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陈玉浩法官先进事迹有感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17-273390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1 04:27: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陈玉浩法官先进事迹有感

陈玉浩法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尤猛

陈玉浩法官是我们身边的典型,他在平凡的信访岗位上,把每一位来访者都当作亲人,真诚尊重、真情善待;把每个信访案件都视为自家事,用心引导、以情说理;把信访工作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岗位,热爱本职,默默奉献,自觉用行动诠释了他所总结的要有“为民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难题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的“五心”精神和决不对上访群众说“不”的工作座右铭。

他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平凡是因为他和我们一样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伟大是因为他把看似枯燥平凡的工作演绎的很精彩。通过法院组织的学习和平时与陈玉浩法官接触的耳濡目染,我内心深受触动,陈玉浩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用满腔赤诚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是我们年轻法官学习的榜样。

从陈玉浩法官身上,我学到了做一名好法官,就要心系群众,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用真诚和实干为民解忧。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带动下,社会阶层出现多种分化,人民的思想意识观念和社会利益诉求也呈多元化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司法需求日趋增强。唯有坚持走群众路线,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百姓的满意为落脚点,始终坚持为人民司法,才能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审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特别是在安逸舒适的和平年代。为什么入党、为什么从警、为什么奋斗。作为一名青年干警,我一直在想,什么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是为百姓做一件好事,捐一些钱物吗?是为群众服务一次,争取一些利益吗?是为当事人办一个案件,追回一点损失吗?不是,都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应该是时刻心系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作为共和国建设的护航者,我们司法队伍一直坚守着“司法为民”的信仰。新型法官宋鱼水,明辨是非,不乱分寸,被当事人誉为“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百姓法官陈燕萍,情系民众,14年办案3000多件无一差错,在公正执法中书写出和谐之美。铁法官谭彦,以清廉如水为立身之本,秉公执法为生命之魂,用燃烧的青春谱写出司法为民的壮歌。

信访工作虽然琐碎,但群众从陈玉浩的工作中看到了法院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决心,看到了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真诚,对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充满希望和信任。联系到目前从事的刑事审判工作,有很多值得借鉴和传承,法律时刚性的,无情的,但司法的过程应该是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我们要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对工作,被害人亲属要体现关心,用审判技巧和法律知识尽力为他们维护和争取应有的赔

偿,对被告人,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罪和悔罪,防止重新犯罪,弥合因先前行为伤害的社会关系,用不偏不倚的判决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让群众体会到人民法官的爱民情怀。

从陈玉浩法官身上,我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甘做孺子牛。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陈玉浩同志是一名法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也是。我们要立足法院工作实际,在各自岗位上扎扎实实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坚实的脊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陈玉浩法官是我的榜样,更是一盏明灯,激励我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努力。我要用优异的工作业绩搭起司法与群众之间的金桥,在不懈奋斗中永葆先进,不负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激流奋进,勇立潮头,书写精彩的人生画卷。从他的身上,我懂得了,法官的青春不仅有飞扬,还应有对社会的责任,对未来的承担,对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我,很想像他一样,拥有着为人民奉献而深感幸福的青春。

第二篇:陈玉浩法官先进事迹有感

陈玉浩法官先进事迹有感

陈玉浩法官是我们身边的典型,他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平凡是因为他和我们一样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伟大是因为他把看似枯燥平凡的工作演绎的很精彩。

通过庭里组织的学习和平时与陈玉浩法官接触的耳濡目染,我内心深受触动,陈玉浩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用满腔赤诚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是我们年轻法官学习的榜样。

从陈玉浩法官身上,我学到了做一名好法官,就要心系群众,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用真诚和实干为民解忧。信访工作虽然琐碎,但群众从陈玉浩的工作中看到了法院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决心,看到了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真诚,对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充满希望和信任。联系到目前从事的刑事审判工作,有很多值得借鉴和传承,法律时刚性的,无情的,但司法的过程应该是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我们要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对工作,被害人亲属要体现关心,用审判技巧和法律知识尽力为他们维护和争取应有的赔偿,对被告人,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罪和悔罪,防止重新犯罪,弥合因先前行为伤害的社会关系,用不偏不倚的判决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让群众体会到人民法官的爱民情怀。

从陈玉浩法官身上,我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甘做孺子牛。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陈玉浩同志是一名法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也是。我们要立足法院工作实际,在各自岗位上扎扎实实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坚实的脊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陈玉浩法官是我的榜样,更是一盏明灯,激励我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努力。我要用优异的工作业绩搭起司法与群众之间的金桥,在不懈奋斗中永葆先进,不负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激流奋进,勇立潮头,书写精彩的人生画卷。

陈浩亮

第三篇:陈玉芳先进事迹有感

听陈玉芳先进事迹有感

秘书科

毛主席说过“做一个好人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人”。近日,听了《陈玉芳先进事迹报告会》,我被陈玉芳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陈玉芳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乐于助人,凭一己之力建造了博达学校,并且在20年来坚持义务收养孤残儿童,收养一个孤残儿童容易,难得是收养那么多的孤儿,并且其中还有残障儿童,还得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这是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女人。

她把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融入到自己的平常生活中,融入到工作和社会中,用爱心去关爱素不相识的弱者,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展示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让人生在大爱无痕中闪闪发光。

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关爱下一代,化财富为慈爱,心存善念,感动了无数的人。她不惜拿出全部家当,办起了临晋博达学校,这是一所集职业培训、基础教育、特殊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民办学校,多年来,她坚持义务收养孤儿、资助贫困儿童学习和生活,2003年至今累计收养孤残儿童56人。目前,该校在校生中有孤儿5人、残疾学生14人、贫困生97人。从此,她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救助孤残儿童的事情上了。她不仅让孤儿们衣食无忧,还送他们进学校读书,培养他们成才。她说过“我也是一名孤儿,是由养父母养大的,我不想再让别的孩子“享受”我的痛苦了,他们虽然失去了父爱母爱,但是他们碰到了我,我要尽我最大的能力让他们享有他们该有的”,这是多么朴素的语言啊!把关爱和帮助别人当做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把行善积德当做是一种无意识的播种。这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多么难得,又是多么可贵啊!

诗人臧克家曾这样评价过人生的价值:“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张海迪也说过:“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其实,人生只是一个过程。虽然每一个生命相对于人类的历史,相对于整个宇宙只是一段时间的激流,就像夜空中的流星,划破夜幕的刹那间,转瞬即逝。然而,即使如此短暂,每个人的生命却也是可以闪光的,可以永恒的。陈玉芳用实际行动在生活中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用小我铸就了大爱,用大爱写就了高尚,在平凡中成就了伟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人生华章。

生命的长短,我们无法预料和把握,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升华生命的主题,让自己的人生在爱与付出中闪光!怎样的人生才最有价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曾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就像歌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陈玉芳如同一泓清泉,涤荡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她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一种人间大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县委办工作人员,我们要学习陈玉芳,学习她那种真诚博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 查找自身的不足,在工作上争一流、在岗位上作奉献、在纪律上严要求、在服务上求创新,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勤奋工作。

第四篇:陈玉霄先进事迹

陈玉霄先进事迹

追记魂系黑土地的村党支部书记陈玉霄

他,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一身难辨蓝灰的中山装,一双胶底条绒棉布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却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托起了一片天。他“走”的那天,2000多人自发为他送行,兴胜村的乡亲们更是长跪叩头送他最后一程。那一天,晨曦之中,雨水和着泪水,为他平凡的伟大流淌;那一天,哀乐声里,水花和着泪花,为他朴实的崇高纷飞!他,就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西城镇兴胜村原党支部书记——陈玉霄!

他是“有事找我”的陈二哥

1979年,36岁的陈玉霄在父老乡亲的期待中走上了村支书的岗位。直到2009年10月15日去世,他一干就是三十年。“有事找我!”这是陈玉霄的口头禅。三十年如一日,他为全村700多户村民奔波操劳,乡里乡亲都亲切地叫他“陈二哥”。“二哥看俺们不论亲疏、不分穷富!谁家有事儿他都管,谁家有难他都帮!”村民黄万方这样描述他心中的陈二哥。

陈二哥是闲不住的人,除了忙村里的事,就是走家串户。哪家有了大事小情,他就像一家之主似的拿主意、紧张罗。他的衣兜里总是揣一个小本本,每逢到县里开会、办事,他都要先到村里走上十家八家,把各家要办的事一件件记在小本上。无论是孩子落户口、申请困难救济、办宅基地批文,还是报销医疗费,都由他来“包办”。

1992年,兴盛村有了件大喜事。村民曹正礼的儿子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可曹正礼捧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却愁眉不展。老两口多年生病,家里早已一贫如洗,8000元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犹如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得出两个结果:一是重读一年,来年选个学费少的学校和专业;二是放弃上大学,外出打工。陈二哥闻讯赶来:“老哥,可不能犯糊涂耽误孩子一辈子啊!就是贷款也要让孩子上学!”第二天,就由陈二哥担保办理了贷款手续,老曹的儿子顺利上了大学。

2002年春节前夕,一把火将村民王守义的家烧成了废墟。陈玉霄安顿他们一家住下后,第二天就送来了大米、白面和年货,又帮他筹了两万元建房钱。开春后,王守义家很快就建起了崭新的三间砖瓦房。

2008年的一天,年近80岁的村民路池一病了,孩子不在身边的老路着了急。陈二哥一边安慰老路,一边张罗看病钱。第二天一早,陈玉霄就带老路去了医院。等楼上楼下地陪老路做完各项检查,陈玉霄累得满头虚汗,气喘吁吁,险些晕倒。一位医生见到他吓了一跳:“老陈,你这是咋了?你这病就怕累呀!”这时,老路才知道陈玉霄也是来医院化疗的。

他是农村政策的“百事通”

“政策是党的生命,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陈玉霄却有一股钻劲。除了忙村里的事,一有空闲他就拿出新出台的政策一句一句地读,一条一条地抠,弄不懂的就找机会问镇里、县里 2 的领导。提起陈玉霄对农村政策的精通,西城镇镇长薄海方钦佩不已:“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陈二哥来电话呀,一来电话十有八九是询问政策问题。他要是不知咋弄,多数我也不知道。刚开始觉得挺难为情,后来就是敬佩了,因为我们有些事问到他,他都给说得一清二楚。”时间久了,老陈得了一个新名号——农村政策的“百事通”。

2004年4月,农村落实“一免两补”。镇长薄海方找到陈玉霄:“二哥,原来收这费那费挺难,现在要补贴了也不容易呀,这一村一屯,一家一户,这么多年情况千变万化,咋才能把这事落实好呢?”“农民的事,说到底是在土地上,只要咱把这些年生老病死、婚出婚入、外出打工、个人转包、人口变化的情况都理清了,分出类,订出统一的办法就不难了。”当晚,陈玉霄就整理出16条应对办法。薄海方说:“就因为他想得周全,镇里„一免两补‟以他们村为试点,进行得顺顺当当,没有一户有意见。”

2006年,当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很多村民想不通,认为一年拿20元钱,要是不得病就白拿了。村民张志堂开始不想参加,陈玉霄来到他家苦口婆心地说:“你们老两口身体都不好,保不齐有个病,那时自己犯难不说,还不得给孩子们添负担吗?”老张终于下决心参加了新农合。不久,张志堂被诊断为直肠癌,住院手术花了3万多元。因为参加了新农合,一下报销了2万多元。就这样,陈玉霄走屯串户一家一家去讲解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又决定由村集体出钱为孤寡老人、五保户都参了保。镇里想让陈玉霄介绍经验,陈玉霄说:“咱农民最信服的是事实。让我讲不如让受益大的村民上去讲 3 有说服力。”果然,当受益的农民在会上讲了亲身经历后,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大幅增加。2009年,西城镇农民参保投入37万多元,报销医药费276万元,成了全县参保人数最多、受益最多的模范。

他是远近闻名的“陈小抠”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干部;村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陈玉霄一上任就与村委会干部约法三章:“要跟我干就三条:活得干到头里,苦得吃到头里,占便宜得好处的事想都别想!”在陈玉霄看来,管理一个村,跟居家过日子一个理: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准受穷。

翻开兴胜村的账本,从1992年到2009年,十八年来,除了2005年,他们陪客人到省里办事花了几百元的招待费外,另外那十七年的账上,招待费这项都是零。

1992年,陈玉霄取消了让村民们非议不断的村小食堂,而且规定村干部外出一律不准雇车、不准下饭店。上级来人,他带头领回自家招待,不用村里一分钱。时间长了,乡里、县里的领导尽量不在饭时去兴胜村,怕给陈玉霄家添麻烦。

2002年,刚上任的镇党委书记梁达要带陈玉霄去县里办农村合作医疗的事。临行前,薄海方说:“梁书记,你带点儿钱吧。”梁达很是疑惑。“带点吧,到时候你就明白了……”薄海方笑着说。办完事,梁达对陈玉霄说:“二哥,你不请我吃点饭?”陈玉霄满口答应。他带着梁达走了一条街又一条街,好半天才找了一个小饭店,要了两碗米饭一盘豆腐。吃完饭,梁达抢先结了账,笑着对陈玉霄说:“好个„陈 4 小抠‟哇,到城里请我吃顿饭,连个肉丁也没吃着!”这一次,陈玉霄给梁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全镇党员干部大会上讲了陈玉霄“请客”的事,对他的“抠”大加赞赏。

陈玉霄不仅对领导抠,对自己更抠。他一生没穿过西服,没穿过皮鞋,没一件超过百元的衣裳。一身中山装穿了十几年,洗得已经变了色。小女儿看爸爸的衣服实在太旧了,就花了200元钱在镇里给他买了一套西服,谁知陈玉霄试都没试就一通发火:“赶紧退了,咱就是一个农民,整天穿得溜光水滑还能干活吗?”

这几年农村富裕了,每逢到县城开会办事,很多人都是打车去,可陈玉霄从来都是坐公共汽车。上镇里办事或去其他屯子,他也是骑着自行车去。别人跟他说,别这么寒碜自己,打一回车还能咋地?他嘿嘿一笑:“骑车习惯了。”三十年来,陈玉霄自行车就骑坏了四辆,直到2006年肝癌手术后,实在骑不动了,才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

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家称为“陈小抠”的村官,却靠着精打细算和勤俭节约,使兴胜村的村民一家一家地盖上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富裕。有了钱,陈二哥更懂得钱要花在刀刃上。

过去,因为水质问题,当地人普遍患有“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得病的人不仅丧失劳动能力,严重的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让村里人喝上健康水就成了陈玉霄的一大心愿。1992年,他请来技术人员指导施工,领着村里一班人打深水井,很快家家喝上了洁净甘甜的自来水。“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拧开水龙头,喝上自来 5 水的情景。当时那心里,真是敞亮,觉得可幸福了!”一个村民回忆说。这一次改水花了18万元钱,可陈玉霄说:“这钱该花,花得值!”

1994年,在陈玉霄的倡导下兴盛村在全镇第一个组建了农机作业合作社,花14万元买了2台拖拉机,配备了各种耕、种、收割配套农机具。每到春种秋收,拖拉机就轮流给村民们出工。机械化水平提高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007年,陈玉霄争取到50万元资金,引进了10台喷灌设备,打了5眼机电井,修建了3个大型蓄水池,解决了全村一半农田靠天吃饭的问题。

三十年来,村里几乎每年都有计划地办一两件让村民受益的大事。改造了电网,盖了新学校,通了电话,安装了有线电视,修了沼气池、村民活动室、图书室……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他是“绿色银行”行长

黑龙江虽然土地肥沃,可在十年九旱、一年到头风沙漫天、水土严重流失、土地不断沙化的克山县,经常是辛苦一春撒下的种子,一场大风刮过,苗儿都不剩几根,没灾没祸的寻常年景,粮食亩产也只有100多斤。

陈玉霄懂得,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在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他就说:“老天爷没给咱一块风水宝地,咱们只有多种树才能防风、治沙。只要坚持,十年八载咱就能把沙地变成良田!” 6 每次植树,陈玉霄都冲在前面。从那时起,大家就一门心思跟着陈玉霄种起了树。

最初,村里没钱买树苗,陈玉霄就东拼西凑借了1000元钱,从外地买回一批小树苗,他像养育孩子一样,先铺上肥土培育,等小树苗长成大树苗,再往山坡上移。一般移栽树木要挖60厘米直径、60厘米深的坑,可陈玉霄要求挖80厘米直径、80厘米深的坑。久而久之,他总结出了“挖大坑,放当中,浇满水,踩实成,不透风”15字造林法。

“树木活不活,三分种,七分管,只要把树木当成自己亲生孩子一样对待它就没个不活!”陈玉霄种树的标准高,不管什么地,他都要求成活率百分之百。有一次,在巡查林带时,根据株距仔细测算,他发现一块林带树木不够数,找来村干部核实无误后,当即要罚负责这片林带管护的村民,而这个村民就是他的小女婿。小女婿委屈地说:“这片地原来是一片垃圾堆,不是种啥能都活的呀。”陈玉霄虎着脸:“用心种,什么树都能种活,多罚才能长记性,才能服人!”最终,小女婿补种了全部树苗,还一分不少交上了900元罚款。

三十年来,陈玉霄领着乡亲们在兴胜村的荒沟、荒坡、沙石地里造林2600亩!如今,这个“绿色银行”价值上千万,并且每年增值26万多元。森林挡住了风沙,改善了水土,兴胜村粮食产量也大幅度上升。陈玉霄种树出了名,慕名而来找他种树、请他搞绿化的单位接连不断,他因势利导成立了一个营林劳务公司,年年利用农闲时带着村民出去种树挣钱。几年下来,一片片绿荫美化了克山县的山水,也点亮了陈玉霄带领村民致富的希望……县里的自来水厂、烈士陵 7 园、爱民湖、惠民湖、乐民广场、县委门前广场等县里能说得出的绿化工程,都凝结着他和兴胜村村民们的汗水。有人说,凭陈玉霄的造林技术和名望,如果自己注册一家造林公司早就发了。可陈玉霄却不这样想,他觉得种树能让自己心劲十足、意气风发,甚至能忘却病痛。

2009年10月15日,陈玉霄走完了人生第六十六个寒暑。三十年尽忠职守,三十年情系百姓。陈玉霄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浸润了黑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将自己的躯体与灵魂与这辽阔的黑土地紧紧相连。

第五篇:陈玉芳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陈玉芳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陈玉芳同志是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代表,现任临晋镇代村妇代会主任、临晋华禹制衣厂厂长、临晋博达学校董事长。20多年来,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和人民,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扶弱助残,矢志不移,先后义务收养孤残儿童56人,用无言的大爱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进取之歌、奉献之歌。陈玉芳同志用自身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与信仰对话,牢记党的宗旨;与价值追求对话,立足平凡岗位;与党性修养对话,努力做好人民满意的公仆。

陈玉芳精神是大德、大善、大爱、大正。他的高尚行动,感染着我们;他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残疾孩子,因他而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他的爱心和感召力,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增强了人们对奉献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精神,包含着当代公民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表现为当代公民浓烈的人文关爱、国家情怀与自觉担当。这种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与良好的公民素质;外铸成社会力量,就是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

学习陈玉芳精神,就要学习他崇高的政治信念。陈玉芳同志从1990年开始,22年时间累计义务收养孤残儿童56人,解决500余个贫困家庭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帮助24名孤残儿童就业、成才。我们从他身上看到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他从不计个人得失,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情怀。我们要向陈芳玉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崇高的政治信念,学习他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就是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事业、对待群众、对待名利,积极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努力为职教事业不懈奋斗,争创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学院。

学习陈玉芳精神,就要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扶危济困、团结互助、和谐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玉芳的善举,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爱心的路,又用他的善激发了每个人的善,让行善行为蔚然成风,汇成了越来越大的力量,这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础和不竭动力。人在社会就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并以此作为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多献出一点爱心,多奉献一些公德,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做好服务,为社会和谐尽一分义务、添一分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名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时代的人。

学习陈玉芳精神,就要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从2009年开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陈玉芳同志的服装厂效益开始下滑,对学校补贴减少,加之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学校生源锐减,所收学杂费入不敷出,办学举步维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没有气馁,没有被困难压倒,依然坚定信仰,坚持义务收养孤残儿童,资助贫困学生。我们要把陈玉芳作为内心的一面镜子,把弘扬陈玉芳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把工作当事业,把职责当使命,爱岗敬业,在严峻的职业教育挑战与良好机遇面前,党政齐心、干群协力,加强规范化管理,立足岗位亮职责,亮承诺,比学习,比业绩,比作风,比奉献,争当创先争优服务标兵。在本职岗位上积极主动的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件事一件事做起,以扎实的工作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玉浩法官先进事迹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