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水利管理体制报告
关于创新水利管理体制的建议报告
政府:
今年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一号文件,省及我市相继出台了水利改革发展的一号文件,中央及省又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省又对落实一号文件进行了专项督查,以上充分说明了全国上下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一号文件中都明确要求要创新水利管理体制,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做到水利工作有人干。为将各级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理顺水利管理体制,现将创新水利管理体制的建议报告如下:
1、乡镇水利站体制
目前我市个乡镇虽然都挂有水利站牌子,从事水利工作的人员达到人,但是,我市目前没有水利站编制,不很正规。
方案一:水利站垂直管理。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水利站都不少于3人,人员从学习水利专业或从事水利工作的乡镇干部中挑选,实行市水利局与乡镇街道双重领导。
方案二:水利站乡镇管理。在现有水利站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水利站机构,固定水利站人员,由乡镇街道提供不少于5间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保证必要的交通条件,以便于水利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2、村级水利员体制
健全队伍。在每个行政村设立村级水利员,人员从现有村干部中选1—2人;明确职责。村级水利员具体承担现场报汛、水情观测、河道巡查、供水服务、抗旱技术推广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等职责;适当补助。待时机成熟,适当给村级水利员发放补助,每人每年发放 元补助,市、乡财政各负担 元。
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我市目前有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塘坝 座,小型灌渠570公里,中小河道605公里。为了充分发挥好这些小型水利工程效益,就必须建立健全小型水库、塘坝、小河道、小型灌区管理机构,做到每处水利工程都有人管理,人员由乡镇安排,具体负责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使用、维护。原则上,每处小型水库不少于2人,塘坝不少于1人,小型河道不少于2人,500—1000亩的灌区不少于1人,1000亩以
上的灌区不少于2人。小一型水库管理人员由市财政每年补助10000元,小二型水库管理人员由市财政每年补助3000元,其余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由所在地乡镇财政适当发放补助。
4、水利执法体制
为了加强水政执法的力度和效能,保证涉水事件依法有序解决,根据我市水利工作现状,拟成立市水利执法大队,下设水资源执法中队、河道执法中队、水库渔政执法中队等3个中队。水资源执法中队具体负责无证取水、非法打井、非法自备井、非法排污的查处工作,承担水源地保护、水环境执法职能;河道执法中队具体负责查处向河道违法倾倒垃圾、违章建筑、河道范围内乱栽树现象,承担河砂资源管理、保护河道职能;水库渔政执法中队具体负责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负责涉渔事件的查处。借鉴省水利厅推广的等水利执法先进单位的做法,固定水利执法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办公车辆,统一着装,严格执法。
5、水利警务区体制
为了更好的保护水库周边秩序,保证水库工程安全,以现有水库派出所为基础,在座大中型水库设立水利警务区,其职责是:维持水库周边社会治安;调解化解群众矛盾,协调地方关系;保护水库设施;保卫水库渔业
生产正常秩序;协助水利执法大队开展工作。警务区人员由水利系统抽调人员作为协警,公安系统抽调3—5名干警组成,明确办公地点,统一着装,挂牌办公。
202_年9月13日
第二篇:浅谈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浅谈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10级水电建筑工程班 宋子阳
提 要:随着市场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有水利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水利事业的要求,创新水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从水利管理、融资、职能等方面对现有水利体质、机制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水利 体制 机制 创新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有水利体制和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
如今,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现行水利体制,主要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分级、分部门的管理体制,造成“多龙管水”,行政干预多,水资源管理体制不理顺,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水利工程建管体制不健全,水利建设重开源轻节流、保护,重建设轻管理,造成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权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水价过低,水资源大量浪费,供水单位亏损,难以为继;水利建设长期依靠国家投资,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水利投资严重不足,工程欠帐多;缺乏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致使水利管理队伍不稳定,水利科研工作滞后。202_年,国家重新修订实施了新《水法》,其中,《水法》实施以来的治水经验为我们今后一定时期内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贯彻落实好新《水法》,创新水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规范行政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费改税工作的不断深化,对政府转变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管理水事的职能,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尽快调整工作思路,解决好“越位”、“缺位”、“错位”的,学会并习惯运用手段来管理各类涉水事务,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行政决策和水事管理的法制化。
23456-
第三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
目前,我们水利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参建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人员数量和素质应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各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在保证工程或产品质量方面的任务、责任、权限、工作程序和方法,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划、实施细则开展有效的工作,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第四篇: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必须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根据《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水利行业特点,1995年4月21日水利部发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建[1995]128号),规定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企事业单位独资、合资以及其他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等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实行项目管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执行。
我国现行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管理和目标管理。逐步建立水利部、流域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建设项目法人分级、分层次管理的管理体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要严格按建设程序进行,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督、服务。水利工程建设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积极推行项目管理。
第五篇: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讨
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讨
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讨
水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特殊商品,水资源是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水利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区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工业、农业生产和农村供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水资源短缺、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一方面与我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是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活,投融资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设与运行机制等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模式,水的商品属性尚未得到应有的体现,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有所突破。
一、加快水价制度改革
水价改革是水利改革的核心。水价和水价形成机制是否合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的低水价不仅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而且抑制了社会资金投向水利的积极性,阻碍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水利体制改革必须要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
建立控制性水利工程水价形成机制。根据我区的水资源缺乏这一现状,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必须加大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对已建成的水库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
规范农村供水机制。研究农业水价问题,不能局限于农业本身,而应该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着眼于对解决“三农”问题,更直接地说农业水
价的调整必须有利于提高全区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的[那一世范文网.://.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既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也要有利于促进农业节水。
二、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水利投入不足是水利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在积极争取国家对水利建设投入的同时,通过水价和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各利益主体的关系,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向水利,建立起多元化的、多渠道的、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体制。抓紧建立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从我区水利建设的情况看,目前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等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如果仅靠国家政策性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研究建立新的投入保障机制。应通过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来筹集水利建设资金。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节水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可建立起水利建设专
项资金,为水利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投入来源。同时,对于国家规定的各种水利收费,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足额征收到位,专项用于水利事业。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当前应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充分调动群众投劳、投资的积极性。二是通过产权改革,盘活资产,吸引社会投资。三是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搞好软硬环境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的技术和资金合作,积极研究融资方式,吸引外资搞水利建设。
三、加快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水利市场化改革,必然要触及到水利工程的产权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就难以形成。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效产权制度,理顺水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制,实现现有水利国有资产的良性运行。水利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应按照明晰产权、授权经营、抓大放小、规范运作的基本思路,尽快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水利行业特点的新的运行机制。
四、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如何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按照有利于城乡用水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全面兼顾,兴利与除害综合考虑,各种水资源联合调度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明确职能分工,落实责权任务,促进全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一是合理界定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制定规划、确定重大项目布局、制定水资源费标准,搞好全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利用。二是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由“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依法管水转变。同时,坚持依法治水,依法处理各项涉水事务。
五、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建立富有活力的新的运行机制,必须努力培育“四种”新的管理机制。
一是效率机制。按照《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明确不同类型工程的管理体制。对公益性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大改革力度,要通过减员增效,强化职能,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要实行人员定编定岗,富余人员逐步分流,建立高效精干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二是激励机制。要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团结向上、积极有为的良好氛围。尤其要建立相关制度,对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支持。全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必将极大地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为开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竞争机制。要搞好水利管理单位内部改革,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人事、分配等各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
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切实增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决杜绝内部“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工作看实绩、看成效,做到按绩计酬,适当拉开分配档次,重点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一线艰苦岗位倾斜。要大胆提拔工作有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在水利工程管理岗位上展示才华、发挥才智。
四是市场机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主动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不管是经营性的还是公益性的工程管理单位,都要积极依托行业优势发展水利经济,特别要大力开发水土资源,做足做活水文章。要灵活把握市场规律,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进和利用人才、资金、项目等一切有利的生产要素。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过发展水利经济和多种经营,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不仅为更好地搞好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保障,而且
找到了一条自我发展的出路。
六、准确确定水管单位性质,建立符合实际的补偿机制
理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的重点在于对水管单位的准确定性,必须按照政策,结合实际,做到准确定性。在公益型、经营型和准公益型三类不同性质界定后,绝大多数水管单位均属于准公益型水管单位。由于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既有抗旱防汛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人畜饮水供水、发电等经营性功能。因此,要以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确定划分公益型和经营型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划分后,明确各级财政补贴的份额和自收自支的范围、用途、人员、标准,同时建立健全水利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水利工作正在调整思路、锐意创新,积极向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作为体现水利现代化水平重要方面的水
利管理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构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开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新世纪赢得新优势、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