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探究
探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探究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性教学 新方法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波及面积广、涉及范围多的人文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将重点放在文学理论知识上,因而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就需要其专业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对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的培养。在此,本文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二.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同时还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而作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各科知识的过程中,除了体会其中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习其中的精神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健全自己的人格体系,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
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刁难”。面对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逐渐趋向于复合型人才。而这些则使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改革,将学习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首要难题。此外,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我们应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价值,即所谓的社会效益,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思想、社会公德等。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及应用价值。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新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在其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汉语源远流长,承载着整个国家的辉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语言文字的应用总有偏差,由于历史、文化、区域差异,错字别字、不规范用语的现象屡见不鲜。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二)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优势。而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其核心在于“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强化。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在于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模拟招聘情境,锻炼学生口
才:自我介绍、面试问答„„。因为口才并非单纯的能说会道,它是一个人德、才、学、识的综合体现,是用人单位在较短时间内最快获取对应聘者的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手段。教师在模拟招聘或面试结束后对学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完善。“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单纯的诗词鉴赏等理论教学就与学生的才思泉涌、妙语连连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起来了。
(三)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则违背了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由此就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力争“实践、创新、应用”还要遵从我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将汉语言文学推向更广的社会层面,尤其是发挥“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例如:202_年4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一名留学生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就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刺伤母亲。这虽是个案,但也要引起重视。教师教授先秦诸子散文孔子的《大学》:“为人子,止于孝”时可将“孝”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认识到符合孝道,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的要求。不爱父母焉能爱他人?不爱家庭焉能爱祖国?以此类推,将“爱国”、“礼仪”等美德也作为专题,既学前人文才,又品思想,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本科院校以及大专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专业,同时也是国家或民族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主流专业。汉语文文学专业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关系着我国民族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理论教师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春.关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的建议——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民族教育研究, 202_,(5): 43-46.[2]苏晓芳.汉语言文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_,(1): 144-147.[3]阎秀萍.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_,(3): 57-60.[4]周维德.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2_,(4): 48-51.
第二篇: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有效地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改活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 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2_ 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2_》,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 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
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论/文/网 LunWenNet/Com]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文革”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_(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2_(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2_.[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2_(1)。[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2_(24)。
[6]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2_(6)。
[7]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2_(2)。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有效地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改活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 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2_ 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2_》,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 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
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第五篇:汉语言的应用性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运用性
朱培林
摘要: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以培养汉语学科人才为主的专业, 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时期就已经设立了“中文学”专业,学科教学经验的积累十分丰厚,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也比较固定。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高校招生人数最多和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由于学科性质与理工科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汉语言文学学科的专业应用性,其性质不仅理论性强,运用性也比较强,语言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善于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遵循运用语言的准则,提高汉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运用性
正文:列宁曾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毋庸质疑,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可见,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首先就要了解这门学科。认识这门学科专业的教育基本特点。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2_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年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
(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简述汉语言文学的运用性
(1)写作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就有写作的训练,也有相关的理论专业课。《写作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以及格式规范,《文学概论》则为其提供了深层次上规律总结,这两门课时写作运用的基础,也是写作运用的以进行的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即同于其它专业的写作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因其文科性质比较强,其写作追求的层面也“以文弄墨”,不过归之于个人,可能也会相应的转弱。写作的运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要求,也是其专业性质的一种体现。
(2)语言规律。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语言的专业,其对语言文字的修养及其能力也是相对较高的。其对语言文字规律的总结是综合实用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比较实用的部分。语言规律的运用,变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自身语言规律的运用。因为我国幅员大,语言情况比较复杂,国家规定现在官方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但是实行到个人,不是每个人都很好的掌握了普通话,以区域来看:南方人对f和h以及卷舌音分不清,也用不好,东三省则对卷舌敏感度不高。通过语言规律的运用,可以让所学者知道语言规律的来源以及正确状态,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相关联,其运用性大多是其学科的基本要求。对语言音韵的要求,对文学理解的要求,对美学的理论的理会等,都对其运用性作出了要求和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的运用性,是其学科自身的延伸,是其理论的实际应用,其运用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其自身理论的掌握程度。
(3)美学指导。汉语言文学的首要应用性既是美学指导,而不是相关文学的运用性。美学是理解文学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万物的基础。只要适合美的标准的事物,其即可存在,如果不适合美的标准,其不可存在。美是维持世界存在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来说,理解文学的前提,就是要理解美学,美学给文学提供了内在的规律,是文学存在的根本保证。所以,汉语言文学的首要运用性就是美学指导。
(4)文学理解。文学理解是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种运用性,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显现的一种运用性。美学可以解构文学作品,在解构的基础上,即可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文学理解,既是理解文学作品。汉语文学专业,通过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并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很高层次的文学理解性。在其运用性上,不仅可以对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也可对没有学过,没有看过,甚至刚刚出版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文学理解,是一个高的层次,不是一般没有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可以做到的,文学理解不同于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只是理解文学作品文本字面意思,对于文本反映的深层次上的含义是不能作理解的,文学理解既是要解构文本深层次上的含义,这就需要相关理论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三、汉语言文学的运用必须符合它的“三性”
何为“三性”?即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是运用语言亘古不变的准则。
学习汉语言,一般应先从用词准确着手,锤炼词语;其次要把句子造通,后把句式造好;最后才可以用语句描绘意境。由此可见,准确性是对一切文章和讲话的基本要求,也是鲜明性、生动性的基础。准确性属于逻辑学中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问题。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周密,推理不合逻辑,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必然不准确;反之,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必然不准确,所表达的概念、判断、推理必然不合思维的规则,即违反了准确性准则。
“这次去看演唱会,我既看到了周杰伦,又看到了蔡依林,真是一箭双雕啊”这句话乍听起来很刺耳,但仔细分析一下,只是用词不正确的问题。“一箭双雕”是个成语,是“语义双关”或者是“做一件事达到两种目的”。在这里用“一举两得”,还说得过去,也好听一些;要是什么都不用,干脆把最后一个分句删掉更好。
语言的准确性必须统一于特定的思想内容。语言的运用如果脱离了内容,只就词句本身来谈准确不准确,就会陷入咬文嚼字、玩弄技巧的泥坑。语言的准确性应是以准确地认识事物为前提,选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准确的思想内容。
运用语言,有了准确性的基础,还得讲求鲜明性。鲜明性是一切文章的共同要求。所谓鲜明性就是 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言短意长,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鲜明地告诉读者,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使读者受到教育。
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鲜明性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如用鲜明个性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鲜明色彩的语言描绘社会环境及用较少的语言表达较丰富的思想内容等。
譬如诗人晏几道的《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诗抒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出鲜明的主题,而且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伤秋念远之情,用语本色,情感真挚。
再如,鲁迅《故乡》中的两段话也很有魅力。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
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这两段鲜明的语言把闰土的形象描写的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就能把闰土的形象准确的刻画出来,引发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鲜明性的体现,精炼的典范。要想使文章具有鲜明性,只有一把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用极少的语言写出鲜明丰富的内容来。
一般来说,鲜明的语言,往往也是生动的语言,但生动性在词章技巧方面还要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它要求语言要新鲜活泼,感情洋溢,有说服力、感染力。语言的生动性是语言形象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它应贯穿全部文学作品。
使语言生动活泼的手段很多,如精心锤炼词语、巧妙安排句式、广泛运用意境描绘的方法等。
还有一篇记忆深刻的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得两段经典的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鸣蝉,秋天的蟋蟀,加上捕鸟的冬季——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四季风采。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地捕鸟的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支、撒、系、牵、看、拉”7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
语言的生动,并不在于用词是否华丽。有时不用形容词,直接说出,只要恰到好处,语言同样生动。这就是语言的生动、鲜明、准确之处。
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特有的最美妙的精神载体,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阶梯。我们的汉语言较之其他语种具有优美、隽永的特点。我们理所应当对它兴味盎然。文学作品更是思想、情感、美感的集合体,我们应该对它满怀热情。一定要讲究其逻辑和词章,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在学习和运用中不断进步和提高,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社科纵横,202_,(01)[2]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文学,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_,(01)[3] 段轩如.写作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