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模式2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17-1052086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7 17:59: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模式2

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要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体现多样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化。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我县的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如何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很多教师都感到无章可循,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需要。应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我们认为应包括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以引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建立数学模型;巩固深化,解释应用以拓展提高;总结回顾,评价反思以完善知识

结构。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以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起学生迫切学习的欲望,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情景的意义,提出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景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不全知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活思维。教师顺势利导,引入新课,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摸型是指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模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立数学模型。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空间。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自主探究

针对上一环节创设的问题情景,学生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探究,多向思索。通过自主探索活动,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组织学习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可以直接说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由于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不大,又有类似的表述语言,比较容易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开展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培养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缺少组织能力,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小组合作交流的步骤及方法,若需要分工合作的应给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

3、汇报归纳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探讨问题的效果如何,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在这里,教师的作用相当于节目主持人,让各小组尽情发表观点,争辩、质询、接受、吸收。在这个过程中,热烈的气氛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的力量可以促使学生勇敢的阐述观点。学生的辨析、推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4、充分验证,达成共识

当学生的交流取得一定进展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结论,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求实的态度。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引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情况,针对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作必要的小结性讲解,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交流情况、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给予客观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的愉快。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要遵循以下七个原则:(1)独立性原则;(2)主动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合作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6)创造性原则;(7)激励性原则。

此环节以15分钟左右为好。

三、巩固深化,解释应用以拓展提高

作为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新授课的练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习题的选择偏向于基础性、专项性。教学中要选取最新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自我。

本环节15分钟左右,根据第二环节的时间适当调整。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以完善知识结构

作为一节课的终结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这一过程,是帮助学生将零碎的、分散的知识整理成条理的、系统的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化,与原有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精神状态进行肯定,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继学习的信心。

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

常用的教学模式有:

其一:经历体验、感受、交流、归纳过程建立数学教学模式。

此模式比较适用于教学内容为起始知识,如:分数、小数初步认识、计量单位教学等。

其二:经历猜测、操作、验证、归纳过程建立数学教学模式。

此模式适用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能支撑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如分数的大小比较,可能性大小,求积公式的推导等。

其三:经历观察、思考分析、发现、归纳过程建立数学教学模式。

适用的教学内容有:特征、性质、定律、规律等内容的教学。如: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平行线等。

其四:经历尝试、交流、归纳过程建立数学教学模式。适用的教学内容有:延伸性、迁移性知识的教学,如:四则计算、百分数应用等。

教学模式流程图: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科学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组织探究活动模块分层引导共研新知

练习应用 拓展延伸——联系实际以内化新知解决问题并拓展延伸

评价总结 情知共溶——关注目标落实 体现评价形式多元化 使知识系统化

新授课的教学策略可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框架,还可以细化为:概念教学新授课、计算教学新授课、几何形体教学新授课、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授课、实践与应用教学新授课等。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使它成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构建理想课堂模式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根据四个实际,即1.面向教材实际。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2.面向学生实际。根据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学生背景不同,性格各异,千差万别,要因材施教,因宜施教,因需施练。3.面向教师实际。根据自己性格特点、知识结构、教学能力,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4.面向学校实际。学校经济实力不同,办学理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根据学校的硬件软件所提供的条件、人文环境,确定教学手段。结合三个特点,即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的多元目标特点,探讨我的课堂教学,倡导以个体自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 “五步教学法”模式:

衔接迁移

——尝试探索——展示反馈——导疑启思——演练拓展

1.衔接迁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前一节课的发展,又是后一节的课的基础。新课燕尔,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设计与新课有关的概括性强,具有承上启下的知识,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作好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在最易接授知识信息的最佳时间内,快速而简捷地进入新课学习。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要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引起学生对“相同数位对齐”、“进位”、“退位”等相关知识的回忆和再现,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这是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适合而有效的温故要做到“三不”:1.不要太多太杂。要简捷明了一针见血,多而杂会难以抓住引出新知识的要点,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和知识准备。2.不要太难太繁。温故是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再现、引出新知识,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太难太繁会把师生的精力纠缠在答题的正确与否上,冲淡了重点,影响学习新知识的情绪准备。3.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5分钟)时间过长,学生易松懈,易乏味,思维易进入消极状态。

遵循五个原则:准确性原则;简捷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2.尝试探索:这是课堂的第二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完成认知上的需要,获取基本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毅力和能力。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或看书自学,或同桌商量,或小组探讨,大胆尝试,体验学习的艰辛和乐趣,失败和成功,使更多的学生会自主学习。本环节可采用下面学习形式:

(1)个体自学:个体自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自学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方式、速度去圈圈点点、画画写写、谈谈想想、做做说说,对自已经懂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同时将不太理解的内容画出来,以求解答。

(2)小组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个体无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与同伴商讨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尽量引导学生在组内协助解决。

(3)全班学习:在个体自学及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达成共识。鼓励全员参与、团结互助,自由争辩,取长补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

遵循五个原则:独立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3.展示反馈:这是课的第三环节,让学生个人或者小组选派代表交流学习情况,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尽量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会说,说思考探索过程,说获得结论的根据,说学会了什么,疑惹的问题是什么。

遵循四个原则:(1)师生平等、融洽感情;(2)既有倾听、又有争论;

(3)提倡竞争、深化参与;(4)积极评价、互相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他们在交流中学知识、学方法、学思考、学合作、学记录、学克服困难的毅力。

4.导疑启思:这是课第四环节,完成两项任务。一是针对学生交流反馈的信息,发现学生的认知盲点,准确掌握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指导讲解。讲到学生的需要处,讲到学生的困惑处,讲到学生的疑难处。二是提出有价值的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即积极思考而又搞不懂的一种状态。“悱”即“口欲言而未能”的一种局面。善于引导、巧妙点拔、及时鼓励、适时启发,放得开,收得拢。诱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启思开智,达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学习、勇于思考、肯于动脑的习惯。

遵循五个原则:启发性原则;冲突性原则;思考性原则;生成性原则;互动性原则。

5.演练拓展: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升华阶段。演练包括练习和作业两部分。马芯兰说:“没有练习就没有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习题,自练、互练,不断弱化习题的“应试”味道,强化练习的生活应用价值,提升习题的品德教育功能。

练习要注意六点:1.突出练习的目的性。围绕教学目标安排练习。2.讲究练习的阶梯性。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梯次安排。3.注重练习的多样性。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多样性练习。4.注重练习的趣味性。设计有情趣、有情节、有吸引力的练习。5.注重练习的发展性。提供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综合性或富有思考性的题目,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6.重视练习的调控反馈性。及时反馈,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熟练技能。

作业要注意三点:1.作业量的把握要少而精,不要在量上吓倒学生,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让优等生有发挥的余地,学困生也有成功的可能;2.作业形式多样化,有动手操作的、有动脑思考的、有上网查询的,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发挥各自的特长;3.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自主作业、小组协作完成的作业。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愿学生从作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遵循五个原则:体验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对现代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宽广,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人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的一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在我国,存在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改革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并存,互相作用的局面。由于我国历史上封建的科举制度的长期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历经了许许多多的改革与发展,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带着旧教育模式的影子。不可否认,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乃至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做了艰苦的努力,并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几千年来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消除的。因此,在我国的不少地区,依然存在着不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作业(即教师教,学生学)。这一种模式曾被许多教师广泛使用,在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初期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广博知识的有用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例如教学的灵活性受到限制,学生的实践机会受到限制,创造性思维得不到积极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等等。当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不少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不少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与特色,例如活动导学模式,讨论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等等。但这种探索是远远不够的,远远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并且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因此,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现代教育需要的现代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依据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适合我国国情和地方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首先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寻找一条适合当地教育发展的道路,创建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要适合现代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是盲目的改革,而是依照教育教学规律,有根据,有计划地探索出一条适合的路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还要适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条件下,还要具有实践性与创造性。使少年儿童增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几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这需要我们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去探索,创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是我的一些尝试。讨论式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一模式的主要形式是: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目标、学习方法。

(二)初学新知识──由学生去讨论和探讨新知识及其规律,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四)巩固知识──由学生讨论巩固知识的方法,选定练习题,并进行练习,教师帮助订正。

(五)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本课所用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由学生讨论并选定本课作业,教师进行指导。例如,九义教材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讨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方法。2.教师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学习内容是:加法的意义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并初步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学习方法是:自学教材,初步尝试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或交给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二)初学新知识。学生自学教材内容,选定练习题,进行初步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掌握新知识。1.小组讨论,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2.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班内讨论解决。3.教师帮助解决班内不能解决的问题。4.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有关的定义是: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注意的问题: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a+b=b+a)

(四)巩固新知识。1.学生讨论巩固的方法。2.按选定的方法选定练习。3.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和订正。

(五)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效果。

(六)作业。1.选定作业,教师进行指导。2.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这一种模式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共同的提高;由于是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益。交互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在讨论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进与优化,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主要的形式可以这样归纳:

(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与学习方法;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由教师进行分析和归纳。

(二)初学新知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和应用。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初步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

(四)巩固知识。运用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进行练习,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五)作业。师生共同讨论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以考查本课的实际效果。这一模式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及时地了解课堂的动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而且具备必要条件的课型进行设计的。其主要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九义教材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就可以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讲座式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主要是对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方面的潜在因素进行专门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 当然,教学艺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一种模式中结合多种模式的有利因素,优化组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广西省北流市隆盛镇中和小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单位: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李家庄联校冯家庄学校 姓名:杨美荣 郭香果 性别:女 联系电话:2110679 邮政编码:045000 【文章摘要】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主检查、巩固练习、课堂测试这一模式主要是我针对区教育局提出的导学案教学方法针对我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我在近两个学期的实践中逐渐从导学案中得到了很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这种教学方法是适合当前的教学思路,很好的体现了创新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是一种全新的自主学习方法。【关键词】 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主检查、巩固练习、课堂测试

【正 文】

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主检查、巩固练习、课堂测试这一模式主要是我针对区教育局提出的导学案教学方法针对我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我在近两个学期的实践中逐渐从导学案中得到了很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这种教学方法是适合当前的教学思路,很好的体现了创新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是一种全新的自主学习方法。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学习新的教学思想,为此我探索和研究了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主检查、巩固练习、课堂测试教学模式。下面我解释一下我的这种教学模式。

温故互查:

“温故互查”作为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在现今的教学中大相径庭。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认知冲突,唤起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所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宠儿。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适时、适度进行安排温故互查。当新授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特别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授课知识之间存在矛盾或空缺时,就有必要安排温故互查。在一节课的起始环节,适当的铺垫是必要的。我们安排铺垫要在“短、精、新”上下功夫,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使后面的“好戏”顺理成章。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1.时间要短。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一堂课的第5分钟到第20分钟这段时域是他们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最佳时域。为了确保学生能在这最佳时域内学习新知,温故互查的时间必须要短,务必控制在3至5分钟内。能为学习新知抛好“锚”,打好“桩”,架起认知桥梁。把复习旧知与引进新知融于一体,达到了短时高效的目的。温故互查的重点应该在铺垫和沟通上,设计时要紧扣新授课教学的重、难点,瞄准目标,速战速决,不能拖泥带水,影响“重头戏”。

2.内容要精。温故互查的关键是要把握住知识的生长点,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因此,温故互查的内容应精选,做到“惜墨如金”,要能让学生经历充满刺激和挑战的思维过程,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得到相应的培养。

3.形式要新。温故互查的形式如果是一味地解题和回顾,学生势必会产生厌倦感,我们不妨适当变换复习的形式,如采用讨论、抢答、自由答、或者竞赛等方法,创设出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愤”、“悱”的求知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的探究活动。

总之,温故互查要因生而异、因材而异。教师在铺垫环节的设计上要做到适量、适度,使温故互查有效、到位,既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又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空间,从而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设问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使之合理、恰当,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就变得尤为重要。老师的设问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线”。教师善于提问,掌握对话的技巧,能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还能反馈教与学的信息。课堂上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得好,课堂教学则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怎么样提问才能达成目标呢?我认为问题的设计应该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便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所以,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准备,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如,教“组合图形面积”时,在学生探讨出“分割”和“添补”两种转化方法后,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割是不是越多越好?”设计这样的问题,我的目的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是最有效的分割?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经过讨论就得出有效的分割应该是越简洁越好的。这样直捣黄龙的问法,学生的思维就很有方向性,得到的效果也很明显。提问的目的性,还体现在问题的表述要准确、清晰、简洁,这涉及到教师的语言表达的水平和语言风格等问题。如果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欠流畅,或过于晦涩模糊,那么学生就很难听懂老师的要求,不知该如何思考作答。一般的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尽可能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去提问。

二、提问要有巧妙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困惑情境,巧妙设置疑问,可以很快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创造的激情也因此萌发。这样,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必然想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索。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营造出探究的氛围。例如教学小数点的性质时,教师问:“你能加上适当的单位使3=30=300吗?”创设困惑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要求。有的学生想出了:3元=30角=300分 3米=30分米=300厘米,老师又问:“如果都用元或米作单位,而划等号,该怎么办好呢?”学生探究的思维火花再一次被点燃,很快进入学习的情境,带着对问题的探究得出: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

三、提问要有趣味性

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发性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即使去思考了,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就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知识点结构体系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快乐与满足。

四、提问要有预见性

提问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猜想学生回答中可能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思维方法上的缺陷,据此设计解答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即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在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时应该紧紧围绕着主题构思,以便使学生集中精力学好知识。在教学中,提太空泛的、过于发散性的问题,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连加》一课时,创编小故事的同时,在黑板上创设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鸟。然后老师问:看着这幅图画,你能写出什么算式?学生的算式可多啦,但思维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只有4+2、3+2、4+3、3+4、4-

3、3-

2、4-2等算式,可就是不见连加算式的影子,这样一来,后面的教学变得麻烦了,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整个教学被打乱了。请看看教师设置的问题,那么“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是怎样写算式的?那情况肯定就不同了。

五、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就是当堂测试,针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考察,测试题的难度不要太大,量不要多,只要能检测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就行。批阅方法是采用组长检查的方法。无论是“练”还是“测”都要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探索的价值。本环节需要分钟左右的时间10分钟左右的时间。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就是自我练习,其实就是导学案中的自我检测和巩固练习的结合针对探究到的知识进行练习。教师检查组长的练习,组长再检查组员的,最后组长汇报本组完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讲解。10——15分钟。

模式的形成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_年10月21日,在明珠小学听了两节数学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就此,谈一谈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体会。

两节课无论是新课引入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都交给学生,把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力争让学生在独立观察、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整堂课,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生学有所得。更能体现数学是生活中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生活处处皆数学。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实验小学的袁树芳老师上《异分母加减法》时,袁老师提到了防止沙漠化,就要植树造林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牛晓坤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总之,这些展示课的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工 程 学 校

葛密茹

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模式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