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安居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最终5篇)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7-1092046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5 12:08: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安居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导言:对中学的“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实施步骤,中学由于地域、人数的限制及学生自主性相对差,所以比大学的“数字校园”的内容有很大差异

安居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202_-7-7 9:46:42阅读19次

安居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以“硬件为基础、网络为保障、资源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以《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和《铜梁县“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为依据,提高学校的数字化水平,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引导创新实践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以校园数字化促进校园信息化,快速增长我校的数字资源,加快我校各项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协同教育、自主学习的开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我校教育的跨越发展。

二、规划建设目标

针对学校的应用现状,我们提出的建设目标是:在未来的3年时间里,建设一个适应新课改的在软硬件方面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校园,其中包括数字化环境建设、数字化教学建设、数字化管理建设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多层次的数字化校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一年目标:在202_年建成铜梁县“数字校园”达标学校,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建设完善学科支持网,改善学校基本设施,深化管理应用,促进家校互动。

二年目标:充分利用学校信息技术,依托宽带网络,建立一个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学校,以数字化校园的创建为契机,全面提高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沟通模式,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长期目标:信息技术环境与校园人文环境实现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在学校各

第 1 页/共 6 页

方面实现全面渗透,教育信息化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建成真正的数字化学校。

三、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数字校园领导小组,加强对数字校园工作的领导,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的总统筹、总动员、总协调,制定工作标准和总体规划。

组长:张才钢

副组长:夏鸿铭、蒋天胜、姚应禄

组员:肖世东、廖伟、陈刚、陈道刚、张正杰、柏志兵、徐婧、陈有才、王正林、李晔、康志渊

2、责任科室

后勤处、教务处

四、学校数字信息设备现状

我校的校园网络已建成,光缆接入Internet。校园内部采用100兆交换到终端PC机桌面。主要有Internet接入系统、铜梁教委城域网、远教接收系统1套、远教资源服务器1台、网络中心机房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3间、“班班通”设备15套、校园安防系统,现在设备运行正常。

五、发展规划

未来三年,我校将加强数字化校园软硬件系统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网上办公

通过铜梁教委城域网,校园网络中心的工程建设彻底变革以往传统的办公模式,使之充分依赖信息技术与网络,由以往的人工模式转变到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的智能模式。学校的所有通知、校历、周历发布、公文流转全部通过学校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教师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校内邮箱发送邮件来进行。网上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未来三年,完善网上办公系统。

2、加强网上教科研管理

未来三年,我们将依托宽带网络,促进学校教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完善学校教科研信息数字化建设,开展各类网上课题研究,大力开展各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各类课题研究成果在网上的共享,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领域的相互转化,使科研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3、德育管理

包括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宿舍管理与生活指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学生信息调研、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等

4、网上教学

这里的“网上教学”是指在校师生利用校园网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例如通过校园网进行课程点播或同步实时地网上课程(学术报告)直播,基于校园网的答疑系统和小组讨论(实时),通过校园网的作业提交以及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等。这些不仅是传统学校教学的补充,更是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的新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5、网上学习

为了给全校师生创造更好的网上学习环境,未来三年,我校将着重解决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营建过程中,资源库的开发是关键。我们认为: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把以自我开发为主的各类教学软件运用于日常教育,并建立大量的个人教学资源,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未来三年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

以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为基本原则,引进具有新课改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把建设、充实和完善学校资源库当作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头等大事来抓,各年级各学科要按课程教材整理好教案和课件,使资源库的建设为我校的新一轮课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①根据教学需求购置一定数量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学科图片、视频、音频素材库以及网络课程,并进行资源整合。

②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落实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程,提高资源建设速度,在目前技术人员有限的条件下,顺畅开展资源建设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

运行环境和较大的服务器硬盘空间,保障网络资源的安全存储和顺畅运行。

③做好与国家、市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发的衔接、协调、合作和共享等工作;全面提升资源库的数量和质量,在软件制作、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水平上达到领先水平。

④充分利用清华同方新课标资源库和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多功能的教学系统平台,从而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提供方便的支持和服务。

6、档案管理

逐步建立完善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档案的保存条件,使学校的校务、教学、德育、人事档案等方面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统的校校通网络直接为教育局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7、后勤管理

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等方面情况。

六、具体实施计划

(一)人员培训

学校的校本培训为学校和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校本培训方面今后将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转变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1.加强学习教学新理念,使校园数字化技术和教学技术紧密结合。

许多教师在校本培训的学习中,更多地关注于技术,并不具备把中学教学实际与技术学习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校园数字化技术与教学技术也日新月异,因此要对教师校园数字化技术和教学技术的进行培训,使教师熟悉和亲身体验校园数字化技术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形成校园数字化技术是教学的一个天然的组成部分这种意识,从而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也把校园数字化技术作为有力的工具。

2.通过观摩校园数字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运用数字化技术的水平。

分析他人整合成功的经验,发现他人的不足或值得思考的地方,深入探讨校园数字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时机、环节和作用以及教师的作用,是目前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在提高校园数字化技术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现代的教育思想,明确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理解新课改的精神与实质,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了解教学改革的动态,这样才能正确摆正教师、学生、校园数字化技术等教学要素的关系,做到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准确把握课程和现代校园数字化技术的完美结合、真正成为具有非常创意的教学革新者。

(二)基础建设

1、经费保障

我们将认真、主动地做好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和交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持;密切沟通社会各界,拓宽资金融汇渠道;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切实加强对校园数字技术中硬件的投入力度,共同为数字化校园的实现提供优秀的资金平台。

2.校园网络系统

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最基础的设施,我们的设想是:优化学校公共网络设施。优化学校有线电视网络和语音广播网络,添置相关设备,完成语音信号与有线电视射频信号的数字化,做到数字化的语音、视频信号在网上传输。建设千兆校园网络系统,采用多网合一的多媒体综合校园网解决方案,实现计算机局域网、双向电视教学网、智能广播网和数字监控网的数字化多网合一。

建设网络基本服务体系,加大网络出口宽度,保证学校数所有电脑和因特网的数据交换。同时还应有相当数量的服务器用于校园网的各种功能的开发。我们的设想是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都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因为它们是数字校园的核心支持系统。

(三)建设规划

具体的建设思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的一年中)学校已完成班级装配大屏幕投影,并尽快完成数字化讲台的建设,优化现有教学资源,建立更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促使所

有中青年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在现有的软硬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教师的备课系统,充分发挥团体备课的优势,采用网上备课这一先进方式,进一步减轻教师的压力,优化教师的备课方式,提升教师备课的质量、为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我校师生对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学习,提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本校师生创作、整合信息的技能,倡导全校师生健康文明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加强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建立起学校的资源库,让全校师生更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数字文化的好处、为了更好地执行新课改,第二阶段,建立起完善的学校数字化管理中心,教师的人事档案管理将纳入学校数字化管理中心,同县级档案管理部门一起,组成档案信息数字化、将教师成绩管理系统功能扩大,扩大教师教学业务评价评估功能,其中包括教师的备课检查、作业的批改、试卷的讲评、学生的反馈、教科研方面的发表文章数目等等,都将纳入教师业绩管理。

第三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上课节数占到该教师所上课总数的40%到50%甚至以上,100%的中青年教师都擅长将多媒体技术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电子备课系统,让该系统既涵盖教学备课的功能,又可以让教师不用借助其他外围软件或书籍,完成备课的全部过程。建立起有效的资源共建激励策略,在学校实际应用中,将发挥最大的辅助备课作用,同时完成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积累。

铜梁县安居初级中学校

202_年4月6日

第二篇: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黑狼口中学

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确保其建设质量,本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服务中心,重点应用”的原则,我校根据“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实现我校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

从202_年11月-202_年12月底,拟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数字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其主要目标是:

1、提出并确定“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校园”的信息标准与应用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

2、建立全校的电子身份体系,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体系为各种网络应用系统服务,使全校用户在所有的网络应用系统中都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

3、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4、建立一个统一的个性化门户,为校园网上的所有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点,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5、在网络平台不断升级完善、确保校园网络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重点完成校园网平台下网络信息化的全方位应用,构建一个具有渠中特色的数字化空间,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校园功能。

6、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整合环境、资源和活动信息,构建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最终实现我校教育过程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三、组织保障

为实现总体目标,学校成立专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全面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杨志海 副组长:李全海 王卫东 成 员:杜 旺 邹德君

(二)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 成 员:杜 旺 邹德君

四、实施步骤

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重要应用优先的原则、实际应用易于推广的原则,考虑学校信息化发展实际应用情况,我校计划分三个阶段分步实现总体建设目标。

(一)202_年11月-202_年6月底目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根据教育局统筹安排,计划在202_年6月底完成我校“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更新校园网防火墙、核心交换机(采用双引擎双电源)、核心路由器等关键设备,消除单点故障隐患;建设防雷、防静电及消防系统,以“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学校的统一的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安装上网安全管理软件,为我校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快捷、高效、功能强大的校园网基础平台;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功能扩展预留接口;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后期项目打好基础。

(二)202_年7月-202_年6月底目标(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

1、建立“数字校园”规范体系、数据标准 由学校成立的“数字校园”建设专门管理部门,针对学校的现有信息系统,完成统一信息资源规划,规范“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即技术规范、数据库规范及基础数据规范、业务系统数据集成规范、信息系统安全规范、系统运行保障规范等,为今后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可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2、建立公共数据库平台(含中心数据库)

公共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为今后建设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提供基础性的平台。建设覆盖全校的统一电子校务平台,包括教育机构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继续教育管理、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教育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网络服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以及其他教育业务管理的网络支撑系统。

学校将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主,实施并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班班通”建设,推广并完善集成数据环境中数据标准及共享数据库,实现全校内信息共享与交换。

3、逐步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的校园门户平台

整个校园门户平台是作为全校今后信息系统集成和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和新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基础性平台。通过实施单点登录功能,使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则去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稳定性。

4、建立信息发布平台

统一学校主页和门户网站中各类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实现统一的信息发布流程和规范,完善互联网开放管理日志、校园网中心机房维护日志,实现各级部门分级信息管理。通过信息发布平台整合学校日常的所有主要信息发布功能,不用通过多个系统去实现,从而方便和简化用户的使用和日常工作。

(三)202_年7月-202_年12月底目标(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包括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的全面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社区及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共享。

五、建设措施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渗透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超常规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建设任务。

学校成立“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数字校园”发展规划,负责“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组织、计划、统筹协调等相关工作。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负责“数字校园”的管理登记和维护记载,落实任务布置、工作检查、过程督查、经验总结和组织考评验收等工作,切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二)争取资金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上级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逐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重点实施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班班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网络教育及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加快推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想方设法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努力实现“数字校园”建设,教师备课、教学和办公计算机配备率达100%。

(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建设人才。

“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我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采取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师资信息能力培养培训工作,能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在县内外及校内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方面的讲座、研讨、培训、交流等活动,建立学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网上学生宣传阵地,用信息化手段支持教学模式创新,以课件、网络辅助教学、网上独立课程等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使学科资源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优质资源占30%以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率达100%,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合格率为95%以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70%以上,教师对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0%以上。学科教学中有学生直接运用网络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软件进行学习的课程和学习内容,鼓励教师开发特色资源,创建专题学习网站、学科网站、教师博客、学生博客、课件制作素材库,组织优秀教师开发、建设优质的校本教学资源,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各类信息技术活动,积极参与各级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活动,学校每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批培养各岗位的技术人员,使每位教师均达到一专多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数字校园”建设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

第三篇: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最终版)

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为加快推进重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区县、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和服务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我市教育信息化“五大体系”建设,即建立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及社会的教育网络互通体系,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融通的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面向现代化教育、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各类应用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保障体系,建立加快我市IT产业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支撑体系。力争到202_年,教育信息化主要指标达到国内一流、西部领先水平,使我市成为西部教育信息枢纽、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地。最终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二)具体目标

到202_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合格率达到85%以上,并实现以下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市级教育骨干网和各区县教育城域网,95%的学校接入教育骨干网;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达到70%,中职学校校园网建设达到90%,高校校园网建设达到10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达到80%;学校上网率达到95%;学生与计算机比中小学校达到12:1,中职学校达到6:1,高等学校达到5:1。

——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基础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教育五大资源库,教学资源对学校的覆盖率达 100%,教学资源对学科的覆盖率达80%,其中优质资源占30%,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5%以上,并与市图书馆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教学应用水平。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多种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环境等各类教育教学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95%。——信息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全市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达10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率达到95%,培养造就一大批信息化人才,为我市IT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管理与服务水平。建立市区(县)两级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市区(县)和各级各类学校间管理信息分级共享;建立教育政务系统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覆盖学校率达95%,学校实现电子校务管理达90%。基本实现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教育信息化服务。

到202_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合格率达到100%。并实现以下目标:

——基础设施国内一流。建成连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教育城域网,学校上网率达到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齐备,高校、中职、中小学校学生与计算机比均达到东部地区学校平均水平,校园网建设达到10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达到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达到西部领先水平。

——优质资源西部一流。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开发一批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教育优质数字化教学和学生学习资源,打造重庆数字化学习资源软件开发产业,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向西部地区辐射、推广。——信息化应用西部一流。引进、开发一批教育教学和管理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应用率达到100%,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西部一流。

——管理服务国内一流。建设全市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管理系统,实现全市教育行政管理、校务管理信息化;搭建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政府为民服务的网上窗口,实现教育信息化服务。

——信息化人才质量一流。加强师生信息素质培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探索并实施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使我市教师、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名列西部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校园信息安全”五个一体化建设。

(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构建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的城域网,使信息资源通畅到达管理和教学终端。包括:市区(县)教育城域网建设,学校校园网建设,学校“班班通”、“室室通”建设,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建设,市区(县)数据中心建设,社区数字学习港建设等。

(二)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建设全市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社区及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教育动漫建设等。

(三)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建设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的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校务平台,包括教育机构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及其他教育业务管理等;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支撑系统。

(四)校园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

以市级“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市区(县)和学校统一的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五)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

建设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建设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建设市区(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网络服务系统。

四、创建规划

我市“数字校园”建设将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初步规划是:

——202_年:在渝本科院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市教委直属中小学,主城9区的市级重点中学、教师进修学院(校)和30%的其它中小学,其它区县1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2_年:全市95%的高校、70%中等职业学校、90%市级重点中学、90%教师进修学院(校)、主城9区70%的中小学和和其它区县5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2_年:全市所有高校、90%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市级重点中学和教师进修学院(校)、主城9区95%的中小学和和其它地区80%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2_年:主城9区所有中小学和和其它地区85%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2_年:主城9区以外的其它地区9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2_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五、评估验收

重庆市“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实行市区(县)两级验收制度,市级部门负责对高校、国家重点中职、直属中小学、市级重点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实施评估验收;区县负责对本辖区内的中小学、非重点中职、幼儿园实施评估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市级部门备案,市级部门根据区县验收结果实施抽查。验收工作每年举行一次,验收合格的学校由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联合授予“重庆市数字校园合格学校”称号,并在合格学校的基础上,评选全市10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每三年对合格学校和示范学校进行一次复查验收,复查不合格的,根据情况分别给予黄、红牌警告直至摘牌(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重庆市“数字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分高等学校、普通高中、教师进修学院、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六大类,考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与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资源库与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电子政务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六个方面,总分值为100分,学校得分在80分以上认定为重庆市“数字校园”合格学校。

六、工作措施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市级信息化建设、区县信息化建设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三个层面,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渗透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超常规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等有关部门将联合成立“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专家指导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委,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检查指导,组织评估验收等工作。“专家指导组”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的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参与“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数字校园”建设日常工作由市技装中心负责。

各区县、高校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专家团队,切实把“数字校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区县教委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层层目标工作责任制,切实担当起本地区、本部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国家对重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并逐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数字校园”专项资金,重点实施教育城域网及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小学“班班通”和中职学校“室室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网络教育及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校安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等八大工程,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各区县、高校应将“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纳入教育事业预算,并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各地(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采取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设备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手段和政策的创新,“以市场换资金”、“以政策换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拓展融资渠道。

(三)强化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多,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或超标准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为此,各区县、高校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时,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决策制度”、“学校信息化项目立项、监理、初验、终验的全过程项目监管制度”、“招投标及纪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各区县、高校每年“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建设方案、工作计划,需报“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并接受市级部门检查、指导。辖区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由区县技术管理部门和学校共同制定,并由区县技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评审通过,区县教委(教育局)立项建设。

(四)加强培训,打造人才队伍

“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各区县、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将人员的培训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之中,纳入评优评选和职称评定之中,用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各地(校)要特别重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出台优惠政策,吸纳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高级管理维护人员进入教育系统。同时,要妥善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确保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各区县应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每个区县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应有3-6名高级管理人员,每所学校有1-5名高水平信息技术人员。

(五)强化责任,建立奖惩机制

“数字校园”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每年制定目标任务,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市教委直属学校实行目标考核,对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表彰奖励,并在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对连续两年未完成目标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当评优评先资格。

各区县、高校应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实行层层目标考核责任制,确保“数字校园”建设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第四篇: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的明确方针。因此,实现校园信息化是中国教育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首要和必要条件。1998年1月2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中国学者特别是地学界的专家认识到“数字地球”战略将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并于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从这之后,与“数字地球”相关相似的概念层出不穷。“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等名词充斥报端和杂志,成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国家测绘局在202_年全国局长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测绘局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框架;海南、湖南、山西、福建等省都已正式立项启动“数字海南”、“数字湖南”、“数字山西”、“数字福建”工程,其他省区的立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

所谓“数字校园”与“园林校园”、“绿色校园”一样,是对学校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实施,“数字校园”开始进入到实质性的启动阶段。为了积极有效地推进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发展,本文以“数字校园”为核心讨论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实现策略。“数字校园”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但不能看作是一个项目或一个系统。它可能包括了很多子系统。“数字校园”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数字校园的基本概念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数字校园是指数字化的三维显示的虚拟校园,或指信息化的校园,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可视化的校园技术系统;第二,实施数字校园的实质是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创设有利于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氛围,因此,实施数字校园计划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第三,数字校园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动办学质量的提高。数字校园是将不同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的多种分辨率的有关学校发展的硬件资源、师资状况、学生发展等海量数据或信息,按一定规则,从个体到群体、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整合、融合及多维显示,进行数据挖掘,并能为解决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提供实验条件和模拟试验(仿真和虚拟)。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

“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学校各种数据的整合,使之便于共享和容易使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法、手段和决策支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等环节产生根本性变革。数字校园的建设基础:

“数字校园”的基础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校园”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但是光有路不行,还必须有第二项基础—数据,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也是定义在地球空间框架上集成和展示各种数据,数字地图和数字影像是“数字校园”的基础框架。为什么我们要叫“数字校园”,而不叫“网络校园”?网络校园只能说明铺设了多少光缆,而不能衡量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衡量“数字校园”的指标,除宽带网里程以外,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数据量的大小,除各类基础空间数据的数据量外,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数据库、教师教学资源库的形成是数字校园有别于其他的突出特色。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数据挖掘是数字校园的核心特点。“数字校园”第三项基础是人,管理“数字校园”和使用“数字校园”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校园”相对应,管理“数字校园”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校园”的人以外,培养使用“数字校园”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了“数字校园”而没有人用,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全体师生应用“数字校园”才可以产生巨大效能。数字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

我们的许多学校已经在大张旗鼓地铺设校园网。为什么我们要突出“数字校园”的概念,除了“数字校园”作为校园信息化的一个整体战略目标以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网络和数据的共享。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校园内分别铺设了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Internet网,这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浪费。我们现在要做的补救工作是三网合一,或者说三网互通,实现硬件资源共享,并为信息共享创造条件。“数字校园”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数据共享及系统间的联接与互操作。信息共享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政策方面或者说行政管理方面的因素。如何发挥管理职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数据的生产管理部门及时地为“数字校园”提供数据。信息共享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因素,如何保证生产的数据是符合规范的、有效的,如何实现“数字校园”中的各系统互联接和互操作,是实现数字校园的关键技术问题。建设层次 :

“数字校园”实际上有多个层次。许多学校目前启动的项目主要局限在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数字校园”为“现实学校”的管理决策服务,这是一项重要职能,近阶段可以说是一项主要职能。但是它还远远不够,还要考虑教师、学生和家长这三个层次。将来“数字校园”的核心将是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形成课堂教学的新的增长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个人是信息化服务的主体,也是学校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在此,“数字化学习”将起重要作用。家长是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延伸的重要途径与环节,注重对家长的信息服务,无疑对促进学校教育健康高效发展大有好处。

第五篇:“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后溪中学

“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数字化校园建设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落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数字校园”的实施方案》精神,扎实推进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结合我校实际,就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白友明

副组长:肖文富 白长青

成 员:白孝敏 冉娅琴 杨昌华 彭德胜 齐泽友 白孝全

三、建设内容

1.硬件建设。校园网、资源库、校园电视、校园广播系统、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

2.专业队伍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四、实施步骤

1.202_年完成多媒体设备1套,增加电脑50台,使学生机比基本达到7:1;教师机比达到2:1;远程教育室增设投影仪1套。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线路整改,使网络更加流畅、快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2.202_年至202_年完成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设备建设,建立校园网及资源库。第一步完成校园广播系统设备;第二部完成教学班、办公室的音箱设备;第三部完成教学班计算机+数字投影机+电视。

五、信息化人才培养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通过市级、县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提高教师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培训率必须达到100%。

六、保障措施

1.机制保障: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教导处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维修等日常工作,确保“数字校园工程”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高坚实的基础保障。

2.经费保障: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和学校自筹为辅的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开源节流,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

安居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最终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