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17-103363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3 11:37: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浅谈生活教育理论在低年级数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他们学起来自然也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低年级数学生活化实践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密切联系。那如何让这种理念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呢?

一、走进生活,引出数学问题。

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数学知识就来源于这个大大的活知识宝库,如果老师能够结合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那么学生也肯定能学的积极,学的主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教师就应具备生活意识,用一双慧眼发现数学信息,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去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面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教师可把商场里的商品做成课件,在新课开始播放课件,创设情境,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学生就能联系课前观察的情景很容易回答出:“同一种商品摆放在一起”,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基础。再如:《小明的一天》一课,课前一天先请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起床、上学、放学、1休息等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再汇报了解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学习《认识钟表》知识已是水到渠成。如此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受到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养成教育。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立足生活,感受数学乐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学生的兴趣之源呢?那么我想这又需要我们去贴近孩子的生活,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他们平时喜欢什么呢?什么事物会引起他们大大的求知欲望呢?我想对于任教低年级数学的我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去学习,更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把问题情景生活化,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那么学生一定能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沉淀到教师营造的情感氛围之中。

例如《数墙》这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熟练掌握了 “20以内加减法”后,根据规律进行计算的一堂课,如果单纯的根据规律计算,就会变得十分的枯燥乏味。所以我以“你们看到工人叔叔砌墙吗”这一问题展开本节课,让学生体验砌墙的过程,是一层一层由下往上搭建的。在此基础上用“小刺猬”砌墙的动画,让学生体验砌墙过程,并发现这些墙与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墙上有数,从中引出“数墙”。学生在观察刺猬砌墙的时候,显得特别认真,其实这也是从学生喜欢的方式着手,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三、走近生活,培养探究意识。

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形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如在《认识线段》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我通过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比较》将毛线拉直,说方法,强

调一端对其,看另一端,将这一段描下来,那么这一段的长度就是线段,接着再进一步从拉直的这条线认识线段的两个端点,辅助多媒体在课件上抽象出线段的图形,闪烁端点,加深认识。

2、在对线段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让学生想象线段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通过自己的描述再次感受线段的两个特点,并及时通过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线段进行辨认,加深了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3、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在学生对线段有初步的认识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每条边,用手摸一摸,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例子来加深理解,加深对线段的感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引导学生从生活到图形中,寻找多边形中的线段。

在这几个环节中,从学生平时常见的线引入,认识线段,然后再回到生活中去,去找生活中的线段,更加能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运用生活,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的接受器,教师也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只有通过学生自已积极的思考,自由地选择解题方法,才能使每个人得到思维的训练,为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应用知识,回归生活

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把新知识用于生活中。

(一)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二)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出有价值的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

(三)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外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例如:教学“认识长度单位——米”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体验一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

我们坚持“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造就出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今后,我们还将与学生一起“共生活、共甘苦”,继续创造,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7月第一版。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4月第三版。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2_年1月第一版。

第二篇:走进生活 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

数学科

翁婷

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内容摘要: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生活与数学课堂的关系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走进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感悟

解决问题

生活课堂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教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生活与数学课堂的关系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每一个人,从他出生开始,就已经离不开社会,而社会正是数学课堂的摇篮。孩子们的兴趣的产生,有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如果我们在课堂中以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为起点,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纳入到课堂中来,都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与其产生共鸣。

例如,我在执教“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先请学生看一段超市购物和乘车购票情境的录像,然后结合实际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见过人民币或使用过人民币吗?通过观看几段动画,已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感受到钱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买东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情,但是把它提到课堂中来,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再让学生说一说,孩子们又联想到了其他一些关于钱的知识,如:各国的钱是不同的,钱的产生及其发展,如何辨认真假等。

二、利用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各式各样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多些、少些》这节课时,课前我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去市场购买一些水果,记下水果的重量或个数,亲自参与到生活中的购物活动中。课堂上,再指名汇报自己购物结果,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通过“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少一些”的相互问答,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充分表达它们之间的联系,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这时进行新课教学,所取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课时,以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

可以说,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已经充分体验到规律的美妙之处。紧接着,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大家看,(课件出示:毛巾)这两条毛巾上的图案就是有规律的。再比如,这位小朋友穿的裙子上的图案也是?还有手镯上珠子的排列、地板上瓷砖的排列、斑马身上的纹路等等。(课件出示:裙子、手镯、瓷砖、斑马)你们还能找出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吗?(学生畅谈)

在教学的结束环节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四、创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而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产生矛盾。于是在抽象的数学知识面前许多学生感到无能为力,产生了恐惧感。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我除了教授课本上的例题外,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用以练习。练习题为:明明快过生日了,妈妈打算给他买一份礼物。于是,带着明明来到新华书店里。明明想买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它们的价钱分别是:32元、19元。(课件出示:书包和彩笔的价钱)问:你能估计一下,买这两样东西,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为了培养学生数感和估算意识,我特别地设计了这么一个估算的生活情境。孩子们也积极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大部分学生都把32估成30,19估成20。接着,我就带领学生进行精确计算,发现32+19=51。这下,班上像炸开了锅。突然,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明白了。只带50元是不够的。我们平时去买东西的要多带一些钱,我们要多估一些。有一回,我和妈妈去买东西时,就发现带的钱不够了,会很尴尬。”这个孩子说得多好呀,把数学真正联系到了现实生活中。我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生活实际出发,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气,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因生活而精彩!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第三篇:学习生活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学习生活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目标中也提到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做数学,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孩子们才会真正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才会学懂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应用;实践

【Abstract】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clearly states that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content should be realistic,meaningful and challenging”.Mathematics curriculum objectives also mentioned that should help students initially learn how to use the mathematical way of thinking to observe,analyze social reality,to solve problems in daily life and other subjects,an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applied mathematics."Therefore,in teaching mathematics,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For students to create a life of learning scenarios,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in practice,do the math,teach students to observe life,the vision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solve problems in life.So that the children will truly enter into the rol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will feel and experience the charm and value of mathematics,will learn math.【Key words】Mathematics; Life; Application; Practice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目标中也提到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生活实际更加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才会学懂数学。

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价值。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由“为什么自行车的轮胎是圆形的?”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教学“求积的近似值”时,出示“妈妈买了1.5千克白菜,每千克白菜0.25元,妈妈应付多少钱?”0.25×1.5=0.375(元)“该怎样付款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把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现象,使学生看到所学的内容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进而强化他们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2.回归生活空间,在实践中做数学

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学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的生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应当摒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因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获取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利息”时,我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计算方法,而是先让学生在课前到银行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利息方面的知识,课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课堂教学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中无数数学问题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到处都要应用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创造条件,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供广阔的空间。学了“多位数乘法”后让学生做父母的“小会计”,在买东西时帮父母算价钱。学了“统计”后让学生统计家里一年中每个月的用水量和用电量,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分析用水量和用电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了“时、分、秒”后,让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树立时间观念。学生在生活课堂里解决了很多身边的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4.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随处都能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我们应有效地、不断地养成学生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

例如,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中奖”的游戏。在利益的驱动下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自信自己是“幸运儿”。教师应教会学生遇到这种事情后应冷静分析大奖背后的“秘密”,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从而避免上当受骗。

另外,指导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是促使学生主动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孩子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真实世界里的数学与课本上的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发现数学、探索数学,提高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走进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翠茵学校 潘苑 走近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听完窦桂梅老师的《魅力》一课,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感觉语文就应该是这样教的,语文老师就应该是这样做的。窦老师的课堂,温润而有张力,流淌着动人心弦的美。她对我们谆谆善诱,语文课堂要做到“三度”:有温度,有广度和有深度。下面,我将从以上三方面来谈谈我所感受到的窦老师的魅力。

温度:窦老师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孩子‘享受语文生活’,让他们那色彩斑斓的天空里,飘满语文生活的花絮。”窦桂梅老师笑言当语文老师是幸福的,因为可以在各种文本“活一回”。在《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堂上,窦老师端起评书人的范儿,拿起板擦当醒木,张口字正腔圆,娓娓道来,把所有听课的孩子和老师都摄入其中,一起痛快淋漓地去“棒打洪教头”。在《魅力》的课堂上,师生跟随卡佳一同“怯生生”走进“汤姆叔叔的小屋”剧场,为卡佳的善良而感动,为卡佳的忧伤而难过。最后,爸爸带卡佳去后台,告诉她“汤姆叔叔是假的,这戛然而止的结局引发学生们的“义愤填膺” ——单纯美好的童心不应该受到摧残!无论上什么课,窦老师总是淋漓尽致地投入其中,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孩子感受不同的世界。窦老师的课堂充满着温情,充满了感动。

广度:语文需要积累,厚积才能薄发。窦桂梅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老师们哪,积累就是积德呀!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积德呀!”窦老师为了孩子们的积累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课堂教学的广度,窦老师除了平日阅读各式各类的书籍汲取养分提升自己外,还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上,在备课上花大功夫——翻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为了讲好《魅力》一课,窦桂梅老师把《汤姆叔叔的小屋》反复读了很多次,还读了相关书评,读了惠特曼关于童心的诗歌„„她认为,老师们好好备课就是最好的培训。每一次备课就是一次美丽的蜕变,一次扎实的自我提升。正因为有了她课前的醉心投入,才会有“窦课堂”的广度和“窦学生”视野的宽度。

深度:窦桂梅老师更追求课堂的深度,她注重举一反三,更注重举三反一。无论讲何种文体,她都要引申拓展,要升华。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她的课堂渗透着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反复的朗读和探究,学生融入情境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例如她的《魅力》一课,紧紧扣住最有价值的“呵护童心”的主题展开,从惠特曼的“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到一点一滴体会卡佳丰富的内心世界,最后想象童心被摧残后的卡佳成年后对待儿女的做法,文本深度一点一点递进,水到渠成,让大家深刻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像呵护荷叶上晶莹脆弱的露珠一样呵护孩子的心灵”这句话的意义。

作为窦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有幸听到这样一堂魅力四射的课,是我的福气。我要努力做一名有温度、有广度和有深度的语文老师,带给孩子们纯真、美好、快乐的课堂。

第五篇: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的体艺馆参观历史文物展。

“快看那个!”“看这个这个!同学们拥拥挤挤的在历史文物展前放出惊叹的语言,投出惊羡的目光。”我走上前一看,文物展的文物果然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看!那有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青铜古器;那有民国时期的银币;有毛主席时代的粮票,纸币,还有秦朝的兵马俑,青铜礼器;唐朝的银锭子;宋朝的书画……令人目不暇接!

我的目光一瞟,看见了那摆着一套粮票和旧纸币,此时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在我爸爸妈妈小时候,家里没得吃没得喝,生活非常苦,更不要说什么电脑手机了,就连电视他们还得一伙人一起看呢!而就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里,中国飞速的前进,令西方国家都刮目相看。看到这些纸币和粮票,我又看看现在口袋里的崭新的人民币,知道中国进步了!已经是正宗的超级大国了!

据说有一百多处,通过查阅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因此,谁如果要鉴赏,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我国还有更多的好风光,如安徽黄山、九华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云南石林、山东泰山、河南开封、嵩山少林寺。虽然这些是自然景象,但是不容我们破坏。而是需要我们保护,让华夏儿女都能看到如此的美景。

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也更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允许其他国家侵略我们中国,也不允许中国儿女损坏这些美好的景象。

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