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优势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道德情操等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近年来,郸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_-202_年工作规划》精神,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氛围,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拓展和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在全县初步营造了爱廉、崇廉、尚廉、守廉,“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找准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的结合点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承担着树立廉洁理念,提倡廉洁精神、营造廉洁环境的重要任务,发挥着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独特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朽 1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廉政文化基础,形成了许
多具有深邃哲理的“廉说”、“廉论”,对廉政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
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有“修齐治平”的说法,即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格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所谓淡泊,就是情简素朴,少一点私欲。现实生活中的腐败分子,为的是贪得无厌、骄奢淫侈,他们以权力为工具,追求享乐、谋取私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以至国家财产严重
损失,他们的行为即使在古代也是为人所耻的。深入挖掘传统文
化精髓,找准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的结合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要求,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
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和廉洁文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
义。今年以来,我县县直各单位、乡镇、办事处、工业区在县纪
委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更新宣传教育
手段,努力打造科学发展的载体,通过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培
训班,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提倡“读经典、习礼仪、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等一系列把传统文化和廉政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廉洁自律意思明显加
强,精神面貌有了显著改变。
二、精心打造传统文化宣传平台,拓展和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
涵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平台建设尤为重要,只有精心打造
高效的宣传平台,充分利用这些平台集中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
容丰富、方法灵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文化宣传,才能拓
展和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涵,提高廉政文化活动开放程度和群众
参与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近年来,我们始终
坚持以廉政文化为重点,充分发挥“大宣教”作用,整合宣教资
源,强化措施,推动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围绕廉政文
化“六进”活动,我们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廉政试点”栏目,制
作廉政公益广告368幅,与县妇联共同开展了“读书思廉”活动,开辟农村廉洁文化活动园地,建立廉政书库免费向村民开放,开
设廉政课堂为村民讲解廉政知识,畅通群众诉求绿色通道,推进
廉洁文化进农村。今年在县纪委的引导下,全县卫生、教育系统
率先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尝试活动,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精
心打造不同形式的宣传平台,拓展和丰富廉洁文化的内容,举办
“知廉耻、习礼仪”为主题的国学教育培训班,选择儒家经典书
籍《弟子规》,开展读背经典诗文比赛,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开展“讲一讲、演一演”活动,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设
立国学专栏,搭建一个学习讨论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举措,不
仅丰富和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而且真正把廉洁文化
带给群众,融入社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总结和创新相结合,科学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
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才有现实的意义。廉政文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来遵循,只能靠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的科学发展之路。深入挖掘整理民间的廉政文化资源,立足当地实际,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廉洁文化,是我们当前急需要做工作,这也是我们从关注传统文化得来的启示。把廉政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创举最初是来源于基层群众,群众的智慧和潜力是无限的,这一点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又一次得到证实。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普及,借助网络高科技技术的便捷、传播范围宽阔、覆盖面极大和成本较低的特点,廉政文化宣传的传统方法方式也需要相应的转变和突破,实现手段上的与时俱进。总之,科学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全面发展,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工作规划》精神,紧紧依靠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把反腐倡廉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第二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范坝司法所积极发挥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范坝乡位于文县东南部,毗邻碧口镇。距县城107公里,交通不便。范坝乡行政区划面积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1740人,自然资源丰富、外来流动人口多,加上“5.12”地震灾后重建等因素,自然是矛盾纠纷的多发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对范坝发展力度的战略决策,对范坝的维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的范坝司法所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今年以来,范坝司法所充分发挥各项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有效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一、人民调解工作
(一)切实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范坝司法所在今年加大了对全乡22各村65名人民调解员和乡调委会8名调解员的培训力度,分别于今年的4月12日和8月16日就人民调解法的内容及调解注意的事项进行了业务培训。重点培训了有关调解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调解方法。通过培训有效的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知识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作用。进一步落实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要求,范坝司法所于8月制定并下发《范坝乡各调委会工作考核表》,就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教育方面工作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分数将作为年终乡政府考核各村委会考核的依据。通过进一步加强考核工作,将有力带动各村调委会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疑难复杂不出乡”的总体目标。
(三)整合资源,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多元化机制。今年8月份范坝司法所联合范坝派出所,针对在辖区内的疑难复杂事件进行联合调处。同时,范坝司法所以司法调解室建立为契机,同派出所建立了联合办案的长效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并建立了逢集值班咨询制度,为前来办事的人员解答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把矛盾的预防工作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今年是全面完成“5.12”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乡村“两委”换届,市、县、乡三级政府的换届之年,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使换届平稳进行,范坝司法所联合乡综治办开展了6次大规模矛盾纠纷排查,排查矛盾纠纷40余起,积极主动及早介入,采取措施做好预防,避免了许多矛盾纠纷的激化。
(五)积极开展轻伤害、治安案件委托调解。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任务,范坝乡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积极推进轻伤害、治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工作。截止9月,范坝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轻伤害案件2起,治安案件8起,共涉及赔偿金额12.06万元。在调解成功后,范坝乡人民调解委员会都依法规范地制作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重点对象法律法规的宣传,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为进一步增强范坝乡基层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范坝乡举行了以“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活动,和基层党员干部一起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法律援助、村委会建设和管理、社会救助、新农保、新农合、家电下乡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作了讲解。
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有力的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弘扬了社会主义法制精神,为推进基层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通过学习培训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学法用法的能力。
(二)与当前的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关注民生,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今年是人民调解法诞生之年,范坝司法所重点宣传《人民调解法》、以及《劳动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在范坝小学和范坝中学分别开展了小学生普法教育和中学生普法教育讲座一次。另外还开展了“两基迎国检”,“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法”等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册4000多份,使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参与到建设平安范坝,和谐范坝中来。
三、社区矫正工作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此可见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今年,范坝司法所全面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台账制作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了从接收到解除矫正的一整套制度,严格依法做好个别教育、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加强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力度。
四、安置帮教工作
(一)扎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调查摸底工作。按照县司法局的统一安排,今年9月,范坝司法所对辖区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的生活及思想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摸底,这次调查摸底的意义是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摸清底数,掌握情况,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二)切实加强对服刑劳教人员和社会回归人员的关爱活动。为促进服刑劳教人员和社会回归人员的健康成长,促使服刑劳教人员更好地接受教育改造,范坝司法所及时对范
坝服刑劳教人员和社会回归人员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梳理出需要重点关爱的对象,并积极协调乡民政、计生等部门,共同做好对重点对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生活帮困,今年为2名刑释解教人员办理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建立了乡、村、社三级帮教体系,靠实了帮教责任,社干部为第一帮教责任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第二帮教责任人,包村干部为第三帮教责任人。
五、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建立健全了对法律服务人员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收费标准上墙、服务制度公开、服务过程透明,不断提高法律服务工作水平。在当好政府的法律顾问,为政府提供法律建议的同时,还积极为辖区群众在涉及到民生问题的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我所将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方便困难群众特别是农民工、残疾人等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截至目前范坝法律服务所共承担非诉讼调解案件6件。
在县司法局、范坝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所同志的努力下,范坝司法所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的维护了范坝的社会稳定。范坝司法所获得市级规范化司法所的称号,司法所马云平同志连续两年评为司法系统先进个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范坝司法所将以创建“平安范坝、和谐范坝”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三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向亲爱的同学们推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论坛
曾几何时,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自主能力,缺乏劳动习惯。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自以为是,没有责任心,缺乏集体意识、国家意识。甚至顶撞父母、师长,叛逆。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这些孩子从小就缺失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能提供基本道德观和价值理论。学习传统文化能塑造人格高尚、心胸开阔、有思想、有担当、有道德的人,能让你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增强做人的幸福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
近年来,不少文化中心和教育机构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引进了学校、企业、监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曾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做主持人、《经济半小时》栏目做总主持的陈大惠老师带领一行五十余人,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了多少迷途的羔羊,使多少浪子回头,使多少濒于破碎的家庭和谐,使多少垂死的人获得重生。用一句“中国传统文化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话来说,一点也不过分。
据陈老师介绍,他们在广东四天的论坛时,有下周一要离婚的,听了两天论坛后不离婚了;有要自杀的,听了论坛后不自杀了;有一对父子,听了两天论坛后,自动上台,儿子给父亲磕头,声泪俱下说他骗父母的钱,骗了四年,共骗了四十万;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上台老泪纵横地说,我活了六十多岁,从来没有听过这些道理,没有人教啊,要能早知道这些,我的人生就不会走么多弯路了。这些都是真的。这个论坛每个人都适合看,每个人都需要看,对我们的生活、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中共中央党校八十四岁的任登弟老教授和他的夫人牛老师写了一本书,叫《大家都学弟子规》,并且场场论坛他们都参加啊。
五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发现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弟子规》、《四书》、《五经》、《了凡四训》里。如果我们按照这些规律去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我们就会一切顺利、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些规律办事,就会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轮常乖舛,立见消亡”。就是如果我们违背了永远不变规律,就离消亡不远了。
有人说,传统文化是迷信,是封建思想。其实传统文化一点不迷信,不封建。有时是我们现代人把老祖宗的意思理解错了。
如:“人定胜天”一词,在字典里解释为:人一定能战胜自然界。错了,错了啊,如今的顶尖权威——字典都解释错了。“定”是安守本分,人心安定的意思,就是老师要象老师,学生要象学生。人定胜天的意思是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所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超过自然界。
再如:“人善人欺,天不欺”。“天”指自然规律,是科学发展观。意思是人可以欺骗你,但自然规律不会改变,不会欺骗你。
再举一例: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德”是要按自然规律去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物”是福报的意思。意思是你遵循自然规律做事,积累有深厚的德行,才能乘载你的福报。否则,如果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今天我们天天在争啊,如果你的德行与享受不匹配的话,必有灾殃啊。古人云:无功受禄,大凶之相啊。
据报道: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起讨论二十一世纪的文化教育方向到哪里去找,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要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孔老夫子那里去找。今天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传统文化非常吻合。党章也写了,宏扬传统文化是每个党员的责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让每个人心身和谐。当每个人身心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每个家庭和谐了,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现在的家长,送孩子学钢琴、学跳舞、学奥数等各种技能,忽略了做人的教育。一个人不会跳舞他还是个人,但是一个人没有了做人的标准他还是个人吗?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会行孝道。行孝道会开启他的福运,开发他的智慧,让他的人生顺利,事业兴旺,家庭幸福。
人生的第一要事不是赚钱,是增长智慧。没有智慧,您的人生会下错很多抉择。司马光曾经说过:“留财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留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所以,人生要有所取舍,要赶快用更多的时间来好好跟圣贤人学习,我们要修德,让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延绵不断。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到现在只剩下我们中国了。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绵延五千年不衰,这是偶然性的吗?不是,这是古圣先贤的浩然正气,对子孙后代实行伦理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这一份对民族的道义、孝心,才能让中华文化源源不断,才能让子孙后代得到这些智慧的庇荫。
我很惭愧,真的很惭愧呀,我虽年过不惑之年,有很多道理今天才从《弟子规》中学到,今天才明白呀。对于传统文化,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我从小就学习了传统文化,我想我会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更自在。我今天学传统文化受益了,我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受益,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同学中还是有不少搞教育的哈),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受益,让他们的人生少走弯路,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让他们坦然面对人生,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一生的幸福负责。
亲爱的同学,该论坛我们每一个人都适合看,它会教给我们绝妙的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让你心态更平和,让你更健康、更快乐地生活。
该论坛可在百度视屏里输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搜索,其中《中华传统文化郑州公益论坛光盘一》、《中华传统文化郑州公益论坛光盘二》,你一定要看。
家里有孩子的同学,《大易教育教育演讲01、02》可以参考。你还可以陪孩子学习《弟子规》,你家的孩子将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将是祖国优秀的人才。该视屏可在百度视屏里输入《弟子规》搜索,蔡礼旭老师讲得非常好。
祝愿我亲爱的同学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推荐人:宋惠琼202_、07
第四篇:充分发挥五种作用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充分发挥“五种”作用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白陂乡党委书记 冯振然
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我深知肩上的担子不轻,下面结合我乡的工作实际,就基层党委在社会管理中应起的作用谈一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基层党委,是全国各级组织的基石、“桥头堡”,在开展任何工作中,都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县“十二五”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社会管理功能,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及创优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乡镇党委是整个基层组织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很强的领导性、示范性和引导性,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一是切实加强党委自身建设。要按照“四强”(班子整体功能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强、经济发展导向强、制度约束力强)要求抓好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导向作用。要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整体素质摆在自身建设的首位,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切实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乡镇党委要牢固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和“抓基层、打基础”的意识,以村级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坚持分类指导,立足整体提高,做到常议常抓,常抓不懈,严格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把一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青年推选为村支部书记,着力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干部和党员素质能力的高低,与他们的服务质量、服务业绩息息相关。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同农民群众接触最多,联系最广,直接面向群众宣传和组织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了解和掌握农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乡镇党委作为基层干部的直接领导者,一定要建立健全干部关爱、激励机制,激励他们处处争先进、创一流,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深入到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意愿,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在当前的形势下,发展仍是解决前进中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乡镇党委始终要以“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要”,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形成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发展、推动发展,同时又立足本乡客观实际,理性决择,追求对本级财政有帮助,对群众有带动,对人民生活水平有改善的发展,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资源文章。合理利用好当地的矿产、木竹、土地、人才、劳动力等资源,下力气、下功夫进行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引进税收、引进技术,盘活境内资源,促进财政增长。二是做好特色文章。扶持一批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重点发展1—2个优势项目,做大做强,打出品牌,做出特色。如我乡202_年与澳门高氏集团合作建设3000亩油茶示范基地,带动全乡茶农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做好外向型经济文章。主动融入现代工业领域建设,把目光盯在县外、市外、省外,致力于招商引资、引税,鼓励并创造条件吸引本地籍在外发展的“乡绅”和“能人”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
三、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支柱”作用 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为经济建设创造安定环境,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农村山、田、土的责、权、利的归属问题;二是村务公开问题;三是农民法制意识淡泊问题;四是农村干部的工作问题;五是一些历史积案等。要解决这些不稳定因素,乡镇党委要始终发挥“支柱”作用,超前考虑、积极应对,把稳定工作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要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摸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坚持集中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新问题、新矛盾;加强司法信访联动中心建设,完善调处网络,发挥综合优势,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创新解决矛盾的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纠纷双方自主谈判协商制度,由乡镇或村为纠纷双方提供一个平台,鼓励农民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并使之形成制度。
四、在改善民生中发挥“主导”作用
改善民生,不仅要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更要解决老百姓的发展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经济社会就愈能顺利发展。一是解决好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乡镇党委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充分就业,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加强对这些重点人群的择业观念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二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本着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农合”参保率,做到应保尽保,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是确保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当前民生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良好的公共安全是民生的重要保证。乡镇党委必须把维护公共安全作为一项事关民生全局的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对那些违背安全规定,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五、在创优服务中发挥“表率”作用
随着形势发展,乡镇管理职能进一步弱化,群众对服务要求的进一步广泛。鉴于这一现状,乡镇党委顺应群众要求,在乡、村、组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使乡、村干部在创优服务中发挥“表率”作用。一是健立健全服务网络平台。在乡建立集中办事大厅,各站所设立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在村级建立“便民服务点”,由村干部轮流值守,方便群众办事咨询;村组设“代办员”,明确村小组长为群众事务代办员。通过以上措施,乡、村、组三级都有人管事、有人理事、有人办事,既方便了群众,融洽了关系,又能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为维护稳定构建有效屏障。二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对收集到的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及时将解决方案及措施进行公开,化解群众积怨,实现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三是加强监督。对窗口岗位进行民主评议,实行“污点”累计考核,督促窗口岗位提升服务质量。
第五篇:充分发挥县级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一个法治的社会环境。一个法治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维护稳定的任务日渐繁重,社会矛盾交织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也日益复杂,这无形中给司法行政工作的质亢托侍岢隽烁叩囊蟆o丶端痉ㄐ姓棵湃绾卧谏缁嶂饕搴托成缁峤ㄉ柚蟹⒒幼陨碜饔茫胰衔饕且
锨逑丶端痉ㄐ姓ぷ鞯闹澳苡攀疲⒅胤⒒雍谜庑┯攀疲拍芨玫赝贫ぷ鞯南蚯胺⒄梗陨淼募壑狄驳啬芨玫氐玫教逑帧?
一、正确认识县级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优势
有人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管辖“千山万水”、服务“千家万户”、接触“千奇万怪”、解决“千难万愁”。其实,这4个“千万”真实地反映了县级司法行政的职能优势。我认为,当前县级司法行政工作有三个方面的职能优势。
一是县级司法行政工作预防性的职能优势。和谐社会是一个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的社会,是一个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整合社会资源,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打击和预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两个重要手段。打击是被动应付,是治标之举;而预防是主动出击,为治本之策。县级司法行政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两大职能特点,能够发挥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预防性的职能作用。
二是县级司法行政工作基础性的职能优势。社会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组成的,而利益是诱发各种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法律是整个社会关系调节器的重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各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只有通过不断健全民主制度,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体现到社会各个方面,不断完善法治手段,才能使这些“不和谐”现象得到合理解决,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县级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普法依法治理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是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这些基础性的职能优势发挥得好,可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县级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性的职能优势。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经济水平决定着社会存在的状况。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物质生活资料相对丰富,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社会主体的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利益体系中,能够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具有服务性的职能优势。
二、充分发挥好县级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优势
(一)切实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县级司法行政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预防性、基础性和服务性三个职能优势的集中反映。
**的法制宣传教育,从“一五”到现在的“五五”普法,总体上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的机制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从机关到单位,从城镇到农村,全区社会各界的法制意识基本形成。那么,当前我们普法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哪么呢?我个人认为有两个:
第一,是居住在边远偏僻山村的村民。这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边远偏僻的山村,村民居住相当分散,真可谓是山一家水一家。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土地承包到户,农户自种自吃的小农经济开始复活,由于其边远偏僻,居住分散,集中开会、集中普法难度较大。村民们平时基本与法律无缘,一遇矛盾纠纷,总会凭借感情用事,激化矛盾的事情就时常发生。在普法的方法方式上,传统的普法方式如在乡镇集市上摆摊设点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编排文娱节目演出宣传等,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就决定了我们的宣传方式要创新。一是要利用好手机传媒。手机具有移动性强、覆盖面广、一般信息接收不排外等特点,近10多年来,边远偏僻的农村大量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这些所谓的“农民工”使用手机在当下已经成为了常态,而农民工回乡过春节,是多数人的首选。使用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法律宣传,效果无疑是很好的。我局曾经在202_年春节期间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宣传,这种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宣传,效果十分明显。二是要运用好广播电视等信息化传媒进行宣传。这些地方没有闭路电视,可以利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项目中的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普法宣传,同时,一些村寨安装的高音喇叭等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利用。三是传统的有效的宣传方式也要改进。我区在今年初购置了一台四驱皮卡车辆,安装了宣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