以来,已跨越了四五千个年头,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

朝代的兴衰、政权的更迭、制度的更新、社会的变迁、人口的迁徙、民族的战争和融合,以及生产力、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形态的变革等等。但昔日的甲骨文与今天的简体汉字在字形结构上,还是清晰地有着继承和演进的关系,在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正是由于汉字字形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使得各种语言和方言能把各自的语言和语义与之相结合,是的汉字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尽管历史上的中国其疆域有盈有缩,其辖属的民族由多有寡,但在这辽阔的领域、复杂的地形气候、众多的民族需要生存、交往和发展的前提情况下,没有哪种文字能取代汉字所具有的跨地域、跨语言的优势.汉字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无法动摇。也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汉字对于使用它的人们在心里和思维方面的造就以及中华文化大一统的格局,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石和最可靠的保障。

中华文化的精粹不仅仅在于其其独特的社会风俗、风土人情的文化魅力,汉字的文化魅力依然是其中之瑰丽。从古至今,汉字所代表的意义融汇了整个社会的风情,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一)汉字与古代社会人生风俗。如:“取”与古代的抢婚制度。《周易》中描述婚俗的场面:“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实际上更多的抢亲只是演变成婚俗的一种地域特色,成为远古时期真实的抢婚制度在婚俗上的一种模拟的抢婚习俗。再从“好”字看上古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说文•女部》:“好,美也,从女子。”《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故毛嫱、西施,善毁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好”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词义就是“漂亮”,人们习惯上也会认为“美貌”就是“好”的本义。其实我们再深入地探究一下“好”在上古的意义,就会发现,女子能生育孩子就是“好”,这才是“好”的本义。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先民以生育为社会的价值取向,以生育为审美的重要标准。

(二)汉字与姓氏文化。中国历来有“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姓氏不仅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是最显著的标志,对个人来讲,更是必不可少的识别符号。《说文解字》:“姓,人之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远古时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血缘群婚阶段,人们的姓氏,只能根据母亲的属性。母亲所在氏族名称或氏族的标志符号,就成为子女的姓氏,这就是最早的姓氏大部分从女旁的原因。如五帝之一的舜,姓姚,名重华。夏后氏禹,姓姒,名文命等。说到姓氏,姓与氏,在古代是有区别的。姓产生在前,起于母系氏族社会;氏产生于后,起于父系氏族社会。秦汉后,姓氏合一。从古至今,有以国名为姓氏、以邑名为姓氏、以乡亭为姓氏、以居住地为姓氏、以排行次第为姓氏、以官职为姓氏、以技艺为姓氏等等。可见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姓氏文化渊源颇深。

(三)汉字与服饰文化。如:“衣”的本义是上衣,《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衣字甲骨文与金文字形正像上衣有领襟之形,为象征字,所以“衣”字后来也引申为衣服的总称。又如“裤”是从衣库声的形声字,是个后起字,裤字古代写作绔、袴.《说文》:“绔,胫衣也。”从汉代文献看,有绔是富裕生活的标志,《后汉书•廉范传》:“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以此有袴表示生活好。

(四)汉字与文学艺术。如:“乐”字甲骨文上“丝”下“木”,像木上附丝,为琴瑟等乐器的象征。远古的所谓乐,是乐舞的统称,即包括音乐和舞蹈。再如“瑟”是个形声字,《说文》:“包牺所作弦乐也。”琴与瑟相近,故从琴。又如“美”字甲骨文上部为羊字,下部为大字。《说文•羊部》:“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依《说文》解释,“美”的本义为味美。《韩非子•杨权》:“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羊为美味食品的代表,故美字以羊、大为构件.“美”字下部为“大”字,大即人的正面,故有人认为“美”字字形是一个人头上戴着羊角或羽毛,以此表示美,即形貌美好。

(五)汉字的智慧文化。如:字谜——中华智慧的特殊游戏。它是利用文字的形体结构的变换、嫁接、取舍、拆分、合等手法,利用汉字形、音、义的可变特点,通过会意、增损、象形等手法来制谜。字谜比起经史子集这些文化大餐来,只能算一道小菜,但这些是汉字文化给中华民族的一份殊礼和千古隽永的智慧奇葩。如:指天指地,指东指西—— 十;人去天涯—— 二;开窗乘凉风,门下是大将。你说楚霸王,我说关云长。—— 扇。再如诗文、楹联中的文字游戏。楹联、对联更是文史和汉字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如:“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这副杭州西湖中山公园天下景亭的叠字联,也是回文

对。读成“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也十分流畅自然。无论晴雨,西湖的山光水色,美丽景象尽收联中,耐人回味。

汉字其实是一种艺术,主要通过以形表意、形意结合,形声相谐的方式在表达语言和传递着各种信息,尤其是汉字特有的形体结构,为信息扩张和再创,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神奇的想象力。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的笔画是固定的,但在这四平八稳的架构下,汉字不仅没有凝固人们的思绪,而且为拓展所含信息容量,体现人们的智慧和创意提供了一个平台。

伟大的汉字是中华几千年文明连绵不绝的载体,更是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见证。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寓意高远,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散发着迷人的馨香。见微知著,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不仅创造出了悠久灿烂的文明,而且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变化多元和复杂的社会中,我们不仅要继承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将汉字的内涵与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语言而自豪,为我们的语言奇迹——汉字而骄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乃是其中之奇葩,我们更应该在学好汉字和应用中去感知它丰富的艺术内涵以及独具魅力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黄德宽.汉字理论丛稿[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2_.

[2] 张其昀.汉字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12. [3] 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2_、6. [4] 王贵元.汉字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 [5] 彭泽润.词和字的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_. [6] 许慎.说文解字[Z].

第二篇:领略汉字魅力体味文化精髓

领略汉字魅力体味文化精髓

——广河一中参加临夏州“聆听华夏之声书写汉字之美”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3月19日,由我校八年级1班马卓雅、马正,八年级2班马亚楠、马雪珍,八年级3班张圆圆,八年级4班马欣雨六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代表广河县参加了临夏州“聆听华夏之声,书写汉字之美”汉字听写大赛。经过八支参赛队激烈角逐,临夏市(临夏市一中)参赛队荣获团体第一名,广河县参赛队(广河一中)荣获团体第二名,永靖县参赛队荣获团体第三名。在获奖的前6名选手中,我校马亚楠、马卓雅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个人第四名、第五名的好成绩,为县、校争得了荣誉,教导处副主任、八年级语文教师马宝军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

本次活动由临夏州教育局和州语言文字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为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甘肃省选拔赛选拔选手,全州七县一市共八个代表队参加。我校于3月7日接到参赛通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参赛事宜,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辅导小组,拟定了周密的辅导计划。3月10日,辅导小组精心命题,依据参赛对象年龄要求,在八年级各班初选30名学生进行测试,最终,筛选出了马卓雅等6名参赛选手。辅导老师利用下午自习、周六、周日等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参照省教育厅“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库设置”的要求,重点对《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二级字表、三级字表上共4605个汉字,按易读错字词、形近字、多音字、热点词、生僻字归类梳理,并结合中国六书造字法及用字法,对参赛选手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读、听、写、练等多种方式测练,使参赛选手在短期内掌握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造字用字原理,有效积累大量的字词,为本次大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演变,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汉字作为仍在使用着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记述着华夏文明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文化。汉字是中国人的存在之家,书写汉字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

赛场上,我校参赛同学密切协作,从容自信,拼搏进取,一丝不苟,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的书写过程中,充分显示了对传承千年文化的敬重和传承。

本次大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我校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大力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有效成果,也是我校重视学生特长培养、坚持开展第二课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见证。

第三篇:汉字的魅力

、学习课本中的阅读材料3《一点值万金》和阅读材料4《街头错别字》,学生说说产生这种错别字的原因和危害。

2、运用记录、照相、摄影等形式,搜集社会各个领域中不规范用字的现象。给各个学生分配领域:有的查找广告牌,有的查找宣传标语,有的到工厂查找包装、说明书等,有的到商店查找商品上的文字,有的从电视网络上记录,有的从作业书籍中查寻……

3、小组合作,把所查找的材料分类整理,看看不规范使用汉字具体有哪几种情况。(写错别字、乱用同音字、篡改词语、利用谐音双关做广告、使用繁体字等)

4、采访各个行业的人们,看看他们对写错别字、乱用同音字、使用繁体字等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的看法,做好记录。

5、把所调查分析记录的形成一篇调查报告。

6、在课堂上把自己调查的成果(包括不规范使用汉字的记录、采访记录、调查报告)展示出来,互相观看交流。

7、一起交流对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看法,并群策群力,思考让大家能自觉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对策,整理出来,形成倡议书。

8、到各个地方(街头巷尾、工厂商场、亲朋好友等)分发《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倡议》。

9、查找自己作业中的错别字改正,并时刻提醒自己以后不写错别字,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第四篇: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者是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为何“善”“美”“群”字都与“羊”字有关?

答:「善」从羊从誩,羊于中而双言于下,其本义作「吉」解。按羊之本义为美之省,因羊之本性温驯和善,素被视为吉祥动物,故含吉祥美善之意;又二言乃竞言也,相互道祥和之语为善。故善为「吉」义解。其义有:

1、好人曰善。例:《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

2、好事曰善。如善行、善事。

3、优点、长处。如善音乐、善烹饪。

4、交好。如友善。

5、喜悦。

6、济也、成就也。《孟子 尽心》达者兼善天下,穷者独善

其身。

7、亲也。

8、美好的。

9、福也。巧也。

10、快也。„„等等。

世间无论何者,举凡「善」的,几乎无有不爱者。试观人一生所追求者,莫不希望是美好、是向上的,故《大学》云:「止于至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如何达到?试以一帖「四善」方提供参考 —— 心善、念善、行善、言善,此四善若能常保,即是住在「真善美慧」的最高意境了。

再看「善」之结构衍绎,古以「羊」「言」合而为「善」,观其意深而感人。按羊草食、性温,于兽类中极为可贵者,在其懂孝道之理;自幼每受母乳,必屈膝跪地吸吮,故谓羊有跪乳之义。又羊温驯可人,看!其受剪身毛制成裘衣时,毫无抗拒,任人采剪;受挤羊乳时亦无抵抗之意,完全配合;致其殁,全身无一不对人类作献出,此温厚之性灵,可谓纯善至矣!故人怎不视为吉祥、美丽的动物呢?羊虽为动物,然其一生对人所奉献的,人不知感恩否?故古来有许多不食牛、羊者,皆因感恩它们而不忍食之。

又言语是人与人沟通往来最便捷的桥梁;彼此的好言能化干戈、好语能解心意、好话能融洽和睦、好声能动人„„等等;反之,一言不合的冲突、祸害,古今更不知酿成多少灾害;而「羊」之下的二「言」,正表示言语相互和谐的重要。毕竟,彼此的包容才能容合不同的族群、人类才能携手迈向幸福和平之道。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竞相说羊为美。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大羊为美。群——辈也。从羊君声。说多也用羊。

“财,货,贷,负,责,贵,贱,钱,赢”与“贝”字有什么联系?

答:在最早时期,因为社会的不发达,是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所以当时有很多关于金钱的字用贝字旁,例如:财,贼(偷东西嘛,当然是偷钱了),贿,赂等等;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原来的贝壳由金属物品所带为一般等价物,最早出现了刀币,然后又了铜钱,银子,金子等物,所以现在所通用的简体字“钱”为金字旁,又因为,当出现金属物做为一般等价物时,贝壳再也象原来那样稀有了,所以贝字旁的那个字成为了“贱”!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

在商代钱币的基本单位是由两串各有十个或二十个玛瑙贝组成的,贝币的讲师单位是“朋”。《本草纲目介部贝子》:“古者货贝为宝龟,用为交易,以二为朋”。海贝作为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货币目前已得到钱币学界的公认。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回文诗: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第五篇:汉字与对联文化

汉字和对联文化

我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 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是不可想像的。以方块字、单音节为特征的汉字系统,形声兼备,信息量大,组合方便,传播久远。在文学园地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各呈异彩。同时,汉字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它兼有象形、表音、表意功能,简单优美,内涵丰富。但是这些文学形式并不是汉语文化所独有的,而只有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学形式,是文学园地中的奇葩,散发着民族文化的芳香。对联这一文学形式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只有通过汉字才能得到完美的体现。因此,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学形式,是汉字文化的集中体现。汉字本身的博大精深,使得对联内蕴深厚;汉字声调的多样,给对联增添了节奏感;汉字独特的造字法在对联创作中的巧妙运用,又大大增强了对联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对联,雅称“楹联”,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一、对联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 尤眨 馨研绿一痪煞 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二、对联的种类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一)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如: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二)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三)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如: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四)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五)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如: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三、对联的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

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汉字与对联之间的关系

汉语由单音节语素组成。由这样的语言载体构成的词汇,其中配合成对偶的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诸多广泛使用的语言中,只有汉语具有这种天生的属对能力。绝妙处还在于,为了适用于记录汉语,汉字从其创制之始,就成为一种兼表形、音、义的单音节方块型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一般每个字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定的意义(有的字还不止一种意义),由一定的笔画构成方块字形。这就像同类形状的积木或方砖,能搭成一堵堵整齐划一的墙那样,为它们两两相对搭配造成了基本条件。再看汉语的词、词组、句子的结构,也是相当整齐划一的。汉语词汇中的词,大部分是单音词和双音词,就是多音词,也是由一个个单音节构成的,同样很便于两两搭配。由这些词构成的词组和句子,其结构搭配方式不多,不外有:联合(并列)和偏正、动宾(包括使动和意动等变通用法)、动补,以及仅为记音的不可分割的连写(联绵词、音译词语等)等等。因其有上述的单音节方块字为组成基础,所以同结构形式的两两搭配也很容易。

总的来说,汉语和汉字,从它的产生开始,就自然而然地给对偶创造了条件。在世界诸多语言文字中,这种特殊性质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具有的。日本从古代到近代,大力推行汉化文化,什么都向中国学,他们的优秀汉学家甚至具备写律诗和骈体文的能力,可是中国明代以下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对联,在他们那里没有流行起来。这是因为对联是汉语对偶修辞格发展到极端的产物,非汉语系统的人学习起来究竟太吃力了,不容易被普遍接受。而对联是一种社会性实用性极强的文体,需要得到社会上公众的认可与爱好。要想让日本人像中国人那样把对联当成一种人际关系交际工具,对于他们来说,恐怕是太吃力了。当然,在中国对联大流行的时代即明清两代,日本已经逐渐开始向西方学习了,这也是另一个社会原因。相对来说,那时候的朝鲜半岛地区还没有向西方学习的打算,仍然一心一意地面向中国,因而他们接受对联这项比较新鲜的人际交往工具,使用得相当普遍。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的不断提高,汉字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汉字亦是我们民族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说起中国的文化,不能不说中国汉字,她是不可回避的一大功臣,没有她,就没有中国的文明,就没有中国的文化,她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汉字无疑是神奇而美丽的,它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魂牵梦绕的中华魂。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无论赤县也好神舟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魂不灭美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常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它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汉字的魅力与文化[推荐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