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116新兵入伍后的心理调节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8-624268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8 14:59: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116新兵入伍后的心理调节

健康教育

题目:入伍后的心理调节

目的:针对新同志对部队的不适应进行教育和心理调节,使其更好的适应部队生活。时间:2007.1.16

授课人:冯志强

内容:

新兵初入营,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的改变以及紧张艰苦的训练必然使他们感到有所不适应,造成心理紧张、苦闷。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之中不能缓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还会引起生理机能的异常,如不及时发现加以引导,甚至会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带兵人要仔细观察、了解新兵情况,及时掌握新兵的心理变化,运用多种手段使他们勇敢地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确保新战友顺利地过好军营第一关,为走好军营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紧张是由于对紧张的生活不适应造成。通常情况下,新兵入营的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最为集中、最为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紧张不适应。

军营生活节奏快,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灯,集合、站队、穿衣、吃饭、训练、学习等等,一切活动都要踩着钟点,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环扣一环,一步赶一步,稍不留神,动作慢了,就会出错,就会跟不上步。部队严格的时间要求、一丝不苟的军事训练、无时不在的日常养成,以及需要新战友掌握的基本政治教育内容等等,这些,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生来说,必然使他们注意力过于集中,造成心理紧张。二是对艰苦不适应。

军营是个艰苦的地方,对此,每个准备跨入军营的青年都会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但是,当他们真的进入了军营,亲身体验到了部队所特有的艰苦,原先的心理准备还是显得不足。训练场上,或烈日当空,或北风呼啸,练军姿,拔正步,单双杠,越野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夜深人静、人困马乏的时候,还要牺牲甜蜜的睡眠去站岗;连队的物质文化生活虽然在不断改善,但与入伍前随心所欲的小锅饭以及父母无微不致的关爱照顾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更有的来到驻守海岛和高山的海边防部队,或冰天雪地,空气稀薄,或烟波浩渺,人迹罕至,生活又多了一层孤寂与清苦。对于在蜜罐里泡大的年轻人,吃到了前所未有的苦,自然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

三是对严格的纪律不适应。

纪律是军队的生命,既然当了兵,理所当然就要遵守军队铁的纪律。在军营里,纪律是无是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纪律就

是统一,训练操课统一,日常生活也要统一,连走路也要喊着“一二一”的口令,谁要是不合节拍,谁就违反了纪律。纪律就是规范,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穿衣戴帽有规范,坐、卧、立、行有规范,称呼举止有规范,头发要剪短,帽墙下不得超过1.5厘米,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见棱见角„„。纪律就是约束,就是限制,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所放弃有所接受,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意味着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让做而不想做的事偏偏必须去做。初入军营几乎每个人都有为自己不能如鱼得水地适应纪律的约束而苦恼过。

四是对远离亲人的不适应。

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的长成自立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第一断乳切断了对母体生理上的依赖,第二次断乳切断的是心理上的依赖。那些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骄子们走进军营后,虽然在空间上远离了亲人,但心理上却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和依恋。不离开家就不懂得想家,当欢送的锣鼓声渐渐远去,刚刚穿上新军装的兴奋渐渐淡漠的时候,对家的念也就渐渐涌上心头。特别是感受到了艰苦,遇到了挫折,受到了委屈时,想家的念头就愈发强烈。第二次断乳本身就带着苦涩,他们又恰在此时进入了一个远离家乡的艰苦环境,显得更加突出。

怎样帮助新战士适应新的生活呢?

第一,指导他们尽快学会有序的生活。部队生活虽然紧张,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经过较长时间训练与适应的老兵虽然也同样生活于紧张之中,却能够应付自如,驾轻就熟,并没有太多的紧张感,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有序的生活。新兵由于还没有掌握集体生活的规律,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加之许多事情做起来不熟练,质量不高,因而往往手忙脚乱,总处于被动之中。如果再因此而受到批评,就会加倍紧张。特别是有些从小受到家庭骄惯的新兵,生活自理能力差,就更难适应。带兵人要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军营生活的常识,使他们尽快地熟练掌握各种要领。了解一日生活的秩序和规律,增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而有序,紧张心理就会消失。

第二,在训练和管理中严而有度,循序渐进。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中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严格的训练和管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但是,训练

和管理是以外部调节为特征的,倘若操之过急,要求过严过高,超过了新兵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反而会产生负作用,使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受到伤害,怀疑自己能否适应部队生活。弄不好还会对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中要把握好度,科学地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使每一步小目标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第三,安排好物质文化生活。总体上说,目前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还不够理想,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合理安排,尽力改善。越是训练紧张,越要调剂好伙食,安排好休息,组织好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张驰有致。这样做,可以使新兵对军营生活适应的难度大为减小。因为,人们从较好的生活去适应较差的生活比较困难,而从较差的生活去适应较好的生活则相对容易得多。多数新兵入伍的部队的生活条件不如在家时,如果通过精心的合理的安排与改善,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无疑会有利于他们对部队生活的适应。

第四,积极疏导,及时化解矛盾。在适应的过程中新战士的心理必然会经常出现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有的通过主观调节就可以解决,有的则需要经过他人的帮助才可能解决。带兵人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矛盾,积极疏导,及时解决。要防止矛盾积压成堆,结成疙瘩,力争发现一个解决一个,为其心理适应排除障碍。

心理上的适应是新战友完成从老百姓到合格军人转变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新战友才能自觉地适应部队的艰苦生活,才能以高昂的士气、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军政训练中。带兵人要适时准确地掌握新兵的心理状况,采取各种方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调节,使新战友顺利地走好军营第一步。

思考题:如何更好的适应部队生活?

第二篇:新兵入伍后的心理适应

谈新兵入伍后的心理适应

刘正斌陈伊生

新兵初入营,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的改变以及紧张艰苦的训练必然使他们感到有所不适应,造成心理紧张、苦闷。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之中不能缓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还会引起生理机能的异常,如不及时发现加以引导,甚至会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带兵人要仔细观察、了解新兵情况,及时掌握新兵的心理变化,运用多种手段使他们勇敢地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确保新战友顺利地过好军营第一关,为走好军营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紧张是由于对紧张的生活不适应造成。通常情况下,新兵入营的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最为集中、最为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紧张不适应。军营生活节奏快,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灯,集合、站队、穿衣、吃饭、训练、学习等等,一切活动都要踩着钟点,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环扣一环,一步赶一步,稍不留神,动作慢了,就会出错,就会跟不上步。部队严格的时间要求、一丝不苟的军事训练、无时不在的日常养成,以及需要新战友掌握的基本政治教育内容等等,这些,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生来说,必然使他们注意力过于集中,造成心理紧张。

二是对艰苦不适应。军营是个艰苦的地方,对此,每个准备跨入军营的青年都会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但是,当他们真的进入了军营,亲身体验到了部队所特有的艰苦,原先的心理准备还是显得不足。训练场上,或烈日当空,或北风呼啸,练军姿,拔正步,单双杠,越野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夜深人静、人困马乏的时候,还要牺牲甜蜜的睡眠去站岗;连队的物质文化生活虽然在不断改善,但与入伍前随心所欲的小锅饭以及父母无微不致的关爱照顾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更有的来到驻守海岛和高山的海边防部队,或冰天雪地,空气稀薄,或烟波浩渺,人迹罕至,生活又多了一层孤寂与清苦。对于在蜜罐里泡大的年轻人,吃到了前所未有的苦,自然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

三是对严格的纪律不适应。纪律是军队的生命,既然当了兵,理所当然就要遵守军队铁的纪律。在军营里,纪律是无是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纪律就是统一,训练操课统一,日常生活也要统一,连走路也要喊着“一二一”的口令,谁要是不合节拍,谁就违反了纪律。纪律就是规范,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穿衣戴帽有规范,坐、卧、立、行有规范,称呼举止有规范,头发要剪短,帽墙下不得超过1.5厘米,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见棱见角„„。纪律就是约束,就是限制,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所放弃有所接受,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意味着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让做而不想做的事偏偏必须去做。初入军营几乎每个人都有为自己不能如鱼得水地适应纪律的约束而苦恼过。

四是对远离亲人的不适应。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的长成自立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第一断乳切断了对母体生理上的依赖,第二次断乳切断的是心理上的依赖。那些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骄子们走进军营后,虽然在空间上远离了亲人,但心理上却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和依恋。不离开家就不懂得想家,当欢送的锣鼓声渐渐远去,刚刚穿上新军装的兴奋渐渐淡漠的时候,对家的念也就渐渐涌上心头。特别是感受到了艰苦,遇到了挫折,受到了委屈时,想家的念头就愈发强烈。第二次断乳本身就带着苦涩,他们又恰在此时进入了一个远离家乡的艰苦环境,显得更加突出。

怎样帮助新战士适应新的生活呢?

第一,指导他们尽快学会有序的生活。部队生活虽然紧张,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经过较长时间训练与适应的老兵虽然也同样生活于紧张之中,却能够应付自如,驾轻就熟,并没有太多的紧张感,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有序的生活。新兵由于还没有掌握集体生活的规律,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加之许多事情做起来不熟练,质量不高,因而往往手忙脚乱,总处于被动之中。如果再因此而受到批评,就会加倍紧张。特别是有些从小受到家庭骄惯的新兵,生活自理能力差,就更难适应。带兵人要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军营生活的常识,使他们尽快地熟练掌握各种要领。了解一日生活的秩序和规律,增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而有序,紧张心理就会消失。

第二,在训练和管理中严而有度,循序渐进。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中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严格的训练和管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但是,训练和管理是以外部调节为特征的,倘若操之过急,要求过严过高,超过了新兵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反而会产生负作用,使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受到伤害,怀疑自己能否适应部队生活。弄不好还会对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中要把握好度,科学地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使每一步小目标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第三,安排好物质文化生活。总体上说,目前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还不够理想,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合理安排,尽力改善。越是训练紧张,越要调剂好伙食,安排好休息,组织好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张驰有致。这样做,可以使新兵对军营生活适应的难度大为减小。因为,人们从较好的生活去适应较差的生活比较困难,而从较差的生活去适应较好的生活则相对容易得多。多数新兵入伍的部队的生活条件不如在家时,如果通过精心的合理的安排与改善,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无疑会有利于他们对部队生活的适应。第四,积极疏导,及时化解矛盾。在适应的过程中新战士的心理必然会经常出现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有的通过主观调节就可以解决,有的则需要经过他人的帮助才可能解决。带兵人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矛盾,积极疏导,及时解决。要防止矛盾积压成堆,结成疙瘩,力争发现一个解决一个,为其心理适应排除障碍。

心理上的适应是新战友完成从老百姓到合格军人转变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新战友才能自觉地适应部队的艰苦生活,才能以高昂的士气、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军政训练中。带兵人要适时准确地掌握新兵的心理状况,采取各种方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调节,使新战友顺利地走好军营第一步。

第三篇:高考心理调节

高考心理调节

高考前一定要看的心理调节最重要的七句话

高考前一定要看的心理调节最重要的七句话

只要认真看,真的很灵验的1. 相信上苍肯定会赐福于你,天生我才必有用。

2. 相信你自己的力量!你就肯定能在高考中考好!

3. 高考就像农民到了麦收,尽管辛苦,但不管怎样也终究是一种收获。尽量去考,没必要患得患失。

4. 如果有些紧张,就告诉自己:“紧张”实际上也是一种兴奋,也有利于发挥。适当的紧张是正常的和必要的。

5. 大胆去考,告诉自己绝对没有必要害怕,万一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我就是去年在正灵复读部复读了一年,才考上南开大学的。

6. 万一晚上睡不着,就自己默念:“躺着闭目养神,也是很好的休息。”

7. 千万千万要回帖,只有这样高考就一定能考得非常好!

最后,再一次祝愿大家洪福齐天,高考旗开得胜!

高考一个月如何过

听好了,人都是逼出来的,相信吧!没有什么事做不到!这就是人生,更别说高考!首先说明,分数在五百以上的,老老实实的跟着老师走,听话的话再加上你自己的努力,走二本差不多了,剩下的是你自己的素质问题,什么是素质问题?简单说下,就是有些东西你会,但是不一定做对,有些事你能干,但不一定敢干,也许你很努力,但是成绩并没有你得到的那么多,这些就都是个人素质问题了,别人帮不了你,很难,我主要讲下分数在三百到四百的,最后一个月到底该怎么学,相信的继续往下看,不信的好好听课背书去吧!

我说过,人是被逼出来的,首先你必须明确,今年走什么学校?(二本的较多)是不是明年要补习?(要补习的不用看了)那么你只有一条路了,尽最大的努力上好学校!好吧!这个信念必须时时刻刻都印在你脑海里,这个很重要,信念的力量!还有,最好找一两个宿舍人一起努力,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孤单,不会觉得厌烦,他可以随时督促你学习!这样你们才能一起坚持下来,一个人真的很难!

三月份过了一个星期后,我们宿舍三人削发明志,清一色三毫米!说下我们的作息,早上五点起,不洗脸直接回班学习,到七点下早自习,吃饭洗脸,中午十二点吃饭,不回宿舍睡觉,直接回班学习,快两点(他们午休结束)睡十五分钟,上厕所洗脸,开始上课,晚上十一点休息,宿舍不让打手电…这样坚持了两个礼拜(最后一个礼拜我懈怠了),我从三百提到三百五(二模)他们俩以前学习就挺好,最后进了前五十(年级)!

说起来惭愧,上个月也没有跟上他俩好好学,主要是玩这个破手机,才知道什么是玩物丧志了,明天我就开始疯狂最后一个月了,手机锁了宿舍!我要说的是,你首先要明确一个目标,然后找两个兄弟,再然后就是疯狂了,这个就是捷径,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持不下来,那么什么也别谈!下面说我个人总结的最后一个月的学习计划,这个可能对你很有用!

坚持创造高考奇迹

高考成功的最大秘密就是:坚持!别人都是懈怠的时候坚持; 万分沮丧的时候坚持; 遭受打击的时候坚持; 彻底绝望的时候坚持; 其他人都放弃努力的时候坚持; 成绩名次都跌到最低谷的时候坚持; 绞尽脑汁孤立无助的时候坚持; 寒风透骨的时候坚持; 酷汗津津的时候坚持; 饥肠辘辘的时候坚持; 失去信念的刹那间-------握紧拳头,挺起胸膛坚持; 跋涉在漫漫长途疲惫不堪时------从丹田鼓荡勇气坚持; 意志快要崩溃的几秒中内-------深深吸足一口气坚持; 实在支撑不住,毅力能量几乎耗尽------咬咬牙关再坚持一会儿; 坚持,坚持,再坚持!一直到冲刺前的十几天里还是坚持不松懈。到了六月的那几天,在考场上的你一定会发现:

我已经成为自己的高考命运的主人!我在考场上尽情释放出自己的高考潜能,我在考场上超水平发挥出自己的各科增分潜力,我终于创造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奇迹!

【专家指导:高考每科多得10分的超详细应试技巧 】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X天,高三学生已经进入模拟阶段,培养答题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将本人收集到的一些文章整理如下,供高三学生参考。

1、通览全卷,迅速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一下,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地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考生愿意从卷末难题开始做,他们认为自己前面的题没有问题,好坏成败就看卷末的难题做得怎么样,开始时头脑最清醒,先做最难的题成功率高、效果好,想以攻坚胜利保证全局的胜利。这种想法看似有理,实际是错误的。一般卷末的题比较难,除了个别水平特别高的学生,都没有做好该题的把握。很可能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有把这个题满意地做完。你这时的思绪多半已经被搅得很乱,又由于花了不少时间,别的题一点没有做,难免心里发慌,以慌乱之心做前面的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一份高考试卷,虽然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题、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可以增强信心,但

1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气氛。

先局部后整体。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高考阅卷评分办法是“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所以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实为一种高招儿。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确实是个好主意。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5、答题速度:以快为上

高考数学试卷共有22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5.5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至三分钟之内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一般,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时间分配为4:6。

【如何避免低级错误】

第一招:

低级错误中的许多错误是同于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如不等号方向的错误,很大的可能是把“不等式两边同除以负数应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这一性质忘了。又如处理应用题时,是取大于还是取大于或等于不很清楚,以为等号不要。对于此类错误只有加强基本功才能得以克服。

第二招:

有些同学有这样错误的观念,以为要提高解题速度就是要在书写上的“快”字下工夫,结果由于赶速度造成无谓的错误。要纠正这个错误,首先要认清解题速度的提高关键在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数学题解答的快慢关键在方向思路是否正确,书写公整只会多花一两分钟时间。针对这种情况,给出的招数是在解题能力特别是迅速找到解题方向上多下力气,省下时间认真完整的写出解题过程。

第三招:

有些同学考试时总把希望寄托在解完试题后检查来发现错误。结果在完成简单的计算时常发生低级错误。要知道高考试题的量是以做一遍需要的时间来设定的,历年高考少有学生有时间复查一遍结果,所以就要求学生提高一遍答题的正确率。从现在开始每天的作业都认真运算,争取不出低级错误至少也要少出低级错误,经过长期的训练就能保证高考中出低级的机率接近零。

【备战2009:高考失败的十大教训 】

高考成功者的经验大多缤纷多彩,但失败的教训原因多有雷同相似之处。将高考失败者一些典型常见的教训汇总罗列出来,也是一面镜子供同学们返照自己,提醒警示自己,折射出高考复习中有待改进完善的地方。

教训一: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片面强调复习效率和短期内追求总分大幅提高易使同学们心浮气躁,追求短线行为,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习题集,一晚做几十道题还嫌少……其实都是蜻蜓点水,流于表面。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跳而成的。衡量复习效果的高低也不是以看书多少做题多少为标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谛”,精做一题胜过泛做十题,精透一页知识胜过粗翻一本书。

教训二:缺乏恒定、清晰、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

“我想考上大学”、“我想考上名牌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笼统的泛化的模糊的高考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高三总复习中,更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建立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

教训三:主线复习进度未能紧跟老师的复习战略

在高三总复习中,完全撇开老师的复习安排独立搞自己的复习计划是最容易多走弯路步入歧路的短视行为,这方面惨重失败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就连自学能力及强思维素质扎实全面的高考状元们以亲身的教训再三告诫同学们:自己的复习小计划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大计划,千万不要甩开老师另搞自己的一套。

教训四:眼高手低,不愿意亲自动手进行各科复习内容的自我整理、自我归纳、自我梳理

许多同学总以参考资料上面已系统化整理好复习内容为借口,不愿意动手做扎实细致繁重的复习内容系统化的整理笔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钩链成网,潜意识对其有感性的“亲切”熟知感,岂止是看参考书上他人代劳整理出来的内容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教训五:未能及时做好复习信息的反馈汇总

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遗缺等反馈错源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矿源。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过多的无用功,教训六:不善于制订科学的小计划

时间安排不当,缺乏小计划,自我复习东一榔头西一锤,漫天撒网,没有阶段性复习目标。或者自我支配时间安排过紧,缺乏弹性、机动性,是小计划失败的通因。紧跟着老师走是“大锅烩”,自己的小计划是“小勺喂”、“大锅烩”要吃饱,“小灶菜”要喂好。制订一份留有时间弹性的小计划是每一位考生应切实考虑的。

教训七:没有养成每日自我暗示、自我调节、以进入自信、乐观、向上的积极学习心态的好习惯

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演员大脑的特定部位贴上微电极,然后按内容不同要求演员们表演各种电影情节。当他们演出与灰色、无精打采、消极、沮丧、愤怒有关的情节时,实验监测仪显示脑啡肽的含量随之降低,当剧情进入欢乐、健康、愉快、喜悦、自信、爱情的内容时,脑啡肽的含量也随之上升。脑啡肽是调节学习心态的天然快乐剂。养成积极乐观的积极学习心态有利于大脑分泌脑啡肽的增加。

教训八:精力分散,未能把精力长期十分专注于学习事务上

同学们的精力就像电灯光源。光源照得范围太广,则光线散乱,亮度暗淡。唯有把光线聚焦成光束,才能提高亮度,穿透黑暗。同学们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像激光一样聚焦投注于学习中去,可以钻透各科学习中阻碍成绩提高的任何“瓶颈口”,顺利完成差科弱科的复习升级。教训九:自我设限,缺乏心灵上的周围激励力量

三分钟热度是同学们复习中常犯的通病,每天应该随时用自我想像、自我暗示、自我谈话、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等多种激发方法突破心理上的学习高度极限,焕发出心灵的巨大潜能,使自己每时每刻处于心静如水激情似火的自信学习状态。潜意识的学习能力无法想像的,哪怕是平时激发出一点点,也能迅速优化你的学习状态。

教训十:忽视各科复习中的客观增分规律

成绩的提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记忆知识的梳理成网,分类解题收获的总结积累、文科复习注重知识的反刍,理科复习侧向思维迁移…遵循各科的增分规律去用功复习,就等于找到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地理:熟悉教材例子 多种地理结合南宁二中高三地理组李盼月老师说,二模地理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

一、学生对基本原理“吃”不透,不会灵活运用。在运用相关原理解题时,往往答题不全面,进而影响了得分。然而,每当讲解点评时,老师只要给出丁点提示,学生立马就能想出答案。

例如,“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这一原理,很多学生记得滚瓜烂熟,但是在对地球物理量进行计算时,学生却无法从题目中的文字、图形提取全面信息,结果怎么都算不出太阳高度角。

又如,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某一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些学生分不清“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两个概念的区别,往往答非所问。

二、不熟悉教材例子。“地理教材的例子,好比数学的公式。”李老师举例说,地理教材有西气东输的例子,教材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讲述该工程从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意义,从而论证西气东输是一项双赢工程。在考试时,试题选用中哈石油管道工程,要求学生论述这是一项双赢工程,很多考生却不能回答全面了。

三、答题不规范、不完整,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广。地理知识的每个框架,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都有一定的模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套路模式,各种试题万变不离其宗。

例如,阐述广西为何适合种甘蔗,这是农业的知识板块。农业知识板块的答题套路,无非是从自然条件(光、热、水、土)和社会条件(劳动力、技术、交通、市场)两方面进行作答。很多学生往往漏掉“热”或“水”等因素,一个因素就被扣掉4分,失分很严重。

李老师给考生提出以下建议:

一、懂得选择。地球物理量的计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历来是很多文科生的难过之槛。李盼月老师建议说,如果真的拿不下地球物理量的计算题,考生索性放弃,因为这类题目很难提高,而且所占分值也不大。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突破空间,如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这块知识相对容易拿分。

二、保持题感。在考前,学生可以每天做5至6道选择题和1道大题,这样既能保持题感,又能回顾反思。

三、回归课本。自然地理在地理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地形、气候、河流等。学生在复习时,要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结合起来。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掌握当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及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

例如,当区域地理定位到尼罗河时,学生应该同时掌握尼罗河的气候、人文特征等知识点。学生平时依据这种方法,对着地图训练,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

第四篇:高中生心理如何调节

高中生心理如何调节

1、悦纳自我法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中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当局者迷”。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辞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长处和短处,并对自己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防止因评价过高而变得自负,或因评价过低而陷入自卑。要努力让学生树立“ 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一观念,悦纳自我,能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2、主动交往法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自己能否为他人所接受,也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是个休适应环境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丰富人格的基本途径,具有沟通信息、相互激励、产生合力、形成互补、调节情感、保障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与父母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积极把自我融入群体,在生活中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宽容、体谅、尊重、以诚待人。如果能在广泛交往的基础上拥有几位知 友,无疑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胸有成竹有裨益的。

3、挫折历练法

适量的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即使遭受较大的挫折(如痛失亲人、高考失利等),也能避免自身行为失常经受得住打击并更好的适应环境。而耐挫能力差的 人一遇到刺激和打击,就很容易形成心理困扰,觉得无法接受和摆脱,出现逃避(逃学)、抗拒等行为。所以,现代中学生应有意识的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主动向自我挑战,有意给自已出些难题(如内向的人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脾气急躁的人去参加美术班的学习等),在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维护心理健康。

4、理智控制法

生活不能万事如意,挫折在所难免。一旦遇到挫折,很多同学都会产手愤怒、焦虑、苦恼、悲伤、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影响其正常学习与生活。这时,应善于用理智控制强烈的感情,不要冲动,一方面要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钻牛角尖;另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换位,想想:“我是对方会怎么办?”或“某某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在思考的过程中令自己冷静下来,并按理智的判断去采取行动,避免一时冲动后又产生后悔、自责等消极情绪。

5、注意转移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且有效的方法。即通过注意力的转移,暂时忘却烦恼,淡化不良情绪,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事去做。具体的做法有:听轻松的音乐;散步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阅读报刊杂志,发现奇闻轶事;看电影、电视并投入其中;回忆最愉快、最成功的时刻等。

6、合理宣泄法

情绪是需要发泄的,否则“情郁于中”,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所以当人有了不愉快的情绪时,不要将积压在心里,而应通过合理、恰当的方式发泄出来。如向朋友、老师、家长或日记本倾诉得以安慰与指导;在无人处大叫大喊,高声唱歌;摔布娃娃,砸枕头;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听震天的摇滚乐;参加 剧烈的体育运动令自己疲惫不堪等。

7、自我升华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遇到失意、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宜采用自我激励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激起的能量调节、引导 到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上去。如有个叫小彬的男生因右耳耳廓先天性畸形,总是引来他人异样的目光,令他很很难过。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惭形秽,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能力培养上去。后来,他不仅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书法、长跑的成绩也很不错,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他自己也感到自豪与满足。这就是升华的奇特功效。

8、灵活幽默法

许多看来令人烦恼、厌恶的事物,如果用幽默的办法对付,往往使人的不快情绪荡然无存,立即变得轻松起来,正所谓“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良医”。平常不妨多开开玩笑,说说俏皮话,多看漫画、小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这样既能消除不良情绪,又能增进与他人的友谊,可谓一举两得。

9、活动充实法

紧张、有序、充实的生活能帮助人克服空虚、寂寞和孤独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境。所以,中学生应多参加群体活动,如学校组织的文娱、体育,假期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和各种学生社团等,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增进与他人的了解,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10、巧妙安慰法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挫时,为了消除心理的痛苦与不安,降价心理的不平衡,可以巧妙的寻找理由或借口来为自己辩解,进行心理调适。如“酸葡萄心理”,就像狐狸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 的,当考试失败、进不了重点班时,可以对自己说“胜败及兵家常事,何况重点班压力那么大,不进就不进,有什么了不起”!又如“甜柠檬心理”,即把本来是酸的柠檬硬说成是甜的,把自己拥有的都看成是最好的。当与好朋友发生争执后,在激动之余可以这样想:“幸亏今天把话说清楚了,要不然他不知要骗我到什么时候呢!”但是自我安慰法不可滥用,否则会助长惰性带来消极作用。

高中生常见心理辅导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因此,我校由我负责组织了一个心理咨询小组,在每周里定时间、定地点,以语言交谈方式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自一九九五年以来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帮助了许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的心境。在这里谈谈几年来的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技巧和思考。

案例1:考试焦虑症

小张同学是一位高三级同学,有一天她来参加心理咨询时非常苦恼地对我说:“老师,近来我的情绪很反常,终日焦躁不安,有时会无端端地闷闷不乐,近来上课常走神,思绪常不知不觉地飘向别处,且难于收回。更难受的是晚上睡觉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入眠,有时竟眼睁睁到天亮。对自己这种不争气的状态又急又气,特别是一想到其它同学能专心致志复习,学习成绩日益进步时,更恨自己,恨自己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恨自己辜负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

我边听边用同情与鼓励的眼光注视着她,当她情绪激动、满脸通红地讲完后,我轻轻地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说:“当升上高三以后,烦躁的心情不知不觉就有了。”

我接着问:“在哪一种环境下,不安与烦躁的情绪特别厉害?”

她想了一下回答说:“一般在模拟考试前后容易焦躁不安,或者心里面稍为想一下高考后的计划和打算,思绪就会象脱缰的野马,易发难收,弄得睡眠不好,第二天情绪低落,身困体乏。”

从上面的谈话中,我意识到小张同学已出现了考试焦虑症。于是,我用平静的语调对她说:“小张,你这种情绪是考试焦虑症的表现,但你不用太过紧张,这种症状许多同学都曾经体验过,只不过,有了它之后,必须重视,应及时调整。”接着,我把考试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对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介绍了走出焦虑怪圈的有效办法──调整自我认识法。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考试不过是展示和检验自己才能与所学知识的有利机会,即使是高考,也非就此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算万一失败了也没什么,有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呢。其次,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正确的估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再次,当心里面出现类似“要是我这次考试考砸了,我的前途不就完了”的消极暗示时,应及时地告诫自己:“这种担心会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当前的精神状态,应及早排除。当前最紧要的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尽量把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

两周之后,小张同学愉快地告诉我,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之后,不断积极暗示自己,努力调整情绪,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变得乐观而自信。

案例2:自卑

有位小庄同学向我哭诉了这样的一件事:今天早上,在自己的课桌上放着一封简易的贺卡,上面写着“八字腿走路的丑小鸭”收。她确实无法忍受了,要求老师换班。原来,小庄由于幼时得了小儿麻痹症,所以现在走路时脚比常人张得更开,姿势有点不美观,在班里经常被别的同学取笑。因此,小庄自幼自卑。今天恰恰是自己十七岁生日,当她看到那张贺卡时,眼泪夺眶而出。

我把纸巾递给小庄,等她慢慢平静下来之后,我用坚定的眼光望着她说:“那些搞恶作剧的同学伤害了你的自尊心,行为是极端错误的,老师一定会批评教育他们。但是,你对别人的取笑,要勇敢地与之斗争。因为闲话只会欺侮懦弱者,你愈懦弱,它就愈肆无忌惮地伤害你;只要你能勇敢地站出来,它就像面对光明的蝙蝠一样隐匿逃遁了。”然后我举了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例子来鼓励她。如古代的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宫刑之后,以极大的毅力写成《史记》。当今世界十大杰出残疾人之一的张海迪身残志坚,立志成才。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读中学时被人冷嘲热讽之下,凭着坚强的意志,终于在化学研究方面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还有美国总统林肯年轻时演说时被别人轰下台,并未因此气馁,反而奋发图强,最后终成演说大家。安慰小庄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身体有些缺陷并不重要,别人的取笑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深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最后,我语重心长地赠送两句话给小庄。一句是郑板桥所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另一句是贝弗里奇所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

案例3:早恋并不影响学习

小李(男同学)与小区(女同学)是高三级的一对男女同学,他们俩因为早恋而被班主任批评教育,表面上他们接受了教育,行为检点和收敛了一些,但心里面总不服气。有一天,他们都来到心理咨询室,与我讨论早恋是否会影响学习的问题。原来小区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疼爱,自小比较内向,不善与同学相处。而小李则是父母离异,从小自卑。他们俩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升上高三年级被编入同班,通过接触认识之后,有同病相怜之感,来往甚为密切,过早地堕入了爱河。但是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并不影响学习,反而两人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在生活上互相帮助,为什么学校要制止他们谈恋爱?

我听了他们的陈述之后问:“你们花了多少时间在谈恋爱上?”

他们回答:“除了有老师上课之外,大部分学习时间,甚至晚自修都坐在一起。”

我又问:“两人谈恋爱之后是否时刻都牵挂着对方?”

他们红着脸回答:“是。”

我接着又问:“两人谈恋爱之后,学习成绩是否有重大的突破?”

他们俩互相看了看,然后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成绩提高不是很明显。”

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小李与小区对早恋危害的认识比较肤浅。于是我用诚挚的语气给他们分析了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的原因,如中学生思想上尚未定型、心理上尚未成熟、经济上尚未独立、事业上尚未定向等,让他们充分认识“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男性力+女性力=两人的合力”的公式都是错误认识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中学生谈恋爱后,感情往往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的,成绩没有不下降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中学生一到生理成熟就匆匆走上恋爱之路,实在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我劝他们目前以学业为重,保留真挚的同学友谊。

上述三个案例是我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情况。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据一项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各种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明显上升。当代中学生3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例高于其他人群。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初中生占有13%左右,高中生占有18%左右,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偏执人格和反社会人格两种。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应付挫折、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适应、休闲与消费等方面的困扰,并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如打架、骂人、吸烟、喝酒、赌博、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这几年来的心理辅导工作实践给我许多思考和启示。

一、运用心理辅导开展德育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人的健康做了这样的界定:“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学生,无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极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生活紧张,高中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增多、增大,以致产生各种心理的困惑与矛盾,少数学生甚至会形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障碍,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学生健康地成长。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人的生活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不仅道出了心理辅导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同时也指出了心理辅导不可替代的原因。尤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培养就越发显得不容忽视。

但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不仅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而且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情绪、态度、气质、性格等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错误地一概斥之为思想品质问题,使师生间的隔阂越来越深,阻滞感情的交流,加上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敏感、心理承受力低等弱点,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仅没有使思想品德教育成功,反而在学生心中削弱了教育者的说教权威。

其实,如果教育工作者把握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把从属于心理方面的诸多因素,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等同道德品质严格区分开来,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给予辅导,可以把心理障碍、心理疾患逆转过来,如逆反心理可转化为求知欲,嫉妒心理可转化为进取心;骄傲的学生给予挫折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自卑感较强的学生给予鼓励,增强其信心。有时辅导者鼓励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帮助他们走出阴影,真可“暖语似春风催人进”。从这些可以认识到,心理辅导的根本在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个性。它对德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有效地进行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如心理辅导重视协调学生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达到心理的和谐与平衡;它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与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相反,学生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有社交障碍,他就失去了接受德育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接受德育要求,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开展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辅导者良好的素质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关键

心理辅导中“辅导”的含义是帮助指导,是辅导者与学生个别关系的方式下,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凭借语言,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影响辅导成效的关键在于心理辅导者的良好素质。心理辅导者的良好素质包括个人的人格力量、自身素质和娴熟的辅导技巧,人格力量是辅导者的爱心,即对学生满腔热情和关心,用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片稚嫩的童真,用师德的雨露滋润每一枝可爱的蓓蕾。自身素质是辅导者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个性品质等。辅导技巧是辅导过程中运用科学理论和经验与辅导对象建立关系、澄清问题、设立目标,促成行动,达到促进帮助学生心理成熟,增进心理健康和提高个人潜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鲍说:“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能带进辅导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可见,心理辅导者良好的素质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三、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心理辅导成功又一重要因素

要使辅导工作成功,就必须掌握娴熟的辅导技巧,然而,娴熟的辅导技巧来自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又带有盲目性,对自我评价往往是自尊伴随着自负,自卑又总是同固执、孤僻交织在一起。·成熟感产生且日益强化,在独立意识发展的同时,存在幼稚、偏激的一面。·性意识迅速觉醒,情感日益深厚,极个别学生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消沉、暴躁或洋洋自得,常外显为冲动性的过激行为。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存在未来与现实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偏激与理智的矛盾、闭锁交往的矛盾。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把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或障碍主要集中在下面五个方面:·青春期身心变化带来的困惑及引起的苦恼。·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如什么是心理健康,何为心理疾病。·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问题,如如何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问题。·学习方面的困惑,如怎样用脑、怎样培养兴趣、如何消除精神不集中、考试过分紧张、焦虑等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如怎样才能被重视、如何认识他人、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认识这些常见心理障碍,在辅导工作中把他们归类,运用比较固定的方法进行辅导,从而达到矫治学生心理的目的。

第五篇:高中生心理如何调节

高中生心理如何调节

1、悦纳自我法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中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 的前提。但“当局者迷”。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辞心理失衡的一 个重要的原因。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长处和短处,并对自己作出 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防止因评价过高而变得自负,或因评价过低而陷入自卑。要努力 让学生树立“ 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一观念,悦纳自我,能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与 生活。

2、主动交往法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自己能否为他人所接受,也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是 个休适应环境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丰富人格的基本途径,具有沟通信息、相互激励、产生合力、形成互补、调节情感、保障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所以,教师要鼓励 学生主动与父母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积极把自我融入群体,在生活中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宽容、体谅、尊重、以诚待人。如果能在广泛交往的基础上拥有几位知 友,无疑对中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胸有成竹有裨益的。

3、挫折历练法 适量的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即使遭受较大的 挫折(如痛失亲人、高考失利等),也能避免自身行为失常经受得住打击并更好的适应环境。而耐挫能力差的 人一遇到刺激和打击,就很容易形成心理困扰,觉得无法接受和摆脱,出 现逃避(逃学)、抗拒等行为。所以,现代中学生应有意识的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主动向 自我挑战,有意给自已出些难题(如内向的人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脾气急躁的人去参加 美术班的学习等),在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维护心理健 康。

4、理智控制法 生活不能万事如意,挫折在所难免。一旦遇到挫折,很多同学都会产手愤怒、焦虑、苦恼、悲伤、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影响其正常学习与生活。这时,应善于用理智控制强烈的感情,不要冲动,一方面要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钻牛角尖;另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换位,想想:“我是对方会怎么办?”或“某某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在思考的过程中令自己冷静 下来,并按理智的判断去采取行动,避免一时冲动后又产生后悔、自责等消极情绪。

5、注意转移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且有效的方法。即通过注意力的转移,暂时忘却烦恼,淡化不良情绪,选 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事去做。具体的做法有:听轻松的音乐;散步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阅读 报刊杂志,发

现奇闻轶事;看电影、电视并投入其中;回忆最愉快、最成功的时刻等。

6、合理宣泄法 情绪是需要发泄的,否则“情郁于中”,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所以当人有了不愉快的情绪时,不要将积压在心里,而应通过合理、恰当的方式发泄出来。如向朋友、老师、家长或日记本 倾诉得以安慰与指导;在无人处大叫大喊,高声唱歌;摔布娃娃,砸枕头;将自己关在房间 里听震天的摇滚乐;参加 剧烈的体育运动令自己疲惫不堪等。

7、自我升华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遇到失意、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宜采用自我激励法,调节 自己的情绪,激起的能量调节、引导 到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上去。如有个 叫小彬的男生因右耳耳廓先天性畸形,总是引来他人异样的目光,令他很很难过。但他没有 因此而自惭形秽,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能力培养上去。后来,他不仅学习成绩在 年级名列前茅,书法、长跑的成绩也很不错,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他自己也感到自豪与

满足。这就是升华的奇特功效。

8、灵活幽默法 许多看来令人烦恼、厌恶的事物,如果用幽默的办法对付,往往使人的不快情绪荡然无存,立即变得轻松起来,正所谓“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良医”。平常不妨多开开玩笑,说说 俏皮话,多看漫画、小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这样既能消除不良情绪,又能增进与他人 的友谊,可谓一举两得。

9、活动充实法 紧张、有序、充实的生活能帮助人克服空虚、寂寞和孤独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锻 炼人的意志,使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境。所以,中学生应多参加群体活动,如学校组织的 文娱、体育,假期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和各种学生社团等,在活动中培养能力 增进与他人的了解,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10、巧妙安慰法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挫时,为了消除心理的痛苦与不安,降价心理的不平衡,可以巧妙的 寻找理由或借口来为自己辩解,进行心理调适。如“酸葡萄心理”,就像狐狸为吃不到葡萄 就说葡萄是酸 的,当考试失败、进不了重点班时,可以对自己说“胜败及兵家常事,何况 重点班压力那么大,不进就不进,有什么了不起”!又如“甜柠檬心理”,即把本来是酸的柠 檬硬说成是甜的,把自己拥有的都看成是最好的。当与好朋友发生争执后,在激动之余可以 这样想: “幸亏今天把话说清楚了,要不然他不知要骗我到什么时候呢!”但是自我安慰法不 可滥用,否则会助长惰性带来消极作用。

高中生常见心理辅导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

上日趋成熟,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 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 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因此,我校由我负责组织了一个心理咨询小组,在每周里定时间、定地点,以语言交谈方式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自一九九五年以来的心理 辅导工作中,帮助了许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 实、正视逆境,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 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的心境。在这里谈谈几年来的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技巧和思考。案例 1:考试焦虑症 小张同学是一位高三级同学,有一天她来参加心理咨询时非常苦恼地对我说:“老师,近来我的情绪很反常,终日焦躁不安,有时会无端端地闷闷不乐,近来上课常走神,思绪常 不知不觉地飘向别处,且难于收回。更难受的是晚上睡觉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入眠,有时 竟眼睁睁到天亮。对自己这种不争气的状态又急又气,特别是一想到其它同学能专心致志复习,学习成绩日益进步时,更恨自己,恨自己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恨自己辜负父母、老师的 殷切期望。” 我边听边用同情与鼓励的眼光注视着她,当她情绪激动、满脸通红地讲完后,我轻轻地 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说:“当升上高三以后,烦躁的心情不知不觉就有了。” 我接着问:“在哪一种环境下,不安与烦躁的情绪特别厉害?”

她想了一下回答说:“一般在模拟考试前后容易焦躁不安,或者心里面稍为想一下高考 后的计划和打算,思绪就会象脱缰的野马,易发难收,弄得睡眠不好,第二天情绪低落,身 困体乏。” 从上面的谈话中,我意识到小张同学已出现了考试焦虑症。于是,我用平静的语调对她 说:“小张,你这种情绪是考试焦虑症的表现,但你不用太过紧张,这种症状许多同学都曾 经体验过,只不过,有了它之后,必须重视,应及时调整。”接着,我把考试焦虑症产生的 原因、对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介绍了走出焦虑怪圈的有效办法─ ─调整自我认识法。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考试不过是展示和检验自己才能与 所学知识的有利机会,即使是高考,也非就此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算万一失败了也没什么,有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呢。其次,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正确的估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再次,当心里面出现类似“要 是我这次考试考砸了,我的前途不就完了”的消极暗示时,应及时地告诫自己:“这种担心会 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当前的精神状态,应及早排除。当前最紧要的 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尽量把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两周之后,小张同学愉快地告诉我,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之后,不断积极暗示自己,努力 调整情绪,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变得乐观而自信。案例 2:自卑 有位小庄同学向我哭诉了这样的一件事: 今天早上,在自己的课桌上放着一封简易的贺 卡,上面写着“八字腿走路的丑小鸭”收。她确实无法忍受了,要求老师换班。原来,小庄由 于幼时得了小儿麻痹症,所以现在走路时脚比常人张得更开,姿势有点不美观,在班里经常 被别的同学取笑。因此,小庄自幼自卑。今天恰恰是自己十七岁生日,当她看到那张贺卡时,眼泪夺眶而出。我把纸巾递给小庄,等她慢慢平静下来之后,我用坚定的眼光望着她说:“那些搞恶作 剧的同学伤害了你的自尊心,行为是极端错误的,老师一定会批评教育他们。但是,你对别 人的取笑,要勇敢地与之斗争。因为闲话只会欺侮懦弱者,你愈懦弱,它就愈肆无忌惮地伤 害你;只要你能勇敢地站出来,它就像面对光明的蝙蝠一样隐匿逃遁了。”然后我举了古今 中外许多名人的例子来鼓励她。如古代的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宫刑之后,以极大的毅力 写成《史记》。当今世界十大杰出残疾人之一的张海迪身残志坚,立志成才。俄国化学家布 特列洛夫读中学时被人冷嘲热讽之下,凭着坚强的意志,终于在化学研究方面作出了举世瞩 目的贡献。还有美国总统林肯年轻时演说时被别人轰下台,并未因此气馁,反而奋发图强,最后终成演说大家。安慰小庄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身体有些缺陷并不重要,别人 的取笑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深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最后,我 语重心长地赠送两句话给小庄。一句是郑板桥所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另一句是贝弗里奇所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 案例 3:早恋并不影响学习小李(男同学)与小区(女同学)是高三级的一对男女同学,他们俩因为早恋而被班主

任批评教育,表面上他们接受了教育,行为检点和收敛了一些,但心里面总不服气。有一天,他们都来到心理咨询室,与我讨论早恋是否会影响学习的问题。原来小区在家里得不到父母 的疼爱,自小比较内向,不善与同学相处。而小李则是父母离异,从小自

卑。他们俩学习成 绩都不是很好,升上高三年级被编入同班,通过接触认识之后,有同病相怜之感,来往甚为 密切,过早地堕入了爱河。但是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并不影响学习,反而两人在学习上互相 鼓励,在生活上互相帮助,为什么学校要制止他们谈恋爱? 我听了他们的陈述之后问:“你们花了多少时间在谈恋爱上?” 他们回答:“除了有老师上课之外,大部分学习时间,甚至晚自修都坐在一起。” 我又问:“两人谈恋爱之后是否时刻都牵挂着对方?” 他们红着脸回答:“是。” 我接着又问:“两人谈恋爱之后,学习成绩是否有重大的突破?” 他们俩互相看了看,然后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成绩提高不是很明显。” 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小李与小区对早恋危害的认识比较肤浅。于是我用诚挚的语气 给他们分析了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的原因,如中学生思想上尚未定型、心理上尚未成熟、经济上尚未独立、事业上尚未定向等,让他们充分认识“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 影响学习”、“男性力+女性力=两人的合力”的公式都是错误认识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中学 生谈恋爱后,感情往往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的,成绩没有不下降的。理论和实践 都表明,中学生一到生理成熟就匆匆走上恋爱之路,实在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我劝他们目 前以学业为重,保留真挚的同学友谊。上述三个案例是我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情况。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 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据一项 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各种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明 显上升。当代中学生 3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例高于其他人群。有严重 心理障碍的,初中生占有 13%左右,高中生占有 18%左右,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 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偏执人格和反社会人格两种。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应付挫折、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适应、休闲与消费等方面 的困扰,并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如打架、骂人、吸烟、喝酒、赌博、考试舞弊、厌学、逃 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这几年来的心理辅导工作实践给我许多思考和启示。

一、运用心理辅导开展德育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人的健

康做了这样的界定:“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 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中学生,无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极易受到环境和教育 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生活紧张,高中学生承 受的各种压力也增多、增大,以致产生各种心理的困惑与矛盾,少数学生甚至会形成过重的 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障碍,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学生健康地成长。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 基指出:“当人的生活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 养就成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不仅道出了心理辅导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同 时也指出了心理辅导不可替代的原因。尤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学生良好的 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培养就越发显得不容忽视。但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不仅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而且一些教育 工作者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情绪、态度、气质、性格等心理方面出现的 问题,错误地一概斥之为思想品质问题,使师生间的隔阂越来越深,阻滞感情的交流,加上 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敏感、心理承受力低等弱点,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仅没有使思 想品德教育成功,反而在学生心中削弱了教育者的说教权威。其实,如果教育工作者把握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把从属于心 理方面的诸多因素,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等同道德品质严格区分开来,对心理不健康的学 生给予辅导,可以把心理障碍、心理疾患逆转过来,如逆反心理可转化为求知欲,嫉妒心理 可转化为进取心;骄傲的学生给予挫折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自卑感较强的学生给予 鼓励,增强其信心。有时辅导者鼓励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在学生心中 激起层层涟漪,帮助他们走出阴影,真可“暖语似春风催人进”。从这些可以认识到,心理辅 导的根本在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个性。它对德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有效地进行德育 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如心理辅导重视协调学生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达到心理的和谐与平衡;它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与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相反,学生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有社交障碍,他就失去了接受德育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心理辅导 是帮助学生接受德育要求,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开展教育的一条行

116新兵入伍后的心理调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