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编辑:无殇蝶舞 识别码:17-93995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8 17:28: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国办发[202_]50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十月六日

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国土资源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为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投

1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投入方式、组织形式,促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重大意义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现有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完善,配套率低,欠账较多,对现有灌区全面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峻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因而也需要更多的投入。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建设滑坡,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粮食增产,而且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认真组织试点,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原则。

1.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国家要逐步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同时,要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和引导农民尽可能增加劳动积累。

2.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筹劳标准。

3.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把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4.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的原则。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三、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工作重点

(一)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整合国家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原则,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逐步形成适度规模。

(二)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采取以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县都要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全国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三)规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一是明确资金投向。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补助粮食主产县。二是明确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

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完善补助方式。主要用于补助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具体方式可采取项目管理或“以奖代补”的办法。四是制订补助标准。根据工程性质、农民在限额内筹资筹劳情况,制订不同的补助标准,筹补结合、多筹多补。五是健全申报程序。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主体的申请进行审查、公示后联合上报。需要农民筹资筹劳的项目,应经县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政府给予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的斗渠、相邻村共用的村级小型水塘(库)和圩堤等农民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限额标准由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筹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影响村整体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可按受益群体议事。要加强资金和劳务的监管,对国家引导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和劳务,都要实行全过程公开、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强行以资代劳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资金和劳务使用效率。

(五)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县乡政府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和责任,落实有关政

策,组织规划编制,抓好项目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检查监督。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

(六)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_〕45号)的要求,积极推进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妥善解决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改革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为工程良性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

第二篇: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

作者:佚名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为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投入方式、组织形式,促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重大意义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现有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完善,配套率低,欠账较多,对现有灌区全面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峻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因而也需要更多的投入。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建设滑坡,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粮食增产,而且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认真组织试点,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

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原则。

1.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国家要逐步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同时,要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和引导农民尽可能增加劳动积累。

2.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筹劳标准。

3.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把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4.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的原则。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三、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工作重点

(一)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整合国家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原则,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逐步形成适度规模。

(二)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采取以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县都要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全国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三)规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一是明确资金投向。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补助粮食主产县。二是明确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完善补助方式。主要用于补助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具体方式可采取项目管理或“以奖代补”的办法。四是制订补助标准。根据工程性质、农民在限额内筹资筹劳情况,制订不同的补助标准,筹补结合、多筹多补。五是健全申报程序。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主体的申请进行审查、公示后联合上报。需要农民筹资筹劳的项目,应经县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政府给予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的斗渠、相邻村共用的村级小型水塘(库)和圩堤等农民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限额标准由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筹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影响村整体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可按受益群体议事。要加强资金和劳务的监管,对国家引导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和劳务,都要实行全过程公开、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强行以资代劳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资金和劳务使用效率。

(五)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县乡政府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和责任,落实有关政策,组织规划编制,抓好项目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检查监督。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

(六)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_〕45号)的要求,积极推进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妥善解决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改革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为工程良性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

第三篇:积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文章标题:积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teniu.cchttp://www.teniu.cc//-找文章到teniu.cc

近年来,我县主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将农田水利基本建

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需要、最根本的途径,通过理清思路,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不断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以田间工程和安全饮水建设为重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载体,以民办公助为动力,努力创新发展思路、创新投入机制、创新建管模式。全县共开工水利工程1050处,累计投工7.8万个,完成土石方8.9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450万元。通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力的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条件,特别是在今年的特大干旱中,水库、末级渠系、水窖等小型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供水和农田灌溉,取得了巨大的抗旱减灾效应。

一、创新发展思路。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环境和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减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病险多、效益低。面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从发展思路上去找出路,结合县情制订了发展思路框架。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四个立足点,扎实推进四大工程建设。一是立足于群众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大力推进“甘露工程”建设,确保饮水安全。“十一五”期间,力争解决8至10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二是立足于粮食生产安全,大力推进现代化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县粮食主产区4.5万亩田间U型渠154公里,完成渠系衬砌1144公里,建旱地水窖1750口。三是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保护生态安全。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70条小流域102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四是立足于解决水患问题,大力推进防洪保安工程,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力争“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县城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县城城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乡镇重要堤防工程达到20年一遇以上标准。围绕这个发展思路,结合国家投资方向,确定地方投资计划。对于大中型水利建设工程,采取财政投资为主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为补充进行建设;对于公益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采取政府主导、政策补贴、群众参与的办法确保效益。围绕这个总的目标,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八项重点水利工程:一是城关防洪五期工程。投资380万元完成防洪堤建设700米。二是竹溪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60万元完成公路桥的建设任务。三是小农水试点项目工程。投资115万元完成蒋家堰田间配套U型渠建设10公里。四是万亩灌区工程。投资65万元完成东干渠渠系配套工程5000米。五是安全饮水工程。投资243万元完解决3个集镇6800人饮水安全。六是烟水配套工程。投资60万元完成500亩10000米烤烟基地U型渠建设任务。七是预防保持水土保持项目。投资40万元完成县河黄沙河水土治理20平方米。八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45万元完成3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二、创新投入机制。一是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实行民主决策,把群众自身受益的事交给群众自己办,从群众最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地确定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引导群众投劳投资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到乡乡有重点工程,村村有建设项目。蒋家堰镇民主村在国家投入100万元的基础上,多方筹资100余万元,完成田间配套U型渠1万米,新增灌溉面积310亩,改善灌溉面积1100亩,年可节约生产用水17.9万m3。二是整合涉农资金。充分发挥涉农资金富聚交应和放大效应作用,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农林水专项资金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办法,集中连片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并且明确整合主体是县政府,明确整合平台是综合规划,明确整合程序是“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区域集中、各投其资、促进发展、各记其功”,同时坚持以资金整合为纽带,带动资源和技术的整合,形成发展的合力。全县集中项目资金500多万元,集中用于病险水库整治、安全饮水工程、堤库塘堰维修、水土保持治理和水毁农田修复。今年,仅国烟扶贫就用于水利建设60万元,完成田间U型渠1000米及蓄水池、喷灌设施、水窖等设施。三是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我县把社会资金作为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通过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存量、扩大增量、良

性循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五小”水利工程拍卖。以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大力引导社会各方面投资兴建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全县共筹集民间资本1000多万元,用于人饮恢复、土地复垦和库塘维修。四是推行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用产权资本置换建设资金。鼓励社会资本买断山塘水库等小型水利设施经营产权,推行民营化经

营。全县202_处小型水利工程,已改制450处,买断263处,承包117处,租赁45处,通过改制吸纳民间资本2500多万元,弥补了病险库塘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走出了“以水养水”的新路子。五是政府投入引导。坚持以奖代补,支持鼓励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财政多方调剂资金,对群众自发兴建的末级渠系和抗旱水源等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按照财政补助、县乡配套,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农民投工、受益分担的原则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助,基本解决了工程材料费用支出,调动了农民群众干水利积极性。

三、创新建管模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控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利建设管理新路子,逐步建立健全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公示制、财务审计制为核心,以组织领导、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质量保证、工程监理、工程验收六大体系为保障的新型建管机制。为了加强建设管理,实现水利工程长效良性运行,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一是推行工程“四制”管理。将工程内容、工程量、开工和完工时间及责任人登记造册,跟踪督办。对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的小型水利工程,实行专班作业,推行质量终身负责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组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当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协调、督办和验收工作,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对重点工程项目,领导靠前指挥,现场解决问题。根据农田水利建设的任务目标,划分事权,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对已建项目实行重点管护,确保设计合理,施工安全,质量达标。二是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按照“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强化服务”的要求,按照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水管单位类别划分的原则,加快改革进程,严格定性定编,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属公益性的走公共财政的路子,属经营性的按市场运行方式走企业化管理的路子。截止目前,全县5家水管单位中,全部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对水政大队、河道管理处纯公益性管理单位,县政府一次性解决全额拨款编制14名,对竹溪河水库这类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按照差额拨款方式给予一定补助,对渔种场、石庙子水库实行企业化经营。三是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解决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主体缺位和管理脱节的问题,我县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用水户参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今年我们选择蒋家堰颜家街村为试点,在全县第一家成立了用水者协会,制订了各项制度,合理确定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营权、使用权及收益权,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做到用水有合同,维修有计划。村委会把拍卖山塘资金1.2万元用于水利设施维修外,协会规定经营者从买断水源工程后,农民每亩需交10元钱的水费,其中提取2元用于堰渠维修,资金交协会管理。目前蒋家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试点项目区已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8个,拥有会员3132人,协会管理支渠及以下渠系47公里,管理灌溉面积9532亩,年收取水利设施维修资金10万元。农民用水协会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较好地解决了水利设施集体所有与土地承包经营的矛盾,明晰了小型水利设施的经营管理责任主体,调动了农民“自己事自己办、自己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保障了工程效益发挥,促进了节约用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一事一议”提供了载体,营造了和谐氛围。

《积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积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四篇:浅析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浅析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摘要: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相对较为贫缺。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始终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着力解决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下面本文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术;投资;灌溉

Abstract: China is a pillar industry on agriculture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 large population base, and the per capita little arable land, water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poor lacking.For many year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lways the strengthening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on very important and outstanding, a local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s to solv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work direction and key.Below this paper in the new period,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technology;Investment;irrigation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主要是通过水利工程的兴建、技术措施的改进,来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有:

1、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障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旱涝保收面积,提高现有耕地产出率量,保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我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措施。实践证明,凡是水利搞得好的地方,五业兴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反之,一定是洪涝灾害不断。所以,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农业才能真正实现旱涝保收,这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才是最重要,最实在的。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只有在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2、农田水利建设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严峻。就目前而言,全国有 1/3 以上的国土面积水土流失严重,很多地方因干旱缺水,导致草原退化,林木枯死,农田沙化、盐碱化。从以上种种情况来看,只有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才能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只是努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提高抗灾减灾的能力,而且还承担着遵循自然规律,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民群众饮用了不卫生、受到严重污染的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全国8.5 万多座水库中,有 3 万多座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对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加快水土整治和水利设施配套,加大河道整治力度,提高农村用水安全,保护和营造绿色环境,不仅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都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4、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未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农业科技、农机装备的设置等方面的投入数量少、水平低,存在明显的不足。所以说,要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上,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粮田,提高耕地质量

和产出水平。

二、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

1、建立有效的农业用水收费制度

农业水价直接关系到农民水费负担、农业生产效益和节水的积极性。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农业水价低于供水成本,灌区管理单位亏损严重,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农民节水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农业供水中间环节乱加价、乱收费较为严重,农民实际水费负担加重。因此,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维持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民合理负担的水价形成机制。要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加快水价改革,加强用水计量和水费征收,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转。要总结、完善和推广一些地方试行的“超定额累进加价”、“丰枯季节水价”、“两部制水价”等合理的计价制度,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水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在确定终端水价的基础上,实行“水价、水量、水费”的公示制度,有效地减少水费收取的中间环节,遏制中间环节乱加价、乱收费和水费的截留、挪用现象,减轻农民不合理的水费负担。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工程管理、水费征收中的作用,减少因水费不再随农业税由乡镇代收造成的征收困难。要按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严格规范水费的使用管理,确保用于工程设施的更新、改造、配套和维修;管理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杜绝不合理开支,降低运行成本。

2、加强水利信息化管理

水利信息化涉及的部门多,业务范围广的特点,需要调动一批文化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精兵强将,来开展信息化工作。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信息系统管理、熟悉水利信息化知识的多层次、高素质的水利信息化人才,为快速推进水利信息化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要根据目前水利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这一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利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培养更多的水利信息技术人才。要制定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用人机制,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将其对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纳入到职工绩效考核的内容中,对于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强化培训,将其尽快培养成为骨干力量。另外,由于水利信息化涉及到水利工作的很多方面,一定要制定相关的规划,并根据规划的内容,把握原则,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各部门协调一致,统一作战,积极的做好网上信息的政策把关及网络安全建设工作,进一步抓好水利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及时的补充和更新水利信息,为水利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信息。

3、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要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水情的农业用水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充分的调动集体、农民和社会力量对节水灌溉投入的积极性。制定更多的鼓励节水的优惠政策。对一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大的节水工程,以国家投入为主,财政补贴为辅。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用水价改革,做到水价和水费的公开、公正、透明。逐步引入用水户参与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落实占用补偿政策,保障灌排面积的稳定发展,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体管理经营灌排设施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努力推广用水户参与为主的改革,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要做到产权明晰,探索建立以农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建立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广节水技术、使管理体制得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行。

4、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

目前涉农资金渠道分散,工程建设各管一段现象十分普遍,加上层层要求配套,造成部分项目建了水源没钱建渠道,或者建好了田间工程缺水源工程;有的灌溉渠道建好了,但排水渠道、排涝泵站无钱兴建,难以发挥整体效益;有些项目缺乏技术论证,难以发挥效益,造成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建议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安排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形成合力,保证投资效果。近年来,很多地方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把农口和综合部门的涉农资金按规划集中使用,确保“治理一处,受益一处,建设一处,巩固一处”,不但农民得到了实惠,调动了积极性,而且资金运行安全有效。这种做法可在兼顾部门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推广,建议进一步明确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对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由一个职能部门牵头负责,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地理条件及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发展节水灌溉必须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要分阶段制定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规划要根据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同时,水利部门要从全国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以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目标,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回归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必须达到灌溉水质标准)等多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以水定产业结构、生产布局和发展规模。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各地区应结合实际,积极试点,逐步推广所取得的经验。遵循量水而行的原则,在节约用水方面,一定要推广普及管道输水灌溉和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积极发展喷灌和微灌。

三、结语

回良玉副总理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集聚多方力量,合理确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使得水利建设始终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前列,为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霍加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析》,《现代农业科技》,202_ 年第11 期。

2、刘建明:《探索新机制,谋求大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河北水利》,202_ 年第 1 期。

第五篇:寒亭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查意见[范文]

寒亭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查意见

建设规划总体结构符合提纲要求,能反映出规划的基本内容;总体规划布局基本合理,规划内容与投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明确;典型设计基本合理,总体工程内容、现状反映基本清楚;建设管理、运行管护机制及产权归属基本合理;投资概算基本合理;效益分析合理。

规划报告存在如下问题:

前言

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5%以上。应为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农田水利现状

1、水土资源平衡分析中,表3-4中农业用地41.19,其它用地18.93应为农业用地41.43,其它用地19.69。

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规划

2、衬砌渠道493.34km,疏浚排水沟502.02km,应为衬砌渠道493.33m,疏浚排水沟502.22km。分干长59.2公里,应为东、西分干长59.2公里

3、无典型断面设计图

中小型河流治理建设规划4、5.13.8.7夹沟河建设内容,应为5.13.8.8夹沟河建设内容

附表、附图

5、附表1 无灌溉渠道长度。无排水沟长度。

6、附图中标注字体太小。

7、附图现状图中现有工程标注不全。

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