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防生考研可报考学校
一、普通高校(112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兰州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宁波大学安徽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集美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南昌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聊城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华大学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
(备注:招收本科毕业国防生攻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调整变化情况,以教育部学生司和总政干部部批复为准)
二、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45个)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工程大学 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通信指挥学院 重庆通信学院
炮兵学院 防空兵指挥学院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军械工程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 防化研究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八研究所 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 后勤工程学院 军事经济学院
军事交通学院 第三军医大学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海军潜艇学院 海军装备研究所 空军雷达学院
徐州空军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武警工程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西安通信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第二军医大学
一、普通高校(112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兰州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宁波大学安徽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集美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南昌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华大学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
(备注:招收本科毕业国防生攻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调整变化情况,以教育部学生司和总政干部部批复为准)
二、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45个)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工程大学 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通信指挥学院 重庆通信学院
炮兵学院 防空兵指挥学院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军械工程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 防化研究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西北核技
术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八研究所 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 后勤工程学院 军事经济学院
军事交通学院 第三军医大学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海军潜艇学院 海军装备研究所 空军雷达学院
徐州空军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武警工程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西安通信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第二军医大学
第二篇:国防生考研
国防生考研
(1)国家关于国防生考研的规定
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攻读硕士生,应符合国家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并达到录取条件,或符合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条件。报考专业必须符合部队建设需要。一般应报考军队院校、军队科研单位和本校的研究生,也可报考与军队有签约协议的其他普通高校。
(2)国防生考研报名程序
国防生考研报名前,应向驻校选培办提出书面申请,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驻校选培办对报考对象的政治思想、现实表现、报考专业和院校等情况进行认真审查把关,并报请军区级单位干部部门审批。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报考。
(3)国防生考研录取
录取工作由驻校选培办协助有关招生单位共同完成,不得随意调整报考专业。对志愿到驻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工作、综合素质特别突出的国防生,经驻校选培办与招生单位协商同意后,可酌情破格复试。被军队研究生培养单位录取的国防生,复查复试合格后由录取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入伍手续,学习期间的待遇、管理和毕业分配,按照军队招收研究生的政策规定执行。
(4)国防生读研后就业
攻读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国防生,均录取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生,普通高校保留其入学资格,先到军队报到工作1~2年,再以军队干部身份返校学习。军队有关单位在保留资格的有效期内,按时安排其返校攻读研究生。
第三篇:国防生考研相关
关于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若干问题的通知 来源: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总政干部部 日期:2006年9月25日
一、攻读硕士生的基本条件
1、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
2、符合国家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达到录取条件;或符合毕业生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生条件。
4、报考专业必须符合部队建设需要。
5、一般应报考军队院校、军队科研单位和本校的研究生,也可报考与军队有签约协议的其他普通高校。
二、报考程序
1、国防生报名前应向驻校选培办提出书面申请,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申请时间为本科生第三学年7月20日前。
2、驻校选培办接到国防生考研申请后,应对报考对象的政治思想、现实表现、报考院校和专业等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和把关,于当年8月底前将符合报考条件的国防生情况上报军区级单位干部部门。
3、军区级单位干部部门对驻校选培办的上报意见进行审核,于当年9月底前下达审批意见。
4、驻校选培办应及时将审批情况通知报考对象,未经批准不得报考。
三、录取工作
l、驻校选培办应积极协助有关招生单位共同做好录取和入学后的复查复审工作。
2、普通高校在复试前应认真核查本科毕业国防生报考审批表(附件2),未经军队主管部门同意的不得复试及录取。录取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报考专业。
3、对志愿到军队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综合素质特别突出的国防生,经驻校选培办与研究生招生单位协商同意后,可酌情破格复试。
4、各招生单位对报考的国防生,应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四、攻读军队院校、军队科研单位研究生
1、普通高校要积极支持国防生攻读军队院校、科研单位研究生。被军队研究生招生单位录取的国防生,经复查复试合格后,由录取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入伍手续。
2、国防生在军队院校、军队科研单位攻读研究生期间的待遇、管理和毕业分配,按照军队院校、科研单位招收研究生工作的政策规定执行。
五、攻读普通高校研究生
1、被普通高校录取者均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生,其研究生入学资格予以保留,先到军队报到工作1至2年之后,再以军队干部身份返校学习。
2、保留入学资格的国防生入伍后,军队有关单位应在保留资格的有效期内,按时安排其返校攻读研究生。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在部队表现较差、不适合继续担任军队干部的,按任免权限,由其所在单位政治部通报普通高校,有关高校应根据军队意见取消其入学资格。
3、以军队干部身份返校读研期间的管理和学费问题,按照教育部和军队关于军队干部到地方攻读学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国防生可报考研究生的单位名单
一、普通高校(112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兰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宁波大学
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集美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南昌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聊城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南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西华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
(备注:招收本科毕业国防生攻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调整变化情况,以教育部学生司和总政干部部批复为准)
二、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45个)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通信指挥学院重庆通信学院
炮兵学院防空兵指挥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军械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防化研究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八研究所 南京政治学院
西安政治学院 后勤工程学院 军事经济学院
军事交通学院第三军医大学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海军潜艇学院 海军装备研究所 空军雷达学院
徐州空军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武警工程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篇:国防生可报考研究生的军校以及普通高校
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44个)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通信指挥学院重庆通信学院
炮兵学院防空兵指挥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军械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防化研究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
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总参第五十八研究所南京政治学院
西安政治学院后勤工程学院军事经济学院
军事交通学院第三军医大学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军医进修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海军潜艇学院海军装备研究所空军雷达学院
徐州空军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武警工程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第二军医大学空军工程大学
(备注:招收本科毕业国防生攻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调整变化情况,以教育部学生司和总政干部部批复为准。)
普通高校(112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兰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安徽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
聊城大学
河南大学
南华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华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宁波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
第五篇:国防生:报考八大注意事项
有人形象地说:“报考国防生,上名牌大学,圆军旅之梦,为家庭省钱,无就业之忧。”国防生既可接受全国重点大学的教育,又能享受国防奖学金等待遇;既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养和作风,又提前选定职业,免除毕业求职的后顾之忧。报考国防生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眼里是个理想的选择,但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不熟悉相关报考条件而影响志愿填报,留下遗憾。为此,笔者提醒广大考生,报考国防生时一定要看清要求,以免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第一项注意性别要求
由于军队工作性质及其岗位的特殊需要,国防生招生有性别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招收男生的计划较多,招收女生的计划较少。以2009年为例,25所依托培养高校(驻京高校5所,京外高校20所)在北京市招收91名国防生,其中男生77人,女生14人。第二项注意年龄要求
国防生招生要求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这一点广大考生和家长须特别注意,不要因为年龄条件而影响报考。以报考2010年国防生为例,考生必须是1990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才符合条件,如果出生早于这个时间就不要报考。否则,即使考生电子档案已经投档,在审档时也会被退回。比如,在2005年录取国防生时,考生王某的电子档案投到了我校。在审档过程中发现,他的出生时间是1985年8月26日,虽然仅超出了年龄限制几天,但也被退档。
第三项注意考生身份要求
国防生只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往届生即使报考也不会被录取。在2007年录取国防生过程中,我们发现某考生是往届生,不符合录取条件,作退档处理。
第四项注意身体条件要求
国防生招生要参加军检,体检主要包括外科、内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及心理检测等项目。这些项目有的需要在医院体检时才能知道是否合格,有些项目自己就能把握,比如身高、体重、视力等。每年都有个别考生由于身体过胖或过瘦,以及视力不合格等原因落选。国防生新生入校后,高校和选培办还要组织复审复查,复审复查不合格者,将被取消国防生资格,甚至面临退学的危险。所以,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身体确实不符合国防生的条件要求,不要强求或故意隐瞒。
第五项注意培养目标
国防生培养目标大体上可分为指挥类和非指挥类两种。指挥类专业主要是为部队基层单位培养指挥军官,此类专业的国防生毕业后,到部队第一任职担任排长,直接带兵。非指挥类专业主要为军队院校、科研单位及部队的技术岗位等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此类专业的国防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技术工作。一般性格外向、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强、善于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考生适合报考指挥类专业。如果考生性格比较内向,又不善于与人交流,最好不要选择指挥类的专业。
第六项注意了解特殊要求
国防生为军队定向培养,考生和家长不能只盯着好处和优势,还要全面详细了解有关政策,看一些特殊要求能否接受。
这些要求大致有四点:一是不能随意转学、转专业。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转学、转专业。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转学、转专业的,要向驻校选培办提出书面申请,报军区级单位干部部门审批。二是不能随意报考研究生。国防生本科毕业时,必须经军队主管部门批准,才能报考或推荐免试攻读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约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三是必须参加军政训练。国防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要进行必要的军政训练,一般利用周末进行队列、军体训练,每周出早操2—3次,利用寒暑假到部队进行集中训练和当兵锻炼。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分配。国防生毕业时经综合考评合格者,按照《国防奖学金协议书》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目前各高校国防生基本上都是全军分配,北京生源国防生不一定能够留在北京工作。
第七项注意根据学习成绩合理选报
这几年,随着军人待遇的逐步提高和社会就业压力加大,报考国防生的考生人数逐步增多,国防生的录取分数也有提高的趋势。比如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在北京市的国防生录取分数线为583分,比学校统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8分。考生不要过分追求名校,要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参照近几年国防生的录取分数,综合衡量,选择报考的学校。第八项注意志愿到军队工作
志愿从事国防事业,这是报考国防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防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报考国防生的考生如果没有被录取为国防生,不影响以后批次院校的录取,应该说比其他考生多一次录取机会,但也不要盲目报考。若考生不想就读国防生,一定不要填报该类志愿。一方面,如果考生在提前批被录取,不能再参加后面批次录取。另外一方面,学生本人献身国防信念不坚定,不是真心想到部队工作,入校后面对严格的管理和艰苦的训练就会逃避,很容易出现放松自身要求,自暴自弃等情况,最终不是主动违约就是被淘汰。(作者:北京交通大学选培办李立更倪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