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大全)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除了固有的知识性、工具性、客观性等特征以外,本身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性、思想性和情感性。长久以来,数学留给人们的印象伴随新一轮课改的进行,这样的观念在随之改变。新一轮数学教材中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不仅应该充满理性智慧,而且体现德育思想的渗透功能。
一、感知数学,培养学生的美感。
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美。在数量关系和图形之间,在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逻辑和解题技巧上都表现出简洁的美。它的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思考,由探索而生趣、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使学生始终感到“学犹不足,唯恐失之”。从而如饥似渴,孜孜不卷地寻求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对数学美感的追求,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创造(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的动力来源之一,数学美的方法是数学创造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美感,能使自己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追求数学美中,也渗透了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使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升至追求人生美、世界美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体验数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数学由于具有极强的严密性,因而教人诚实和正直。M·克菜因所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获得知识的最完善的内涵”。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数学家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数学中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坚持原则,忠于真理,个性和谐,心胸坦荡,充满自尊、自信、自爱和独立的人格。
勤奋、自强,是对数学真理追求的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的人格特征。数学不像音乐、文学那样容易让人入迷,数学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数学并不是既有知识的汇集,数学发现,发明过程中需要数学家大胆的猜想、探索、不懈的努力,凝聚了数学家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培养了人们的探索、求实的精神品质。
严谨、朴实,是数学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数学中不允许有半点马虎和轻率行为,一点粗心也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养成缜密,有条理思维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
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中的定理、规则是进行数学证明的法规,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等。
三、构建交流平台,开创民主的管理环境。
新课标下,教学作出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要想完成好,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忪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于向学生和教师表达自己获取的信息,要结合数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于其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品质。同时,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也利于学生从倾听他人思想,发现问题,引导探挖、寻求真理,乐于接受他人不同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由点的结合而全面形成团结合作、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
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品质。
现代教育观指出,不会与他人合作的不是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差,与集体合作的意识不够,易培养学生的自私心理,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既主张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索,更强调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新教材中某些问题靠学生个体是很难完成的,需要靠各小组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样的教学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品质,为班级的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新课改给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宽更广的空间,只要留心,定能捕捉到德育思想的渗透,变单调的数学教学为为各方面所用的数学。
第二篇:数学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所有工作之中,当然应该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其中,占据着学校工作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年来的各科教学大纲也明确强调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学数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有关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数学事业的伟大成就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也可结合教材,通过介绍有关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数学事业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十册《圆周率》一节时,圆周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出课前准备的几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进而我引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穿插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通过介绍数学家的生平及光辉事迹,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同时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使学生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牢固,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编写故事例题
教材中的一些例题虽也具有德育教育思想,但不明显。因此,我就在不改变题型模式的情况下,把它改编成一个个趣味小故事,使学生在趣中动脑思考,乐中求知,同时又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已知圆和半径或直径,求圆的面积这一类型的应用题时,我把例题改编成这样的形式:爸爸要砌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形花坛,可爸爸对圆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你能帮爸爸算一算修这样一个圆形花坛需要占多大的面积吗?通过这道例题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明白该怎样做,更重要的使培养了学生的助人为乐品质,同时又使学生明白从现在起就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祖国、为家乡做出贡献。再比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在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中,附小学校四年级同学做了45件好事,而我们五年级同学做了60件好事,请算一算,五年级同学做的好事比四年级同学多几分之几?把学生生活中的事编成一道道有关的数学故事题,呈现给学生,学生的惊喜程度自不言而喻,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教学效率也就随着提高,同时又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三、利用数学作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外,还可通过学生的作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渠道相对于语文学科要少一些。由语文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日记、作文等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受到启发,我就想在数学上是否也能采取类似的措施呢?后来,我就针对学生的作业,并结合课堂听讲情况,在作业上采取了与批改作文、日记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和在数学作业中给学生评价语等方法。如对作业做得较正确,书写又较规范的学生,我就给他加油,望他继续努力——“太棒了,继续下去,你会有意外的收获”。若某些学习较吃力的同学,经过自己努力,作业比前次有所进步,我就及时鼓励他——“进步真快,加把劲,一定会更好”。若学生作业较以前有所退步,我就尽量找出其作业中的优点,先扬后抑,如——“书写这么流畅,若再提高正确率,会更优”等等。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把每天自己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和不足进行分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弊端消失了,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不见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些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进行审美教育 美学素质是形成一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行为的极重要的因素。在德育大纲中明文指出:“美学素质是形成一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行为的极重要因素,结合有关学科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课的特点恰当地使用教具,既有利于帮助教师讲授,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审美教育,同时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小学数学第十册中的圆、轴对称图形、圆柱体和圆锥体等都可以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感受美。再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此外,在学生进行课堂作业时,放一些比较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渲染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情感教育方法。
总之,数学教学和其它各科的教学中都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我们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认清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而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教书又育人。明确教学目的,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有目的、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澧县码头铺镇中学
陈云
摘要: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数学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充分发掘学科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双丰收。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德育教育
“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五育之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而是各学科都应渗透于教学之中。这在教育理论上称之为“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规律”,“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枯燥,其德育功能相对于一些文科来讲是隐性的,潜在的。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去努力钻研、探究。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数学教育。德育过程即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适时以情动人,以心灵感受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
数学课上,教师的示范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辅导“后进生”有耐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总之,“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学生,使之在无意中接受。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德育渗透的依附性,要防止牵强附会,不可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教学采用口头传授往往收效甚微,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集体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等。在教学中通过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的素材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内容,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应用归纳法,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探讨一般性的结论,大胆假设、猜想,冲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三、充分发挥教材功能,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准则是准确、简明,任何修饰性的词汇都是多余的。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在对知识的分析讲解中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认真仔细、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教育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不能偏重形式,牵强附会,要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的有机的渗透,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利用我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渗透德育教育
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有关数学内容,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例如,在讲授无理数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π的研究:我国魏晋数学家刘徽建立了计算圆周率π的两个近似值和,南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π的两个分数近似值约率和密率;学生们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在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的发展时,告诉学生陈景润证明了“1+2”,激励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真理。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数学教学中,适当增加数学史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五、利用数学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应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努力创造德育氛围,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并深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调查家里每月水、电使用情况并制成统计表、然后算出自己家平均每月用了几吨水和每人每天用水量,和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节约能源的真正重要性,并觉悟出节约能源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又如,也可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并结合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 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 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并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下面我是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
一、体会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源于崇高的理想。”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以及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习了统计后,还可以让学生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唤起他们的环保意思。在数学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学好数学的雄心壮志。
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个学生,只有爱中华民族,爱社会主义祖国,才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数学教学中,用形象具体的图表具有说服力的数字材料,古老悠久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从报看杂志、电视上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做为教学内容。多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亦在加快,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行为示范的指导
教师要寓情于理、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行为示范的指导。“躬行”是陶冶学生的根本,教师必须在实际行动与道德行为上,能做学生的榜样,以严谨的治学,公正的板书、美的 语言,美的行动、美的心灵来影响和感化学生,才能使学生“自生其心”,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分。数学统计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只要教师常以细雨之水“润”之,就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祖国、爱科学以及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等。通过数据、图表、练习和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这样,学生在获取有效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现将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谈肤浅的认识。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数学教育。可以说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会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的。教师板书的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风趣的数学教学语言,既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充分挖掘教材,从中发现德育教育的素材。
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基本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有着深入并且广泛的认识,同时,还要具备挖掘其中德育内容的能力!数学学科,不比其它的科目,它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所以蕴含在其中的德育素材都是“隐藏”起来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能力将其挖掘出来,进而展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出示了国旗、红领巾等实物,在讲解角的知识时,先让学生了解: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都要爱护它;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认识: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学习环境,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责任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教学《应用题》时,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教学《百分数》时,介绍了我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就教学方法而言,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尝试成功。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都要启发诱导学生尝试探索,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参加,乐于参与。其次,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更应该具有一片爱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师生关系中,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向师心”。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健康,具有探索精神。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益。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以课堂为平台,以情感为钥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知识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