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17-101256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7 23:59: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语言以严谨清晰,精练准确而著称。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它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1、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矗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2、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各种能力中,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

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什么样的思维依赖于什么样的语言。具体形象语言有助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则是发展逻辑思维的“培养液”。

3、掌握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地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关知识的映象,解题判断的形成,直至解答过程的表述等,处处离不开数学语言。

4、掌握数学语言,有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数学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对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严谨、准确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与批判性的“良方”;清晰、精练对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有特效。

5、掌握数学语言,能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语言美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一种内在的美,表面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

此外,掌握数学语言还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果敢而严谨的性格、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的能力。教师是传播文明的使者。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劳动的特殊工具。教师要把书本知识,教学信息,自己的思想和教学的要求传授个学生,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可见,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语言表达能力既是一种技能因素,又是一种智力因素,因此,教师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下面就从教学出发来谈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

1.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学

教师上课主要凭语言表达来进行,因而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而言,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有以下四点作用。

第一,语言表达在教学中的媒介作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要表现是认识的间接性,即由教师通过语言表达来把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在教学中就起着一种重要的中介作用。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来系统地把握、透彻地理解书本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把书本上比较“死”的书面语言转化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直观性强的教学语言,才能将所要传授的知识勾画成一幅鲜明图案,是学生形成一个清晰地概念,从而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第二,语言表达在教学中的感染作用。教师不仅用语言表达想学生传授知识,而且用富有表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所谓“以声传情,以言动心”就是这个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恰如其氛地进行富有感情色彩的讲述,则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收到“以情悟文,以情感人”的效果;如能进行形象而逼真的描绘,辅之以轻重缓急的语调,则能使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则能把祖国的山川河流勾勒成一幅绚丽的彩色图案,让人饱览其风姿,饱享其思泽。这就无疑地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洗涤和陶冶。

第三,语言表达在教学中的诱导作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强,一方面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所谓“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就说明了教师语言表达力的重要诱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得好,学生听起课来兴致盎然,津津有味,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得不好,学生听得索然寡味,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势必不好。

第四,语言表达力在教学中的强化和内化作用。教师的语言表达力好,一方面可以激起自己讲话的兴趣,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语言表达力;另一方面,能成为学生竞相仿效的榜样,从而不断地把教师语言表达的特征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特点。所谓“耳濡目染,不学而会”,正形象地说明语言表达的作用。据心理学的观察资料表明,教师语言中常出现的语义和修饰的错误,往往是他的学生语言贫乏和不正确的原因之一。这就说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对学生起着一种直接的内化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满足于告诉学生“应该怎么说,不应该怎么说”,还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发音,如何正确地遣词造句,以及如何正确地掌握语法规则,以便学生在正确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既具有讲演式独白的特点,又具有平心静气地与人谈心的口头语言的色彩,具体而言有如下特点:

2.1 准确简练,叙述连贯,逻辑性强。这是由教师传授知识这一特定任务要求的。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首尾的连贯性既叙述的准确性。如果教师把它说得支离破碎,前后矛盾,模凌两可,这样会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须力求语言准确简炼,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2.2 通俗易懂,设问多,比喻多,停顿多。这就是说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力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明白,流畅自然,跌岩起伏,抑扬顿挫。因为教师是要通过语言表达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只有把话说得明白,易于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起着作用,否则一口疙瘩话,半截话,或满口概念术语,晦词涩句,或微言大义,故作高深,都会使学生如坠五里雾中,如听天书。所谓“言者滔滔,闻者憔憔”,这样会造成学生理解的障碍。加里宁曾对一个教师说:“要研究文法,使得语句通顺,但要说得自然,要说得普通。”

2.3 讲究艺术,富于情感。这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竭力地设置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尽可能把话说得生动活泼,鲜明形象,感情洋溢,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只有在这样一种境界下,学生才能真正地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听讲。难怪有人说:“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

基于教师语言的这些特点,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准备,广闻博采。平时,教师要注意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成语典故,以便上课时根据需要信手拈来。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并非一时之效,一朝之功。俗话说:“道得人人意中语,千回万转费寻思”。“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妥当,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矿藏。”(马雅可夫斯基)因此,应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的训练,不要到上课时,照本宣科。

第二,树立信心,满怀激情。信心是临场不乱的保证。信心是临场不乱的保证。俗语说:“只有事先成竹在胸,才能临阵不乱方寸。”因此,教师要做到语言表达酣畅淋漓,有条不紊,就必须树立信心。同时讲话时要充满激情。没有激情,教师板着面孔,平淡无奇地讲下去,学生听起来为同嚼蜡。

第三,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有鲜明的观点,明显的侧重,这样才能使学生抓住要领,掌握重点,不致在学习中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同时,教师应运用充分的论据来把自己的观点讲清讲准,以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轮廓。

第四,学会用手势。教师在讲话时,如果能伴以适当的手势动作,更能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教师在运用手势动作以辅助语言表达时,要力求自然,切忌做作;力求有节奏,切忌装腔作势;力求庄重大方,情真意切。

第五,注意声调、节奏、速度和修辞。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声调要有高有底,有起有伏,高时慷慨激昂,低时和风细雨。节奏要平稳、分明、适度;要有抑扬顿挫,抑如平湖秋水,扬若天女散花,顿时金戈铁马,挫象雷霆万钧。同时还要讲究速度和修辞,区别轻重缓急,多用谚语、歇后语和成语典故,使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第六,加强语言修养。我们常看到有的教师上课时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长于雄辩;有的教师则泼辣幽默,言简意赅,长于风趣;有些教师慢条斯理,语词平稳,长于解说。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个性特征不同,因此各人的语言表达也便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一般来说,各种讲课风格总有自己的优缺点。为此,教师应在语言表达中加强自己的语言个性修养,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篇:浅谈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语言是交流思想、学习知识的工具,体育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指导学生强身健体、科学锻炼的桥梁。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语言对学生身体活动和完成教学目标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改进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艺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语言;体态语言;体育教学;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的钥匙,也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离开语言,人们的思维活动、教学活动,乃至一切身体活动都无法进行。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多维的身心教育过程,它既受课程结构和教学原则的制约,又受场地、器材、气候、环境以及情绪与身体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健全体格和健全精神的育人目的,除了完善物质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外, 提高语言艺术,充分发挥语言在体育教学中激趣、导学、明志、传道、释疑、点拨等功能, 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语言包括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两种。

1、体育课教学中有声语言的运用

体育教学中的有声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让语言精炼、简洁、节奏感强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教师的语言, 可以使师生感情融洽, 课堂气氛活跃。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体育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有声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探求欲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1.1开始、准备部分

一节课的开始, 特别是新生的第一次课第一印象当然是教师的外表。其次就是教师的第一句话,这对今后教师, 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有重要作用。对于新生来说教师的一句话语就能立即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对于较为熟悉的班级,教师也可以不失幽默地快速进入课题,用最简单的语言将课本上的内容说出来,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1.2基本部分 1.2.1 讲解的简捷性

体育课应当是以学生装的练习为主,因此讲解的语言做到言简意赅、详略得当,充分运用技术术语。例如把投掷铅球的技术归纳为“ 蹬、转、推、拨”四个字,就把整个铅球的技术要领概括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1.2.2 指导的针对性

语言的使用如果千篇一律, 就会失去作用。在指导学生时,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的特点,或直截了当,或循循善诱,或引而不发。例如一个原地摆臂练习,如果本身是学校运动队成员的同学做得不好就可以直接进行批语使其自我反省;而其他同学则应提示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量。另外,各个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例如同属多血质类型的学生可采用限制性和严格要求的语言,因为这些学生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容易出现过激行为;而对于粘液质学生,则应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积极锻炼的热情。

1.2.3 口令的实效性

体育课的教学场地大,要求教师的口令要宏亮,疏密相间,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迅速指挥调度队伍和组织教学的作用。因此, 预令和动令开合有度,语调要有高有低。如“向右——转”,预令适当拉长、转动的方位要清晰,动令应如山洪爆发,发出声音有一定实效性。

1.2.4 语言的果断性

在指挥学生开始或停止练习时, 要求学生该做或不该做时,语言的使用必须果断,使学生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如在练习投铅球时, 就应绝对服从教师的口令“开始投或停止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中的安全性。

1.3 课堂结束部分

该部分主要是放松与小结。学生装这时都会感到疲劳,语言的运用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切忌长篇大论、言之无物。只要简单明了点明一两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了。在下课时,一句有力的“解散”能使学生清楚知道课的结束, 更能保持一节课有始有终的完整性。

2、体育课中体态语言的运用

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传递方式。它以人体在特定实际情景中的显现方式和活动方式作为教学传播媒介,具有表情答意沟通双方的特殊功能。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是,体态语言的应用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体态语言的特点和作用,重视和研究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1体态语言的概念及特点

一般地讲,体态语言是指人类身体的整体或部分的反应性动作与非反应性动作,且能表现人的心态的非语言符号。这种语言不但能发出反应信息,而且还能对接受的信息作出反应。狭义上体态语言包括人体本身的形体外貌和态势动作,如眼神与表情、形貌与服饰、身姿与动作。广义上的体态语言还包括环境与色彩、间距与音响。因此 ,体态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2.1.1互补性

与有声语言相比,体态语言形象直观,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 ,将生动的表情呈现在学生面前。复杂的动作如果只用有声语言刺激学生听觉器官,那么学生通过思维、理解、想象、推理、判断后才能转换为脑海中的实体意义形象。因个体差异,信息传递过程的信号损失及衰减造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此时,教师用体态语言,如眼神、手势等就可以与有声语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2.2.2传递性和互感性

通过体态语言,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以保证教学信息传递的顺畅。教师通过身姿动作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 学生接受教师的总体态势及个人的全身运动或局部运动的方式所产生的具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从而产生教学交流。教师将具有象征意义的眼神、面部表情等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的体态语言,立即作出反应。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情、眼神,特别是眼神、表情等动作所显示的情绪色彩、思想表现等来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用各自体态语言传递信息,相互感染和相互影响。

2.2.3客观性和规定性 体育教学中,教师体态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独立地传递教学信息。在有些情况下,体态语言已经起到主要作用,而有声语言降为次要作用。教师的每一个动作的具体步骤、方式、细节具有严格的客观规定性,这种体态语言带有强迫的含义,即学生只能按照教师体态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去观察、学习、体验及模仿,突出了体态语言的客观独立的传播作用。

2.2.4释义性和表演性

某一个体育的具体动作,教师用专业的术语将动作讲得娓娓动听,学生却只能泛泛有个印象。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生动、具体的示范动作,使学生动作概念明晰,简单易懂。因此,体态语言具有释义的功能。教师准确、优美的动作同时又具有表演的作用,用此来感染学生,增强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3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3.1运用体态语言可以使动作概念具体、形象,化繁为简,提高教学效率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与讲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动作教师只用有声语言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是很难的,效果不十分理想。而通过体态语言就可以使复杂动作具体形象,抽象描述变形象示范。教师每做完一个动作,学生马上就想体验一下,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欲望得到满足。特别是教师规范的、协调的、优美的动作比任何语言描写都具体和生动。学生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视觉刺激,大大调动了各感官系统,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趋力。

2.3.2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

体态语言可以保障师生之间信息和情感交流顺畅。教师通过对体态语言进行编码,然后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经过译码,接受教学信息,其教学效果是追求传递的顺畅,教学信息由信息源到信宿的传递时间缩短,效率提高。教师通过体态语言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后,期盼着教师通过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等对学生给予关注。无论表扬批评,学生均乐意接受。实际上,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始终存在。教师通过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心理活动情况,以调整教学进度。聪明的教师总是善于利用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等简单明了的体态语言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教学顺利进行。

2.3.4运用体态语言可以规范和完善体育动作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态语言具有科学性和严格的客观规定性。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动作是体育长期发展中经过选择而形成 ,它可以通过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这些体态语言,并将这些语言达到传输标准,以便学生正确接受。一旦这些体育语言出现错误将会使教学信息传递不顺畅。学生接受错误的信息对今后的学习将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体育教师的一招一式 ,甚至极其细微的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严格按照标准的体态语言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模仿、观察、体验也必须认真、准确,不断接受正确体态语言的信息,以免造成信息传递的衰减或损失。

2.3.5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传递信息主要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组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组成了体育教学的传递方式。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体态语言有时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有声语言。如果讲解某一体育动作 ,仅仅用有声语言,学生经过思维、理解、想象、推理、判断后才能转换成为有意义的实体形象。而体态语言形象直观顺畅,效果明显。有些动作不运用体态语言无法传递信息,通过体态语言就变得轻松容易。教学中,学生注意教师有声语言的表达“说什么”,但更注重教师“做什么”。如篮球教学中的投篮教学,无论教师怎么用有声语言描述动作概念,学生都很难理解, 而教师规范的示范、漂亮的动作、准确的投篮,却能很顺利完成这一教学内容。因此,体态语言已经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3.6利用体态语言的空间感营造不同的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远近能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学中的人或物所处的特定时间、空间、色彩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距离及各种音响等都可以表示主次关系、亲密程度以及教学情景。体育教师应当设法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可以采用“半圆组合型”或“马蹄组合型”等多种空间形态,缩短教与学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提高。教师通过体态语言与学生的空间的接触,加强了情感交流 ,使教学信息传递顺畅。根据教学目的还可以营造不同的的环境气氛。体育器材的摆放、场地的设置、环境的设计及音响设备等都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

3、结束语

语言的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 ,规范教学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师应好好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侯乐荣.体育动作中的体态语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7(1)[2]李振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_ [3]陆生宁.体育教学中常用评价口语的使用技巧[J].北京:中国学校体育,202_(5): 68-69 [4]凌空,司君恒.怎样掌握教学语言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吴凤彬.浅析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N].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_-9(5)[6]向中华.试论教师的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杂志,202_,6(11)[7]生晓辉.试论形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2_(61)[8]董志红.肢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上海科技,202_(3)

[9]潘英.体育教学中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的应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2_,5(29).[10]汪明旗.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人体语言技能培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_,1(25).[11]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2_

第四篇: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在数学课中的作用

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只是一味地说导学案如何,却把一个最重要的学习关键给抛之脑后了,那就是读书了。一谈及阅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在数学课中,我认为阅读也十分重要。有关专家们也强调“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它离不开阅读”。阅读就是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的统一协调过程,不少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往往忽视阅读理解,这样容易因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而造成错解;当他们熟知题意后,便能很快答对。可见阅读理解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议对学生数学阅读的几点做法: 一 阅读课本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课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领悟过程 1.阅读课本中的“字、词”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中的字词比之于语文那算不了什么。通常是一些常见字,也易于理解故而造成对课本的不重视,从不会去有意识的识记一些内容所以经常发现学生在试卷或者作业中出现写错别字的不好现象。例如对乘方的结果“幂”、平行投影中的“晷”、频率与概率中的掷“骰”子等字不易记住;还有学生常犯的一些别字现象,例“距”形、“棱”形、“联结”、顶点“作”标等字,所以学生若能平时用心阅读和加强记忆就不会闹一些在考试中由于写错别字而造成的“丢分”现象。

2.阅读课本中的“读一读、数学小故事及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像七年级在研究“正多面体中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之间存在的奇妙的相等关系;“24点游戏”,其实也就是学生们玩的“+、-、×、÷”24;耐人寻味的0.618等诸多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己阅读、上网阅览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为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网瘾”使他们正确对待上网。九年级上册的读一读中最后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启发有兴趣的学生思考有关矩形的“等周问题”,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提供直观的背景经验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上网展现图形变化的动态过程,对相关问题作出直观解释。还有皮影戏的阅读不但能让学生增强对中心投影的加深,也可以融入学生对历史传说及皮影戏发展的无限喜爱,这样也可以使数学这门科目和其他科目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使我们的学生爱学习,爱所有的科目,从而去更好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3.阅读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图形、数据,公理定理的推导证明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知识的巩固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在学习的知识与以往的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数学概念方面阅读:对于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

认识新问题。像这次考生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关于x的方程kx2+3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80%的学生没有读懂题意都理解为当△≥0时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方程里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好多学生都在此题上丢了三分。证明题也只是理解大意,在证明时思路混乱,且不能书写出规范的证明过程,经常性的让人不知所云。至今个别学生对求根公式存在记忆模糊等。其原因是学生从不去认真看书,阅读量太少所致。所以要求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数学术语、每个公式、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公式、定理更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掌握识记。

4.整体阅读课本的每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熟悉每节课的知识点

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对学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很大,加上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很少去主动探索新知识。平时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上课的45分钟,一旦下课也很少去看看课本,读读课本,晚上回家更不知道复习巩固。学习中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也不想办法去解决,长期的存留在那里,等别人“搭救”他。日积月累就会使一个细小的问题演变成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人曾说过“问题的积累就等于一个差生。”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就要因势利导学生有意识,无意识的在课后及时阅读自己的课本,从头至尾的阅读一遍,用心的读,从中发现新知和未知,久而久之学生的读书意识就形成了。我在上课的闲暇时候就选一些朗读能力好的学生将本节课的内容阅读一遍,感觉效果颇好的。一方面加深对本节课的领悟,另一方面也能激起其他学生的阅读欲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了。

二 阅读其他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习的高度重视

1.优差作业彼此间阅读,达到互相提高

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主要靠每天的作业来充分体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当天的作业中就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对作业长期养成的敷衍潦草行为很难纠正。所以我采取交换式阅读的方式将较差的作业发到优生的手中,而将一些书写认真,格式规范的作业则发给较差的学生手中,让他们细心阅读对方的作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来。这时较差学生都流露出啧啧的赞叹声,从内心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来,对于优生则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红笔勾出差生作业中的不足,用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订正错误。

2.试卷先发给学习稍差学生阅读、后给优生看

学生每次只看到自己试卷的不足,无法知道与其他学生试卷的差距,所以每次考完试我都让一些差生每人手里有两份试卷。一份是自己的试卷,另一份是解题规范,书写认真的优秀试卷。让他们通过阅读其他学生的试卷,并对照自己的试卷,从中发现问题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失误,进而追上“精锐部队”来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阅读一些数学课外书(像关于解题方面的或者是数学家的成功史及成长史等内容)学生在阅读好课本知识外若在能涉及一些课外书的阅读,特别像一些书上的精典性中考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梳理过程和导向,也可加强学生的记忆性及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全新的过程.平时我们的学生在考试时对一些新颖性的题目,包括老师补充的精典性题目,及典型性解题方法,若学生能摘抄在一个小本字上反复阅读不但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同时也对这一类题目有了很好掌握.易于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和解题技巧.阅读数学家的成才故事也可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总之,社会将越来越数学化,谁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学生可从繁冗的文字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联想、讨论、推理、归纳来得出相应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把阅读请入到我们的数学课中来,在阅读中体会其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趣味性、清晰性,客观的把握语句中呈现出的文字信息,在阅读理解中抓住数学知识间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具有以阅读为核心的独立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发挥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同时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高效课堂。

南照初级中学

第五篇:浅谈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和诚路小学蔺文玺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对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游戏更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学科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能快速、质优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中玩、玩中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共识,游戏教学渐渐成为学科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

数学学科中的游戏式教学,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使数学的学习更加接近生活,而且可以在游戏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游戏是数学知识获得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马丁·加德纳说过: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利用游戏教学,可以寓教于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数学游戏不只是为了轻松、为了玩,数学游戏的设计最终的目的为教学服务的,因此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游戏,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的设计要点

(1)运用游戏的目的要“明”。

教学游戏是寓教育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它与一般游戏的区别在于它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一般游戏的目的只是在娱乐。因此,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应该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把抽象得甚至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游戏的特征。教学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游戏”;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因此,在使用游戏教学是应注意这一点。

(2)设计游戏时构思要“精”。

一个好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设计游戏要树立精品意识,满足学生喜欢惊奇、讨厌呆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游戏时,一要注意不断地推陈出新,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中的游戏构思新点子越多,游戏过程越有新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涨。其次还要善变,千篇一律的东西不但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还会使人感到疲劳。此外,还要注意求活,在组织开展游戏时,强调教师的组织作用,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游戏中留有让学生创造、活动的天地,让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学生始终是游戏的真正主人。

(3)组织游戏时秩序要“严”。

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尊属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它是游戏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进行的主要武器。教学正式通过游戏规则来引导游戏朝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游戏规则把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组织游戏过程要完整、善始善终。游戏之前要讲明有关规定,游戏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游戏结束后要结合游戏开展评讲。

(4)运用游戏的时机要“巧”。

教学游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了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灵活运用。

2.游戏可以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

游戏还可以培养培养学生养成寻找和创造不同的思路、方法的良好学习习惯。许多研究人员都为游戏和多种不同思路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提供了大量的事例。即使不是特意为之,也会在不经意间运用到这些思路和方法。在游戏时所用的不同思路往往就是在为某种任务或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爱因斯坦在1954年说过的一句话就指出了这一点:“要获得最终的或逻辑的概念的愿望,也就是玩一场结果不明的游戏的感情基础„„”这种组合型的游戏看来就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3.游戏可以使学习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之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打电话”这一个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的游戏。让学生在电话的对话之中交流学习的感受,并在打电话的情境中掌握和巩固着知识技能。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老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我这个电话打给小胖,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小胖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一个十,9个一。”然后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做这个游戏。这样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掌握了11~20中的每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又使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还可以在游戏中比比谁打电话打的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知识,学得轻松又愉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要把抽象的甚至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具备游戏的特征。运用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教学为“神”,游戏为“形”;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离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游戏,不是教学游戏,而是一般的娱乐游戏。因此,在运用游戏教学时要搞清游戏的目的,以游戏促教学。

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