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氢氧化钠练习题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7-97555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5 19:02: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氢氧化钠练习题

氢氧化钠

1、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A.汞——水银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干冰——二氧化碳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2、下列气体可用氢氧化钠作干燥剂的是()

A、H2B、CO2C、SO2D、HCl

3、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A.生石灰氯化钠B.碳酸钡碳酸钙C.氢氧化钠氢氧化钙D.氯化钠硝酸铵

4、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

验:

浓溶液

浓溶液

(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b。(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实验③。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5)小余同学又补充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我来帮他完成:

(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5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______。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____剂,它的水溶液倒入充满C0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密闭、振荡,可以看到,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6、氢氧化钠有强烈的 性,所以它的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而溶解,还易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

8、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填“氢

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中,理由是。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为(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硫酸铜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氯化铁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28题图

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l)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嗽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

成(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

学反应方程式为:.(3)小明用徽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

应方程式表示为: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徽观粒子有。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A.Na2CO3B

.HClC.CuSO4D.NaCl

第二篇: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碱遇石蕊变蓝色,遇酚酞变红

(2)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1.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Na2SO3 + H2O

3.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碱 + 酸--------盐 + 水(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CuSO4+ 2NaOH= Cu(OH)2↓ + Na2SO4

2.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FeCl3+ 3NaOH= Fe(OH)3↓ + 3NaCl1

第三篇: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

化学品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氢氧化钠 浓度CAS No.1310-73-

2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

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

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

8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MAC(mg/m3):

2PC-STEL(mg/m3):-

TLV-TWA(mg/m3):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配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PC-TWA(mg/m3):-TLV-C(mg/m3): 2 TLV-STEL(mg/m3):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晶体。吸湿性强。

pH值: 12.7(1%溶液)

沸点(℃): 139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分子式:NaOH

熔点(℃): 318.4 相对密度(水=1): 2.13 饱和蒸气压(kPa): 0.13(739℃)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主要用途:广泛用作中和剂,用于各种钠盐制造、肥皂、造纸、棉织品、丝、粘胶纤维、橡胶制品的再生、金属清洗、电镀、漂白等。

折光率: 1.401

5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具腐蚀和刺激作用。

LD50:

LC50:

刺激性:

家兔经皮:50mg/24小时,重度刺激

家兔经眼:1%重度刺激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200

1UN编号:182

3包装类别:Ⅱ类包装

包装标志:腐蚀品

包装方法:固体可装入0.5 毫米厚的钢桶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

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

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_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2_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2_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2_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2_);

危险化学品名录。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第四篇:氢氧化钠复习

氢氧化钠的有关题目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2、联系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你能说出实验

室中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吗?①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

3、写出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石灰水,如何

进行鉴别?例:取两瓶待鉴别的溶液各1—2ml,分别通入CO2,若有白色沉

淀生成的,原溶液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答:

5、如何证明NaOH溶液与CO2确实发生了反应:(证明氢氧化钠变质)

思路一:从反应物CO2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从反应物CO2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6那么,怎样改进和完善你的实验方案,才能证明NaOH溶液与CO2确实发生了反应?

还有哪些试剂之间的反应也能产生与NaOH溶液和CO2 反应相类似的现象?

1、氯化氢气体和水;

2、氨气和水;

3、SO3和NaOH溶液;

4、CO2和KOH溶液等。

思路二:从生成物Na2CO3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证明变质)

你能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来鉴定NaOH溶液与CO2确实发生了反应吗? 酸:碱:盐:酸:稀盐酸、稀硫酸碱: Ca(OH)2 溶液、Ba(OH)2溶液

盐: CaCl2 溶液、BaCl2 溶液、Ca(NO3)2溶液、Ba(NO3)2溶液 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反应的方法:

1、利用压强原理;

2、通过化学反应鉴定 Na2CO3的存在。

三、上述三类反应中,哪一类既能证明NaOH溶液已与CO2反应变质,同时又能

除去Na2CO3杂质?(除去变质氢氧化钠中的杂质)

Na2CO3+Ca(OH)2=CaCO3↓+2 NaOHNa2CO3+Ba(OH)2=BaCO3↓+2 NaOH

答:取待鉴别的溶液少许,滴加 适量的 Ca(OH)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

明原溶液已变质,同时也除去了杂质。

四、某同学欲证明变质的NaOH溶液中还存在NaOH(证明未完全变质),请你帮

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把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使CO2恰好与NaOH完全反应,测得反

应后溶液的质量为88.8g,若把溶液蒸干可得到21.2g无水碳酸钠。求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设生成21.2g碳酸钠需NaOH的质量为x,需 CO2的质量为y2NaOH+CO2=Na2CO3+H2O8044106Xy21.2g80:106=x:21.2g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6g/(88.8g-8.8g)

X100%

x=16g=20%

44:106=y:21.2g y=8.8g答:略仔细思考为什么求CO2质量?

第五篇:氢氧化钠变质专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知识积累:

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2=Na2CO3+ H2O

所以,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剩余物的可能组成有:

(1)全部是NaOH(一点都没变质);

(2)全部是Na2CO3(全部变质);

(3)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部分变质)。

检验剩余物成分的方法:

第一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检验剩余物中没有Na2CO3。具体做法是:取少量固体,往其中滴加稀盐酸,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碳酸钠,(因为有碳酸钠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 + Na2CO3=2NaCl+ H2O+CO2↑会产生气泡)

第二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检验剩余物中有Na2CO3而没有NaOH。具体做法是:取少量固体,往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含有Na2CO3;另取少量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除去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呈碱性。反应的化学方程是:Na2CO3 +CaCl2= CaCO3↓+2NaCl),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没有氢氧化钠。

第三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上一种检验方法中酚酞变红,说明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2、检验是否有碳酸钠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1)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2HCl + Na2CO3=2NaCl+ H2O+CO2↑

(2)加入石灰水有沉淀产生: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

(3)加入氯化钙有沉淀产生:Na2CO3 +CaCl2= CaCO3↓+2NaCl

练习:

1、实验室中有一瓶烧碱固体,打开瓶盖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小王认为它可能变质,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小王认为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原因是:(写

化学方程式),所以保存氢氧化钠必须。

(2)小王认为这瓶烧碱的可能组成有:A、全部是烧碱;B、全部是碳酸钠;小李认为还有第三种可能性,请你说出。

(3)对于第三种可能性,小李设计了一下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4)请你写出上面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

(5)你认为小李的第三步设计正确吗?说出理由。

(6)除上面用到的检验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的方法外,请你用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检验固体中含有碳酸钠,这种试剂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小赵认为检验固体中有氢氧化钠的实验可以这样设计:取少量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往其中滴加酚酞试剂,变红色,呈碱性,说明固体中还有氢氧化钠。这种设计合理吗?说明理由。

2、小明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已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明利用提供的试剂(CaCl2溶液、盐酸、CaCO3固体、酚酞)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

他首先的猜想是: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NaOH。

小明通过查资料知Na2CO3呈碱性。他根据首先的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试液加入 试管,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是NaOH。①小明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

②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写出他这次实验的操作、现象小明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他又有一个新的疑问:试液真是没有NaOH了吗?他又作了探究: ③猜想:

④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试液中还有NaOH。⑤通过上述探究,小明明白了: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故应保存。

3、“禽流感”是一种H5N1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禽类发病到人类染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预防这类病毒的方法是消毒,常见的碱类物质、甲醛等都有较好的杀死病毒的作用。其中NaOH溶液因消毒效果好且廉价易得被广泛使用,从而使工业烧碱用量增加。但工业烧碱在包装过程中和空气接触,可能发生变质,小王购买了一包工业烧碱,你认为这包工业烧碱的成分可能有哪三种情况:(1);

(2)(3)

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哪种情况?

事项,小明利用提供的试剂(CaCl2溶液、盐酸、CaCO3固体、酚酞)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他首先的猜想是: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NaOH。

小明通过查资料知Na2CO3呈碱性。他根据首先的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试液加入

试管,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是NaOH。

①小明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

②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写出他这次实验的操作、现象

小明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他又有一个新的疑问:试液真是没有NaOH了吗?他又作了探究:

③猜想:

④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

NaOH。

⑤通过上述探究,小明明白了: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故应保存。

5.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对该溶液的组成,甲、乙同学分别做出以下推测:

(1)我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推测都有不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推测是: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所有可能的组成,还需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6.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思奇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

思奇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氢氧化钠练习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