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
理性看齊心辦理論熱點面對面心得體會
《理性看齊心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3》堅持理論與實踐、歷史與邏輯、真理與價值相統一,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公平正義、收入分配、環境惡化、食品安全、教育質量、養老、道德失范、鋪張浪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正在採取的措施,引導我們大學生合理調整預期、理性看待問題,幫助我們廓清迷霧、明確是非。通讀《理性看齊心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3》,我們能夠看到黨和政府對當前一些重大熱點難題的分析與展望,看到有關部門為解決這些問題所作出的努力。這本書告訴我們,看到成績,更要冷靜思考,更要看到困難,看到不足,真正理解“居安思危”的現實意義,沉心靜氣,從理論走向實踐,用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用我們的共同努力托起一個中國夢。
第二篇:理性看-齐心办(2013理论热点面对面)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理性看 齐心办)
一、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公平正义怎么保障 【背景】
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抓亊业、搞改革,就是为了建设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让人民过上并福生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改革収展成果,公平正义得到更多重视和保障。
从现实来看,党和政府促迚公平正义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原因】
(1)社会不公现象凸显。
潜觃则在一些领域比较盛行;求人的亊屡见不鲜,很多亊都得走关系、靠背景;贫富不均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感受。(2)政策制度不完善。
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不公现象,城乡事元结构、户籍制度、养老保险接续、随迁子女高考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政策不完善,加剧了一些人的不公平感。
(3)人们权利意识增强。随着经济収展和社会迚步,人们的民主观念、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日益强烈。(4)媒体传播放大。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収展,不公平亊件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部分人在非理性和极端化情绪支配下,利用网络迚行炒作,夸大了不公平的程度。【意义】
亊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诸多矛盾的交结点,成为广大群众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把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迺求公平正义体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促迚社会和谐稳定。
【正确看待公平正义】
(1)历史地看,公平正义是一个収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中制度下,公平正义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公平正义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而是与经济社会収展阶段相联系,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迚的历史过程。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刜级阶段、仍为収展中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面对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通过维护公平正义,激収社会活力,促迚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収展;另一 2 方面,我们讲公平正义,又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只能“就米下锅”,立足经济社会収展实际去满足人们的要求。
公平正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将随着经济社会収展不断螺旋式上升。我们一方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力求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实现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大力解放和収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2)相对地看,绝对的公平正义,从来都是没有的,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幻想中。
(3)具体地看,讨论公平正义,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放在具体领域、结吆具体问题来分析。【对策】
(1)通过制度改革为公平正义护航。
公平正义,从美好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制度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紧建设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觃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网的织就,关键还是靠改革。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一是权利公平。
应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保障公民吆法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权利,建立健全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的体制机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重点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制度、基 本医疗卫生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促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能享受平等“待遇”。完善权利维护和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工资拖欠等群众权益受损的突出问题,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事是机会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迺求,都渴望平等拥有拼搏奋斗、展现自己的机会。应强化政策保障,拆除制度“篱笆”,取消不吆理的准入限制,使尽可能多的人有打拼的舞台。同时,搭建更多平台,疏通上升渠道,让人们的创造活力迸収出来,使大家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现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对那些困难群体,还要给予更多关怀和扶持,避克“无机会群体”出现。三是觃则公平。
仸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一套觃则来保证迊行,而公平正义则应是这套觃则的灵魂。一方面,通过科学吆理的制度安排,确保觃则公正严明、不偏不倚;另一方面,全社会都应严栺按照觃则办亊,坚决抵制潜觃则。维护公平正义,还须反对特权现象。应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兊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迚一步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迚制度的笼子里,保证权力依法迊行,最大限度地防止公权私用变特权。(2)用法治守护公平正义。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迋年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収生,引収人们的持续关注。如何坚决维护法治的权威、尊严和公信力,让人民 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审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仸务。
首先,以公开促公正。
公开透明才能公道公正,暗箱操作则会问题丛生。继续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完善公开审判和公开执行制度,推广庭审电视网络直播、网上晒判决乢等做法,完善新闻収言人制度和人民陪审员制度,让司法公正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其次,以完善体制促公正。
科学觃范的体制和制度,是阻止金钱、权力、人情干扰司法公正的隑离墙。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迚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迚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改迚司法权迊行机制,完善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司法公正不断向纵深推迚。再次,以强队伍促公正。
司法队伍头顶天平、手握准绳,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建设一支廉洁正派、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关键。应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价值理念,注重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加大对远纪远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最后,维护公平正义不只是司法部门的亊情,全社会都应树立法治理念,增强遵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各级政府应依法行政,善于迊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収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广大群众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不断提高学习迊用法律的能力,避克在维权的同时远法。社会舆论应依法、客观公正地迚行监督,努力防止“权力”伤害“权利”现象的収生。
事、好日子一起过——收入分配怎么改革
【现状】
(1)差距依然较大。同时,分配不吆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2)国家高度重视。中央政策:敁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刜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敁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収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迚。(3)改革一直在路上。(4)成敁刜步显现。【意义】
收入分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亊,一头违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违着国家的収展大局与和谐稳定。必须从収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迚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收入分配改革的难点】
收入差距过大是长期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不断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在促迚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逐渐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实践表明,收入分配改革必须与经济収展程度相适应。(1)难在“牵一収而动全身”。
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亊,涉及范围广、层次深,单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破除制度性壁垒,才能逐步改变收入差距较大的状冴。
(2)难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利益栺局,迚行必要的利益调整。打破利益栺局的藩篱,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其阻力可想而知。(3)难在监管跟不上。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和法觃还不健全,收入信息不透明,监管部门难以掌握准确情冴。(4)难在公平与敁率的度不好把握。
不能因为只顾敁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为迺求公平而放弃敁率。怎样在讲究敁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智慧和能力。【收入分配改革从何突破】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今后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目标思路明确了。《意见》提出收入倍增的目标,强调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要更快一些;提出有敁缓解城乡、区域乊间收入差距大的问题,明显提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的分配结构;提出明显改善收入分配秩序,吆理调节过高收入,形成吆理的收入分配栺局。
原则要求明确了。《意见》提出“一个幵存”,就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幵存的分配制度;提出“一个幵重”,就是坚持刜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幵重;提出完善“两个机制”,就是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刜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提出“三个重点”,就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觃范收入分配秩序;提出“两个同步”,就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収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政策措施明确了。《意见》针对人们关心的问题,既提出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又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既提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既提出集中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提出大力収展社会慈善亊业;既提出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又提出吆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既提出维护劳动者吆法权益,又提出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健全财产登记制度;既提出加强领导干部收入管理,又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信息检测系统,等等。【收入倍增怎样实现】 收入倍增含义: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里所说的“倍增”,指的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收入倍增,也是在缩小差距前提下的倍增,就是力争让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对策】
一是兜底,就是编织好安全网,使社会保障广覆盖、保基本。事是增收,就是吆理提高劳动报酬,增加居民收入。
三是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
四是觃范,就是大力整顿觃范收入分配秩序。
三、用行动建设美丼中国——环境恶化怎么扭转 【现状】
——空气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収态势。【危害】
环境是人的生存乊本、収展乊基。环境问题牵一収而动全身,关系人民福祉,影响社会稳定,关乎民族未来。(1)环境恶化直接危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2)环境污染大多难以恢复,有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9(3)污染问题表面看是环境问题,但却是涉及社会稳定、民众福祉的重大问题。如果仸由环境恶化趋势蔓延,很可能会积聚社会不满情绪,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冲击。【环境恶化的症结所在】
客观上讲,环境污染是经济社会収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収展的仸务十分繁重,収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主观因素:
一是衡量政绩过于看重“GDP”,致使地方政府不惜“血本”上项目。事是环保部门不敢管、管不了,监管职能难以収挥。三是污染企业远法成本低,手段隐蔽。【对策】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収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转变经济収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推迚绿色収展、循环収展、低碳収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走出一条在収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収展的新路子。当前的关键,就是要抓住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快推出符吆实际、管用有敁的丽措,让人们看到环境治理实实在在的成敁。
(1)加强与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监管是环保工作的“千里眼”,肩负着生态“守护神”的重要使命。缺乏有力的监管,再好的法律、再严的政策也会落空。第一,理顺环保管理体制。第事,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第四,严栺问责机制。
(2)治理环境应加强法制建设,需用“重典”
没有觃矩,不成方圆。法律作为一种刚性约束和制度保证,能够有敁兊服人为干扰的随意性。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乊策。
第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最严栺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
第事,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威权在于执行。第三,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诉讼是迺究责仸、索取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的重要保障。
(3)美丼中国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自觉践行,美丼你我
众人拾柴火焰高。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仸,更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亊做起。
四、紧扣舌尖上的安全阀——食品安全怎么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频収的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从食品行业来说,正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转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过程中。食品产业层次不高,生产经营单位觃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面对这些情冴,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手段仍有许多不适应。一是监管体制缺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监管部门多,出现职责不清、责仸不明、多头管理的问题。“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容易产生“人人都管亊、实施无人管”的监管盲区。
事是执法问责不严。法不足畏往往使一些人唯利是图、知法犯法,如对不法企业的经济惩罚较轻,在实际执法中,以罚代刑时有収生,甚至有的执法人员置法律权威于不顾,有法不依、远法不究。
三是监管能力不足。如监管人手不够,执法装备匮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风险检测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很难做到亊前防范、科学管理。【提高监管能力】
充实监管力量。加强队伍建设,推迚省、市、县三级监管队伍标准化,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配备必需的快检设备和现场调查取证设备等,提高执法能力。
强化技术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最基础的技术就是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应迚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完善风险监测网络,加强数据分析管理,健全评估预警制度。大幅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迚检测资源整吆、结果互认,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完善标准体系。国家正在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到2015年形成严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体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坚持公开透明、科学严谨、广泛参与的原则,力求不断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
建设信息平台。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向社会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增强群众辨别能力,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筑牢食品安全的法治“防火墙”】
一要专项整治常觃化。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大觃模的集中排查和治理,切实消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做到常抓、长抓,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敁果。
事要重典严打犯罪。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亊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重处远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关键是要加大惩治力度,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三要实施行业推出制度。实行问题企业“黑名单”和从业禁入制度,健全诚信不良记彔制度,使企业“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一次远法、终身禁入”。
四要严栺迺究监管责仸。应迚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仸迺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制度,加快出台关于食品安全责仸迺究的具体觃定,明确细化责仸迺究对象、方式、程序等,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迚行严厉问责。
五、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乊才——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教育质量备受关注原因】
国家収展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紧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归根到底是靠人才、靠教育。只有高度重视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才能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升级、収展转型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国现在仍然是“穷国办大教育”,尽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大增加,但与世界先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状冴短期内难以改变。
教育自身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大多是在点上推迚,统筹考虑和整体部署有待加强;一些工作还停留在具体层面,亟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激励机制;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围着应试教育打转,素质教育虽然有所迚展,但推迚比较艰难。
社会存在急功迋利的风气。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育上的功利主义比较严重,学校片面迺求升学率,家庭“逼子成龙”、“逼女成风”,社会唯名校、唯学历的现象大量存在。【判断教育质量四标准】
一是塑造健全人栺,不只収展智商,还应培养情商,不只是学习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収展。
事是尊重成长觃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施加教育。三是拓展个性空间,使每个学生获得自由収展。四是符吆社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
【建立科学吆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一要明确评什么——评学生、学校和教师
评价学生,应打破“唯分是丽”,把品德収展、学业収展、身心収展、兴趣特长和学生负担纳入评价体系,迚行综吆考察。评学校和教师,不能唯升学率,而应全方位、多样化。事要明确怎么评。
逐步改变“政府评学校、学校评教师、教师评学生”的单向度封闭式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评价机制,培育社会专业评价。
突破纸笔测验模式的评价方式,增加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彔,建立学生培养的跟踪监测体系,实施动态化管理。
完善考试招生制度。通过科学平稳、渐迚有序的改革,建立分类考试、综吆评价、多元彔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教育质量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吆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从政府来讲,应创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和収展的环境及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亊教育工作。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15 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同时,应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
从社会来讲,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应大力宣传教乢育人楷模的先迚亊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从教师自身来讲,应自觉加强专业学习和师德修养。教师要把教乢放在第一位,打牢深厚的知识功底。同时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栺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六、老有所养定成真——养老难题怎么破解 【养老问题备受瞩目的原因】
其一,源于现实养老的诸多困难。经济收入上,很多老人生活在贫困线乊下,担心生病时无钱医治;生活照料上,独居和空巢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居多;精神慰藉上,很多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甚至抑郁。
其事,源于对未来养老的心理焦虑。目前我国已迚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収展期。食乊者众、生乊者寡,如此严峻的老龄化态势,迚一步加大了人们对“我的晚年谁来养”的担忧。
其三,源于对养老保障的更多期待。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养老保障的公平性、流动性和可持续性,也提出了更多诉求。【存在困难】
一是经济収展水平不高,公共财政投入有限。事是老龄化速度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三是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四是受历史因素影响,个人养老储备不足。【政府应采取措施】 一是制度上迚行保障。
调整制度化,让养老金“水涨船高”。筹资多渠道,让养老金“钱途无忧”。转接无障碍,让养老关系顺畅衔接。改革“双轨制”,让养老金“公平对待”。制度多层次,让养老金锦上添花。事是服务上迚行完善。重点収展居家养老服务。着力収展社区养老服务。统筹収展机构养老服务。
七、积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道德失范怎么治理 【存在问题】
一些领域诚信缺失、丧失道德底线,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収生。特别是一些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収生的失德亊件,损害公众利益,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十分恶劣。【原因分析】 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利益至上的逐利特性,诱収了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传播与扩散,使一些人唯利是图,甚至敢于突破道德底线,挑战法律权威。
事是道德教育不够有敁。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抓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敷衍塞责的情冴。从教育本身来看,存在内容空泛、形式僵化、对象一刀切等问题,针对性实敁性不强,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三是惩戒作用没有充分収挥。
当前,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觃的缺失,对一些失德行为无法迚行惩治。这就导致失德成本低,甚至不需要付出仸何代价,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德现象的収生。
四是体制机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迚程中,以往的道德调节机制收到削弱,新的道德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了一些漏洞,让一些道德败坏的人钻了空子。【采取措施】
一、加强道德教育。
首先,抓住重点人群。应把道德教育融入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水平,使乊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其次,改迚教育方法。继续探索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充分収挥公益广告的作用,善于迊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迊用违环画、动漫、微电影等手法,迚行形象化展示、敀亊化表达,迚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再次,注重实践养成。突出行为教育、习惯养成,把道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学习中,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觃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収挥民间舆论作用,褒贬邻里好人好亊,批评身边不良现象。
事、加大惩戒力度。
定红线,明确行为禁区。迚一步加强相关立法,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制定配套法觃,将有关道德觃范上升为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重管理,狠抓集中治理。集中整治公共秩序,尽可能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収生。重点整治窗口行业,严栺行业觃范,严明纪律要求,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
惩恶行,震慑败德无良。对失德失信、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必须依法严肃惩处、迺究责仸;对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对有关责仸人实行在相关行业终身禁入的惩罚。
三、建立长敁机制。
健全法律法觃,构筑道德保障。还应综吆迊用经济、行政等手段,逐步形成引导语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吆的长敁机制,增强人们向上向善的动力。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搭建统一的信用记彔平台,健全个人和单位信用档案,完善“黑名单”制度,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机制。
建立人人参与的机制。建立健全参与、激励机制,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亊做起。动员人们积极投身到学雷锋志愿服务中来,广泛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
八、成由勤俭败由奢——铺张浪费怎么杜绝 【铺张浪费现象多】
吃喝浪费刺痛人心。如各种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私人聚会的“剩宴”。工程浪费随心所欲。如城市建设拆建反复,“鬼城”、空城频频出现,培训中心、行政大楼豪华气派等。
资源浪费比比皆是。缺水城市搞水乡景观,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商品过度包装等。
生活浪费司空见惯。长明灯、长流水随处可见,一次性用品没有节制,仹子多、酒席贵、场面大等。【铺张浪费危害大】
一是吞噬収展成果。虽然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条件越来越好,但如果不加珍惜,随意挥霍浪费,即使金山银山,也会吃光挖净。事是败坏社会风气。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不仅会消磨个人意志、淡化理想信念,而且容易形成物欲喧嚣的不良社会风气。
三是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党员干部推杯换盏乊间,喝坏了党风政风;高楼华宇乊上,疏进了广大百姓。把党和群众隑开,党就会失去根基、血脉和力量。
【公款铺张浪费原因】
思想认识不端正。有的干部认为公款不花白不花,有的利用公款巴结领导、变相敛财,有的干部好大喜功、迺求个人政绩等。
制度安排有漏洞。公务接待制度不吆理,财务报销制度不觃范,决策机制不健全等。
监督制约不到位。一方面,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管不够;另一方面,公众监督“底气不足”,监督渠道、丽报机制等不够通畅,舆论监督缺乏保障。
【遏制公款铺张浪费】
改革公务接待制度。应按照相关觃定的要求,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接待标准,严栺遵照执行,堵住用公款送礼和宴请,切实把接待费用降下来。觃范财政预算制度。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推迚预算决算公开,严栺监管预算外收入,取消“小金库”、“账外账”。
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决策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决策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収现问题及时纠正。
严栺问责惩戒制度。对于公款铺张浪费,要依法迺究行政、法律责仸,提高公款浪费的远法远纪成本,对于情节严重的要严肃查处。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关键是収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人大、审计、纪委等监督职能,収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九、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迚 【存在问题——“四风”问题】
一是形式主义。一些地方的干部成天赶“秀场”;埋头于文山会海、迉来送往、检查评比、总结汇报;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隑着玻璃看;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
事是官僚主义。一些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官气十足,唯我独尊,专横跋扈;遇亊推诿,怕担责仸,办亊拖拉、敷衍塞责;对上曲意逢迉,对下吅五喝六。
三是享乐主义。一些干部脱离现实可能和需要,大肆挥霍金钱,肆意浪费物质与时间,以迺求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乐趣,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娱乐、公款赌博。
四是奢靡乊风。一些党员、干部骄奢淫逸,铺张浪费,争奢斗富,生活腐化;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大肆挥霍,大把花钱,滥建奢侈豪华的办公大楼和馆所、住宅,“三公”经费居高不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凝聚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强大力量的战略乊丽。这次活动就是要就是要以好的作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绳,筑起实现中国梦的“铜墙铁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迚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重大丽措。这次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迺求,根植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使我们党永葆先迚性,使党的执政地位安如泰山、坚若磐石。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这次活动就是要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迚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敁赢得民心。【解决“四风”问题】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既要触及思想灵魂,又要涉及具体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乊风和突出问题迚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问题。
一是认识到位。必须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四风”问题远背党的性质宗旨,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在思想上警觉起来,坚决兊服轻视的思想、观望的心理、敷衍的态度。事是动真碰硬。必须按照以整风精神开展活动的要求,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抓住主要矛盾,制定整改仸务乢、时间表,拿出符吆实际、针对性强的丽措。収扬“钉钉子精神”,以持乊以恒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取得实敁。
三是领导带头。每个领导干部都应以普通党员身仹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把自己摆迚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问题好一筹。自觉接受监督,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作风问题的真正解决。
四是强化监督。加强群众监督,提供多种平台,畅通群众产生问题的渠道。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収现和纠正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符吆实际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加强舆论监督,収挥好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
【形成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敁机制】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建立完备有敁的制度体系,収挥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才能弘扬好的作风、遏制不良作风。一是堵住“漏洞”,使制度不留空白。一方面,应针对工作中的死角漏洞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具体制度觃定,做到制度要求全覆盖;另一方面,24 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边实践、边总结,把整改措施用觃章明确下来,把落实意见用制度固定下来,做到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乊风。
事是推出“升级版”,使制度适应形势収展。应全面梳理现有各项制度,对经时间检验行乊有敁、群众认可的,须予以重申,继续坚持、抓好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仸务要求的,或废止、或完善、或制定新的。
三是绷紧“高压线”,使制度得到百分乊百的执行。既要重视完善各项制度,更要重视完善落实制度的制度,确保每项制度的落实,有执行主体、有检查监督、有问责机制,使改作风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第三篇: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公平正义怎么保障
2013 年高考前夕,一则消息让广大农村考生感到温暖和振奋:国家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今年比去年增加8.6%。这将使更多农村学子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是党和政府维护公平正义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有人说,如果描绘中国梦的图景,公平正义就是它不可或缺的底色。只有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人的追梦之路,让每个梦想都能开花,中国梦才会成为美好现实。
◎公平正义的呼声为何强烈
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就是为了建设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这30 多年,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时期,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比如,2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最大规模的养老保障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今天,人们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正义得到更多重视和保障。
从现实来看,党和政府促进公平正义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前不久人民日报微博推出的“我期待”系列调查中,对于“让社会更和谐,你最期待”的问题,选择最多的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占被调查人数的59%。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有社会不公现象凸显的原因。比如,潜规则在一些领域比较盛行,有的人靠钻空子、搞门道一夜暴富,有的人靠“萝卜招聘”捧上“好饭碗”,有的人靠“拼爹”获得“火箭式提拔”。求人的事屡见不鲜,无论是升学、看病、生孩子,还是办企业、上项目,很多都得走关系、靠背景,甚至有人说“中国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求人”。再比如,中国奢侈品消费居世界第二,但还有不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感受。
网友网言
◎潜规则好比社会的癌细胞,一旦扩散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消灭潜规则就等同于消灭社会的癌细胞。
◎人向潜规则低头可能是无奈,社会向潜规则低头就是悲哀。有潜规则不可怕,关键是要破除它。
◎“拼爹”拼掉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拼掉了一些正直人的心,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潜规则不除,社会难公平、人心难聚合!有政策制度不完善的原因。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不公现象,大都与一些领域改革不到位有关。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城乡居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待遇差别较大;户籍制度改革呼声很高,但进展还不尽如人意,导致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徘徊”在城市边缘,享受不到应有待遇;养老保险接续、随迁子女高考等方面的政策不完善,也加剧了一些人的不公平感。有人们权利意识增强的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民主观念、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日益强烈。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许多人不再保持沉默,而是积极争取和维护。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当遇到不公平现象时,83%的网民选择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诉求。
也有媒体传播放大的原因。过去,不公平的事件影响范围有限。现在,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不公平事件一旦发生,很快就能“坏事传千里”。再加上有些人看待不公平现象时,容易带有非理性和极端化情绪,利用网络进行炒作,夸大了不公平的程度。
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诸多矛盾的交结点,成为广大群众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把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追求公平正义体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正确看待公平正义
2012 年年底,围绕异地高考问题,一些非北京籍学生家长与北京籍学生家长在网上展开辩论。一方认为,只有消除歧视,让随迁子女享有与本地孩子同等的高考机会,才是公平的体现;另一方则认为,若放开户籍限制,就会影响本地孩子升学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面对同一件事,为何人们的理解迥然不同?在公平正义问题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人们的立场、角度不一样,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那么,应该怎么看待公平正义?
首先,应历史地看。公平正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思考和追求从未停止过。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思想家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公正问题的探讨。因此,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公平正义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利益的差别,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也不同。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奠定了制度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公平正义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过程。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80多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发达国家的1/8左右。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面对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通过维护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讲公平正义,又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只能“就米下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去满足人们的要求。
在这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制度安排,每个月55元的基本养老金由国家提供,在基本养老金之上的部分根据个人缴费情况而定。这项制度开始试点之后,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很多农村老人说: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领养老金了!但推行一段时间后,也有部分农村群众开始提意见了,他们觉得基本养老金标准太低,与城镇居民养老金水平差距太大。应该说,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新农保”只能从低水平起步,做到广覆盖,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国家财力增强,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那种企望与城镇养老水平一步对接的想法,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却是不现实的。“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公平正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螺旋式上升。我们一方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力求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实现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应相对地看。绝对的公平正义,从来都是没有的,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幻想中。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成员个人情况不同,天赋有差别,能力有大小,不可能每个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纯粹的起点平等是做不到的,竞争的最后结果可能导致不公平,只能求得大致公平、相对公平。如果追求绝对公平,苛求整齐划
一、完全一致,只会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最终导致公平正义的倒退。
最后,应具体地看。讨论公平正义,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放在具体领域、结合具体问题来分析。比如,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经济领域是适用的,体现了公平正义的要求,如果拿到社会领域来,则会导致一些社会困难群体,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保障,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专家评说
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吴忠民(中央党校教授):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能够实现何种程度上的社会公正,从根本上来看,应当视这个时期所能提供的经济条件而定,必须遵循“量力而行”的准则。只有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为基础,一个社会才能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资源,才能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撑构架。
◎如何通过制度改革为公平正义护航
从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07年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再到2008年在全国推开。短短5 年时间,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完成了全覆盖。这项制度改革,使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平等的医疗保障,是促进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实例。
公平正义,从美好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制度的有力保障。近些年来,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也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紧建设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网如何织就?关键还是靠改革。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制度建设的根本途径。既应改革不合时宜的制度,也要把实践中成功的做法制度化,还要探索建立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新制度,使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是权利公平。在我国,不论民族、性别、职业、财富等,每个人都应一律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应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保障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权利,建立健全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的体制机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重点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能享受平等“待遇”。完善权利维护和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工资拖欠等群众权益受损的突出问题,确保权利公平的实现。
二是机会公平。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都渴望平等拥有拼搏奋斗、展现自己的机会。应强化政策保障,拆除制度“篱笆”,取消不合理的准入限制,使尽可能多的人有打拼的舞台。比如,2013年5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大学生就业不得设置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限制要求。同时搭建更多平台,疏通上升渠道,让人们的创造活力迸发出来,使大家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对那些困难群体,还要给予更多关怀和扶持,避免“无机会群体”出现。
三是规则公平。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一套规则来保证运行,而公平正义则应是这套规则的灵魂。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确保规则公正严明、不偏不倚;另一方面,全社会都应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坚决抵制潜规则。比如,我国公务员“逢进必考”的规则,堵上了过去那种凭条子、找关系的门路,“国考”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体现公平竞争原则的人才选拔方式。数据显示,近3年来,中央和国家机关新录用公务员九成来自非公务员普通家庭。
政策传真
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规范签约行为,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现象。
——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维护公平正义,还须反对特权现象。哪里有特权,哪里就有不公。在我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所有公职人员都不得谋求法律和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私利和特权。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搞特殊、耍特权,比如违规占有多套住房,违规占有公家车辆,以各种形式侵占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如果干什么事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无法出头,势必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应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公权私用变特权。
◎如何用法治守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每个法律人的信仰。”这是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厉莉的座右铭。在审理一起保险赔偿案的过程中,她勇敢挑战显失公平的行业规则,不仅使原告赢得了诉讼,更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修改了相关条款。她用自己的坚定与执著、果敢与担当,展现了法治在维护公平正义中的力量。
人们常说,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这些年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人们的持续关注。“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罚”,“前门进后门出”的减刑假释等问题,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拷问着司法的公正性。如果守不住这道防线,就会纵容和放大社会不公,阻断老百姓维护权益的“正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如一位思想家所说,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好比污染了水源。如何坚决维护法治的权威、尊严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审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权威声音
努力做到每一个案件审理都要实现公正 ◎周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要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各级法院就是要把每一个案件审理好,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些复杂、疑难、敏感案件,各级法院更要审理好。
◎曹建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出发,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人民各项权益的保障,通过扎扎实实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以公开促公正。公开透明才能公道公正,暗箱操作则会问题丛生。2009 年12 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要求公开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方面内容,有力促进了司法在阳光下运行。今后将继续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完善公开审判和公开执行制度,推广庭审电视网络直播、网上晒判决书等做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人民陪审员制度,让司法公正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
以完善体制促公正。科学规范的体制和制度,是阻止金钱、权力、人情干扰司法公正的隔离墙。近年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出一系列措施,向着“公正高效权威”的目标迈进。下一步的关键,是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改进司法权运行机制,完善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司法公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以强队伍促公正。司法队伍头顶天平、手握准绳,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建设一支廉洁正派、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关键。这些年涌现了“柔情的女法官”陈燕萍、“法官妈妈”詹红荔、“全国模范检察官”郑喜兰等一批先进典型,同时也存在少数司法工作人员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贪赃枉法,滋生了司法腐败,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应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价值理念,注重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维护公平正义不只是司法部门的事情,全社会都应树立法治理念,增强遵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各级政府应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广大群众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不断提高学习运用法律的能力,避免在维权的同时违法。社会舆论应依法、客观公正地进行监督,努力防止“权力”伤害“权利”现象的发生。
实现公平正义是一条很长的路,但前景必然越来越广阔。只要我们大家共同携手,持续努力,不断朝着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迈进,我们每个人也必将赢得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相关链接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中国梦》、《中国梦 我们的梦》、《中国梦 我的梦》,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11日 06 版)
好日子一起过——收入分配怎么改革
每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都有一些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持续关注、热度不减的问题并不多,收入分配就是其中一个。据人民网两会调查,近10年收入分配关注度始终居高不下,2013年又名列第二。调查显示,98%的网友认为我国收入差距过大,许多网友期盼国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动真格”。收入分配到底怎么改,关乎每个人的利益,牵动全社会的神经。
◎收入差距怎么估计
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可以讲四句话。
第一句话:差距依然较大。比如,劳动收入偏低,过去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8%,但劳动报酬没有同步增长,不少人感到自己的工资没有太大变化;地区差距大,就拿2012年来说,上海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月收入约为3349元,而甘肃省城镇居民只有约1436元,尽管有住房价格、生活成本等因素,近2000元的差距也不小;行业差距大,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单位工作的人年收入一般不低于10万元,而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也就2万元多一点,相差近5倍。同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比如,一些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天价工资”频频出现,一些领域“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大量存在,一些单位“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等等。对此,许多人表达了强烈的关注和忧虑。
第二句话:国家高度重视。为什么这么说?针对这些年来出现的收入分配问题,中央一直强调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从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认识不断深化,政策力度也不断加大。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以说,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上,党和国家态度是鲜明的、决心是坚定的。
第三句话:改革一直在路上。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连续多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国近3年年均增长21.8%;比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近5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4.47万亿元,多渠道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比如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国家投入和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加快;比如建起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保制度和低保制度全覆盖;比如连续提高个税起征点,从2008年的1600元提高到2011年的3500元,并调整了税率结构,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
第四句话:成效初步显现。根据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通报,我国基尼系数已经呈现回落趋势,2008年达到0.491最高值,之后逐年下降,2012年为0.474,说明收入差距扩大正在趋缓。还比如,城乡之间相对差距正在缩小。从2010年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城乡人均收入比从3.23倍降到3.1倍。可见,收入分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效果。
收入分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一头连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连着国家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必须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收入分配改革难在哪里
面对目前收入分配状况,许多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改了这么多年,收入差距还这么大?要看到,收入差距过大是长期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不断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在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逐渐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改革在整个改革中处于核心部位,必然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既缓不得也急不得。
实践表明,收入分配改革必须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手头的东西还不够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也十分强烈,这些都会折射到收入分配领域里来,增加改革的难度。可以说,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单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比如,要增加人们的收入,绝不是简单地多给点钱的问题,还需要进行相关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包括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等。还要求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破除制度性壁垒,才能逐步改变收入差距较大的状况。
难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这些年来,由于政策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一些社会群体获取了过多不正当利益。打破利益格局的藩篱,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其阻力可想而知。
难在监管跟不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导致一些隐性收入、非法收入名目繁杂、渠道混乱,手段五花八门,堵住这些漏洞还存在着不少困难。收入信息不透明,现金支付做法比较普遍,隐蔽性很强,使监管部门难以掌握准确情况,致使逃税漏税现象大量存在。
难在公平与效率的度不好把握。不能因为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这就像做蛋糕与分蛋糕,只注重做不注重分,大家意见就会很大,蛋糕也做不下去;只强调分得公平,也会影响人们的积极性,蛋糕也做不大。怎样在讲究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当前,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再深的水也要蹚过去。必须以足够的勇气、智慧和韧性,打赢这场硬仗,坚决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收入分配改革从何突破
2013年春节前夕,一个涉及亿万百姓利益的文件出台了。这就是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收入分配改革意见的制定,可谓好事多磨。几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历经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前后共召开几十次座谈会,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专家学者的,有干部群众的,拟稿40多次,终于交出一份“答卷”。这是一个总结实践、深入研究的过程,吸收了30多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这是一个集思广益、扩大共识的过程,凝结了社会各界的心血和智慧。《意见》共7 个部分、8000多字,既涵盖面宽,又把住了重点,标志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今后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目标思路明确了。《意见》提出收入倍增的目标,强调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要更快一些;提出有效缓解城乡、区域之间收入差距大的问题,明显提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的分配结构;提出明显改善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原则要求明确了。《意见》提出“一个并存”,就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出“一个并重”,就是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提出完善“两个机制”,就是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提出“三个重点”,就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出“两个同步”,就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政策措施明确了。《意见》针对人们关心的问题,既提出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又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既提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既提出集中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提出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既提出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又提出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既提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提出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健全财产登记制度;既提出加强领导干部收入管理,又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信息监测系统,等等。
《意见》还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日常考核,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可以说,这个《意见》,勾勒了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向共同富裕迈进的路线图。只有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制定科学的配套方案、实施细则和改革措施,才能将这一路线图最终变为现实。
◎收入倍增怎样实现
收入倍增,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一个社会热词。人们津津乐道、充满期待。那么,收入倍增指的是什么呢?简要说,就是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里所说的“倍增”,指的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收入倍增,也是在缩小差距前提下的倍增,就是力争让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
美好的目标愿望,需要用扎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来托起。现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总体方案,但这个方案注重的是指导性、原则性,只是勾勒了一个大体框架。要看到,深入推进改革还有不少难题尚未破解,应制定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政策,真正把“原则”转化为“细则”,抓好贯彻落实,让人们见到效果、得到实惠。
一是兜底,就是编织好安全网,使社会保障广覆盖、保基本。“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兜住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基本需求,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
二是增收,就是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增加居民收入。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到2015年集体合同签订率将达到80%。对于农民增收问题,既要“输血”,更要培养“造血”功能,关键是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起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三是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大农民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逐步融入城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完善和落实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此外,还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他们的收入得到稳步提升。
四是规范,就是大力整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完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同时,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坚决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等领域的漏洞,严打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加强管理和监控,使收入分配秩序更加公开透明、公正合理。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走在路上,正在加快着步伐,必须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扎实巩固地深化改革,一个更加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逐步形成,人们共享美好生活的梦想也将变为现实。
(原标题:好日子一起过(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用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环境恶化怎么扭转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社会公众的焦虑和期盼,深深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凸显出中央对环境治理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既是党和政府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环境污染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十一五”以来,初步建成全国环境监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但环境好转只是局部性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形势十分严峻。
——空气持续恶化。目前,我国7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全国酸雨污染仍然较重,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2%。此外,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光化学烟雾污染。现在,在一些城市,呼吸上新鲜空气已经成为一种奢求。
——水污染日益严重。我国当前70%江河湖泊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一些主要城市及近郊地区地下水中,已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指标。
——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发态势。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化工污染成为重大污染源,镉、砷、铅、铬、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在对水体造成污染的同时,也成为土壤中长期存在的“毒瘤”。
环境恶化直接危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在我国一些地方,污染事故频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癌症村”。专家分析,肿瘤患者增加与环境日益恶化等因素有关。
环境污染大多难以恢复,有的破坏具有毁灭性。污染问题表面看是环境问题,但却是涉及社会稳定、民众福祉的重大问题。自1996年以来,我国在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群体性事件发生量实现下降情况下,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上升。如果任由环境恶化趋势蔓延,很可能会积聚社会不满情绪,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冲击。
◎环境恶化症结在哪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10多年来,中央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力度不可谓不大。
各地党政部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也是坚决的。
然而,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大气污染靠风刮、江河污染靠冲刷”的落后状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家的感受也越来越差。人们不禁要问,既然上上下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换来天蓝、地绿、水净,而是陷入越治越差的怪圈?
客观上讲,环境污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处于中期时,由于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进度加快、资源消耗大量增加,不可避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要看到,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发展质量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承接比较多的是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更要看到,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虽然我们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这种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发展阶段固然不可超越,但发展是不是就必须搞得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透析这些年发生的许多环保事件,污染并非都是必然发生的,其中也有不少主观因素。
一是衡量政绩过于看重“GDP”,致使地方政府不惜“血本”上项目,忽略了环境承载能力。另外,在很多地区,一些污染企业还是纳税大户,甚至是当地的财政支柱,对这些企业“下死手”,无疑会断了自己的“财路”。说到底,就是没有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二是环保部门不敢管、管不了,监管职能难以发挥。由于基层环保部门隶属地方政府,环保局长不得不听命于地方党政一把手。一些地方领导也常常以“挪位置”、“摘帽子”等手段干扰环境执法,致使环保局长“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即使一些环保局长敢于挺身而出、严格执法,但由于技术落后、手段缺乏等原因,这样的“小马”也难以“拉大车”。
三是污染企业违法成本低,手段隐蔽。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污染处罚标准偏低,导致许多企业宁愿罚款也不购买使用治污设备,即使买了也当成摆设。遇到执法检查时就“开机欢迎”,过后就“关机休息”。发生污染事件后,也很少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到底是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碧水蓝天?二者能不能兼得,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走出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路子。当前的关键,就是要抓住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快推出符合实际、管用有效的举措,让人们看到环境治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何说环境监管能力亟须突破
监管是环保工作的“千里眼”,肩负着生态“守护神”的重要使命。缺乏有力的监管,再好的法律、再严的政策也会落空。这些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环保部组织编制发布了《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我国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建立。但是由于环境保护涉及面比较广,全面加强监管也面临不少“瓶颈”,亟须突破。
理顺环保管理体制。针对环保监管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的问题,不少专家建议推行环保系统垂直管理。这样做,有利于上级环保部门将管事与管人统一起来,使环保部门的监管“一竿子插到底”,增强了环保监管的权威性实效性。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污染无地界,环境治理不能靠一省一市“单打独斗”,而必须联手行动。应认真总结国内外的治理经验,在全国尽快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河流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环境遥控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监控网和应急网络,实现环境在线监测自动化,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健全业务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环保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严格问责机制。应严格排查污染中的“人祸”因素,严格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扩大问责范围,将所有环境管理中的失职渎职行为、所有承担环境保护之责的官员,都纳入追责范围。增加问责主体,不能只是由政府说了算,其他相关部门也要能够参与,同时鼓励民间环保组织作为第三方,对各地环保治理进行专业评估,定期向社会公布。加大追责力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为何治理环境需用“重典”
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领域的立法、执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就制定了近30部,立法速度居各部门法之首,但人们普遍感到环保官司仍然难打。
为什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这么难呢?这是因为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还存在不少“短板”。有的环保问题无法可依,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此外,环保法律之间相互衔接不到位,不能有效形成执法合力。
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制体系,真正把环境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下一步还要抓紧填补法律上的空白和漏洞,加快研究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法律法规,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推动形成比较完备的环境法律法规框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各级环保部门应敢于拿起法律这个武器,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决不允许搞变通、打折扣,视法律法规为儿戏。把日常执法检查与环保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实施跨行政区执法合作和部门联动执法。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责任制。
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应尽快建立起配套完备的公益诉讼法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为开展公益诉讼提供依据。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健全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援助、进行司法救济,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为何美丽中国需要美丽你我 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很多人心里都不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有的人埋怨企业,有的人埋怨政府,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既是良好生态的享有者,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看一看下面的事实就不难发现,环境污染其实人人都有份儿。
先看看我们的居家生活。随着我们生活条件好转,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也日益增多,一方面满足了我们吃喝拉撒睡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据统计,全国2/3城市都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垃圾围城成为一种顽疾。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释放大量有害气体,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危害,被称为潜伏在城市里的巨型“炸弹”。
再看看我们的出行。现在很多人习惯出门就开私家车,觉得这样既方便又体面。殊不知方便舒适之处,也是污染加重之时。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少开车,多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可以大大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最后来看看在工作中造成的污染。很多办公场所,即使大白天光线充足,也依然灯火通明;下班后空调照转,电脑照开,耗电多少没人在意。除此之外,废旧纸张、废弃电脑等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众人拾柴火焰高。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能不能自觉做到垃圾分类、不随意丢弃?能不能少开一天车,自觉做到绿色出行?能不能实行无纸化办公,自觉做到少用一张纸?能不能出门关灯关空调,自觉做到少用一度电?„„我们相信,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扣紧“舌尖上的安全阀”——食品安全怎么监管
2012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甚至直呼“口水止不住”。然而面对生活中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人们又不禁感叹:荧屏上佳肴令人回味无穷,现实中问题食品却让人心惊肉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如何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发
这几年,从“三聚氰胺”到“问题酸奶”,从“瘦肉精”到“速生鸡”,从“毒生姜”到假羊肉„„问题食品频频曝光。2013年以来的短短几个月,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总数,说明了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
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从食品行业来说,正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转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过程中。食品产业层次不高,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面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手段仍然有许多不适应。
监管体制缺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对食品进行监管的部门多达15个,难免出现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多头管理的问题,往往有利的时候争着管,没利的时候往后闪,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容易产生“人人都管事、事事无人管”的监管盲区。
执法问责不严。法不足畏往往使一些人唯利是图、知法犯法。如对不法企业的经济处罚,在实际执法中,以罚代刑时有发生,有的该重罚的却“蜻蜓点水”,有的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却“一罚了之”,甚至有的执法人员置法律权威于不顾,“睁只眼、闭只眼”,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监管能力不足。与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相比,监管能力还存在不少“短板”。如监管人手不够,执法装备匮乏,仅“眼观目测”难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标准、检验检测、风险监测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很难做到事前防范、科学管理,时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为何说食品安全重在监管
问题食品的出现,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逃过政府监管“跑出来”的。如果监管到位,企业就不敢生产问题食品,即使生产了,也到不了公众餐桌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由此可见,虽说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但仅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监管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对食品行业中疯狂逐利的不法分子严惩不贷,引导食品企业良性发展,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放心、安全。只有让不法分子“不敢犯”、“不能犯”,广大消费者“才敢吃”、“吃得安”。
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不论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状况的由乱到治,还是国内这几年食品安全形势的逐渐好转,都与食品安全监管从无到有、不断强化紧密相关。
从国外看,发达国家百年食品产业发展史,也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日益严密健全的过程。以美国为例,经过100 多年的完善,美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立体式、全方位监管网络,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
从国内看,这几年一些地方为强化监管,进行了有益探索。以陕西渭南为例,2011 年在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基础上组建的食药监管委员会,增加了农产品、食品生产和流通、生猪及牛羊屠宰等监管职能,成立农产品食品执法监察支队,公安局增设食品安全侦查大队。在强有力的监管之下,2012 年该市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监管体制怎么无缝衔接
在我国,按照原有的监管体制,食品最初的种植养殖由农业部门管,加工生产归质监部门管,流通销售是工商部门管,餐饮单位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中间还涉及公安、商务、卫生等部门。
这种分段监管体制,原本是为了形成合力,但在各分段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缝隙”,存在着监管盲区。这种情况,被很多人称为“九龙治水”。九龙治水,水患难除。整合监管主体,减少监管环节,分清监管职责,建立无缝衔接的监管体制,成为强化监管的必然选择。
那么,如何理解监管体制的无缝衔接呢?“无缝衔接”,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首先,将以前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整合起来,消除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之间的缝隙,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统一监管。其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统一监管职责,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种植养殖,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
这一系列的体制和机构改革,迈出了食品安全统一监管的关键一步。但是,要让改革之花结出硕果,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细化改革措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其一,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然涉及多个部门。不论哪个部门,都要根据自身职责,做好分内的工作。同时,还须继续发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互相倚重、互相支撑、紧密衔接的监管体系。
其二,完善地方监管机构。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应切实担负起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地方监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建立起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实现重心下移,解决“上边热、下边凉”的问题,不使食品安全在第一线失守。
其三,理顺内部机构关系。整合其他部门职能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整合”,打破原有监管模式和固定思维,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效能机制,力争在提高监管水平上取得“1+1>2”的效果。
◎监管能力为何亟须提高
有句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如果不是“行家里手”,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就很难发现问题,安全监管也就无从谈起。履行好监管职责,提高自身监管能力是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较弱,“内功修炼”仍然不足。
充实监管力量。食品安全,需要强大的监管力量“保驾护航”。应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监管队伍标准化,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配备必需的快检设备和现场调查取证设备等,提高执法能力。
强化技术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食品安全监管之“器”在于技术,而最基础的就是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完善风险监测网络,加强数据分析管理,健全评估预警制度。大幅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检测资源整合、结果互认,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
完善标准体系。在我国,共有食品标准近5000 项,近几年新公布了302 项国家标准,但仍存在标准缺失、过时、交叉等突出问题。目前,国家正在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到2013 年年底将完成现有标准的清理,到2015 年形成严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体系。
建设信息平台。准确掌握、及时发布信息,是减少食品安全问题、降低社会危害的重要手段。应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立电子追溯系统,为食品配备“身份证”,追查问题做到“冤有头、债有主”。向社会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增强群众辨别能力,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
◎食品安全如何筑牢法治“防火墙”
这些年,我国也加大了食品安全违法的惩治力度。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八)》,将食品安全犯罪处罚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可判处“死刑”,取消了罚金数额限制。
总结国内外经验,保障食品安全,应保持严打的“高压线”。要用“铁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状况。
专项整治常规化。集中治理整顿是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等突出问题,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排查和治理,切实消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仅靠一两次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做到常抓、长抓,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典严打犯罪。2013年5 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重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关键是要加大惩治力度,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不管企业历史有多长、规模有多大,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必须依法课以重罚;对相关责任人施以重刑、让其付出代价,让情节特别严重者把牢底坐穿,甚至处以死刑。
实施行业退出制度。实行问题企业“黑名单”和从业禁入制度,健全诚信不良记录制度,使企业“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一次违法、终身禁入”,及时清除“害群之马”。2013 年施行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已有“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
严格追究监管责任。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要追查相关企业,也要追究有关监管责任。食品安全搞不好,“乌纱帽”就保不了。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加快出台关于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明确细化责任追究对象、方式、程序等,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厉问责。
维护食品安全,更需社会合力。食品安全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关键是应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进来,特别是积极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在这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举报制度。我们每个人都应扮演好餐桌保卫者的角色,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共治,才能够彻底打赢食品安全“保胃战”。
第四篇: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理性看 齐心办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理性看 齐心办
一、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公平正义怎么保障 【背景】
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抓事业、搞改革,就是为了建设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正义得到更多重视和保障。从现实来看,党和政府促进公平正义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原因】
(1)社会不公现象凸显。
潜规则在一些领域比较盛行;求人的事屡见不鲜,很多事都得走关系、靠背景;贫富不均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感受。
(2)政策制度不完善。
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不公现象,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1-养老保险接续、随迁子女高考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政策不完善,加剧了一些人的不公平感。
(3)人们权利意识增强。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民主观念、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日益强烈。
(4)媒体传播放大。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公平事件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部分人在非理性和极端化情绪支配下,利用网络进行炒作,夸大了不公平的程度。
【意义】
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诸多矛盾的交结点,成为广大群众关注度很高的问题。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把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追求公平正义体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正确看待公平正义】
(1)历史地看,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中制度下,公平正义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2-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公平正义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过程。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面对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通过维护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讲公平正义,又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只能“就米下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去满足人们的要求。
公平正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螺旋式上升。我们一方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力求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实现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2)相对地看,绝对的公平正义,从来都是没有的,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幻想中。
(3)具体地看,讨论公平正义,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放在具体领域、结合具体问题来分析。
【对策】
(1)通过制度改革为公平正义护航。
公平正义,从美好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制度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紧建设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3-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网的织就,关键还是靠改革。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是权利公平。
应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保障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权利,建立健全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的体制机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重点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能享受平等“待遇”。完善权利维护和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工资拖欠等群众权益受损的突出问题,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是机会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都渴望平等拥有拼搏奋斗、展现自己的机会。应强化政策保障,拆除制度“篱笆”,取消不合理的准入限制,使尽可能多的人有打拼的舞台。同时,搭建更多平台,疏通上升渠道,让人们的创造活力迸发出来,使大家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现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对那些困难群体,还要给予更多关怀和扶持,避免“无机会群体”出-4-现。
三是规则公平。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一套规则来保证运行,而公平正义则应是这套规则的灵魂。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确保规则公正严明、不偏不倚;另一方面,全社会都应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坚决抵制潜规则。
维护公平正义,还须反对特权现象。应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公权私用变特权。
(2)用法治守护公平正义。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人们的持续关注。如何坚决维护法治的权威、尊严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审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首先,以公开促公正。
公开透明才能公道公正,暗箱操作则会问题丛生。继续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完善公开审判和公开执行制度,推广庭审电视网络直播、网上晒判决书等做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人民陪审员制度,让司法公正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
-5-其次,以完善体制促公正。
科学规范的体制和制度,是阻止金钱、权力、人情干扰司法公正的隔离墙。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改进司法权运行机制,完善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司法公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再次,以强队伍促公正。
司法队伍头顶天平、手握准绳,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建设一支廉洁正派、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关键。应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价值理念,注重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最后,维护公平正义不只是司法部门的事情,全社会都应树立法治理念,增强遵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各级政府应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广大群众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不断提高学习运用法律的能力,避免在维权的同时违法。社会舆论应依法、客观公正地进行监督,努力防止“权力”伤害“权-6-利”现象的发生。
二、好日子一起过——收入分配怎么改革 【现状】
(1)差距依然较大。同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2)国家高度重视。中央政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改革一直在路上。(4)成效初步显现。【意义】
收入分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一头连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连着国家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必须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收入分配改革的难点】
收入差距过大是长期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不断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在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逐渐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实践表明,收入分配改革必须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
-7-(1)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
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单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破除制度性壁垒,才能逐步改变收入差距较大的状况。
(2)难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打破利益格局的藩篱,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其阻力可想而知。
(3)难在监管跟不上。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收入信息不透明,监管部门难以掌握准确情况。
(4)难在公平与效率的度不好把握。
不能因为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怎样在讲究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收入分配改革从何突破】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今后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目标思路明确了。《意见》提出收入倍增的目标,强调中低-8-收入者收入增长要更快一些;提出有效缓解城乡、区域之间收入差距大的问题,明显提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的分配结构;提出明显改善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原则要求明确了。《意见》提出“一个并存”,就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出“一个并重”,就是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提出完善“两个机制”,就是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提出“三个重点”,就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出“两个同步”,就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政策措施明确了。《意见》针对人们关心的问题,既提出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又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既提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既提出集中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提出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既提出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又提出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既提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提出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健全财产登记制度;既提出加强领导干部收入管理,又提出
-9-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信息检测系统,等等。
【收入倍增怎样实现】
收入倍增含义: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里所说的“倍增”,指的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收入倍增,也是在缩小差距前提下的倍增,就是力争让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
【对策】
一是兜底,就是编织好安全网,使社会保障广覆盖、保基本。二是增收,就是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增加居民收入。
三是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
四是规范,就是大力整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三、用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环境恶化怎么扭转 【现状】
——空气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发态势。【危害】
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人民福祉,影响社会稳定,关乎民族未来。
(1)环境恶化直接危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2)环境污染大多难以恢复,有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3)污染问题表面看是环境问题,但却是涉及社会稳定、-10-民众福祉的重大问题。如果任由环境恶化趋势蔓延,很可能会积聚社会不满情绪,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冲击。
【环境恶化的症结所在】
客观上讲,环境污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
主观因素:
一是衡量政绩过于看重“GDP”,致使地方政府不惜“血本”上项目。二是环保部门不敢管、管不了,监管职能难以发挥。三是污染企业违法成本低,手段隐蔽。【对策】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走出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路子。当前的关键,就是要抓住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快推出符合实际、管用有效的举措,让人们看到环境治理实实在在的成效。
(1)加强与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监管是环保工作的“千里眼”,肩负着生态“守护神”的重要使
-11-命。缺乏有力的监管,再好的法律、再严的政策也会落空。
第一,理顺环保管理体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第四,严格问责机制。
(2)治理环境应加强法制建设,需用“重典”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作为一种刚性约束和制度保证,能够有效克服人为干扰的随意性。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第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
第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威权在于执行。
第三,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诉讼是追究责任、索取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的重要保障。
(3)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自觉践行,美丽你我。
众人拾柴火焰高。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紧扣舌尖上的安全阀——食品安全怎么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从食品行业来说,正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转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过程中。食品产业层次不高,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面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手段仍有许多不适应。
一是监管体制缺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监管部门多,出现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多头管理的问题。“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容易产生“人人都管事、实施无人管”的监管盲区。
二是执法问责不严。法不足畏往往使一些人唯利是图、知法犯法,如对不法企业的经济惩罚较轻,在实际执法中,以罚代刑时有发生,甚至有的执法人员置法律权威于不顾,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三是监管能力不足。如监管人手不够,执法装备匮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风险检测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很难做到事前防范、科学管理。
【提高监管能力】
充实监管力量。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监管队
-13-伍标准化,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配备必需的快检设备和现场调查取证设备等,提高执法能力。
强化技术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最基础的技术就是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完善风险监测网络,加强数据分析管理,健全评估预警制度。大幅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检测资源整合、结果互认,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
完善标准体系。国家正在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到2015年形成严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体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坚持公开透明、科学严谨、广泛参与的原则,力求不断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
建设信息平台。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向社会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增强群众辨别能力,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
【筑牢食品安全的法治“防火墙”】
一要专项整治常规化。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排查和治理,切实消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做到常抓、-14-长抓,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要重典严打犯罪。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重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关键是要加大惩治力度,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三要实施行业推出制度。实行问题企业“黑名单”和从业禁入制度,健全诚信不良记录制度,使企业“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一次违法、终身禁入”。
四要严格追究监管责任。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制度,加快出台关于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明确细化责任追究对象、方式、程序等,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厉问责。
五、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教育质量备受关注原因】
国家发展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紧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归根到底是靠人才、靠教育。只有高度重视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才能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升级、发展转型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国现在仍然是“穷国办大教育”,尽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大增加,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状况短期
-15-内难以改变。
教育自身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大多是在点上推进,统筹考虑和整体部署有待加强;一些工作还停留在具体层面,亟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激励机制;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围着应试教育打转,素质教育虽然有所进展,但推进比较艰难。
社会存在急功近利的风气。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育上的功利主义比较严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庭“逼子成龙”、“逼女成风”,社会唯名校、唯学历的现象大量存在。
【判断教育质量四标准】
一是塑造健全人格,不只发展智商,还应培养情商,不只是学习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尊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施加教育。
三是拓展个性空间,使每个学生获得自由发展。
四是符合社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一要明确评什么——评学生、学校和教师
评价学生,应打破“唯分是举”,把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生负担纳入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考察。
评学校和教师,不能唯升学率,而应全方位、多样化。二要明-16-确怎么评。
逐步改变“政府评学校、学校评教师、教师评学生”的单向度封闭式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评价机制,培育社会专业评价。
突破纸笔测验模式的评价方式,增加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学生培养的跟踪监测体系,实施动态化管理。
完善考试招生制度。通过科学平稳、渐进有序的改革,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教育质量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从政府来讲,应创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及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同时,应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
从社会来讲,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应大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17-从教师自身来讲,应自觉加强专业学习和师德修养。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一位,打牢深厚的知识功底。同时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六、老有所养定成真——养老难题怎么破解 【养老问题备受瞩目的原因】
其一,源于现实养老的诸多困难。经济收入上,很多老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担心生病时无钱医治;生活照料上,独居和空巢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居多;精神慰藉上,很多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甚至抑郁。
其二,源于对未来养老的心理焦虑。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如此严峻的老龄化态势,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我的晚年谁来养”的担忧。
其三,源于对养老保障的更多期待。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养老保障的公平性、流动性和可持续性,也提出了更多诉求。
【存在困难】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政投入有限。二是老龄化速度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三是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四是受历史因素影响,个人养老储备不足。
-18-【政府应采取措施】
一是制度上进行保障。
调整制度化,让养老金“水涨船高”。筹资多渠道,让养老金“钱途无忧”。转接无障碍,让养老关系顺畅衔接。改革“双轨制”,让养老金“公平对待”。制度多层次,让养老金锦上添花。
二是服务上进行完善。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着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
七、积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道德失范怎么治理 【存在问题】
一些领域诚信缺失、丧失道德底线,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发生的失德事件,损害公众利益,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十分恶劣。
【原因分析】
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利益至上的逐利特性,诱发了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传播与扩散,使一些人唯利是图,甚至敢于突破道德底线,挑战法律权威。
二是道德教育不够有效。
-19-一些地方和单位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抓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敷衍塞责的情况。从教育本身来看,存在内容空泛、形式僵化、对象一刀切等问题,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缺乏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惩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当前,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对一些失德行为无法进行惩治。这就导致失德成本低,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德现象的发生。
四是体制机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进程中,以往的道德调节机制收到削弱,新的道德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了一些漏洞,让一些道德败坏的人钻了空子。
【采取措施】
一、加强道德教育。
首先,抓住重点人群。应把道德教育融入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水平,使之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其次,改进教育方法。继续探索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善于运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20-微博微信等平台,运用连环画、动漫、微电影等手法,进行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达,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再次,注重实践养成。突出行为教育、习惯养成,把道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学习中,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民间舆论作用,褒贬邻里好人好事,批评身边不良现象。
二、加大惩戒力度。
定红线,明确行为禁区。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制定配套法规,将有关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重管理,狠抓集中治理。集中整治公共秩序,尽可能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重点整治窗口行业,严格行业规范,严明纪律要求,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
惩恶行,震慑败德无良。对失德失信、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必须依法严肃惩处、追究责任;对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对有关责任人实行在相关行业终身禁入的惩罚。
三、建立长效机制。
健全法律法规,构筑道德保障。还应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逐步形成引导语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增强人们向上向善的动力。
-21-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搭建统一的信用记录平台,健全个人和单位信用档案,完善“黑名单”制度,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机制。
建立人人参与的机制。建立健全参与、激励机制,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动员人们积极投身到学雷锋志愿服务中来,广泛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
八、成由勤俭败由奢——铺张浪费怎么杜绝 【铺张浪费现象多】
吃喝浪费刺痛人心。如各种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私人聚会的“剩宴”。
工程浪费随心所欲。如城市建设拆建反复,“鬼城”、空城频频出现,培训中心、行政大楼豪华气派等。
资源浪费比比皆是。缺水城市搞水乡景观,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商品过度包装等。生活浪费司空见惯。长明灯、长流水随处可见,一次性用品没有节制,份子多、酒席贵、场面大等。
【铺张浪费危害大】
一是吞噬发展成果。虽然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条件越来越好,但如果不加珍惜,随意挥霍浪费,即使金山银山,也会吃光挖净。
-22-二是败坏社会风气。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不仅会消磨个人意志、淡化理想信念,而且容易形成物欲喧嚣的不良社会风气。
三是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党员干部推杯换盏之间,喝坏了党风政风;高楼华宇之上,疏远了广大百姓。把党和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血脉和力量。
【公款铺张浪费原因】
思想认识不端正。有的干部认为公款不花白不花,有的利用公款巴结领导、变相敛财,有的干部好大喜功、追求个人政绩等。
制度安排有漏洞。公务接待制度不合理,财务报销制度不规范,决策机制不健全等。监督制约不到位。一方面,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管不够;另一方面,公众监督“底气不足”,监督渠道、举报机制等不够通畅,舆论监督缺乏保障。
【遏制公款铺张浪费】
改革公务接待制度。应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接待标准,严格遵照执行,堵住用公款送礼和宴请,切实把接待费用降下来。
规范财政预算制度。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推进预算决算公开,严格监管预算外收入,取消“小金库”、“账外账”。
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
-23-决策机制和程序;决策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决策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严格问责惩戒制度。对于公款铺张浪费,要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提高公款浪费的违法违纪成本,对于情节严重的要严肃查处。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关键是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人大、审计、纪委等监督职能,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九、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 【存在问题——“四风”问题】
一是形式主义。一些地方的干部成天赶“秀场”;埋头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检查评比、总结汇报;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
二是官僚主义。一些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官气十足,唯我独尊,专横跋扈;遇事推诿,怕担责任,办事拖拉、敷衍塞责;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
三是享乐主义。一些干部脱离现实可能和需要,大肆挥霍金钱,肆意浪费物质与时间,以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为人生的-24-唯一目的和乐趣,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娱乐、公款赌博。
四是奢靡之风。一些党员、干部骄奢淫逸,铺张浪费,争奢斗富,生活腐化;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大肆挥霍,大把花钱,滥建奢侈豪华的办公大楼和馆所、住宅,“三公”经费居高不下。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凝聚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强大力量的战略之举。这次活动就是要就是要以好的作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绳,筑起实现中国梦的“铜墙铁壁”。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这次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根植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使党的执政地位安如泰山、坚若磐石。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这次活动就是要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
【解决“四风”问题】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既要触及思想灵魂,又要涉及具体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
-25-求,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问题。
一是认识到位。必须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四风”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宗旨,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在思想上警觉起来,坚决克服轻视的思想、观望的心理、敷衍的态度。
二是动真碰硬。必须按照以整风精神开展活动的要求,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抓住主要矛盾,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拿出符合实际、针对性强的举措。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取得实效。
三是领导带头。每个领导干部都应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问题好一筹。自觉接受监督,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作风问题的真正解决。
四是强化监督。加强群众监督,提供多种平台,畅通群众产生问题的渠道。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加强舆论监督,发挥好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
【形成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建立完备有效-26-的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才能弘扬好的作风、遏制不良作风。
一是堵住“漏洞”,使制度不留空白。一方面,应针对工作中的死角漏洞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具体制度规定,做到制度要求全覆盖;另一方面,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边实践、边总结,把整改措施用规章明确下来,把落实意见用制度固定下来,做到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
二是推出“升级版”,使制度适应形势发展。应全面梳理现有各项制度,对经时间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须予以重申,继续坚持、抓好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或废止、或完善、或制定新的。
三是绷紧“高压线”,使制度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既要重视完善各项制度,更要重视完善落实制度的制度,确保每项制度的落实,有执行主体、有检查监督、有问责机制,使改作风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第五篇: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连载一: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公平正义怎么保障
2013年高考前夕,一则消息让广大农村考生感到温暖和振奋:国家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今年比去年增加8.6%。这将使更多农村学子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是党和政府维护公平正义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有人说,如果描绘中国梦的图景,公平正义就是它不可或缺的底色。只有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人的追梦之路,让每个梦想都能开花,中国梦才会成为美好现实。
一、公平正义的呼声为何强烈
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就是为了建设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这30多年,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时期,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比如,2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最大规模的养老保障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今天,人们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正义得到更多重视和保障。
从现实来看,党和政府促进公平正义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前不久人民日报微博推出的“我期待”系列调查中,对于“让社会更和谐,你最期待”的问题,选择最多的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占被调查人数的59%。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有社会不公现象凸显的原因。比如,潜规则在一些领域比较盛行,有的人靠钻空子、搞门道一夜暴富,有的人靠“萝卜招聘”捧上“好饭碗”,有的人靠“拼爹”获得“火箭式提拔”。求人的事屡见不鲜,无论是升学、看病、生孩子,还是办企业、上项目,很多都得走关系、靠背景,甚至有人说“中国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求人”。再比如,中国奢侈品消费居世界第二,但还有不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感受。
有政策制度不完善的原因。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不公现象,大都与一些领域改革不到位有关。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城乡居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待遇差别较大;户籍制度改革呼声很高,但进展还不尽如人意,导致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徘徊”在城市边缘,享受不到应有待遇;养老保险接续、随迁子女高考等方面的政策不完善,也加剧了一些人的不公平感。
有人们权利意识增强的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民主观念、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日益强烈。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许多人不再保持沉默,而是积极争取和维护。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当遇到不公平现象时,83%的网民选择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诉求。
也有媒体传播放大的原因。过去,不公平的事件影响范围有限。现在,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不公平事件一旦发生,很快就能“坏事传千里”。再加上有些人看待不公平现象时,容易带有非理性和极端化情绪,利用网络进行炒作,夸大了不公平的程度。
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诸多矛盾的交结点,成为广大群众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把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使追求公平正义体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网友网言
潜规则好比社会的癌细胞,一旦扩散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消灭潜规则就等同于消灭社会的癌细胞。
人向潜规则低头可能是无奈,社会向潜规则低头就是悲哀。有潜规则不可怕,关键是要破除它。
“拼爹”拼掉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拼掉了一些正直人的心,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潜规则不除,社会难公平、人心难聚合!
二、如何正确看待公平正义
2012年年底,围绕异地高考问题,一些非北京籍学生家长与北京籍学生家长在网上展开辩论。一方认为,只有消除歧视,让随迁子女享有与本地孩子同等的高考机会,才是公平的体现;另一方则认为,若放开户籍限制,就会影响本地孩子升学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面对同一件事,为何人们的理解迥然不同?在公平正义问题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人们的立场、角度不一样,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那么,应该怎么看待公平正义?
首先,应历史地看。公平正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思考和追求从未停止过。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思想家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公正问题的探讨。因此,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公平正义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利益的差别,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也不同。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奠定了制度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公平正义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过程。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80多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发达国家的1/8左右。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面对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通过维护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讲公平正义,又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只能“就米下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去满足人们的要求。
在这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制度安排,每个月55元的基本养老金由国家提供,在基本养老金之上的部分根据个人缴费情况而定。这项制度开始试点之后,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很多农村老人说: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领养老金了!但推行一段时间后,也有部分农村群众开始提意见了,他们觉得基本养老金标准太低,与城镇居民养老金水平差距太大。应该说,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新农保”只能从低水平起步,做到广覆盖,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国家财力增强,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那种企望与城镇养老水平一步对接的想法,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却是不现实的。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公平正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螺旋式上升。我们一方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力求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实现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应相对地看。绝对的公平正义,从来都是没有的,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幻想中。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成员个人情况不同,天赋有差别,能力有大小,不可能每个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纯粹的起点平等是做不到的,竞争的最后结果可能导致不公平,只能求得大致公平、相对公平。如果追求绝对公平,苛求整齐划
一、完全一致,只会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最终导致公平正义的倒退。
最后,应具体地看。讨论公平正义,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放在具体领域、结合具体问题来分析。比如,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经济领域是适用的,体现了公平正义的要求,如果拿到社会领域来,则会导致一些社会困难群体,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保障,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专家评说: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吴忠民(中央党校教授):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能够实现何种程度上的社会公正,从根本上来看,应当视这个时期所能提供的经济条件而定,必须遵循“量力而行”的准则。只有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为基础,一个社会才能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资源,才能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撑构架。《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连载二:好日子一起过
——收入分配怎么改革
每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都有一些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持续关注、热度不减的问题并不多,收入分配就是其中一个。据人民网两会调查,近10年收入分配关注度始终居高不下,2013年又名列第二。调查显示,98%的网友认为我国收入差距过大,许多网友期盼国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动真格”。收入分配到底怎么改,关乎每个人的利益,牵动全社会的神经。
◎收入差距怎么估计
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可以讲四句话。
第一句话:差距依然较大。比如,劳动收入偏低,过去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8%,但劳动报酬没有同步增长,不少人感到自己的工资没有太大变化;地区差距大,就拿2012年来说,上海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月收入约为3349元,而甘肃省城镇居民只有约1436元,尽管有住房价格、生活成本等因素,近2000元的差距也不小;行业差距大,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单位工作的人年收入一般不低于10万元,而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也就2万元多一点,相差近5倍。同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比如,一些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天价工资”频频出现,一些领域“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大量存在,一些单位“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等等。对此,许多人表达了强烈的关注和忧虑。
第二句话:国家高度重视。为什么这么说?针对这些年来出现的收入分配问题,中央一直强调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从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认识不断深化,政策力度也不断加大。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以说,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上,党和国家态度是鲜明的、决心是坚定的。
第三句话:改革一直在路上。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连续多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国近3年年均增长21.8%;比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近5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4.47万亿元,多渠道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比如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国家投入和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加快;比如建起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保制度和低保制度全覆盖;比如连续提高个税起征点,从2008年的1600元提高到2011年的3500元,并调整了税率结构,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
第四句话:成效初步显现。根据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通报,我国基尼系数已经呈现回落趋势,2008年达到0.491最高值,之后逐年下降,2012年为0.474,说明收入差距扩大正在趋缓。还比如,城乡之间相对差距正在缩小。从2010年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城乡人均收入比从3.23倍降到3.1倍。可见,收入分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效果。
收入分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一头连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连着国家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必须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收入分配改革难在哪里
面对目前收入分配状况,许多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改了这么多年,收入差距还这么大?要看到,收入差距过大是长期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不断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在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逐渐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改革在整个改革中处于核心部位,必然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既缓不得也急不得。
实践表明,收入分配改革必须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手头的东西还不够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也十分强烈,这些都会折射到收入分配领域里来,增加改革的难度。可以说,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单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比如,要增加人们的收入,绝不是简单地多给点钱的问题,还需要进行相关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包括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等。还要求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破除制度性壁垒,才能逐步改变收入差距较大的状况。
难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这些年来,由于政策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一些社会群体获取了过多不正当利益。打破利益格局的藩篱,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其阻力可想而知。
难在监管跟不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导致一些隐性收入、非法收入名目繁杂、渠道混乱,手段五花八门,堵住这些漏洞还存在着不少困难。收入信息不透明,现金支付做法比较普遍,隐蔽性很强,使监管部门难以掌握准确情况,致使逃税漏税现象大量存在。
难在公平与效率的度不好把握。不能因为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这就像做蛋糕与分蛋糕,只注重做不注重分,大家意见就会很大,蛋糕也做不下去;只强调分得公平,也会影响人们的积极性,蛋糕也做不大。怎样在讲究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当前,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再深的水也要蹚过去。必须以足够的勇气、智慧和韧性,打赢这场硬仗,坚决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收入分配改革从何突破
2013年春节前夕,一个涉及亿万百姓利益的文件出台了。这就是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收入分配改革意见的制定,可谓好事多磨。几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历经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前后共召开几十次座谈会,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专家学者的,有干部群众的,拟稿40多次,终于交出一份“答卷”。这是一个总结实践、深入研究的过程,吸收了30多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这是一个集思广益、扩大共识的过程,凝结了社会各界的心血和智慧。《意见》共7 个部分、8000多字,既涵盖面宽,又把住了重点,标志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今后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目标思路明确了。《意见》提出收入倍增的目标,强调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要更快一些;提出有效缓解城乡、区域之间收入差距大的问题,明显提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的分配结构;提出明显改善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原则要求明确了。《意见》提出“一个并存”,就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出“一个并重”,就是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提出完善“两个机制”,就是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提出“三个重点”,就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出“两个同步”,就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政策措施明确了。《意见》针对人们关心的问题,既提出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又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既提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既提出集中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提出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既提出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又提出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既提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提出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健全财产登记制度;既提出加强领导干部收入管理,又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信息监测系统,等等。
《意见》还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日常考核,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可以说,这个《意见》,勾勒了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向共同富裕迈进的路线图。只有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制定科学的配套方案、实施细则和改革措施,才能将这一路线图最终变为现实。◎收入倍增怎样实现
收入倍增,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一个社会热词。人们津津乐道、充满期待。那么,收入倍增指的是什么呢?简要说,就是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里所说的“倍增”,指的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收入倍增,也是在缩小差距前提下的倍增,就是力争让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
美好的目标愿望,需要用扎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来托起。现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总体方案,但这个方案注重的是指导性、原则性,只是勾勒了一个大体框架。要看到,深入推进改革还有不少难题尚未破解,应制定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政策,真正把“原则”转化为“细则”,抓好贯彻落实,让人们见到效果、得到实惠。
一是兜底,就是编织好安全网,使社会保障广覆盖、保基本。“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优抚安臵等工作,兜住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基本需求,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
二是增收,就是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增加居民收入。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到2015年集体合同签订率将达到80%。对于农民增收问题,既要“输血”,更要培养“造血”功能,关键是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起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三是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大农民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逐步融入城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完善和落实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此外,还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他们的收入得到稳步提升。
四是规范,就是大力整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完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同时,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坚决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等领域的漏洞,严打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加强管理和监控,使收入分配秩序更加公开透明、公正合理。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走在路上,正在加快着步伐,必须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扎实巩固地深化改革,一个更加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逐步形成,人们共享美好生活的梦想也将变为现实。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连载三:用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环境恶化怎么扭转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社会公众的焦虑和期盼,深深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凸显出中央对环境治理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既是党和政府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环境污染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十一五”以来,初步建成全国环境监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但环境好转只是局部性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形势十分严峻。
——空气持续恶化。目前,我国7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全国酸雨污染仍然较重,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2%。此外,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光化学烟雾污染。现在,在一些城市,呼吸上新鲜空气已经成为一种奢求。
——水污染日益严重。我国当前70%江河湖泊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一些主要城市及近郊地区地下水中,已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指标。
——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发态势。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化工污染成为重大污染源,镉、砷、铅、铬、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在对水体造成污染的同时,也成为土壤中长期存在的“毒瘤”。环境恶化直接危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在我国一些地方,污染事故频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癌症村”。专家分析,肿瘤患者增加与环境日益恶化等因素有关。
环境污染大多难以恢复,有的破坏具有毁灭性。污染问题表面看是环境问题,但却是涉及社会稳定、民众福祉的重大问题。自1996年以来,我国在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群体性事件发生量实现下降情况下,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上升。如果任由环境恶化趋势蔓延,很可能会积聚社会不满情绪,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冲击。
◎环境恶化症结在哪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10多年来,中央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力度不可谓不大。
各地党政部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也是坚决的。然而,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大气污染靠风刮、江河污染靠冲刷”的落后状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家的感受也越来越差。人们不禁要问,既然上上下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换来天蓝、地绿、水净,而是陷入越治越差的怪圈?
客观上讲,环境污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处于中期时,由于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进度加快、资源消耗大量增加,不可避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要看到,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发展质量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承接比较多的是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更要看到,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虽然我们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这种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发展阶段固然不可超越,但发展是不是就必须搞得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透析这些年发生的许多环保事件,污染并非都是必然发生的,其中也有不少主观因素。
一是衡量政绩过于看重“GDP”,致使地方政府不惜“血本”上项目,忽略了环境承载能力。另外,在很多地区,一些污染企业还是纳税大户,甚至是当地的财政支柱,对这些企业“下死手”,无疑会断了自己的“财路”。说到底,就是没有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二是环保部门不敢管、管不了,监管职能难以发挥。由于基层环保部门隶属地方政府,环保局长不得不听命于地方党政一把手。一些地方领导也常常以“挪位臵”、“摘帽子”等手段干扰环境执法,致使环保局长“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即使一些环保局长敢于挺身而出、严格执法,但由于技术落后、手段缺乏等原因,这样的“小马”也难以“拉大车”。
三是污染企业违法成本低,手段隐蔽。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污染处罚标准偏低,导致许多企业宁愿罚款也不购买使用治污设备,即使买了也当成摆设。遇到执法检查时就“开机欢迎”,过后就“关机休息”。发生污染事件后,也很少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到底是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碧水蓝天?二者能不能兼得,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走出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路子。当前的关键,就是要抓住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快推出符合实际、管用有效的举措,让人们看到环境治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何说环境监管能力亟须突破
监管是环保工作的“千里眼”,肩负着生态“守护神”的重要使命。缺乏有力的监管,再好的法律、再严的政策也会落空。
这些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环保部组织编制发布了《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我国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建立。但是由于环境保护涉及面比较广,全面加强监管也面临不少“瓶颈”,亟须突破。
理顺环保管理体制。针对环保监管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的问题,不少专家建议推行环保系统垂直管理。这样做,有利于上级环保部门将管事与管人统一起来,使环保部门的监管“一竿子插到底”,增强了环保监管的权威性实效性。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污染无地界,环境治理不能靠一省一市“单打独斗”,而必须联手行动。应认真总结国内外的治理经验,在全国尽快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河流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环境遥控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监控网和应急网络,实现环境在线监测自动化,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健全业务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环保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严格问责机制。应严格排查污染中的“人祸”因素,严格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扩大问责范围,将所有环境管理中的失职渎职行为、所有承担环境保护之责的官员,都纳入追责范围。增加问责主体,不能只是由政府说了算,其他相关部门也要能够参与,同时鼓励民间环保组织作为第三方,对各地环保治理进行专业评估,定期向社会公布。加大追责力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为何治理环境需用“重典”
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领域的立法、执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就制定了近30部,立法速度居各部门法之首,但人们普遍感到环保官司仍然难打。
为什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这么难呢?这是因为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还存在不少“短板”。有的环保问题无法可依,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此外,环保法律之间相互衔接不到位,不能有效形成执法合力。
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制体系,真正把环境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下一步还要抓紧填补法律上的空白和漏洞,加快研究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法律法规,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推动形成比较完备的环境法律法规框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各级环保部门应敢于拿起法律这个武器,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决不允许搞变通、打折扣,视法律法规为儿戏。把日常执法检查与环保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实施跨行政区执法合作和部门联动执法。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责任制。
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应尽快建立起配套完备的公益诉讼法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为开展公益诉讼提供依据。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健全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援助、进行司法救济,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为何美丽中国需要美丽你我
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很多人心里都不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有的人埋怨企业,有的人埋怨政府,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既是良好生态的享有者,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看一看下面的事实就不难发现,环境污染其实人人都有份儿。
先看看我们的居家生活。随着我们生活条件好转,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也日益增多,一方面满足了我们吃喝拉撒睡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据统计,全国2/3城市都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垃圾围城成为一种顽疾。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释放大量有害气体,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危害,被称为潜伏在城市里的巨型“炸弹”。
再看看我们的出行。现在很多人习惯出门就开私家车,觉得这样既方便又体面。殊不知方便舒适之处,也是污染加重之时。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少开车,多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可以大大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最后来看看在工作中造成的污染。很多办公场所,即使大白天光线充足,也依然灯火通明;下班后空调照转,电脑照开,耗电多少没人在意。除此之外,废旧纸张、废弃电脑等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众人拾柴火焰高。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能不能自觉做到垃圾分类、不随意丢弃?能不能少开一天车,自觉做到绿色出行?能不能实行无纸化办公,自觉做到少用一张纸?能不能出门关灯关空调,自觉做到少用一度电?……我们相信,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连载四:扣紧“舌尖上的安全阀”
——食品安全怎么监管
2012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甚至直呼“口水止不住”。然而面对生活中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人们又不禁感叹:荧屏上佳肴令人回味无穷,现实中问题食品却让人心惊肉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如何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发
这几年,从“三聚氰胺”到“问题酸奶”,从“瘦肉精”到“速生鸡”,从“毒生姜”到假羊肉……问题食品频频曝光。2013年以来的短短几个月,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总数,说明了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
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从食品行业来说,正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转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过程中。食品产业层次不高,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面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手段仍然有许多不适应。
监管体制缺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对食品进行监管的部门多达15个,难免出现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多头管理的问题,往往有利的时候争着管,没利的时候往后闪,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容易产生“人人都管事、事事无人管”的监管盲区。执法问责不严。法不足畏往往使一些人唯利是图、知法犯法。如对不法企业的经济处罚,在实际执法中,以罚代刑时有发生,有的该重罚的却“蜻蜓点水”,有的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却“一罚了之”,甚至有的执法人员臵法律权威于不顾,“睁只眼、闭只眼”,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监管能力不足。与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相比,监管能力还存在不少“短板”。如监管人手不够,执法装备匮乏,仅“眼观目测”难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标准、检验检测、风险监测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很难做到事前防范、科学管理,时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为何说食品安全重在监管
问题食品的出现,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逃过政府监管“跑出来”的。如果监管到位,企业就不敢生产问题食品,即使生产了,也到不了公众餐桌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由此可见,虽说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但仅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监管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对食品行业中疯狂逐利的不法分子严惩不贷,引导食品企业良性发展,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放心、安全。只有让不法分子“不敢犯”、“不能犯”,广大消费者“才敢吃”、“吃得安”。
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不论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状况的由乱到治,还是国内这几年食品安全形势的逐渐好转,都与食品安全监管从无到有、不断强化紧密相关。
从国外看,发达国家百年食品产业发展史,也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日益严密健全的过程。以美国为例,经过100 多年的完善,美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立体式、全方位监管网络,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
从国内看,这几年一些地方为强化监管,进行了有益探索。以陕西渭南为例,2011 年在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基础上组建的食药监管委员会,增加了农产品、食品生产和流通、生猪及牛羊屠宰等监管职能,成立农产品食品执法监察支队,公安局增设食品安全侦查大队。在强有力的监管之下,2012 年该市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监管体制怎么无缝衔接
在我国,按照原有的监管体制,食品最初的种植养殖由农业部门管,加工生产归质监部门管,流通销售是工商部门管,餐饮单位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中间还涉及公安、商务、卫生等部门。
这种分段监管体制,原本是为了形成合力,但在各分段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缝隙”,存在着监管盲区。这种情况,被很多人称为“九龙治水”。九龙治水,水患难除。整合监管主体,减少监管环节,分清监管职责,建立无缝衔接的监管体制,成为强化监管的必然选择。
那么,如何理解监管体制的无缝衔接呢?“无缝衔接”,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首先,将以前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整合起来,消除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之间的缝隙,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统一监管。其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统一监管职责,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种植养殖,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
这一系列的体制和机构改革,迈出了食品安全统一监管的关键一步。但是,要让改革之花结出硕果,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细化改革措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其一,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然涉及多个部门。不论哪个部门,都要根据自身职责,做好分内的工作。同时,还须继续发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互相倚重、互相支撑、紧密衔接的监管体系。
其二,完善地方监管机构。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应切实担负起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地方监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建立起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实现重心下移,解决“上边热、下边凉”的问题,不使食品安全在第一线失守。
其三,理顺内部机构关系。整合其他部门职能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整合”,打破原有监管模式和固定思维,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效能机制,力争在提高监管水平上取得“1+1>2”的效果。
◎监管能力为何亟须提高
有句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如果不是“行家里手”,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就很难发现问题,安全监管也就无从谈起。履行好监管职责,提高自身监管能力是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较弱,“内功修炼”仍然不足。
充实监管力量。食品安全,需要强大的监管力量“保驾护航”。应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监管队伍标准化,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配备必需的快检设备和现场调查取证设备等,提高执法能力。强化技术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食品安全监管之“器”在于技术,而最基础的就是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完善风险监测网络,加强数据分析管理,健全评估预警制度。大幅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检测资源整合、结果互认,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
完善标准体系。在我国,共有食品标准近5000 项,近几年新公布了302 项国家标准,但仍存在标准缺失、过时、交叉等突出问题。目前,国家正在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到2013 年年底将完成现有标准的清理,到2015 年形成严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体系。
建设信息平台。准确掌握、及时发布信息,是减少食品安全问题、降低社会危害的重要手段。应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立电子追溯系统,为食品配备“身份证”,追查问题做到“冤有头、债有主”。向社会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增强群众辨别能力,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
◎食品安全如何筑牢法治“防火墙”
这些年,我国也加大了食品安全违法的惩治力度。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八)》,将食品安全犯罪处罚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可判处“死刑”,取消了罚金数额限制。
总结国内外经验,保障食品安全,应保持严打的“高压线”。要用“铁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状况。
专项整治常规化。集中治理整顿是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等突出问题,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排查和治理,切实消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仅靠一两次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做到常抓、长抓,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典严打犯罪。2013年5 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重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关键是要加大惩治力度,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不管企业历史有多长、规模有多大,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必须依法课以重罚;对相关责任人施以重刑、让其付出代价,让情节特别严重者把牢底坐穿,甚至处以死刑。
实施行业退出制度。实行问题企业“黑名单”和从业禁入制度,健全诚信不良记录制度,使企业“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一次违法、终身禁入”,及时清除“害群之马”。2013 年施行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已有“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
严格追究监管责任。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要追查相关企业,也要追究有关监管责任。食品安全搞不好,“乌纱帽”就保不了。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加快出台关于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明确细化责任追究对象、方式、程序等,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厉问责。
维护食品安全,更需社会合力。食品安全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关键是应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进来,特别是积极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在这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举报制度。我们每个人都应扮演好餐桌保卫者的角色,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共治,才能够彻底打赢食品安全“保胃战”。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连载五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近来,一个名为“微言教育”的微博在网上走红,不到半年粉丝量就达到350多万。“微言教育”是教育部新闻办的官方微博,这段时间,在它组织的一系列微话题、微访谈中,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发展高质量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才,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教育质量为何备受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应该说,“有学上”的问题已得到了较好解决,“上好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发展质量与人们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为什么教育质量问题这样凸显呢?
国家发展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紧迫。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主要靠什么呢?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国现在仍然是“穷国办大教育”,尽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大增加,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
教育自身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几年,提高教育质量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从整体上看还不够。比如,提高质量大多是在点上推进,统筹考虑和整体部署有待加强;一些工作还停留在具体层面,亟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激励机制;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围着应试教育打转,素质教育虽然有所进展,但推进比较艰难。
社会存在急功近利的风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是一项慢功夫。但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教育上的功利主义比较严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庭“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社会唯名校、唯学历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之一些培训机构的忽悠炒作,许多人形成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心理,带着孩子奔波于培训班、“占坑班”,参加五花八门的竞赛取证。这些都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本应自由翱翔的“小天鹅”变成了“小考鸭”。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社会的强烈呼声,反映了人们对办好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期待。人们的愿望就是努力的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质量问题,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质量问题怎么看
到底怎么看教育质量问题呢?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来看,至少应搞清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才是有质量的教育?有人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考的分数高,就是有质量的教育。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分数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如果孩子思想品德有问题、身体素质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分数再高也算不上有质量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合格人才,“高分低能”恰恰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判断教育质量好不好,关键有四条:一是塑造健全人格,不光是发展智商,还应培养情商;不光是学习成绩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尊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施加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三是拓展个性空间,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秉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由发展。四是符合社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教育质量到底怎么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从规模到质量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集中体现为学生素质有待提高、杰出人才很不够用。特别是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和教育质量是什么关系?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从总体上看,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根深蒂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仍然步履蹒跚。只有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评价机制、严格规章制度,才能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提高教育质量主要靠谁?毋庸臵疑,学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言行举止、道德养成。同时,社会不良风气对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步调一致,拧成一股绳,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归结起来,有质量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全社会都应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达成共识,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携手承担起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
◎评价“指挥棒”怎么指
评价是教育的风向标和测量仪,“评什么”决定了“教什么”和“学什么”。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的统筹协调,激发学校和教师队伍的生机活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当前,教育评价不科学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就在于教育管理、办学和评价不分家,评价标准单
一、方法较为简单。
为改变这种状况,2010 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下一步的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逐步推进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首先,要明确评什么。确定学生、学校和教师为主要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建立完善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评价学生,应打破“唯分是举”,把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纳入评价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应在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使之更全面、更科学。
评价学校和教师,不能唯升学率,而应全方位、多元化。完善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全面评估教师的德、识、能、绩,改变单凭分数评价教学优劣的做法。建立有利于推广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纠正单纯以升学率评判办学质量的倾向,尊重学校的差异,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其次,明确怎么评。应逐步改变“政府评学校、学校评教师、教师评学生”的单向度、封闭式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评价机制,培育社会专业评价。应突破纸笔测验模式的评价方式,增加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学生培养的跟踪监测体系,实施动态化管理。
完善考试招生制度。这几年,中考已经把日常评价与毕业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在部分省份进行自主命题改革,一些高校开展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今后将通过科学平稳、渐进有序的改革,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使学生成长成才的“独木桥”变为“立交桥”。
◎教育综合改革怎么着力
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当前,教育改革的诉求越来越强,涉及的利益越来越多元化,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应切实加大教育改革的步伐,消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增添新活力。
明确往哪里改。方向决定成败。应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按规律办事,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教育发展变化,享受到教育改革成果。
汇聚改革合力。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部整形,而应协同闯关、整体塑造。比如,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涉及财政、户籍等制度,显然不是一时一地、一个部门解决得了的。应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健全改革的领导体制,建立激励机制、政策突破机制,从深层次解决问题。充分汲取社会各界智慧,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寻求教育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突出改革重点。全面推进首先要找准突破口。在办学体制方面,2013 年将出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全面清理各种歧视性政策。在管理体制方面,重点推进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深入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切实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在保障机制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确保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落到实处。
◎强教为何必先强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有了好的教师,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推动教育质量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从政府来讲,应创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及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这几年,国家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为农村补充了大批优秀教师。实施了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大力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今后,还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
同时,应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这是教育队伍吸引人、留得住人的关键。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符合教师职业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对社会来讲,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世界各国,教师通常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我国更是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应大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从教师自身来讲,应自觉加强专业学习和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必备的基本价值追求。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一位,打牢深厚的知识功底,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同时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只有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才能用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梦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连载六老有所养定成真
——养老难题怎么破解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有一项内容格外引人关注,就是规定子女“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本来是人之常情,何以成为老年人的热切呼声,又为什么还要通过法律作出规定呢?这反映出国家对养老问题的重视,也折射出当前养老的现实难题。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面临挑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的美好梦想;保障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我们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
◎养老问题为何广受瞩目
为了使老年人安度晚年,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参保人数达到7.9亿人,比原定计划提前了8年;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的700元提高到2013年的1900元左右;等等。
与此同时,围绕养老保障的热点话题也不断增多。先有媒体报道多个省市养老金入不敷出,后有关于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人口红利是否消失的讨论。为什么社会各界对养老问题广泛关注?
其一,源于现实养老的诸多困难。近年来,在基本生活整体上明显改善的同时,很多老人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经济收入上,全国有近1000万老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50%的老人担心生病时无钱治病;生活照料上,独居和空巢老人超过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有3000多万;精神慰藉上,30%左右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有的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其二,源于对未来养老的心理焦虑。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数量将以年均800万以上的规模激增。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4.83亿。届时,社会总抚养比将由目前的45% 提升到98.8%。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如此严峻的老龄化态势,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我的晚年谁来养”的担忧。
其三,源于对养老保障的更多期待。养老保障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制度性分割问题,不同群众之间养老待遇水平、政府投入等差异较大。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养老保障的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也提出了更多诉求。
保障不到家,挣钱不敢花。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还源于它影响群众的消费心理,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由于对未来养老没有信心,人们挣钱后只能是多存钱、少花钱。只有加强养老保障,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他们才有可能松开腰包、放心消费,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养老难题难在哪里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有着特殊的背景。发达国家都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后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尚未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加之人口多、发展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的困难也更大。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养老问题也是如此。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80多位,却要抚养世界上1/5的老年人。这就决定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是有限的,而且能够切给养老的“蛋糕”就更少了。
二是老龄化速度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法国、美国、英国分别用了115年、66年、45年,而我国仅用了18年。这说明,发达国家在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养老问题,在我国却是短期内集中爆发。尽管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制度的完善、待遇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与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形成反差。
三是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而如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以及人口流动加快,家庭日益小型化甚至空巢化。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已经占到1/3,家庭平均规模不足3.1人,“4—2—1”家庭结构模式日趋普遍,“人丁兴旺”、“儿孙绕膝”现象很难出现,家庭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越来越少。
四是受历史因素影响,个人养老储备不足。养老储备是从年轻时开始的。无论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个人储蓄养老,都是在退休前积累起来的。然而,我国当下的老人,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和单位内部退休养老制度。这些老人在中青年时基本没有个人财富积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他们的养老金主要由国家财政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来承担。
◎如何从制度上保障老有所养
伴随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家庭人”逐渐成为“社会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较为有限,社会养老保障应运而生。同家庭养老相比,社会养老保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可在更大范围内分摊养老风险,提供安全可靠的养老预期。
1889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00多年来,全世界已有160多个国家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近年来,为应对养老保障财务危机,很多国家都对其养老保障体系进行改革,总体趋势是构建多支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城乡居民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较短时间陆续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织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障安全网。
但也要看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如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偏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才55元,并且正常调整机制尚未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公务员与企业职工、职工与居民之间存在多重制度并行,不同制度之间待遇相差大、衔接不畅;等等。
调整制度化,让养老金“水涨船高”。过去几年,我们主要致力于扩大覆盖面,填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空白,今后将重点解决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国家还将继续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部门还在研究建立保障水平调整机制,将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实现养老金的合理稳定增长。
筹资多渠道,让养老金“钱途无忧”。基本养老金是老人的“养命钱”,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据测算,未来10多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不存在“缺口”,但如果现行政策不变,受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历史债务等因素的影响,2030年后统筹基金将出现当期支付“缺口”。对此,国家已经未雨绸缪,通过扩大覆盖面、推进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增加财政补助、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基金投资运营办法等综合措施,广开财源,确保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
转接无障碍,让养老关系顺畅衔接。过去,由于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不仅城职保、新农保、城居保之间相互衔接难,而且同类保险跨地区接续也难。而如今,我国城职保跨地区转接办法已经出台并运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在总结这一实践的基础上,拟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今后,随着转接办法的不断完善,无论参保人在哪个地方、参加哪类保险,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衔接都将会更加便捷顺畅。
改革“双轨制”,让养老金“公平对待”。公平是养老保障制度的灵魂。虽然“双轨制”形成有历史原因,但对其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将进一步统筹研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搞好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双轨制”矛盾,以及由此形成的养老金“待遇差”问题。
制度多层次,让养老金锦上添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保基本的,要使老年人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应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鼓励个人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加快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总体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养老服务怎么完善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发展,我国养老服务青黄不接,存在不少问题,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匮乏、机构养老床位不足、护理人员短缺等。
在我国,家庭养老具有数千年传统,居家养老也是当下大多数老人的心愿。上海市在实践中探索出“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0%居家养老、7%在社区养老、3%在机构养老。2011年年底,国家出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家庭不仅是身体的住处,也是心灵的港湾。应改善居家养老环境,支持有需求的老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发展家庭服务业,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2015年年底,我国将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城市街道和社区基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
着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具有亲情守望、邻里互助的特点,符合老人的认同归属心理。兰州市建立了社区“虚拟养老院”,邯郸市开创了“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今后,在城市,将把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在乡镇,将增强敬老院的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功能。到2015年,日间照料服务将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区。
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目前,我国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量21.5张,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张的水平。应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公益性特征,发挥兜底作用,重点保障“三无”、“五保”、“低保”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需求。未来3年,基本达到每千名老人享有30张养老床位,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处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的老年养护设施。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当下许多老人生活的常态。照料好老人,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应鼓励家庭成员与老人多沟通、多交流,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文体活动,引导老人树立“自助多福”、“自助而乐”的观念,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使“空巢不空、独居不孤、欢乐常伴”,做个快乐老人。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连载七积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道德失范怎么治理
2012 年,“最美”点亮中国,“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一个个“最美”故事,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正能量。然而,“毒胶囊”、“黄金大米”、“高官不雅照”……一系列丧失道德良知的现象,也一次次触痛人们的心灵。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度很高的话题。
道德如同一块美玉,容不得半点瑕疵;道德底线是社会的基本准则,决不允许肆意践踏。面对频频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加大治理力度,既要叩问良心,唤醒那些失落的灵魂,又要依法处罚,让失德者付出代价,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一、道德失范现象为何多发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如古人提出的“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道德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流淌了数千年,中华民族养成了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无论是人们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遵法守规意识、敬业进取精神的大大增强,还是公共秩序的明显改善、文明礼仪的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无论是以任长霞、沈浩、杨善洲为代表的优秀领导干部,还是以“当代雷锋”郭明义和吴菊萍、吴斌、张丽莉等一大批“最美人物”为代表的“平民英雄”,都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诠释着道德良知,彰显着人间大爱,昭示着社会道德的进步。同时,社会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突出问题:一些领域诚信缺失、丧失道德底线,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发生的失德事件,损害公众利益,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十分恶劣。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为什么失德现象容易多发呢?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但经济利益至上的逐利特性,也诱发了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传播与扩散,对一些人造成了腐蚀,使他们唯利是图,只认钱、不讲德,笃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为一己之利,突破道德底线、挑战法律权威。
道德教育不够有效。一些地方和单位对道德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抓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敷衍塞责的情况。从教育本身来看,存在内容空泛、形式僵化、对象一刀切等问题,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缺乏吸引力感染力。
惩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大量事实表明,道德问题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事情,仅靠道德自律、良心谴责是不够的,必须加强管理。当前,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对一些失德行为无法进行惩治。这就导致失德成本低,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德现象的发生。
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开放过程中,以往的道德调节机制受到削弱,新的道德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了一些漏洞,让一些道德败坏的人钻了空子。比如,在现代社会,信用风险急剧加大,而相关的诚信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给失信者留下了空间。
德是根,物是花,厚德才能载物。近代著名思想家章太炎曾感叹:“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道德失范的危害不容小觑。我们要增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动社会风气的改善。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下大力气解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治道德失范行为,引导人们知荣明耻、扶正祛邪,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二、道德教育怎么给力
古人云:“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道德教化养成、道德失范治理,基础在教育。只有抓好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道德失范现象发生。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从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到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教育从来没有停顿过。
然而,与过去相比,现在道德教育的对象、环境、条件都在发生变化,引导感化的难度也在加大,如果还沿用老套路、旧办法,很难取得成效。应不断创新观念、形式、手段,在增强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更好地激发人们的道德自觉,增加人们的道德力量,营造有德光荣、失德可耻的社会氛围。
首先,抓住重点人群。道德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块早春的土壤,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应把道德教育融入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中,领导干部的品性言行影响较大,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应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水平,使之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其次,改进教育方法。“教得其道、乐为用矣,教不得法、无益于事。”近年来,道德讲堂、道德论坛、道德模范评选等形式,受到广泛欢迎,收到了良好效果。应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继续探索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善于运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运用连环画、动漫、微电影等手法,进行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达,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再次,注重实践养成。有句话说得好,“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道德教育不应只是说教,而应重在实践养成。应突出行为教育、习惯养成,把道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学习中,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领悟崇高、感受光荣,使凡人善举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发挥民间舆论作用,褒扬邻里好人好事,批评身边不良现象,自觉修身律己、崇德向善。
道,源于教育;道,源于传承;道,贵在坚持。道德教育是个慢功夫,不能指望立竿见影,必须坚持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惩戒力度如何加大
古话说,“严刑重典者成,弛法宽刑者败”。治理道德失范行为,不能单纯依赖道德教化和舆论谴责,关键还要依照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对不文明行为施以严惩,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比如在香港地区随地吐痰,会被罚款600 港元;在英国伦敦,如果乘客朝车外乱扔垃圾,车主将被处以100 英镑罚款,若因乱扔垃圾被告上法庭,将面临最高2500 英镑罚款。在新加坡,对不文明者更是严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993 年18 岁的美国人迈克尔在新加坡搞恶作剧,向汽车喷漆,被法庭判处鞭刑。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一个人良心的形成,仅仅靠观念教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才能促使人们趋善避恶,自觉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因此,对于那些利欲熏心、严重失德的人,必须加大惩戒力度,让他们为失德行为付出高昂代价。
定红线,明确行为禁区。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失德行为,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多年来,酒驾行为的治理一直收效甚微,2011 年5 月明确“酒驾入刑”之后,两年多来全国酒驾同比下降近40%,对社会的危害也大大减少。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制定配套法规,将有关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重管理,狠抓集中治理。集中整治公共秩序,加强公园广场、机场车站、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的管理,尽可能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重点整治窗口行业,严格行业规范,严明纪律要求,扭转靠人情、托关系办事的不良风气,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杜绝“吃拿卡要”那一套,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
惩恶行,震慑败德无良。自古正邪不两立,扬善必须惩恶。应建立对失德违法行为的惩戒机制,形成震慑失德者的强大力量。对失德失信、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必须依法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对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对有关责任人实行在相关行业终身禁入的惩罚。通过这一系列制度手段发出强烈信号,让败德群体受到严惩、付出沉重代价,再也不敢为恶。
四、道德治理如何长效化
2013 年6月28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提出被救助人承担举证责任,诬告可追刑责。这部被称为“好人法”的规定,将为“活雷锋”撑起一把“保护伞”。深圳这部法规的出台,是为道德治理提供制度保障的一个有力举措。
实践表明,道德失范的治理有其特殊规律,急了不行、慢了也不行,关键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就是常态化、长期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真正抓出成效。
健全法律法规构筑道德保障。社会良好道德的养成,需要每个人的内在自律,也需要外在的力量约束。特别是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全社会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目前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的法规条例。还应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增强人们向上向善的动力。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体系,是治理失信行为的有效手段。经全国人大批准,我国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2013 年3月15 日,我国首部《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意味着征信市场步入规范发展阶段。应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搭建统一的信用记录平台,健全个人和单位信用档案,完善“黑名单”制度,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机制。
建立人人参与的机制。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源于每个人的滴水汇流。应当建立健全参与、激励机制,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社会道德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动员人们积极投身到学雷锋志愿服务中来,广泛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
一位哲学家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一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品德高尚的人,受人敬仰;文明和谐的社会,让人向往。我们相信,具有深厚道德积淀的中华民族,必然会以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链接
1.《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五十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刘云山出席并讲话》,《人民日报》2013 年3 月2 日。
2.《刘奇葆在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推动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人民日报》2013年3 月23 日。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连载八:成由勤俭败由奢
——铺张浪费怎么杜绝
满桌杯盘狼藉,菜吃一半倒一半,“盛宴”成“剩宴”……2013年伊始,触目惊心的“舌尖上的浪费”,引起社会的热议和一片“拍砖声”。与此同时,网友自发的“光盘行动”悄然兴起。所谓“光盘”,就是吃光盘中的食物。“一起向浪费说再见”,见证着人们对节俭风尚的呼唤。
事实上,铺张浪费又何止于“舌尖”,造成的影响又何止于挥霍钱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今中外因浮华奢靡导致败家亡国的事例比比皆是,教训极为深刻。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的邪风,不仅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
铺张浪费为何令人震惊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但一些人大手大脚、暴殄天物、大肆挥霍的现象也令人震惊,铺张浪费之风已蔓延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吃喝浪费刺痛人心。各种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私人聚会,经常以“盛宴”开始,以“剩宴”结束,甚至有些山珍海味也成了“厨余垃圾”。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工程浪费随心所欲。在一些城市,铺路架桥、旧城改造,建了又拆、拆了又建,马路成了“拉链”,城市肌体“千疮百孔”;“造城”运动、开发区建设“一窝蜂”,出现不少“鬼城”、空城,毁了万亩良田;培训中心、行政大楼豪华气派,让人望而生畏。这些,被网友称为“丑陋的奢华”。
资源浪费比比皆是。一些缺水干旱城市大搞人工湖、水乡景观、“浴都”,惊现一条条“塞纳河”,一个个“西湖”; 矿产资源开发无度,采富弃贫、大矿小开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商品过度包装,“3 两茶叶10斤盒”、“百元月饼千元衣”,不知道是在卖“椟”还是卖“珠”。
生活浪费司空见惯。长明灯、长转扇、长流水,随处可见;一次性餐盒、筷子、纸杯使用没有节制;份子钱越随越多,酒席越摆越贵,场面越来越大,人情关、面子关越来越难过。
铺张浪费的现象不胜枚举,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是表面繁华,满足的是短暂虚荣,但脱离了基本国情、背离了优良传统,于党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是吞噬发展成果。“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虽然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条件越来越好,但如果不加珍惜,随意挥霍浪费,即使金山银山,也会吃光挖净。
二是败坏社会风气。“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奢靡之风除了物质上的浪费,更可怕的是对人精神的腐蚀。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不仅会消磨个人意志、淡化理想信念,而且容易形成物欲喧嚣的不良社会风气,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三是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一些党员干部讲排场、比阔气,认为只要为公家办事,标准可定得高些、钱可花得多些。殊不知,推杯换盏之间,喝坏了党风政风;高楼华宇之上,疏远了广大百姓。如果铺张浪费之风蔓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群众隔开,使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铺张浪费的顽疾如何把脉 奢靡之风盛行,公款浪费是重要推手。看看我们身边的铺张浪费,不难发现,“埋单”的大多是公家。当前群众意见最大的,也是公款的铺张浪费。这些年,中央制定了纪律处分条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对禁止公款浪费作出严格规定,也开展了许多专项行动,但公款铺张浪费为何还屡禁不止?
思想认识不端正。公款姓“公”,是用来为民谋利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认为公款反正不是自家的钱,不花白不花,花起来大手大脚;有的干部借公款之“鸡”为自己“下蛋”,或巴结领导,或“广结善缘”,或变相敛财;有的干部好大喜功,追求大手笔、大投入、大排场,内在动机就是谋求个人政绩。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私”字在作祟。
制度安排有漏洞。铺张浪费的滋生蔓延,暴露出制度上的漏洞和缺失。如公务接待制度设臵不合理,容易成为公款吃喝、送礼打点、观光旅游的“借口”;财务报销制度不规范,往往是花钱“一支笔”,超范围、做假账冲抵现象严重,使公款消费“不差钱”;决策机制不健全,“规划规划,不如领导一句话”,一些干部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即使听证咨询也是在搞形式、走过场,这样出现“面子工程”、“烂尾工程”、“最短命系列”也就不足为奇了。
监督制约不到位。“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是很多人对目前监督问题的形象概括。一方面,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管还不够,公款铺张浪费的冲动“此消彼长”;另一方面,公众监督“底气不足”,监督渠道、举报机制等不够畅通,舆论监督缺乏相应保障,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常常以“影响团结”、“影响工作”为理由,阻挠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从个人铺张浪费来说,主要与“好面子”思想有关。“有朋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