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生态环境保护对未来的影响
水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水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摘要: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仅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更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水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否会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水生态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中国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丰沛的国家,我国水力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但是因为人口数量众多,再加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所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导致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峻形势。这使得维护生态环境人水和谐,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水利部门在保护水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基础仍然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政策法规、保护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水生态环境的现状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目前,中国总水资源量2686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河川径流量)2593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39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
1998年长江大洪水、90年代以来黄河的频繁断流、北方地区沙尘暴的肆虐、江河湖泊污染等一系列事实,应该让我们认识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目前,在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系统用水配置已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污染形势严峻、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这三大问题越来越突出。从全国看,对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导致了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明显不足,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水资源的管理模式不能只从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来考虑,这种忽略了水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管理模式是错误的。水生态环境恶化对未来的影响
淡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现代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以至牺牲保护生态环境目标、忽视宏观调控和全球协调的倾向。生态环境污染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现象, 而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改造自然过程中共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中国家问题更加突出,往往主要依赖粗放经济追求经济
增长,长期以来,环境国策被置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只讲治理经济环境, 不讲治理生态环境。在治理环境的对策上不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而是先主动污染后被动治理。在全球环境治理上,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往往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很少协调对策。
经研究显示,受资源制约,供水难以与经济发展同步,供需失衡会导致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我国的缺水高峰期将出现在202_年左右。联合国《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也指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由此可见,水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对未来人类的发展造成相当巨大的负面影响。
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发展和高速增长的同时,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世界范围内高度关注的共同问题。水环境恶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和制约,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以整体性、时空性、科学性、民主性原则为指导,充分考虑到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在确定经济发展目标时,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不断调整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制定方式和程序,使之更加符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推动水生态环境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要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套生态环境指标体系,为水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战略政策和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说,水资源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如何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角度,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性对策和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结语
水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对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就越高。为了保护我国水生态环境,根本就是在于不懈推动可持续的水利发展。不断总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经验教训,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体制、机制。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推动自律式发展,不断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第二篇:长江豚泪——长江江豚,谈谈对于水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豚泪——长江江豚,谈谈对于水生态环境保护
导语:白鱀豚和长江江豚都是生活在长江里的珍稀动物。在长江中生存了2500万年的白鱀豚,或许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因为人类活动而导致灭绝的豚类动物。如今,被称作白鱀豚“丑表妹”的江豚也遭遇种群数急剧下降的危机。豚类与人共享同一条江河。淡水豚的今天,就是人类的明天,保护江豚也就是在保护人类。
危如累卵的长江生态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生命的摇篮,千万年来,它不停地把一个个充满稚趣的生命摇向成熟。长江流域覆盖了中国1/5的面积,其淡水资源占到了中国总数的40%,有超过70%的水稻和一半的小麦都靠长江的水来灌溉,产出占到了GDP的40%。除了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长江还保持着丰富的生物种群,350种鱼类中有112种是长江独有的,其中不乏珍稀物种。人们曾经对长江顶礼膜拜,但是人们也不停地向长江索取财富。长江现在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长江沿岸除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少数几个大型湖泊以外,已全部建坝建闸,造成栖息地破碎化;捕捞手段的日趋“现代”化、捕捞强度的增大大大破坏了长江的鱼类资源;长江水资源不断被污染,使长江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上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黄金水道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运沙的船只、跨江的桥、新建码头日益增多……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以下简称WWF)日前发布题为“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 条河流”的报告,中国的长江和怒江分别以污染和蓄水工程的问题榜上有名,报告显示:长江流域所产生的污染占中国污染的60%,每年排入长江中的污水及工业废物达250亿吨,占全国污水排量的42%。通常情况下,河流会自我净化,但当污染的速度大于河流的净化速度时,就会引发危机。目前长江水质在中国的水体中并非是最差的,但是其恶化速度却是最快的,如果一旦情况失去控制,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前WWF全球淡水项目负责人杰米?皮托克(Jamie Pittock)表示:“报告中的所有河流存在的淡水危机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未能使大家有所警惕。如今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改变观念,对淡水危机予以足够重视,以免在不远的将来付出代价。” 长江被称作中国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但随着生态破坏、通航压力、三峡水库等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日益增多,水生生物的种类和种群正在急剧减少。长江江豚数量的减少,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这也是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大量的污水直排长江、采砂船密布江面、黄金水道的航运压力、兴建各种水利工程、重工业在长江沿岸密集、滥捕滥捞……这些都导致了长江江豚逐渐丧失它们曾经生活的乐园,最终走向消亡,就像此前的白鳍豚以及很多珍稀鱼类的灭亡过程一样。工业污水直排长江,污染事故频发
白鳍豚的灭亡、江豚的锐减与长江水质污染有直接关系。202_年8月第二届长江论坛上,一份长江“体检”报告出炉。《报告》指出,长江面临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和水生态四大问题以及流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困扰——沿江的重工业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47%增加到202_年的63%。
202_-202_年五年间,流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分别增长了136%、85%和49%;202_年流域“三废”排放量占全国比重已分别达到42%、30%和27%,环境负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202_年长江水系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已达18.3%和9.6%,全流域均成酸雨频发区,南方二氧化硫(SO2)浓度最高的城市中有1/3以上集中在长江沿江地区。另据《报告》,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长达600多公里,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202_年这个数字近300亿吨。202_年2月沱江上游的四川化工集团违法排放高浓度氨氮废水,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几个月后又一场污染事故导致大渡河大范围鱼类死亡绝迹,并毒死了重达30公斤的罕见胭脂鱼。曾有专家说,长江沿岸的城市都在学上海,把好水取走,把污水排进长江。现在的长江就像装满了一颗颗定时炸弹的雷区。长江水利建设破坏生态平衡
三峡流域的水利建设是威胁鱼类生存另一个重要原因。三峡大坝对泄洪和发电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它的存在客观上的确导致了长江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利部科技司前司长、全球水伙伴组织中国区主席董哲仁曾发表文章反思大坝对生态的破坏,他曾在长江论坛上直言不讳地批评长江上游水电开发无序,“对生态保护是在敷衍,没有考虑到要把一个生态多样性的长江留给子孙后代”。他举了更为直接的一个例子,1965年他前往岷江支流做毕业论文设计,那里刚建成一个引水式水电站,生态还处于原始状态。但202_年当他再次来到这里,看到的情况已面目全非:河水被水电站引走,十多公里断流,植被消亡岩石裸露。据统计目前长江流域已建成水库4.57万座,加上在建的大中型水库,总库容将超过2113亿立方米;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在202_年底达2441座。有调查显示,每年5-8月,当长江水温升高到18℃以上,如恰逢发生洪水时,长江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便会集中在重庆至江西彭泽的38处产卵场进行繁殖,产卵往往在涨水第一天开始,在江水不再上涨或涨幅很小时终止。三峡水库的建成,淹没了十几个这样的产卵场,并且使大坝下游的家鱼产卵期推迟了20天。长江三种鲟类的命运就是见证:达氏鲟处于极危状态,白鲟被逼到了灭绝边缘,而中华鲟作为一种大范围迁徙的物种,从海洋进入长江,上溯3000多公里来到金沙江产卵的通道被葛洲坝水利工程截断。
人类活动加速水生动物灭绝
人类活动对江豚的生活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十几年前,鄱阳湖里的江豚有着这样的生活规律:早上从湖里出发,畅游30-50公里后进入长江干流,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们又回到湖中栖息。现在这种规律早没有了,专家分析认为人类采砂是主要原因。人类采砂的破坏性非常大,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一名知名鲸类专家在看过鄱阳湖水面上近千艘千吨位的挖沙船后惊呼这是她一生中见到的最为严重的人为生态灾难。
而长江“黄金水道”中的船只之多令人瞠目,在一次对白鳍豚的考察中研究者发现,白天从宜昌道上海的单程路线上,共有19830艘交通船和1175只捕鱼船,平均每公里有12艘船只。航行船舶产生的水下噪声会明显干扰依靠声呐定位和摄食的长江豚类,不仅如此,它们还面临更直接的危险。曾有专家出示了一张白鳍豚的照片:它的整个头部被船只的螺旋桨切掉。媒体过去多次报道过长江豚类和中华鲟死亡事故,被证实大多遭螺旋桨打伤致死。最惨的是一次清理航道,爆炸夺去了4头白鳍豚的生命,其中有两头怀孕在身。除此之外,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无意间导致江豚等珍稀鱼类的死亡,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的资料,202_年湖南省岳阳市为迎接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在洞庭湖区投放了约5000吨杀钉螺药剂,导致一个月内死亡6头江豚。滥捕滥捞导致鱼类锐减
长江水域面积占全国淡水面积的50%,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渔业产区,但利益驱动一些经济鱼类资源已经枯竭,近几年的渔业捕捞量已经明显下降。例如中华绒鳌蟹在1986年的捕捞量是324吨,202_年产量不足1986年的1/20,。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秋华曾对媒体说当初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的成立,目的是保护两种经济鱼类:鲥鱼和中华绒鳌蟹,但是“长渔委存在下来了,所管的这两个物种却消失了”。建立江豚保护区帮助繁衍生息
若干补救措施可能能够防止长江江豚重复白鳍豚相同的命运。首先,建立更多的保护区可能有所帮助。目前中国已经建立6个江豚保护区,其中包括洞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江豚在天鹅洲保护区迅速地进行了繁殖:202_年,那里所有的五只成熟雌性江豚都产下了幼崽。但是狭小的保护区可能成为危险之地。202_年初天鹅洲保护区的大部分湖面史无前例地冰冻了两天以上,使得五只江豚几近窒息,其中包括三只怀孕的雌性江豚。“如果湖面的冰冻持续得更久一点的话,所有的江豚都将死去,”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郝玉江说。食物供应是另一个经常性的担忧。天鹅洲保护区位于三峡大坝以东250公里的位置。在202_年以前,当三峡大坝背面的水库开始蓄水时,整个雨季天鹅洲的牛轭湖与长江之间的连通能从五月份维持到十月份。但如今天鹅洲与长江之间的流通仅在最多雨的六月份和七月份才会出现。这种过于短暂的流通抑制了鱼类产卵,研究人员必须在天鹅洲保护区储备足够的鱼,以喂养长江江豚。权威专家建议长江整河禁渔十年 长江江豚的主要威胁是过度捕捞,过度捕捞减少了江豚的食物供应;沿江非法悬挂渔网使得水生哺乳动物被诱捕。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的鱼类资源已经开始骤降,这可能限制了江豚的复苏。江豚生存的关键可能是综合性的休渔期(覆盖所有鱼类)。去年九月在重庆举行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中国最受人尊敬的鱼类专家之
一、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曹文宣,呼吁在长江整个河段实行为期10年的禁渔令。权威专家们认为这是可行的,因为每年从长江捕捞的10万吨鱼其实不到中国淡水生产的1%,其中包括水产养殖业。
如中外专家学者所言,长江江豚数量之锐减反映出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因此保护区措施和长江整河段的禁渔是拯救长江江豚的不二选择。当然在自然生态与当前利益的角力中,人类是否会选择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不但需要专家学者的发声呼吁,更需要当地权力部门真正执行起对长江渔业的保护重任。不要让亚马孙江豚失去它在地球的最后同类,也不要让长江江豚成为以后子孙后代词典里的动物之一;长江生态的拯救,事关每个中国人。
第三篇: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下面,我就当前的几项具体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高标准迎接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中央环保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真正做到以整改为契机,解决好我们的环保遗留问题。去年,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进驻贵州,并下沉我市督察,反馈了涉及我市的31个问题,其中全省共性问题23个,我市的个性问题8个。一年多来,我们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主动作为,照单整改,取得了积极成效,31个问题已整改完成29个,占问题总数的93.5%。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认定的,还没有经过“回头看”的检验,全市上下决不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特别是今年7月和9月,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省委第七环保督察组先后对我市整改情况进行抽查,现场指出了我市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群众满意度
不够高。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555件群众信访投诉案件,虽已全部办结,但通过电话回访,满意度只有64.3%左右。这是什么原因?是整改质量不高,还是宣传解释不到位?要逐一认真研判。整改就是针对问题,目的是要让群众满意,如果群众不满意,那就没有达到我们的目的。二是部分项目整改进度不够快。涉及我市的31个问题还有12个需要补充完善,主要还有13个县级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站未完成建设,11个空气自动站未建成。湘江河及部分支流管网仍有跑冒滴漏现象,土寨污水处理厂、虾子河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等整治工程还未建成。对这些项目,要加强调度,尽快完成整改。三是个别问题存在整改不彻底,有侥幸过关的思想。赤水市玫瑰小镇、湄潭县茶海之星酒店、汇川区娄山关风景名胜区等项目,虽然上报了整改完成,但规划修编还未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批复,极有可能在“回头看”时被认定为提前销号、假装整改或表面整改。四是整改台账资料不规范。一些整改台账和建档资料,与现场实际不相吻合,各区域、各行业、各部门间的资料不衔接统一,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整改成果。
环保问题整改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既是向党中央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对全市老百姓的承诺。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军令如山”的责任感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依法依规、严格标准、精准施策、动真碰硬抓好整改,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迎接“回头看”。
第一,要对标清单查漏补缺。中央环保督察组即将进驻我市开展“回头看”,这既是对我市整改工作的全面检查,也是阶段性验收。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整改措施、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对标清单、查漏补缺,确保问题整改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对还未完成整改的2个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倒排工期,持续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对已经完成整改的29个问题,要全面回访,全面核实,进一步巩固提升,坚决防止整改不彻底或出现反弹回潮。特别是针对群众满意度不高问题,市整改办要将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555个信访投诉案件,与问题整改回访核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听取投诉人及周边群众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要逐一核实,加大整改和解释力度,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成果,提升群众对整改工作的满意度。市整改办要对整改台账、整改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核查,严格审核把关,凡是不切实际的假资料,凡是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或与其他资料不相衔接的资料,一律退回相关责任单位重新完善,确保各项整改资料的真实性、逻辑性。
第二,要实事求是推进整改。中央环保督察是带电的高压线,来不得一丁点虚的,必须实事求是。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是不能糊弄的,之前,云南省上报完成率为86.5%,但“回头看”认定完成率只有
52.9%。各级各部门务必头脑清醒,坚持以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整改要求为底线,该上的工程必须上,该搬的必须搬,该拆的必须拆,该完善的手续必须完善,决不能等着被问责,也不能眼看时限快到了,就做一些掩耳盗铃、欺上瞒下的事情,用一些表面文章、变通手法来糊弄“回头看”。要坚决避免以文件落实整改、以会议推进工作、以批示代替检查,确保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对在市级自查和“回头看”中揪出的假装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必须罪加一等、严惩不贷。
第三,要着眼长远健全机制。中央环保督察既在于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更在于防止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决不要以为中央环保督察只是“一阵风”,只是“一锤子买卖”,简单地认为“整改了就算完事了”,要坚持把中央环保督察作为重大机遇,更加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推动大生态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真正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醉美遵义新形象的发力点。要充分借鉴中央环保督察的好做法,建立完善环保监督监管、群防群治、追责问责等工作机制,推动全市环境保护法制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乘势而上开创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新局面。
二、着力抓好“治污治水·洁净家园”攻坚行动,不断夯实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基础
“治污治水·洁净家园”攻坚行动,是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创新之举。两年多来,全市上下广泛发动、全面推进,广大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农业面源污染得以有效治理,环保监管网络逐步健全完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行之有效的,基层反映好、群众反响好。全市上下要按照“一年全面示范、三年彻底改善、五年巩固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总结推广攻坚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瞄准目标,强化措施,深入推进,确保把此项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第一,要全力治污。生活垃圾是我市最大的污染源之一。通过近年来的大力治理,垃圾围山、垃圾围路、垃圾围村、垃圾围坝等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但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分类、转运、处置体系还不完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全市上下要深入开展垃圾污染防治行动,切实解决好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一要加快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布局一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断减少垃圾填埋,全面禁止垃圾露天焚烧。乡镇和中心村要规划选择适宜的垃圾处理设施,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处垃圾集中收集点,每个乡镇都要有垃圾中转站,对交通不便无法集中转运的乡镇,必须建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快形成“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池、镇有中转站、县有处置场”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确保
202_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达90%以上。
二要加快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在集镇附近的村、主干道沿线村,全面普及“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置模式,确保202_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各村要配齐垃圾收运车辆和清扫工具。各镇要普及密闭式垃圾清运车辆,有条件的可配置压缩式运输车。居住分散、人口规模小、生活垃圾总量少的偏远村庄,要以组或自然村为单位,对垃圾进行规范化、无害化处理。
三要加快完善农村保洁制度。根据作业半径、劳动强度,合理配置农村保洁员,确保村村有一支稳定的保洁员队伍,负责村内垃圾收集、公共环境保洁、可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环保宣传监督等工作。要大力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通过村民自治、积分奖励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各县(市、区)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在村村之间举办公共环境卫生评比、现场观摩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促进农村地区环境持续改善。
第二,要全力治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遵义,山是城的骨,水是城的魂。抓好水污染防治,既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现实需要。全市上下要把治水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抓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让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成为遵义的常态。
一要扎实抓好大江大河治理。我市有水流的河长共9148.5公里,河长大于10公里或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16条。各级各部门要深入推进“河长制”,对每一条河流定期进行体检,制定日常“保养”清单,真正把“一河一策”落到实处,使每一条河流都碧水长流、两岸常青。要集中力量保护好乌江、湄江、芙蓉江、湘江河、赤水河、桐梓河、洪渡河等大江大河,对沿岸绿化、生态修复、水体自净等进行系统治理,依法严厉打击砍伐护岸林木、开挖损伤河堤、偷排污染河流和炸鱼、电鱼、毒鱼等非法行为。湘江河污染问题是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市环保局和流域涉及区(县),要坚持把湘江河综合治理作为我市环保督察整改的样板工程,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加快土寨、虾子河等干支流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全面加大湘江河流域环保监管执法力度,确保湘江河水质稳定达标,不折不扣完成好湘江河污染问题整改任务。同时,要统筹抓好山塘、沟渠治理,积极争取实施一批农田水利项目,通过清淤扩挖、修整护坡,让山塘之水“活”起来。
二要扎实抓好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
和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及县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升级改造,确保今年底全面完成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大力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沿路、沿河、沿饮用水源保护区、沿景区或集中居住1000人以上的乡镇集镇所在地,必须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力争年内实现乡镇集镇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要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原则上1000人以下500人以上的人口聚集地,都要建设污水处理厂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500人以下的人口聚居村落,要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200人以下的聚居村落,要建设分散处理设施,确保到明年底,90%的行政村和80%的村民小组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要大力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污必有责,有责必负担”的意识。
三要扎实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村庄集中供水项目建设,通过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全力加快农村地区集中供水步伐,确保到202_年,全市村庄集中供水达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饮用水源台账档案,落实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坚决取缔和制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和违法建筑等行为,凡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水质达
不到饮用标准的取水点,必须立即停止取水并及时调整。
第三,要全力整治乡村环境。乡村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投入少、见效快,最容易提高群众认同感,提升群众满意度,提振群众精气神。各县(市、区)要有机地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新一轮“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生态村庄,实现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致富双促进,使每个村庄都成为遵义的靓丽风景线。要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户用卫生厕所新建或改造力度,全面普及户用卫生厕所和行政村公共卫生间。要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计划,加大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用薄膜的资源化利用力度,广泛推广“畜—沼—粮(茶、菜、果)”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促进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循环农业发展。
三、持续抓好“月月造林·增绿添彩”行动计划,厚植全市绿色发展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造林绿化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千秋伟业。绿化是城市的天然屏障,俗话说,人美在一白遮百丑,城美在一绿成天然,城市
绿化搞得好,则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的格局和品味。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夫必须有我”的思想,弛而不息推进“月月造林·增绿添彩”行动计划,为醉美遵义增添更多绿色。
第一,要因地制宜造林绿化。各县(市、区)要围绕种哪里、种什么等问题,始终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群众意愿,切实统筹好土地资源和苗木供给,大力推进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不断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确保到202_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要广泛发动群众多种经济林、经果林,探索种植竹子、蜜柚、花椒等“种植地域广、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树种,使其像茶叶一样,既能绿了千千岭,更能富了万万家。要在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沿线和精品旅游线、旅游景区景点,大力种植景观树和木本花卉,使其在绿化环境的同时,也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要在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脆弱地区,选择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苗木树种,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切实防沙固土。要大力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岸、湿地、植被,见缝插针地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景观,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魅力活力。
第二,要科学管护提高效益。树是有生命的,生长周期长,需要坚持不懈地精心抚育和管护,才能成林成材。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怎么养、怎么用等问题,切实提高管理养护水
平,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尤其是林业部门,要引进高水平专家团队,进一步加大科技和技术指导力度,扎实抓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各地要坚决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思想,坚决防止搞天然大树移植“一夜成林、一夜成景”的形象工程,坚决防止搞破坏原始景观、人为造景的政绩工程。要坚持国土增绿、林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努力使林业成为全市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增长点。
第三,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造林绿化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推进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林业、园林、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要严格落实绿化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部门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广泛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在校学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努力营造人人爱绿、人人植绿、人人护绿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全民造林绿化新格局。
四、全面抓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大力营造全民环保浓厚氛围
生态创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遵义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
底线,建管并举、标本兼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们坚持“户为单元、村为基础、镇为重点、县级领导、市级统筹”,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已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国家生态县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生态乡镇38个,省级生态县7个、省级生态乡镇187个、省级生态村95个,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和指标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形成全民环保的强大合力。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绿色小镇、生态美丽乡村目标,充分借鉴“创文”成功经验,加快健全完善创建工作机制,精准对标国家创建考核标准,挂出作战图、列出时间表,全力以赴抓好创建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第三方运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大力推进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环境“六大工程”建设。已经创建成功的地方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引领示范。还未创建的地方要主动作为,细化措施,争取早日创建成功。市环保局要结合各地实际,每年下达具体的创建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批示范创建。
第二,要大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创建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我们决不能为了创建而创建,必须牢固树立“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创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制度,推动生态创建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有机结合,进一步夯实生态基础。各县(市、区)、乡镇、村要立足自身生态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培育发展“一长两短”产业,推动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要求,以“双千工程”“万企融合”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要扎实推进生态旅游业与生态农业、林业、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集道地药材、民族医疗、养老养生、智慧健康于一体的大健康服务业,推动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第三,要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推进生态创建,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在创建中改革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和举措推进生态创建。要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和省规定动作落实,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各项工作,全面承接和落实好上级交办的各项改革任务。要着力推出一批自选动作,全面实施生态红线、生态补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监测等改革,切实有效解决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更多在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同志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遵义的最大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的重大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醉美遵义新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安康县对小水电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对小水电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市政协202_重点提案及答复 第019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_年10月20日 点击数: 556 次 字体:小 大
案 由:对小水电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提案者: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
内 容:小水电是廉价、环保、可再生能源。安康境内小水电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财力的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截至目前汉江支流上建成和在建的几百座大、小水电站,大多数为截流引水式电站,流域生态环境已发生改变,普遍存在电站下游河道脱水干涸状况,稀有物种已经灭绝,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老百姓已经品尝到了小水电开发所酿出的苦酒,且时见媒体报道。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也于202_年通过实地考察岚皋、紫阳小水电开发状况,提交了专题调查报告,客观反映了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建议“对没有按规定预留生态水下泄流量的水电站,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和技术操作规范,责令电站业主实行工程技术改造,确保库坝下游生态水流量......”时至今日,大多数小水电站库坝下游河道依然干涸、裸露,引发的社会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库坝下游受损害的老百姓意见依然很大。为使危害不再扩大,矛盾不激化,再次建议:
1、必须正确认识小水电开发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在小水电开发过程中,开发应主动适应环境生态,把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能仅仅盯着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2、规范水电开发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政策要进一步加强。要综合考虑小水电开发的“自然强度”和“社会强度”,并将其作为加大执法力度的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小水电企业的管理;要核算生物多样性价值,将环境成本纳入小水电运营之中,避免公共资源成为个别企业的“印钞机”;要进一步完善环评制度,在不宜进行小水电项目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区域,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小水电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
3、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明确管理职能和责任。对全市所有小水电站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对不按规定下泄生态水流量的水电站,导致下游河道干涸的,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和《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小水电建设管理的意见》规定及相关技术操作规程,责令电站业主采取工程补救措施,保证下泄水基本生态流量。努力将环境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让老百姓看到其利益得到保护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的实际效果。
4、对拟开发小水电,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要按照环保、水保“三同时”制度的要求,将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以及取水许可确定的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最大限度地减少小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市水利局的复函]
曾均德委员(社会与法制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对小水电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农村小水电建设是实施国家农村电气化和以电代燃的项目支撑。目前我市汉江支流建设小水电177处,总装机达445.6mw。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市小水电建设发展迅猛,共建设农村水电站36处,新增装机190.98mw,完成投资达17.36亿元,年发电量达66199万千瓦时。农村水电事业的发展,对改善地方能源结构,缓解地方用电压力,拉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水电建设中存在的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也日益显现。自202_年、202_年媒体对岚河小水电开发影响生态问题曝光后,省、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加强农村小水电建设管理意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小水电开发建设管理。水利部门作为农村水电行业的主管部门(202_年市级机构改革将水电建设管理职能划归经贸委,202_年重新划归水利部门),在建设中严把“三关”(规划审批关、最小下泄流量措施关、竣工验收关),注重公共安全,突出标准化管理,全面实施农村水电站从建设向运行管理重点的转变。
关于最小下泄流量问题。自省水利厅下发了《关于农村水电站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有关问题的通知》后,我局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农村水电站清查整顿工作一并安排落实。对已建成水电站要求补做生态基流设施,采取工程措施保证生态水下泄;对在建水电站联合水政执法单位,工商、环保部门不定期进行工程抽查,对违规建设电站下发停工令,严格执行无生态放流设施的一律不予竣工验收;对拟建水电站从可研审查开始,实行无生态基流设计方案一票否决制度。目前松鸦、渡船口等水电站相继请资质单位进行态基流设施设计并按规定要求下泄生态基流;刚竣工的泥坪、官元、红光等新投入运营水电站都具有生态水放流功能。由于已建成水电站情况复杂,采取工程措施进行生态基流设施建设进度不一,因此我局将在近期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一次系统排查,摸清情况,对拒不执行或建设进度缓慢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情况恶劣地将处以取消取水许可资格、终止电网结算等处罚。
关于提高准入门槛和加强管理问题。近日我局根据全省小水电开发利用规划,以“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抓紧修订我市水电开发规划,预计八月底编制出案。届时我们将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不纳入规划的坚决不予审查。在规范完善农村水电站建设初设审查、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报建程序的同时,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环保、水保及“三同时”制度。进行农村水电站标准化管理,开展标准化推广示范点创建,提高农村水电站管理运行水平。强化安全监管的执行力,启动农村水电安全分类和年检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切实保障农村水电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农村水电建设管理工作给予的高度关注和建言献策。望加强联系,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安水函[202_] 24号)
第五篇:国际互联网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成果—信息技术
国际互联网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资料来源:《研究性学习专辑(人与社会篇)》(大连十第二十高中)资料整理:大连教育网
作
者:大连市第二十高中
高一九班 组
长:栾述义
组
员:姜彦如
于月竹
王乐
刘宁 指导教师:韩晓鸥
一、研究目的
互联网的使用可以获得更多的资讯,资讯越多,就越容易发现许多意料之外的新知,并获得新灵感。运用电脑及网络可以使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功能,使资讯变得十分有趣,让人乐在发现的喜悦中,如此一来,就会使学习变成自动自发的行为。
二、研究步骤
1.选题,确立研究内容 2.搜集资料
3.整理资料,剔除芜杂,吸取有价值的信息,整理基本脉络 4.填写开题报告
5.汇总各方面资料,完成论文
三、研究方法 1.参看图书 2.访问网站
四、调查结论
我们小组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了解到过去的研究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文献,随只电脑网络的进步,任何人以前需辛苦收集才能得到资料,现在使用国际互联网,只要数分钟就可以获得。电脑与网络的技术进步,对于学校的教育也带来了及大的影响。不能过分高估或低估了电脑及网络的功能,必须正确掌握住电脑及网络所具有的可能性,建构出一个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教育体系。
五、评论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出现缩小了世界的范围,实现了资源共享。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能够着眼于现实,把互联网和未来教育联系到一起,进行研究和思考将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也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指导教师:韩晓鸥
国际互联网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国内Gernet和ChinaNET的普及,“Internet”、“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漫游获取知识、信息。
Internet是全球性的计算网络,它是由全球数以万计的局域网、城域网及广域网互连而组成的巨型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范围的资源的名称。几个高速中央网络构成主干网,它们是Internet这个网络里的高速公路,主干网络接收到来自各个中级网络的信息流,再把它们传递到相应的中级网,而各个中网则把从主干网接收来的信息流分别送到下局的成员网络,这些成员网络是用户密集的地方,相当于网络世界里的居民。
Internet于1969年建立,由其军事实验指挥实验性网络,到1983年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定用。从而产生了真正的Internet。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ience Foundation)利用APPAnet发展起来的 TOP/IP通讯协议,五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路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中建立了自己的网络-Milet, APPAnet逐渐由Anet替代。1990年APPAnet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Internet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社会,知识信息的共享,为网络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美好的前景。
从网络的建立到今天,已取得了可喜成果。新一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中发生,为多媒体网络教育带来了艳阳春天。从北京101教育网到今天9月1日刚刚建立的www.teniu.cc——大连市教育网,到处不预示着互联网与教育的关系日趋密切,教育将面临一次重大的改革。
首先是研究活动的性质,会有极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内,电脑造成的改变是非常显著的。在这个领域内,过去都仅仅是将国外的研究成果及国外的研究情形等介绍到国内,如此就可以算作是一篇论文了。也就是说,只要能够独占知识的来源,就能够成为一名学者。因此,“文献”会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而且“文献”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能够找出并获得国外的文献,都还是研究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在研究活动中,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则是不可或缺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都会有一座巨型图书馆。可是在历史较浅的小型大学或中学中,图书馆的资源就很贫乏了。于是,这就变成了研究环境中一层难以克服的障碍。
有些人尽管苦心好不容易获得了一项文献,就会打算一个人独占,将这份资料隐瞒起来。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甚至还会出现这样情形“如果有同样的文献新进图书馆的话,就要赶紧借出来,不让别人看到”。
然而随着网络世界发展,上述状况产生了根本的改变。现在在大部分的领域中,文献已成了所有人的共有物,而再也没有人能独占某一项知识了。无疑的,当前的研究环境,正在朝向平等化进步中。其次是电脑与网络所改变的教育内容及教育环境。
电脑与网络的技术进步,对于学校的教育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果现在已经能够轻易获得任何资源,那么只是知道一大堆的事情,是派不上用场的。真正重要的是能够用来评判那些事情的理论,也就是基础知识。
使用电脑,通过网络不但只是能够轻易地获得知识,如果使用了向“Encarta”那样的新工具,就会想要进行调查。于是,在历史、地理、生物等方面,都可以一边玩,一边学习进步。如果是个对知识充分好奇心的小孩,只要提供给他一个这样的环境,就能够让他主动进步学习。过去的学校教育,总是不被动之感,如果能够活用电脑,就能够发挥出改变过去的极大潜力。
运用电脑网络还具有让教育机会平等化的功能,向过去穷乡僻壤学校的图书馆中,未必能够具备向百科全书之类的参考文献。但现在透过电脑网络,就能够获得所需的参考文献,如此一来,就会使得教材方面的地域着别消失或是缩小。
还有一个话题就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那就是越来越不需要背诵了吗? 如果能够利用电脑轻易取得资讯的话,应该不在需要背诵了吧?
其实未必如此,纵使电脑在怎么进步发达,依然有必要将一些基础知识记诵在脑海中。比如说,纵使可以运用电脑进行自动翻译,然而使用英文进行沟通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若就可预期范围内的技术可能性而言,后者仍然有效得多。因此,就必须要记住单词的意思及文法的规则,所以教科书背诵仍是需要的。
关于地理、历史方面,纵使可以靠光碟百科全书立即获得资讯,但也是必须将基础知识背记在脑海中。为什么呢?因为储存在电脑中的资料,终究不过是脑外的记忆而已,想要活用这些资料,仍必须将这些资料输入人类的脑袋里。
特别是关于“灵感”方面,背诵是非常重要的。新的灵感并不是凭空突然迸出来的,大部分都是从新的观点重新审视各种知识、资讯,然后因发现新的关连而产生出来的。因此,想要获得新的灵感,就要必须将知识、资讯输入人类的大脑中。
最后,在越来越智能网络面前,我们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学校的何去何从!如果是网上的授课,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受于最好的教师,而且,还可以因个人的情形来改变教育的内容。网上教育在这一点上,比起电视教学那种一元化的内容,要优良得多。
因为,今后会有越来越多运用电脑网络的学校应运而生吧!特别是向专科学校那种技术教育机构,可能会被网上教育取代。
不过这种技术纵使在怎么发达,也不可能让学校消失。为什么呢?因为网上教育很难让同学之间获得接触。学龄期的孩子如果要获得精神方面的发展,不但只是要学得知识技法而已,因同学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刺激,也会发非常重要的效果。特别是在我们高中之前的阶段,与朋友的接触,具有绝对的重要性。
所以,将同一年龄的学生集合在同一处所的学校,其必要性在今后也决不会消失。
不过,这并不表示现在的学校就得依原有的情形继续下去,实际上,某些学校中所实施那种大班级,其枯燥无味的大量生产教育,我不认为能够发挥出前述的那种学校的功能。如果要上那种大班级的课程,还不如改成网上式的家庭学习要好的多。
不要过分高估或低估了电脑及网络的功能,必须正确掌握住电脑及网络所具有的可能性,建构出一个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教育体系。
202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