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妇科总结
三、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
四、产后身痛
1)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
2)风寒:独活寄生汤
3)血瘀: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
4)肾虚: 养荣壮肾汤+秦艽、熟地
五、产后恶露不绝
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2)血热:保阴煎
3)血瘀:生化汤
缺乳
气血虚弱: 通乳散(参芪归麦通吉梗)
肝郁气滞: 下乳涌泉散
痰湿阻滞: 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妇科杂病
一、癥瘕
气滞血瘀: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
痰湿瘀结: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
湿热瘀阻: 大黄牡丹汤+木通、茯苓
肾虚血瘀: 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急性盆腔炎
热毒炽盛: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瘀结: 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
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 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丹参、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气滞血瘀: 膈下逐瘀汤
寒湿瘀结: 少腹逐瘀汤
气虚血瘀: 理冲汤
二、不孕症
1)肾虚: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珠
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或右归丸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
3)瘀滞胞宫: 少腹/膈下逐瘀汤
4)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
三、阴痒
1)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加当归、栀子、白藓皮
2)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四、阴疮
热毒: 龙胆泻肝汤
寒湿: 阳和汤/托里消毒散
五、子宫脱垂
气虚: 补中益气汤+金樱、杜仲、续断 肾虚: 大补元煎+黄芪
第二篇:中医妇科重点 大总结
第一章
1、“带下医”是最早的妇产科医生,扁鹊
2、《黄帝内经》记载了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
茹丸。
3、中医专科的分化始于汉代,设太医令;唐代设太医署;宋代设太医局。
4、临产六字要诀:睡、忍痛、慢临盆。
第二章
1、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
月经病: 凡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统称为月经病。
2、《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3、月经的生理现象:
(1)初潮
一般13~14岁之间,可早至11~12岁,也可迟至16岁。
(2)周期
月经有明显的节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
(3)经量、经色、经质
一般经期第2~3天经量最多,总量约为30~80ml,经色黯红,初时较浅,量多时经色加深,将净时渐淡。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4)绝经
以停经一年以上的最后一次月经位标志。45~55,也可早至40晚至57岁。
4、天葵:天葵源于先天,属阴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作用。
5、冲任二脉:冲脉、任脉与督脉皆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属奇经。
6、妊娠五个月可用听诊器听到胎心音,胎动120~160次/分,胎心率多为150~160次/分。
7、预产期的计算是以末次月经第一天的日期为基数,月数加9(或减3),日数加7(阴历则加14),前后14天分娩属正常。
8、影响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9、分娩结束后,产妇的全身脏腑、气血与胞宫逐渐恢复到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需要6周。
10、分娩后,子宫内的淤血浊液经阴道排除,称为恶露。
第三章
1、妇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中以寒、热、湿邪较为常见。
2、脏腑功能失调,以肾、肝、脾的病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较为密切。
第七章
1、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的一类病症,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6个病症。(了解各个病的诊断要点)
2、崩漏: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为“崩中”,后者为“漏下”,由于崩与漏二者相互转化,故统称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
诊断要点:
(1)病史
(2)症状
(3)检查
治疗原则:量多势急--“治标”,塞流,即止血;
量少势缓--“治本”,澄源,即正本清源;
血止以后--复旧,即固本善后,调理恢复,以恢复冲任气血蓄溢之周期和胞宫定期藏泻之规律。
3、女子年满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经建立起月经周期规律后又停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周期以上者,称为闭经。(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
4、痛经
诊断要点、辨证要点
5、绝经前后诸证:女性在绝经期前后,伴随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酸背、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烘热汗出是最典型的症状)
第八章
1、带下病: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2、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任带二脉损伤,以致带脉失约或失养。湿邪所伤,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则带下过多;若精亏血少,任带二脉失养,则带下过少。
3、常见阴道炎诊断要点p123
第九章
1、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2、异位妊娠: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及残角子妊娠;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3、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流血,时作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者。
4、胎动不安: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或小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者。
此外,还要求胎漏、胎动不安的辩证论治,其中特别是肾虚证的寿胎丸。
第十章
1、产后“三病”指产后病痉、郁冒、大便难
2、产后“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辩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痛,以验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
3、产后发热要求了解它的辨证分型:比如哪些表现是哪个分型的
4、产后血瘀的代表方:生化汤及代表药物
第十一章
1、子宫肌瘤可分为黏膜下、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可采取中医特色疗法
2、不孕症:女子与配偶同居1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未孕者;或曾有过妊娠,未避孕而又1年未再受孕者 第十二章
1、子宫约重50g,长7-8,宽4-5,厚2-3cm,成年期宫体与宫颈长度之比为2:1,婴儿期1:2,老年期1:1
2、成熟卵巢的体积约为4*3*1cm,重约5-6g
第十三章
1、卵巢的主要功能:排卵(生殖功能)和分泌性激素(内分泌功能)
2、掌握雌激素与孕激素的作用
第十六章 巴氏分级法P316
第十七章 避孕成功率最高的宫内节孕器
第三篇:中医妇科总结
中医妇科总结
气虚证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肾气虚证:——固阴煎或归肾丸。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清经散。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血热证阴虚血热证:——两地汤。治法:养阴清热调经。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肾虚证:——当归地黄饮。治法:补肾养血调经。血虚证:——大补元煎。治法:补血益气调经。月经后期血寒证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或艾附暖宫丸。治法:扶阳祛寒调经。实寒证:——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治法:温经散寒调经。气滞证:——乌药汤。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逍遥散。治法:疏肝理气调经。肾虚证:——固阴煎。治法:补肾调经。
肝郁肾虚证:——定经汤。治法:补肾疏肝调经。气虚证:——举元煎或安冲汤。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月经过多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
七、茜草。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肾虚证:——归肾丸或当归地黄饮。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月经过少血虚证:——滋血汤或小营煎。治法:养血益气调经。血瘀证:——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痰湿证:——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治法:化痰燥湿调经。
气虚证:——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经期延长虚热证:——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蘆茹丸或固经丸。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血瘀证:——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肾阴虚证:——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治法: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经间期出血湿热证:——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治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
血瘀证:——逐瘀止血汤。治法:化瘀止血。1.出血期辨证论治(塞流、澄源为主)
脾虚证:——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肾气虚证:——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肾虚证肾阳虚证:——右归丸加党参、黄芪、田七。治法: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崩漏
肾阴虚证:——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血热证虚热证:——上下相资汤。治法: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实热证:——清热固经汤。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4)血瘀证:——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2.止血后治疗 崩漏止血后治疗是治愈崩漏的关键。但临证中个体化治疗要求较高。对青春期患者,有两
种治疗目标:一是调整月经周期,并建立排卵功能以防复发;二是调整月经周期,不强调有排卵。气血虚弱证:——人参养荣汤。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肾气亏损证:——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治法:补肾益气,调理冲任。闭经阴虚血燥证:——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气滞血瘀证:——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痰湿阻滞证:——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寒凝血瘀证:——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痛经湿热瘀阻证:——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苡仁、败酱草或银甲丸。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气血虚弱证:——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肾气亏损证:——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经行乳房胀痛肝气郁结证:——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络。肝肾亏虚证:——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鸡内金。治法:滋肾养肝,和胃通络。肝火证:——羚角钩藤汤。治法:清热平肝息风。经行头痛血瘀证:——通窍活血汤。治法:化瘀通络。血虚证:——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治法:养血益气。风寒证:——荆穗四物汤。治法:解表散寒,和血调经。经行感冒风热证:——桑菊饮。治法:疏风清热,和血调经。邪入少阳证:——小柴胡汤。
治法:和解表里。
经行身痛血虚证:——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治法:养血益气,柔筋止痛。
血瘀证:——趁痛散。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经行泄泻脾虚证:——参苓白术散。治法:健脾渗湿,理气调经。肾虚证:——健固汤合四神丸。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经行浮肿脾肾阳虚证:——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气滞血瘀证:——八物汤加泽泻、益母草。治法:理气行滞,养血调经。经行吐衄肝经郁火证:——清肝引经汤。治法:清肝调经。
肺肾阴虚证:——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治法:滋阴养肺。
肾阴虚证:——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主方:右归丸加减。治法:温肾扶阳。
肾阴阳俱虚证:——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治法:阴阳双补。
脾虚肝郁证:——安老汤。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经断复来湿热下注证:——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治法:清热利湿,止血凉血。
湿毒瘀结证:——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治法:利湿解毒,化瘀散结。
脾虚证:——完带汤。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肾阳虚证:——内补丸。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带下过多
阴虚夹湿证:——知柏地黄汤。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湿热下注证:——止带方。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治法:清热解毒。
带下过少肝肾亏损证:——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治法: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血枯瘀阻证:——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治法: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妊娠恶阻 脾胃虚弱证:——香砂六君子汤。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肝胃不和证:——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加姜半夏、枇杷叶、竹茹、乌梅。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血虚证:——当归芍药散。治法:养血安胎止痛。气滞证:——逍遥散。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妊娠腹痛虚寒证:——胶艾汤。治法: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血瘀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治法: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未破损期:——宫外孕Ⅱ号方加蜈蚣、全蝎、紫草。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休克型:——生脉散和宫外孕I号方。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异位妊娠.已破损期不稳定型:——宫外孕I号方加党参、黄芪。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包块型:——宫外孕Ⅱ号方。治法:活血祛瘀消癥。
肾虚证:——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胎漏、胎动不安血热证:——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气血虚弱证:——胎元饮。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血瘀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加减。治法:活血消癥,补肾安胎。堕胎、小产
凡妊娠l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
妊娠l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小产”,亦称“半产”。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殒堕者,称为“暗产”。
二、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以益母下胎为主。
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或安奠二天汤。治法:补肾健脾,调理冲任。肾虚证肾阳亏虚:——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治法:温补肾阳,固冲安胎。滑胎肾精亏虚:——育阴汤治法:补肾填精,固肾安胎。气血虚弱证:——泰山磐石散。治法:益气养血,固冲安胎。血瘀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治法: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脾虚证:——白术散加砂仁或健脾利水汤。治法:健脾利水。子肿 肾虚证:——真武汤或肾气丸。治法: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气滞证:——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治法:理气行滞,除湿消肿。
阴虚津亏证:——知柏地黄丸。治法: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妊娠小便淋痛
.心火偏亢证:——导赤散加玄参、麦冬。治法: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湿热下注证:——加味五苓散。治法: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妊娠小便不通(定义)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妊娠小便不通”,古称“转胞”或“胞转”。
感染邪毒证:——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加减。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外感证:——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或参苏饮。治法:养血祛风,疏解表邪。产后发热血瘀证:——生化汤加味或桃红消瘀汤。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退热。血虚证:——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治法:补血益气,和营退热。
气血两虚证:——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治法: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产后腹痛瘀滞子宫证:——生化汤加益母草或散结定疼汤或补血定痛汤。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血虚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风寒证:——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防风汤。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产后身痛血瘀证:——身痛逐瘀汤或生化汤加味。治法:养血活血,化瘀祛湿。肾虚证:——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治法:补肾养血,强腰壮骨。气虚证:——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产后恶露不绝血瘀证:——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血热证:——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气血虚弱证:——通乳丹。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缺乳肝郁气滞证:——下乳涌泉散。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痰浊阻滞证:——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治法:健脾化痰通乳。
气滞血瘀证:——主方:香棱丸或大黄虫丸。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癥。
痰湿瘀结证:——主方: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治法:化痰除湿,活血消癥。癥瘕湿热瘀阻证:——主方: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消癥。肾虚血瘀证:——主方: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治法:补肾活血,消癥散结。
急性盆腔炎热毒炽盛证:——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湿热瘀结证:——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盆腔炎湿热瘀结证:——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寒湿凝滞证:——少腹逐瘀汤。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气虚血瘀证:——理冲汤。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肾气虚证:——毓麟珠。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肾虚证肾阳虚证:——温胞饮或右归丸。治法: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肾阴虚证:——养精种玉汤。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不孕症 肝气郁结证:——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治法:疏肝解郁,理血调经。
瘀滞胞宫证:——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治法:逐瘀荡胞,调经助孕。
痰湿内阻证:——苍附导痰丸。治法: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肝经湿热证:——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治法: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阴痒 肝肾阴虚证:——知柏地黄汤加当归、栀子、白鲜皮。治法:滋阴补肾,清肝止痒。
外治法盆浴 蛇床子30g,百部30g,苦参30g,徐长卿l5g,黄柏20g,荆芥(或薄荷)20g(后下)。亦
可选用市售洁尔阴、洁身纯等中药制剂。
热毒证:——龙胆泻肝汤。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疮。
阴疮寒湿证:——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消疮。子宫脱垂
Ⅰ度: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以下,但不超越阴道口。
Ⅱ度:轻者,宫颈已脱出阴道口;重者,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气虚证:——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杜仲、续断。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肾虚证:——大补元煎加黄芪
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第四篇:中医妇科总结 202_考试总结
胞官:是女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的概称,包括解剖学所指的子宫、输卵管和卵巢。胞宫的功能涵盖内生殖器官的功能,受肾、天癸主宰,以“出纳精气”而通脑髓、联五脏、主 司子宫.使子宫正常行使其功能。身体无病而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三个月一潮者,称为“居经”或“季经”;—年一行者称为“避年”;还有终生不潮而却能受孕者,称为“暗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或“垢胎”,均是个别的特殊生理现象,若无不适,不影响生育,可不作病论。天癸,男女皆有,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牛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大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见红:接近分娩发动或分娩已发动时,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和黏液。如果血量多则应考虑有否异常情况。分娩结束后,产妇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约需要6—8周,此期称为“产褥期”,又称“产后”。产后一周称“新产后”,产后一月称“小满月”,产后百日称“大满月”,即所谓“弥月为期”,“百日为度”。阵痛:从有规律的宫缩开始至产门开全(子宫颈口完全扩张)的腹部阵发性疼痛,称阵痛 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恶阻,或子病,阻病,病儿 妊娠腹痛: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者,称为妊娠腹痛,亦名胞阻 异位妊娠: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称之,俗称宫外孕 滑胎: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屡孕屡堕”。本病以连续性、自然性和应期而下为特点。胎漏:妊娠期间,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 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胎元:奸娠是胚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母胎必须相互适应,中医把母、胎之间微妙关系以“胎元”来涵盖。胎元包括胎气、胎儿、胎盘三个方面的含义。《简明中区辞典》解释胎气为“胎儿在母体内所受精气”。产后腹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木病以新产后多见。不孕症: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称为。避孕药副反应:类早孕反应、闭经、过敏反应、月经不调、突破性出血 月经病治疗规律:治疗月经病又要顺应和掌握规律:一是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转化和气血盈亏变化规律,经期血室正开,宜和血调气,或引血归经,过寒过热、大辛大散之品均宜慎用或禁用,以免滞血或动血;经后血海空虚,宜调补,即经后勿滥攻;经前血海充盈,宜疏导,即经前勿滥补,二是顺应不问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不同年龄的妇女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青春期重治肾,生育期中年重治肝,更年期或老年重治脾:三是掌握虚实补泻规律,月经病纵然复杂。总分虚实两大类论治,治疗虚证月经病多以补肾扶脾养血为主,治疗实证月经病多以疏肝行气活血为主。崩漏急症处理:崩漏属血证、急证:根据‘总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暴崩之际,急当“寒流”止崩,以防厥脱,视病情反条件可选择下法: 1.补气摄血止崩暴崩下血补气摄血止崩最常用。独参汤或丽参注射液:高丽参10g,水煎服;或丽参注射液10ml,加入50%葡萄糖液40ml,静脉推注2.温阳止崩若出现阴损及阳,虚阳妄动,血无气护时,症见血崩如注,动则大下,卧不减势,神志昏沉,头仰则晕,四肢汛冷,脉芤或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病情已陷入阴竭阳亡危象,急需中西医结合枪救。中药宜回阳救逆,温阳止崩,急投参附汤,亦可选参附注射液或六味回阳汤。3.滋阴固气止崩使气固阴复血止。急目合口开、唇舌淡白、脉微欲绝等症状,此为阴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20ml加人5%葡萄糖血暴亡,气随血脱之危候。当急以益气回阳固脱液250ml静脉点滴。煎剂方选生脉二至止血汤。之法,给予独参汤或参附汤,并在配合输血、补4.祛瘀止崩使瘀怯血止,用于瘀阻血海,子宫泻液、抗休克等急救措施的情况下尽快清除官腔内而不藏,下血如注,可用三七粉、云南白药等冲容物。服。5针灸止血艾灸百会穴、大敦穴(双)、隐白穴产后发热诊断
1、病史妊娠晚期不节房事,或(双)。6.西药或手术止血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产程不顺(难产或滞产),接生不慎,产创护理不以抗休克或激素止血。洁;或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不禁房事;或当风
感寒;或冒暑受热;或有情志不遂史。
2、临床表 崩漏补肾法调补: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现产褥期内,尤以新产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表现调经。对生育期患者的复旧目标,主要调整肾—为持续发热,或突然寒战高热,或发热恶寒,或天癸—冲任—胞宫轴,以达到调整月经周期或同乍寒乍热,或低热缠绵等症状。若产后24小时之时建立排卵功能。常采用以补肾为主的中药周期后至10天内出现体温≥38。C,大多数情况下表疗法:分别按经后期滋肾养血,促进卵泡生长发示有产褥感染,除发热之外,常伴有恶露异常和育,经间期补肾活血促排卵,经前期补肾阴阳和小腹疼痛,尤其是恶露异常。3.检查(1)妇科检补肾疏肝以维持黄体功能,行经期活血化瘀通经,查:软产道损伤,局部见红肿化脓‘,盆腔呈炎进行序贯治疗,一般连用三个月经周期,可望恢性改变,恶露秽臭(2)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见复或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有的可建立或恢复排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宫腔分泌物或血卵功能,有生育要求者达到经调子嗣而病愈。培养可找到致病菌。B超检查见盆腔有液性暗区,提示有炎症或脓肿。彩色多普勒、cT、、磁共振内异症诊断:
1、盆腔疼痛包括痛经、非经期腹等能对感染形成的包块、脓肿及静脉血栓作山定痛及性交痛,80%患者合并盆腔疼痛
2、不孕 位和定性。产后发热诊断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以40-50%患者合并不孕
3、盆腔包块约17-44%患排除感染邪毒证,因此证最急最重.危及生命。者合并有盆腔包块
4、盆腔检查双侧宫骶韧带、急症处理感染邪毒所致的产后发热,是产科危急子宫直肠窝或后穹隆触痛结节
5、血CA125升高重症,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多见于严重的内异症、盆腔有严重明显反应、盆邪毒内传,热入营血,或热陷心包,其则发展至腔深部浸润合并巧克力囊肿破裂或子宫腺肌病。
6、热深厥脱危重之候。此时,应参照产褥感染”,积影像学检查超声波对巧克力囊肿的诊断有价值,极进行中西医救治。1.支持疗法加强营养,纠典型的巧克力囊肿的超声波影像为无回声区内有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情严重者或贫血者,密集光点。
7、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腹腔多次少量输血或输血浆。2.热入营血高热不退,镜下内异症的病灶形态多为紫蓝色结节或巧克力心烦汗出,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囊肿。数。治宜解毒清营,凉血养阴。清营汤加味或用经断前后诸症的诊断:
1、病史
45—55岁的妇清开关注射液,每日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女,出现月经紊乱或停闭;或40岁前卵巢功能早射液或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以清热解毒、醒神衰;或有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及其他因素损伤双侧开窍。3.热入心包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则卵巢功能病史。2.临床表现月经紊乱或停闭,随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而数:治宜凉之出现烘热汁出、潮热面红、心悸失眠、腰背酸血托毒,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雪丹:或醒脑静注射掖,肌内注射,每次2—4ml,3.检查(1)妇科检查:子宫大小尚正常或偏小。每日1—2次,或每次20ml稀释于10%葡萄糖(2)辅助检查:血查激素E2、LH、FSH等,典型200mI或生理盐水100ml内.静脉点滴 4.热深者呈现二高(高FSH、LH)一低(低E2)的内分泌改厥脱冷汗淋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候,变。绝经后E2水平周期性变化消失。急当回阳救逆,方用独参汤、生脉散或参附汤。或用参附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经断复来诊断:
1、病史有早婚、多产或情志所1-2次,或每次10—20ml稀释于5%或10%葡萄伤史,注意询问既往月经情况,绝经年龄,绝经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推注,以回阳救逆,益后有无白带增多及有无异臭味,有无性交出血史气固脱。此时病情复杂,势急症重,必须根据病或癥瘕病史。2.临床表现自然绝经1年后发生阴情,配合西医治疗,给予足够的抗生素,或皮质道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持续时间长短不定,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抗休克,及时处理伤口。部分患者白带增多,呈血性或脓血样,有臭味,若有盆腔脓肿,切开引流。当病情稳定后,应检或伴有下腹痛,下腹部包块,低热等。如出血反查原因,及时处理。复发作,或经久不止,或伴腹胀,消瘦等要注意产后病因病机: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四个恶性病变。3.检查(1)妇科检查:注意阴道出血方面:一是亡血伤津,二是元气受损,三是瘀血及分泌物情况,子宫颈、宫体、附件、包块及疼内阻,‘四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痛情况,注意腹股沟以及其他浅表淋巴结是否肿 大等(2)辅助检查:可行宫颈刮片细胞检查,结果 提示:巴氏I—Ⅱ级多为炎症。三到五级常见于 宫颈癌:若血清E2水平升高多提示卵巢有分泌 性激素肿瘤。血中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碱性 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或转氨酶、CA125检测升高
多见于恶性肿瘤。
妊娠病的诊断:首先要明确妊娠诊断。根据停经
史,早孕反应,脉滑等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 如妊娠试验、基础体温、B超等判断是否妊娠。妊娠病的诊断,自始至终要注意胎元未陨与已陨 的鉴别,注意胎儿的发育情况和母体的健康状况,必要时要注意排除畸胎等。治疗原则:以胎元的 正常与否为前提。胎元正常者,宜治病与安胎并 举,安胎之法,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为主。补
肾为固胎之本,健脾为益血之源,理气以通调气
机,理血以养血为主或佐以清热,使脾肾健旺,气血和调,本固血充,则胎可安。若胎元不正,胎堕难留或胎死不下,或孕妇有病不宜继续妊娠 者,则宜从速下胎以益母。用药原则: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 品,应慎用或禁用。如果病情确实需要,亦可适
当选用,如妊娠恶阻也可适当选用降气药物。
堕胎、小产不全急症处理若堕胎、小产不全者,见有阴道大量出血不止、腹痛加剧、面色苍白、呼吸短促、甚或神志昏迷、四肢厥冷、大汗淋沥、产后发热诊断:1病史妖娠晚期不节房事,或产
程不顺,接生不慎,产创护理不洁;或产后失血过多;或严后不禁房事;或当风感寒;或冒暑受热;或有情志不遂史。2临床表现产褥期内,尤以新产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表现为持续发热,或突然寒战高热,或发热恶寒,或乍寒乍热,或低热缠绵等症状。若产后24小时之后至10大内出现体温≥38℃,大多数情况下表示有产褥感染。除发热之外,常伴有恶露异常和小腹疼痛,尤其是恶露异常。3检查:(1)妇科检查:软产道损伤,局部可见红肿化脓。盆腔呈炎性改变,恶露秽臭。(2)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官腔分泌物或血培养可找到致病菌。B超检查见盆腔有液性暗区,提示有炎症或脓肿。c彩色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测,能对感染形成的包块、脓肿及静脉血栓作山定位和定性。产后发热诊断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以排除感染邪毒证,因此证最急最重.危及生命。
产后发热急症处理:感染邪毒所致的产后发热,是产科危急重症,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应参照“产褥感染”,积极进行中西医救治。1支持疗法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情严重者或贫血者,多次少量输血或输血浆。2热入营血高热不退,心烦汗出,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治宜解毒清营,凉血养阴。清营汤(《温病条辨》)加昧。或用清开灵注射液,每口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以清热解毒、醒神开窍。3热入心包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则昏迷、面包苍白,四肢厥冷,脉微而数。治宜凉血托毒,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醒脑静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41mL。4热深屈脱急当回阳救逆,方用独参汤、生脉散或参附汤。或用参附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4 mL,每日1~2次,或每次10~20 mL稀释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椎注,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必须根据病情,配合西医治疗,给予足够的抗生素,或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抗休克,及时处理伤口。若有盆腔脓肿,切开引流。当病情稳定后,应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急性盆腔炎诊断:1病史近期有经行、产后、妇产科手术、房室不洁等发病因素。2临床表现呈急性病容,辗转不安,面部潮红,高热不退,小腹部疼痛难忍,赤白带下或恶露量多,甚至如脓血,亦可伴有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3检查(1)妇科检查: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阴道充血,脓血性分泌物量多;宫颈充血,宫体触压痛拒按,宫体两侧压痛明显,甚至触及包块;盆腔形成脓肿,位置较低者则后穹隆饱满,有波动感。(2)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更明显。阴道、宫腔分泌物或血培养可见致病菌。后穹隆穿刺可吸出脓液。B超检查可见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液或肿块。
慢性盆腔炎诊断:1病史既往有急件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及妇科手术感染史,或不洁性生活史。2临床表现下腹部疼病,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甚至不孕。3检查妇检子宫触压痛,活动受限,宫体一侧或两侧附件增厚,压痛,甚至触及炎性肿块。盆腔B超、子宫输卯管造影及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不孕症诊断:诊断:通过男女双方全面检查找出原因,是不孕症的诊治关键。1询问病史结婚年龄、丈大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月经史、既往史(有无结核、阑尾炎手术、甲状腺病等)、家族史、既往生育史。对继发不孕者尤须问清有无感染病史。2体格检查注意第二性征的发育,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有无畸形、炎症、包块及溢乳3不孕症特殊检查(1)卵巢功能检查了解卵巢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状态(2)输卵管通畅试验常用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碘液(或碘水)造影及B超下输卵管过氧化氢等显影技术(3)免疫因索检查如抗精子抗体、抗内膜抗体(4)子宫腔镜检查怀疑有宫腔或宫内膜病变时,可做宫腔镜检查或作官腔粘连分离(5)腹腔镜检查上述捡交均未见异常,或输卯管造影有粘连等,可做腹腔镜检查。可发现术前未发现的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必要时剖腹探查。(6)当怀疑垂体病变时,如催
乳素反复升高,或伴有乳头溢乳,应作头颅CT、MRI检查,排除垂体病变引起的不孕。
阴道细胞学诊断标准巴氏土级分类法: I级:正常,为正常的阴道涂片。Ⅱ级:炎症,细胞核普遍增大,淡染或有双核。有时炎症改变较重,染色质较多者要复查。III级:可疑癌,主要改变在胞核,核增大,核形不规则或有双核,核深染,核与胞浆比例改变不大,称为核异质。IV级:高度可疑癌,细胞具有恶性改变,核大深染,核型不规则,胞浆少,唯在涂片中癌数量较少。V级;癌,具有典型恶性细胞的特征日量多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增生期行经时功能层子甘内膜剥脱。随月经血排出仅留下基底层,在解激素影响下,内膜很快修复,逐渐生长变厚,细胞增生。增生期又分早中晚三期。(1)增生早朗:内膜的增生与修复在月经期即已开始约在月经周期的5-7天内膜较薄,约1-2mm。(2)增生中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8-10日,此期特征是间质水肿明显增长,呈弯曲形;腺上皮皮细胞表现增生活跃,细胞柱状,有分裂相。(3)增生晚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1-14口。此期内服增厚至3-5mm,表面高低不平,波浪形。
2、分泌期为月经周期的后半期。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能使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腺体增大。分泌期也分早中晚三期。(1)分泌早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腺上皮细胞开始出现含糖元的核下空泡,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2)分泌中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碎.细胞内的糖元溢人腺体,称为顶浆分泌。(3)分泌晚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朗。子宫内膜厚达10mm,并呈海绵状
3、月经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4日: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更低,内膜功能层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血流减少,组织变性,细胞壁破裂形成血肿,促使组织坏死剥脱,变性、坏死脱落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从阴道排出,形成月经血。
胎漏、胎动不安: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要点是阴道下血、腰酸、腹痛、下坠四大症状的性质、轻重程度及全身脉证,以辨其虚、热、被及转归。
1、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加党参白术或滋肾育胎丸。
2、血热证: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当归散(归芍芩白术川芎)
3、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固冲安胎。胎元饮(人参白术炙甘草归芍熟地杜仲陈皮)
4、血瘀证:活血化瘀,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桂枝茯苓芍药丹皮桃仁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带下病:带下过多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闹,带脉失约,湿邪是导致本病主要原因,脾肾肝三脏是产生内湿之因,外湿多因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或不洁性交等,以致感受湿邪。
辨证要点主要是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异常。一般,带下色淡、质稀者为虚寒;色黄、质稠、秽臭者为实热,临症时,结合全身症状、舌脉、病史等进行分析,本病治疗以除湿为主。1.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阳虚证: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鹿茸肉苁蓉菟丝子潼蒺藜肉桂制附子黄氏桑螵蛸白蒺藜紫菀茸)
3、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4、阴虚夹湿证: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汤(知柏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
第五篇:中医妇科考试总结
妇科
月经病: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或伴有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病机:寒热时邪侵袭、情志因素、房事所伤、饮食失宜、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诊断:多以四诊收集的临床表现为依据,以主要症状而命名。
辩证:着重月经的量、色、期、质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经断前后出现明显不适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症候,运用四诊八纲辩其脏腑、气血、经络的寒热虚实。治疗原则:
1.重在治本2.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月经先期
定义:月经周期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病因病机:1.气虚 a脾气虚b肾气虚
2.血热a 阳盛血热b阴虚血热c肝郁血热 辨证论治:1.气虚证
脾气虚---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 肾气虚---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2.血热证
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肝郁血热---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预防与调摄:1.节饮食2.调情志3.适劳逸4.节房事和节制生育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血寒(虚寒、实寒)、气滞 辨证论治:1.肾虚证---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证---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3.血寒证
虚寒证---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匮要略》 实寒证---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证---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
病因病机:肝郁肾虚
辨证论治:肝郁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肾虚证---补肾调经---固阴煎
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病因病机:气虚血虚血瘀
辩证论治: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
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三
七、茜草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径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血瘀、痰湿
辩证论治: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 血虚证---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 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
月经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径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病因病机:气虚血热血瘀
辨证论治: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举元煎 血热证
虚热证---养阴清热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 湿热证---清热祛湿,化瘀止血---固经丸
血瘀证---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者。病因病机:肾阴虚湿热血瘀
辨证论治:肾阴虚---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
湿热证---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血瘀证---化瘀止血---逐淤止血汤
崩漏: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治崩三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病因病机:脾虚肾虚血热血瘀 辩证论治:
1)出血期辩证论治
出血期以塞流、澄源为主。
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 肾虚证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加党参、黄芪、三七 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血热证
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滋汤 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淤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止血后治疗
止血后复旧为主,结合澄源
闭经: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闭经。
病因病机:气血虚弱肾气亏虚阴虚血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 辩证论治:
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肾气亏损---补肾益气,调经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加淫羊藿、紫河车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附子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血府逐淤汤
痰湿阻滞---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或剧痛晕厥者,成为痛经,有称“经行腹痛”。病因病机:不通则痛,不容则痛 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肾气亏虚
辩证论治: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辩证求因而治本 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汤
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止血---圣愈汤
肾气亏损证---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调肝汤
月经前后诸症:指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出现明显不适的全身或局部症状者,以经前2-7天和经期多见。
1)经行乳房胀痛:没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作涨,或乳头涨痒疼痛,甚至不能触衣者。
病因病机:根据部位时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肝气郁结肝肾亏虚
辩证论治:肝气郁结证---疏肝理气,和胃通络---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肝肾亏虚证---滋肾养肝,和胃通络---一贯煎加麦芽、鸡内金
2)经行头痛:每遇经期或行径前后,出现头痛为主要症状,经后辄止者。病因病机:肝火血瘀血虚
辩证论治:治法以调理气血,通经活络为主 肝火证---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血瘀证---化瘀通络---通窍活血汤
血虚证---养血益气---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3)经行感冒: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感冒症状,经后逐渐缓解者。病因病机:风寒风热邪入少阳
辩证论治:风寒证---解表散寒,和血调经---荆穗四物汤 风热证---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桑菊饮加当归、川芎
邪入少阳---和解表里---小柴胡汤
4)经行发热: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发热为主症者。病因病机:肝肾阴虚血气虚弱瘀热壅阻 辩证论治:调气血,和营卫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育阴清热---蒿芩地丹四物汤 血气虚弱---补益血气,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瘀热壅阻---化瘀清热---血府逐瘀汤加丹皮
经行身痛: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身体疼痛为主证者。病因病机:血虚血瘀
辩证论治:血虚---养血益气,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 血瘀---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趁痛散
6)经行口糜: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口唇糜烂,如期反复发作,经后渐愈者。病因病机:阴虚火旺胃热薰蒸
辩证论治:阴虚火旺---滋阴降火、佐以活血化瘀---知柏地黄汤加蒲黄、田七 胃热薰蒸---清胃泄热---凉膈散
经行泄泻: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解数次,经静自止者。病因病机:脾虚肾虚
辩证论治:脾虚---健脾渗湿,理气调经---参苓白术散 肾虚---温阳补肾,健脾止泻---健固汤合四神丸
8)经行浮肿: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者。病因病机:脾肾气虚气滞血瘀
辩证论治:脾肾阳虚---温肾化气,健脾利水---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养血调经---八珍汤加泽泻、益母草
经行风疹块: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周身皮肤突起红疹,或起风团,瘙痒异常,经净渐退着。
病因病机:血虚风热
辩证论治:血虚---养血祛风---当归饮子 风热---疏风清热---消风散
经行吐衄: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或衄血者。病因病机:肝经郁火肺肾阴虚
辩证论治:肝经郁火---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 肺肾阴虚---滋阴养肺---顺经汤加牛膝
经行情志异常: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或彻夜不眠,甚或狂躁不安,经后复如常人者。病因病机:肝气郁结痰火上扰
辩证论治:肝气郁结---疏肝解郁,养血调经---逍遥散
痰火上扰---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生铁落饮加郁金、川连翘
绝经前后诸症: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症候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痛、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病因病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
辩证论治: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加减
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 经断复来: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或1年以上,又再次出现子宫出血。病因病机:脾虚肝郁肾阴虚湿热下注湿毒瘀结 脾虚肝郁---健脾调肝,安冲止血---安老汤
肾阴虚---滋阴清热,安冲止血---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湿热下注---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湿毒瘀结---利湿解毒,化瘀散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绝经后短期内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骨吸收亢进,全身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与绝经有关的代谢性骨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受累者多为绝经后3-4年,可延至70岁妇女。病因病机:肾精亏虚阴虚内热阴阳两虚脾肾两虚 辩证论治;肾精亏虚---补肾填精益髓---左归丸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补肾强筋---知柏地黄丸
阴阳两虚---补肾壮阳,益髓健骨---二仙汤加菟丝子、五味子、肉苁蓉、杜仲、茯苓 脾肾两虚---益肾健脾---大补元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