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关于治理农村水环境的意见及建议(样例5)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7-95681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1 23:37: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治理农村水环境的意见及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治理农村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不容忽视。针对农村水环境状况,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治理农村水环境,保护水资源。

一、政府重视,人人参予。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宽,情况复杂,单靠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是不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的目标的。政府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社会经

济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纳入城乡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纳入政府和干部目标管理,强化检查督促和考核奖惩。当前,部份农村群众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有的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讲究个人眼前实惠,对农村环境污染造成水资源水质恶化漠然视之,甚至以牺牲环境恶化水质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短期利益。因此,一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每个公民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投入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

二、垃圾定点堆放,进行分类处理。农村群众居住相对分散,倾倒垃圾如果随心所欲,污染范围必然会更广。因此,对垃圾一定要定点堆放。同时,对垃圾要分类处理,能够送到地里作肥料的要尽可能送到地里作肥料,能够回收利用的,要尽可能回收利用,将其变废为宝,尽可能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各种养殖场排污要达到环保标准,将粪便和其它排污送到地里作肥料,或者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变废为宝,尽可能做到排污零排放。

三、改革农业用粪方式,多用农家肥,少用化肥农药。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了减少劳动用工,农村种地施肥以过去的施用人畜粪便和沤制农家肥为主变为施用化肥为主,不但使农村人畜粪便和可以作为农家肥的沤制物成了污染农村环境进一步污染水资源的祸根,而且影起农村种地化肥施用量巨增,导致化肥的残留物在山平塘、水库、石河堰和河道中巨增,污染水资源。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加之其它原因,导致农作物病害增多,随之而来的施用农药量增多,也对农村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严重危害。为了保护农村环境和水资源,应当改变当前农业用肥习惯,把人畜粪便和沤制农家肥作为种地的主要肥料,尽量少用化肥、农药。这样,一方面可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另一方面还可减少人畜粪便及其它废弃物对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还能增加和培育耕地肥力,一举多得。

四、加强山平塘、水库、石河堰和河道的水面管理。对山平塘、水库、石河堰和河道水面管理,也要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有总结、有评比、有奖惩。要象落实水利工程管护责仼制一样落实山平塘、水库、石河堰和河道的水面管理,凡是污染环境和水资源的具体事宜有人问有人管,不能不闻不问,实行严格的过错责仼追究。要加快修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步伐,严格规范城镇和工业污水排放,捁好场镇环境卫生整治,遏制城镇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情况。严格禁止在水库、河道、山平塘、石河堰肥水养鱼,绝不允许其死恢复燃。绝不允许把山平塘、水库、石河堰和河道当成天然的垃圾桶,向里面乱扔乱倒垃圾杂物。要定期给河道、山平塘清淤除杂,把山平塘、水库、石河堰和河道环境保护作为城乡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层层抓紧抓好抓落实。

五、治理规模养殖场污染水资源。岳池县花板乡业主先后投入60多万元资金修建养猪场,年出栏肥猪1500多头,致使下游河道又黑又臭,污染水资源和周边环境。20l0年严建华投入5.5万多元资金修建沼气设施处理粪便,不但下游河水不再黑和臭,而贝还免费为周边16户群众烧水煮饭用上了沼气。岳池县九龙镇的一个规模养殖场对粪便实行非液体状和液体状分流,对可成形的非液体状粪便袋装销售给附近的规模蔬菜种植场,对液体状粪便运用沼气设施处理,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这两个事例说明,对规模养殖场污染环境和污染河道水质,是可以从根本上治理解决的,关健是我们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在规定时期内排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要坚决依法取缔。(县水务局)

第二篇:关于加强上海水环境治理的若干建议

关于加强上海水环境治理的若干建议

发布时间:202_-08-30 作者:民进上海市委会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短缺、水灾频发正成为国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202_年中央1号文件将水环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海地处中国江河湖下游,面对上游来水恶化和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日趋严峻,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实施了水环境治理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由市、区级骨干河道整治向镇村级中小河道整治推进,加大消除河道黑臭、污染源控制和治理、水源保护等水治理力度,以提高水源安全,改善民生关注的水环境。但河道历年遭到破坏,影响河道黑臭的主要问题依然存在。

一、水环境治理主要问题

(一)入河污染源虽截除,但污水处理能力滞后,处理污水不能排入市政管网,将影响河道整治效果。

首先,近年收集直排河道的沿河企业生产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入污水管的截污纳管工程规模巨大,而与纳管规模相匹配的污水处理扩建工程未同步配套,特别是郊区各镇级污水处理厂产能只有纳管量的一半,处理能力跟不上,将影响纳管效果和污水处理质量。

其次,郊区镇级污水处理厂出厂水管道因远离市政污水管网无法对接,如青浦华新、白鹤镇两家镇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油墩港,沿油墩港进入吴淞港(苏州河上游)。而且两家水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标准仅为二级标准,不能达到消除河道黑臭整治水质标准,其结果就是对河道(污水回流蔓延)产生二次污染,甚至影响骨干河道水质。

(二)河道破坏容易修复难,打通水系任重而道远。

相当部分河道因以前区域规划、建设规划忽视河道保护而遭到破坏,建筑物、公路跨河而建,造成河道有的直接成断头浜,有的在河下多处断面设涵管,大幅减少过水断面,加剧了河道引、排水不畅。而打通水系涉及区域规划、公路拆建、建筑物拆迁,影响居民、企业利益以及公路等级等各个方面,短期内难以全部打通和修复所有河道。

(三)调水方案未同步,水动力瓶颈难突破。

上海河道因地势平缓无落差,水动力先天不足,加上上述涵管、断头浜破坏,河道自然水动力无法短期内得到改善,所以人工调水促进河道自净能力则更为重要。目前针对改善水质的区级调水方案尚未出台,镇级配套调水方案无法跟进,调水设施、经费尚未落实,人工调水工作尚未启动,水动力瓶颈尚难突破。

(四)破坏水环境成本低,人为水污染依然存在。

一些企业和居民不守公德,向河道随意乱扔垃圾和排污,个别企业为规避排污检查执法,晚上车运污水倒入河道,直接影响河道整治成果。

二、相关建议

(一)加快扩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是提高河道水质的关键因素。除了继续加强控源截污、雨污分流、零星企业、居民纳管工作之外,必须统筹规划,第一,尽快扩建郊区各镇污水处理厂,按照满足需求,适当留有发展空间的原则,提高污水处理规模和产能,解决截污纳管后猛增的污水处理问题。第二,如果近期市政管网不能与郊区镇污水处理厂管道对接,扩建工程的工艺设计应由现在的二级处理排放标准,提高到国家一级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以保护河道的水质。

(二)水环境治理要有综合规划和长期治理的前瞻性战略。

消除黑臭只是完成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阶段性任务。河道整治是自然生态、城市功能、社会文明有机融合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议:

1、河道整治要从区域水系规划入手,理顺市、区、镇、村各级河道功能,顺应自然规律,构建科学合理、引排顺畅的河网水系,为河道整治形成科学依据,打下坚实基础。

2、将水系规划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完整科学的水系规划应提升法律地位,纳入城市规划、区域经济规划、社会发展规划,从保护水资源和城市战略资源高度加以刚性定位,设立不可突破的底线,以后建设规划和项目立项涉及河道生态安全,应由水务主管部门审核,并采取一票否决制,从约束机制入手,遵循河道整治长效规律,根本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回归绿色GDP的生态发展理念。

3、河道整治要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合理布局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地下管线、公路交通,逐步打通所有河网水系,配套相应污水处理能力,避免河道二次污染。

(三)稳定水质,探索上海特色的生态治理。

以“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为代表的河流生态整治技术在欧美以及日本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生态工程技术是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满足生态觉醒后现代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的需求的主要途径。为实现上海市“市区突出亲水和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的东方水都建设目标,河道主管部门应坚持以生态恢复为核心,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探索适应上海本地特色的生态治理和建设方案,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道健康生态,从制度和资金上予以引导,促进生态脆弱河道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四)尽快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工调水方案,提高河道自净能力。

江南地区地势平坦,河道落差小水流缓慢,靠潮汐自然调水已不能解决河道水动力问题。建议借鉴无锡常年人工调水经验,尽快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工调水方案,实施调水引流工程,加强河道水体交换,加快水体流动、促进水体循环,弥补水体自净能力不足,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

(五)加强前期调研,引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高方案可操作性。

由于河道整治工程复杂因素较多,前期调研报告和技术方案编制尤为重要。上海应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制定调研和技术方案编制要求,强化设计研究的前期调研,关注与河道整治有关的交通、道路和社会调查,要针对不同的河道特征设计适合的整治方案;尤其要细化水系打通方案,以及截污纳管—污水处理—排入市政管网等综合性治本方案,提高河道综合治理水平;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目标、工程目标、水质目标、生态目标、环境目标、河道维护目标,以及景观、文化、休闲目标,并围绕目标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另外,对于河道整治可能带来各种社会公共影响的项目,应引入“公共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项目的计划目标。

(六)增加中小河道水质监测频次,及时控制水质反复。

河道水质变好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靠一次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就能一劳永逸,要真正消除河道的阶段性黑臭,只有通过动态管理、动态治理,逐步缩小黑臭时间、逐步减少黑臭断面个数。为此,需要增加整治后的中小河道水质监测频次,并辅以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才能及时控制水质反复,才能实现常年彻底消除黑臭目标。

(七)深化“民生水利”内涵,形成河道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新时期上海民生水利要深化内涵,扩大公众自觉、自醒、自治和主动参与的丰富内涵。首先要激发公众保护意识。倡导人水和谐,在全市树立“保护河道,就是保护自己”的观念,让公众自觉地保护河道如同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存资源。加强群众环保意识教育,要使每个人都清楚认识到自己是水资源保护的受益者,也是水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水资源治理和保护的责任人。其次,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河道保护的过程中,应尽早改变广大群众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被动地位,尽快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社会机制,要建立乡镇(社区、村、组)的水资源保护社会组织,加强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河道保护活动和宣传。建立群众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制环境,加强法律服务,开辟环境保护执法通道,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决策。在河道养护的监管工作中,应借鉴原南汇区的经验,提高河道周边居民参与度。如可以在河道周边树立铭牌,公布监督电话,构建举报和反馈机制;还可以组建居民志愿者团队,实行分片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居民爱护家园的积极性,提升河道养护的总体效果。

第三篇:水库水环境治理建议

水库水环境治理建议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全球变暖影响、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日益减少的同时,因水环境恶化所造成的水质性和功能性缺水现象亦日益突出,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共同的问题。今年,第十八届“世界水日”联合国提出“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主题,目的就是唤起各国政府协调水质和经济发展关系。由于水资源的世界性严峻形势,21世纪将成为水处理科技得到迅猛发展的时代。21世纪的水处理科技任务是:防止由于水资源水质恶化对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瓶颈效应甚至水质灾害。

一、我市水环境状况

我市有中型水库9座,小

(一)型水库69座,小

(二)型水库270座。工程设计灌面累计达到228.33万亩,有效灌面162.91万亩,保证灌面114.47万亩,实际灌面121.28万亩。202_年8月竣工xx天宫堂拦河大坝,形成xx城区拦河大坝正常蓄水位297米,约7150亩水域20.2公里长的人工湖,蓄水总量3320万立方米。

(一)水库水质现状

我局委托四川水文监测中心xx分中心开展的中型水库水质检测结果表明:监测的水库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库污染物集中反映为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浓度

超标。据202_年第二季度对9座中型水库监测结果:葫芦口水库水质Ⅲ类;柏林寺水库、黄河镇水库、古宇庙水库、龙江水库、松林水库水质Ⅳ类;长沙坝水库、团结水库水质Ⅴ类;黄板桥水库水质劣Ⅴ类。在202_年底,我局委托四川水文监测中心xx分中心对市中区、东兴区30座小型进行了水质监测,其结果全是劣Ⅴ类。

(二)水库水质现状原因

根据202_年,xx市水务局关于《xx市水库水质管理现状调查》显示,348座水库中,有300余座水库与承包户签订了水库承包养鱼合同,占总数的86%,合同年限短的有5年,长的有20-30年。由于以前推广肥水养鱼,致使水体水质改变,加之周边农户施肥种植和养殖家禽,化学肥料和牲畜粪便随着水库集雨而沉淀到水库库内,导致水库水质加速恶化,水污染形势严峻,我市降雨量偏少,水体未得到有效的交换,也是导致水库水质恶化的原因。

污染源分析

水库水质污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自然污染。自然污染主要是由地表径流形成水体过程中产生,以及水体承载物性质所决定。

1、地表径流污染:一是库区植被面低,水土流失严重,如柏林寺水库、松林水库、龙江水库、黄河镇水库周边均是以农田、坡地为主;二是集雨面农田使用的化肥、农药沉积

物遇涨大水直接流入水库;三是库区上游河流、溪沟的污水直接流入水库;四是库区周边环境差,人口密集,生活垃圾及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如柏林寺水库集雨面积29.3平方公里,人均仅0.3亩耕地。

2、库底积沉物污染:一是水库自身淤积多,水库自建成至今都运行四十、五十年了,从未清过淤;二是水库都实行过施肥养鱼、网箱养鱼,大量未溶解残留物积沉在库底;三是水库干枯或涨水、气候变化,船只来往、库底积沉物都会出现二次污染。

人为污染。人为污染主要是由人们在生活、生产活动中产生又无法转换,最终流入或渗入水体行为。如:畜禽养殖场、集中式屠宰场、水产养殖场、农村农药化肥施用、集镇生活污水排放、乡镇垃圾散放、加工企业、“农家乐”等等。

(二)水库水质污染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水库水质被污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理体制障碍。水管体制改革前,多数水库都是自收自支,工资、管理经费无法从政策上得到保证,水库生存条件受限,不得不以租赁的方式承包给个体经营者,用以勉强维持水库的生产生活秩序。水资源保护与其它产业利益之间一时难以找到平衡点。从调查的柏林寺水库、松林水库、古宇庙水库、龙江水库、黄河镇水库、团结水库、黄板桥水库七座水库来看,均实行了养殖承包,少的承包10年,多 的承包20年。个别库区边还存在加工型企业、家庭作坊和小规摸家禽养殖,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基本没有水资源危机感,缺乏水环境、水质的保护意识。

2、利益驱使。生活污水污染日趋严重,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水库,特别是利用库区水资源和环境开办旅游业,开发“农家乐”的趋势越来越火爆,古宇湖水库周边就有10多家“农家乐”,情趣圆的污水也没有通过污水沟向外排放,而直接排入水库。黄河镇水库周边也有2家(不含安太山庄),无一家有污水处理池,安泰山庄的生活污水流经污水处理池也是直接排入水库左干渠向农田排放。如:黄板桥水库资阳境内有若干家粉条加工作坊,含化学制剂的加工废污水均直接排入水库内。个别小型水库周边村民直接将畜禽圈养在水库边。

3、集镇建设的加快发展和环境治理的滞后。集镇周边往往是水库集中的地域,水库为集镇快速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和水资源优势,集镇的发展又使得当地的特有资源被迅速利用、加工、生产出市场所需,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商品,按国家对产业发展引导政策,应该是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发挥效益。但因种种原因,环境的污染时有发生,且成上升趋势。比如: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在集镇中普遍有很大难度,基本没有处理设施,农药、化肥施用很难控制,202_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达1065080吨,农药施用量达2130吨。对水库水质污染就显而易见了。

4、水源保护区地界不明确。水库水源保护区地界没有划定,确界立碑工作没有跟上,加之建库时移民安置历史原因,就近安置较多,人口密度大,库中岛屿居民都未迁走,如柏林寺水库库心岛屿就有两个社60余户100多人,古宇庙库心岛屿的几个“农家乐”生意火爆,人为再生污染严重。从202_年起,市水务局在有饮用水功能的水库都立了水功能保护碑,但库区周边的居民还是无动于充,功能碑的警示效果不大。

5、水库特性确定。一是历史上集约化网箱养鱼,大面积肥水养渔业的兴起,已造成库区底质污染严重,短期内无法将底层污染物排除,即使陆域范围内已采取保护措施,水库水质彻底恢复仍需较长时间;二是水库水面普遍实行承包养鱼,目前使用的生物剂饵料其主要成分仍为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三是水库水域相对封闭,水体交换速度受限,一旦遭受污染,难以及时恢复;四是部分水库的使用功能不高,对水质的要求不严,其保护意识及保护水质的迫切程度不是很强烈。

6、水库自身杂草、漂浮物污染。部分水库周边或库湾丫生长有水葫芦、杂草,水面漂浮有农作物积梗、纸屑、矿泉水瓶等废弃物品,202_年资中县政府拨5万元专款用于龙江水库打捞水葫芦;柏林寺水库202_年“7.09”特大暴雨后,一次打捞漂浮物就有30余吨。202_年在省级水资源费项目中,解决30万元治理柏林寺水库水质,采取强有力措

施,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对柏林寺水库水质进行综合治理及保护工作。

二、治理措施

大量调查表明,对水库的水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控制污染源,只有外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作为末端治理技术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才能见效,不然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徒劳。

国家通过大量研究与实践,已明确水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典型的生态问题,因此,在对污染水域进行治理时,用生态学方法使生态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近年,强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甚至更加强调生态修复的作用。目前,国际上的污染水域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生态法三大类。其中的技术名称包括底泥疏浚、人工增氧、生态调水、化学除藻、絮凝沉淀、重金属化学固定、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生物膜等。

(一)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是在水库污染治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一般而言,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从而起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作用。

就疏浚技术现状来看,主要包括工程疏浚技术、环保疏浚技术和生态疏浚技术三类。就技术的成熟度和采用率而言,其中的工程疏浚技术居首位;环保疏浚技术是近年开发

并且已进入大规模采用阶段的成熟技术;生态疏浚技术则是最近提出并且在局部实施的新技术。

就实施疏浚技术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来看,由于工程疏浚技术以往主要是用在为了疏通航道、增加库容等目的而进行的疏浚,长期的实践证明其效果欠人意;环保疏浚是以清除水域中的污染底泥、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为目的的技术,其效果因此明显优于工程疏浚技术,而有较高的施工精度,能相对合理的控制疏浚深度,能较大幅度地减少疏浚过程中的污染是环保疏浚技术的特点;生态疏浚是以生态定位修复为目的的技术,以工程、环境、生态相结合来解决河、湖、库可持续发展,其特点是以较小的工程量最大限度地清除底泥中的污染物,同时为后续生物技术的介入创造生态条件。

然而,据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就特定的水体而言,是否需要对其底泥进行彻底的疏浚,或者疏浚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行细致周密的研究论证,并且应做到视区域的污染程度、性质和疏浚目的而定,不宜一概采用,因为大规模的底泥疏浚不但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而且被清除的污染底泥的最终处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生态调水

生态调水是在敏感水域普遍采用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生态调水的目的和方法是通过水利设施(闸门、泵站等)的调控引入污染水域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冲刷稀释污染

水域,以改善其水环境质量(如:沱江在202_年“3.02”特大水污染期间,省水利厅从3月5日-8日每天从都江堰调10万立方米/S清水稀释沱江污染水,改善其水环境质量)调节自净能力。

生态调水的实际作用主要体现在:

1、将大量污染物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到下游,减少了原区域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总量,以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2、调水时改善了水动力的条件,使水体的复氧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使死水区和非主流区的污染水得到置换。生态调水技术据原理属物理法分类技术。通过稀释作用降低营养盐和污染浓度,改善水质,这是生态调水技术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内容。然而,生态调水技术的物理方法是把污染物转移而非降解,会对流域的下游造成污染,所以,在实施前应进行理论计算预测,确保调水效果和承纳污染的流域下游水体有足够大的环境容量。

(三)人工增氧

人工增氧是在治理污染河道、湖泊、水库中较多采用的措施之一。这是因为污染严重的河道、湖泊、水库水体由于耗氧量远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溶解氧普遍较低,甚至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此时河道的水质严重恶化,水体自净能力低下,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工增氧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水体中溶氧含量。

人工增氧的结果:

1、能加快水体中溶解氧与臭污物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2、能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这些作用对消除水体臭污具有较好的效果。

人工增氧一般适宜于以下二种情况下应用:

1、为加快对污染河道、湖泊、水库治理的进程;

2、作为已经过治理河道、湖泊、水库中的应急措施。

(四)植物净化

植物净化技术据原理属生物/生态法分类技术。污染物迁移转化后外移,这是植物净化技术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内容。植物净化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继而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有机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清除出去,因此,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与此同时,植物的存在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某些植物的根系能分泌出克藻物质,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庞大的枝叶和根系成为自然的过滤层,能截获大量的悬浮物质等,对水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特性亦能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包含种类及数量恰当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体地说包括水生植物和鱼、螺、虾、贝类、大型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以及种类和数量众多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等。其中,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

产者,其不仅是水体食物网的重要成员,同时在水体溶氧供应、营养循环中其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水体结构角色,还为其它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空间和产卵栖息地。

水生植物技术用于生态修复阶段,其主要作用:

1、净化微污染的水体,即通过其的吸收吸附作用,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而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2、作为水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为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场所和食物。

水生植物尤其是其中的浮叶和沉水植物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因生境条件不具备,因而难以成活,而修复水生态系统时有水生植物的介入,生态系统就能修复。

三、治理建议

水库水质治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内容复杂、时间要求长、投入大的综合性工作。要象治理河流污染一样,摆在同等的位置加以重视,推行“库长制”势在必行,要落实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效果。只要分清职责,各司其责,齐抓、齐管,严格考评,就能实实在在的见到治理成效。

(一)落实工作目标

加强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是责任主体,乡镇党委、政府是具体责任单位,县(区)水务、环保部门负责人是治污责任人。对我市的9座中型水库,69座小

(一)型水库,270座小

(二)型水库层层下达目标,特别是其中62座担任人饮安全的水库要落实领导,明确人员、保障经费。各级政

府要把任务分解到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把阶段任务明细到具体时间,纳入年终政绩考核。

(二)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各们要认真制定水库治理方案和实施意见,要把水库治理与水环境整治相结合,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xx建设集中城市群开展“六创活动”相结合,与生态修复采取水资源科学调度措施相结合,与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加强中小型水库集雨区内的水土保持、积极开展水源涵养林相结合。

(三)落实工作效果

水库治理的重点是“四清”既: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做到“五无”即:堤岸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库中无污染物;饮用水源无污染,入库排污口得到基本整治。

一是加强地表水源保护。域内水源地的供水工程,以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严禁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沿岸保护范围内,无废渣、垃圾、粪便等堆放,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无网箱养鱼、施肥养鱼、放养畜禽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要落实 “库长制”等

二是加强地下水源保护。采用地下水源的供水工程,特别是采用浅层水的工程,在水源周围50m范围内,无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点等污染源。

四是加强供水工程保护。供水工程的沉淀池、蓄水池、泵站外围30m范围内,无生活区和畜禽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无垃圾、粪便堆放,无污水渠道。

五是整治水产养殖秩序。全面禁止施肥养鱼、肥水养鱼,水源水库、堰塘禁止网箱养鱼,杜绝炸鱼、毒鱼现象,严厉打击电鱼行为。

六是整治畜禽养殖场、屠宰场秩序。对畜禽养殖场的废水要经沼气池处理后用于农灌,不外排;屠宰场的废水要经生化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畜禽养殖场、屠宰场的粪便等固体废物,要进行收集,综合利用,不得随意外排。

(四)落实管理制度

按照《水法》和《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新建、改扩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排污口设置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尽可能解决雨污混排现象,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资金的投入,严禁生活污水排入,积极开展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工作,并设置饮用水功能界碑,对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应限期关闭。

第四篇:新时期农村水环境治理思路论文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排放的废物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市污染转移给农村的水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在202_年举行的第八届环境技术产业论坛上,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300×104t/d,但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只有约8%[1]。农村水污染问题诱发各种疾病,危及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农村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当前,造成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原因主要有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以及城市污染转移等因素。

1.1农民生活污水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康居点数量增速明显,农村居民的聚居模式逐渐由原先的分散状态逐步发展为相对集中的生活方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排放直接倾倒入周边河流水体,致使农村很多地区的小溪和河流俨然成为了“黑河”,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极为脆弱的农村水体,威胁着饮用水源的安全。

1.2农业面源污染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户加大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化肥农药生产、消费大国,年均农药的使用量约为32×104t左右,平均每公顷的农药施用量约为2.49kg。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提高农业产量、创造更多收益的同时,也对农村的水环境和农村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危害。据统计:我国一般农药只有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而被有效利用,其余的80%~90%的农药流失进了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并在灌溉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流入了沟渠、江河等而污染农村水体和农村地下水。

1.3规模化畜禽养殖

近10年来,我国农村的畜禽养殖从农户的分散养殖逐渐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发展,无论是畜禽养殖的规模还是数量都呈不断增长态势。据202_年环境统计数据,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超过了16万家,单位土地畜禽量山东省最高,达到了1168头当量猪/km2[3]。202_年,山东省畜禽养殖产生粪便1.89×108t,尿液9436×104t,有15个市的单位耕地面积粪尿负荷超过欧洲每公顷30t粪尿还田的限量值。养殖粪便COD排放量占全省的68%,氨氮占37%。目前,全省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60%,污水处理利用率40%。

1.4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业工业化进程的产物,乡镇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但另一方面,我国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布局分散、规模小、经营模式粗放等特征,许多造纸、印染、电镀、化工等乡镇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到周边的河沟,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对农村周边的水体污染构成了严重威胁。

1.5城市污染转移

城市污染转移,又被称为农村环境污染的外源污染,这也是近年来城镇化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城市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更多的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逐渐开始向农村转移,导致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水体污染正逐渐向农村发展,尤其是在城郊结合部成为了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水环境污染。

2新时期农村水环境治理对策

农村水环境污染呈现来源复杂,分布面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相比,农村污水治理难以集中收集,难以实现管网集中处理模式。就当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特点,应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增量,积极采用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结合农村居民经济实力和知识水平,发展适当地的治理技术,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现状。

2.1农村居民生活污染防治

根据当地农村居住人口数量、居住集中程度以及污水的产生量合理的选择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对于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和污水产生量大的中心村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建立小型的污水治理厂,在周边村镇居民点附近埋设完善的管网系统,收集污水后集中处理,选择活性污泥法和SBR法治理污水。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居住相对分散、人口数量小的区域,加强居民的环保教育,做到垃圾的统一堆放和分类管理,建议发展建设投资小、技术成熟、运行费用低、维护简便的技术,并可利用现有坑塘、沟渠建设人工湿地公园,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强化处理和存储,取得污水资源化利用和美化乡村环境双重效果。

2.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改善农业种植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大力发展滴灌技术,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实行科学施肥、定量施肥;增加有机复合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积极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油剂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施药技术和方法,鼓励企业研发并推广多效抗虫害农业,减少从源头上农药的使用量,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因农药的使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2.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积极推进集约化畜禽养殖与生态农业的农牧一体化发展之路,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对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畜禽排泄物收集处理加强监控,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对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处理模式,对接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鼓励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大力发展沼液、沼渣的就地有机肥转化,实现畜禽养殖场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畜禽养殖企业的基础数据的掌握,即养殖场的数量、养殖场的规模,结合农村实际,合理布局,控制畜禽养殖发展规模,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作用,引导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做好畜禽排泄物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2.4乡镇企业污染防治

准确掌握辖区内的乡镇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鼓励乡镇企业引入清洁生产模式,坚决治理和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污染高耗能型乡镇企业,对于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预期治理目标不能实现的,要坚决予以关、停、转,坚决防治已有乡镇企业的水环境污染,条件允许的区域,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以实现污染的集中防控。帮助企业做好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技术。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从源头做好把控,在招商引资时,要大力引进绿色、环保型产业进驻。根据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

2.5加强环保监察力度

环保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环境现状的监察力度,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领域的环保监察,坚决防止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现象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加强向村民讲述环保的重要性,提升村民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认识,拓宽环境污染线索举报途径,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村民对违法乱排污染行为的举报,充分群众的力量,共同做好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小觑。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既要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也需要企业、养殖大户增强环保意识,还需要村民积极的参与进来,发挥多方积极性,共同做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浅析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浅析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近年来,虽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水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各部门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水污染现象仍比较突出,河道、沟渠管理仍不理想,就我镇城东片水域,一些沟渠、堰塘水质浑浊,呈暗黑色,水草几乎覆盖水面,河水发出刺激性气味,水中无鱼虾,繁衍多种幼虫,河渠道边堆积大量垃圾,无草坪,杂草丛生。河、渠道附近还有许多农田及养猪场,臭味较重。污染严重的河、渠道滋生大量的蚊虫,河、渠水散发刺激性气味,根本无法饮用、洗涤,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一、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农业生产导致水污染。

目前,农民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众多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附在植物体上的除外,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并且农药化肥河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大幅提高,这不仅带来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污染。与此同时,又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水河地下水的水质。

2、农村畜禽养殖业等也带来水环境的污染。

据调查养猪、养家禽大户,基本无排污设备,其产生的生 活废水、牲畜的粪便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更有甚者,部分 农户为了方便,将死畜的尸体任意丢弃在河、渠、塘水中希望河水、渠水将它们冲走,这些牲畜尸体在水中浸泡后,没几天就开始腐烂,散发出阵阵恶臭,导致蚊虫孳生。而那些病死的牲畜尸体,更是将病毒一起带进河流中。

3、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水处理设施欠缺。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是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渠、塘中。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4、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

首先,农民的环境意识仍很薄弱。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和素质总体较低,对环境危害的源头和危害程度往往认识不清,比较看重是有形的经济利益,而对潜在的环境危害往往忽略掉。在他们看来,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切问题都能解决,环境好坏是别人的事,对自己的生活并无多大影响,并且,他们认为只有工厂排毒、排烟才叫做污染,而畜禽养殖、屠宰场等污物乱排放都不叫污染,其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其次,一些企业普遍认为,只要对付好工商税务就可放心大胆的干,污染的环境对自己的经济利益毫无影响。

二、水污染产生的后果。

我镇辖17个村,目前朱家埠片9个村在202_年完成安全 饮水项目后,人畜饮水问题已解决,还剩下城东片8个村,2万多村民仍然存在严重的饮水安全问题。据统计,有40%的农户饮用从自备井里打压上来的浅层水,水质浑浊发黄不说,还有股淡淡的臭味,且异常咸涩。几年前,有人曾提取水样进行过检测,结果表明氟含量严重超标。由于长期饮用不安全的地下浅层水,村民陆续开始患上一些相似的病症,如结石病、角质化皮肤病、氟斑牙河各种癌症,还有30%的农户,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的,既无自备井也无劳动力到大河取水,就只能饮用受污染的严重的沟渠水了。

三、几点建议:

1、饮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呼吁相关部门把解决城东饮水安全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安排解决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河污染水及部分地区的严重缺水等问题。把“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作为两年内的奋斗目标之一。

2、加大农村水污染处理的经费投入,专款专用,加快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指导作用,加大河道和渠道的管理力度,上级检查,不能“手下留情:、下级被检查,不能以”钱“了事,必须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奖罚分明。

3、加强环保教育,强化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基于农民和乡镇企业主环境保护意识的淡漠和对污染防治知识的欠 缺,应对他们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并根据广大农民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的特点,采用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讲座,组织观看相关科教片,进行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4、大力提倡法治生态农业。对农业生产和作物种植,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秆还田技术,从根源上制止农业污染,使农业生产率的精密型的生态农业生产。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处理,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

5、加大改善河道、渠道环境的力度。应尽快开展河流、河岸、渠边等全方位的治理工作,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等杂物进行清除,并对一些污染严重的河道、渠道进行挖掘,进一步讲河内、渠内的垃圾、淤泥、水草清除。小小村庄是我家,环境整治靠大家。广大人民群众也要自觉向不文明行为和不良现象作斗争,严禁向沟渠河流乱扔乱倒垃圾和人畜粪便,把生活垃圾挖坑填埋并做无害化处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饮用安全水,治理水污染,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事,也是老百姓大家的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重视这项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饮用上放心的自来水,我们就能看到清澈见底的河道沟渠。

关于治理农村水环境的意见及建议(样例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