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实现文化繁荣
在我国,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康各县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工作,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也要清醒在看到,目前县区及以下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有些文艺作品和演出脱离实际生活;有些地方,尤其是后高山地区的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盛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抬头,腐朽和错误思想滋生。这些,严重影响了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繁荣农村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落实好、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造成县区及以下等基层文化建设滞后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一是地方机构改革,基层文化站受到冲击。如因合并而使部分文化站原有闲置固定资产,因乡镇规划建设和文化站负债沉重使部分乡镇变卖挤占原文化站资产甚至拆除文化站设施,因文化站与其他站合并而使文化站变成“文化服务中心”等等。二是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特别是文化经费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可靠保证。更令人担忧的是少数地方,还将地方文化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专项经费挪作它用。三是一些地方领导只重视地方经济建设,忽视了地方文化建设。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当前的工作:
一是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推进。
二是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基层文化建设项目经费和工作经费足额及时。
三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尤其要狠抓国办文化与业余文化两支队伍建设,努力建构繁荣基层文化的“集团军”。
四是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当前尤其要完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要通过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要防止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要坚决收回被挤占、挪用的文化设施。
五是充分发挥机关、学校、企业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内部文化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方便。
六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把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使广大群众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陕西安康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孙传志)
第二篇:关于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关于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反映。职工文化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精神、职工思想道德、知识技能、体育休闲等多个领域,贯穿于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提升职工技能文化水平、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乃至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繁荣的职工文化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发展,能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上下员工高度认可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在明确自身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提炼出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更确切的说是具有职工特色的职工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具有活力,才能让职工既能积极的参与,又不会让职工感觉到负担。工会是企业与职工文化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也在企业的重要组织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在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全总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上,对工会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
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着力加强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职工,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工作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任务,企业要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从工会工作入手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也是广大职工群众最容易接受的途径。
一、工会在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从一般意义上讲,职工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职工行为为基础,以追求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它涵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职工意识和行为规范。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尊重和坚持职工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在企业中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体组织,有着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在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是职工之家,最了解熟悉职工的喜怒哀乐、意愿、要求,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可以通过有效的活动把职工凝聚和组织起来。工会联系着一大批先进人物和积极分子队伍,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工会主抓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可以通过职代会开展各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民主管理活动,吸引和组
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不断提高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主人翁责任。工会有着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的优良传统,可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增产节约、发明创造等群体技术创新活动来激发职工的生产和劳动热情。
二、工会实施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以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本点,着力搭建好职工价值观念传播的讲台。
职工作为企业的一员,既是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的建立者也是推动者,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注重对职工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引导,不断强化职工思想道德,使职工对企业文化产生一种价值认同和坚定信仰,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要这样,职工才会以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来约束个体行为,实现自我管理,以积极的心态来工作。工会可以利用其较高的号召力、组织力的优势,搭建好职工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讲台,大力开展形势政策、国情国防、传统改革、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不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紧扣“我为企业做贡献”、“企业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等主题,以办网站、办板报、办期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使这些目标和理念能够深入人心,不断强化为他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懂得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
2、以加强职工文化技能水平提高为关键点,着力搭建好职工综合素质提升的擂台。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人的文化”,要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就必须以强化职工文化技能为关键,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工会要通过“争先创优”、争创“工人先锋号”、“学习型班组”等活动,及时选树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介绍他们的先进经验,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奖励小发明、小创造,使职工能把学习纳入到工作中、溶入到工作中,营造爱学习、好学习的氛围,真正构建起一种人人潜心学习,共同追求进步的浓厚文化氛围。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文化变成生产力,职工的职业技能就是企业的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对职工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会应协助企业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建立健全有利于职工成才的机制,发挥其“大学校”的作用。建立“职工培训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大培训力度,为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使学习成为个人进步和发展的第一需要。通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技术小革新等活动,引导职工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职工,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以加强职工安全有序生产为根本点,着力搭建好职工安全意识提升的平台。
和谐、安全有序的生产环境是企业形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的前提条件。通过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知识,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将竞争机制、奖励机制、激励机制应用于安全生产活动中,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率和各类职业病的发病率。
4、以健全民主参与机制为着力点,着力搭建好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展台。
工会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随时掌握了解职工的思想动向,倾听职工的呼声,当好职工的贴心人,发挥好企业决策层的参谋作用,起到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纽带作用。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也可创新民主管理方式,拓宽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为弥补职代会在闭会期间,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足,可建立基层工会制度,选取基层工会主席,定期召开基层工会主席座谈会。听取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广大职工宣传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引导广大职工共担企业发展重任,共同维护企业稳定,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及时收集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总结、深入分析,对具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企业领导,为科学决策建言献策。这些举措可激发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有效地避免了决策上的失误,真正发挥了职工的主体作用。
5、以加强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搭建好职工文体活动开展的舞台。
文体活动是推动职工文化在职工中生根开花的最好载体,工会作为群众性的组织,要适时开展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如“三八”巾帼展风采、“五一”技能大比武、“七一”重温入党誓词、“十一”演讲比赛,还可利用工余时间开展篮球赛、羽毛球赛等,以此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增强职工之间的沟通,活跃职工的业余生活,进一步提高职工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谐文化是企业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工会要贯彻“以人
为本”的方针,开展金秋助学、单亲困难女职工帮扶等活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协助企业关爱职工,关注职工的成长,不断增强职工归属感,在企业中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奉献企业”的和谐文化。努力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开展有奖征集企业标语、企业广告词,通过培养、选树“德艺双馨”的“领军型”职工“文化能人”这些群策群力的方式,让每个职工参与其中,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缔造者、推动者、受益者。建立“心理疏导室”,为职工相互交流、沟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建立“企业荣誉室”,让每名新进职工都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史,增强职工的集体荣誉感,牢固树立“企兴我兴,企荣我荣”的思想。
繁荣职工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它跟职工的年龄、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以工会为窗口,长期的推进这项工作的进行,才能保持文化的与时俱进性,才能增强职工的认知性和参与性。
第三篇:材料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http://lxks.offcn.com
【202_中公遴选·材料分析】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导语】202_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背景链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我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与此相适应,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拓展、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所有这些,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复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综合分析 [权威论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原因]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下,人民的需要已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对我国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
放眼全国,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各地重要的标志性、功能性的文化建筑;从中心城市到山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城乡群众都可以便利获得的基本权益;公共阅读、艺术普及、非遗传承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有些文化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
[意义]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意味着新任务、新要求,新方位意味着新起点、新作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首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国家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凝聚起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强大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其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就在于我们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不仅为自身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有推动社
http://lxks.offcn.com
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提振起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和斗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再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随着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更加期待好看的电影、电视剧、图书、戏曲,更加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更加盼望社会风气和文明风尚的提升。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
最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当今时代,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提高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使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有力的硬支撑。
参考对策
中公教育总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实现文化新跨越、创造文化新辉煌。
一是文化建设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一旦脱离人民,文化建设就会丧失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旦偏离大局,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损害。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要提倡创新,提倡不同观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文化创新精神竞相迸发、持续涌流。当然,我们讲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无原则的尊重、无底线的包容,决不能让错误的东西、腐朽的东西、落后的东西滋生蔓延。要注意研究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辨析主流与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生态。知识分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团结、加强引导,最大限度发挥他们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把他们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凡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文化,既渗透着历史基因又浸润着时代精神,既延续着本土文化的血脉又吸纳着外来文明的精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守”和“变”、“中”和“外”的关系,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文章素材 [标题] 1.繁荣中华文化 实现伟大复兴 2.文化繁荣,故事还能更精彩 [开头] 示例一
http://lxks.offcn.com
中华文化化育着中国人生活、规范着中国社会,同时为中国人提供了高远的理想。比如,“大同社会”的观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公正的价值取向;“协和万邦”的观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息息相通;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于它的文化理想与道德理想,在于它的大同思想与整体主义;还在于它的务实性与“此岸性”,在于它的自强不息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示例二
随着消费观念的更新,文化消费已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新标志,人们的消费领域从传统物质产品消费逐渐向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拓展,文化消费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但是,我国文化消费量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明显的消费缺口。可见,提升文化消费水平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通过多方努力来实现。
[结尾] 示例一
文化艺术属于人民,一切文化创新的手段也必须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始终把人民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中,才会有创新活力的充分涌流,才会有文化精品力作的春色满园。
示例二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人民生活富裕了,文化需求自然就会产生。虽然现在我们的市场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文化消费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但这恰恰是希望之所在。提升文化消费水平,就是要让人们在生活中“打起精神”,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申论范文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还能扩大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扎下深厚的根基。
然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既表现于城乡,也呈现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文化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如何引导、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热情,也需要有完善的措施。这些问题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基层政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向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从而积累了大量历史欠账。
可喜的是,当前系列政策和会议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繁荣提升到了比较迫切的位置,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事实上,我们各级政府也已经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比如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这些耳目一新的举动必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由此可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是文化大发展的根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的单一国有资本投资体制和投资效益低下、基础设施落后、覆盖面窄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机制不活、服务数量不足、服务质量普遍较差的问题。
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高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根本上来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国民文化素质的整
http://lxks.offcn.com
体提高,政府有责任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部分来源:
人民日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者刘奇葆
第四篇: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积极性着力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积极性 着力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张光美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农村文化建设只有努力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群众,贴近农村百姓生活,所反映和彰显的事物符合广大农村群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农村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激活农村群众发挥出更大的文化潜力,挖掘出更多的农村文化艺术资源,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农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村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02_年,黔西县金碧镇利用创建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镇的机会,发动该镇张家桥村、土桥村、红寨村、双寨村、街道等10个民俗文化资源比较丰厚的省级婚育新风示范点群众组建农村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在同年的“7.11”世界人口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计划生育文艺汇演。文艺汇演包括游行活动和计划生育文艺表演两部分。游行队伍由旗杆队、大鼓队、腰鼓队、花束队、秧歌队以及镇属单位干部职工、农村独生子户和二结扎户共1000余人组成,旗杆队由镇干部承担,大鼓队、腰鼓队、花束队由各中小学生承担,秧歌队则由10个婚育新风示范点群众各20人承担。文艺节目则由中小学师生和10个婚育新风示范点的群众自编自演,实在编不出的再由镇里喜欢文艺创作的干部提供计划生育宣传剧本,由各村支部书记物色本村群众进行排练。不会舞秧歌的队伍,由镇党委政府指派专人负责教会各队的领队,再由领队教会队员。活动结束之后,根据各队演出质量和节目多少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和物质奖。
此举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以“金碧之夏.唱响婚育新风”为主题的“7.11”世界人口日,来自全镇各村的群众及10个婚育新风示范点的农民文艺爱好者们,男的敲锣打鼓,女的舞动秧歌,在金碧镇街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生育文化风景线。鼓点声声,乐曲阵阵,如黄河咆哮,如万马奔腾,敲击着农家儿女火热的心,敲响了广大农村群众沉睡了千万年的灵魂。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男人女人们,乐呀笑呀,跳呀唱呀,都沉浸在敲锣打鼓扭秧歌和表演小品相声的快乐之中。为了让演出活动更深入,该镇又利用晚间农民群众都在家的机会,带领各宣传队分赴四个片区和村寨巡回演出。每到一处,观众场场爆满,掌声绎络不绝,喝彩声、赞美声、摸拳擦掌声响成一片,都说喜欢看本地方的人演的戏,人真实,演的戏也真实,完全是反映现实生活,比起那些不着边际的电影电视剧来说是好看多了。
观众中有不少喜欢吹拉弹唱的,有的是退休还乡的老干部,有的是文革时期的演员,有的是解放前的戏子比如唱花灯的,有的是部队转业的文艺兵,还有的是平时喜欢跳跳唱唱而苦于没有舞台施展的男女老少。当看见一台台让群众笑得东倒西歪的小品相声时,当听见孩子们那轻脆的歌声在宁静的夜空响起时,当看见身边那些个捏着锄头把的老头子、老婆子也能舞动双手打快板、唱调儿时,当一幕幕封建陋习而导致的家庭悲剧谢幕以后,回到家里的他们,一个个地坐不住了,有的提起了笔,有的吹响了二胡,有的端起了摄像机,有的打起了当姑娘时的“金黔棍”,纷纷产生出一些民间文艺组织和更多的农村文艺骨干。
金碧镇街道的个体户陈远东,在整个活动中负责活动现场的布置和跟踪摄影、制作光碟等,当看见那个反映农村重男轻女思想而导致家庭悲剧的《流泪的康乃馨》话剧被张家桥村群众表演得惟妙惟肖,得到县委宣传部、县移民局、县计划生育局领导的肯定以后;当由《流泪的康乃馨》制作成的光碟被许多农村育龄妇女争着看,甚至要他多制作一些以便带回家让一家人“过把隐”时,触发了他制作农村电视剧的灵感,在张家桥村老张支书、百姓演员、群众和几个好朋友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将《流泪的康乃馨》演出地点从铺红地毯的舞台搬到水泥清光的农家小院和林场牧场,爬山涉水,不辞辛劳,不惜投资人力财力物力假戏真做,把《流泪的康乃馨》作为乡村电视剧的第一个片子试拍。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由《流泪的康乃馨》改编的第一部乡村电视剧《村泪》大功告成,并于202_年正月在金碧镇文化服务中心自办台上,通过闭路线向周边村寨播放。《村泪》的播出,立时尤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水面炸开了花,所反映的故事在金碧镇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又催生出农村文学追梦人杨俊以及他执笔创作的该镇第二部计划生育乡村电视剧《香火》,还有唐如志、陈少林、喻中平等等更多的热心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文艺爱好者,黔西县第一个农村电视剧组——“金碧镇谐乐电视剧组”也应运而生,成员包括公务员、医生、教师、个体户和普通老百姓,忙了生计之余,积极撰写了一部又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剧本,诸如《乡情》、《袄土的呼唤》、《村里村外》、《报喜》、《争养》等,他们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先进文化为己任,用镜头将身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和喜怒哀乐定格成历史的画卷,演绎着农家自己的生活,让该镇老百姓品尝了一道又一道乡土文化大餐;土桥村张德勇、班基贵等人,在计划生育文艺演出活动中自编自演小品《大肚子》上场,回家后在退伍军人刘玉林的带领下,主动挑起该村民俗文化建设的重担,与该村返乡青年和布依农民共11人组建 “金碧镇土桥村丰塘民族花山组委会”,站在民族的自高点,以宏扬民族精神为主,带头捐资助困、带头抢险救灾,带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头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佈依文化节,干了一桩又一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截至目前,该组委会已集资2万余元修建4公里长的通组公路一条,集资1万余元举办“丰塘民族花山节情歌对唱”,集资700元资助雪凝灾害中的受灾群众,集资1100元资助汶川地震灾区,集资2万元举办大型“六月六布依文化节”,自编自演小品相声来宣传计划生育、国民教育、农村合作医疗等,将相关知识融合进布依山歌调子在本村传唱,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丰富该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净化了社会空气,呈现出一股淳朴的民俗民风;而张家桥村张世举老支书,当所组织排练的节目得到上级认可,被陈远东等人制作成乡村电视剧一炮打响以后,更加激发他加强该村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带领村“两委”筹措资金组建 “张家桥村老年协会”和“张家桥村民族风情园”,目前由该村三组布依农民共26户人家集资5200元修建的通组毛路已修通,拟修建的30幢青砖瓦楼的“民族风情园”正在进一步的规划当中。村老年协会与镇老年协会的同志们一起,于202_年自行筹措资金举办了大型“九九重阳老年节”文艺演出,利用花灯、秧歌、小品、相声、舞蹈和文琴戏等方式,一方面积极宣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红军长征、农村合作医疗等,一方面宣传敬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全镇上下呈现出一股敬老爱幼的社会风气,老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由金碧红寨村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和族老、寨老共10人组建的“金碧镇红寨村民族文化委员会”,以宣传佈依文化为主,发动该村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的群众,以小品相声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佈依文化。一群群佈依女子,身着佈依服,舞动飘带跳起欢快的秧歌,或者用原生态唱法搞情歌对唱,让人感受到佈依民族独有的民族风味等等。而在去年的五四青年节和今年的建党87周年活动中,全镇文艺分子更是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二胡、萨克斯、葫芦斯、钢琴、巨轮秧歌、花灯、民族舞、现代舞、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原生态唱法,以及健美操、小品相声等等,一个个艺术水准更高、质量更好的节目,把金碧镇的文化建设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目前,谐乐电视剧组和花山组委会已合二为一,正在合力制作一个电视剧《为了久别的山村》,以迎接毕节试验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到来;金碧镇农民文化艺术团的筹建,也在积极的准备之中。
第五篇: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
简答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1)为什么国家要鼓励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2)上海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请举出两个既属于文化产业又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行业。
(1)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分)
②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扩大就业,有力促进现代化建设。(2分)
③允许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符合市场经济的特征,有利于让资本要素活力迸发,创造更多财富。(2分)
(2)新闻出版、电视传媒、广告、动漫等行业。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党的十七大把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请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回答:
(1)材料中重视“文化建设”体现我国的治国方略是什么?(2分)
(2)我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弘扬先进文化?(6分)
(3)请你为我校“爱校荣校、爱国报国”温馨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个“金点子”。(2分)
(1)以德治国方略。(2分)
(2)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正确领导成果体现在②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关系,国家职能内一,体现国家性质、人民意志和利益
③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为,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四个文明协调发展。④政府是党领导下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文化建设体现了三府建设
⑤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6分)
(3)略(2分)
3、用政治常识简述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有利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2分)用以德治国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2分)
有利于中小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2分)弘扬民族文化,争做无愧于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2分)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2分)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综合国力。(2分)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兮勿违天命”、“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念等,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内容,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试运用所学的辩证法知识,分析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8分)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和发展中,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2分)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同时分清主流与支流。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精华,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但精华是主要方面。(4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继承和发扬,对其糟粕要予以弃之。(2分)
分析说明
1、※中国政府在“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将成为今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202_年4月开始,中宣部、公安部、文化部等十部委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分析说明。
(2)唱响网络文明主旋律,网民是主角,你认为青年网民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应养成哪些好习惯?(至少两方面)
(1)网络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A、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4)
B、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执政党,通过进行思想宣传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
府提出积极发展网络文化表明:我国政权实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职能,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专项行动表明政权履行依法打击国内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政权行使的国家职能,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4)
(2)、自身不上色情网站;发现其他人上积极劝阻;发现色情网站及时举报。(3)
2、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2_年9月18日会见了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阐述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依据。(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哲理。(8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3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道德建设是国家履行文化职能的体现。(3分)
(2)①科学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2分)
②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2分)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人们树立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2分)
④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2分)
论述
1、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党和政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 ○
思想、坚持对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需要。
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进行思想宣传等,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政府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 ○
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职能、坚持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老教材: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需要。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就必须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和繁荣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共11分。注:如果考生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角度列出论点,可考虑适当加分,但本大题总分不得超过20分。)
2、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1)这是中国共产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老教材P.57)(加:党的思想领导、有利于完善挡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
(2)这是国家政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在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促进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老教材P.15)加: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交流与合作的职能;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正确的政治领导体现在------,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这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老教材P.105)
(4)这是努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老教材P.98)
3、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的论断,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
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论述党如何领导人民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目标?
中国共产党应始终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文化建设,提高驾驭先进文化的能力。(2分)
在党的领导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真正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充分调动人民以国家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保证。(2分)
在党的领导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在立法中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借助法律手段发展繁荣文化建设,在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时,应自觉接受来自人民的监督(2分)
在党的领导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和指引,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带领人民共同建设精神家园,提高民族的文明素质。(3分)
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同时应积极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2分)
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请用政治常识知识论述:为什么党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2分)
①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
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分)
②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实施以德治国,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减少不和谐因素,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四大重要目标。(3分)
③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分)
④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