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乡镇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18-822585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3 23:12: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镇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乡镇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中共甘肃省陇西县云田镇党委书记汪进玉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乡镇党委只有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一、抓决策,明确思路谋发展

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能否实现。为此,陇西县云田镇党委着重做到“两个方面的决策”。一是总体性决策,二是阶段性决策。总体性决策就是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在总体布局上,提出较长远的指导思想,制定具体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建好各级干部队伍。阶段性决策就是乡镇党委要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上级党委的新要求,在基层组织的某一个方面作出的短期决策,或每完成一项工作后,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前做出安排部署。如针对乡镇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领导力量不足和领导责任不实的问题,云田镇及时建立了《云田镇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村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的职责。针

对农村“三级联创”和农村“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内容、标准在不同村难以操作的问题,制定了《云田镇“五个好”村党组织工作安排意见》,通过健全和完善“三级联创”考评、管理制度,促进了“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创建。

二、抓关键,建强班子保发展

抓基层党建,关键是抓村社,抓住了村社就牵住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牛鼻子”。一是要多措并举强班子。坚持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会干事的给岗位、能干成事的给地位、不干事的快让位”,推动村级班子由“政治型”向“经济型”、“守家型”向“创业型”转变,不断把广大农村党员中的优秀分子选为村级班子成员。二是要选好配强领路人。紧紧抓住村党组织“一把手”这个重点,坚持选拔配备与锻炼培养并重,重视选优配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三是要核编增资抓管理。大力推行村干部退职制度、养老金制度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结构工资制度,精减村组干部职数,努力提高其工资待遇。通过核编增资、解决后顾之忧,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三、抓重点,典型引导促发展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是抓后进,创示范,促五好。在后进村的整顿上,乡镇党委要坚持“建班子、换脑子、选路子、送引子、学样子”的思路,要有针对性地集中力量重点整治“五类村班子”。即:整“窝里头”的散班子、促“不工作”的懒班子、撑“怕是非”的软班子、帮“问题多”的难班子、治“不廉洁”的贪班子。在抓典型示范上,坚持“边创建、边总结、边推广、边巩固”的原则,按照“一年抓创建、两年抓巩固、三年上台阶”的总体要求逐步推进。要通过“双培双带”工程,在乡镇范围内形成了党员带富户、富户带穷户、穷户学富户、党群共致富的共富格局。

四、抓难点,全面推进快发展

乡镇党委应从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创新基层管理模式上求突破,在服务基层上求实效。一是修订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二是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四是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五是多方面解决干部难当、无人爱干的问题。

第二篇:浅谈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浅谈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黄太启

〔内容摘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作者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要培养农村青年积极分子,降低执政成本,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机制等措施,值得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农村 党组织 建设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重大办 副主任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民主、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有力领导。进一步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发展壮大党的新生力量,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农村的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央及省、市委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的队伍不断壮大,村级领导班子总体素质明显提高,领导班子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逐步提升,部分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形势、新阶段的农村工作要求还存在着差距,还需正视问题,找出症结:

(一)村级后备干部不足,选择范围过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致富,出现不少的“老少村”,加之现有的农村党员的义务多(公益事业、计划生育等要带头)、权利少(贫困党员无人照顾、村干离任无人管、参加活动少等),存在着生产发展困难化、政治活动边缘化、承受能力脆弱化的“三化”问题,加之部分党员存在着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特别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损公肥私等问题,严重影响和损害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致使普遍农村青壮年农民认为:“党票不如钞票,当村干部不如当个体户”,大部分农村青年不愿加入党组织,部分村年青党员出现恐慌,而现有的农村老党员由于受文化、年龄、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威信偏差,他们推荐的后备干部后继乏人,推荐的能人不愿干,干不成事的人又不能推荐,农村个别老党员还提出退党,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

(二)村干部总体素质不高,发展农村经济缺乏活力。农村因受干部素质、家族势力、区域观念、利益驱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任村干部近20%总体素质不高,部分村干部以“年龄大、工作忙、底子薄”为由,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村干部不思进取、不敢拼搏、随波逐流,他们思想僵化,措施不多,方法偏少,致使“老的办法不灵,新的办法不行”,成天忙于日常事务,对本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明,导致落后村、滑坡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制约了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比如,盘县450个行政村,仅有1100余名党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0%以上,年龄50岁以上农民党员占70%以上。

(三)农村村干部报酬偏低,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财力不断增强,国家不断提高公务员工资,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村干部平均月工资虽然由2002年前的每月十几元上升到现在的百元以上,但与国家正式干部工资差异十分突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干部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一些村干部的工作量及难度超过乡(镇)普通干部,他们没有更多时间从事家庭养殖、农业生产、外出做工等,影响村干部致富奔小康,普遍村干部深感“经济上无甜头、政治上无奔头、办事尝苦头、工作起来无劲头”。

(四)农村发展缺乏资金保障,降低村级班子工作魄力。中央及省、市委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顿后,经过调整的部分村级班子经过苦干、实干、巧干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现全省30%以上村达到“有钱办事”,而大部分村因历史、自然条件、干部素质等原因,至今集体经济仍然是“空壳”,少数村因修公路、建人畜饮水、修村办公室、学校扩建、接待上级领导等工作,还欠有外债无法偿还。因公欠债,村干部在家受到妻儿、父母的责怪,在外面还要面对讨债的债权人,村里投入公益事业的资金减少,群众意见大,致使大部分村“社会服务没能力,公益事业没财力,干部说话没气力”,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五)村级领导班子协调不力,影响农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我国乡(镇)以下基层政权分为“村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由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主要领导的地域、年龄、文化、观念等差异,加之部分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职责不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健全,办事不民主,个人独断专行,造成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领导工作中“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农民有困难、问题找村干部相互推诿,上级给项目、钱(物)相互争斗,对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心中无数,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是将国家的决策当作机遇和动力,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而是把国家的支持当作资本,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去苦干、实干。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的先锋模范才能充分发挥,才能真正把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因此,各级党委在具体工作中,应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农村青年积极分子培养力度,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的战略之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因此,各级党委,要抓好现有党员特别是老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缺什么、补什么”,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正确引导农村新生力量,建立健全在家务农和外出做工青年积极分子跟踪培养制度,拓展发展农村青年积极分子入党渠道,使广大农村青年方便接受党组织的培训,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力度,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补缺问题,为选拔使用农村优秀领导干部打好扎实基础,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康发展。

(二)加大村级班子改革力度,降低农村基层组织执政成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还是改善农村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风文明、民主管理,都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导和服务。现行行政村过多、过散,执政成本过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偏僻自然村寨移民进程,加大撤并村的力度,通过公开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或将乡(镇)超编干部推荐到村任职,优化村级班子结构,组建一支“会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会管事、不出事”的村级领导班子,既解决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又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推进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三)建立农村干部激励机制,增强村干部队伍活力。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大部分村干部首先是农民,然后才是特殊的“干部”。他们有“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还要处理种地、帮人、管事和办事之间的关系等等,加之村干部与国家正式干部存在同工不同酬的差别,致使大部分村干部以家庭增收为主,而以做好本村工作为辅,严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村干部管理办法”:加强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村干部风险基金;建立现任村干部工资及现任离任村干部养老保险等制度;建立贫困党员帮扶机制,教育影响农村青年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只有这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基才会牢固,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四)完善村级各项制度,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完善各项制度,才能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各级党委应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制度,发挥上级党组织和纪委的作用,用党的纪律约束基层党员干部;健全民主政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学习制度,使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市、县机关、乡(镇)党委政府干部及境内企业帮助落后村、滑坡村整治、扶持力度,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提高;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规民约、民主管理,并要

求党员带头执行;健全村班子成员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使广大基层干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创造性的完成各阶段农村工作;利用县级党校阵地,采取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大规模村干部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真抓实干,不断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切实维护农村的社会和谐。

(五)加强村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农村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及社会的和谐。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各级党委应加大投入,制定“村干部培训规划”,加强对村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确保村干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对村干部的业务教育,用现代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先进适用技术、远程教育充实头脑;加强对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引导村干部在措施上找结合点、在创新上找新起点、在用活上找共同点,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致富能力,使其成为各村脱贫致富带头人;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

第三篇:关于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关于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陈家驹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前线指挥部”,担负着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任。能否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主角”作用,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

一、乡镇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主要成效

1、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日益显现。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镇党委的根本任务。乡镇党委通过对农村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富民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激发了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同时也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能力。如,青州镇党委自2006年村级换届后,就依托农函大、农广校,对村两委干部进行政治、法律法规、实用科技和学历教育,他们回村后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都迈出了不同步伐。目前,在任的74名村“两委”干部中,有59名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党员中先后有89人创办企业,有145人成为小吃经营大户,有125人成为种养大户,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现全镇已发展各种特色养殖基地12个。

2、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首先体现在农村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增强。党支部把服务放在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的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青州镇涌溪村为例,近几年来,为群众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安装路灯、改造公厕、兴建老人活动中心、农民休闲公园、露天舞厅等,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其次是村级班子成员民主意识增强。在重大事项、热点问题的决策上,大部分村都是先征求群众意见,再以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支委会等形式讨论决定,做到民主决策。再以青州镇涌溪村为例,他们积极推行村务决策听证制度,对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集体企业改制、集体资产处置、村干部报酬、村公益事业建设承包方案等,都一律实行民主决策听证,不断深化农民在村务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3、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群众在发展生产中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乡镇党委切实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着力解决当前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以青州镇涌溪村为例,2000年以来,由于班子不够团结、高速公路征地等原因,涌溪村成了“问题村”,干群矛盾较大,群众上访较多。镇党委高度重视,专门组成工作组进驻涌溪村,做好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涌溪要发展,首先要和谐。2003年新一届的支部班子着力从构建“和谐涌溪”入手,努力协调各方关系,充分调动全村各个组织各支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好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努力,现在涌溪村每个组织和队伍的积极性又得到重新激发,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二、存在的问题

1、自身建设抓不紧。有的乡镇党委班子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存在一定差距,在思想上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要求,工作实效往往落后于上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有的思想不够统一,配合不够协调,领导创优争先意识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对上”考虑的多、“对下”考虑的少,工作碰撞性地开展;有的没有有效地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不成一套完善的工作运行和管理机制;有的不注重加强干部的教育管理,少数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扎实,浮于面上,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单凭经验干工作,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

2、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乡镇党委领导特别是党委书记对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直接责任人这根弦绷得不紧;有的没有投入足够精力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关系,认识不到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是自身最基本的任务,还是领导农村工作、推进农村四个文明建设的根本性措施;有的认为只要把经济工作抓上去就一好百好,对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热情不高、劲头不足,甚至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只是把这项工作讲在嘴里,写在文件上,布置在会议上,没有真正落到行动上。

3、工作职责不落实。有的乡镇忽视经常性的基础建设,对农村党支部不能做到常抓不懈,习惯于搞几次突击、整顿,开展几项活动来代替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平时不抓评时抓”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不注重党员队伍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监督,党员的先进性得不到体现,先锋模范作用无法发挥;有的不能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仍然停留在过去那种行政命令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对农民群众不善于进行细致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帮助,而是一味地埋怨现在的农民不好管、农村工作不好做;有的解决农村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措施办法不得力,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得不够深,解决得不够及时,致使一些长期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三、对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1、强化责任意识。一是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乡镇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要把是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否真抓实干,作为讲不讲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从党委对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部署、措施方法来看党委是否有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用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来衡量其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态度和能力。二是要树立乡镇党委“不抓基层组织建设是失职,抓不上去是不称职”的意识。抓基层组织建设是乡镇党委的首要职责,是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所在,抓住了这件大事,才是抓住了根本,才是履行了职责。放松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割裂开来都是失职的表现。抓不住关键,抓不出成效是不称职的表现。要在党委班子成员中强化这种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能力。三是要用“第一责任人”的标准衡量党委书记是否称职。一是能够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基层组织建设状况,有第一手资料;二是能够明确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心中有“一盘棋”;三是能够把握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抓住关键;四是能够挑起“第一责任的”担子,敢于负责,敢于碰硬;五是能够认真研究新情况,探讨新方法,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明确工作职责。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基层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做出全面分析,制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规划,工作目标和措施。二是要确定工作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全面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对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整顿,做好转化、巩固和提高工作。三是要制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指导,完善监督激励机制,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四是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宣传优秀典型,建立党建工作示范点、联系点,通过典型引路,发挥导向、示范和激励作用。五是要掌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动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讨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3、把握工作重点。一是要以选配培养支部书记为重点,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采取“内选、外调、下派”的办法,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严格村党支部书记的任免程序,建立支部书记管理制度,完善支部书记档案。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高支部书记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同时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使村党支部有战斗力,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二是要以发展村级经济为重点,增强村

集体经济实力。村级组织有战斗力、凝聚力,不仅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还必须有坚实的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有为群众办事的经济实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点要着力抓项目、抓巩固、抓规模。把发展集体经济与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形成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格局,促进富村富民的有机结合,加快奔小康的步伐。三是要以发挥村级服务功能为重点,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建立一套为群众办事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计划指导上,要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供求的需要;在技术指导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引导,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益;在产品销售上,要组织力量、调查市场信息、设立销售网点,有条件还可以实行统收统销。

4、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完善协作议事机制。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推行“七步议事工作法”,形成和谐互动的协作议事机制。通过建立“征求意见集事、民主决策议事、项目分解理事、个人承诺领事、组织实施办事、跟踪督促查事、考核奖惩评事”的“七步议事工作法”,进一步把村里各个组织各支队伍的力量整合到一起,使他们的目标、任务、措施更明确,都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二是要完善交流指导机制。实行“月例会、半年述职、年终联查互看”制度。每月组织各支部书记召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月党建工作。乡镇党委每半年听取各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乡镇党委主要领导进行点评,支部书记之间加强横向交流,并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年终组织乡镇党务工作者组成联查组,随机确定联查对象,对党建工作进行定点解剖,加强横向交流,促进工作落实。三是要督查督办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日常督导与明查暗访相结合,建立日常督查考核台帐,随时将督导和明查暗访的情况记录在档,并以简报形式向全镇通报。对督导和明查暗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的突出问题,由乡镇党委向各党支部下发《基层组织建设督办卡》,限期进行解决,解决结果作为年终党建考核排名的参考依据。

(作者为沙县青州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陆金莲)

第四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镇雄县新农村工作队:协助乡村扎实抓好村级组织建设

镇雄县新农村工作队积极协助乡村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会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着力提高村级班子把握方向,抓好协调,维护稳定,保持廉洁,统筹运作的能力。

抓理论学习。各驻村指导员充分发挥政策发规宣传员的作用,与乡村干部一道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精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等政策发规,努力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习惯。不断增强了驻村指导员理解、运用党的政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村组干部的执行力、创新力,提高了乡村干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基层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障。

抓组织建设。一是驻村指导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政治上要坚定、认识上要统一、能力上要提高、作风上要过硬、团结上要加强、纪律上要从严”的组织建设目标,协助乡村干部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打造学习、团结、实干、服务、廉政的村级组织。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结合新形式,确定新目标,采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大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三是坚持党支部学习制度,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着力提高基层组织的“三力”和“双带”1

能力。四是协助乡村组织积极发展新党员,注入新血液,不断壮大党的基层组织。

抓作风建设。各工作队积极协助当地乡村组织,继续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民主评议活动,加强干部作风纪律教育,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为群众实实在在办好事和实事。

抓制度建设。各工作队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用制度约束为手段,规范村干部行为,农村普遍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议事,村务公开和财务清理等制度,使村级班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章可循,不断提高了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开展提供了可行的制度保障。

抓班子建设。各工作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农村基层组织“强筋壮骨。”一是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会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二是以教育培训为先导,提高村级班子素质。三是开展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讲农业科技,农村乡土人员讲致富经验,驻村指导员讲法规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传、帮、带活动,提高村组干部素质。

第五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浅谈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浅谈 2008-3-17 10:08:43

当前,村级两委换届已全面完成。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关系到党的群众基础和党的形象,关系到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体来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三项主要任务,把目标放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上,把核心放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上,把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把着力点放在工作模式的创新上,不断探索新途径,建立新机制。

一、提高思想认识,摆正党建位置。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局。乡镇党委要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党建工作放在和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抓好。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同时,要抓好支部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使党员、村干部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热情为群众服务,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健全制度,落实责任,逐步实现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支部的工作制度、纪律制度和学习制度,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实施。要强化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制和检查督促制,积极推行党支部工作目标化管理,并以此为依据,对党支部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确保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两促进、双丰收。

四、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要严格坚持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的纪律和组织制度。党支部必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和管理党员,使党员真正置身于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之下,时刻不忘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五、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要继续加强对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党员进行民主法制、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实用科技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的知识文化水平,使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实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

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发展党员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一是要严格坚持标准,二是要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三是要严把预备党员转正关。

七、继续抓好党建联系点,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党群部门、党委领导联系农村党建工作制度,注重从党建联系点党支部中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不断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八、正确处理好农村基层党建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确保为“两委”关系实现良性化。要引导群众学习和掌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依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不断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务工作的领导,使村支部和村委会两套班子关系实现良性化,发挥整体合力,共同致力于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

九、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在“联”

这个基础上下功夫,在“创”这个关键环节上求突破,继续推行和完善“素质教育工程”和“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深入贯彻实施好“云岭先锋”工程建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求创新、求规范、求实效,使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乡镇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