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怎样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当你走进一间窗明几净、氛围文明礼貌的教室时,你能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能在教室追跑,大声喧哗随便吵闹吗?不能。这些不良现象都会悄悄退避,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认为,新课程环境下,班级文化建设应从环境建设和人文建设两方面去实践。
一、环境建设,让班级焕发生命力。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班主任要下大力气抓好班级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创造最佳的教育空间,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幸福乐园。
1、精心布置教室,使之焕发生命活力。开学前,教室布置应整洁美观、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使孩子们尽快地喜欢这个班级。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感知的情景中,造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滋润他们的心田,熏陶他们的心灵,让学生踏入教室的第一天起就产生一种愉悦感,成为他们顽强拼搏、健康成长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2、增设展示栏,反映学生生活和特长的园地。如“绘画作品展”、“优秀作业栏”、“今天我最棒”等栏目,让学生在展示中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让他们有一种竞争和挑战的意识,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不断的得到发展,心理素质不断的得到锻炼,同时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对比激励,最终实现现有水平的超越。
3、创设兴趣小组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及家长主要学习学科知识、技能、技巧,出现了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技巧及拓展知识面的能力,所以,创设各种兴趣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由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健全学生人格,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等。
二、人文建设,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教育的最根本的生命意义是学生的发展且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班级,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能够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
1、创立件康向上的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在班主任接班后都应及时和学生商讨、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是良好班集体的必要前提。比如,在我们班里,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用目标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常把自己的言行同目标对照,反省自己、发展自己。
2、培养自我意识,张扬学生个性。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离开了这一属性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建构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从沉重的期望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们自己选择自己的未来。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然后拓宽学生的视野,承认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在班级这一舞台上创造性地学习、生活。
3、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是师生经过不懈努力想达到的最理想的班集体形式。、班风的作用是巨大的。事实证明,班风越良好,就越能激促集体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在我们的班级里,我不随意地批评某一个同学,每一件事情我都力求调查清楚,正确地批评、表扬,树榜样;让学生参与班风评比,让学生自己对一些“错”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认识,师生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像这春雨一样。班主任就得做个有心人,搞好班级工作。
第二篇: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解
1.学校文化的含义
(1)什么是学校文化?关于这个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是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有的说:“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其实不管怎样去表述,学校文化这个词并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它客观存在于我们周围,真实地影响着我们学校的教育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学校文化理解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或者更具体地理解为一种学校的做事方式。
(2)尽管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学校这种特有的做事方式,但要清晰地分析与把握它却并不那么容易。学校文化的存在状态是复杂的,从结构上可以将学校文化划分为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从抽象层次上可以将学校文化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而每一种划分都可以进一步再细分为更具体的亚文化类型。但学校文化决不是这些亚文化类型的整体累加,学校文化是一种整体的风貌,是一种直观、质朴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历史,浸润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通过学校的故事、仪式、英雄、传说等方式提醒和告诉每一个生活在学校中的人:学校提倡的做事方式是什么?不同学校的学校文化不仅有结构的差异,而且还具有类型、层次等差异。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渐进、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将学校文化建设简单地套用“化整为零”的习惯性工作思路,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整体演进的结果。
(3)学校文化对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两条途径(两条途径一般指学校课程和学校文化)之一,学校工作的有效性受着学校文化的深刻影响,对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声誉影响极大。但学校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会提高学校的竞争优势,也可能演化出某些状态,阻碍学校进行必要的创新和变革发展。应该理性地认识学校的学校文化,在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持续地保持改造和重建学校文化的能力和机制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条件。
2.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解
(1)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一种境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个性化的学校必然有独特的学校文化。这种独特的学校文化正是学校发展的保证。而高品位的教育必须有高品位的管理才能得以实现。从古典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到现代管理学派再到文化管理学派,尽管这种发展只是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但却昭示了当前世界管理实践界的努力方向,现在各行各业对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视无不反复地证明了这一点。学校本身作为一个以文化养育文化的单位,强调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自身存在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2)如前所述,学校文化是一种整体风貌,学校文化现实的存在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状态不仅与时代有关,更与学校的历史有关,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成果不可能是一个“焕然一新、截然不同的新东西”,而只能是一个原有文化更新和发展的新层次。同时,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定目标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向着目的的求索过程”;因此这个建设过程决不可能是一个“冲刺过程”,而只能是一个“研究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不是我们可以清晰描述的,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多少有赖于我们对原有学校文化的认识程度,有赖于我们对学校文化发展期待的合理性,更有赖于我们学校文化的“研究过程”的投入程度和研究能力。
(3)学校文化建设应是一个持续的学校行为,建立一个学校文化持续发展的机制是学校文化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使学校成为一个良好的“自我更新组织”,建立起学校文化建设的自我更新机制,这显然比分析和讨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措施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二、对学校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憧憬
1.学校的教育目的观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途径,学校文化是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定论,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一个总体要求下,中山路小学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果换一种思路思考的话,实际上我们要回答:“接受过中山路小学6年教育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什么才是受过教育的人?古往今来,回答很多,有强调自身发展的,有强调服务社会的等等。英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除了应掌握众多的知识形式和认识形式以外,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那么,什么才是受过中山路小学教育的人呢?(讨论之一)
2.办学精神和办学主张
其实,不管是中国的教育家还是外国的教育家,都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除了关注自身以外,还应该关注其他人;在强调个性张扬的同时,也强调自制;在强调基础时也鼓励创新……寻求两极之间的平衡点是中外教育共同的努力,所以,和谐成为主旋律。中国历来重视规范,这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在大力提倡创新的时代,规范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阻碍创新的借口,使“创新”经常性地成为各种活动的装饰词。因此,办一种“规范而自由”的教育是一种时代的召唤,但更是一种现实的挑战。
培养规范而自由的学生,当然需要规范而自由的教师,这样才能有规范而自由的学校才能有规范而自由的教育。这是理想和追求,但如何保持规范和自由两者间最大的张力,这是现实和挑战。规范的越多,意味着自由就越少;自由越多,则规范就有无法落实之惧。看来,规范是一定要有的,但规范什么?(是方法?内容?是思想?行为?)哪些是必须规范的?哪些可以规范?哪些不能规范?规范的标准(底线)是什么?这样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变吗?在学校的工作中,各方面的规范是如何产生的?谁在起决定作用?这样的若干规范又怎样才能得以落实?同样相对于规范而言,自由又是什么?谁的自由?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等等(讨论之二)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基本原则(讨论之三)
1.研究性。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持续的生成过程,学校文化建设的质量有赖于我们研究的深度和有效性,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应该变成学校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研究过程。
2.过程性。这个过程性不仅是因为学校文化建设本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希望关注建设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结果实际上是很难把握的,如果我们只是将眼光盯在最终的结果上,那我们不仅难以真正地实施我们的“建设行为”(如果有的话,很可能也是形式主义和表面化的),而且我们一定会轻易地忽视我们工作、做事方式的“文化意义”,而我们期待的理性、仁慈、宽容等品质却只能蕴藏在这些方式中。(而关注“过程”也是我们学校历来的关注点,可以发扬。)
3.渐进性。这种渐进不是一种简单的由少到多,而应是一种整体的由浅到深、由薄到厚的渐进发展的过程。应全面启动,层层递进。
研究、过程、渐进都要体现“规范而自由”的办学精神,而公正、仁慈、宽容、理性是“规范”最起码的应有之义。
(二)基本策略
1.将文化建设过程变成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之四)
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涉及到全校的每一个角落,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说,大致可划分为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含组织机制、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校评价、管理者等)等等,但研究起点可选择在教学,因为教学涉及到的人多,是整个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从研究者而言,可以是学校集中力量研究的课题,可以是职能部门研究的课题,可以是合作小组研究的课题,更可以且应该是每个学校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事实上,人人具有课题研究意识才能推动学校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保持学校文化发展和更新足够的冲击力,一种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氛围才能营造出来,自主的教育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研究课题有很多,比如,在教学中,除了关注知识教学的结果以外,要用多少精力、意识来关注知识以外的东西?或者说有没有关注过知识教学过程中方式方法本身的文化意义?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做出的规范有哪些?是根据什么样的需要做出的?做出规范的目的是什么?在内容、授课方式、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哪些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或者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教师自己授课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做法真的是正确、合理的吗?如果过去看来是可行的,现在就一定可行吗?课堂教学中规范是需要的,但底线是什么?不同年级的规范底线有无变化?有没有我们设定的规范妨碍了学生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发育?课堂中规范的对象是教师?是学生?是内容?是方法?还是情感、态度?等等
如果需要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思考的话,那么学校管理中的组织机制、教师评价与管理、学生评价、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如何为此做出调整?学校科研如何为学校的这种调整提供服务、做出努力?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和每一位职工如何适应这种要求?等等。
2.使学校日常活动“有价值地”开展(讨论之五)
现在学校的繁杂不容质疑。学校各种评比、赛课、展示不断,但学校文化却正是在这些繁杂中孕育发展,不同的应对方式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校文化,不同的学校文化也就带来了不同的教育质量和不一样的学校形象。(问题是:学校应当参与或承办什么样的评比、赛课、展示等活动?一旦做出决策,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参与其中?)关注日常活动的过程,让每一项活动有价值地进行,也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
有价值地开展日常活动就是需要提高活动中的过程意识,就是关注内容及其行动方式,关注内容和行动方式的文化、道德意义。
3.学校文化建设年:主题长作业。(讨论之六)
所谓“主题长作业”,指的是围绕某一主题,引导老师或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一般在一个月到一年)进行调查、研究、合作学习等,形成成果后采用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展示的活动。可以作为长作业的主题很多,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形成学校的“文化习惯”。如,历史、读书、故事、神话、传说、英雄、仪式、讲座、标准讨论(什么是好教师?好学生?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等)、文集、汇报、展示等
许多“主题长作业”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现实反思――行动等。
学校文化建设思考题 :
1.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教师和学生)有什么特点?
2.我们学校应该有哪些基本规范(能说多少算多少,不必穷举)?哪些是必须规范的?哪些不能规范(不合理的规范)?
3.在学校的工作中,各方面的规范是如何产生的?谁在起决定作用?这样的若干规范又怎样才能得以落实?
4.相对于规范而言,自由是什么?谁的自由?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
5.我们学校的文化建设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在教学中,除了关注知识教学的结果以外,要用多少精力、意识来关注知识以外的东西?
7.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制订的规范有哪些?是根据什么样的需要制订的?制订规范的目的是什么?在内容、授课方式、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哪些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或者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
8.我们自己授课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做法真的是正确、合理的吗?请举例说明并作恰当分析。
9.课堂教学中规范是需要的,但底线是什么?不同年级的规范底线有无变化?有没有我们设定的规范妨碍了学生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发育?
10.课堂中规范的对象是教师?是学生?是内容?是方法?还是情感、态度?等等
11.学校可以举办什么样的评比、赛课、展示等活动?一旦作出决策,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参与其中?
12.学校的日常活动,如周一升旗、卫生保洁等等,哪些可以进一步精致化,甚至课程化?如何发挥老师或学生的自主性?
13.什么是好教师?好学生?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
14.什么是好班主任?好的班集体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心中理想的班集体应该是什么样的?
15.我们学校可以开展哪些“主题长作业”?它可以成为我们学校的“文化习惯”吗?
16.我们学校新的教育理念(草案):
办学理念:办规范而自由的教育,过完整而幸福的生活。培养能够创造和享受完整而幸福生活的人并通过完整而幸福的生活培养人。
校训:亲近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我们的根本,世界的文化是我们的眼光。
教风:严谨而创新。严谨包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科学而规范的行动,创新指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都要不断追求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
学风:规范而自由。规范即了解并遵守必要的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自由即不被成见束缚,有创新意识,能够时时进入自由自主地学习空间,享受学习的愉悦和成绩。
校风:合作齐向上(暂缺解读)
这一套新的教育理念哪些是继承了我校优良传统的?哪些是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而又切合学校实际的?哪些是需要有所改进的?每一个答案都应简要地阐明理由。
17.你(们)能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时代的要求设计一套促进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吗?(注:以上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题是从上述方案中抽取出来的。请每一位老师发扬主人翁精神,认真研究方案之后,选取一到两个自己最有感受的思考题,结合学校实际做出回答。回答方式:网上跟贴。时间限制:12月底。质量要求:字数不限,关键是认真研究,真情实感。您的建议或意见一旦被学校采纳,您奖获得“学校主人翁奖”。)
第三篇:班主任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班主任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创造班级的新文化,使班级管理成为一种风格,形成一种多方面都有特点的新环境,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可以一点一滴影响学生,给学生一种熏陶、一种感觉,使学生产生一种不知不觉的心理反映,产生无形的教育效果。同时,它还有一种持久性的特点,学生生活在某种氛围中,就会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就会形成某种气质,这也是一种强化。那么,新时期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文化建设呢?
(1)班主任要用爱来陶冶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爱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过程离不开情感因素,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关心”,让学生既能适应生活,又能主动地“参与生活”、“创造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享受生命的光辉,对生活充满热爱。创设一种教育情境和气氛,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达到感情融洽和谐。情感不仅有动力功能,还有激活创造力的作用,新时期班主任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这样教育效果更显著。
(2)班主任要注意创设有陶冶作用的环境,使学生接受环境的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在教室设立图书角、挂几幅书香气很浓的条幅,写上几条激励学生的名言,也可挂上几幅大学名校图片,并定期更换,使学生了解这些大学的历史概况、校园风貌,甚至是专业的设置、著名的教授、优秀的毕业生等,让学生对这些大学心驰神往,无形之中起到了激励作用,获得了学习的动力。这样便能使学生在优雅和谐、富于美的气息和进取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地成长。
(3)班主任适当使用一些班级用语,形成一种语言风格,达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可借鉴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如“后三节”、“三闲”、“边角余料”、“道德长跑”、“精神充电”等。对注意力不是十分集中、做事拖拉的学生,可戏称为“后三节”,从而起到督促、激励他做事干净利索的作用。“三闲”一般指闲话、闲事、闲思,班主任一提到控制“三闲”,学生心里就都清楚指什么、如何做,简洁凝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用“边角余料”指将一些零碎时间用于学习,如:等车的时间背公式,记单词;饭后散步用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入睡前躺在床上,可以回忆、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等。“道德长跑”是让学生写日记,记录下生活中的真、善、美及自己的成长过程,磨炼自己的意志。“精神充电”是让学生起立,想自己最崇敬的人,想某位伟人如何面对学习、面对工作等。这样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可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融通,心灵贯通。
(4)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营造班级的体育文化,也就是形成“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要深入人心,形成一种稳定的风格,即使每名学生都懂得“8-1>8”的道理,就是从每天8小时的学习时间中挤出一小时来进行锻炼,其效果大于埋头学习8小时的效率,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磨炼了持之以恒的毅力。通过课外的锻炼活动,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内化成为一种风格、一种境界,打造出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5)班主任要努力打造班级学习文化,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一是我要学,要求学生用名人名言激励自己,每人要有一本自己喜欢的名人传记,并把名人传记放在书包里随身携带,以便时常激励自己,同时每天按学号轮流将搜集来的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写在黑板左上角,激发同学们积极上进的学习动机。二是全班同学都搜集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背英语单词,如何考试,如何做数学题,如何听讲,如何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然后把这些集中整理起来,以便供同学们随时翻看和思考。
第四篇:怎样开展班级活动
怎样开展班级活动
(一)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德育在于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重视班级活动,精心设计的班级活动是进行教育的最佳途径,积极实施的班级活动是最有魅力的教育。所以我认为: 班级活动是最有魅力的德育,班级活动是德育的最佳途径。简单的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一、设计学生欢迎的活动。
我们设计的班级活动应该是学生欢迎的活动,应该是学生期盼的活动。这样的活动的活动我们应该怎样来选题材呢?
1、根据年级特点选题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年级开展具有本年级特点的活动,同时一定要注意设计时成系列。
抓年级教育重点:如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应加强入学教育,常规教育,可开展“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啦”的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做时间的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高年级的学生特点,可开展“我的成长,感谢有你”,“诚信伴我行”,“和好书交朋友”,毕业班可开展“母校永在我心中”,“走向美好的明天”等系列活动。比如去年,我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展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项活动的。这项活动内容包括自己洗漱,自己睡觉,自己穿衣等。其中有一项是自己整理书包。初期要求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整理书包(当然每次开展活动都会以短信形式告知家长,请求配合)慢慢地孩子会整理了,能独立整理书包了,家长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时签上:自己整理书包。我就会在孩子本子上画一面飘扬的红旗,随手一笔,并不十分好看,但孩子倒很是喜欢,效果挺好。到现在,二年级了,九月一开学,开展的活动之一就是整理书包比赛,巩固了习惯。马上,活动重点转移了:自己坚持检查作业每项是否完成,自己对照课程表带好第二天的书和用品。为了便于检查和操作,我要求学生一律用小笔记本抄布置的作业条,格式也有规定,有条理地抄,孩子回家逐条完成作业,检查,家长检查后画对勾签字。然后孩子要做的是对照课程表整理书包,第二天不用的拿出来放在固定位置,要用的按一年级学的分门别类装进书包。为了做好这项活动,我也会把孩子的这个本子当成一项作业收上来看,检查。当然,这个本子不仅仅是这个作用,它也是我和家长的联系本,我和学生都称这个本子叫“家校联系本”孩子在家的一切情况都可写在这个本上,我可从这个本上看到孩子的很多优缺点,及时表扬和批评。高年级可以进一步深化“家校联系本”的作用,使之成为心灵对话本。孩子大了,和同学发生摩擦,发生矛盾不便当时给老师说,自己的委屈,伤心想与老师沟通的又不便,不好意思当面说的,都可写在上面,老师也可回复,如朋友般的交流,这样定能促进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
2、根据班情选题
关键是抓住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开展教育活动。每个班级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特点,也会有自己的问题,班级活动的选题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比如:我记得才接六(5)班的时候,那个班是樊学进的班,突然换老师,孩子心理不接受我,整天想樊老师,学习也受影响,孩子之间也是火药味十足,班级状况百出,今天一个孩子手划伤了,明天两个孩子掂起板凳打起来了,后天一个孩子不服任课老师管教冲出教室了,我的头大了,我又气又急,烦樊学金怎么不带毕业再怀孕,烦周校偏要我接这个班,真郁闷。反省之后想:这正说明这些孩子们很懂事,很重情义,孺子可教。他们对樊老师感情深,可他们不知怎么排解,加上我刚接班没摸清每个孩子的脾气性格才会这样,只要我真心对他们,他们会明白的。于是,我就想还是从情入手进行一系列的收心活动。利用周五班会课时间开了一节收心班会。第一个环节,在操场上进行的。
活动方法:大家手牵手围成内外两个基本相等的圆圈,并且面对面,然后内圈的孩子顺时针转,外圈的孩子逆时针转。老师说停,就停下来,(时间间隔可长可短,增强趣味性),和对面的人握手(同性也可以拥抱哦),并说上两三句话,可以是给对方来全新的个性自我介绍,也可以是自己对对方的一句鼓励的话,或者是赞美的话,总之,要积极的话。(20分钟)而我则有意停在一些有突出特点的,个性鲜明的孩子的面前,或握手,或拥抱,同时说出我的建议,忠告,鼓励,赞美。这个环节是让孩子感受到爱,重温爱,觉得这才是愿意融入的班集体,这个老师也不错。我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亮光。我知道这是我想要的效果。趁热打铁,第二个环节拉回教室进行。我拿出准备好的漂亮五彩纸,10厘米宽,20厘米长,各种形状都有,三角的,心形的五角的,圆形的,(感谢王西玲陈丹黄鹏等音乐组的同仁们,都是他们帮我剪的)让孩子们选择后宣布这环节叫“放飞希望”:让孩子在上面写心里话,可以写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如我上课要集中精力,要与同学好好相处等;也可以写希望下次考到全班前几名,总之,是自己给自己定的一个学期目标,无论大小,只要我们自己认为是自己最需要努力的方向就可以。写好后,进行简单的宣誓。同学们大声喊:“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一遍比一遍声音大,喊三遍(这是自我暗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暗示很重要)。然后贴到布置好的班级文化墙版面里,取名叫《立志墙》。经常提醒他们读读自己写的。自此班级稳定下来,学习风气好了,接班来两次期末考试成绩都是年级第一。那些孩子现在上初中了,有时还会来看我,教师节还给我发祝福短信。只教一年,孩子们这样对我,我知足了,我幸福了。
像这样围绕自己班级情况开展活动,咱们班主任都进行过,也在进行着。用的最多的就是各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的积分升级的活动,比如我带上上届**班时曾开展的“我心飞翔”活动(10个卡片换种子,再10个种子换树苗,再10个树苗换叶子,再10个叶子换花朵,以此累计换苹果,最后换智慧鸟),很多班都开展过。只不过名称形式略有不同,但只要升级方式,记分方式设计合理,学生认可,就能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学习情况变得可比较可竞争的具体事物,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活动贯穿整个学期,我想班级成绩一定会逐渐上升。3,根据中心工作选题学校也经常布置每学期的中心工作。我们班主任可根据学校安排,结合班情开展有效教育。
像我们学校每学期教导处和大队部都安排有详细的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计划来开展活动,比如,乐兵上次讲的“班级读书会-草房子”活动,因为和学校活动的时间步调一致,因此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4,结合重大日子选题
一年中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元旦、植树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端午,六一,教师节,国庆节等等,在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学校会组织开展活动,我们班主任也可积极带领学生参加。而有一些纪念日学校可能不开展活动,我们也可根据班级情况统筹安排,结合纪念日开展活动。l世界水日(3月22日),可开展珍惜水资源教育活动 l 世界家庭日(5月15日),是开展孝亲敬老教育活动的契机。
l 公民道德宣传日(9月20日),是开展奠定良好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契机。
5、根据国家大事选题
国家大事是我们进行教育的重要题材,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像我国近年来总在发生大灾大难,我们就可以相机开展一系列的
“心系灾区”活动:(地震
云南旱灾)
让学生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感悟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为人类生活更美好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6、根据生活发展选题
生活在向前发展,我们要积极选择生活的“新鲜题”,如留守儿童教育、网络文明、如何看待“洋人节”、受到别人的欺负怎么办等题材。
学生的心理、情感、学习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的关注。
7、根据偶发事件选题
班级里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对此我们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感觉,及时组织开展活动既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也可大大化解矛盾。开展好了,还能缓解或化解因事件引起的纠纷。例:l学生患重病 l班级发生失窃事件 l学生打架事件
记得那是和付亚培一个组时,带**班,陈向谦和张悦、周兴等人放学后在学校操场玩骑马打仗的游戏,张悦被石子绊倒,脖子上坐的陈向谦摔断了手胳膊。孩子们处理的还算得当,一边给家长打电话一边把同学送到学校后面的中医院。后来几个孩子的家长都来了,孩子一直在那陪着受伤的孩子,听说受伤孩子在医院疼的直哭,旁边的孩子也流泪。第二天,我停上一节课专门为此开了名为“安全 友谊”班会围绕以下内容开展:1,事情经过
2讨论:错在哪?哪做的对?3我为他做些什么?
班会开后,同学们自发的排班轮流去看受伤的同学,有补课的,有逗乐的,有送礼物的。孩子学习没落下,受伤孩子的家长看到孩子们感情这么好,孩子家长也很感动,因此也从不与我理论赔偿什么的,我也乐得轻松化解纠纷矛盾。
8、向优秀班主任学习
咱们学校优秀班主任很多,他们经验丰富,巧点子,方法很多,多向他们学习。他们在前面趟着路子,我们可以在后面跟着。我觉得,能跟着,自己就会进步,就会有收获。
9、结合学校特色。
这学期我们学校在进行以书香校园为目标,大力开展读书引领成长,让阅读成为习惯等活动。其实我们老师都知道读书好,特别是语文老师更是明白读书对孩子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多么重要。而我读了梅子涵的关于阅读经典的论述后感受颇深。这篇文章我在家长会上也读过。文章引用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那是早开的花朵,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正如梅子涵先生说的那样,我想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想看见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走进优秀。
针对现在书贵,家长不知买什么书,有的家长没有经常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我就想到了办一个班级图书角。办图书角,我一直想办,这学期借学校正大力倡导,我班的图书角终于建起来了。我给他取了个“大”名字,叫我班的图书馆。学生很兴奋。组建期间真是又烦人又累人又气人。不过,现在我是真正尝到了甜头,庆幸自己这样做了,庆幸自己中途没放弃。操作步骤是:
1组织书源:2整理书籍,编号,登记造册: 3张贴《借阅须知》,《借阅方法》,《目录》 4培训管理员
5讲解、演示借阅方法: 6奖励机制
初期要不断的鼓励表扬,更要多和家长沟通,好在我们班全员加入了校信通,短信沟通很方便。我还经常念孩子交来的读后感,家长评价,利用小阅读时间读图书角的书,我发现,只要我念过的孩子看的书或我正读的书都是孩子急着借阅的书,有的借不着,就买来看,那情形很是让我窃喜。现在,我班的图书角我不用操心了只管坐在办公室,不用一下课就守着了。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家长最爱在我的面前炫耀的就是:“我那孩子就是爱看书,中午看,晚上看,睡的都比原来晚多了。”看着家长那兴奋的样子,我心想,看来,辛苦没白费。收效比我预想的还好。
第五篇:怎样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怎样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刘道扬襄州区龙王镇白集小学邮编:441129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作用。关键词:建设熏陶建立促进巩固
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是陶冶学生的熔炉,班级更是学生心灵的归属地。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教育。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看作是教育学生的契机。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我首先抓住了教室的布置作为突破口。
在当前,一些学生对于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在审美的成熟程度上,有着相当的部分需要去充实。例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愿意读文学作品和科技作品,而是喜欢读一些卡通图画,更有甚者,读一些无聊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同学,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如何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此外,更主要的是,我在班级布置上入手,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结合学校的要求,我和学生们一道,对教室进行了一番布置,在布置的过程中,就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这其中,我首先注重了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懂得美术的同学还在设计上做到了形式上的“开合”。更主要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教育者仅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在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
在内容上,墙报的设计更是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不流于形式。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与单调的卡通图画及呆板的卡通文字说明相比,优势顿时一览无余。这样,学生时时处于文化与知识的熏陶之中,教育效果自然提高。
二、丰富学生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
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至少使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很少能创造出历史文明,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尚且如此,一个班集体亦是如此。诚然,这里的“文化”,概念上有大小之别,但在所起的作用上,大致上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凝聚作用。
在这方面,应注重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如在班级里组织各种球类比赛,棋类比赛,歌咏比赛。在比赛中,要注意引导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其实,在大家看来,这也许并不算是什么文化,但我认为,一种精神,从广义上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们知道,大凡文化,必须先有一个集体,因为文化是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形成的、传播的。更进一步说,文化往往带有社会性,单个的人的个体,是无所谓文化可言的。因此,可以说,我开始了在班级范围内创建文化建设的,而且,这个开始还很成功。
当然,我也时时没有忘记,培养高尚品德,掌握文化知识,乃是学生受教育之本。在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初步形成之后,要尝试着引导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成绩上,每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区别,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虽然在短时间内,或许学生们不会取得大的成绩,但我深信,一个好的班风已经形成以后,其他一切问题也就会很容易解决。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同学组织了多个活动小组的同时,也组织了学习互助小组,在适合于他们的方法的引导下,一个进步的班集体正在形成。
三、建立班级内友爱、平等意识,促进班级文化的深层发展。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差,缺少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学习方法,由于心理上的因素,他们更加自尊,很怕别人看不起他们。而且,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
式来掩饰自己,种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学生在平常的表现上也不尽人意。
鉴于这一点,尊重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就显得相当重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从来不摆出教师支配学生的架势,大家一律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相处。教师有了缺点,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提出来,学生有不足,教师自然更是责无旁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指正。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友好的建设性的基础上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一种“闻过则改,友好互助”的班级文化悄然形成。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油然而生一种主人意识,这种主人意识,又促使学生的责任感被强化,由被动地被管教,到主动地为班级为学校考虑,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表现自然就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并非轻而易举。在班级的整个改变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表现出现反复,有的甚至是反复多次,这就要求教育者,有相当的耐心,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也是最艰巨的工程,作为教师,科学的教育方法自然是必需的,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重要,只要有一颗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平常之心,就一定能做好本职工作。
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看似极简单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却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极具影响的效应。在这里,每一次细微的关心,每一次充分的尊重,都在不断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都在鼓舞着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崎岖的求学之路上不断进取。
四、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升华是巩固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在班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班级的建设深化。在以上基础上,我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制定了更远大的目标。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了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制定了班级全体同学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中有包括学习目标和管理目标等。我们还根据一个学期的情况,归纳了已经形成的班风,即“团结协作,诚信文明;平等友善,开拓进取”。这样,班级的文化就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一种精神,成为永远激励全班同学努力向前的旗帜。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研究。笔者坚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富有特色的文明班集体。
作者简介:刘道扬,男,35岁,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襄州区龙王镇白集小学。邮政编码:441129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