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北大哲学课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7-96630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8 13:06: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不圆满才是人生的真相

平常心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逆境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学府

生活不单纯是用来享受的人生就是一场权衡和取舍

认识自己 看清局限

提高个人修养的六字真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一.是静

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想说话了,就对自己说,不要对别人说,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听。

二.是缓

有句训诫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认为,在某种情况和某种环境下,应该是,讷于言而缓于行。我已经尝过“缓于行”的甜头了。做事,你太快了,有时候,你刚做好,领导认为不需要做了。而且,你太热心,一种微妙的心理,他又会不那么舒服,以为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走成功的捷径。

三.是忍

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不解决问题。“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这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既然有些事情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作为的,何不冷眼旁观呢?宣泄不满,只会让旁人看戏。

四.是让

大是大非,不能退让,但小事情,尽量听别人的意见。能按别人的意见办的,就不坚持己见。退一步,海阔天空。

五.是淡

一切都看淡些。对名利,对金钱,对感情。没有什么是离开了就不能活的东西。得失也是辩证的,你在这方面损失了,你的心灵会得到释放,会有机会去尝试别的选择。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心灵平静,就越能体会平凡的幸福。

六.是平

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有棱角的坏处,就是让别人咬起你来很容易下口。思想是存在于工作之外的。如果一个人,能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在工作之中,那是有决定权力的领导。在事业单位,你的思想仅可以存在于你有权利作决定的范围内。

第二篇:《北大哲学课》读后感

《北大哲学课》读后感

春节期间我认真读了《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一书。读完之后,让我脑洞大开,之前的困惑有了答案,人生目标有了方向。通过学习,可谓使我受益匪浅,更将心得整理如下:

百年北大,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梦想过的大学殿堂,北大人作为社会精英,作为优秀人才的代表,更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和智慧,即使我们没有进入北大学习的机会,也一样可以从他们丰富的人生历练中获取价值和营养,帮助我们更快的走向成功。

北大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其人文精神和魅力经过百年积淀愈久弥新。而作为社会各界精英的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勤奋、克己、宽容……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人生哲理。

本书甄选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北大学子的思想精髓、经验之谈,以及名人寻常而又非凡的成功经历等,提炼并归纳出了24种最适合现代中国青年人的人生哲学,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北大哲学的精髓与魅力。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高、更远,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撷取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我们必将能从中深受启发,借此学会独立思考、定位人生,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和机遇,养成优秀的习惯等等,从而拨正人生的航向,创造卓越的人生。

北大,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近百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中国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逐渐塑造了她特有的人文魅力。在全国,多少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能徜徉于“一塔湖图”之间,聆听学界大师的教诲,但仅有少数佼佼者能有幸踏足未名湖畔。北大,由新文化温养又反哺中国,至今依然坚定地屹立在文化的前沿,形成了她自己的北大精神。

蔡元培校长为北大这所百年名校定下基调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无疑在强调,北大是宽容的北大,北大人都是有着独立思想的北大人。独立的思想源于独立的思考。不管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都需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新时代的人们必须具备独立思考这一基本素质,而学生时代,正是培养这一素质的黄金时代。

一、成功源于独立的思考

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你永远只能在前人已经踩出的路上行走,永远体会不到新天地的广阔。只有独立思考,你才能为自己创造出机会无限的世界。如果你希望变得更加优秀,希望获得梦寐以求的成功,就必须做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北大精神。读了本书,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独立思考是如此的重要,你也会知道,如何才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伟大的发明家都指出,他们的成功都来自于独立深入的思考,正如数学家高斯所说的:“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和突破。对学生来说,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就只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跟在老师、教授身后亦步亦趋,永远不会有更大的成就。

二、自我定位决定人生高度

在人生路上,要对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有足够的了解,从而准确定位自己,有了正确的人生定位以及适合的目标,你就可以自信地漫步人生,找到属于你的成功之路。准确的人生定位是成功的关键,一定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实力,将你的人生定位与自己最大的长处融合起来。

卡耐基说过“如果缺乏人生定位,你就不知道自己该向着什么方向前进,就好比一次没有目标的航行,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目的地”。人生定位非常重要,太高的人生定位,虽然可以激励自己,但同时也可能带给自己很大压力,而且很难达到。如果定位太低,就可能限制自己的能力,阻挡自己去获得成功,使自己的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如性格、个人能力、心理能力来制定,既不能让自己的人生定位高不可攀,也不能让人生活的太平淡,以致整个人生都碌碌无为。

三、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成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不断克服自己的惰性,不断超越自己,一个人才会变得更加优秀。只有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获得非凡的成功。

主动进取的态度,不仅能帮助你成就辉煌的事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也是立身之道。它能让一个人在做事时不会一味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自发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主动的人,往往能够精益求精,总向自己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他的事业总能不断地突破和壮大。

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应该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他需要不断地前进,登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成为人生的赢家。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在机会到来时,你应该主动地、及时地行动,勇敢地抓住机会,用力演绎自己,否则你只能在“生不逢时”的感叹中蹉跎一生。现实中大部分人都缺少一种永远向前的精神。人们总以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不敢有主动进取之心,并最终把这种不敢发展成了习惯。

四、学习是一种能力和态度

人之一生,重要的不是学到什么,而是是否有学习能力。学习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完善自我,完善自己的生命旅程。

不断学习的人才永不空虚,学习是让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的唯一途径。持续的学习能够给你不断带来新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不学习不仅意味着你终将被淘汰,还会让你在人生之路上感到空虚。

文学巨匠歌德说过:“真正的学者知道怎么从已知引出未知,并且逐步接近于大师。”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记忆、存储或简单地学会某种技艺,而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能力,这种至关重要的能力将会伴随一个人的终身。

卓越的创新者,一直都是多年如一日地专注于自己领域的人,他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学习能力获得了稳步的提升。

五、能容忍者方能成其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容不仅体现在做事上,也体现在做人上。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智慧与勇气的体现。成功者往往都拥有博大的胸襟,伟人通常都有包容万物的气度。

给别人一分包容,给自己十分从容。每一个人都可能犯错,但我们更应该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在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一种更明智的方法来对待他,更要学会宽容对方,为彼此留下进退的余地。当我们能够包容别人过失的时候,也可能为自己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宽容并非仅仅是一种胸怀,它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一定是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宽容可以让你建立更具魅力的个人形象,从而更有利于你人脉的拓展,为你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坏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我们时时刻刻像探照灯一样挖掘并放大别人的坏处,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孤家寡人。相反,如果我们不再苛求完美,只记着别人的好处,而忘记他人的坏处,就能用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始终保持平和的心境,从而维持好的人际关系,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很多人受日常生活中的俗事所累,往往难以达到“包容所有”的境界。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身养性,我们才能慢慢悟透人生至理,从而拥有宽容的胸襟,修身养性,不仅意味着要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更要求我们应该始终抱着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的烦恼和不幸。

六、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验证的过程,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求索,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写就了不同的命运,做好每一次选择,你就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人生的选择就是为自己寻找定位,就是在摸索最合适和自己的人生之路,当我们做出决定之后就只能朝着自己的选择前进。我们的决定书写着我们的命运,不同的选择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人生。虽然努力会让我们进步,但却不一定为我们带来成功,因此,很多时候一次关键性的选择比十次的努力都重要得多。人生是一个充满选择的过程,为人处事的观念左右着我们的选择,而我们的选择决定着我们的命运,如果选错了方向,即使再怎么努力,我们也无法实现人生的目标,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人生的一次选择。

人生就像一张无数单项选择题组成的试卷,尽管我们会面对很多选择,但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在无数可能的方向面前,我们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出相应的选择,从而决定自己人生的走向。

最好的不一定最适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才能享受到美好而丰富的人生。

七、行动让理想绽放光彩

成功并不需要太多条件,没有努力,不管多美好的梦想和目标也难以实现;没有行动,再多的准备也形同虚设,成功是等不来的,只有及时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才是永恒的成功之道。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立刻行动。世界上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瞬间成功,只有毫不犹豫的行动才能让你一步一步地接近成功,善于行动是一个人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很多人总是喜欢把如果挂在嘴边,如果我当年没有犹豫,现在早就发大财了;如果我当时没有退缩,我现在早就是名师了;如果我当时试一下,我可能早就成功了„„其实这些都是可悲的事情,好的创意和想法,每个人都有过,但如果不能把想法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那再好的想法与创意也只能胎死腹中。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主动寻找机遇,创造成功的条件,而不是等待机遇,等待他人为自己安排好一切。成功是等不来的,即使它在眼前也需要我们伸手去抓住它。

八、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人一定要讲究原则,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这样我们才能够面对诱惑和挫折时不为所动,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从容而定,做到问心无愧,正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坚守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做人要懂得明辨是非,时刻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做到问心无愧,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从容而行。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是没有原则,而是不习惯遵循原则。他们明明知道做人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但为了贪图一己之私----甚至仅仅是为了方便,总会放弃原则越众而行,贪享优先于他人的便利。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败坏了社会风气,既给别人制造了麻烦,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也被视为做人的箴言,特别是在涉及到利益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要时刻提醒自己,善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自我,不要唯利是图,这也是坚持做人底线的基本要求。

九、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无论美好,还是挫折,我们都要怀着感恩之心来面对。有了感恩之心,我们便懂得了关怀;有了感恩之心,我们就甘于奉献;有了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坦然面对荣辱„„常怀感恩之心,我们就能让生活充满爱心,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常怀感恩之心,不但是一种对施恩者应有的情怀,也是令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的根源。学会感恩,我们才能切身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喜悦;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从付出中得到满足和快乐。常怀感恩之心,我们就不再抱怨什么,就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生活的体会和感悟中。

我们要感谢那个踹了你一脚的人。任何学习都不如一个人在受到屈辱时学的迅速、深刻、持久,因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使人得到提升、锻炼,从而为自己铺就一条成功之路。如果你怀着感恩的心态对待折磨你的人和事,就会把这些折磨转化为强大的鞭策力,让你更加强烈地渴望胜利,而你的行动也会更加积极有效。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中,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他人的刁难和讽刺而沮丧,甚至放弃。你大可把它当作刺激你前进的动力,毫不动摇地继续前进。当你获得成功之后,再回头看你当初受过的不公时,会体会到它们在你成功路上的重要作用,你必定会心生感激。

北大是精英荟萃之地,多少人在这里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北大精神是人生哲学的汇集,无数人在这些人生哲学的引导下实现了个人价值。其实每一位读过此书的人都能够充分汲取北大精神的精华,用一种全新的理念经营自己的人生。

认清自己,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北大精神中汲取的精神养分。借助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如何才能做到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怎样才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谋士

202_.2.18

第三篇:北大哲学课

第一篇 认识最真实的自己

北大哲学课第一章 读懂世界先读懂自己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世界接受的是我们自己的看法 人贵有自知之明 聆听内心的声音 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经过反省的人生才有意义 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寻找自我价值的天平做最真实的自我 第二章 洞察生命的意义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 不同的阶段,人生各不相同 活着,是一段未知的旅程 为你的人生寻找一个意义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人生不过是向死而生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死有时,不如喜悦经过 谁珍惜生命,谁就延长了生命 第三章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不圆满才是人生的真相 凡事不必尽善尽美 福祸相依,泰然处之 别对自己太苛刻 缺憾也是一种美 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肯定自己,别人才能肯定你 没有华丽的完美,但有真实的质朴 第四章 你可以做到更优秀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可以平凡,但不要平庸 勇于突破自我界限 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脚下,走好每一步 找一块自己的园地,用心经营 改变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让信念托起你的人生 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篇 以平常心泰然处世 第一章 修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世态炎凉心不凉 少一些计较之心 不同的人生境遇皆有意义 该忘记的要学会忘记 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生命无常,泰然处之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二章 淡泊名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君子不追名逐利

以成就为重,而非以名利为先 充实内心,名利皆浮云 远离名利,自在生活 不必在意那些虚名 淡然面对他人的评价 第三章 人生要禁得住诱惑 抵制诱惑,保持一颗清凉心 贪婪的人容易迷失 恬淡寡欲,怡然自得 人到无求品自高 欲望转身即幸福 别用过长的尺子衡量生活 不为物累,洒脱生活 第四章 淡定从容才能走远 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从容是一种心灵优势 以出世心做人,以入世心做事 忘记怨恨,淡然面对 冲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坐看云起,宠辱不惊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迟早会来

第三篇 让心中充满阳光 第一章 不抱怨地生活 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怨天尤人不如改变心态 别把抱怨当成习惯

在逆境中抱怨,等于遗弃幸运 悦纳生活中的不顺心 用微笑温暖生命的色调 在行走中领悟生命的纯美 一道门关上后,总有一扇窗打开 不被平常之事所羁绊 第二章 知足才能常乐 知足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珍惜拥有,你会得到更多 不快乐,是因为你想要的太多 贪得无厌是一种病态 如果为了没有鞋而哭泣,看看那些没有脚的人平凡地活着,就是莫大的幸福 第三章 保持阳光心态 透过窗棂,用阳光照亮心灵 远离悲观的迷雾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 直接面对内心的恐惧 生命在,希望就在 自信,让生命起航

内心有阳光,世界就是光明的 自助者,天助之

生活,总有一个安身的角落 人生总有路可走 心向朝阳,乐观生活

第四篇 人生的价值在于拼搏 第一章 任何成功都源自梦想 梦想照亮生活 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永远不要轻视自己的梦想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给未来一个承诺

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个目标 有志者,事竟成

第二章 生活不是单纯用来享受的 人生的美丽在于奋斗的过程 富贵来自拼搏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自强才能自立

人不能依靠别人的力量前行 第三章 逆境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学府 逆境是人生最好的课堂 人生需要苦难的洗礼

别抱怨挫折,是它让你留下了脚印 你不够成功,是因为你失败得还不够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不幸 压力也是拼搏的动力 勇敢地走出生命的低谷 逆风也要飞翔

生命的彻悟等于受苦的深度 第四章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沉淀下去,才能浮上来 争一时,不如争一世 凡事不可急于求成 临危不惧,以不变应万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注于脚下的路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切的不幸都只是过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第五章 只会幻想的人没有真正的机会 再美好的幻想也没有意义 刻苦勤奋才能获得成功: 每天一小步,就会走得更远

耕耘不一定有收获,不耕耘注定没有收获 说得多,不如做得到 需要做的是,脚踏实地地努力 有所追求,才能有所收获 行动之后,便可无悔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贵有恒,坚持就是成功

第五篇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第一章 学会舍得,才能获得 人生就是一场权衡和取舍 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有所为,有所不为

放弃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美好 患得患失,难得生命的圆满 第二章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不同的选择造就不一样的结果 择其善者而从之

正确的选择胜于盲目的努力 你的人生就是你的选择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三章 人生不必太执着 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顺其自然不强求 看开点,实际点 得不到的并非总是好的

换个角度看世界,跳出世界看自己 学会放下,轻装前行 凡事不必过于执着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第六篇 培养美好的品性 第一章 以宽容之心面对生活 宽容是莫大的美德 做人有德,做事能容 宽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心胸豁达,不吝宽容 宽容可以让心灵获得自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气度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 容人之长,也能容人之短 宽容的心令生命更从容 忍耐也是一种宽容 第二章 谦让不代表懦弱 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 君子谦逊不谦卑 人浮于众,众必毁之 满招损,谦受益 天下大智莫若不争 敢于低头是魄力,更是能力 人外有人,学会看轻自己 以谦卑的心对待一切

人因自谦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 第三章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快乐的源泉 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做一个知恩、感恩、报恩的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 感谢折磨你的人,感谢折磨你的事 感恩别人,其实也在恩惠自己 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 懂得感恩,人生更美好 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感谢对手,激发自己的潜能 感恩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第四章 与人为善,以诚相交 善良是一缕最美的人性光辉 与人相处,贵在真诚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对人诚实就是善待自己 用爱点亮世界,也照亮自己 保持本色,以真示人 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尊重 保持一颗同情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

心甘情愿给予,是爱的真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五章 勇于剔除心中的毒瘤 自私是人性最大的弱点 不要因为恐惧而裹足不前 待人要于有疑处不疑 小不忍则乱大谋

善用内心尺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远离精神懈怠 别让愤怒摧毁了生活 控制情绪,营造安定心境 人无恒心,百事不成

第七篇 给心灵留一片自由的空间 第一章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一切生命都值得敬畏 遵从信仰的力量 听从灵魂的指引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生命短暂,好好地生活 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回归本真,诗意且神圣 第二章 超然于物外 人在生活中,心在生活外 先有超然气度,方有翩翩风度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关注内心的和谐 带着一些禅意生活 人生至境是逍遥 辟一方净土,诗意栖居 提升人生境界

第三章 思考是灵魂的自我对话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凡事三思而后行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学会思考,理性生活 盲目是因为不会思考 要有独立的精神和意识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面对僵局,换一种思考的方式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答案 第四章 学会读书。丰富心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知海无涯,学无止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说自己的话,读自己的书 立学于勤,方有所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学而知不足,心才会丰盈 以有限之时,翻阅无字之书 第五章 独处。是另外一种境界 学会默默地享受生命 有一种自由叫孤独 在独处中修炼自己 寂寞是一种清福

享受孤独,接受生命的雕琢 低调是不动声色的智慧

保持静默的姿态,避开无谓的纷争 品味独处,是生活的艺术 美丽的风景总是孤独的

第八篇 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 第一章 回归简单。享受生活 人生其实很简单 享受朴素的生活

简单才是真,别活得那么累 脱去华丽的外壳,还原生命的平凡 去除忧虑,让生命简单化 让心灵回归简单 创造一些悠闲时光 遵循自然的生命方式 第二章 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当下的人生最精彩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活在今天,掌握此刻 珍惜一去不复返的人生 没有别的日子比今日更伟大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未来模糊,重视清楚的现在 第三章 幸福的哲学 境由心造,幸福很简单 幸福不在别处 幸福没有排行榜 苦中不改其乐 深爱人生,才能享受人生 欢乐只应心中寻 幸福源自内心的简约

第四篇:北大哲学课程

北京大学哲学课程书目

(202_-10-23 15:57:22)转载

A中国佛教史

《佛教史》 任继愈 主编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吕澂 著

《中国佛教史》(1—3卷)任继愈 主编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汤用彤 著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吕澂 著

《中国佛教》(1—5册)中国佛教协会 编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王森 著

《佛教经籍选编》 任继愈选编 李富华校注

《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王宗昱等编著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1—3卷)石峻 楼宇烈等编 B西方哲学史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C自然哲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Nature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出版 D人学概论

E如何理解宗教

夏 普:《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奥 托:《论“神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卢克曼:《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

4.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 5.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F佛教原著选读(下)

王宗昱、李四龙等编 《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_年8月

周叔迦《牟子丛残新编》 曹虹《慧远评传》 许抗生《僧肇评传》 郭朋《坛经对勘》

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G本体论研究 Studies 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一、基本参考书目

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3、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5、萧诗美:《是的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6、钱广华等:《近现代西方本体论学说之流变》,安徽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7、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8、吴国盛:《自然本体化之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9、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二、进一步阅读书目

(一)相关汉译西方哲学著作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

书馆,1981、1982年版。

2.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5.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下卷),王炳文、燕宏远、王路、张金言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992年版。

6.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下卷:马

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9.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上卷:1987年版,下卷:1993年版。

10.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1.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据吴寿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参《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3.休谟:《人性论》(上、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据韦卓民译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参蓝公武译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参牟宗三译本:(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15.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1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1976年版。

18.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9.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0.《胡塞尔选集》(上、下卷),倪梁康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2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陈小文、孙周兴译,1996年版。23.《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孙周兴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24.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5.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27.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8.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9.威拉德·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0.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31.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32.阿佩尔:《哲学的改造》,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33.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1.马克思:《博士论文》及笔记、附注。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参刘丕坤译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第1版;其中第一章据《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的新译文。

(三)其他参考书目

1.G.W.Leibniz:《形而上学序论》,陈德荣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2.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晓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3.张东逊:《科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5.庞学铨:《存在范畴探源》,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6.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陈康:论希腊哲学》,汪子嵩、王太庆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8.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88、1993、202_年版。

9.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82年版。

10.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1.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颜一:《流变 理念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5.陈修斋主编:《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17.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陈宣良:《法国本体论哲学的演进》,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9.张志扬、陈家琪:《形而上学的巴比伦塔——论语言的空间与自我的限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0.郑杭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21.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2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4.杨寿堪:《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戴文麟:《现代西方本体论哲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6.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M.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8.涂纪亮:《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29.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0.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31.王路:《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32.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3.俞宣孟:《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

35.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6.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7.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8.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9.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0.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

4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

42.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43.徐友渔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6年版。44.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版。

45.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6.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7.罗嘉昌等主编:《场与有——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一、二、三、四、五、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1994—202_年版。48.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9.冯友兰:《新理学》,见《贞元六书》(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5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2.冯友兰:《冯友兰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5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4.宋志明等:《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5.严正:《儒学本体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6.李维武:《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57.杨国荣:《存在的澄明——历史中的哲学沉思》,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8.张华夏:《实在与过程——本体论哲学的探索与反思》,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9.金吾伦:《生成哲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60.唐君毅:《哲学概论》(上、下卷),孟氏教育基金会,1961年版。

61.李震:《中外形上学比较研究》(上、下),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

62.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6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台湾正中书局,1985年版。

64.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65.蒋一安:《本体思想史纲》,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66.李震:《基本哲学——有与无的探讨》,(台湾)问学出版社,1978年版。67.李震:《基本哲学探讨》,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68.项退结:《现代中国与形上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

69.胡鸿文:《本体论新探——构成主义原理》,台湾弘智出版社,1986年版。70.曾仰如:《形上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增订版。

71.成中英:《世纪之交的抉择——论中西哲学的会通与融合》(又名《论中西哲学精神》),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72.唐力权:《脉络与实在——怀特海机体哲学之批判的诠释》,宋继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202_年版。

74.孙正聿:《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5.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6.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四)相关论文

1.金克木:《试论梵语中的“有-存在”》,《哲学研究》1980年第7期。2.黄楠森:《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哲学研究》1985年第12期。

3.衣俊卿:《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求是学刊》1988第4期。4.刘福森:《评“本体论”哲学》,《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5.黄楠森:《再论本体论》,《人文杂志》1990年第5期。

6.谢遐龄:《马克思本体论的几个界限问题》,《学术月刊》1991年第2期。7.刘纲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上、下),《求是学刊》1991年第2、4期。8.孙正聿:《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4期。

9.王路:《“是”的逻辑研究》,《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

10.刘立群:《“本体论”译名辨正》,《哲学研究》1992年第12期。

11.W.巴雷特:《存在与分析哲学家》,段德智译,《哲学译丛》1993年第1期。12.王太庆:《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 》,《学人》第四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3.赵敦华:《“是”、“在”、“有”的形而上学之辨》,《学人》第四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14.俞宣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1期。

15.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ON》,《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6.黄楠森:《论恩格斯的本体论思想》,《学术界》1995年第3期。

17.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18.叶秀山:《“人”“有”一个“世界”“在”》,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

(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叶秀山:《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之思想方式》,载《自然哲学》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21.王太庆:《柏拉图关于“是”的学说》,《哲学杂志》(台北)第21期(1997年8月)。22.叶秀山:《世纪的困惑——中西哲学对“本体”问题之思考》,《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23.欧阳康:《本体论的兴衰与哲学观念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24.王路:《如何理解“存在”》,《哲学研究》1997年第7期。25.陈晓平:《关于存在问题》,《哲学研究》1997年第12期。

26.陶同:《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

27.吴新文:《哲学何为——尼采与西方传统哲学观的终结》,复旦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答辩,未见出版。

28.高建平:《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兼与朱立元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29.赵敦华:《中西形而上学的有无之辩》,《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30.王路:《“是”、“是者”、“此是”与“真”——理解海德格尔》,《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

31.萧诗美:《“是”的意义和是态论导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答辩。

32.邹化政:《论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有与是的区别与联系》,《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

33.王路:《“是”之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9年第6期。

34.姚振武:《本体及相关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35.肖娅曼:《上古词头“有~”与近指代词“是”的历史渊源—— 一种语言学-哲学-文化学考察》(未刊稿,1999年)

36.汪子嵩、王太庆:《关于“存在”与“是”》,《复旦学报》202_年第1期。

37.俞宣孟:《本体论正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2_年第1期。38.王路:《“是”、“所是”、“是其所是”、“所是者”——关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几个术语的翻译》,《哲学译丛》202_年第2期。39.俞宣孟:《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想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2_年第1期。

40.杨学功:《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载《学术月刊》202_年第2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_年第6期转载。

41.杨学功:《关于Ontology词源和汉译的讨论》,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版。

42.杨学功:《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载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

学会编纂之大型学术文集《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宋继杰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43.杨学功:《关于Ontology的译名问题》,载《科技术语研究》202_年第4期。

44.杨学功:《“本体论”源流考(古希腊、中世纪部分)》,载《人文艺术》第2辑,贵

州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45.杨学功:《“本体论”源流考(近代、现代部分)》,载《人文艺术》第3辑,贵州人

民出版社202_年版。

46.杨学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人

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9年第7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_年第2期转摘。

47.杨学功:《实践的观点和“本体论”问题》,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_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_年第4期转载;《哲学动态》202_年第6期转摘。

48.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载《哲学研究》202_ 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_年第12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_年第1期转载。49.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载《哲学动态》202_年第10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_年第1期转载。

50.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载《现代哲学》202_ 年第1期。

51.杨学功:《穿破话语的泡沫》,“超越本体论思维方式”笔谈,载《社会科学报》202_ 年9月26日第5版。

52.杨学功:《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与李德顺合作),载《江海学刊》202_年第1 期。收入叶汝贤、孙麾主编《马克思与我们同行——新世纪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11月出版;收入《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4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人民出版社202_年4月出版);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2_年第4期转载。53.杨学功:《再谈马克思哲学与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关系》,载《河北学刊》202_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2_年第12期转载。

第五篇: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读书会纪要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读书会纪要

时间:202_年6月6日下午13:30~15:30

地点:五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内蒙平台领导及全体中层干部

会议纪要:秦雪梅

主题:读《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交流会

三个月的读书学习,我们共同阅读学习了《马云管理日志》、《任正非内部讲话》以及《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三本书,通过前两次的交流学习,大家在本次的交流中,更加的积极踊跃。同样,本次的读书交流会由平台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助理与大家一同针对书中的知识点并结合工作中的不足展开了讨论学习,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成长,通过交流与分享实现共同进步。

首先发言的是发展的支持部的茹芳。茹芳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本书云集了北大教授的精髓,在第2课定位决定地位,人生因定位而不同的学习中比较深刻,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有足够的了解,从而准确定位自己,这样才能降低误入歧途的可能,有了正确的人生定位以及适合的目标,才可以自信地漫步人生,找到属于你的成功之路。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第7课讲能容者方能成其大,给别人一份包容,给自己十分从容,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不必事事斤斤计较,要修身养性,度己修身才能包容所有。第26课讲拿到什么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牌打好,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境遇民,但能选择一种正确而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适应环境,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周围的条件打造自己的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工作中,我们要利用现在的条件,发挥最大的作用,用有限的条件完成任务。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重头再来,不要追求完美,要坚守底线。茹芳讲道在看《开讲了》采访刘德华的一期节目时,感受比较深刻,这期的话题是给世界一个微笑,刘德华讲每天清晨起来要给所有人一个微笑,用积极的心态,好的心情,面对一切,做事就会事半功倍。

第二个发言的是呼市办事处的陈文忠。陈文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体会最深的是这书像一面镜子,用书中的观点与自己的现状进行对比时,就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会让生命更充实,传递正能量。读到第22课感谢折磨你的人时,他想到读初中时的一位老师,是一位特别严厉的老师,清晰的记着老师的各种体罚手段,蜜随着年龄的增长,明白正是那时,由于老师的严格,才会让同学们走上正道,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所以我们要感谢折磨自己的人,要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坦然面对荣辱,用心去珍惜你拥有的一切。

第三个发言的是鄂尔多斯办事处的于飞。于飞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将关于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论述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一,成功必须坚持学习,要具备一种持续学习的能力,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更加的充实和提高自己。这与集团长期提倡的时时刻刻对外学习相得

益彰。第二,成功必须发挥优势,每个人都要发现并且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去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第三,成功必须定位准确。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找准个人能力和人生定位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够事半功倍。第四,成功必须有上进心,必须坚持不断的超越自我,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第五,成功必须学会宽容,不但要宽容别人,也要宽容自己,不要让苛求完美害了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由此可见,凡是成功者,都拥有容纳山河的胸襟,只有包容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事。第六,成功必须要有信心,这是意志力的一种体现,只要路选对的,就要坚持。

以上三个人在讲台上发言后,我们又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展开的讨论交流。苏珊娜讲道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从从方面考虑问题,这样才不至于钻牛角尖,停止工作,但不要停止思考;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己,凡事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王轶君总结了三点:养成独立的思维,不要让外界干扰,形成定式思维;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坚持好的习惯,遇到无法改变的事情时,要调整心态。孙立讲在工作中及生活中,要有良好的心态,成功源于独立思考,不要致力于满口袋,要致力于满脑袋,会计部的工作不光是核算的过程,更是思考的过程,每个人的思考源于经验、知识;另外讲到的就是工作中的自我定位,以会计的身份去定位,把握机会,成功需要团队的力量。雷明山讲成功源于信仰,信仰来自北大精神,打破内心固有的模式和习惯,吸取书中的营养,从而提升自

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而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定位。刘玉峰看到这本书后,去研究了关于哲学的概念,哲学就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精神。学习是伴随一生的行为,不断学习的人才永不空虚,提高学习的能力,才能高效的实现自己的目标。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高晓玲认为通过对这本书学习,会让生命更充实,如果能很好的运用,便是四两拔千斤的效果。书中讲了好多成功的案例,好多的名人名言,让自己能够进行重新定位,进行深刻思考。在第15课打好发到你手里的牌的学习中,结合到工作中,工作中我们都会有短板,但我们要勇于利用经验、知识,进行弥补,新业务的难为交大,但我们每次都会进行业务总结,发现自己的优势,利用手中现在的条件,去完成工作。王晓飞读完本书,认为人一定要有意志的思想,要宽容有胸怀,要做懂得感恩的人,遇到帮助过我们的人,折磨我们的人,都要感谢,因为这样才能成长,不管得与失顺与逆,还是悲与喜,都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王伟拿到这本书,首先百度了哲学的含义,哲学是让人更智慧更聪颖的一门学科,读完本书,总结了两点:(1)沉住气,才能成大器,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需要慢慢的去解决,(2)工作可以停止,但思考不可以停止;工作没有8小时之内之外分,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性质需要更多的思考,习惯于每早筹划一天的工作,每晚用半小时来反思自己的工作,这样的习惯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的清晰、更高效。

接下来,由李浩荣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学习心得。首先他讲了怎样

高效读书,偶然看到张总在听着音乐,静静的读书,感觉就特别好,而且也用了同样的方法,去认真的读书;然后他讲了读完本书的一些感受,读完这本书心灵受到了洗礼,对人生也有了好多的感悟。每个人都有情感,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批评,但通过对工作及生活的疏理,才感受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境界,但是真正做到做很难,他讲道书中关于三文鱼的故事比较受启发,在工作及生活中责任、担当、包容的重要性。

最后,张总为大家进行了总结。通过读书学习,是思考的过程,对大家也是一种督促,让大家上台讲是要继续锻炼大家当众讲话的能力,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我们有的人就会站的更高,有的人就会想的比较具体,通过今天,看到了读书对大家的益处。读第一本书是督促大家认同企业文化,认同集团发展的目标,重新在这样的团队里进行定位,认同感会带动你主动做事;读第二本书,是想大家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不仅是要执行,更要进行思考,要有忧患意识,要不断的进行提升,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思考就会阻碍你的进步,是要教会大家在中层的岗位上怎样的做事。那么第三本书,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是心灵的按摩剂,在工作中、生活中,有解不开的结或是想不明白的事,我们可以读这本书,从书中来寻找答案。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用头脑做事,我们不仅要在八小时内工作,同时也要在八小时外思考,希望大家放松心情,通过哲学提炼出的共性的方法论,来解决各种问题。张总讲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讲,哲学系的人都比较长寿,因为他们看到了事情的本质,对事物的认知

比较客观,希望大家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在管理岗位上,不断提高,遇到心理障碍时,能帮人或帮自己疏缓压力,提高认识。

通过三个多小时的学习,大家积极的讨论,相信大家会有很大的收获。

总经办

202_年6月6日

北大哲学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