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五篇)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17-113384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0 17:58: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蒙氏数学教育理论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

一、什么是数学教育?

数学是一连串的逻辑思考和串联,必须经过比较分类,归纳找出他们的相关性,借着计算的方法得到理想答案,所以蒙氏数学重点放在思考过程和思考方式上,它采用的方式是提供给幼儿如何接触数学,练习思考及归纳结合的方法。

蒙特梭利由孩子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比以下三方面考察数学,即:算术——数科学;代数——数的抽象;几何——抽象的抽象。蒙特梭利的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并不是一般人所指的综合的数学,而仅指其中的算术部分而已。

二、数学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通过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孩子熟悉数量,积累数学经验,初步形成数学概念,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促进数学学习。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有条理的思考,使孩子养成数学的头脑,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对整体文化的吸收和学习,以及形成人格时所需要的抽象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

三、数学教育的意义:

“数”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小到日常生活,中到各项工程,大到巨型计算机,航空航天等,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人类正在建设的信息社会本质就是数字社会。有人把数学对人类的意义比作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盐一样。离开了数学,人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数学教育列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而幼儿数学启蒙,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倍受各国教育重视。

首先,数学是幼儿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适应环境的工具之一。幼儿在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与成人一样需要计数,计算和逻辑推理与判断力。

其次,幼儿数学教育有利于幼儿逻辑能力的发展。数学逻辑能务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排序,分类等数学活动,学习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为进一步发展复杂的,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做准备,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幼儿期是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是数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期。数学教育让孩子“学会”不是唯一目的,而是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

四、蒙氏数学教育特色

1、以感官教育为基础

2、从数量的计数开始

3、重视数量、数字和数词(名)三者间的关系。

4、采用三段式教学法

5、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统一字体。

6、重视0的概念和十进制系数的演算。

7、合成分解的操作基础是十。

8、以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位数。

9、错误控制的方法是用验算或者订正板来完成。

10、要先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再向统合方面进行。

11、有固定流程,自成一体由简到难。

五、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理论

1、抓住幼儿数学学习的敏感期,尊重幼儿数学发展的阶段性。

蒙台梭利在她的《发现儿童》一书中指出:幼儿不会因别人可能已经得到的东西而受到干扰。相反,一个胜利会引起人的赞美和高兴,而且还有人满心欢喜地去效仿。幼儿似乎都乐意去干“他们能干的事情”。

她认为:当我们认为幼儿的愿望不过是拥有一条知识时,我们便重复多次。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从智力上,我们是帮助幼儿去掌握这条片断的知识,可是用这种办法,却阻碍了幼儿的自我发展。

在教育幼儿时,蒙台梭利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即童年时代的每一个年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不在最突出的时机得到满足,那么幼儿某些能力的发展将永远受到抑制。这就是她认为的幼儿能力的“关键期”。

2.早期数学学习应建立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早期的数学学习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感知经验性学习,而不是抽象的、理性的学习。她说,我们习惯于服侍幼儿,这不仅是一个为他们服务的举动,而且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因为它容易窒息幼儿有益的自发活动,而我们没有想一想,不动手去做的幼儿是不知道如何去做的。

因此,她相信,幼儿数学教育必须以具体化的抽象来引导孩子学习数学。“具体化的抽象”是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中的一个突出观点。幼儿需要具体的物体来支持思维的探索,但同时,数学又是一种抽象的经验,是在实践上的抽象。所以蒙台梭利创制了蒙氏教育中所特有的蒙台梭利教具,这种教具正是她这种教育思想的体现。

蒙台梭利的教育性材料的基本原则,就是活动者协调有序,使幼儿在从事活动时,很容易就判断自己成败的程度。这些教育材料的使用,有幼儿自己探索的活动,也有群体在具体环境中一起做,一起讨论的活动。

3.强调“有准备的环境”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给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数学材料。这是蒙台梭利认为的必须设立“有准备”的学习环境,为幼儿可能对数概念获得真正经验和熟悉数量而提供的。她认为,对数的理解与感知,是幼儿在环境作用下发生兴趣时而实现的。蒙台梭利非常重视有准备的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环境不仅包括幼儿园,还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她说,在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是给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就是包括教师和幼儿这两个因素,教师教,幼儿学。但她认为,“有准备的环境”应包括教师、幼儿和环境这三个要素,而且,她把环境列为教育的第一要素。

第二篇:蒙氏教育理论

工作完善人性

“活动、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管径和指南;作为关键,他给你解释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他给你指出应该遵循的道路。”

——玛利亚·蒙台梭利

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儿童的“工作”同时为其发展作准备。工作能使儿童手脑并用,工作能培养儿童独立、勇敢、自信的品质。“通过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大,儿童满足其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是并行成长,相互依赖的。”

儿童工作遵循这自然法则,有:

1、秩序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

(1)遵守活动秩序(社会秩序);

(2)遵守工作秩序(工具操作秩序)。

2、独立法则:儿童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

(1)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不请人帮助;

(2)生活中独立成长。

3、自由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要求自由选择工作材料,自由的确定工作时间。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必须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自由和纪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自由活动是形成真正的纪律的重要方式。而真正的纪律也必须

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

教师如何给予自由:行为上的自由,在意志上不控制幼儿;心灵上的自由,互动式的尊重,体验自由快乐。体现在孩子充分意识到规则的必要后,法子内心的自我约束。

简历规则上的自由:

(1)不可以伤害他人与自己

(2)不破坏物品

(3)不可以随便打扰别人

(4)不做粗野行为

(5)规位

4、准信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非常投入,专心致志。

5、重复练习法则:立儿童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发展需要的工作,能一边又一遍的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

总之,工作能锻炼儿童手、眼、脑、肌肉和机体运动的协调性,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反过来,儿童通过工作,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信心,培养了独立自由、遵守纪律、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三篇:蒙氏理论

一 什么是蒙氏教育?

目前世界是最先进 最科学 最符合儿童生命发展规律的一种素质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作为世界儿童教育三大模式之一,深受各国的欢迎,蒙特梭利教育理论及方法经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今天更加坚强的风靡全世界132个国家和地区,被世界幼教界称之为“日不落的教育”。

在欧美,蒙氏教育的实践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意大利、瑞士、美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立法在公立幼儿园正式采用蒙氏教育法。在美国、澳大利亚,要想让孩子接受蒙氏教育,须提前6个月预约报名,否则就没有进园名额。

在中国,1996年蒙氏教育的种子最早是经由台湾蒙氏启蒙研究基金会撒播在中国北京北师大幼儿园的幼教沃土里,随后又相继传播到广东、福建、大连、青岛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中国历经7年的蒙氏教育实践中,全国内地各省份也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传播和运用着蒙氏教学法。

蒙特梭利的著作被38个国家30种文字翻译出版。

玛利亚简介

蒙特梭利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伟大的数学家,国际上称她为“真正优秀教师而闻名世界史上的教育实践家,1949—1951年连续三次被提名为世界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1870年在意大利安科纳省卡拉法镇出生,1952年逝世,享年82岁。

三、蒙特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

在蒙氏教育中,老师具有对儿童爱心、耐心的品质,深入了解儿童的表 情、兴趣、注意力、观察儿童,耐心发现儿童的状态。

2、不教的教育

在蒙氏教育中,以儿童工作为体系,供给儿童工作的材料,让儿童独立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在蒙氏教育里,蒙特梭利发现孩子从出生到成长都有不同敏感期的表现,抓住幼儿的敏感期可以适时的帮助孩子发挥潜能

4、教师是引导者

蒙氏教育中,教师扮演引导、观察的角色,帮助儿童生命成长,观察儿 童的工作,协助儿童的发展,适时适当的引导儿童。

5、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中,老师要有爱心,爱孩子,尊重孩子。

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中,让幼儿自由选择时间,自由选择工作,让幼儿自我发展,不设计课程表。

7、混龄教学

在蒙氏教育中,采用混龄教学,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大孩子带动小孩子,小孩子模仿大孩子,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特征。

8、全方位教学

蒙氏教育中,分为五大领域,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

9、丰富的教材及教具

蒙氏教育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准备好丰富的教具,帮助孩子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健全人格化。

10、摒除奖惩制度

蒙氏教育中,蒙特梭利发现儿童对于表扬或惩罚只是一时的作用

四 蒙特梭利教育的目的、目标及本质

直接目的:

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即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是儿童得到自由发展,协助每一位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进而形成和平社会 的建设者。间接目的:

培养一代新人类的种子,即培养儿童交流、互动能力,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蒙特梭利认为:“人类最迫切的需要是国际间的和平与统一”,孩子是“新人”教育的起点和希望

五、蒙特梭利教育的教师观

教师角色:

从环境方面来讲:是有准备环境的提供者

从儿童成长的角度:是教学的示范者、是儿童工作的观察者、是教育的引导者、启发者、是儿童发展的协助者、是儿童成长的资源库、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快乐氛围的创造者、是家园共育的沟通者 教师职责:

教师应成为环境的保护者、管理者;是观察者、协助者,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蒙特梭利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要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2、教师要具备教育技能:素质、观察力、知识水平等 蒙氏教师的三个准备:

1、精神准备(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带个人情绪);

2、外表准备(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用心经营,包括自己的衣着要整齐、大方、朴素)

3、艺术准备(熟悉教具,孩子遇到的重点、难点,要有预见性)

4、教师要尊重孩子,服从孩子 蒙氏老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懂得蒙氏原理与教学法

2、懂得操作和使用教具

3、具有为儿童设计适合其生长环境的综合素质,缺损的、不完整的,不要放在蒙氏教室中

4、具有对儿童耐心、爱心的优良品德,老师要深入了解儿童兴趣、心情、表情,要耐心观察幼儿认别状态

5、教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观察孩子的闪光点

6、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孩子一起成长,有平和的心态,满腔热情来领略、接纳孩子内心流露出的真实感受

六.五大领域

蒙氏教育体系中的第一个教育领域——日常生活教育

蒙特梭利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入手,所谓日常生活训练,就是在适当的环境下,让幼儿去模仿成人的生活样式,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为独立生活奠定基础。

日常生活训练中所有实质性的“工作”都说明幼儿的活动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秩序,在自由中建立规律。幼儿独立参与工作,能增强他们对生活环境的责任感,自我意识会逐渐发展、强化。那些让成人们视为简单的扫地、走路、穿脱衣服、准备餐桌、用餐等日常工作,小朋友都乐于参与。所以,日常生活训练既能训练幼儿大小肢体的动作和手、眼、脑、脚的协调能力,又能培养幼儿秩序、专注、耐性、自律、自信、关爱、感激、心态、经验、礼仪等良好习性。这些符合孩子身心发展步调的日常训练,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快乐和一个完善的人生开端。是在真正建构孩子完美的人格。

蒙氏教育体系中的第二个教育领域——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是幼儿通过对教具的视、听、嗅、味、触摸等手段的教育,让幼儿的五觉更加敏锐,从分类、配对、排序入手,感官教具将其教育功能加以系统化,促使孩子对数学、语言、地理、物理、化学、美术、音乐等文化世界产生了认识,正确学习日常生活教具和感官教具而由内心体会到秩序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对文化世界更浓厚的探知兴趣,感官教育是数学教育的准备。

蒙氏教育体系中的第三个教育领域——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是透过幼儿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熟悉数量,认知逻辑数量概念,培养幼儿对整体文化的吸收、学习以及形成人格时所需要的抽象力、理解力、判断力。

数学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中最精彩、最神奇的教育内容,许多接受蒙氏教育4岁左右的小朋友,能在数学的游戏中,轻松的学会了四位数的+、-、×、÷运算和具有难度的二项式、三项式、分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丰富的数学内容,这些孩子普遍拥有良好的数理逻辑分析能力。

蒙氏教育体系中的第四个教育领域——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培养孩子语言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蒙氏教育体系中的第五个教育领域——科学文化教育

科学文化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历史、地理、地质、自然、天文、音乐、美术等,关键取决蒙氏老师预备到什么程度,对于个人能力发展快的孩子,在这个学习领域,大班孩子所学到的知识都超越了传统教育中的小学生。蒙氏讲:大自然是每天24小时完全开放的教室,在德国、奥地利幼儿园的许多课程是在公园开展的、动物园上的,让孩子探知自然界的秘密,去多看、多问、多想、多猜、多摸、多体验、多思考、多讨论,从而协助儿童健康成长,在大自然中吸收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蒙氏理论

国 际 蒙 特 梭 利 东 方 幼 儿 园

科探数学理论培训

一、蒙特梭利教育法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

蒙特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的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蒙氏教师为导师,她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的协助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不是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发展,而是正常的孩子因为压抑而变得不正常了!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地址:东江电厂院内

电话:0735-3338888

网址:www.teniu.cc

E-mail:mtsrdf@163.com

国 际 蒙 特 梭 利 东 方 幼 儿 园

7、混龄教育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和教具

蒙特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具,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效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的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效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帮助儿童正常化

1、正常化儿童概念

当一个孩子从事一项活动,并且能够把自己的力量完全通过这个活动而释放完全的话,儿童就会产生充分的满足感,儿童就会变得平静、安详,我们把这种儿童称作正常化儿童。

2、正常化儿童的特征

⑴爱秩序,有秩序,在行为和思想上都秩序化。⑵爱工作(与玩具相比较),有明确的智力目标的活动。

地址:东江电厂院内

电话:0735-3338888

网址:www.teniu.cc

E-mail:mtsrdf@163.com

国 际 蒙 特 梭 利 东 方 幼 儿 园

⑶自发的高度集中,专注力高,并具有明显的意志特征。

⑷独立工作、平静、满足,喜欢寂静并能沉静在自己关注的事物中。

⑸超然于物质的拥有,拥有某一物质,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给儿童提供的发展,儿童是依靠拥有物质来发展智力的。

⑹工作的动力来自于真实的选择,来自于对事物的探索而不仅仅出于好奇。⑺宁静的驯服(宁静的顺从)

⑻自律 具备判定是非的基本能力,能够自我约束。

⑼人格上表现出独立性和意志,在各种环境和事物中,都能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

⑽主动并能乐意帮助他人,同情并乐意接纳其他人的社会观点。⑾自我意识建构的非常好,个性特征非常显著。

⑿平等、权利、责任、尊严的意识清晰,因此,能同伙伴形成和谐、有规则、愉快的合作关系。

⒀生命状态敏锐、观察能力较高。

三、教学方法

1、线上活动

⑴走线活动是蒙氏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较好地稳定幼儿的情绪,使幼儿逐渐地进入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⑵线上活动方法

自然走——变化活动——托物走——顶物走

2、三阶段教学法

地址:东江电厂院内

电话:0735-3338888

网址:www.teniu.cc

E-mail:mtsrdf@163.com

国 际 蒙 特 梭 利 东 方 幼 儿 园

第一阶段——命名(即: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第二阶段——辨别(即:认识相应名称的物品)第三阶段——发音(即:记忆相应物品的名称)

3、提示语言(没有很多提示语言、只有几个关键词)

⑴教师边操作边加语言伴随,便于与幼儿的交流:教师在展示教具时用温和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可以使幼儿感到亲切,会对操作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此时教师可以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⑵以故事的语言贯穿工作始终,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⑶教师示范讲解时用适当的语言提示促进幼儿理解及记忆。

四、科探数学的教具介绍

(一)科探教具

1、感官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味、触、辨认实体等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识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学“目的”立下根基。

2、科探教育的作用

⑴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帮助感觉器官的发展;

⑵形成婴幼儿“自发性”的发展,也就是进一步让婴幼儿会自动的观察和思考。⑶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因而必须在奠定他们对环境有卓越的观察力,养成由观察到实验的科学习惯。

3、科探教具的特点

以感知觉练习和视觉练习为主,帮助幼儿完成从具象化到抽象化的过渡。

地址:东江电厂院内

电话:0735-3338888

网址:www.teniu.cc

E-mail:mtsrdf@163.com

国 际 蒙 特 梭 利 东 方 幼 儿 园

感知觉练习

一、对于感知觉的练习,目的在于通过感觉来认识物体,也就是说,通过 触觉的帮助和同时进行的肌肉感觉来认识物体。

视觉的练习

不同的视觉感受维度——插座圆柱体

维度级别不同 的大物块,这里面包含了三套教具:

1、厚度——棕色梯

2、长度——长棒

3、体积——粉红塔

对形状的感知

一、视觉感知(视觉)

二、肌肉感知(触觉)

1、教学用具

几何嵌板橱

2、练习

3、三套卡的练习

第一套:视觉与形状相对应 第二套:逐步从具体过渡到抽象

第三套:已经过渡到线段,也就是过渡到抽象的阶段。

地址:东江电厂院内

电话:0735-3338888

网址:www.teniu.cc

E-mail:mtsrdf@163.com

国 际 蒙 特 梭 利 东 方 幼 儿 园

不同颜色的视觉感知——色觉的练习

1、色板练习

2、颜色记忆实验

4、科探教具的特性 ⑴性质孤立化 ⑵错误的订正 ⑶美观

⑷移动(活动)性 ⑸限制 ⑹尺寸

5、科探教具的基本操作 P(pairing):配对 G(grading):序列 S(sonting):分类

(二)数学教具

蒙特梭利深深地了解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可以在面对“数学”这种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地址:东江电厂院内

电话:0735-3338888

网址:www.teniu.cc

E-mail:mtsrdf@163.com

国 际 蒙 特 梭 利 东 方 幼 儿 园

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再自然而然地联想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蒙特梭利采用“数棒”为学习数概念的先锋部队,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了解数的意义(量)与数的字型(符号),而后进入加、减、乘、除的千位四则运算,这类教具包括了数学上的许多基本概念,能为孩子奠定良好的数学根基。

数学教育的内容

1、数字练习

将符号与数量联系起来

2、“0”的教学

3、数字记忆练习4、1~20的加减乘除运算(千以内、万以内)

5、平方、立方、分数

地址:东江电厂院内

电话:0735-3338888

网址:www.teniu.cc E-mail:mtsrdf@163.com

第五篇:蒙氏感官教育理论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世界幼儿教育史上继福禄培尔之后的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在她的教育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其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在她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应该进行充分的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或称感觉教育,是蒙台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最有特色的部分。其内容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它们分别借助相应的教育具来完成。1.蒙台梭利关于感官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蒙台梭利把感觉教育的意义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

第二,帮助儿童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 第三,养成儿童集中注意的习惯; 第四,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台梭利在论述感觉教育问题时,还特别指出了进行感觉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的训练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在重视所感觉器官训练的基础上特别重视视、听、触觉的训练,而且把触觉的训练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在蒙台梭利看来,对儿童触摸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为他们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让儿童亲自动手,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并使其活动中得到最初的发展。2.应该注意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

蒙台梭利认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能力的发展在3-7岁时处于最迅速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忽视了感觉教育,成人之后感觉发展进入相对停滞期,则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补救。3.应该使感觉教育的刺激孤立化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平时的感知觉中混杂着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等,仅仅视觉就包含有大小、形状、颜色等多种因素混杂。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主化“刺激孤立化”,并集中在“某种感觉”的“某种属性”上进行感觉训练,她所设计的所有感觉教育教具都是针对特定的刺激(长短、大小、颜色、声音等)予以孤立化,从而使每一件教具的目的都是集中训练儿童的某一感觉的某一机能,使儿童的精神完全集中在教育和训练的某一点上。

蒙台梭利主张通过配对、排序、分类的三种操作方法帮助儿童运用教具实现感觉教育。

P是从教具中找出相同的加以“配对”,G是把教具按照一定的序列(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序”,S是对教具进行“分类”。配对(P)、排序(G)和分类(S)是儿童操作感官教具的原则,也是教具本身的属性,任何一种教具必须具备这三种属性中的一种。教具——工作材料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教具是有准备的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蒙氏教育方法最具吸引力的部分。

蒙台梭利将她创造的教具称之为工作材料。即在蒙台梭利眼中,她创造的后人称之为教具的东西,并非是教师的辅助工具,而是儿童自发工作的操作材料。这些工作材料与人们常说的玩具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有具有充分的教育意义,而非一般玩具所更多体现的娱乐性。蒙台梭利认为教具具有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功能。之所以具有这种功能,首先因为教具能够唤起儿童的注意办,使其产生“专心”——当儿童自由地选择了教具以后,他就会专心的操作教具,并且重得练习一直到完成一个活动的周期,在这样“专心”的活动中,儿童心理得发展,人格得以形成。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专心’。„„儿童必须发现如何专心,因此他需要可以让他专心的事物。这正是显示儿童环境的重要性。”“环境价值有赖于供人儿童的使用物体,因为儿童需要这样的物体以集中注意力”。①同时,蒙台梭利认为:“教上有如一种看不见的心智的钩子,可以联结后一阶段发生的事件。„„虽然每一种材料都有期内在目的,但也包括了预示和预备其后将发生的事情。”比如“3岁半儿童在操作带插座的圆柱体时,必须以其拇指、食指与中指抓握圆柱体上面的小圆球„„因为这是一个文明人即将学习写字的手。它可以作为握笔的间接准备。”

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可分为四类: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育。其中,以其感官训练教具是最具特色。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具有如下特点:(1)刺激的孤立性

蒙台梭利教具中,每一种教具只训练一种感知能力,以排除其他感觉的干扰,以使相应的感官以最大的敏锐度去感知这种刺激,得到纯正、清晰的感觉。例如,在触觉练习时,让儿童闭着眼睛(或给儿童蒙上眼睛)仅驻通过触觉器官来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光滑与粗糙,以便排队视觉的影响。蒙台梭利强调,只有集中注意,全神贯注地工作,才有最大的发展价值。为此,蒙台梭利在设计教具时,尽量一种教具突出一方面的特性。如色板的形状、大小、重量、触感及气味等相同,只是颜色有所差异,所以色板突出(孤立)的刺激(特性)就是颜色。

(2)操作的顺序性

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主要针对儿童的敏感期而拟定的,而敏感期的出现是服从个体发展节律的,所以要根据这种发展节律设计有顺序的系列教具,并循序渐进训练。

蒙台梭利教具操作的顺序性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由简单到复杂。

蒙台梭利教具本身具有层次性。例如:带插座的圆柱体由直径的递减(第一组)和高度的递减(第二组)逐渐过渡到较得杂的高度与直径同时递减(第三组)和更复杂的高度递增直径递减(第四组)。因此,教具的使用也有层次性,或日渐进性。例如,数棒的使用可以由长短的概念→学习1-10的数字的概念→学习加、减、乘、除的概念;棕色梯的使用可以由厚薄的概念→面积的概念→平方的概念;粉红塔的使用可以由厚薄的概念→体积的概念→立方的概念。

第二,由具体到抽象。

首先,教具的操作由具体的抽象。以儿童对平面形状的学习为例:儿童通过触摸拼图橱中的几何图形感知形状→用蓝纸剪成几何图开→用蓝纸剪成几何图形的轮廓→用笔画出几何图形的轮廓。其次,教具的意义由具体到抽象,以数棒为例:幼儿在经常使用数棒的过程中,逐渐知道“2”是由2个“1”、“10”是由10个“1”组成的。开始,儿童的“1”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最短的数棒;“2”这个数棒和两个最短的数棒“1”接起来一样长,“10”这个数棒则和十个最短的数棒“1”接起来一样长。渐渐地,儿童便懂得了“2”中包含2个1,10时包含10个1„„。再如,筹码的使用是在写“1”的地方放了1个筹码,写“10”的地方放10个筹码,这是开始学习数量和数量间配对关系的方法。逐渐地,儿童理解了数的组成和数的实际意义,获得了较为抽象的概念。

(3)工作的趣味性

蒙如梭利教具对儿童的吸引力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的内部——能够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以带插座的圆柱体为例,这以一教具的外面并非相当吸引力,但它却常常可以吸引幼儿长时间重复将圆柱体从圆穴中使出、放入的动作,不断地体验着成就感知秩序感。成功和秩序是儿童内心的追求的东西,是他的内在的需求,成功所带来的自豪和秩序所带来的喜悦又会变为动力,促使儿童又一次去尝试。

(4)教育的自主性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是教师直接将知识教给幼儿,而是幼儿通过自己操作教具来自我学习。幼儿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决定选择哪一个教具,在哪个层次上进行操作;根据自己敏感能力的发展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学习速度。幼儿通过教具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的“自我纠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变为可能。以带插座的圆柱体为例:通过与圆柱体直径、高度相对应的圆穴的帮助,粗的圆柱体无法放入细的圆穴中,细的圆柱体放入粗的圆穴中会转动,长的圆柱体放短的圆穴中会凸出圆穴,短的圆柱放入长的圆穴会凹进圆穴。这些幼儿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现象便提示幼儿操作不正确,应再进行尝试,这样幼儿便可以靠着自我修正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幼儿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则说明他还没有发展到适合操作这一教具的阶段,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幼儿操作较为简易的材料,等幼儿发展到适合阶段再操作这项教具。

在蒙台梭利论及所有教育内容中,感官教育尤为重要,被视为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小儿童和环境的交流或相互作用是通过感觉实现的,感觉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幼儿期既是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时期,又是感觉活动和智力形成联系的时候,如果这一儿童的感觉发展不充分,就会影响以后更高级的认知活动的发展。为引,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以在发展感觉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促进更高级的认知活动的发展。

尽管蒙如梭利的感官训练的基本做法受许多批评,但她重视幼儿的感觉经验,注意根据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进行教育的观点和做法,提醒我们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迫切希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逾越发展的年龄阶段,不拔苗助长,不“人为加速”儿童的发展。正如苏联著名儿童发展和早期教育专家查罗塞兹一贯主张的,“肯定儿童各阶段质的特征和长征价值,以及他们为形成相应心理过程和特征所创设的唯一机会”,“合理地指导儿童的活动方式,合理地指导他们认识和感受世界的方式,那么,发展的必须逻辑就是产生新的心理品质,并最终过渡到新的发展阶段。”④

蒙台梭利教育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对此,后人本不应该过苛求。但由于蒙台梭利教育仍活跃在今天世界学前教育的舞台,因此,正视蒙台梭利教育的局限性,同肯定它的积极意义一样重要。

第一,感官训练带有孤立性和机械性。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把感官训练当做她全部教育内容的核心,并设计了独到的感官训练教具。蒙台梭利的感观训练思想和教具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 蒙台梭利的感观训练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首先, 蒙台梭利强调孤立地训练各种感观.她设计地每一感观均是针对以哥特定感观的,她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观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观上,能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的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这是一种严重的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世间上仅具有一种特性的事物几乎时不存在的,人在认识事物时,也总是把它当做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来反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感观训练也许合适那些有智利障碍的儿童,却不适广大发展正常的儿童。

其次,蒙台梭利的的感观训练方法时机械的。蒙台梭利虽在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则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感官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时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式不断地进行重要地练习,这与她主张的“自由教育”是相矛盾的,不利于儿童的主动学习、自我教育,更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再次,蒙台梭利希望通过感官训练进而发展儿童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的想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尽管感性试验高级的认识能力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等于说,从感觉经验的简单重复和积累中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升华出人类高级的智慧才能。查保罗塞兹在批评蒙台梭利感觉教育体系的形式主义性质时,特别指出,只有引导儿童的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的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外部特征与隐蔽的内部特征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时,才可以提高儿童知觉过程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