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社区民警下社区难的调查与思考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7-97013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1 12:32: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社区民警下社区难的调查与思考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根基,工作职能几乎涵盖了《人民警察法》对公安机关规定的全部职责,在派出所,社区民警不仅要做好实有人口、暂住人口、管理对象等人口管理工作和组织治保会、联防队等群防群治工作,还要做好值班、接处警、处置集访事件和调解民事纠纷等工作。社区民警业务负担重,社区民警难以承受,下社区也就成为了老大难。

202_年

是公安部提出的 “基层基础建设年”一抓三年的关键之年,也可以说派出所基础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采取坚决有效措施,让社区民警能够沉到社区,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夯实公安工作基础。下面,笔者结合基层实际,就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社区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是树立正确导向,激发和调动社区民警的工作热情。各级公安机关都要充分认识社区警务在整个基层基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改革和加强社区工作作为派出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夯实公安工作基础。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都要高度重视社区警务工作,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警力配备、业务建设、检查考核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发展社区基础工作,让社区民警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积极营造既有甜头、又有奔头,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良好工作氛围,有效调动社区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进一步规范考评工作,充分发挥指挥棒的效能。要进一步健全科学、公正、严格的考评标准,全面掌握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工作实绩,真正让优秀的社区民警显山显水,让不称职的社区民警感到压力。要建立考评奖惩机制,对基层基础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的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要披红戴彩、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对工作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要严格依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派出所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一些规定,以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三是理顺工作关系,为社区民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减少占用社区民警时间的专项行动。上级公安机关要在明确社区民警主要工作任务、指标、要求和考评的基础上,放心、放手、放胆让社区民警自己去开展工作。不宜频繁地组织专项行动、集中清查行动,让社区民警从面广量大琐碎的工作中走出来,专心致志地耕耘自己的责任田。二是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要切实为派出所“减负降压”,通过建立健全归口统一指导的运行机制,改变过去那种多头指挥现象,严禁各部门、各警种对派出所指手划脚、重复考评,确保基层派出所把主要精力用于基础工作。三是让派出所自主解决辖区的治安问题。要按照“宏观控制、微观放开”的原则,尽量给派出所一些自主权,使其能够从本辖区治安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部署警力,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让社区民警有充分的时间沉到社区中去,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维护一方平安。

四是做好社区民警培训工作,提高社区民警素质。要适时举办社区民警教育培训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社区民警。要选配业务能力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熟知社区警务的老师执教,本着贴近社区、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社区民警的工作特色,以社区民警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群众工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培训,使民警真正学得到、用得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断完善社区民警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社区。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民警保障机制。要建立合理的社区民警保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让社区民警安心从事社区工作,否则,一切基础工作都将无从谈起。一是进一步充实社区民警力量。要建立完善机关民警下基层工作制度,对新增加的民警要尽量充实到基层派出所去,在社区中大力推广一区两警或一区三警警务形式,让广大社区民警集中精力耕种自己的责任田,做强做大做实做优社区工作。二是实施向社区民警表彰奖励倾斜政策。要更多地选树一些社区民警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表率引导作用,做到人人心中有目标、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社区民警,要定期予以表彰奖励,让他们的工作绩效得以展现、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同时,对表现一般、工作平平、排名靠后的社区民警,要责成其对工作返工补课,屡次靠后者,应参加待岗培训班,真正形成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督促后进变先进,推动先进更先进。三是建立与派出所情况相适应的从优待警制度。要切实保护社区民警的正当权益,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社区民警,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凝心聚力,不断开拓社区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社区共青团工作调查与思考

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创新组织设置模式

不断增强社区共青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最基层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的展示平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社区越来越成为广大青少年居留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越

来越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基础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已成为城市共青团工作新的增长点,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的基础,是新时期共青团的根本职能;也是共青团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战略举措。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围绕如何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专题,我以楚雄市东兴社区为例,采取听、看、查、访等方式,对东兴社区发展和社区共青团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对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社区团建工作作了一些思考。

一、社区基本情况

东兴社区地处楚雄市鹿城镇东郊城郊结合部,辖区行政面积2.08平方公里(含花果山片区),现有居民小组6个,省、州、市属单位112个,其中,改制企业6家;总户数6486户,其中,直管居民661户;总人口14356人,其中,直管居民2286人(农业人口1437人,非农业人口849人);辖区单位人口12098人,其中,在职人员8434人,离退休人员2622人,下岗人员662人,无业人员380人。辖区内有单位党委15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84个,党小组16个,党员2208名。社区居委会有干部、职工、社区干警18人,团(总支)支部47个,兼职团干部40人,35岁以下青年1234人,团员639人,团青比例51.7%。多年来,东兴社区党团组织始终高度重视社区共青团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社区党的建设,发挥社区团组织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网络,探索和创新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式,不断加强社区团组织能力建设,增强社区团组织内在活力,构筑共青团团结、教育、服务社区青少年的工作体系,全面推动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社区共青团工作状况

近年来,东兴社区团总支坚持立足社区,以切实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活动为依托,动员和带领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着眼社区服务功能的改善,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东兴社区团组织始终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增强主动参与意识,自觉地将青年志愿者活动纳入到本地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之中,纳入到本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社区与“青年文明号”集体通过牵线搭桥,积极开展结对志愿服务活动,“青年文明号”集体中的青年按照“一对一”方式参与共建和谐社区(单位),或资助贫困学生,或帮教未成年犯,或温暖孤寡老人,或帮助残疾人,或结对零就业家庭,或关爱孤儿,或倡议青年企业家投身爱心传递接对活动中,共建和谐社区(单位)。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主动地向所隶属的团组织汇报创建工作,各青年志愿者对关爱对象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特别是对社区中弱势青少年的帮扶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一方面要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询问他们最需要关心帮助解决的困难,另一方面从结对社区的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开展切实有效的结对关爱活动。组织百名“爱心教员”为百户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施教。202_年以来,在团州委,楚雄师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百名大学生“爱心教员”为社区百户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义务施教活动。100名来自楚雄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两年的服务期限内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为东兴社区的100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不定期、经常性的义务家教服务,并在日常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为这些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爱心奉献促和谐”慰问活动。每年春节期间,重点面向社区启动“真情助困进万家,爱心奉献促和谐”活动,在州、市、镇、社区四级团组织的广泛动员下,一批批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看望慰问戒毒人员、贫困孤残青年及流浪未成年人,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在全社会营造“真心关爱,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为社区广大困难青少年群体做事实、办好事、解难事,把团组织的关心与帮助送到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心坎上。

(二)着眼社区文明程度的提升,着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新世纪青少年读书计划”,通过开展“爱心传递·万本图书漂流活动”,动员和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学科学、学知识、学文化的积极氛围。积极在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领青年养成现代文明意识,做移风易俗的先锋,做开社区文明新风的主力军。积极引导广

大青少年投身社区文化建设,以社区各种文化资源为基础,以青少年文化节为契机,形成系列,面向社区内全体居民,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例如:东兴社区团总支采取资源联通共享、项目联合开发、活动联合开展、阵地联合使用、队伍联合培育的社区团组织联动机制组织辖区内成员单位开展“双喜之约”社区青年户外活动,社区青少年积极参与篮球、足球(五人制)、拔河、跳大绳、60米迎面接力、飞镖、一分钟跳绳等体育项目。通过活动的组织,一方面,充分整合利用区域内社区、团组织现有的资源,实现教育、活动场地共用,积极探索区域内社会化运作机制;另一方面,动员区域内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与区域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通过联合主办和冠名赞助的方式开展活动,达到“成本降低、效益增大、覆盖扩展、共建共赢”的城青工作发展效果。

(三)着眼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深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围绕青年的学习、成才、就业等多方面需求,利用社区范围内的各类教育培训设施,为下岗青工、待业青年开展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掌握就业技能,拓展就业渠道和领域。大力开展创业精神教育和创业典型的宣传,引导青年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把再就业变成再创业。围绕青少年在学习、生活、成长中团结互助、爱心帮困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面向社区进城务工子女开展“手拉手”互助教育活动。例如:东兴社区团队组织积极参与由团州委组织的“共享阳光—千名少先队员牵手千名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活动。这项活动以“共享阳光、共享成长”为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城市儿童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赠送1本自己喜欢的书、赠送1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互赠1份相互激励的纪念卡、共同写1篇牵手的体会作文、共同开展1次联欢活动、城市儿童带着家长到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进行1次家访。楚雄城区100名城市少年儿童和50名农村留守儿童、50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结对,成为新伙伴,他们一起参观博物馆,游览公园。在社区辖区内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少先队员和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手牵手、心连心,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架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

(四)着眼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优化,深入开展维权服务工作。依托社区,突出抓好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努力优化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批评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在全区内形成关心、支持、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特别关注未成年人、外来务工青年、下岗青工等青少年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法律服务、劳动就业等各项服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组织动员与青少年事务有关的单位,自觉履行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职能,承担起维护和服务青少年权益的责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为青少年服务,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年是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社区的建设离不开青年的参与,同时社区的发展与青年的成长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青年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对社区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社区的建设成就对青年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青年参与社区建设是主体改造客体活动中的双向互动。但是,在社区的团建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团干部力量不足,社区团建工作的核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团建抓活跃,关键要靠团干部。目前的社区团建工作主要还是依托社区居委会,但社区居委会自身也存在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繁重的现象,要派出专人负责团工作很难。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东兴社区居委会成员中35岁以下的只占35%,28岁以下青年只占18%,年龄层次整体偏大,社区居委会成员中没有专人负责青少年工作。东兴社区团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团组织负责人较少,且有九成以上的团组织负责人既是团干部又身兼数职,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的工作中。很多部门往往把团组织当成是“替补队”、“抽调团”,常年协助其它部门工作,最终的情形是“干了别人的活,荒了自己的地”,团干部的工作现状变成“无为难求位,有位难作为”。其次,面对共青团的开放性、社会化发展对团的传统工作模式和资源获取方式带来的新冲击,社区团组织仍以不变应万变,习惯于条块分立,垂直领导,就地管辖,工作仍然停留于开会发文件,工作靠应付,走过场、重形式,团织组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弱化,作用发挥不明显。加之,社区对辖区内各单位的管理权是有限的,致使社区团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是很强,在争取辖区各单位团组织主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上存在一定困难,社区团组织与辖区内其它团组织之间只是一种协调、联络关系,导致了社区团组织难以在辖区共青团工作中形成主导地位。

(二)社区团组织覆盖面窄,团员意识淡化。东兴社区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辖区单位虽都建有团组织,但由于团组织对社区内的团员青年不能有效的进行组织和管理,致使团员流失较严重。特别是随着进城务工青年、待业青年、下岗青年等青年群体的出现,给团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出现一些“空白点”,甚至是“断档”。大部分待业、下岗、进城务工青年中的团员,团组织关系没有转入所在的社区,长期留存在学校、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成为“档案团员”,不能过上正常的团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团费、很少参加团的活动,团员意识逐渐淡化。再者,在社区注册的团员青年人数不多,能够联系上的团员大部分都是组织人事关系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常住的团员,由于团员数量有限,限制了团组织开展活动的规模和水平。目前,社区组织的覆盖率还比较低,很多进城务工青年、下岗青年、待业青年以及闲散青年仍游离在团的组织架构之外,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同时,组织关系没有配套转入社区,这些人与社区不存在任何行政隶属关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比较差,怎样把他们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建设,是目前社区团工作要亟待破解的一个难题。

(三)辖区单位对社区团组织的认同感弱,缺乏有力支持。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社区成员不知道自己居住在什么社区,更谈不上参与社区活动,往往使社区处于尴尬境地,对社区的认同感较差。一些单位的社区共建意识不强,对社区工作支持不够,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共青团工作的开展。由于长期固守于“州管市,市管镇,社区管居民”这样一种传统隶属关系,使得辖区内各团组织之间缺乏工作合作理念,资源整合意识,导致辖区单位团组织对社区团总支的认同感不强,工作上配合不够积极,联合开展活动难组织,团组织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联系,各自为正的工作状态制约了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例如:社区黄泥坝团支部成立不久,团支部一行几人曾走访辖区内一些单位,联系到其团组织负责人,欲与其建立共建机制,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四)团员职业分布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难以统一管理。社区大多数青年团员都是在校学生或有固定工作不由社区直接管理的。经调查统计,登记在册的团员一些是社区常住人口,一些是辖区单位公务员和企事业人员,还有一些是待业青年和务工流动青年等,团员职业分布范围很广,涉及社会体系的诸多层次,他们的个人素质、社会层次、思想觉悟各有不同,良莠不齐。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挑战,青年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青年中没有形成“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各种思想都有自己的追随群体,青年的思想呈现分化、多元化格局,从而使社区团的活动难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阵地建设不完善,利用率有待提高。虽然社区团工作一直把加强青少年的活动阵地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但社区依然有相当一部分辖区单位活动阵地不够完善,有的甚至没有建立青少年活动阵地。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到社区内有没有青少年活动设施和场所时,70%的辖区单位填写没有。活动阵地的利用率也还比较低,这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州图书馆离社区虽然很近,但来看书的人很少;社区培训室建立起来了,但举办培训班的次数不多,青少年自愿前来听课的人数少。社区共青团在想方设法整合资源、筹集资金建立各种青少年活动设施的同时,还要切实用好这些服务设施,要从有效服务的角度,大力开展深受青少年欢迎的活动,提高活动阵地的利用率。

(六)团建工作的薄弱环节较多。在社区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中,青少年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十分突出,但社区团建工作组织形式单调、手段缺乏、力度不足,没有依据青年需求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特点来开展工作。在工作手段上,存在着学习与实践不结合,活动与工作不结合等一些矛盾。社区团建工作仅仅停留在收缴团费、义务劳动等一些基础性工作,没有把团组织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社区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工作力度上,团员的权利与义务不一致,团员先进与不先进一个样,团组织没有权威性。

四、建议与对策

针对东兴社区团组织的现状,我认为,必须以区域化的理念来推动社区团的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和系统隔离,尝试灵活建团、流动建团、社区建团,推动系统(行业)共建、上下(左右)联建,促进一定区域内团队组织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具体的是:“明晰三条主轴,突出三个重点,发挥“四个作用””。明晰三条主轴。第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将社区和“两新”组织团建纳入党建,做到有党组织、又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就有团组织。第二,创新团建模式,以区域为对象,以社区为中心,采取联合式、散发式、开放式的团建思路,以“地毯式”登记造册为基础,做到对外来务工青年和新兴领域青年的全覆盖。第三,加强建设兴趣式社团,实现对周边青年全吸引。突出三个重点。第一,锁定重点区域。以社区为基础平台,将社区打造成为项目积聚的平台、队伍发展的平台、资源整合的平台,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区域性高地。第二,指向重点人群。通过开展“一体化”的活动,覆盖区域内所有青年和单位,尤其是外来青年和“两新”组织青年,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第三,采用重点途径。用社会化手段积聚社会资源,确立争取党政资源、整合团内资源、吸纳社会资源、挖掘区域资源等资源整合方式,形成区域化推进的资源合力。构筑三条保障线,强调区域化评价,推动整体性发展。发挥“四个作用”。第一,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考核,以青少年满意度和社会公认度为导向,评价体系的制定要基于区域化整体推进的大背景;激励,向区域评价、单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模式转变,做到统筹兼顾。第二,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整,强调吸纳,以社会需求兴奋点为导向,促进社会资源转化为公共产品,流向公共服务;合,强调共享,对吸纳到的社会资源做到既不是简单索取又不是独占式收编,以共享为导向,实现资源利用的社会边际效用最大化。第三,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长效,就是对实践过的项目进行甄别,对零散的项目进行整合,对有实效但不太受关注的项目进行包装,促进项目效应的长期性;发展,就是注重在摸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适宜推广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有鲜明特色的“楚雄模式”。

(一)以团建工作为落脚点,大胆创新,构建以基层团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共青团工作组织体系。社区是城市青年的生活领域,社区团工作作为城市共青团的基础作用日益显著,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社区青年组织的建设作为基础来抓。一是抓好社区团建工作。紧紧依托社区党支部,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进一步加大社区团支部建设和发展兴趣社团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居民区团的组织多样化实现方式,倡导培育各类服务型、志愿型、公益型、兴趣型、学习型的青年组织,最大限度地覆盖社区青年;探索在社区建立流动团员工作委员会,凝聚无团组织单位的青年以及城市流动青年、下岗青年、失业青年、待业青年以及外来务工青年,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服务。二是大胆创新团建模式。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青年群体多元性、自主性、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实际,扩大基层团的有效覆盖,激发基层团的整体活力,更好地服务党的建设,按照团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共青团工作意见》及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可采取试点先行的模式,以楚雄城区共青团工作资源较为丰富的社区作为城市共青团工作区域化管理的试点,推进城青工作,按照“区域一体、有效覆盖、合作共赢、促进活跃”的总体要求,突出两大群体,依托三大平台,实现四项目标,(即:突出片区内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大群体,依托建立东片区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社团组织、青年信息网络三大平台,实现工作组织区域化、工作载体整体化、工作机制长效化、工作项目品牌化四项目标),加大团建创新力度,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扩大基层团的有效覆盖,激发基层团的整体活力,进一步提高各级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活跃。可按照结合实际、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加快完善、分步推进的原则,以有一个组织网络、有一批骨干力量、有一支团员队伍、有一批物质依托、有一批工作项目、有一套工作制度为工作目标,促进区域化社区工作的整体活跃。三是深化基层党建带团建,不断优化团的工作环境。不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按照“关键在带,根本在建”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切实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注重组织配套建设。按照社区党建重点,同步推进基层团的建设,尤其要积极探索区域范围内“两新”组织“党建带团建”和“团建服务党建”的基本途径。加大队伍选配力度。深化“推优入党”工作,创新推优入党机制,使“推优”成为社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健全“推干荐才”机制,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担任社区团干部。充分整合阵地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阵地,加强社区团组织的教育活动阵地建设,尤其是充分利用基层党员远程教育阵地和设施,开展团的教育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同步考核。以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为导向,进一步把基层团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努力实现党团组织建设同步、双轨考核。

(二)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聚众合力,构建以“区域化”整体推进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新格局。社区资源丰富,如何网络好区域内有效资源为我所有,关系到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长远发展。第一,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思路。建立健全社区团的组织是做好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社区团组织坚持以党带团建,以联合促团建,以共建强团建的大团建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团建基础工程,为社区青少年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以党建带团建。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原则,把社区团建和社区党建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在辖区单位内建立联合团支部,成立青年议事委员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各类兴趣小组等组织。二是结对共建。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并让青工委各成员单位与社区非公经济团组织结成互帮共建对子。在社区推行团员双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团员社区注册和团员社区评议机制。通过努力,使社区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社区组织网络,为社区各项资源的整合及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二,整合人力资源,人人参与。人力资源是社区最活跃的因素。社区团组织因势利导,积极在社区开展社区理念和传统美德教育,使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区培育青少年,青少年服务社区”等现代社区理念深深植根于社区青少年心中。其主要作法: 一是抓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充分挖掘驻区单位、辖区单位居民中有专业特长的各类人才资源。除大力吸纳辖区团员青人才外,还可积极与民政局、老干局、关工委等部门联系,深入社区,挖掘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又热衷于青少年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聘任他们担任社区青少年工作顾问。邀请驻区单位的法官、检察官及特派员担任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法律顾问,全方位,多渠道为青少年提供服务。二是通过团的品牌活动吸纳人才资源。如:社区可通过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岗位能手活动,吸纳各类人才,并将这些整合来的人才分类编队,组建文体服务、医疗服务、法律咨询等各类专业服务队伍。如:在社区文体活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经过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协作、努力,整合聘请在校艺术老师、驻区单位文化骨干担任社区的青少年文体活动辅导员。三是抓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整合和招募等多种形式建立红领巾社区小队、巾帼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民兵预备役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加大志愿者注册力度。这些服务队伍每到节假日,可深入社区、楼院,开展为民、富民、利民、安民、便民、乐民服务,让志愿服务活动足迹遍及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第三,整合公共资源,共享共用。为解决活动阵地问题,可重点对以下两类资源进行整合:一是整合教育阵地资源。通过整合,建立青少年法律学校,家长学校,集家教、绘画、书法、音乐等综合培训基地的“社区学堂”。如:东兴社区的教育小区是一家单位型小区,各类资源丰富,但只对成年人开放,不对青少年开放,社区团支部可与小区物业联系,在原来培训室的基础上,建立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并利用这一阵地在社区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三德”教育,引导青年团员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社区团组织可以“四进社区”为契机,积极与公安和司法部门结合,充分利用社区警务室、民调室这一重要资源,成立社区青少年维权服务中心,创建青少年维权服务岗,维护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二是整合文体阵地资源。东兴社区共有驻企业和事业单位近百家,这些单位大都拥有比较好的内部服务设施,针对这些资源,社区团支部对其可进行有效整合,促使其免费向全体青少年开放。第四,整合活动项目,促进活跃。按照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原则,社区团总支或青年工作委员会可整合梳理诸如:青年志愿者行动、健康快车、法律在线、青少年社区健康行、“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等服务项目走进社区,并按照“在精不在多、服务出特色”的工作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特色服务活动,为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提供广阔的舞台。一是通过各类兴趣小组和活动协会促活动。在社区团组织的指导下,成立青少年乒乓球、书画小组、足球队、舞蹈队等兴趣小组。这些青少年组织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在社区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英语口语大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社区青少年文化生活,陶冶社区青少年的情操。二是积极举办社区文化节。在州、市团委的牵头下,与辖区内省州属单位联合,以社区为阵地、以青少年为主体,积极举办社区文化节。三是充分利用楼院、庭院空间,开展楼院文化、庭院文化。引导楼院青少年自发组织起来,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在楼院,大力开展青少年大家跳、大家唱、大家画、大家读、大家写等自娱自乐活动,活跃楼院气氛,增进邻里之间关系。

社区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全新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上分析只是对社区共青团工作的一点初探,要想真正做好社区共青团工作,还需立足社区,大胆探索,真正作好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篇文章,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怀和支持,以及广大团员青年和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不断推动社区工作的蓬勃发展。

第三篇: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福海县福海镇党委书记 戴卫国

文化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优势战略资源和内在精神动力,是开展基层群众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城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设施,创新开展文化活动,才能促进城镇文化事业全面健康繁荣发展。

一、基本情况

福海镇位于福海县城永安西路,是福海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辖区内有县委、政府等100多个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面积20.5平方公里,下辖六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两个农牧场(良种场、种牛场),是一个由汉、哈、回、维、蒙等13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地。全镇共有居民6043 户,18733人,其中,少数民族904户2810人。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全部投入使用,面积均达到200平方米以上,镇文化站达520平方米,均能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镇文化站没有配备编制,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镇文化站和6个社区文化室共有文化员7名,均为兼职,大专以上7人,占100%;少数民族2人,占28%,35岁以下5人,占72%,36岁至45岁2人,占28%;镇文化站机构成立,但没有编制和工作人员,镇文化站活动经费每年2万元。镇党委、政府每年投入到文化事业的经费约3万余元。镇文化演出队数量6支,经费来源为镇财政负担,组成人员为社区居民,年龄以中老年居多。

二、取得成效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经济文化强镇为中心,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狠抓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领导,稳步推动文化站各项工作。

镇党委、政府切实将文体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安排2名主要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成立了专项推进组并制定了详实、可操作的文体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全镇现有社区文化站、室7个。文化体育兼职工作人员7名,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全镇建立业余文艺演出队6支,秧歌队3支,舞龙队表演队1支、花船队1支。建立社区文化活动室6个,其中图书室6间,群众性健身室4个。为确保文体工作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积极给予资金保障,每年在双先表彰大会上专门表彰一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的先进个人,召开社区文化队伍座谈会。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聘请“客座”讲师等方式,采取分层次,分批次地对干部、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培训达4000人次,在各社区分别成立秧歌队、腰鼓队、花船队、黑走马队等文体队伍。

结合“社区党旗红”活动,开展了“红帽伴你行”志愿者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政策法规咨询,环境卫生,医疗卫生等各项活动93次。并积极开展了捐书惠农工程,全镇共计捐书730本,内容为科普类和文学类。为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我镇积极号召各社区通过入户了解,对社区内文化温饱对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入户摸底调查,并登记造册。

(二)、强化基础,巩固阵地。

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文体事业作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努力从工作上严格要求,设施上不断完善。在巩固好各社区文体活动阵地的基础上,202_年,重点加强了赫勒社区文体活动室建设,兴建了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为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规范了活动制度,为社区文体活动室添置了音像设备、图书等文体活动器材。目前,镇文化站和六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均达到了500平方米以上。

(三)、依托镇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节目。元旦、纳吾热孜节积极组织机关干部以专题晚会形式喜渡两节,正月十五举办了集舞龙队,秧歌队、旱船队、民间歌舞表演队为一体的大型社火活动,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表演队、象棋协会、曲艺团等居民文体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精神生活,繁荣了社区文化生活,深受广大居民好评;结合“202_年奥运会”我镇举办了“庆七一,迎奥运城镇居民首届体育竞赛”活动(活动项目包括:文艺汇演、蓝球、乒乓球友谊赛、象棋比赛、家庭跳绳比赛等),既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又深化了城镇文体活动。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充分调动各社区民间绘画爱好者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加镇文化站组织的文化活动,为镇文化站的文化氛围踊跃捐赠书画。共计捐赠50余幅字画,现全部存于文化站内。

二是以“百日文化广场”为重点,社区小广场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广场活动。确定每个星期2、4、6晚21:00点,举办广场露天消夏舞会。为广大居民举办广场晚会;配合“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在县广场搭建了展台,开展了民族手工艺制作,漆器、雕刻、骨制品、十字绣等民族民间手工品;由文化站牵头,各社区组织编排文体节目利用社区文化小广场文化巡演活动8场次。202_年文体活动投入经费5.6万元,有效推动了我镇文体活动的开展。

(四)、图书阅览室作用发挥显著。

图书阅览室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对社区居民和镇机关干部理论知识给予了最好的补偿,为他们提供了多元化、全功能的知识营养,目前镇、社区图书阅览室存书53760册,现有人民日报、新疆日报、伊犁日报、阿勒泰报、今日新疆等报刊。各阅览室设立以来,定时对外开放,并制定了专门的阅览制度。在图书阅览室,阅览者拥有充分的选择自主权。近年来,在县直各部门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中,镇文化站的积极参与,取得了可喜成绩。如:在县委宣传部、文体局组织的“福海县迎奥运,展风采”构建和谐福海文艺会演活动中,喜获第二名。在地区“我的奥运,我参加”社区运动会上,喜获男女拔河第一名,篮球比赛第二名,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参加福海县少数民族运动会,荣获民族手工艺品展览第一名,历史文物展览第三名。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一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不准,认识不到位。“什么是社区文化,社区应当建设怎样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怎样将社区文化从单纯的文娱活动的认知提高到全面广义的社区文化建设上来”等,都成为困扰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二是在社区建设的各方面,文化建设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对社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考核时,文化建设始终没有成为主要被关注的方面。三是各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携手共同举办活动时,更多的是从各自需要出发,缺乏全局意识,更没有一个机构能够将此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合力,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建设。

(二)文化活动经费有待于增加。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入,社区的办公经费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只能勉强保证最基本的办公需求,社区本身的许多事情都受到了经费的制约,对于文化建设的投入缺乏后劲。而其他渠道的文件建设投入又具有随机性,无法适应社区文化建设对经费投入固定性、持续性及需求度高的进一步需要。

(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近年来,各级组织拿出许多财力为社区配备了电视机、VCD、电脑等设备。但如果从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来看,就社区文化建设一般性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及社区教育方面所需要的场地、场所及设施器材又都是多方面、多样性的,而仅有的“三机”是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在社区成立的6年时间里,社区的形象及作用已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愿意到社区工作的人员数量和素质较目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社区干部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及福利待遇还无法吸引年轻人,特别是高素质的年轻人。而社区在动员辖区居民中有特长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因社区经济情况的不同,各社区人才参差不齐等各种原因,也难于使这些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参与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氛围尚未形成。从202_年社区成立到现在,社区的职能,社区建设的形式,都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对辖区居民及单位的管理、服务等都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各单位及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度还差异很大。加之,各单位及许多居民由于经济等原因,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度较低,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差,使社区文化建设失去依托,难于形成良性氛围,许多社区对本地区文化建设虽有想法而无法付诸于实施。

四、对策及建议

面对社区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诸多困难和不足,我们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逐步改善社区的文化建设,推动社区全面建设,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的社区文化、居住和生活氛围。一是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随着国家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群众的各项事务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突出。我们知道,社区建设主要有六个方面,即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组织。而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事业中,社区文化建设融入了精神和政治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都应当将社区文化建设做为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重视,真正为社区文化建设出力流汗,做贡献。

二是不断增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首先,政府投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政府部门应在经济规划中把对文化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其次,社区要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文化建设输入资金,以建立文化基金等形式为文化发展开辟道路。同时,社区可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实施有偿服务,采取以文补文等方式自筹资金。在加强建设的同时,要强调管理措施的落实,做到建管并举,向管理要效益,以发挥社区文化设施的最大作用。可以组建由志愿者为成员的“文化使者”队伍,深入社区,赋予他们对社区文化设施使用和文化市场情况等进行巡访的权力,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解决。通过巡访,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文化的管理。

三是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增强社区自主开展文化建设的能力。首先,在选拔任用社区干部时,应通盘考虑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必要时可根据工作需要及职务要求聘用。其次,专门对社区主管文化建设的干部进行定期培训,上级主管部门也可组成小分队经常深入社区对文化建设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镇政府建立社区文化工作站,聘请有一定文体特长的居民群众组成指导小组,集全县人才之合力,结合本地特点,开展各项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四是搭建社区文化建设平台,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不断适应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建社区办公场所时应同时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同时各社区要统筹辖区社会资源,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镇党委在对社区建设进行考核、检查及指导时,都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情况作为一个主要方面纳入其中。并选择适当时机,对社区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进行命名、表彰,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社区建设,重要之点是营造一种“家”的感觉和氛围,而社区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居民增强“家”的的概念。相信,只要我们社区工作者所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以社区居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为标准,真正做到了想民、利民和帮民就能让居民把社区当成家,我想“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目标才会得以实现。

第四篇:社区共青团工作调查与思考[定稿]

社区共青团工作调查与思考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社区共青团工作调查与思考202_-06-29 18:38:1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社区共青团工作调查与思考社区共青团工作调查与思考(2)

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创新组织设置模式

不断增强社区共青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最基层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的展示平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社区越来越成为广大青少年居留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越来越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基础环节。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社区已成为城市共青团工作新的增长点,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的基础,是新时期共青团的根本职能;也是共青团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战略举措。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围绕如何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专题,我以楚雄市东兴社区为例,采取听、看、查、访等方式,对东兴社区发展和社区共青团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对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社区团建工作作了一些思考。

一、社区基本情况

东兴社区地处楚雄市鹿城镇东郊城郊结合部,辖区行政面积平方公里(含花果山片区),现有居民小组6个,省、州、市属单位112个,其中,改制企业6家;总户数6486户,其中,直管居民661户;总人口14356人,其中,直管居民

2286人(农业人口1437人,非农业人口849人);辖区单位人口12098人,其中,在职人员8434人,离退休人员2622人,下岗人员662人,无业人员380人。辖区内有单位党委15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84个,党小组16个,党员2208名。社区居委会有干部、职工、社区干警18人,团(总支)支部47个,兼职团干部40人,35岁以下青年1234人,团员6人,团青比例%。多年来,东兴社区党团组织始终高度重视社区共青团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社区党的建设,发挥社区团组织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网络,探索和创新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式,不断加强社区团组织能力建设,增强社区团组织内在活力,构筑共青团团结、教育、服务社区青少年的工作体系,全面推动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社区共青团工作状况

近年来,东兴社区团总支坚持立足

社区,以切实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活动为依托,动员和带领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着眼社区服务功能的改善,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东兴社区团组织始终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增强主动参与意识,自觉地将青年志愿者活动纳入到本地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之中,纳入到本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社区与“青年文明号”集体通过牵线搭桥,积极开展结对志愿服务活动,“青年文明号”集体中的青年按照“一对一”方式参与共建和谐社区(单位),或资助贫困学生,或帮教未成年犯,或温暖孤寡老人,或帮助残疾人,或结对零就业家庭,或关爱孤儿,或倡议青年企业家投身爱心传递接对活动中,共建和谐社区(单位)。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主动地向所隶属的团组织汇报创建工作,各青年志愿者对关爱对象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特别

是对社区中弱势青少年的帮扶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一方面要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询问他们最需要关心帮助解决的困难,另一方面从结对社区的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开展切实有效的结对关爱活动。组织百名“爱心教员”为百户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施教。202_年以来,在团州委,楚雄师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百名大学生“爱心教员”为社区百户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义务施教活动。100名来自楚雄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两年的服务期限内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为东兴社区的100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不定期、经常性的义务家教服务,并在日常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为这些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爱心奉献促和谐”慰问活动。每年春节期间,重点面向社区启动“真情助困进万家,爱心奉献促和谐”活动,在州、市、镇、社区四级团组织的广泛动员下,一批批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看望慰问戒毒人员、贫困孤残青年及

流浪未成年人,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在全社会营造“真心关爱,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为社区广大困难青少年群体做事实、办好事、解难事,把团组织的关心与帮助送到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心坎上。

(二)着眼社区文明程度的提升,着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新世纪青少年读书计划”,通过开展“爱心传递·万本图书漂流活动”,动员和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学科学、学知识、学文化的积极氛围。积极在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领青年养成现代文明意识,做移风易俗的先锋,做开社区文明新风的主力军。积极引导广

第五篇:社区民警工作总结

202_工作总结

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立足社区实际,明确新目标,凝聚社区力量,加强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平安,关心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积,极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现就本社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方针,把维护政治稳定放在首位。

1、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密切重视社会动态,有效的将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及处理在基层,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2、做好“两会”期间的防护工作。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两会”期间的各项防护措施,密切注视社会治安动态,强化信息收集,确保“两会”期间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二、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1、结合镇“大联勤”工作机制,配合做好社区事务清查行动。

2、积极采取各种公开和秘密的措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

三、根据辖区治安情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

1、强化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管理。

(1)坚持“谁用工,谁负责” “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责任制,督促用工单位、出租屋主配合做好管理工作;(2)大力宣传相关的法规政策,并听取屋主意见和情况反映,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和调整管理工作的思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严打斗争和专项整治行动,反复多次对辖区内的出租屋、工地、工棚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进行清查,消除治安隐患;

(3)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切实保护外来人口的权益。

2、加强对特种行业和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主要是加强行业的日常管理、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有针对性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同时对发现存在隐患果断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整治。

3、做好重点人口的管理和跟踪帮教工作。根据辖区治安情况一方面加强侦察破案和辖区三队巡逻防范等积极措施;另一方面重点抓好以吸毒人员为主的重点人口管理和跟踪帮教工作,定期对戒毒人员开展验尿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戒毒人员的戒毒状况,加强对戒毒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4、做好片警访千家工作,密切警民关系,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做好群防群治。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情况,在工作中仍存在不足,在来前的工作中,对以下问题重新理清思路、继续改进:

一、社区三车防盗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协助相关单位做好防范措施。是维护社会稳定、社区平安的基础工作。

面对严峻的挑战,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将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二、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要适应新形式下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必须要通过对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深入学习,增强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增强大局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同事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脚踏实地的工作。以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大历史使命为己任,深入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丰富警民关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去。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真正成为一名便民、利民,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合格警察。

202_年12月

社区民警下社区难的调查与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