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标准化论文
编辑:诗酒琴音 识别码:18-800156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7 12:00: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标准化论文

推广班组建设标准化,确保企业细胞健康化

摘要:归纳了电力企业班组标准化的功能与特色,分析了标准化建设对班组管理的作用和影响,对标准化与班组管理的有机结合点在实用化中应进一步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标准化 班组建设 安全生产

1引言

标准化班组就是统一、通用、模式化规范行为的班组。班组标准化建设就是将班组管理全过程需要实施的标准,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化要素加以识别,建立标准体系并进行系统管理,以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提高班组各项工作的有效性。班组建设是以标准化为抓手,充分发挥员工自主管理作用,大力推进班组建设,实现了员工素质与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让班组“细胞”活力十足。其中,标准化班组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生产的标准化。

2班组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及经验

班组是电力企业最基本、最基层的组织单元。电力企业各项生产、检修任务最终都要通过班组来实施完成,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形象、行风建设及生存竞争力等诸多方面。

2.1班组标准化建设经验

2.1.1人人都是管理者

班组长是电力企业基层组织的工作核心,是各项生产任务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班组推行“项目班长”管理模式,让每一个人都依据特长负责若干项工作,对整个工作实行PDCA闭环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既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激发了每一名员工的激情与活力,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和班组成员的责任感。

2.1.2宣传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

(1)注重转变观念,增强安全意识。事故无外乎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归根到底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班组成员必须克服僵化及麻痹思想,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树立零事故的思想理念。电力行业是一个安全风险较高的行业,任何一个电力职工都是不愿意在生产工作中受到人身伤害或发生电网和设备事故的,如果把职工的这种愿望作为一种企业财富,形成大家一起来向“零事故挑战”的共同意愿,就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再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就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准则,这样,任何事故就做到有效预防和有效控制。

(2)加强重点控制和预防。要实现零事故原则,必须把岗位主体与客体的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危险点事先辨识出来,加以控制和解决,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对班组安全生产现场来说,对重点、难点、危险点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在带电设备与停电设备之间、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生产现场、登高作业攀登处等必须悬挂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并设专人监护,要从整治思想上的危险点人手,克服思想上麻痹和行动上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做到五到位,即安全思想教

育到位、岗位“安全职责”履行到位、实施措施到位、具体行动到位、事前预防到位。要在发生事故因素、潜在危险、重点对策、预防措施等方面下功夫,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处理的能力,达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3)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群体行为,单纯只靠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全员参加即大家共同参与,站在安全生产的立场与工作岗位角度,以零事故为目标,主动查找所在作业场所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因素。班组每个员工对承担的作业项目,生产场地作业的难点、危险点了如指掌,对可能会发生哪种伤害,引发哪类事故,做到心中有数。事故的突发性、隐蔽性和多维性,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系统性、动态性、群众性,只要班组把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班组全员行动起来,每一个工作班组成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的防护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抓好“自保、互保、群保”的安全监督工作,在生产现场广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努力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过程无危险。

(4)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教育职工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这样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应该再提高一个层次,使之达到“我会安全”的程度。一个员工连自己都不会保护,怎么会保护好他人呢。安全教育逐步从“要我安全”的被动式教育,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主动式教育,只有“我会安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基础,职工的生命安全问题更是一个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做好“我会安全”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公司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

2.2明确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心理学讲,生产现场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是一种逆向思维,是从可能发生的后果去提醒人们注意。因为“讲危险”比“拼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直观性,更易被职工接受,更易引起职工的注意,从而更能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分危险点分析和工前五分钟活动两步骤进行。前一阶段主要是发掘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后一阶段是重点落实预防措施。电力系统现行“安全票”、“操作票”管理制度,又是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的内容:通过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应明确几个问题: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作业现场状况、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隐患、填写“安全票”、“操作票”等;落实危险点控制措施。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程序: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即发现问题、研究重点、提出措施、制定对策、监督落实。

在组织班组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点工作:(1)强化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要把正确处理好违章和反习惯违章工作与安全教育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在反违章和习惯违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规》等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组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学习和讨论,利用安全宣传栏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好宣传教育,注重激励作用。(2)班组长要事先准备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开展活动前,班组长要对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所进行课题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准备,以便开展活动时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引导性发言,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大家在活动中

受到教育。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应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不能一言堂,应让所有班组成员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提高活动质量。(3)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形式要直观、多样化。班组长可结合电网和生产现场状况,画一些作业示意图,便于大家分析讨论,或在作业现场进行直观的、更有效的分析,也可随着作业现场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危险点进行动态的分析。同时要抓好“安全票”、“操作票”的审查和整理。

3班组标准化建设的体会

毋庸置疑,标准化建设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使得整个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变革。对于一个电力企业来讲,班组是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部分。因此,标准化在班组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次变革中,班组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使得整个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班组标准化建设活动,既是加强班组建设的有力举措,又是以班组为核心推动基础治理的重要形式,各治理部门要增强责任心,善于在创建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和落实加强班组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动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标准化论文

推进电力企业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当前在电力企业快速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进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困难,这些困难导致一些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渐显现:一是山区土地资源稀少,工业不发达,电网建设征地、用电客户拓展等方面,与周边利益群体产生各种矛盾纠纷。二是电网建设发展快速,给各项原本基础不尽完善的运行、检修、维护工作带来规范操作上的矛盾。三是企业文化现状与企业科学发展还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由于基层单位,如分局供电站、变电站、保线站等基层员工远离城镇、远离亲人,生活和学习条件相对较差,员工个人发展环境恶劣,不利于员工素质提高,造成员工个人发展滞缓,员工在思想上有波动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和谐发展等。

如何解决上述面临的困惑与难题,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是我们每一位电力人都应该考虑和深思的。立足于解决电力企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提出在促进“四个和谐”中缓解矛盾、解决问题,实现电力企业的科学发展。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元素,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夯实了基础,国家电网这个品牌才会永远矗立不倒,也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得到加强,企业才能可持续的健康的科学发展。所以要强化基础工作,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及执行能力。要注重抓好员工的能力培训,通过确定岗位责任,搞好岗位规划,考试竞争上岗,让优秀人才登上展现才能的平台,使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达到和谐,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员工现状,考虑在基层员工中突出“能力关怀”,制定“三给一求”政策,即给机会、给平台、给待遇,谋求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观。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员工的发展成长,只有员工个体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企业的核心力量才能得到加强;而员工的成长发展,更离不开企业提供的发展平台,离不开企业的精心培训。所以要努力做到企业给优秀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员工谋求与企业同发展、共命运,在共同发展中达到和谐,在和谐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每年都有一些大中院校、复转军人这些新鲜血液补充到电力企业中来,如何使这些新入局人员迅速转变身份,适应工作环境,发挥原有的业务特长,提高工作能力呢?我们提出在新入局的员工中要突出“技能关怀”,就是在强化技能培训中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掌握他们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缺点与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培训学习,采取干什么学什么,做什么精什么,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提高。同时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为员工的成长发展提供健康和谐、公平公正的成长环境,努力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同发展提高的良好氛围。并且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认真研究常规培训教育和多种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完善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健全全体员工培训机制。始终着眼于生产人员强业务、营销人员树形象、管理人员优素质的培训思路,逐步明确每个岗位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要紧密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继续大力开展贴近岗位实际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继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企业培训文化氛围,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型的电力企业文化氛围熏陶,以及人人争当学习型员工的学习态度,使新生力量业务素质得到快速提升,以此达到在适合的岗位放最和适的人,让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工作,人尽其才为我所用。

在农电工管理及招聘其他临时工时中突出“职业关怀”。众所周知,电力行业一贯以来对农电工管理工作比较重视,非常关心农电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基层单位采取各种办法和手段,积极解决农电工的“三金”问题等,诸如给供电站配发洗衣机、生活用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等,为他们解决了很多生活福利方面的困难,在农电员工中得到了普遍的赞扬。农电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普遍高涨,优质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在劳动保护、福利待遇方面给予相应的关怀,注重农电工的职业健康,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明确三新战略,使农电工有归属感和自豪感,促使农电工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为广大农村、农业、农民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的出台,积极鼓励员工抓住机会就地成才,树立终生学习、自我成才的意识,健康成长,快速成才,在工作中施展才华,从而推进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发展和谐。

陕西省电力公司近几年提出“一保客户满意、二保政府放心”的服务理念和“三二一”发展战略,全方位、全身心为地方经济搞好优质服务工作。陕西地方小水电以及地方农电单位发展趋势良好,地方政府和农电局等纷纷筹建变电站、架设电力线路,发展电力客户,在利益的各个方面参与供电市场的角逐。而长期以来,陕西省电力公司的优质服务形象赢得了广大电力客户的信赖,售电量、行风测评年年保持优秀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所以要进一步在与地方政府合作中,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努力尽到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支持并参加地方各项活动,真心帮助地方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解决用上电、用好电等问题,真正做到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同时要尊重和团结地方农电局以及政府投资的小水电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法津法规,公平竞争开发客户,以优质服务拓展开发电力客户。在发展策略上,未雨绸缪,尽早谋划,积极进行电源布点,构建电力网络,为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协助地方搞好水电开发,以及农电客户的电网改造和设备的修试维护工作,用真诚的服务获得地方农电系统的认可和信任,真正达到双赢、共赢得的良好发展局面。同时要积极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明确电力需求侧管理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按照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推荐电力客户选择高效能低损耗的用电设备,做到既节能又省钱,以实际行动和效果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到共赢、共同发展。不断推出贴近客户、贴近小区、切近农村、贴近实际的优质服务新举措。健全供电服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切实履行供电优质服务承诺。以高品质的服务赢得市场、赢得客户广泛信任。建立和谐的供电用电关系、企业与政府的互补关系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共赢关系,促进电力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利益和谐,从而使企业走上良性竞争、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来。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对其主要任务做出了部署,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电力行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就必须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做到节约土地资源和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一方面坚持把勤俭搞建设的理念贯穿到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安全质量监督等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上,在确保电网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达到节省投资、节约能耗、降低造价的目的;要搞好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工程招标管理、合同管理,强化施工监理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另一方面把创新的思想、绩效考核等先进的管理办法运用到电网建设、运行检修维护等工作中去,通过规范化工作促使企业和谐发展,使其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新的亮点。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建设电网,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力企业,悉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完善企业标准、操作规程,强化规范化操作,尽快使运行维护检修人员适应电网快速发展,达到适应电网快速发展的和谐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检查考核细则,按月度、季度进行检查考核。重点加强员工现场操作规范和事故隐患、整改能力的培训。通过上述工作的落实,使规范化运作与电网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总和,在这种创造性活动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企业员工。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有机体,那么员工就是构成这个有机体的活细胞,企业就是由一个个活细胞组织而成。而企业文化正是从一个个干部员工的工作作风中体现出来的,作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企业持续兴旺发达,和谐繁荣。从陕西省商洛供电局员工中提炼出来的大文精神就是一种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干群关系和谐,共同想事情、谋事情、做事情的创业精神。要大力弘扬大文企业文化精神,构建独具商洛特色的供电企业文化体系。诸如归纳提炼大文精神的宣传口号和标语,悬挂张贴大文精神宣传画、宣传手册,使每个员工理解大文精神的实质,明确落实大文精神的作用和效果,使全体员工的服务理念体现在口号上,口号标语落实在具体工作行为中,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做到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而全面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通过邓大文企业文化精神的激励、感化,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各项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内塑企业精神,外树企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培育企业员工树立文明风尚,弘扬大文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甘于吃苦、能打硬仗的顽强作风,想事情、谋事情、做事情的创业精神,通过提升企业的文化和谐推进电力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认识到,发展与和谐之间形成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关系,许多矛盾和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企业就会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和谐离不开发展,企业发展了才有能力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升企业文明程度;才有能力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和谐是一个不断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只有努力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矛盾,才能实现持久的和谐。科学发展离不开和谐,实现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一致的步调和统一的思想,而建设和谐企业正是引领发展方向、克服矛盾的指针。如果为图一时的快速发展而牺牲企业的和谐稳定,那么,这样的发展很快就会受到局限,甚至寸步难行。因此,一定要把和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建设“四个和谐”推进电力企业科学发展。

论我国快递公司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林 侠

时间:2009-2-23 15:19: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Google提供的广告

Erp管理系统www.teniu.cc

全球顶尖师资,终身教育平台,培育全球 化经济中领袖人物,热线:010-64492021

[论文关键词] 快递 标准化管理 现状及策略

[论文摘要] 我国快递企业在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物流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现象;物流标准化管理思想和制度宣传贯彻不够;标准实施组织执行不力,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够。针对国内快递企业在物流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①转变观念,找准定位;②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③加强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

物流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为了提速快递运作效率,都积极致力于建立现代物流标准化管理系统。

我国快递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快递业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更是相对落后于快递业,影响了我国快递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快递系统之间以及与国际快递系统之间的兼容。

一、我国快递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现状

1.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流通业现代化的基础。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标准化可以加速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极大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益。标准化不仅是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物流发展的基础,我国物流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标准化的问题。物流标准化包括物流软件、硬件的标准化。硬件标准主要是指物流运作过程中相关机具、工具的标准及配套标准,从一个作业流程到另一个作业流程衔接的标准,物流仓库、堆场、货架的规格标准、建设标准,信息系统硬件配置的标准等;软件标准是指物流信息系统的代码、文件格式、接口标准,物流管理、操作规程等。

2.我国快递企业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分析

根据物流标准化总体规范和快递业务的需要,快递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在统一的品牌下设置组织机构,包括机构名称、岗位编制、职责的标准化,企业的标识、着装的统一等,还有规范的目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制度。②物流业务的标准化:包括有关快递专业物流术语、业务种类、服务内容、计量单位、客户服务合同、物流单据、标签、业务流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化。③物流网络的标准化: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设立原则、选址、规模、设施布局、设备配置、标识的标准化,车辆尺寸、载重量、车厢标识、包装、运载容器、装卸搬运工具等的标准化。④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客户编码、货品编码、容器编码、储位编码、订单编码的标准化,物流信息系统文件格式、数据接口标准化等。

目前,我国快递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和体现在在快递操作流程相关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快递各个站点及集散中心的流程操作按统一标准来进行,即SOP(标准化作业流程)。SOP,英文意思是“STANDARD ORPERRATIONPROCESS”,可以理解为标准操作程序,也可以称为标准化作业流程。我查了很多资料,只查到了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下的定义。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下的定义是“对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先后顺序、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称为工作程序标准。工作程序标准是工作标准的一种,其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条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求得最佳工作秩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标准操作程序”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标准的程序,而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的定义更强调的是标准和规定。因此,我们可以把SOP定义为“达到了工作程序标准要求的程序或流程。”

我国一些快递企业通过了SOP,它的整个操作流程如调度、取件、站操作、集散操作、派送等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制定了标准规程,快递操作的工作人员如客服人员、调度、递送员等也都规定了统一的操作规范和作业要求,不仅如此,许多快递企业在邮政编码的正确书写、快递服务人员的着装、操作区域的安置、安全监视系统、派送车辆的标志、检修维护、取件派送的管理要求、递送员出车、取件、理货、交接、信息的发送及接收、分拣、装袋等涉及到快件流转的方方面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标准的制定,为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操作标准的制定,微观上使公司运作更加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货物、人员及车辆的安全性,使公司以统一形象、标识和服务规范面对客户,提高了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宏观上起到了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开拓了市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规模效益等作用。

标准的制定不一定代表标准执行的到位。在标准执行过程中,企业中存在草草行事,走形式,不照章办事的现象,没有起到实质作用,经常发生不按标准操作的现象,致使快件丢失、延误经常发生,为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影响了企业的形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物流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现象,有了标准也不认真执行,对企业标准的实施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有“人治”而非“法治”现象。实际上,标准的知识应该当成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必修课,在思想上树立企业标准就是企业的法规,必须严格自觉遵守。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是物流标准化管理的内行和支持者,只有增强全员物流标准化意识,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秩序,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物流标准化管理思想和制度宣传贯彻不够,致使部分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建设作用认识不够。管理人员对物流标准化作用和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甚至不知道物流标准化到底是干什么的,对物流标准化的认识上不去,甚至错误地认为物流标准化会约束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提高。相对来说,快递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而他们直接面对的就是顾客和操作的货物,如果他们对物流标准化作用缺乏认识和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直接影响的就是顾客满意水平和货物操作质量的降低。

(3)标准实施组织执行不力,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够。标准化的建设并不是把相关的标准化制定好了就完事大吉了,标准化的组织执行和监督反馈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否则一系列的条文和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丝毫起不到它应该有的作用。

二、我国快递企业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所谓改变观念,就是提高大家对物流标准化管理的认识,不要以为标准化管理就是标准化管理部门的事,事实上就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标准的制订、修订要靠标准化专职人员和各专业部门共同完成,靠广大职工共同遵守。同时,强化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法制观念,把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当成法律的要求,把企业标准化工作当做企业完成发展战略目标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从而使企业领导从支持转变为积极推动;同时,引导员工理解,学习和执行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使员工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

所谓找准定位,是指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不仅包括一定时期内标准体系应有的标准,还包括待定、修订的超前性发展的标准,是企业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话动。它不仅为开展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人员使用标准化提供了方便。可以说,一个不断完善的标准体系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佐证。

2.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加大物流标准化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企业物流标准化体系:建立企业合理的标准化组织结构,根据管理要求,制定适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系统全面审核标准的全局性和协调性,克服就事论事的现象;采取合适的策略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突出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任何管理制度不管优劣,只有全面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实现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一个标准制定出来,如果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而落实不到行动上,都只能是一纸空文,是不会发生任何作用的。因此,只有通过贯彻实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的作用和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3.加强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

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执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操作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企业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只有及时配备了标准并严格执行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才能确保操作货物的流转质量。通过监督,一方面可以及时处罚违反标准的行为,另一方面可迅速反馈标准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放任自流,不去监督检查,标准的贯彻就可能走样和流于形式,即使有较高的质量和较高水平的标准,也不会完全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对标准实施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所以,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以一系列制度加强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贯彻实施,并对标准实施进行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督,才能保证企业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总之,我国的快递企业必须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快递从业务人员物流标准化意识,以有力措施保证标准化组织执行和过程监督,只有这样,我国快递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规范企业流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茹宜红:《物流学》铁道出版社2003.4

[2]湛克宇李少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实施策略分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12

[3]李庆满:我国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探讨,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3.16

第三篇:标准化论文

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确保安全生产

摘要 现场作业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本文结合基

层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论述现场作业标准化在保证安生全产中的重要性,剖析了企业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关键词 现场作业标准化;安全生产;确保;措施 1 对现场作业标准化概念的理解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是一种规范,包括规程、规定、规则、要领等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工种、每项作业、每种行为都有自己的标准,对照标准,员工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正常情况下怎么做,特殊情况下怎么做等等。

现场作业标准就是员工在进行作业时的操作规范,用这些规范来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安全。

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对确保安全生产的意义

大家知道,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安全生产,得之于严,失之于宽。如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那么怎样才确保安全生产,重要一点就是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只要我们按章作业,认真执行作业标准,就能确保安全。许多事故教

训一再证明,所有的事故都是由于违章违纪、不执行作业标准造成的。美国保险公司专家W.H海因里奇曾对不安全行为和轻伤、重伤死亡的比例关系做过调查统计,统计结果是300:29:1。换句话说,就是平均每300次不安全行为中有29次受轻伤,1次重伤或死亡。据法国电力部门安全分析研究认为:不安全行为──违章,造成事故的概率为70%--80%。

2.1 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需要

人的不安全行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最终多数都可归结为错误的操作、违章操作。由于每个人所受的教育训练、工作经历、技术水平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造成失误的原因也各异。所以,就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制度等标准对消除现场作业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限制性的规定,规范作业行为,预防、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事故发生,以确保安全生产。

2.2 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是维系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保证

无数先进单位经验证明,现场作业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坚持作业标准,对个人来说,人身安全有保障,对企业来讲,促进了安全生产。

笔者是一名基层工作者,主要从事包装桶制造的现场管理。包装桶制造属于机加工行业,设备多、危险点源多、事故易发点多,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安全口号我们天天在喊,安全思想工作天天在做,但前几年安全形式十分严峻,违章作业、“底、老、坏”现象屡禁不止,碰伤、夹伤等小事故时有发生。2007年至2008年连续两年发生了操作工右臂骨折和手指夹伤骨折的严重机械事故。2007年,一名操作工对波纹辊进行修磨时,右臂卷入波纹辊,导致右臂骨折;2008年一名操作工在进行圈圆操作时,手指卷入卷辊,导致小指骨折。分析这两起事故原因都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造成。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类似的机械伤人事故,既是管理者的失责,也是操作者的失职,教训十分惨痛。

事故发生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不断地反思,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推行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以促进安全生产。2.2.1 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对每个标准、每个制度等进行了具体分析,逐条逐句进行修改完善,力争做到简洁明了、可操作强,避免出现抽象、模棱两可的词语。修改后印成册下发班组学习研究,并将其张贴于每个岗位明显位臵,便于实施执行。2.2.2 制定岗位作业指导卡

“作业指导卡”是在操作规程的基础上,作为调整通知单的形式下发员工,每个岗位一卡,包括岗位、编号、作业内容、作业条件及准备工作、安全环保注意事项、操作步骤、作业完成后状态、执行人、确认人等内容。操作人员进行每一项日常操作均使用“作业指导卡”,执行统一作业标准,避免失误和误操作。2.2.3 严格班组安全会程序

实行领导班组挂点,坚持每天跟班参加班组安全会,严格安全会程序。首先进行安全宣誓,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啄木鸟活动等;二是对经常出现的违章行为进行剖析,杜绝类似现象发生;三是宣贯现场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学习讲解标准的具体内容,并进行现场演练操作,让员工对标准记得住、讲得出,才能做得到、过得硬;四是让每位员工对自己岗位风险危害进行辨识,知道自己岗位危险点源有哪些、有哪些隐患,写出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及应急处臵措施;五是班组每天设立值日安全员,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监督检查。2.2.4 加大现场监管力度

厂领导、安全员每天深入班组生产一线,坚持现场跟踪,查隐患、促整改、纠违章,督查对标准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整改,保证标准的严格执行。厂部还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班组的设备、安全、环境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不合格项限期整改,并按厂部考核办法对责任人和班组进行相应的处罚。

2.2.5 加强标准化、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无特殊情况每周四定期对员工进行4课时的培训,生产不紧张情况下适时增加培训频次。结合生产实际和生产特点,以理论和典型事例相结合,从标准化作业、安全技能、安全知识、习惯性违章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员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防范意识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作业标准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几年的运作,作业标准化在我厂实施效果明显,我厂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近几年再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单位上下形成一种遵守标准、执行标准的良好氛围,作业标准化的实施为我们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场作业标准化已推行多年,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也很全面、规范、精确,但安全形式却不容乐观,大大小小的事故仍在不断的发生。可以说,我们缺少的不是规章制度、作业标准,而是对标准的执行。目前,企业在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认为习惯性作业等于现场作业标准化

工作中,有些人总是喜欢习惯性干法,不坚持执行作业标准,用习惯代替制度,靠经验代替规章,所以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和问题,有的还导致惨痛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有悖于作业标准的工作行为和作业流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彻底摒弃掉。3.2 对作业标准化实施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提起作业标准化,一些人认为有制度、有规程就行了,没有真正督促实施。如何让员工自觉地执行标准,并成为一种好习惯,这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难题。作业标准化不是贴在墙上、说在嘴上、念在会上的“一纸空文”,是需要管理者和作业者慎思、深悟和执行的制度、规程、程序,一点儿也不能马虎、骄纵、草率和懈怠。许多员

工甚至领导在对待标准化作业上,不以为然、不当回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都是事故过后找原因,罗列一大堆因素。3.3 不能长期坚持作业标准化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平凡就是把平凡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坚持一天按标准作业不难,难的是坚持每天都按标准作业。现在许多企业普遍错在这样的现象,上层领导抓得紧了,就能很好按标准进行作业,时间长了就松懈了、麻痹了,放松了对标准的执行,安全隐患也就随之慢慢自身滋生了。3.4 制定的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

以笔者单位为例,我们以前的安全操作规程经常出现:“要求空气压力调至合适值”,合适值是多少?不可操作。“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是多少?不可理解,这样的标准员工执行起来也很难把握,操作性不强。在发生几起事故后,我们对规程、制度进行了严格的修订、完善, 对许多术语进行了量化,更精准、易懂。从这几年的运作情况看,修改后的标准可行性强、易操作,可有效地指导员工的行为,杜绝违章。所以,标准的制定必须目标明确、描述准确,有量化、可操作性强,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工作的目的。4 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的措施

针对目前许多企业在实施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以本人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实施好现场作业标准化,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现场作业标准化的根基在于提高员工素质

人作为安全生产实践的主体,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如何,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并决定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

员工的习惯性违章和肆虐的“低、老、坏”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事故隐患滋生的温床。现在,许多员工存在作业马虎,满不在乎的麻痹心理;害怕麻烦,光图省事的懒惰心理;相信经验,忽视标准的侥幸心理;义气用事,逞强好胜的自负心理;随波逐流,法不责众的盲从心理等,正是这几种心态才导致了习惯性违章。大家干惯了,看惯了,久而久之,违章成为了习惯,习惯当成了标准,事故正是钻了习惯性违章的空子,从而给安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那么如何提高员工素质,拒绝违章,坚持作业标准化?

一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职工日常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杜绝习惯性违章和“低、老、坏”现象;

二是可以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宣讲方式,使员工认识到不按标准进行作业的危害性,认识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杜绝违章作业,坚持现场作业标准化。不是每一次违章都会造成事故,但每一件事故隐藏着一系列违章。

三是利用安全培训,组织职工发言讨论。一方面反思自己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互相之间指出日常工作中发现别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深层次发掘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以此为戒。

四是应把现场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日常学习项目在基层班组推行,要让规章制度、标准真正成为我们工作时的行为准则。由于习惯性违章思想常常先入为主,占据人们的思想意识,我们应用理智克服

任性,用科学代替蛮干。

4.2 加强标准化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学习

运用培训班、讲座、操作比赛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标准化知识教育,学标对标,反复贯彻作业标准,熟知作业标准,对标准有个完整理性认识。向每一位员工反复地输入这样的理念:作业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作业标准人人都要遵。要让“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是企业的灵魂”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大家知道许多标准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的行为准则,有些更是用无数的事故原因和血的教训换来的,是对大量安全生产实践易发隐患部位和漏洞环节的提醒、总结,认识实行作业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作为各级管理层更要成为遵守标准、执行标准的楷模,领导的标准化意识是很关键的一步。

4.3 现场指导跟踪、确认和监督作业标准化的执行

做什么?如何做?重点在哪里?应杜绝做什么。企业应该设立相关专业人员现场应确认、指导和监督。仅教会还不行,还要跟踪确认一段时间,看看是否你真会,结果是否稳定,标准是否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全面性,对安全生产是否能保障作用。如果只是口头交代,甚至没有去监督跟踪的话,这样标准执行起来是不会成功的,这也是许多企业的通病。刚开始信誓旦旦制定了许多标准、制度等,但后面的确认和监管工作却流于形式,才导致最后的失败。日本有一首民谣:没说的,我不知道。说过的,我起码记得。做过的,才是我的本领。

4.4 坚持现场作业标准化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遵守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化是我们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应尽的天职,一刻也不能放松。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平凡就是把平凡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坚持一天按标准作业不难,难的是坚持每天都按标准作业。许多员工一天两天能做到标准化作业,但时间长了,便看惯了,做惯了,思想麻痹了,对眼前的不安全现象、不安全因素麻木了,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思想开小差,滋生懒惰心理,不能坚持善始善终,半途而废,这也是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一大忌。任何的微小疏忽都将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应把工作中的小事当大事。只要长期坚持标准化作业,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起起事故,一滴滴血泪,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我们的神经。安全生产科学中“海恩法则”说:“一切事故的背后总有征兆,而征兆背后又有苗头”。我们只要严格地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自觉地克服和主动地杜绝习惯性违章,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只有把作业标准化牢记在心,贯穿于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当中,才能筑起安全生产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韩绪.现场作业标准化的根基就在于提高职工素质.铁道技术

监督,2001,(9):9-10.[2]荆志敏.基层段站如何加强现场作业标准化.铁道技术监督,2009,(11):6-7.[3]闫啸,王各花.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石油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3):7-9.[4]田淑文.现场管理标准化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初步探讨.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2008,(5):10-11.作者信息:姓名:许佳明

性别:女 职称:工程师

单位:甘肃省玉门油田分公司综合服务处

邮编:735200 电话:0937-3922159 邮箱:ymxjm01@126.com 主要从事工作:现场设备安全技术管理

第四篇:农业标准化论文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资环学院**学号:****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业管理和支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除此加入WTO后,我国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调整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寻找既遵循WTO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WTO《农业协议》中相关农业支持规则的剖析,借鉴WTO典型成员国农业支持的经验,结合我国政府在加入WTO过程中的承诺及农业支持政策运用的实际,提出配套的政策与建议。

关键字WTO中国农业影响农业协定建议

正文前言

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业将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结构的大框架之中。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来说,这是一次新的机遇更是一次新的挑战。贸易自由化是TO的实质,这种观念将冲击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和中国尚未发展充分的产品市场。我国的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是有管农业的法律法规仍然有很大空白和漏洞,这对我国的农业发展非常不利。本文第四章介绍了我国的农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基本问题,并且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在立法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我国农业的基本现状

2.1 农业的基础地位

[1]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可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说。

2.1.1 产品贡献,包括食品贡献和原料贡献。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食品的供应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目前我们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6500困人口的存在使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农业的食品贡献也将随之增大。农业提供的原料数量巨大。算,我国工业原料的40%来自于农业。即使存在着非农原料对农产品原料的替代,但由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经济发展业原料需求的绝对量也不可能减少。

2.1.2 市场贡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市场需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固然离不开国际市场,但主要还是依靠国内市场,我国人口众70%是农民,应该说农村是最具潜力的广阔市场,因此它的扩张规模和速度直接决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实践也表明,每一时期的社会商品销售都是与农民的收入状况密切相关的。

2.1.3.外汇贡献。

农业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业。1950-1989年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就达1937亿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51.23%,而且农业创汇多用汇少,创汇贡献属贡献。应当指出,随着国际粮食市场供给偏紧,农产品出口将具有特殊的意义。

2.2 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特殊国际环境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的农业和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从总体上,有利的方面主要包括:享受WTO现有成员的无歧视贸易待遇,改善我国农产品出环境;获得

参与WTO新一轮贸易谈判的权力和制定新规则的决策权,使我国参与世贸易组织的活动由“被动遵守纪律”转变为“主动制定规则”;有利于调整国内农业业结构和农产品出口结构。但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入世后,国际竞争会我国农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表现在:[2-7]

2.2.1 面临反倾销指控和“绿色壁垒”

反倾销指控使出口受阻。反倾销是WTO允许的一种反对不正当竞争的国际通规则,其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贸易保护方式,具有形式合法、保护期长、不易招致报复特点。西方一些国家常常借此排挤别国产品,我国是受排挤的国家之一。这主要是由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狭小,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多数出口企业愿也不敢独立开发国际市场,而对有利润空间的市场一哄而上,争相瓜分利润,造成 WTO背景下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研究计成本、竟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客观上存在着倾销倾向;另一方面缺乏对国际贸易规的研究,不善于运用合法手段保护自身的利益。多数国内农产品企业在遭到进口国反销投诉时不应诉或应诉不利,给国外同行造成可乘之机,造成巨大的利润损失。

面临“绿色壁垒”。由于我国农产价廉,使进口国无法在价格上对本国农产品加以保护,就借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主义之实,制定了一系列歧视性环保政策。而我国农产品在追求产量的过程中大量使化肥、农药,据农业部植保部门抽样调查,在叶菜上使用过高农药的种植户占了32.8%。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土壤酸化、植物立地环境变劣、抗灾害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食品安全性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得到欧盟等进口国的信任,也都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竞争能力,欧盟2004年5月修改了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将使我国原来出口到欧盟国的上百种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不能再向欧盟出口,这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而言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冲破“绿色壁垒”,增加农产品出口数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势在必行。

2.2.2 农产品进口准入和“黄箱”政策的约束

农产品进口准入降低。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其他非关税措施调控农产品进口,在加入WTO后各种非关税壁垒保护措施被禁用,只能采用关税配额管理和单一关税管理。首先这虽然能够将进口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但配额数量较大其次,按WTO规则,对于原有的非关税措施可以将其合法转化为“等值关税”。由于WTO规则的减让基期1986-1988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而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的“等值关税”为负值。我国将无法使用WTO规则规定的非关税措施关税等值化的手段,这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同样不利。第三,按WTO规则,在不能将原有的非关税措施合法转化为关税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上限约束法自主提出约束关税,但上限约束关税必须承诺取消非关税措施,并通过与缔约方谈判才能确定,而对方又不会轻易放弃对我国降低关税的要价。3WTO《农业协议》的相关规定及中国政府的承诺

3.1WTO农业支持保护的基本框架

WTO《农业协议》中农业支持的规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1 农产品市场准入

针对许多国家利用关税及非关税壁垒限制农产品进口的情况,《农业协议》要求成员国将非关税措施转化为关税,并逐步降低关税,以保证一定水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包括:现行的非关税措施关税化;约束所有农产品关税,包括关税化后的关税;针对关税化的农产品,建立特殊保障机制;最不发达成员列入关税化及关税约束,但免于削减关税承诺。

3.1.2农业国内支持

关于农业国内支持,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的表述,《农业协议》在第6条关于国内支持承诺中认为“国内支持削减承诺适用于其所有有利于农业生产者的国内支持措施”,并采用列举的方式,给定了农业国内支持的各项措施及范围。从《农业协议》的表述可以看出,其对农业国内支持的界定是从“有利于农业生产者”这个角度来分析的,即所有有利于农业生产

者的措施都属于国内支持的范畴。但在实施过程中,农业国内支持有一部分实际上是通过生产补贴的形式来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福利和本国农业生产水平。

3.1.3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是一项对贸易产生严重扭曲的政策措施,《农业协议》不禁止成员对农产品出口实行补贴,但要削减出口补贴。(1)以1986~1990年出口补贴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或在某些出口补贴已经增加的条件下,以1991~1992年的平均水平为基准,从1995年开始,每年等量削减。对出口补贴预算开支,发达成员在6年内减少36%,发展中成员在10年内减少24%。对享受补贴的农产品出口数量,发达成员在6年内减少21%,发展中成员在10年内减少14%。对于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补贴,成员方只需削减预算开支。最不发达成员不须作任何削减。

(2)下列出口补贴措施受削减承诺的约束:视出口实绩而提供的直接补贴;以低于同类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将非商业性政府库存处置给出口商而形成的补贴;利用征收的农产品税,对相关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农产品的出口营销补贴(发展中成员除外);出口农产品的国内运费补贴(发展中成员除外);视出口产品所含农产品情况,对所含农产品提供的补贴。

3.1.4 动植物卫生与检疫措施

与农产品贸易有关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应遵循世界贸易组织《动植物卫生与检疫措施的协议》的规定。《动植物卫生与检疫措施的协议》(SPS)规定:允许各国采取正常的以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及其生长为目的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但这些措施不应构成不公正的歧视,从而造成隐蔽性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限制,所采取的检验措施和依据原则应以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为基础。

3.2 中国加入WTO在农业方面作出的承诺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中国就国内农业市场准入方面做出以下让步和承诺:[8]

3.2.1 降低农产品关税

农产品平均关税由原来的21%降到2004年的17%,其中重要农产品降到14.5%,如牛肉、猪肉、禽肉、柑橘、葡萄、苹果、蔬菜、杏仁、榛子、开心果等关税都将明显减少。除大宗农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进口将取消数量限制,实行单一关税。对于采用配额关税的农产品,配额内的关税要采取低税率政策,配额外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豆油等产品关税也要相应降低税率。

3.2.2放开部分农产品市场

逐步扩大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豆油等大宗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量。

3.2.3逐步取消粮食贸易的国营垄断

在过渡期中国政府对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和烟叶等农产品保留国营对外贸易体制,即由政府指定国有企业专营。但是,并未承诺限制外商外资进入粮棉等农产品的购销领域。同时,在过渡期完成后,中国将按照WTO的要求放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领域,将豆油、小麦、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贸易的一定比例让给非国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

3.2.4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

加入WTO后,中国不再对任何农产品进行出口补贴,特别是对玉米、大米、棉花 等产品进行的出口补贴。

3.2.5在小麦、水果、肉类等农产品贸易上严格执行WTO的动植物检疫标准。完善我国支持保护农业政策的建议

加入WTO,我国农业生产和流通都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农产品要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为了适应新环境,我国一方面要把握好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加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要尽快调整我国的农业发展政策,采取适宜的农业支持保护对策,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兴利除弊,迎接挑战,从而保障我国农业稳定快速发展。

4.1 实施农业支持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实施合理有效的农业支持政策应坚持这样几个基本原则:

4.1.1 适度支持原则。

4.1.2 市场化原则。

4.1.3 效率原则。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5 确保农民增收原则。

4.2 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新框架

4.2.1 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农业投入总量

4.2.2 充分利用“绿箱”政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公共财政要求农业支出应改直接投入为间接投入,而且对农业直接的价格支持和投入补贴已受到WTO规则的约束,而“绿箱”政策则不受限制,因此,我国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把用于价格和投入直接补贴的财力转移到“绿箱”政策合法的名目之下,把增加的财力通过“绿箱”政策合法地注入农业生产中。

4.2.3 探索实施“蓝箱”措施的可能性

对某些国内生产已经过剩的产品,可以通过实施限产计划下的“蓝箱”政策予以支持,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没有实施“蓝箱”政策。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随着改革而凸显出来,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差异,使得我国农业面临着发展的危机,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蓝箱”措施是以限产为前提的,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有促进作用。“蓝箱”政策的实施具有相当的灵活性,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调整国内支持时,都利用“蓝箱”政策来规避“黄箱”政策的削减,如欧盟在共同农业政策中将其1995年的补偿支付纳入“蓝箱”政策,美国则将其1995年的差价支付纳入“蓝箱”政策。我国应在促进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逐步将限产计划下的补贴列入财政预算,适当启用“蓝箱”政策,可以将“蓝箱”政策作为“黄箱”政策调整的主要方面。

4.2.4 用好微量支持措施,合理运用“黄箱”政策

用好微量支持措施,今后我国每年有2000多亿元的微量支持水平可以使用,通过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加强对农业的市场支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处于负保护阶段,随着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消失,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农民负担却不断增加,造成农民收入下降,因此,我国必须合理运用“黄箱”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风险基金是国家调控和干预农产品市场的基础,国家因实施储备调节和保护制度所产生的亏损由风险基金支付,产生的赢余纳入风险基金管理。

4.2.5 削减关税,逐步取消所有非关税壁垒

4.2.5.1 按照《农业协议》有关规定,我国入世后要逐步削减关税,履行关税削减承诺。

为此我国应制定实用、合理的关税配额与关税结构,建立有利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税体系。对受到冲击较大的产品,可选择实施从量税、复合税、季节性关税、配额关税等WTO所允许的关税进行保护。严格控制大米、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等重要产品的进口。对国内农产品竞争力较强的,如水果、肉、蛋、奶等产品,以及国内急需的、生产成本较高或国内现有条件无法生产的产品,可以保持较低税率。

4.2.5.2 必须取消非关税壁垒。

一方面《农业协议》中对此已做了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加入WTO,我国可以享受降低关税、取得大多数成员国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与市场等待遇,但同时将承担开放农产品市场义务,因此,要逐渐取消各种非关税措施。结束语

对农业进行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对于有9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完善,道路还会很漫长、艰苦,有时还会出现曲折和倒退。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善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任重道远。但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不仅非常必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未来的农业、农民和农村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至关重要。另一个重要的侧面是: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特殊性,决定了即使经济发达程度非常高的发达国家,也丝毫不敢松懈对其农民的支持。因此,在符合我国国情、国力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不仅势在必行,而且义不容辞。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21-429)

[2]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投入与财税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吴强,何开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争端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2(4):53~56

[4]王立鹤.浅析中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问题,2002(3):20-24

[5]邵建华,陈瑛.入世后我国农业保护的政策取向.农业问题研究,2001(11):17-21

[6]杨明洪.WTO框架下中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的运作空间及其调整.四川大学学报,1999

(5):

109-112.[7]李炳坤.加入世贸组织与农业发展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2(1):14-20

[8]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农 业 标 准 化 题 目结 课 论 文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日期*年*月* 日

第五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论文

天辰公司傅胜利

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分析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现状。从加强宣传教育贯标入手,完善规划目标、实施方案、考核奖罚办法等相关制度。形成统一领导,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的齐抓共管局面。在技术管理上,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通过弘扬安全文化,强化班组建设,形成群众参与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良好格局,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关键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一、引言

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不断延深,生产条件越来越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温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安全管理难度随之增大。规避危险源,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目标,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但从煤矿安全管理和职工队伍专业文化素质看,质量标准化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需要做大量工作。

二、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质量标准化涵盖采煤、开拓、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以及地面辅助生产环节。各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安全规程的规定,安全生产才会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发展。煤矿职工接受质量标准化观念,必须统一思想,强化职工安全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生产、效益和其他工作的关系。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深入细致

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贯标工作,认清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宣教力度,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大力宣传国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干部职工把安全质量工作搞上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广大职工对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坚定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信心;安全与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讲安全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搞好质量标准化,生产与安全质量不相悖,安全质量出效益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大力宣传质量标准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职工牢固树立起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针对部分职工不知如何搞质量标准化的问题,区队班组重点贯彻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帮助职工理清思路,明确工作步骤和重点,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检查标准。进一步健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现场作业实际,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如规划目标、实施方案、监督考核办法、奖罚办法等。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以激励为主,奖罚兼顾,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制,确立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落实责任的管理体制,达到管好人、干好活、负好责、保安全的目标。做到每个专业、每个工种、每道工序及每项工作都达到标准化要求,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达标,使生产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分片包干,充分发挥安全网员、群监员作用,形成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合力。现场工程质量不达标视为不合格,必须现场整改,否则不予验收。管理人员与职工同升井同下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质量验收员严格按标准考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管理人员要支持质量验收员工作,形成从严、从细、扎实的工作作风。装备、设施、材料始终保持安全运行的状态。保护设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人、物、系统才能保持安全和谐统一。坚持质量无小事,现场哪怕一个夹板螺丝没上好,一个锚杆托盘没压紧,尺寸上有一点达不到设计要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按制度执行,决不含糊。针对质量标准化的问题,不是一罚了之,要分析原因,找出责任者,吸取教训,落实整改措施,质量隐患不排除,绝对不进行下一道工序。开拓工作面现场打眼、装药、放炮、锚喷等工序存在缺陷的,技术管理人员要当场指导规范操作,当班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坚决推倒重来。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摆到生命工程的高度,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典型,树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样板区队和班组,召开现场会,进行评比表彰,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引导和带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

3.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矿井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激励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围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质量标准化建设要结合矿井地质开采条件实际,制定相应政策,落实专项基金,加大质量标准化建设投入。强化现场技术管理,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杜绝技术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会战,通过加大技术投入,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广应用信息化、自动化及监测监控等手段,发挥科技创新对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作用,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的水、火、瓦斯、地温等突出问题,降低安全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机电自动化监测设备存在着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煤矿主要领导应要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对技术创新参与人员给予适时奖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改革与创新活动。物和系统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推进本质安全必须加大老设备更新换代、老系统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系统、装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人员投入,因为生产环境少一个人,就会多一份安全。

4.弘扬安全文化,强化班组建设。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对人的一生影响深刻的是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法规制度和行政命令。企业要将安全文化作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用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提升职工对质量标准化的认同。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加大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力度。要通过安全例会、班前安全教育、现场培训、安全警句和标识、开展每日一题教育、三违帮教、事故追查与处理、案例教育、安全讲座等形式,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明确安全教育在班组质量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质量标

准化学习要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针对生产现场的薄弱环节,提建议,补措施,抓整改。对违章违纪的职工严格管理,做到奖惩兑现,把班组三不伤害制度落到实处。社会对煤矿存在一定偏见,认为煤矿是高危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才是偶然。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把事故降到最低甚至零事故,即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这就是本质安全。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做到遵章守纪,按章办事,干标准活,杜绝三违才能从基础上把住安全关。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都要靠人去完成,这就要求班组成员在潜意识里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行动上按规范去操作。针对煤矿职工队伍专业文化素质较低的实际,必须强化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职工安全技能教育培训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运用典型事例,现身说教,促使职工思维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提高安全技能培训效果,要克服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弊端,实行教考分离,侧重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培训,将分配政策与技术素质挂钩,鼓励职工自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

5.强化监督检查,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基础工作,提高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保一级,个人互保联保的安全保障体系。管理层要深入现场带班,掌握作业地点动态安全状况。现场安全管理由粗放型、单一性、机械性向集约型、多变性、灵活性转变;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等级状况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

标转变;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追查分析向事前的隐患预想、查找、消除转变。把住人员关,生产环境中的所有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把住设备、材料的入矿关,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材料不得进入生产系统;把住生产系统安全运行许可证的发放关,对提升、机电运输、通风等主要系统,采掘头面,要害场所,制定详细的安全运行标准,组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签字;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的不得运行或生产,在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不符合标准时,随时摘牌,整改完后重新验收;把住工程施工前的设计审查,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施工后的检查验收关,实行工程质量负责制。做到管理体系无漏洞,工作环境无隐患,现场工作无三违。煤矿外委工程严格按照一井一制的安全管理要求,派驻安检员现场跟班监督检查;每月组织对外委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立即停止作业整改。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确保施工安全。

三、结语

安全质量标准同煤矿安全规程一样,是对现场作业质量的基本要求。质量标准的制定是矿井安全和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从维护尊重生命和安全发展的角度认识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既是系统工程,也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性工作。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弘扬安全文化,强化班组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作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群众参与管理的良好格局。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

标准化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