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数学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精选]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7-1189494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10-27 17:56: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数学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精选]

《数学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姓名:*** 继教号:******* 学校:*********

一直以来,我都能在教学过程中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断的研究并解决各种问题,但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仅凭着教学经验而为,从来没思考过学生的心理层面。读了《数学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我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数学学科的教学进行了重新的思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学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怎样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型,语言的层次性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又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与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又密切相关,这就充分说明了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是关键,即通过听、看、想等内在活动最终转化为说这一外部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要想研究数学教学的“教”与“学”,探索学生的感知规律,构建我们想要的情感课堂,焕发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前提。

在本书中,我重点研读了“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这部分内容。书中将其列为数学基本素质的第五个要素,指出“数学语言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研的各个领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标志之一。„„使用数学语言可以使人在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将问题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对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则简略地提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建构„„数学交流„„组织学生讨论” 等等。要了解学生数学表达存在的困难具体有哪些情况,才能找到促近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的路径。分析起来,情况有三:

第一种:数学知识本来就没学懂,大脑里是空洞的或混乱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往往是一言不发或“胡说八道”,因为他无话可说,一说就错。

第二种:对于一些极为抽象的数学语言无法转化为普通语言。数学语言可以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其中抽象性数学语言既高度抽象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比如概念的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有时学生就无法将其转化为他们所熟悉的、亲近的、容易理解的事物,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就不会深刻,此时的数学语言就会显得更加抽象,在学生眼中就不再“通俗化”,反映到口中也就更难于表达。

第三种,将“听、看、想”的内容和结果转化为“说”的困难,这一点在大多数同学身上都存在,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就要求老师要尽量的多宽容学生,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指责。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多一些自信,大胆的,灵活的,创造性的去说。

反思我自己的数学课堂,学生说的确实太少了。作为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多指导学生,教师本身课堂内外说话都应客观、准确、精炼、全面甚至生

动,进而用自己的样板作用感染熏陶学生,也有利于在课堂上和日常接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过去的数学教育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数学家的“英才教育”。今天,我们理应是“大众数学”“生活中数学”的倡导者,也完全应该让不同的孩子学习不同的数学。让孩子们都喜欢数学,学会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最坚定的心声。

第二篇: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这学期,我通过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通过认真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我知道了作为一位教师,必须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而且我认为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也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做到由原来的被迫学转变为主动学。

循循善诱,对同学间的交往不能横加干涉,当众批评,要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同学友谊,要成才先成人,激励机制要落到实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每天表扬进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总而言之,通过对《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第三篇: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站在学生的面前却并不一定完全了解你的每一个学生。人的心理就如天空漂浮的白云一样变化多端。因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是作为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人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意识支配的。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学问高深且神秘的学科,它能够洞悉人类的内心深处,熟知不为人知的关于人内心世界的秘密。但在认真学习之后发现,它是科学的,不是神奇的,也不是难以触摸的。通过对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感想深刻。

一、了解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更加明白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这个职业有其工作独特性。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稳定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不断树立威信,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高,促进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存在不同的心理差异;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面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分层教学,进行个别化教学;能及时了解学生,不断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和责任感。

三、意识到师生交往和课堂互动的必要性

师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要能够和自然地和每个学生交

流、谈心,做他们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愿意接近。要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统一的奋斗目标,师生关系融洽,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教师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学生,不要有认识上的偏差。给学生适当的期望值得,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对待学生的态度。

了解了这些教育心理学理论,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办事,有章可循。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把“心灵的围栏”变为“心灵的花园”,要用仁爱浇水,用文化做土壤,用智慧做阳光,用理性的思考研究。去精心养护它,让它永远飘着花香,结满硕果,给孩子们真正带来成长的快乐和终身发展的幸福!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学习)

学习

1、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属于学习。学生学习体操属于连锁学习。

2、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归纳为“蔬菜”属于概念学习。

3、学习了“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进行的分析属于辨别学习。

4、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规则学习。

5、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态度学习。

6、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桑代克。

7、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浦洛夫创立的。

8、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的反应是无条件反应。

9、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条件反应。

10、“杯弓蛇影”反应刺激泛化现象。“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刺激泛化现象。

1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映的是刺激分化。

12、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分化。

13、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泛化。

14、联结主义者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学习、他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5、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求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6、对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属于有结构的问题。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17、“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属于无结构问题。

18、发明创造属于问题解决。

19、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时发现问题。

20、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理解问题的过程。

21、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22、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提出假设。

23、将所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全部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虽可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算法式。

24、根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启发式。

2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的母的是很好的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26、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聚合思维。

2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28、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则表明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2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学习迁移。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 总结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 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环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策略的改进

教学评价的调整 对于大学生记忆的特征描述 意义识记占优势

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

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6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随个体的成长逐渐发展成熟 大学生交往心理差异性的是 交往风格不同 交往认知不同

交往情感不同 良好的人机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 自我完善

认知他人

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 认知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 10高校教师的角色认知

社会地位

职业道德

言行举止 11 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教师角色信念阶段 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树立学习榜样 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13 师德魅力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职业期待包括 先进的教育理念 独特的个人魅力 崇高的职业道德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包括 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 构成权力性威信的因素 传统 职位 资历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18 决定教师威信的人格特征有 资历 声望 才能 品德 教师成长的外部途径 严厉惩罚 激励、帮助学生 让学生敬畏 富勒和布朗(Fuller& rown)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 关注生存 关注情境 关注学生 教学监控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23 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24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可分为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26 只有过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27 学生把“会飞”作为所有鸟的本质特征,是变式错误因素造成的。28 促进知识的理解的途径有哪些 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 29 我们把植物分解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知识的分析 在参观了服装博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这属于 形象记忆

在识记“女孩”、“小鸟”、“森林”、“唱歌”4个词时,可用自然语言把这些离散的词重新组织为“一个女孩在森林里听小鸟唱歌”,这样便于记忆。这一事例中,运用了语义编码 32 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是有限的,大约7±2组块 33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条件和途径

复杂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经历 认知阶段 操作分解阶段 操作联系阶段 自动化阶段阶段 35 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包括原型定向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36 顺应性迁移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37 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教师指导 学习材料特性 媒体 38 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负迁移 39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侧向迁移

由处在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水平迁移 41 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是组织策略

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复述策略

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复述策略 44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45 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6~8岁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47 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的第二阶段是认同

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制约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道德认识的教育

突出“知”来开展说服教育的是指导-内省式

说服内容的特点信息的保密性 信息的心理化 信息的衍生性 51 影响说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有教师 学生 说服内容 说服路径 52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53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 54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 55 归因的维度的是 原因源 稳定性 可控性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属于合理归因的是

尽量引导学生进行努力归因 尽量引导学生进行可控归因 某个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时,告诉他是平时基础薄弱,努力不够

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59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60 归因训练的方式包括 集体归因训练 个别归因训练

归因对个体的影响包括 对今后成果成期望 对个体情绪情感的反应

个体的后续行为

在TARGET模式中的时间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考虑学生的能力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

学生个性化的任务和时间要求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避免失败的倾向 64 下列属于成就目标形成的个人因素的是能力观 年龄 性别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一个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说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和评价结果。

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功能固着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和评价结果。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式称为头脑风暴法 71 集体研究制是威廉·戈登发明的一种发展创造力的方法。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包括

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意识 73 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反映。74 社会化比较理论是 费斯廷格在1954年提出的

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非正式群体 76 人际关系的成分包括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77 《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作者是 戴尔·卡内基

在人际交往的情感交流阶段,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79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80 世界卫生组织(WTO)设立心理卫生部是在1949年。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最新理论

对于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关于心理健康标志的描述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有幸福感 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能力

心理健康标准的5个基本维度包括

基本心理能力 情绪情感稳定 良好的学习能力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 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疗法。

情绪的生理基础包括呼吸的频率、心跳的频率、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消化系统的促进与抑制等内在生理变化。

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身体放松 增加运动 88 心理学家 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元素”理论

特质是指一个人在行为上所经常表现的特征,它是人格的组成元素,是行为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格测量的基本单位。

班杜拉认为人格通过行为与思想表现出来,行为、个人、环境三者之间彼此影响而呈交互作用的关系。91 马洛斯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了“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典型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93 粘液质:强、平衡、不灵活

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信念等

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特点描述准确的是 自我认知全面,自我同一性得到发展 智能结构健全,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社会适应较好,社会化程度得到增强

气质是人格的自然基础,是人格结构中反映为人处事的风格部分,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

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包括 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四个方面特征。

悲观是指个体遇到不如意或失败时便自认无能为力改变局面而甘愿失败,对前途失去信心或心灰意懒。99 大学生摆脱空虚困扰的方式正确的是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 100 实践是人格发展的必由之路,健全的人格需要在其中磨砺。101 “悦纳自己”是指 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数学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