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塞北明珠 传承企业文化
编辑:清幽竹影 识别码:18-959456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4 00:07: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塞北明珠 传承企业文化

塞北明珠 传承鸿雁文化

——巴彦淖尔机场鸿雁班组建设纪实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邱蕴琦在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_年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破解难题 抢抓机遇 全力推进“五场硬仗”努力实现集团公司品质化发展》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班组建设工作。近日,巴彦淖尔机场公司航空安保部在机场公司统一安排部署下,紧紧围绕班组建设目标,扎实开展班组建设工作。

传承地域文化创建鸿雁班组

202_年,《鸿雁》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内蒙古巴彦淖尔民歌,将四个牧民孩子组建的乐队推到了世人的眼前,征服了万千大众,也将巴彦淖尔这颗塞北明珠宣传了出去。也正是由于这首歌与巴彦淖尔的不解情缘,象征着巴彦淖尔市经济腾飞的机场候机楼,其造型定位成一只振翅飞翔的白色鸿雁。而今鸿雁,也成为巴彦淖尔机场航空安保部内最热的话题,班组建设筹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经过班组成员多日讨论与细心研究,航空安保部于2月底组建成立了巴彦淖尔机场的第一个班组——“鸿雁班组”。

稳中求进促成长“牙牙学语”小创新

作为刚刚“学走路”的新班组,如果把机场公司比作母亲,那么鸿雁班组就是机场公司的“新生儿”。新生儿学走路要站稳脚跟才能独立行走,走得稳才能走得好。俗话说“要想口碑好,服务最重要”,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就是机场公司的广告牌。鸿雁班组要求班组成员达到基础性保障服务标准,做足基本功。同时广泛借鉴其它盟市机场

班组建设的经验成果,结合新机场、新员工的实际情况,积极思考,群策群力,探索班组建设新思路,打造班组服务品牌。

“牙牙学语的新生儿”也用自己的小创新、小特色来完善班组服务项目,提升班组服务质量。鸿雁班组在班组文化建设中特别提出“三服务、四主动、五勤快、六禁止”的班组承诺,以满足旅客需求为己任,将服务做细、做活。在一次航班保障过程中,一位大娘将一根看起来锈迹斑斑的铁质发簪暂存在安检现场。过了很多天,大娘的亲属王大爷来到安检值班室领取暂存物品时高兴的说:“多亏你们给我老伴发的手机短信,不然我们早就忘了取东西这回事儿!这根发簪跟随了我老伴儿多年,虽不值钱但对我们有很深的意义!”。这里提到的手机短信,是鸿雁班组站在旅客角度、换位思考推出的一项特色服务——暂存物品短信提示。该服务主要面向暂存物品的旅客,班组成员根据旅客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两次手机短信友情提示,提醒旅客在规定期限内领取暂存物品。

当今正处在一个信息时代,QQ、MSN、微信、微博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了解旅客需求,关注旅客心声,鸿雁班组在班组文化建设中引入了“博客论坛”这一栏目,定期将国内外时事动态及业内新闻及时向班组成员公布,并在网络上注册开通鸿雁班组微博,为乘机旅客发布最新航班动态,向那些没有乘机经验的旅客介绍乘机小常识,进而为出行旅客提供顺畅、愉悦的服务体验。在为旅客第一时间排忧解难的同时,及时将旅客对机场安全服务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反馈在栏目中。

朝气蓬勃奏响“和谐曲”群策群力筑起“文化墙”

刚开航时,待检旅客王女士咨询一名安检员:“小姑娘,请问这里就是安检口吗?”。“小姑娘、小伙子”,多么亲切的称谓,这也是大多数旅客对安检员工的称呼。确实,巴彦淖尔机场航空安保部的16名成员都是80、90后的年轻人,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使得整个班组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也使青春活力成为鸿雁班组的显著特征。从班组名称开始,到班组精神、班组承诺、班组文娱活动,再到业务能力考评表,从最初的没有头绪到后来的字斟句酌,点点滴滴都渗透着这群年轻人对成立班组的渴望与期待。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大家用“团结就是力量”烹制出的“鸿雁班组文化墙”这道清新“家常菜”终于新鲜出炉。

鸿雁班组文化墙包括两个板块,一块是班组文化墙,另外一块是航空安保部月度考核一览表。其中班组文化墙大体分为四项内容,分别是成员简介、文化体系、业务标兵、娱乐活动。文化墙以色彩靓丽、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了班组建设活动的全貌,成为推进班组建设活动的有效载体。

“班组有了自己的文化,大家的工作也会更上一层楼,这是班组文化建设给员工们思想上带来的新变化”,X光机操作员郝伟讲到。每次走过班组文化墙时,班组成员都会驻足看上一眼,“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的班组文化理念,时刻激励着每一位班组成员,也对班组成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组建设文化理念时刻提醒着他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巴彦淖尔机场:孙若怡王钟爱

第二篇:怎样传承企业文化

怎样传承企业文化

导读:没有传承的企业就像一个徘徊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一样——或时进时退,或步履蹒跚。如何把家族式企业中那种良性的传帮带模式引入我们一般性企业当中呢?

相传日本庆长年间,军阀割据,如中国历史中的春秋战国时期。枭雄四起的乱世中有一股以德川家康为首的势力最为强大,在德川幕府中有一个叫小林的谋士,为德川家立下了显赫的战功,甚至可以说,德川家能拥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势力和小林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这让小林家乡的军阀很不满,于是将小林的家人全部抓起来,欲迫使小林离开德川幕府。忠孝难以两全,小林决定离开。离开前他用五日五夜赶写出治国、用兵之道100余卷,后德川家康用此道治国行兵披靡于天下。

从那个时候起,日本就形成了一种传承文化,如今在日本的企业中前辈带晚辈,老人带新人,即使因急事匆忙调离工作岗位,不能传带新人,也会留下工作日志共新人学习。从日本人常挂在嘴边的“前辈”、“请多指教”等常用语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的传承观念已经形成了文化。日本的这种传承文化使他们的经济飞速发展,因为后来人不必浪费时间与精力重复去走前辈走过的老路,只要继承、发扬即可,这样便大大地提高了发展速度。日本二战后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跃居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与其不走重复路的传承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

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十分推崇这种传承理念并纷纷将这种传承文化导入自己的公司。而在中国企业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传承文化,甚至我们对传承这个概念都很模糊。中国有几句民间俗语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观念:“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宁舍千金,不舍一技”等,这种观念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也因此致使很多优秀的技能失传。

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很多企业形成了企业要维持正常经营就离不开某个人的奇怪现象,离开后,企业就无法运转或出现倒退,一些高技术行业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一般性企业中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导致管理混乱、工作交接断档的情况也很多。接手工作的新人,几乎要从头做起,这样便影响了企业发展速度并付出大量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先生常提到:“人离开,把经验留下”的理念,因此,蒙牛也有了今天火箭般的发展速度,除了牛总管理有方,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外,重视技能与经验的传承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蒙牛把这种经验的传承由制度性转到了文化上,使其深入人心,也为组织带来巨大的收益。家族式企业发展速度快的原因除了团结、向心力强外,也与经验与技能易于传承有关,所以这样的企业发展都很快。没有传承的企业就像一个徘徊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一样——或时进时退,或步履蹒跚。如何把家族式企业中那种良性的传帮带模式引入我们一般性企业当中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1、关键岗位建立工作日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的工作,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扫地,都有其经验与技巧,对于一些高技能、繁琐复杂的工作更是如此。能够不必去一一适应与探索一项工作,效率必然可以大大提升,对于一些具有失败风险的工作来说,前人走过的足迹对其工作具有莫大的助益。如果以工作笔记或电子文档的形式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记录下来,不仅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对下一位接手工作的人员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企业积累的一笔财富。但这种方式切不可留于形式,应首先以制度约束为起点,而后要有监督,有使用,有管理,否则,写出的工作日志即使如山一般多,却堆在档案室里成为蜘蛛安家的乐园,也毫无意义。

2、完善的交接制度

老员工离开公司时,能够把一些重要的事物与未完成的工作交代给新员工及其他同事,将使新员工能够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工作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但遗憾的是,在我国企业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多,经常见一些员工离开企业时不做或敷衍交接工作,甚至一些带有不满情绪的员工会把重要资料、数据删除销毁,这对公司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损失。因此,严谨、科学的工作交接制度就很有必要,如交接复杂的工作可以以1—3天(根据行业特点不同而定)为带薪交接,若超过这个合理的足可完成工作交接的时间则进入无薪交接,直到交接工作完毕,可由未付工资、担保金、奖金等为牵制手段。但是这样毕竟是被动的手段,能够由制度为基础,慢慢走入文化层面,在公司建立良性的交接习惯,才是上策。

3、建立人才培育机制

不要等到需要用人时才现去找人,这样即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员工,匆忙上阵也肯定无法马上胜任工作。因为再优秀的员工也有一个适应与磨合工作、环境的过程,不要小瞧这些因为磨合与适应不顺利所产生的工作停滞与倒退。企业就像一个高速运转,齿轮众多的精密机器,任何一个齿轮的工作失常都会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转,将因此造成的工作效率降低损失进行量化,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具体计算而忽略罢了。一个匆忙上岗的员工和一个经过适应、磨合并获得了前辈的经验与指点的员工,所产生的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当年美国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说,通用在为一百年后的的发展储备人才,正因如此,GE才有了长期高速而稳定的发展。

4、走好第一步

所谓第一步就是能够给新员工和老员工相互一个良好的开始,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这样对于后面的顺畅沟通,紧密协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新人入职时开展欢迎新人的见面会或交流聚会,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中,新员工很快就会消除生疏感,与老员工的接触在这种非工作,非正式的场合,自然轻松随意,容易建立友谊,为彼此留下好印象,也对工作的交接与学习非常有帮助。而直接让新老员工在工作中相识,很容易因为工作原因或气氛原因,使双方难以有效沟通并建立正面的情感基础,甚至可能在无形中产生敌对情绪,对新人的工作产生巨大的障碍。

5、把员工总结的经验、成果与奖金挂钩

自己辛苦摸索出的工作经验与技巧,很多人是不愿意与大家分享的,如果这些可以提高效率的经验技巧可以让大家都掌握,对提高工作效率将有巨大的帮助。作为企业,应该设立一个员工贡献奖或与月、年的奖金直接挂钩,让利益驱动员工钻研、总结经验并乐于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而相较其这些经验技巧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付出的一点点奖金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现在一些生产型工厂就采用了物质奖励的方法来改进生产速度与质量,都有不错的收益。

6、设立荣誉奖

人类对情感层面的需要绝对不逊于对物质的需要,因此,企业设立精神层面的荣誉奖励同样可以达到调动大家参与积极性的作用。将奖项颁发给乐于将经验传授给他人的员工,与实物奖相结合。比如,将员工的经验心得刊发在内刊上共大家学习阅读、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组织学习员工的工作经验或把某些员工的小发明用其名字来命名等。慢慢在公司形成良好的经验积累、传承氛围。

没有传承,就没有了文明,没有传承也就没有了历史,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传承则永远也长不大,做不强。从现在起,重视起来传承的重要价值,让传承的种子在企业生根,让传承的文化在企业传承。

第三篇:企业文化传承

企业文化传承

何为文化,何为传承,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痕迹,她在文人雅士津津乐道的字里行间,在劳动人民风雨兼程的田间地头,她可大到一国之内,也可小到一家之间,她象征着顽强不息的生命力,只要文化不灭,民族就尚存,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亦是如此。企业优秀文化的积淀,必将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体系,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

一、企业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1、企业文化具有连续性。

一个企业的文化总是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吐故纳新,淘汰落后成分,吸收先进因素,遵循着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变革规律,不断演进与成长。

2、企业文化可以凝聚人心。

一个企业现在所取得的辉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步迈进都汇聚了智慧和汗水,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如同传递一个接力棒,是一种情结的传达,是一种感情的寄予,更是赢得企业向心力,凝聚人心的有效方式。

一些历史悠久老国企,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应善于总结和提炼,这样承前启后,既是对企业发展历程的尊重,更是对老员工感情的尊重。

二、企业文化传承不完善的危害

企业文化传承的不完善现象不是某个企业的个别现象,而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时有发生的。在大兴企业文化建设的流行趋势中,很多企业一味的追求创新、创新、再创新,却忽视了企业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势必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危害:

其一、企业文化传承不足,造成不良现象滋生。反映在不同的企业,可能会出现推诿扯皮、部门本位主义、沟通不畅、效率下降、出工不出力等不良现象。其

二、文化理念的传导缺乏系统性,缺乏持续推进的形式和措施,使文化成为“断代体”文化,削弱了文化的生命力,降低了文化的凝聚作用,体现在凝聚力下降、各部目标不一致、人员流动率增加等方面。

其三,对于集团公司来说,文化的层层削减会导致分公司地域文化的产生,削弱总公司的影响力,形成独立王国现象。

三、企业文化需有效传承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企业形象、内化于员工心中的,它包含了由企业员工所共有的愿

景、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特征等表现形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团结和凝聚员工的力量。一个企业只有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但是仅有灿烂丰厚、内涵隽永的企业文化还不够,还需要将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融汇到员工中,让他们心中产生共鸣,只有让企业文化影响所有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才能够真正使企业文化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企业文化必须传承,没有传承,割断历史,就等于放弃企业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资产。但是,企业文化也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因循守旧,不能与时俱进,企业就可能停滞不前,走向衰败。因此,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不能顾此失彼。但企业处在不同的形势下,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能同等施力。应该在理顺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的前提下,在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与时俱进的同时,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并传承与创新。

第四篇: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发挥着凝聚、规范、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我公司通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弘扬公司“坦诚、合作、创新、双赢”的企业精神,牢固树立“精心于建造,专注于品质”的企业经营理念,使企业文化在核电建设过程中发挥凝聚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

下面,结合国家首个**项目——**项目的党建工作,探讨一下企业精神和经验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一、企业文化在基层中的运用与传承

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落地生根”,无法“落地”的文化就只是口号,只有倡导者的激情,却没有响应者的行动;无法“落地”的企业文化更像是空中楼阁,即使建构起健全的文化架构体系,也只能悬在空中。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传承,将理念转化为认知与行动,从而确保文化的“落地”,这就离不开企业文化的运用与传承。企业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不同的工具和途径,将已设计出来的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呈现出来,并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所认知、认同。企业文化只有通过有效地传承,才能真正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去。传承企业文化的具体意义表现在:一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为企业创造文化品牌,提升产品或服务品牌的附加值;三是增强客户或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感;四是以文化的感召力影响社会。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让文化理念融在思想里、沉淀在流程中、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要达到这一境界,企业文化传承必不可少。因此,传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跟得上历史发展的、适合企业特性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仍需传承和发扬。无非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在**建设中的实践

**期工程是国家首个**自主化依托项目,它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技术(美国**技术),一期工程计划建成的两台容量**机组,分别于202_年和202_年投产。建设**的历程,对全体建设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历程。

作为**工程混凝土专业化生产单位,我公司全面负责**站混凝土供应任务。为优质高效地完成一期工程的混凝土供应任务,公司高度重视,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分公司。并紧密围绕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安全、质量、效益等目标,以企业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建设全球示范工程,打造优秀**建设团队”为目标,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营造出一种有序可控的管理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健康活泼的文化环境、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推动了企业文化在施工一线的落地生根。

(一)宣贯核心理念,提高文化自觉 企业文化的形成,首要和关键的是要让所有员工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如何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建设呢?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抓好企业文化内涵的宣传。首先,通过举办企业文化宣讲培训班、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征文、观看企业发展历程、现场宣传标牌、企业文化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贯企业文核心理念,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发展历程,宣传**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让员工们充分认识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增强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其次,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管理之中。传统的专题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时期,企业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即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结合**建设的实际,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并最终服务于工程建设,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自工程建设以来,针对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断探索,开展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经验,概括起来就是“推先创优”,以推选成长先锋、十佳青年、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为契机,以工作岗位为舞台,通过老员工对新员工传帮带,鼓励、帮助青年成才,引导青年为工程建设做贡献。”具体做法是通过先进、十佳青年及劳动模范的推选,广泛动员、树立典型、积极宣传、常抓不懈。通过各类的先进推选,使大家有机会证明自己是企业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并将更多更高的荣誉给予他们,对当选的青年先进通过文件、宣传板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使他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带动更多的青年职工积极投身工程建设。三是结合公司的实际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提炼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管理理念,大力倡导学习创新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开展管理程序、竞赛、HSE管理为代表的标准化管理理念等培训,并在员工中开展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理解企业文化,并时时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之中。

(二)采用现代的先进的科技手段,创建网络化体系。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网站等媒体的所有优势,开展新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要挖掘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巨大潜能,发挥近年来到公司工作的大中专生的专业技术,利用好网络技术,搭设理论与实践交流平台,建立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园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创造更为新颖、有效、适应现代人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

1、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团队创新

***技术的自主化依托项目,由于是世界首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全面掌握第三代**建造技术(模块化施工技术)的混凝土生产、供应,实现**建设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后续**建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目标,一方面组织全体员工全力以赴生产、服务好工程,提供合格的混凝土,确保施工单位各项重要节点如期完成;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员工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宽广的视野,结合三门核电建设的实际,推进管理和技术的创新。

在管理创新上,结合世界首堆**特点,在管理、技术、思想观念、知识信息、工作思路、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了探索工作创新,我们将年轻的大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以技术主管为组长的**资料收集小组,对在三门核电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信息、技术、生产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制定团队建设目标、定期追踪新员工思想动态、落实员工业绩考核、推先制度,加强年轻人心理疏导等良好建议,为推进各项工作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技术创新上,结合**工程施工工序繁杂、难度大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年轻人、技术带头人等开展各类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优化等工作,在前无技术数据参考的前提下,做了上千次的混凝土的试验,完成了上百个混凝土配合比,攻克了泌水、色差等技术难关,一次性浇筑自密实混凝土202_多方,这在核电建设史上是从来没有的。

通过课题攻关和管理技术创新,我们既解决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难题,确保了**电施工质量安全,节约了费用,又为分公司培养了一支具有学习创新、开拓进取、团队协作的优秀核电建设团队。

2.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既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理论,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改变企业中最活跃的成分——“人”来达到改变企业物质产品、行为、制度和精神状态的目的;以思想、观念、精神和文化因素为改造对象;追求对企业活动整体、长久和系统性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目标,相应的工作内容、方法、措施都会因势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

3.突出关心职工群众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有形的服务、无形的引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民心,增强向心力。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受到,职工群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思想认识问题外,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因此,在解决职工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时,要注意掌握情绪,研究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解疑释惑,又排忧解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首先要坚持把为职工办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从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每年有计划地办几件影响大的、员工欢迎的实事,努力寻求解决职工思想疙瘩的方法,增强说服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机制。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力的组织保证。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实行公示制度,对有关人事任免、职称评聘、工作分配调动、资金发放等关系到职工生产、生活及单位未来发展的重大事项先予公示,增加工作透明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鼓励职工对企业发展、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批评,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个团队有了完善的管理、文化建设和组织工作程序是运营好一个团队的基本前提,但关键在于如何将执行力提升与夯实,并能否实行常态化管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坚持领导带头、员工积极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前提是领导重视,基础是全员参与。虽然企业文化是自上而下产生的,可要实践文化这张蓝图,是缺不了自下而上的完善,即员工积极的参与。因为员工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提升管理的目的。早期的企业文化主要倡导服从企业管理者,具有典型的“经济”性,这样往往会导致员工产生人即是企业“赚钱工具”的想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在成长起来的企业而言,“上下同欲者胜”,管理层与员工达成一致的文化理念,才能无往不胜。

(二)、增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融合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中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要对施工生产、经营管理产生作用,必须进一步做好三者的融合性。一是避免企业文化的生搬硬套和机械搬抄,不能将文化建设作为硬性指标来做,使文化形式化;二是要进一步做好基层文化的融合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宣传材料的制作,要与本公司的精神风貌相吻合,要站在将基层文化内化为员工的思想,外化为员工行为的高度,切实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三)、寻找薄弱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好的团队总在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加以完善。公司经过几年的运转,同样在管理上、企业文化建设上沉淀了一些盲点和弊端。比如规范化的操作、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引用、员工思想波动预防与消除等等仍需加强与改进。

1)、项目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思路

管理好一个团队的基本前提,关键在于执行力的提升与夯实,以及能否实行常态化管理。核电项目的不同阶段,一个团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初始阶段,员工心中充满热情与希望;高峰时期是员工埋头苦干,工作现场热火朝天;而收尾期,往往会产生低落情绪,许多管理问题会在这一时期凸显。单位成本、规范化的持续管理、员工间的和谐稳定、质量安全等等,都会在收尾期被激化。

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思路,这样才能使一个团队从始至终处于“受控”, 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团队建设至关重要。

2)、因势利导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团队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从不缺乏暂时性的拥有高昂斗志。但长期的简单重复工作往往会造成工作疲态,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如:受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导致我国核电项目的缓建,职工的收入由此受到影响,业余生活趋于单调等。导致职工的思维、言论、活动范围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状态,加之不同的人在性格方面、理解能力方面、文化水平方面、社会阅历方面、以及适应外部环境挑战的能力和态度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异,对于同种事物、同种现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思想。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因人施教,因势利导,要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

第五篇:《坚守企业文化传承》演讲稿

坚守企业文化传承演讲稿

做企业也如行舟,不进则退。对于一个渐入佳境的企业来说,一旦抱着守业的心态来经营事业,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回到原点;同样,也只有始终心怀创业激情的企业,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战斗力,不断前行,最终在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不少企业创业几年,刚刚开始非常有信心,但是俗话说的好,创业容易守业难。有的企业在开始光环下,一天天消磨了自己的意志,短短几年,就磨灭了曾经引以为豪、曾经反复强调、曾经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创业激情。当企业进入稳步发展期,究竟是保持一种创业的激情更好,还是怀着一种稳健经营的心态更重要?

让我们看看身边的故事——中崛供水。创业五年,始终如一,有不少人都被他们的火热激情,他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企业责任感和他们始终坚持创新的精神所震撼。只有脚踏实地,褪去浮躁,才能获得成功,如今中崛也在无负压供水设备市场上小有成就。而对于,富有创业激情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而企业文化的传承也显得如此重要。

1、企业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传承。如果前辈们都已经丢掉了这种企业文化,再指望后继者保持这种企业文化,显然不可能,因为后继者们从进入这家公司,就没有感受过这种已经逝去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次征文,更重要的是一种蕴涵着这种企业文化的行动力体现,尤其是领导层、核心层面在这方面的体现。只要每一拨新来的外围人员都能感受到内在的这种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必然能够透过时间传递给每一个人,不是被磨灭,而是被放大。

3、找准企业最核心的文化诉求。创业激情是每个企业在初创时期成功的必备要素,但在进入发展期,这种相对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是否更应该演变为一种融入激情的行动力文化,比如创新;又或者让这种无法永恒、澎湃似海的激情细水长流,转化为一种更持久、更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比如稳健。

所以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其应该如“传家之宝”一般永续传承下去,坚守创业的激情,如中崛一般保持高昂的热情和对未来蓝图的努力,点燃每一位员工的无限创造力与激情!(本演讲稿由中崛供水编辑提供)

塞北明珠 传承企业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