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纪念吴绍骙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18-1109847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9 22:05: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纪念吴绍骙

纪念吴绍骙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二班

曹敬瑞

河南农业大学就要迎来她的一百华诞啦!农大学子无一不知这一令人兴奋的大事。

回首河南农业大学的辉煌,她孕育出了无数知名人士,有著名蔬菜培养专家张绍文教授,小麦育种专家张清海教授,土壤速测专家段铁成教授等,但最为人所知的就要数玉米杂交育种专家吴绍骙老先生了。

吴绍骙(1905—1998),安徽嘉山人,农业教育家,玉米遗传育种学家,长期从事玉米良种研究,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吴绍骙1938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1949年到河南农业大学任教。曾任河南农学院副院长,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名誉校长、一级教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至第六届代表,河南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河南省民盟主委、名誉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农学会、河南省作物学会、河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务。吴绍骙的一生有三个突出贡献,一是在国际上首次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证明杂交育种优势理论(1938年完成博士论文《玉米自交系血缘与其杂交组合之间的关系》,其理论至今仍然为国内外玉米育种学界所遵循和实践);二是在我国首次提出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成为我国玉米杂交育种事业的开创者(1949年冬,吴绍骙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作了《利用杂种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发言,被1950年1月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被政务院颁布的良种普及方案和农业部制订的“全国玉米改良计划”所采纳);三是首创了作物异地培育理论(1956年,吴绍骙在陪同苏联玉米专家来华考察的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玉米异地培育的观点)。

我国作物育种传统上是以年作为周期的,选育一个杂交种至少需要7-8年。作物异地培育,就是利用我国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夏季把作物育种材料在北方种植一代,冬季在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二代,这样南北方交替种植,一年繁殖2-3代,加快种子繁育进程,缩短育种年限。1950年,吴绍骙在河南郑州主持玉米育种工作,而当时他的学生程剑萍在广西柳州进行玉米育种。他们彼此交换育种材料,互相帮助种植,这样两年就繁育了4-5代。这件事启发吴绍骙思考:我国疆土广袤,气候悬殊,如果能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把北方的育种材料及时送到南方繁殖,不是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吗?1956年,吴绍骙在陪同苏联玉米专家来华考察的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了玉米异地培育的观点,并介绍了河南农学院和广西玉米研究所的做法。随后他主持了“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研究课题(1956—1959),并于1960年发表了《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论文,阐述了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的理论依据及其效果。这一理论很快被学术界、育种界所认可接受。1958年,已有个别省份的育种单位到广东省进行玉米冬季育种。1965年前后,全国各省市均开始南繁育种,并很快扩大到水稻、高粱、大豆、棉花、蔬菜瓜类等,成为一种自觉的育种方法,收到无法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异地培育的理论和实践受到农业部的重视和学术界的肯定。在1959年召开的“全国作物育种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指出:“在南方利用生长季节长的有利条件,加速繁殖种子的做法值得重视。”程照轩副部长认为:“采用北种南育、一年多次的繁殖方法,可使选育时间大大缩短。”1962年4月1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研究玉米育种简易快速方法——玉米专家吴绍骙在“综合品种”、“异地培育”等方面作出贡献》为题,对吴绍骙异地培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报道。

我国玉米界泰斗、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竞雄

(1913—1997)一生尊崇吴绍骙,他在对吴绍骙异地培育理论及其应用成果的鉴定书上亲笔写道:“该研究从设计立题、技术路线到逐步完成,贯穿着一条从国内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路线,经过几十年的实用和影响,发展到全国普遍自觉采用的结局,从而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不同于单项微观研究的,一般的研究也是不能够与它相提并论的,这是我们应该予以特别重视的理由。”李竞雄动情地写道:“我以同行身份、至诚心情肯定它的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持久意义。与国外同类实例相比,该研究在性质上也属于领先地位。”李竞雄还曾将吴绍骙异地培育理论赞誉为:“世界无双,中国独创!”

吴绍骙在玉米良种选育方面,也对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1952年,他与洛阳农业试验站合作,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玉米综合品种“洛阳混选1号”,比洛阳当地的品种增产30%~80%,最高亩产达550公斤。农民互相串换,不推自广,仅在洛阳地区推广面积即达200多万亩。国内一些育种单位以“洛阳混选1号”作为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从中分离出不少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如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单交种“新单1号”的亲本自交系之一“混517”,以及“太183”、“太184”、“武102”等自交系,就是从这个综合品种中选出的。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上,吴绍骙宣读了“从一个综合品种——洛阳混选1号的推广谈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和保持”论文,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吴绍骙的座左铭是:“宁尽瘁于案首,毋垂殁于牖下。” 他领导的河南农业大学玉米育种事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使河南农民成为全国第一个品种杂交种、第一个双交种、第一个综合种、第一个单交种的普及受益者。1964年,吴绍骙创建了河南农学院玉米研究室。在他的领导下,河南农学院玉米研究室在杂种优势理论和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育成了豫农704、豫单5号、豫双5号等优良杂交种,并在河南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分别荣获全国和河南省科学大会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其弟子陈伟程选育的豫玉22是我国玉米第五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之一,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和保护品种,在全国20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202_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彦惠主持选育的遗传基因丰富、高产、耐密植、高抗病玉米杂交新品种豫单998,获一次性转让费400万元。为加速河南省玉米杂交种的更新,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吴绍骙在1975年向省科委提议,建立了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协作组。吴绍骙亲自担任协作组的顾问,在他的指导下,协作组深入开展玉米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综合研究,他主持的这项研究荣获了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为提高河南省玉米产量、解决河南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吴绍骙一生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高级农业建设人才,桃李满天下。其高足中有苏桢禄、陈伟程、任和平、汪茂华、罗福和、石敬元、刘宗华、陈彦惠等数十名教授及著名玉米育种专家,名扬全国。

吴绍骙一生卓有建树,摘去了中国玉米育种落后的帽子,翻开了中国玉米生产的崭新一页。他首倡玉米品种杂交;首倡利用优良单交种下代的种子继续混合播种以制成综合品种;首倡异地培育,从北种南繁到南种北育;在国内最早肯定单交种在生产上的可能性。他被誉为中国农业学术界泰斗,中国玉米育种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玉米育种科学的一代宗师,当之无愧的中国杂交玉米之父。

吴绍骙对我国玉米育种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1962年春天,他应邀列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并十分荣幸地被约请到中南海怀仁堂,与毛主席、周总理同桌进餐。毛主席坐在周总理的对面,吴绍骙坐在周总理的右侧,梁思成在周总理的左侧。总理亲切地询问了吴绍骙的姓名、职业。总理还含笑握着他的手嘱托道:“大办农业,多为祖国培育良种!”

吴绍骙对共产主义也有着执著追求。他长期渴望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出于工作需要而长期留在党外。他一方面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从没有放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实现了毕生夙愿,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加入了党组织。

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和玉米育种事业一生奋斗不息的吴绍骙教授,十分感激新中国为他创造了可供施展抱负的良好从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感激改革开放时代给了他开展玉米育种研究和高产开发的又一个春天。每想到这些,年过八旬的吴老仍壮心不已,使命感倍增,希望能以自己的年老带病之躯,尽力为人民多作点贡献。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协作组的工作;于是,他参与了“六五”全国玉米育种攻关组活动;于是,他在年已84高龄的1989年,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七五”全国玉米育种科研的进展情况,并不惜千里迢迢涉足巴山蜀水进行现场考察……即使在因病手术治疗后本该静养的情况下,他也照样看书、学习,争取参加各种活动,并且立下了“宁尽瘁于案首,毋垂殁于牖下”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将奋斗不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已届晚年的吴绍骙教授依旧关注着学校和育种事业的发展。1998年初,在他93岁生日之时,还曾向前来祝寿的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畅谈了他关于扩大杂交优势利用和加强作物种质基因材料研究等问题的新设想,并且通过学校党委致送河南省有关领导,将此设想作为建议郑重提出。然而,就在有关方面正欲就此作出安排,并进一步找他求教时,吴老却因突发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等症,经医治无效,于3月30日凌晨2时30分逝世于郑州,享年94岁。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大半生心血投入的地方——河南农业大学就要迎来她的一百华诞了。她没有辜负这位老朋友的期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河南农大永远忘不了这位老朋友。

第二篇:吴绍萍

学习吴绍萍先进事迹有感

年10月27日,政治学习时间,我们全校教师在校学习了吴邵萍同志的先进事迹。

吴绍萍爱孩子胜妈妈,在吴邵萍的眼中,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吴绍萍从教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潜心于课题研究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学习了吴绍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后,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六比六看”内容。和吴绍萍同志这样的典型人物比思想境界、比敬业精神、比工作业绩,看自己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我进行学习后的反思:我的工作作风比他们如何?我的成绩比他们如何?他们能做到的我能做到吗?

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教师,我们同样要把爱学生作为自己的动力。特殊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特殊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所以说,热爱学生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而爱心则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

向吴绍萍同志学习,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既然选择了特教教师这项事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我们除了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注重自我塑造,为人师表。这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

第三篇:学习吴绍萍心得体会

爱生如子、教学相长—

读《吴绍萍老师先进事迹报告》有感

象山小学

叶娟

我认真学习了《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报告》,我了解到吴邵萍老师为了教育事业,27年坚持不懈的付出。她努力践行着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诲,用她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孩子真诚不渝的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她的事迹深深震撼着我,激励着我做一个爱学生的好老师。

通过学习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对“爱”我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一个爱字包含了无限的责任与精力,一个爱字承载了难以计量的汗水与泪水。爱学生,就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学生,不应该因为学生经常犯错就放弃对他的教育,更不应该从此认定他是个坏学生,也不应该因考试成绩差而歧视他,更不应该以打骂这样武断的方式惩罚学生。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这句话说着容易做着难,关注学生的生活,体察学生的身心变化的发展状况,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探究合作,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我想没有深切的爱着自己的学生是做不到这些的。所以一个好老师应该把爱学生贯穿在方方面面。

有了对爱的体会,我重新审视我的教育教学。在我所教的五年级(3)班,有着一个公认的“刺头”。他不写作业,不听课,不理老师;上课随便说话,随便下位,任意打人;而且喜欢跟所有的老师作对。我经常为他的学习担心又操劳,想让他听课似乎比登天还难,让他写作业如果痴人说梦。有一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写作业彻底激怒了我,撕毁我最后的底线。我严厉的批评他,他似乎刻意的与我作对,不仅不写作业而且还不吃中饭,以这样的行为与我抗衡。回到办公室,冷静一下,想想吴绍萍的精神,想想吴绍萍坚持27年如一日的用爱奉献;再想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不吃中饭,对身体也不好啊。这样硬碰硬教

育,肯定是不行的呀。爱,这样强硬的孩子,我要用我的爱去融化他。想到这里,我拿起钱包,去校外给他买中饭去。很不巧的是,刚到学校门口,整个学校停电了,学校电动门也开不了,出不去了。这怎么办呢,学生的中饭怎么买?我搬来桌子椅子,我从门卫的窗户爬出去,去便利店里买了牛奶面包给他。回到班级,喊他出来单独谈谈。开始他还很倔强,一副傲气,无所谓,什么都不理的样子。当得知我特别为他跑出去买中饭,知道学校停电,大门紧闭,穿着高跟鞋的我搬椅子从窗子往外爬出去,爬得摇摇晃晃的,就为给他买了鲜奶和面包时,他流下了眼泪。我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孩子有救了。他的心里被我触动了。至少他的心门被我用爱扣开了。从他流泪开始,他可以用正常的语气和我交流了。他一口气把我买的牛奶和面包全部吃完,然后说:“叶老师,我吃好了,我去写作业了!”我感动了,我的泪出来了。他肯写我作业了,太感动!这就是爱的力量!

在成功的体验爱的力量后,我继续持续着这样的爱。上课的时候,给他鼓励,时不时的摸摸他的脑袋。他帮我去办公室做事的时候,给他一些糖果。一天一天的过去,我看到一个天不怕,地步怕的小子脸上也泛出了不好意思、难为情的害羞表情。

上课的时候,他有时还是会有些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只要我提醒他,或者给他一个眼神,他知道他该坐好,知道自己该好好听了。课后,给他一个问候“你答应我要写作业哦!”他能按时把作业交上来了。虽然字迹还有待进步,但他的确进步了。关键他真的在变了,变得乐意让我进入他的生活了,他真的在变了,数学变进步了。

分析一下,我觉得他这样的学生在强硬的外表下有的是颗脆弱的心。他用强硬嚣张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他用另类的做法和行为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以体现他自己的存在。熟知,这样行为引来的是老师的头疼和同学的讨厌。爱,爱可以化解。用爱保护他,当他有安全感和被重视感后,他就可以褪去他强硬的外壳,爱化解了他一切不可思议的行为。事实证明,我用我的爱感化了他。我会继续用爱去教育他,就像吴绍萍那样默默地去关爱学生。

由此,我体会到,一个教师想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带着爱心去做每件事情。要让学生选择你,接受你,尊重你,佩服你。教学不是单纯的师生间的智力活动,也是非智力因素的较量。教师的教学技艺再熟练甚至高超,如果不能同时播撒人文精神和爱,那么教学仍是低效的。所以在学习了像吴邵萍老师的模范事迹后,我也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即使不能取得像他们一样的成绩,也要努力做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道德,敬业爱业的好老师。

第四篇:学习吴绍萍心得体会

时代的音符

——学习吴绍萍老师事迹心得体会

沭阳县陇集中学 胡晓东

寒假前,张校长带领大家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事迹。大家都被她那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真诚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所深深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通过学习,我知道吴邵萍老师从事教育27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之处彰显出伟大的人格。课堂上,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管理中,她是善解人意、和员工交心的好领导;科研上,她是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探索者。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她的事迹令学习的同志深深震撼和感动。

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吴邵萍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有调皮的孩子,她不厌烦,主动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耐心、关心之情感化他们,使他们的学生能时刻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关心爱护每个孩子,给每个孩子平等的爱,走进孩子心里,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吴邵萍作为园长为了给园里的36位老师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她从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请来多位专家作为幼儿园的常驻专家,对老师的教学进行研究、点评和指导。

为了帮助新老师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教学要领,吴邵萍特意制定了“两教一保”的搭班制度:每两位老教师带一名新老师。“失败了不要紧,还有

这么多老师、专家一起来帮忙。你们应该感到幸运,而不是退缩。”吴邵萍经常这样鼓励年轻教师。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年轻教师我身有感触,学校领导为了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工作开展了“青蓝工程”让我们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结对,给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我们可以及时的去向我们的师傅进行请教,使我们在教学水平上能够快速的提高。

态度决定一切!吴邵萍同志“爱园胜爱家”的工作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端正了态度,也就决定了教学的起点,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更要静下心,沉下气,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教书。教师工资绩效改革以后,我们教师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应该凝神聚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以优质的教学回馈学生,回馈社会。

吴邵萍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

吴绍萍老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她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第五篇:吴绍楠--党的故事 文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其创建者却是先进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后传入中国的,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正在寻求拯救中国的理论依据,俄国革命的成功,给迷茫的中国人带来了曙光和希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进的中国知识份子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

1919年至1920年,中国有不少青年学生赴欧留学,他们边工作边学习,接触各种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提高很快。1920年底,陈独秀派张申府到法国,筹备建党,次年2月,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共产党组织,参加的有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人。1921年7月,国内正式建党时,法国的共产党组织未接到开会的通知。此后,他们积极活动,1922年底,成立了中共旅欧总支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汉俊的哥哥李书

城家里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汉俊、李达、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等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可洛夫也参加了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共产党

纪念吴绍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