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班主任类型面面观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18-799688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6 23:49: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班主任类型面面观

班主任类型面面观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老师;不愿做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老师;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不能成为一个名师。作为班主任,有的工作成效显著、有的班级秩序较差;有的备受赞誉、有的口碑较差;有的班级管理和谐,有的师生关系紧张。(班主任

www.teniu.cc)出现这种想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与班主任的类型不无关系。

一、循循善诱型——有序开展、有效推进、善于引导。

二、事必躬亲型——亲历亲为、天天叫累、效果不佳。

三、抓大放小型——只抓大事,不管小事:只管大局,不问小节。

四、斥责抱怨型——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动辄抱怨、伺机训斥。

五、放任自流型——不观察不体察,一身清静。

六、吹胡瞪眼型——高高在上、滥发淫威、缺乏沟通。

七、势利跟风型——跟风工作、做一报

十、取势待人。

八、墨守成规型——传声筒、没有工作思路,没有工作方法。

九、私设密探型——模仿克格勃,私设密探,如芒在背,不寒而栗。

十、厚此薄彼型——善待成绩优秀学生,厌倦反感成不好的学生。

十一、束手无策型——缺乏管理知识、管理经验、管理素养。

十二、创新开拓型——大胆管理、积极管理、创新管理、特色管理。

第二篇:关于班主任类型的面面观工作总结

班主任类型面面观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老师;不愿做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老师;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不能成为一个名师。...

班主任类型面面观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老师;不愿做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老师;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不能成为一个名师。作为班主任,有的工作成效显著、有的班级秩序较差;有的备受赞誉、有的口碑较差;有的班级管理和谐,有的师生关系紧张。出现这种想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与班主任的类型不无关系。

一、循循善诱型——有序开展、有效推进、善于引导。

二、事必躬亲型——亲历亲为、天天叫累、效果不佳。

三、抓大放小型——只抓大事,不管小事:只管大局,不问小节。

四、斥责抱怨型——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动辄抱怨、伺机训斥。

五、放任自流型——不观察不体察,一身清静。

六、吹胡瞪眼型——高高在上、滥发淫威、缺乏沟通。

七、势利跟风型——跟风工作、做一报

十、取势待人。

八、墨守成规型——传声筒、没有工作思路,没有工作方法。

九、私设密探型——模仿克格勃,私设密探,如芒在背,不寒而栗。

十、厚此薄彼型——善待成绩优秀学生,厌倦反感成不好的学生。

十一、束手无策型——缺乏管理知识、管理经验、管理素养。

十二、创新开拓型——大胆管理、积极管理、创新管理、特色管理。

第三篇:小说面面观

小说面面观》读后感

读大一的时候,我们的文学理论老师曾极力给我们推荐这本书。但总是借口没有时间或者是在图书馆找不到这本书就一直拖了下来,直到上个周五才真正的有幸接触到这本书。但它却是冯唐定义中的一本严肃的书:在机场绝对买不到;这是在1927年由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主办的“克拉克讲座”之E.M.福斯特先生关于小说的演讲稿,不是五年之内出版的;并且最重要的是他读来能使人发困。

文章分为六个板块来讲述小说: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模拟与节奏。说实话我的意志力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坚定,所以没能把这本作者自认为很有趣味性的演讲稿从头到尾读完。一来它是一本理论性的著作,二来作者在演讲当中提到的小说,如《项狄传》、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亨利.詹姆斯的《奉使记》都是不为我熟悉的,很是遗憾。

虽说不充分了解一件物品或一本书就没有对它的发言权,但不得不承认仅在我读到的一部分中就有很多的言语给了我启迪。下面我就将这些精彩之处记录下来。

福斯特认为故事不等同于情节,故事可以构成情节的基础。他在这里发扬了他的趣味性精神。有例为证,假如说“国王死了,王后后来也死了”,这就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因心碎而死”,这就是情节。情节向我们指出了原因,突出因果关系。也许古时候艺人说书单靠故事就足可以吸引听众,但小说却毋庸置疑地要用“因果关系”来增强其文学性,不是吗?

“小说必须要么创造出一个活的人物,要么具有一种完美的模式:否则必败无疑。” “日常生活就是年华老去——它就是人类和一切造物都要面对的时序。伟大的小说必须建立于某种超越了„理所当然‟的基础之上。”

这些理论性的演说对渴望着将来成为小说家的我来说实在是大旱逢甘霖!

从福斯特的言语中不难看出他很有独到的见解,对某些事情的观点真是一针见血。比如他在读《克拉丽莎.哈洛威》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觉得这本巨著可能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经典,于是感叹道:这种卷帖浩繁的作品通常会得到过分的褒奖,因为读的人希望说服自己和他人他并没有浪掷时间。后来还有一段给作家的警告:将人物的一切全盘托出,这等于是在心智和情感方面的双重自我贬低。你是试图通过跟读者称兄道弟来掩饰你作为创作者的种种不足。读来让人自觉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此外福斯特的语言确实也值得称赞,从他口中描述出来的东西甚至比它本身还要形象和逼真。他在赞美《奉使记》的风格时曾说道:你无论如何用力摇晃他的句子,都不会有丝毫的陈词滥调掉落下来。在我看来,这比那些“语言精练、句子紧凑...”之类的“花言巧语”强百倍。但随后福斯特又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作者又做了许多狗尾续貂的蠢事。

福斯特的一个关于兴趣的观点:我们不是通过研究一本好书来学习的;唯有通过喜欢、享受这本书才能学到东西。这不仅仅适用于小说家,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我果断地放弃这本书转身捧起《撒哈拉的故事》,这是我和作者心有灵犀的地方,并不是说这本书是如何如何差劲。这同时又让我想起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你是否有勇气去把手头的事情完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勇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意如此,原话已记不清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福斯特先生有些愤世嫉俗,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往往一概否定。《小说的取材与方法》(克莱顿.汉密尔顿)中的关于“天气与小说关系”的论说就被他骂得体无完肤。这有些片面,大家同是搞研究的,只不过选材的视角不一样,不能将自己的得意之处跟别人的弱项比,因为这是不道德的。

《小说面面观》读后

2011-05-11 18:52:09

一、开场白

爱•福斯特一上场就语出惊人:他想象中的作家是在“象不列颠博物馆阅览室那样的圆屋子里,坐在一起——大家同时在写自己的小说”。此处他“明目张胆”地消解了小说发展的历时性,而将历史上小说家的文本一同纳入了可以互相比对和接近的共时系统。

按福斯特自己的说法,聚首一堂的好处是“使我们免遭严重的危险,伪学问的危险”,对文学的年谱学分期和各种肤浅的分类显然被视为伪学问的集大成,的确,这样的切入法容易走向故作高深的技术活儿。而在背后支撑福斯特的论述的则是一套艺术自主论和恒常论,“历史在发展,艺术却岿然不动”,艺术并不遵从我们惯常为历史划定的线性进化,TS•艾略特未必比荷马高明。“绝不会因为有一历史性的壮丽行列在镜子前经过,那面镜子就发展了”,镜子的譬喻使我们想起卢伯克,他口中的镜子是有待于戏剧化的人用以反映社会图景和历史的心灵,福斯特的镜子却是小说艺术 本身,这必然导出迥异的立场。福斯特没说明的是镜子发展所需的“新的感官敏感度”究竟从何而来,其中外部的形塑不可逃避,他超越时间的观点不得不在结束语处得到补充——福斯特肯定小说的前行,但并非如同历史单调沉闷的浩浩奔流,而是自身缓慢的蟹式运动,短短的两百年实不足以容纳“小说的发展”这一措辞:这一补充既重申了该书的原则,也开敞了面向变化的可能,共时论述的部分合法性在此巩固。那么更根深叶茂的合法性栖于何处?我认为这关涉的仍是英美形式主义方法的潜流,如果说卢伯克在一定程度上悬置起决定性的主题来深究视点,福斯特则是通过小说技艺模块的拆分使各个年代的作品元素涌进小说形式组织的版图,由此生发的匹配、比较、开掘都直接滋养小说文体的深度研究,按图索骥的历史性的排序和依葫芦画瓢的归类却易导致对小说周边情景的浮泛关注而疏离文本。

虽然福斯特排斥阶段化的外部切割,但他自己的看法也得接受具体历史的解剖,我揣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福斯特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并赶往埃及的经历或许影响到了他的历史态度,难道艺术正是他目睹人类空前的屠杀和苦难后失望于历史的迷惘皈依?另外,如果福斯特跟卢伯克一样是个忠诚的宗教信徒,那么他倒极可能把历史前进的秘密视为不可僭越的上帝的洞察,不过“布鲁姆斯伯里”小团体“政治上倾向于社会党的自由主义,宗教上是无神论”,实际上能占据上帝这一席位的仅是福斯特笔下形同天才的罕见的真学问家。

二、故事

福斯特定义故事为“叙述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情”,书写的是时间观念上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叙述是最基本也“最低级、最简单的文学有机体”,按价值观念衡量的生活(有心理时间的成分)却是一部优秀小说的更高追求:福斯特厚此薄彼的时间观同样刺激着他“去历史化”的取向,也促成了他对司各特这位苏格兰风景发现者和历史写作者的偏颇评价。但他“在一部小说中却总是有时钟”的发现可谓再先锋的小说也难以颠覆的断言,除非游离于语词的极限。

从“故事”的角度,福斯特对托尔斯泰的赞赏耐人寻味。在某种意义上卢伯克是立足于时间来批评《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的,“时间的推移,时间的影响,属于主题的核心”“时间的进展始终没有被打断,时间冷酷无情地在干它一定要干的事儿”,可惜托尔斯泰用另一个大写的时间,亦即宏大历史叙事的主题,捣碎了青年的生死枯荣的原有理路;至于空间方面,卢伯克绝无异议,“对作品的主题那样必要的空间连续性和白昼连续性,在《战争与和平》中确实是以高明的技巧加以处理的”。然而在这讲述生活时间的章节里,福斯特却主要是从空间或时空体的角度接受了托尔斯泰的巨幅画卷,“对空间感的掌握在托尔斯泰的天赋中占着显著地位”,并不像卢伯克一样执着于形式的高度整一。

三、人物与情节

生、食、睡、爱、死,对人生五件大事的讲解昭示出了福斯特作为一个小说家的睿智,“人是带着一种已经忘却的经验开始生活,又是带着一种只能预感而不能了解的经验结束生活的”之类的连珠妙语不但把小说家“知道一切隐秘生活”的独特人性书写一览无遗,而且暗示性地强化了福斯特从创作转向批评的异质性。这种相对而言灵活随性的异质批评既是福斯特试图在三一学院的讲坛上的首开先河,也是他引火上身而为人诟病的源头。对人性的充分展示已经使福斯特批评的套路初露端倪——他手中紧握的不是卢伯克那样几近纯粹的形式手术刀,而是时时挖掘生活的多重题材领域的人性锄头,“扁形人物”和“浑圆人物”的划分也大量涉及人物的内涵和小说的整体意义。卢伯克挂在嘴边的“视点”在福斯特看来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人物形象的塑造本足够勾人心弦的话:福斯特离析出的小说模块其实是内容与形式粘合并重的综合论述系统,之后谈到的“幻想”和“预言”更难单单以“形式”来框定。

之所以把人物与情节置于一处,是因为在福斯特的计划当中这二者几乎平行,“人物是要读者有人的感情和价值观念,情节要求读者有理解力和记忆力”,价值与记忆难分伯仲,人物和情节之间也辨不清谁生成谁的母子关系,二者倒是常常互相牵绊、此消彼长:人物离不开情节的牵引,但过分强调因果却会使人物的能量消耗殆尽,小说结尾劲头不足,也收束不不了自行演出的人物。这两节的相关论述中福斯特都涉及到“生活中地真实与艺术中的真实相对照这个老课题”,但正如伍尔芙所评价的那样,福斯特虽是个机智锐利的生活观察者,但小说作品中“审美情感”区别于真实生活感情的发生机制却是其论述的空白。

四、幻想与预言,布局和节奏

幻想与预言是《小说面面观》这段交响乐的插曲,它游离于主体脉络之外,起到的作用却令人瞩目。幻想这一元素的掺入当然会重构小说的形式,譬如《项狄传》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和布卢姆先生沿着的奥德修斯的足迹,但幻想更是在文本情节中蹦跳的恶作剧,是一种怪力乱神的“糊涂虫”意象和高悬的氛围笼罩。预言则倾向于一类调子或气质,甚至泯灭了所有形式的迹象而只是幻想曲中的长笛和萨克斯管“为我们准备好的那种强音”,“我们将不得不留意小说家的心灵状态和他用的实际措辞;我们将把属于常识范围的问题都尽量置之度外”。福斯特暗中将具有表面粗糙的普遍性、延伸性、无限性同超越性的预言作品的遥远歌声奉为了小说的最高境界,他笔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劳伦斯、麦尔维尔和勃朗特尽皆白玉无瑕。

在这里有必要厘清该书的结构了。“故事”自是底层岩石,奠定基座而有待深化;人物与情节在故事之上发挥价值跟理解的智性;幻想与预言是宕开的外围造势,同时是侵入文本内部气韵的细微环节;布局和节奏主要起源于情节,尽管所处未必比人物情节高,但显然更具音乐般的整合性,那种匀称美是经久不衰的,却也需要牺牲人物和情节饱满度。画成一幅图,《小说面面观》的结构大约犹如烟云下的简约枝桠罢。

五、结束语

结束语本没有什么好讲,我要言及的是这本书对小说研究的开创性和影响力,这种内容与形式兼容的小说要素论和着重共时系统且不忘引入小说原文的文本分析无疑是清晰活泛的。也许福斯特的当代传人正是戴维•洛奇,他的《小说的艺术》采取的依然是小说元素的网点聚焦,青少年死侃、书信体小说、视角、谜、名字、意识流、内心独白、陌生化、地方氛围、明细表……戴维•洛奇所做的亦不过是紧随时代的脚步把小说“面面观”之“面”进一步细化和扩大化了。

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我看过两遍,相隔有十几年。第一遍看的印象早已荡然无存,连书也找不到了,十多年后,又买了一本,又读了一遍,这么多年中,我也看了他的一些小说,以及小说改编的电影,再读他的书感受也就自然深了一点。有趣的是,这次看《小说面面观》时是和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交替着看的,无形中就有一种比较,尽管《小说面面观》是译文,其文字幽默机智诙谐,与钱钟书还真有的一拼。看这书完全可以想见他在当时剑桥三一学院举办讲座的现场情景。(这本著作就是他在那里讲座的汇编)。事实也正是如此,福斯特的讲座大受欢迎,要知道这是一次文学批评,涉及到文学理论层面,而听众并非纯是学界人员,大多是一些普通读者。如果说当时福斯特因为小说《印度之行》大受欢迎,而那些粉丝是冲着这点而来的话,那么在第一场一睹芳容之后也就足够,可事实并非这样,用福斯特写给朋友的信中所说,结果是第一次讲座就“好过我的预期”,到第二次他已经觉得听众“兴趣盎然”了,而到了第三次,讲座已在“剑桥博雅君子中大受欢迎”,到第七讲则是“风靡一时”,到最后获得了“最了不起的成功”,结果“日甚一日的盛名都使我无暇”写信了。真的,要把小说理论说的如此生动好玩的确不容易。

《小说面面观》是从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模式和节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了小说的一些特点,他把不同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两两比较,以找出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的规律。如此把数十位小说作家集聚在一起,想像他们坐在客厅中坐而论道,引领读者进入他们创作的境界,欣赏创作的特色,指出存在的问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读者读出兴趣读出味道读出水平,进而弄清小说创作中一些奥秘。所以,福斯特的这本书不仅吸引了听众也吸引了像我这样的后辈读者。这也让我对福斯特的印象大为改变。我也是从《印度之行》开始知道的福斯特的,好像也看了几遍,作为小说看,我没有特别的感受,只是那年去印度,我重读此书,对其中有关印度的描写和现实进行对照,发现几十年过去印度还是老样子,很有感触。不过就这一点来说他不如奈保尔的《印度之旅》对印度社会反映来得形象生动。我想可能福斯特是作为殖民者的心态来看待在印度的一切,尽管他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并没有高高在上的看待印度人,但是这种平等还是留有一种恩赐的痕迹怜悯的同情在里面,这和所有殖民者并无多大区别,就像油和水虽然在同一容器内,总是有一种隔层。所以我对《印度之行》并不怎么看好。相对而言奈保尔毕竟有着印度血统,对族人的心情里有着一种亲人般的爱与恨,这种爱与恨没有像油和水那样的分离层,有的只是清水和浊水的区别,是一种完全融合。

一般来说,小说和电影是两种艺术,电影要改编小说总是不那么讨好,可我感到,福斯特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比他的小说要好,无论是《印度之旅》,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还有《莫瑞斯》,看小说时总有一种沉闷感,而电影的节奏就明快多了。福斯特如果要用自己的实践来印证小说理论的话,倒是改编成电影之后,说服力更强。不过此次读了他的《小说面面观》让我对小说有了更深的理解。根据福斯特所解说的题目,以我个人的感觉,要创作出一篇小说根本是三个要素,一是想像,作为一个小说作者没有想像是不可能的事,想像的内涵很丰富,可以是天马行空般的,也可以是所谓合理的想像,这对小说创作是至关重要的,我甚至想,没有想像就没有小说。其次是知识的准备,小说需要想像,而想像来自生活,没有必要的生活知识是无法写好小说的。小说有时候可以充当生活的百科全书。三是语词的能力,要把想像充分表达出来就是个词汇量的问题,文学的词汇不像其它学科主要是准确,有时为了准确可以牺牲形象和生动,小说中的词汇是门艺术,它要把故事和想像形象生动的叙述出来,表达出来。而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之所以也这么好读,因为里面有想像,语言也很生动,更告诉了读者不少欣赏小说的知识。

比如在论述小说过程中,也不乏针贬社会的经典话语,如“伪学术往好了说,是无知对学术的致敬。他还有经济上的意义,对此我们不必过于苛责。”比如他对通过考试达到某种阶梯做法的批评:“如果求职的阶梯另辟出一条蹊径,我们如今所谓的教育大部份都会土崩瓦解,而谁都丝毫不会因此变得更蠢。”其实,在他的小说里,也有不少经典的语句,只是看小说往往更注重人物和故事情节了。

第四篇:百家讲坛面面观

“百家讲坛”面面观 课题组成员:林徐达 沈义珺 莫凡碌 董涵宇 王诚俊 李梦汝 指导老师:张全华

内容提要:“百家讲坛”播出至今,其反响究竟如何,有何积极意义,又有什么弊端,却值得我们探索。我们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调查了100名公众。从10岁的小朋友到70的花甲老人。得到的答案让我们思索:“百家讲坛”的积极意义与弊端,观众的反响与建议,我们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关键词:百家讲坛积极意义弊端分析建议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

一、“百家讲坛”的积极意义

央视推出百家讲坛,目的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素质。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8%的民众认为百家讲坛有很积极的意义,46%的民众认为有一定的意义,4%的民众认为只有很小的意义,而2%的民众则认为其没有任何意义。就我们高中生而言,百家讲坛的开设,应该是有很大意义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推广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的推广方面,百家讲坛可谓不遗余力而又独树一帜。

在文化实体的推广与传播上,我们以刘心武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为例。在研究四大家族错综复杂的关系时,在分析人物丰富的“言外之意”是,乃至在鉴赏书中颇有趣味的一首小词时,刘心武教授都在说故事间把一幅幅明清真实的生活图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观众面前。其经典也好,封建也罢,毕竟都是最真实的文化实体。文化随时代应运而生,《百家讲坛》让我们与时代进行心灵的对话,也是与文化实体进行心灵对话。在文化意识的推广与传播上,我们以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为例。《论语》传播儒家思想,因为经典,所以评说难度巨大。而于丹则喊好地驾驭了这些文化意识的推广与传播。并不是简单的翻译,而与现实生活所联系,对传统文化意识加以佐证与扩充,使其富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这是独树一帜之处,也是这个节目智慧的体现。

2.普及历史知识

在百家讲坛所做的节目中,有关历史的节目占了多数。如《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玄奘西游记》等,这些都是很能让观众感兴趣的题目。我们认为,对于历史知识的普及,百家讲坛功不可没。

首先,《百家讲坛》应和了社会需要。在大家都在忙着赚钱,忙着考试的年代,有多少人会静下心了读读《三国》,读读《四十二史》?即便是读,又有多少人读的不是面目全非的《三国》?易中天告诉观众,《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三国志》则是正史。其次,《百家讲坛》在做普及、推广。如果没有易中天、阎崇年等人,有多少人知道三

国的真相,满清帝国的来龙去脉?《百家讲坛》告诉大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些什么事儿,或者存在一种什么说法儿。从秦汉到唐朝,从大宋到明清,很多历史的故事都由此传播。这种做法的意义很大,它使得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延续了自己的历史。

3.深入自然科学

现在的社会,对于自然科学的倡导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万事都要科学,都要有理论和实际基础。可以说,在现在这样一个科学横行的年代,几乎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但,也许都不会很多、很深入地了结。而百家讲坛则使得深奥的科学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相结合,选材广泛。涉及到了生物医学、数学、物理等各个领域。一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难懂的知识传播与民众。同时,各类大师级人物的出场也更好地传播了人类智慧地结晶。这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人类生存的根基。如《地球成长史》、《撼天之旅》、《生命的奥秘》等等,这些节目都让接近于大学的专业课的内容得以广泛的深入。也许,百家讲坛的初衷就是让这些理工科的自然科学得到深入。

4.发展人性礼仪

教育的目的不止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德和礼节。“人才”者,先人后才。我们认为,百家讲坛在这方面是做到很好的。其深入挖掘中国古典精神的精髓,以培养观众对道德礼仪的认识,促进传统美德的弘扬。也会以实用的知识去丰富国人的礼仪观念,更新礼节常识,做到与世界接轨。无论是民族传统礼仪还是西方现代礼仪,在其中都有所体现。同时,对人性中的本质上的阴暗面加以冲洗,以起到净化人性的作用。如《人的生与活》、《身边的礼仪》、《语言的方程》等节目,将人文教育和思想教育融入到了一起,使国人受到自身传统教育。就这一点,百家讲坛对国人素质的培养也是功不可没。

二、“百家讲坛”的弊端

1.选讲内容单一

“《百家讲坛》现在是百家变一家了,思路变窄,有悖初衷,干脆改名叫《历史大讲坛》。而且,现在很多专题都带有娱乐和戏说化的成分。希望严肃的学术化专题更多一点,不能一味满足大众需求,变成娱乐快餐。”有位被调查者如是说。

19%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内容需要改进。在早期的定位里,《百家讲坛》走的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的路,定位是一部电视版的“百科全书”。但以阎崇年开讲清帝疑案为界,如今《百家讲坛》讲来讲去,几乎只剩下讲史这一家了。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讲汉代风云人物,马瑞芳讲《聊斋》,再到于丹讲《论语》,无一不和历史挂钩。原本“博”的内容,为什么变的“狭”了呢?

我们认为,其之所以变的单一,是因为收视率的关系。早期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并不是很高,但自从《清十二帝疑案》起,其收视率便猛增。作为电视台,自然希望自己的收视率可以有所提高,而有关历史的讲座,则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个目标。于是,为了收视率,讲座的主题就一味地向历史方面靠拢。

2.播出时间不合理

调整后的播出时间其实根本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早上6点半大家还在睡梦中,中午又在午休,而第二天要工作或上课,不会坐等到晚上11点半。有63%的观众不满意《百家讲坛》的播出时间。早期,一周六天节目,中午12:30播出,00:10回放。现在,一周七天,另外增加了回放的次数。具体时间安排是中午12:45首播,晚上11:30、次日早上6:40

回放。

播出时间的改变的确给观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同样影响了收视率。播出时间的不合理,使得人们观看节目不方便。我们认为,无论其播出时间调整的原因是什么,《百家讲坛》播出时间的不合理已经成为阻碍其收视率继续上升的一个硬伤。

3.栏目包装过度

早期,这种包装形式确实比较吸引人,但毕竟还是讲坛类节目,包装是次要,内容才是关键。《百家讲坛》应该多在内容上下工夫,不要玩花样。有12%的观众不满意其栏目的包装。早期,栏目包装简单直白,选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精品课程方面,几乎把大学的课堂简单地搬到了电视屏幕上。现在,画面增多,在节目的可视性上下了很大工夫,加强影像资料的运用,甚至强行规定过“三分钟专题片导入”制度。

或许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其讲课的内容,但过度的包装使得整个节目出现了一种有点类似于“浮夸”的风格。各类华丽的图片纷呈,各种影视音效也遍布地天花乱坠。这使得本来应该有的简朴素雅的风格遭到了改变,变的有些感觉俗丽了,有点不踏实。或许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收视率,但为了片面地追求收视率而导致节目的品格弱化,我们认为是不值得的。

4.插播广告过多

“不断有广告插播,无形中缩短了主讲人的讲课时间,有时候甚至在关键时候突然插播广告,打断了观众的思路,看得不过瘾。”有位被调查者和我们口述了他的感受。

早期,作为一档43分钟的日播节目,没有任何商业广告。现在的广告由最初30秒变成40秒,我们统计发现,《百家讲坛》目前广告时间长达4分钟,除去片头片尾,两次节目预告,留给主讲人的时间大大缩短。

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是广告费。作为一个收视率如此之高的节目,承接广告所收取的广告费用也是相当惊人的。在《百家讲坛》里插播广告,也一定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4分钟的广告时间已经快到极限了,因为没有人可以忍受连篇的广告充斥整个讲座。4分钟虽然不长,但每天一个4分钟,所产生的广告效应却不小,所获取的利润也不少。广告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也正反映了整个节目的变化:变的有些世俗了。作为一个纯正的科普节目、半公益性节目,这样的改变可不是让人欢喜的。

三、调查结果以及建议

具体说来,学生比教师更常于和身边人探讨节目内容,更容易于肯定节目的内容形式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效果。由于一些年龄和经历的因素,他们更易受权威的影响,易产生信任。当然,他们也提出了自己对节目独到的理解。相比来说,教师则认为节目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看法。它为大师发表观点提供了一个平台,至于是否正确,是否权威,因人而易。

此外,我们一致认为,教育程度高的观众比低的更喜欢。从中可以看出,《百家讲坛》节目并没有完全做到大众化。换句话说,它并没有把所有顾客都当作自己的 上帝。是其优势,也是不足。但更主要的,应该是其优势。因为它实现了自己的品牌化,品牌的专业化。毕竟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是我们的上帝,所以,宁可放弃部分观众,也不应迎合低俗的价值取向。与其以收视率为评价标准,不如把眼光放在传播与收视质量上。

在“经常收看《百家讲坛》节目”一项中,55%的被调查者都是翻到就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节目并没有完全吸引观众的注意,没有建立受众对品牌的忠诚度。大家偶尔收看这一节目,多或抱着一种名人好奇心理。因为演讲于这一平台的,多半是一些有名人士。能够坚持下来并成为该节目忠诚观众的,是因为对节目的认同或欣赏,或是批判的态度。

正如敬一丹所说,“电视这种传媒,可以使男女老幼不同背景的人瞬间变成脸熟的人。”电视名人无非是个表面的现象,有的让我们内心仰视,有的就是脸熟而已。在当前这个电视商业化﹑娱乐化倾向已成事实的时代,《百家讲坛》作为一档科教性的文化节目,应该坚守启蒙性节目的最后一点端庄,成就自身的品牌特色。虽然品牌资产只是一种无形资产,但其象征性及附加值则得到了更多的强调。

电视品牌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提高观众满意度,提高和稳定收视率方面。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喜好程度而言,57%认为喜欢,38%一般。可见已经形成品牌认同,很大程度上达到观众的满意从而实现稳定的收视率。从今天的行业形式来看《百家讲坛》节目应该张扬形式,优化电视节目的可能意义。发展到现在,它已经不是一个常态的电视节目了,它承担了很多其他的社会功能,并且达到了一种非常强的社会效果。同时还有应该坚持内容为主,形式为金。既要雅,又要浅显,还要包容。不论闲闻逸事,哲学艺术文学,均可均应提供平台。因为生活它不仅仅是炒菜,做饭,其实也应该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这就是一种人文教养。《百家讲坛》不仅应为人们提供一种谈资,一种议题,也要扩大交流和沟通的范围,吸引甚至让更多人不自觉地参与进来。在提高受众人文教养的同时,实现其品牌价值。

在具体的节目设置中,有37%被调查者比较喜欢易中天的节目,他们对“易中天评三国”这一节目记忆深刻。还有人对王立群讲《史记》,刘心武论《红楼梦》以及于丹评《论语》都有深刻的记忆和认识。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买过他们的书。他们认为,如果给他们一次做节目的机会,有三人愿意做历史类节目,也有人要做关于科举制度方面的,科技方面的以及关于美容方面的节目。

此外,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共同慨叹,即《百家讲坛》节目让学者们看到了社会对研究型人才的重视。那些呼声,那些反应,可见,在这个重视实用型人才的社会,研究型人才也同样没有没忽视。只是前者是显性的,后者较为隐蔽。

总结至此,我想无论从节目内容﹑形式﹑包装﹑还是受众反应来看,能够在如此多的电视节目市场脱颖而出,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百家讲坛》节目都算是成功的。当然,优点和不足并存着。

附:调查问卷及其统计结果

调查问卷

1.您的职业是 大多数是学生,您的年龄是12~19,您的学历中高学

历者

2.您是否听说过“百家讲坛”?

A.是(92%)B.否(8%)

3.您看“百家讲坛”的频率有多高?

A.每天定时看(8%)B.翻到就看(55%)C.很少看(27%)D.从不(10%)

4.您是否喜爱“百家讲坛”?

A.很喜欢(17%)B.喜欢(40%)C.一般(38%)D.不喜欢(5%)

5.您认为百家讲坛最吸引您的是甚么地方?

A.语言幽默(21%)B.学术权威(20%)C.通俗易懂(53%)D.人格魅力(6%)

6.您认为百家讲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A.讲师人选(6%)B.授课内容(19%)C.播出时间(63%)D.栏目包装(12%)

7.您最喜欢的讲师是哪位?易中天(37%)于丹(15%)其他(48%)

8.您认为百家讲坛对您有帮助吗?

A.很大的帮助(16%)B.有一定帮助(67%)C.很少的帮助(12%)

D.几乎没有(5%)

9.您认为百家讲坛的创立有意义吗?

A.有很积极的意义(48%)B.有一定的意义(46%)C.有很小的意义(4%)D.没有意义(2%)

第五篇:设计面面观

《设计面面观》,是一部关于工业设计的纪录片,来自 Gary Hustwit,即今年掀起一片字体热的纪录片 Helvetica 的制作人。Objectified 将纪录这些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的创造流程,观察他们的设计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身边的东西来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向何方。这些设计师包括:

aolaAntonelli(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Chris Bangle(BMW Group, Munich)

Ronan &ErwanBouroullec(Paris)

Andrew Blauvelt(Walker Art Center, Minneapolis)

Anthony Dunne(London)

Naoto Fukasawa(Tokyo)

IDEO(Palo Alto)

Jonathan Ive(Apple, California)

HellaJongerius(Rotterdam)

Marc Newson(London/Paris)

Fiona Raby(London)

Dieter Rams(Kronberg, Germany)

Karim Rashid(New York)

Alice Rawsthorn(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Rob Walker(New York Times Magazine)

and more participants TBA

现在你通过 Objectified 的网站预先了解一些相关信息,背后故事等。

A feature-length documentary about our complex relationship with manufactured objects and, by extension, the people who design them.《Objectified》(《设计面面观》),是一部关于工业设计的纪录片,来自Gary Hustwit,即2010掀起一片字体热的纪录片Helvetica的制作人。作为一部长篇的独立纪录片《Objectified》关注的是隐藏在物体之下的创造力,范围从一把牙刷到科技仪器。

《Objectified》将设计师们的创造流程铺现在眼前,他们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Paola Antonelli、慕尼黑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巴黎兄弟设计组合 Ronan &ErwanBouroullec、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Walker艺术中心平面设计师Andrew Blauvelt、伦敦Royal College of Art教授/交互设计先锋Anthony Dunne、日本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加利福尼亚州Palo Alto市IDEO设计公司、加利福尼亚州苹果工业设计部代理主管Jonathan Ive、鹿特丹设计师HellaJongerius、英国伦敦设计鬼才Marc Newson、伦敦Royal College of Art互动设计系导师Fiona Raby、德国科隆堡工业设计师Dieter Rams、纽约设计师Karim Rashid、《国际先驱报》设计批评家Alice Rawsthorn、纽约Smart Design设计公司、《纽约时代杂志》记者Rob Walker。

Objectifield是Gary Hustwit拍摄的关于工业设计的纪录片,这部只有1小时15分钟的纪录片通过采访各地的设计师,通过他们的口述记录了大量的信息,从早期工业设计的特征标准化,批量生产,到如今的普遍的个性化/情感化需求,可以说是一部工业设计的思潮漫游。

由于Gary Hustwit在剪辑中建立的晦涩的逻辑,及每个设计师在表达和传递观点的不同风格,使得这部影片不少地方都晦暗不明,回去之后再回顾了一遍,试着树立影片的观点脉络。

1、亨利·福特:每样物品都有一个故事,只要妳知道如何解读

当设计充斥了我们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却常常忘记这些随手可及的“物品”都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人们所看到的物品的背后,都凝聚着设计师对于特定环节/过程的深思熟虑的思考。

2、设计与人

Dan formosa说:“设计和顾问工作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设计关心的不是标准人,而是极限的人,一旦确定了极限,中间就好解决了。”

Dan是IBM第一款个人电脑的设计者,同时也是SMART设计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

Dan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是迟疑了一下,因为这和我个人的设计方法恰恰相反的,我常常是在为标准的用户设计,而在此基础上兼顾极限情况下的处理。因为这种方式常常能为你的大多数使用情景建立起更舒适和方便的使用。

但我在思考这种设计方法是否和特定的设计对象和面对的用户相关,对于传统的工业设计所面对的常常是大众消费市场,为了保障设计的普遍意义的舒适度,才必要寻找各种极限值,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得出的阈值也是能够更大范围的舒适度区间。对于这一点,我并不确定。

3、好的设计

Dieter Rams(来自德国的工业设计大师,苹果的Ive的不少设计深受其影响)用了一连串的形容词来试图对好的设计进行定义(其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略有差异):

o创新

o实用

o美

o易于理解

o诚实

o不显眼

o耐用

o细节

o环保

o尽可能少的设计

对于这些好的设计的定义或许难以精确,但在设计师群体中往往都会引起共鸣,这些美妙的词汇往往以一种难以企及的光辉照耀埋首在细枝末节的我们,我们对于设计的评价太单薄了,太草率了。

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好的设计的倾向性会有差异,比如Garbino在提到设计与现代社会的环保问题时提到,为什么我们要生产那么耐用的产品,如果一个产品的使用周期较短,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些不那么耐久的材料?

4、设计的视野

苹果的帅哥设计师Jonathan Ive在提到Imac的设计时说:“我们不断推动自己尝试着搞明白,我们能否用一个部件来取代那六个?……这并不是在设计一个产品,而是在重塑制作流程!”

这两句话让我挺震撼的。

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于设计的理解往往太片面和狭隘了,一方面由于我们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环境驱使我们更加低头关注脚下的土地,所以我们很少能看到设计师在面对更宏大场景时应该起到的作用。

完善的设计总是从整个流程出发,而不是仅仅在设计环节

5、设计的进化

“新一代的产品,形式和功能可以完全无关,一个未经提示而完全不知道为何物的物品,这让我们意识到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非实体文化的时代,设计大量紧张和冲突”

电子工业改变了一切,传统的通过形式表达内容,通过机械传动来控制的方式被芯片强烈改变,这给新时代的工业设计带来颠覆,也带来挑战。人们对于物品的使用不能再基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的对应关系,而新的模式是什么,也许是象征,也许是全新的人与物的关系。

正如Garbino所说,“我们在技术上走的如此之远,却又偏执的不敢承认自己正生活在革命当众。想象一下,我坐在笔记本钱,正要出门,我该做什么,找我的马和车吗?”

——我们对于功能与形式的思维惯性使得我们不断回溯,为什么汽车的刹车要用脚,为什么电脑需要键盘?

6、设计情感化

那些你感觉最重要的产品,才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我父亲经常做的椅子,母亲的花瓶”,凡此种种从物品中得到的故事才是使得物品和我们紧密不可分割的原因。因为在那件物品上你投射了额外的情感,也使得物品超越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物品与历史,与人文和情感的结合,使得物品具有更多额外的人文气息。

就如vitra看似随意缝在沙发上的扣子,让它增加手工艺的细节——这正是通过设计使得产品和使用者沟通的时刻。

7、设计与商业

设计不是为了福利而存在,在商业社会,设计被普遍作为产品的附加值存在,这也使得设计和精英主义被合并了,远离了设计民主化的文化土壤。

8、个人意识的觉醒

纪录片中宝马公司的前设计总监说,“车反射着你想要从它那看到的情感能量,产品具有情感真实性,强烈的反映出它为何物。”或许这句描述抽象了些,其想表达的是在一个趋于个性化的时代潮流中,设计要被迫面对的不是大众需求,也不是大批量生产的需要,而是每个个体的内心诉求。我们购买的东西,真正的受众正是我们自己。没有人在乎你带着蓝框或黑框的眼镜,而恰恰是我们从这些物品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形象,我们购买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消费和购买是因为他们本身能够反射出我们的强烈的个人信号,那就是我应该拥有的!

那些有意义的东西真正的反映了真实的你,你的个人点滴,只讲给你自己的故事,因为自己才是唯一要紧的听众。

9、设计与可持续性

设计师为已经拥有太多的人来设计,由此而产生的生产过剩,却未能惠及大众。可持续性不仅仅是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它需求对设计的每个环节重新打造。设计不仅仅是界面,也不仅仅是互动方式,而且包括整个的流程的建立或改造。

10、设计师的未来

设计师在将来将成为策略制定者的参谋,为任何想要在高深的,难以表达的意念与显示以及与人之间建立关联的人们服务。制作和设计的工具将被开放给每个人,设计的个性化将彼此联结在一起。

班主任类型面面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