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应用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17-1106309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6 20:54: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应用

西安小学 何家艳 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在人们的印象中。但是对于小学教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素材,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数学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皮亚杰曾经指出:所有智力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的智力具有促进作用。兴趣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前提,学生有了对数学的兴趣,才会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数学必须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学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强烈欲望。如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在教学中,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兴趣,开发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数学兴趣的激发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一、立足生活,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赞可夫说过“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而获得的东西,以及没有兴趣结合起来的东

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用精美的图片来显现学习情境。所显现的许多情境都是学生喜爱的故事、游戏或具体的生活情境,可是再生动、再有趣,那也只是一副静态的画,当学生看的次数多了,难免会觉得枯燥。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尝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游戏,把一些“静态”情境变成“动态”情境。比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个“看电影”的数学游戏,老师当检票员,每位学生手里有一张“电影票”,每张电影票有两道题,上面一道题的得数是排数,下面一道题的得数是座位号,学生只有算对题才能坐对位,不然,就会坐在别人的位置上,然后被别人请走。这个情境的设计既提高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平稳性差。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我们应静心设计各个环节,力争把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当做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摆一摆、做一做,动脑想一想、猜一猜,动嘴说一说、辩一辩。比如:在学习认识几何图形时,老师不要急于讲出物体的名称,而是引导学生随心所欲的在课桌上摆弄准备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拼、摆、说,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我们由衷的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你们把这些不同形状合在一起,你们会拼成什么呢?”可以由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由呆板的到有故事情节的,真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新知识。

二、在游戏操作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最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结合游戏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可使儿童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或游戏形式紧密的结合起来,使之形象化和趣味化,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可能性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派选出小组代表,分三中颜色让三组代表分别选色,然后根据掷色子的点数一步一步加起来,来判断谁最先到达终点,谁都想赢,但是,最终都明白,先到的同学可能是这一次的运气,大家的可能性都是三分之一。玩沙玩水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学生通过用各种形状的容器盛装沙和水,感知容量守恒。沙子和水混合后还可垒成多种立体模型,使学生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在各种角色游戏中,更有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如在商店游戏中,学生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并在买卖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运算。其他如抢椅子游戏、扑克牌游戏等,可使学生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等知识。儿童在选择积木拼塔建筑物的过程中,激活并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能使儿童在自由活动和有趣新奇的游戏体验中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深化数学意识的目的。

三、加强互动,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义务教育数学指导意见》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

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融洽、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师生互动、情知互动”的数学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得到结果时,要给予肯定。比如在学习“从1数到10,再倒着数”这一环节中,可以结合我国发射“神舟七号”运载火箭的倒计时的实况录像,我和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数,当火箭腾空的那一刹那,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觉得火箭发射升空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自豪感,孩子们真正感到学数学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再比如,在等待新闻联播节目的时候,观看节目的同学就会在那个时侯和着时钟表的指针转动而进行报时:5,4,3,2,1,进入节目播报。当孩子们看到里面的人物出来后,这个时候便感觉我数的没有错,一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这也让孩子们感觉到身边就可以学数学,并学好数学。

四、鼓励自主探索

数学是趣味教学的源泉。因为数学要解决数学问题,经常会出现很多带有“问号”的东西,目的是要学生把“问号”变成“句号”。而这个转变的过程,恰恰就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因为这样,学生会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及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求知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圆的认识中,教师就生动形象地展示这样的一个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排玩投沙包的游戏,教师问这样站有什么想法或者这样站有什么不公平的,而学生应用刚学会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者固定好投沙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此投,这样距离相等,才保证的竞赛的公平性,这样,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启发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和练习,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何让小学生从讨厌学习数学到喜欢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积极开展趣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 实践 游戏 问题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生从讨厌学习数学到喜欢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积极开展趣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那么如何使小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数学呢?

一、与生活实际联系,引起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受到成长限制,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特别重要,尤其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时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实例:“为什么很多建筑物建成三角形?”学生会被熟悉的生活现象吸引,进而动手进行实验,自觉学习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小学生找到理论依据,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这时,如果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再次把三角形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不仅学得有趣,而且还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再比如在讲《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如圆形的车轮、圆形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有几个学生就说:“老师,我们都见过这些图形,你怎么都是给圆图形让我们看?”我及时抓住这一思维亮点,引出课题,再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很快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

二、加强学习,突破难点,寻求生活的例子,培养学习兴趣

无论教科书里描述得如何清晰,说得如何透彻,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最终还是依靠学生亲身体验才能学好。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中寻找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一部分知识时,我要求学生互相调查和了解同学喜欢吃的零食、喜欢用的物品,然后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画出统计图,把抽象的问题变成直观简单的问题。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让两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示范“同时”“两地”“相遇”等概念,然后再结合课本上的例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相遇问题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就记得越牢固,越长久。

三、开展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小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事物所吸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变换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既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学到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小学生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这种方法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开展接力赛、夺红旗等游戏活动,把教科书中一些练习变为游戏形式,学生学起来信心百倍。一节生动的游戏课,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在游戏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小学生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始终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小学生才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巧设疑问,激发小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兴趣,让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节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我是这样激趣设疑的:“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阿凡提》吗?知道谁最聪明吗?”这样就引发了小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出要学的知识:“一天,财主巴依遇到阿凡提,想考一考聪明的阿凡提,说:‘有两块地,一块是平行四边形形状,一边长30米,另一边长20米;另一块是长方形形状,长30米,宽20米。有两个孩子都说长方形的面积大,你来帮我算一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阿凡提一下就算出来了。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阿凡提如何算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我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目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生硬灌输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挖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小学生从“要我?W”变为“我要学”,从而成为数学学习的小主人。

第三篇:浅谈小学趣味数学教学及价值

浅谈小学趣味数学教学及价值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个性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数学的学习背景都很贴近生活,因此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就很强。这就要求数学课中老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真大、变化不小,进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当然,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后,还会自觉地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观察生活,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趣味 兴趣

教学方法

价值

一、研究背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如果把数学的趣味性带给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学习目标狭窄,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数学能力的发展不全面,尤其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注。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死学、机械的学、为了学习而学的现象严重。认为数学无用,又枯燥又抽象等,对数学缺乏兴趣。

三、对趣味数学的理解及误区 对于趣味数学的理解,大多数的专家学者均认为趣味数学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可以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法或者它与传统的数学结合或者当做一门启迪学生思想,开发智力的一项选修课。在传统数学的基础上增加一项教学方法,即:趣味数学教学法。它的研发主要是因为平日的数学教学中常感到有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缘由是因为觉得数学学科没什么意思,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有乐趣,则需要教师运用更好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趣味数学教学法就这样产生了。它是运用于传统数学的课堂中,教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数学,在讲课时,要生动、熟练、有趣。比如教授整数的运算法则时可以采用编顺口溜的形式来增强孩子们的记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来让他们加深印象。而在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是偏向趣味性、开放性的题目,因为数学教学是离不开做题的,可是传统的数学题目激发不起孩子们的兴趣,而如果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就可以更好的让他们做好作业、学好数学。趣味数学作业以结合所学知识来开发智力为主,让同学们知道如何把本节所学内容融入到实际操作中去,也使得数学回归于实践。

趣味数学作为一门选修课或者数学活动课。“趣味数学”本身具有趣味性的特点,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利条件。作为一门课程来说,趣味数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内容不设限,答案也一样不设限。而趣味数学的内容是广泛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孩子的,并不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仅适用于一小部分孩子的学科。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启迪孩子们的思维,开发孩子们的智力,也让传统的数学学科有了一个运用于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用于考试或者学科的学习。

四、趣味数学实施及价值

“趣味数学”本身具有趣味性的特点,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利条件。在“趣味数学”教学中,有目的的设置一些游戏、儿歌、谜语、趣题、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不仅注意趣味性与知识的融合,更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便于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进行及早训练。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在玩中领悟到“玩”的花样多、想的点子多的乐趣,并树立这方面的榜样,使他们有效仿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而对于学习的过程也是轻松、愉快、民主、开放的过程,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也激发了孩子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通过这短短的趣味数学课,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更多的兴趣,开拓思维,从而也为孩子传统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进步。每周一节的活动课不仅不妨碍传统数学的教学,反而让传统数学学习得到启发,从而会促进传统数学的学习。

传统数学中的趣味数学教学法和趣味数学单独开设的活动课都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数学学习的进步,让传统的数学学习运用于实践,最终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小学趣味数学的价值在于:

一、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融入新颖的趣味数学的教学法,无论是在数学课程的导入上还是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甚至到数学作业的布置都可以运用趣味数学的方法,让趣味数学辅助传统教学,最终促进数学学习的发展。也让数学学习运用到实践中,回归于实践。以便于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二、每周另开辟出来一节课用于趣味数学的单独学习。我们可以把这节课作为趣味数学的一节活动课,提出一些与数学看似无关实质却很有关系的开放式问题来让孩子们回答,让孩子们不断的开拓其思维,促进其智力的开发与发展,训练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这单独的趣味数学活动课中得到的锻炼也可以运用到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去,让其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思维活跃、反应迅速。在增强自信心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学习传统数学。

参考文献:

[1] [中]:《趣味数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赵德娟。[J],考试教研版,202_年09期 [2][中]:《关于趣味数学化数学的研究》,李宪忠。[J],濮阳教育学术报,1996年01期 [3][中]:《浅谈趣味课堂的趣味化和生活化》,洪生刚。[J],河南教育,202_年03期 [4] [中]:《“趣味数学”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李秀玲,[J],内蒙古出版社,202_年03期 [5]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2_年。

第四篇: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内容摘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指在课堂上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感到有兴趣。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兴趣性。探索教学系统的兴趣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趣味

激励性

思维

认知

人们的认识是从感觉、知觉、表象而循序完成的。特别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的数学问题尤其如此。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这抽象的一门学科引导小学生从枯燥到“会学”、“爱学”、“喜欢学”的认知过程,应从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更值得我们大家不断探索。下面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善于巧妙导入新课,在课程的一开始就提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自然会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愉快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新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如:讲故事、猜谜语、出示制作精美的教具等,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由老师“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创设学习氛围,享受学习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不仅充分利用教具演示,进行直观教学,而且运用学具,尽可能的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因为,仅老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浮浅的,只有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知识的存储和提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觉参与的欲望必然增强.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忽视学习成绩差的,要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其次,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应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说得不错”“你真聪明”“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想”等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这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激 1

发学生乐学的情感.再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自身的个人魅力。因此,教师幽默、生动、有趣的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三、精心设置问题,体验乐趣

“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问题能引起思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设计问题情境,从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若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增,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数学是趣味教学的源泉.因为数学要解决数学问题,经常会出现很多带有“问号”的东西,目的是要学生把“问号”变成“问号”.而这个转变的过程,恰恰就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因为这样,学生会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及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四、巧妙练习,让学生感受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年龄越小,精神越难集中,注意力的稳定性也越差.一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就会分散.这时,我们要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穿插于教学之中,使儿童的大脑在疲惫或注意力失散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维持或者恢复到兴奋的状态.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五、注重实践,体验乐趣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可用性和生活中的数学,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才能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六、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来增强信心

在给学生评价的时候,教师如果能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这将

对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给足高分,让他们的学习劲头更大.其次,对学困生优待,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困生也打出一个适当的高分,使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奔头,也有机会进步,达到激励后进的作用,而不是用批评来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竞赛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少数尖子生垄断得奖的情况,要注意让部分奖项下移到中段学生的身上,想办法让学困生也有获奖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评分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各个级别均有一、二、三等奖.尽管在这些奖中,即使一样是一等奖,他们之间的水平是相差很大的,但对学困生来说,得奖就是对自己的肯定,是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对得奖非常珍惜,备受鼓励,为他们的学习增加新的动力.综上所述,要使每名学生乐学,应该从儿童生理、心理以及学习的特点出发,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与同学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让每个人都在趣味的教学中获得自己的最大发展,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3

第五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化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化教学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逻辑推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比较弱,其与生俱来的童真却对有趣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寓教于乐,趣味教学对低年级学生无疑最有效。那么如何进行趣味教学,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与新奇?一方面是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一方面是将教学课堂游戏化。让心智不成熟的低年级学生在玩乐中达到“不知不觉”的学习并掌握课堂知识。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 课堂教学 趣味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学习主要建立在兴趣与乐趣基础上,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除了对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其能力与性格,以及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数学课程的教育中,必须将趣味放在重要位置,以乐趣吸引其兴趣,以兴趣带动学习。所以,实施趣味化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思路和必要举措。

(一)将数学知识趣味化 1用口诀归纳数学知识

低年级学生对顺口溜式的口诀具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将枯燥且复杂的数学知识用口诀的方式归纳,必然是有效的方法。具体在操作中可以是对某一知识点的归纳与加强甚至延伸,也可以是对某一章节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对比。比如小学课本中和数学课堂中关于加法运算就有一个加法表,具有顺口溜的特点,所以很多学生都容易掌握,但涉及减法时,学生往往反应比较慢,即使到了考试的时候,也不得不借助“数玉米粒”等低效率方法,而且很刻板,其实,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自己总结出一个符合低年级学生口味并容易掌握的浅显口诀,以达到让学生轻松学习和记忆的目的,比如讲解数学运算法则时,就可以将刻板的法则口诀化,有这样一个顺口溜来教授:

一二三四五六七,两步计算要记清,发现括号要先算,没有括号要看清,混合运算先乘除,同级运算顺序清。

除了上面这种简单明了的顺口溜,还可以将口诀生活化与情景化。比如我在讲授减法运算时我是这样总结的口诀是这样开头的:

两个果,你拿一个,还剩一个,我又拿一个,还剩下零个,你吃果,我吃果,吃完了,都挨饿„„

口诀可以给据实际总结不同的版本,但最好是能融入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情境,用他们的生活话题来总结表述。2用儿歌来生动数学知识

低年级学生对儿歌很敢兴趣,特别是融入了他们那个年龄层生活情境的儿歌,更是容易记住,如果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儿歌这一有效的载体,使其在儿歌的传唱中掌握并记忆知识,应该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记住课堂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等的兴趣、以音乐为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情操。

用儿歌来传递知识,这可能对一些老师来说,比较难,那么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例来说明用儿歌来传递知识的一些方法。首先教师要对需总结的知识进行分析与对比,找出区别与联系,找出共性与特性,然后将其归纳成顺口溜,在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编成活泼的适合低年级学生胃口的调子,教学生唱。

比如在讲减法的时候,我就将减法的递进法则编成了一首儿歌,其中一段是:

七个小孩做游戏,老鹰抓小鸡。一个小孩被抓去,剩下五个笑嘻嘻,两个小孩被抓去,剩下四个汗淋漓,三个小孩被抓去,剩下三个忙躲避,四个小孩被抓去,剩下两个怕兮兮,五个小孩被抓去,剩下一个惨兮兮,六个小孩都抓去,轮到老鹰笑嘻嘻。

通过实践表明,越是趣味化、生活化、情景化的朗朗上口的儿歌,越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容易让学生掌握和记住知识。

(二)教学课堂趣味化

教学课堂趣味化有多种方法,具体可概括为:将课堂教学互动化;将课堂教学游戏化;将传授方法多元化。1将课堂教学互动化

教学互动化,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与思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与自信心等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内容,设置相应的课堂活动,比如,在生活中,数学能力运用最多的,其实不是计算器,而是心算和口算,在训练学生口算或心算的教学上,就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生活情境,甚至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可以采取互动。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设置好一个需要用运算来解谜的情景问题,让学生抢答,因为是抢答,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去笔算,只能采取心算或口算,这样老师就不用去监督学生怕学生作弊了。抢答在低年级学生数学教学中应该广为应用,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活跃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参与态度和竞争意识。

除了抢答,老师还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群体互动与协作,比如分成小组,在小组之间进行数学运算接龙,各组产生的优胜者又重新组合互动等方式,方法有万千,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互动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因为他们参与其中,所以会主动思考,探寻谜底。2课堂教学游戏化

小学生都比较贪玩,不太喜欢沉闷,所以将课堂知识游戏化正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寓教于乐的根本所在。比如在讲解数学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课堂的刻板限制,将学生分成组,一组一组做捉迷藏的游戏,一共多少人,找到了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找到等,很容易将数学的知识融入其中,并让学生接受,我相信,这远比传统教学中“数玉米”效果好。3传授方法多元化

新时代下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拘一格,是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理念和业务技能。也就是说,由于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在的孩子见识到的东西相对以前明显多得多,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述几何图形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比如建筑、比如玩具等,然后让学生指出里面都有哪些几何图形构成;同时也可以找几个学生到黑板上来“画画”,比谁画得多,画好以后,各自指出自己所画的内容及其所包含的几何图形;当然,还可以找一些卡通味道的图片让学生找几何图形,并说出几何图形的特征等,甚至是这几种方法综合,更或者是本文所提到的所有方法的综合等。总之,多元化的学生结构,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应,才能真正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及能力。

低年级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少年儿童兴趣基础上的教学,让学生乐于主动接受和钻研,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在课堂活动愉悦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梁镜清主编,《小学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2、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3、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年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应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