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述职报告 > 班子述职报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班子述职报告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54-710390 班子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9-23 13:07: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班子述职报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班子述职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原人事和劳动保障两局合并,组建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年来,我局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带好队伍,全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跨越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先争优,总揽全局谋发展

今年以来,局党委一班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注重抓大事谋全局求发展,致力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全局性、战略性工作上搞好“谋篇布局”。1.加强资源整合,全面推进“五大建设”。结合机构改革,同步推进局属事业单位职能整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职能,统筹规划和整合各项业务工作,率先在全国人社系统建立“大就业、大保障、大培训、大市场、大服务”体系,理顺职责关系、优化资源整合、规范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一是整合就业管理服务资源,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初步形成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二是整合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资源,按照“五险合一”统一征缴和“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原社保中心基础上成立社会保险征缴管理中心,在原医保中心基础上成立社会保险支付中心,将各类信息管理资源集中整合成立信息中心,并强化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职能,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管理服务体系。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将原人事和劳动保障各类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统一和集中的职业能力培训、教育体系。四是整合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将原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合二为一,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7月1日,新建的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正式开业,为全市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五是整合全局服务资源,重组经办流程和服务窗口,提升服务效能。同步推进辖市区资源整合。全局共更名11个事业单位,重新界定22个事业单位职责,工作人员调整,配备到位。通过谋篇布局,推进“五大建设”,使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整体优势充分发挥,为履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新职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事业跨越发展。新的机构,新的职能,我们积极培育新的发展理念。局党委一班人,依据部门新职能,积极创新“统筹城乡、和谐共享、公平正义”的发展新理念。一是努力开辟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天地。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取向,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差别,破解“二元结构”难题。二是努力构建和谐共享的工作新机制。切实担负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神圣使命,不断拓展政策普惠范围,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是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服务新环境。立足社会公平,切实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维护公平权益,努力为城乡民众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

3.科学谋划长远,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展“十二五”规划调研和编制工作。结合国家、省、市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精神,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每个局领导牵头专项课题,开展调研、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积极借鉴外地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确定了21个专题调研课题,指导相关业务条口和部门编制了13个专题规划。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数易其稿,完成了《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二、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干事业

面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局党委一班人坚持求真务实抓工作,奋发进取促发展,凝聚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全民创业掀起新热潮。以创业型城市建设为动力,进一步强化创业组织领导,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载体建设,深入开展“万人创业普训”活动,全市掀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今年全市共设立扶持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4320万元,增加创业担保贷款基金2000万元,补充完善10条扶持创业政策,全市累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7566万元,惠及创业人员近万人。开展创业意识教育15.46万人,syb培训8280人,创业实用技术培训2194人,大学生创业培训6500人,培训后成功创业9227人,以上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全市新建创业孵化基地57家(总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创业实验实训基地19家,省级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14家。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市和各辖市区均建立起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全市62个镇(街道)、751个村(社区)建立了创业服务所(站),形成四级创业服务体系。全市扶持创业5.26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7.2万人。全市累计新发展私营企业、新发展个体工商户、新增私个注册资本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在国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厅组织的创业型城市建设中期评估中,我市列全省6个创建城市的首位。

2.城乡就业再创新业绩。坚持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市场就业机制,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充分就业。全年实际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1.58亿元,比上年增加1200万元。全市共开展各类社会培训12.8万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5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20%和135%,对2.55万名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镇江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2%。全市共对吸纳困难群体就业的33户企业,发放社保补贴98.71万元;对新招用失业人员达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放贴息贷款2105万元。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7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2万人,困难人员就业0.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1%,控制在3.5%以内,连续60个月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农村零转移家庭清零成果得到持续巩固。3.社会保障实现新突破。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新农保和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制度,推进城乡医保制度体系融合,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大力开展社保扩面征缴,加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完成“五险合一”统一征缴,“金保工程”有序推进,服从服务于“市民卡”工程建设需要。全市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6万人,参保人员达61万人,社会医疗保险参保250万人,医保人口覆盖率92.3%,新农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38.3万人,覆盖率达95.5%,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分别参保51.05万人、43.26万人、33.73万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5%。全市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增资143元,人均月养老金达1358元,其中市区增资147.5元,达1427元,市区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由50元/月提高到60元/月,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87%。特别是今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总量、增量、增幅四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加大协调力度,按照财税体制和属地管理原则,理顺、调整市区参保单位社保基金征收范围和任务。4.人才开发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加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认真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工程(“331计划”)。全市共引进本科以上人才85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1100人。第二批“331计划”吸引领军人才项目落户46个,带动引进高层次人才284名。柔性引进国外专家34人次,执行引智项目21个。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7家,新增省级引智示范基地(单位)2家。全市新选拔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2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全市新培养高技能人才6500人,其中新增技师、高级技师1532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次,拥有高技能人才评价企业42家,入选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技师高级技师7人。全市新增高级职称1124人、中级职称3800人。

5.劳动关系呈现新气象。狠抓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效能建设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健全劳动工资收入分配调控管理机制,公平收入分配,加大执法维权力度,强化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在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和员工中积极倡导企业诚信用工和劳动者诚信劳动,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公平、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全市劳动关系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全市完成劳动合同备案28.01万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共为146户企业办理特殊工时。完善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欠薪预警和清欠机制,审核集体合同5350份、工资集体协商合同2363份,审查率均为100%,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由月850元调整为960元、小时7.2元调整为7.8元。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3652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19件,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27952人,责令补发工资915万元,督促参保13792人,补缴社保费2157万元。全市仲裁机构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4073件(其中乡镇街道平台处理1700件),处理结案率95.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调解结案率9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全市各类调解组织调处劳动人事案件9029件,占总案件数的56%。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均荣获特等奖。

6.人事改革实现新发展。公务员管理依法规范,全年共招录、调任(转任)党政机关(含垂直部门)公务员310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核准工作,办理500余名人员聘用合同鉴证手续,全市实施聘用制单位和人数分别达96.2%和97.5%,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为48家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5人。有序推进医疗卫生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顺利完成117名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任务,切实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地方补贴每月提高300元,加强应急预案,落实维稳责任,做细思想工作,全年实现重大节日和政治敏感时期无人赴省进京上访。

三、强化作风,带好队伍树新风

充分发挥党委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带好干部队伍,积极倡导“文明、便捷、优质、高效”服务新风。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局党委一班人弘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一是带头转变作风。局党委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带头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进一步精简会议,精简文件,规范管理。领导班子成员确定了一批重点调研课题,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企业面对面帮助解决问题,深入群众家庭送去关心和慰问。二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和决策程序,坚持人、财、物等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注重广泛听取局各处室单位、各辖市区局和市各相关部门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局党委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党委成员间坦诚相待,密切配合,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是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带头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自觉开展自查自纠,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在全局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局集中利用三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打造过硬队伍”主题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分别从理论学习、分析查找、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开展以“树新风、作表率”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大兴学习之风,争作德才兼备的表率;大兴实干之风,争作求真务实的表率;大兴创新之风,争作争先创优的表率;大兴文明之风,争作优质服务的表率;大兴勤廉之风,争作公平正义的表率,着力打造一支思想好、觉悟高、品行优、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的过硬队伍,以更加饱满、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上来,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设成为政府“三服务”的“第一窗口”。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全局干部职工思想和作风明显改进,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干事创业的热情明显高涨。同时,局党委还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干部任用各项规定,大力选拔培养讲党性、重品行、有本领、有干劲、有激情,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今年局系统共选拔科级干部20名,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反映良好。

3.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制定领导干部和职工学法计划,开展领导干部学法活动和“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依法决策,每项重大政策、重大事项的决定,都要经过集体研究,认真对照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慎重决策。认真做好各类行政争议工作,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应诉败诉案件和行政复议被撤销案件,没有出现一起执法投诉被确定为不作为、乱作为和受处罚的案件,行政应诉案件胜诉率、行政处罚和行政决定正确率均为100%。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制度,落实信访责任制,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没有发生因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坚持有案必立,有案必查,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没有发生被司法部门撤销、改判、发回重审、超期羁压的案件,没有不公正、不文明的行为发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事项公开办事程序和办结时限,没有出现违法办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形。4.加强效能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结合机构改革和“三定”工作,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制、失职追究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21项管理制度,完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并将各项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册。积极开展“效能革命”,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精减会议,精减文件。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进千企”活动,面向全市1000家企业,开展15项人力资源服务进企业、进单位、进项目,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开展结对帮扶创业活动,全局405名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新创私营企业1015户。加强窗口服务,开展文明创建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文明服务岗和服务明星评比活动,向部和省厅推荐6个优质服务窗口单位,评比表彰30个市级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市人社系统(市直)被评为省文明行业,市就业中心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单位标兵,市人才中心、社保中心、技师学院被省文明委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原人事和劳动保障两局合并,组建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年来,我局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带好队伍,全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跨越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先争优,总揽全局谋发展

今年以来,局党委一班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注重抓大事谋全局求发展,致力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全局性、战略性工作上搞好“谋篇布局”。1.加强资源整合,全面推进“五大建设”。结合机构改革,同步推进局属事业单位职能整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职能,统筹规划和整合各项业务工作,率先在全国人社系统建立“大就业、大保障、大培训、大市场、大服务”体系,理顺职责关系、优化资源整合、规范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一是整合就业管理服务资源,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初步形成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二是整合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资源,按照“五险合一”统一征缴和“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原社保中心基础上成立社会保险征缴管理中心,在原医保中心基础上成立社会保险支付中心,将各类信息管理资源集中整合成立信息中心,并强化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职能,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管理服务体系。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将原人事和劳动保障各类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统一和集中的职业能力培训、教育体系。四是整合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将原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合二为一,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7月1日,新建的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正式开业,为全市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五是整合全局服务资源,重组经办流程和服务窗口,提升服务效能。同步推进辖市区资源整合。全局共更名11个事业单位,重新界定22个事业单位职责,工作人员调整,配备到位。通过谋篇布局,推进“五大建设”,使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整体优势充分发挥,为履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新职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事业跨越发展。新的机构,新的职能,我们积极培育新的发展理念。局党委一班人,依据部门新职能,积极创新“统筹城乡、和谐共享、公平正义”的发展新理念。一是努力开辟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天地。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取向,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差别,破解“二元结构”难题。二是努力构建和谐共享的工作新机制。切实担负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神圣使命,不断拓展政策普惠范围,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是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服务新环境。立足社会公平,切实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维护公平权益,努力为城乡民众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

3.科学谋划长远,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展“十二五”规划调研和编制工作。结合国家、省、市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精神,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每个局领导牵头专项课题,开展调研、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积极借鉴外地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确定了21个专题调研课题,指导相关业务条口和部门编制了13个专题规划。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数易其稿,完成了《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二、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干事业

面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局党委一班人坚持求真务实抓工作,奋发进取促发展,凝聚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全民创业掀起新热潮。以创业型城市建设为动力,进一步强化创业组织领导,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载体建设,深入开展“万人创业普训”活动,全市掀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今年全市共设立扶持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4320万元,增加创业担保贷款基金2000万元,补充完善10条扶持创业政策,全市累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7566万元,惠及创业人员近万人。开展创业意识教育15.46万人,syb培训8280人,创业实用技术培训2194人,大学生创业培训6500人,培训后成功创业9227人,以上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全市新建创业孵化基地57家(总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创业实验实训基地19家,省级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14家。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市和各辖市区均建立起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全市62个镇(街道)、751个村(社区)建立了创业服务所(站),形成四级创业服务体系。全市扶持创业5.26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7.2万人。全市累计新发展私营企业、新发展个体工商户、新增私个注册资本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在国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厅组织的创业型城市建设中期评估中,我市列全省6个创建城市的首位。

2.城乡就业再创新业绩。坚持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市场就业机制,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充分就业。全年实际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1.58亿元,比上年增加1200万元。全市共开展各类社会培训12.8万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5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20%和135%,对2.55万名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镇江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2%。全市共对吸纳困难群体就业的33户企业,发放社保补贴98.71万元;对新招用失业人员达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放贴息贷款2105万元。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7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2万人,困难人员就业0.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1%,控制在3.5%以内,连续60个月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农村零转移家庭清零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3.社会保障实现新突破。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新农保和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制度,推进城乡医保制度体系融合,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大力开展社保扩面征缴,加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完成“五险合一”统一征缴,“金保工程”有序推进,服从服务于“市民卡”工程建设需要。全市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6万人,参保人员达61万人,社会医疗保险参保250万人,医保人口覆盖率92.3%,新农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38.3万人,覆盖率达95.5%,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分别参保51.05万人、43.26万人、33.73万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5%。全市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增资143元,人均月养老金达1358元,其中市区增资147.5元,达1427元,市区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由50元/月提高到60元/月,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87%。特别是今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总量、增量、增幅四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加大协调力度,按照财税体制和属地管理原则,理顺、调整市区参保单位社保基金征收范围和任务。4.人才开发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加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认真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工程(“331计划”)。全市共引进本科以上人才85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1100人。第二批“331计划”吸引领军人才项目落户46个,带动引进高层次人才284名。柔性引进国外专家34人次,执行引智项目21个。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7家,新增省级引智示范基地(单位)2家。全市新选拔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2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全市新培养高技能人才6500人,其中新增技师、高级技师1532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次,拥有高技能人才评价企业42家,入选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技师高级技师7人。全市新增高级职称1124人、中级职称3800人。

5.劳动关系呈现新气象。狠抓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效能建设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健全劳动工资收入分配调控管理机制,公平收入分配,加大执法维权力度,强化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在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和员工中积极倡导企业诚信用工和劳动者诚信劳动,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公平、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全市劳动关系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全市完成劳动合同备案28.01万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共为146户企业办理特殊工时。完善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欠薪预警和清欠机制,审核集体合同5350份、工资集体协商合同2363份,审查率均为100%,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由月850元调整为960元、小时7.2元调整为7.8元。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3652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19件,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27952人,责令补发工资915万元,督促参保13792人,补缴社保费2157万元。全市仲裁机构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4073件(其中乡镇街道平台处理1700件),处理结案率95.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调解结案率9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全市各类调解组织调处劳动人事案件9029件,占总案件数的56%。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均荣获特等奖。

6.人事改革实现新发展。公务员管理依法规范,全年共招录、调任(转任)党政机关(含垂直部门)公务员310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核准工作,办理500余名人员聘用合同鉴证手续,全市实施聘用制单位和人数分别达96.2%和97.5%,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为48家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5人。有序推进医疗卫生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顺利完成117名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任务,切实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地方补贴每月提高300元,加强应急预案,落实维稳责任,做细思想工作,全年实现重大节日和政治敏感时期无人赴省进京上访。

三、强化作风,带好队伍树新风

充分发挥党委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带好干部队伍,积极倡导“文明、便捷、优质、高效”服务新风。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局党委一班人弘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一是带头转变作风。局党委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带头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进一步精简会议,精简文件,规范管理。领导班子成员确定了一批重点调研课题,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企业面对面帮助解决问题,深入群众家庭送去关心和慰问。二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和决策程序,坚持人、财、物等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注重广泛听取局各处室单位、各辖市区局和市各相关部门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局党委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党委成员间坦诚相待,密切配合,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是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带头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自觉开展自查自纠,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在全局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局集中利用三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打造过硬队伍”主题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分别从理论学习、分析查找、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开展以“树新风、作表率”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大兴学习之风,争作德才兼备的表率;大兴实干之风,争作求真务实的表率;大兴创新之风,争作争先创优的表率;大兴文明之风,争作优质服务的表率;大兴勤廉之风,争作公平正义的表率,着力打造一支思想好、觉悟高、品行优、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的过硬队伍,以更加饱满、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上来,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设成为政府“三服务”的“第一窗口”。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全局干部职工思想和作风明显改进,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干事创业的热情明显高涨。同时,局党委还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干部任用各项规定,大力选拔培养讲党性、重品行、有本领、有干劲、有激情,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今年局系统共选拔科级干部20名,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反映良好。

3.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制定领导干部和职工学法计划,开展领导干部学法活动和“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依法决策,每项重大政策、重大事项的决定,都要经过集体研究,认真对照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慎重决策。认真做好各类行政争议工作,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应诉败诉案件和行政复议被撤销案件,没有出现一起执法投诉被确定为不作为、乱作为和受处罚的案件,行政应诉案件胜诉率、行政处罚和行政决定正确率均为100%。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制度,落实信访责任制,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没有发生因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坚持有案必立,有案必查,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没有发生被司法部门撤销、改判、发回重审、超期羁压的案件,没有不公正、不文明的行为发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事项公开办事程序和办结时限,没有出现违法办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形。4.加强效能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结合机构改革和“三定”工作,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制、失职追究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21项管理制度,完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并将各项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册。积极开展“效能革命”,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精减会议,精减文件。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进千企”活动,面向全市1000家企业,开展15项人力资源服务进企业、进单位、进项目,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开展结对帮扶创业活动,全局405名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新创私营企业1015户。加强窗口服务,开展文明创建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文明服务岗和服务明星评比活动,向部和省厅推荐6个优质服务窗口单位,评比表彰30个市级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市人社系统(市直)被评为省文明行业,市就业中心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单位标兵,市人才中心、社保中心、技师学院被省文明委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四、严格自律,勤政廉洁作表率

党委一班人始终坚持自警、自省、自律,以构建具有部门特色的惩防体系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和勤廉教育,强化监督制约,深化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努力作勤政廉洁的表率。

1.落实责任,加强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加强考核检查,确保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勤廉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和各项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全市党员干部《廉政准则》知识测试,在市级机关工委《廉政准则》知识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组织收看勤廉教育专题片10部,组织110名党员干部参观“XX市反腐倡廉美术工艺作品展”等活动,加强干部职工的勤政廉政教育。

2.构建惩防体系,加强权力节点监控。按照“机制+制度+制度执行力保障”的基本模式,构建拒腐防变的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纠风治乱的长效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惩防体系基本框架。确定29项重要权力,68个权力节点,出台具体监控办法,责任主体涉及全局21个处室(单位),涵盖全局人、财、物、事等主要职能和重要权力,在市级机关率先实现了权力节点监控全覆盖,其中《市人社局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权力节点监控实施办法(试行)》,作为全市三个共性权力节点监控的制度文本,被市纪委印发全市借鉴参考。为保证各项制度和重要权力节点监控机制的落实,明确局纪委监察室一名同志具体负责做好跟踪督查,今年以来共对13场工程招标议标、15场各类考试、9场职称评审,以及人才市场、就管中心搬迁划拨转移资产等工作,进行现场监督。

3.推行权力公开,打造“阳光行政”。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归并、拓展党务公开事项72项。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升级改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丰富网站服务功能,将所有涉企、涉民工作事项全部上网公开,并建立“12333”电话咨询与监察投诉举报直通平台,推行“阳光政务”。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印发《关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服务环境的实施意见》,按照全市“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态度最好”的要求,全面梳理调整行政许可事项和收费项目,对4个行政许可项目和3个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承诺时限进行压缩,对部分涉企收费项目进行压减。局主要领导分别走进“12345”服务热线和“行风热线”,现场通过连线倾听群众的呼声、回答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我局被市纠风办评为“行风热线”先进上线单位。积极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得到省厅充分肯定。设立举报信箱和网上信箱,自觉群众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加强对苏南人力资源市场大楼工程、金保工程和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购房装修等重点工程的监督。聘请22名特邀监督员,并对监督员提出的15条意见和建议逐一整改落实,全年共邀请特邀监督员87人次参与我局组织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等重点工作环节的现场监督。加强社保基金监督检查、稽核工作,加大对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社保基金应收尽收,安全运行,全年通过督查多征缴社保基金150多万元。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勤政廉政、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情况,取得了一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归功于党委一班人的齐心协力,更来自于全局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奋斗。借此机会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局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对照更高要求,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一是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工作人员或多或少存在工作不实、节奏不快、理念不新、服务不优、自律不严等问题。二是调查研究和工作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工作仍然存在按部就班的问题,工作仅停留在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层面上,创新创优还有待加强,特色亮点不够鲜明。三是班子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要不断加强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增强领导能力和干事才干,更好地发挥核心作用、表率作用和带动作用。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局党委一班人将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进一步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廉洁从政,奋勇争先,咬定一流目标,创新发展之路,全力服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努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跨越发展。一是努力推动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全民创业,努力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确保全市扶持创业4000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5万人。二是努力推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广开就业门路,加大就业帮扶,确保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为零”。三是努力推动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确保全市新农保参保率95%,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万人,续保5000人,社会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95%。四是努力推动人才结构更优化。引进领军人才100名、领军团队50个,接受本科以上人才10000人,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1200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000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600人,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20项,柔性引进外国专家32名。五是努力推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确保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5%,集体合同签订率95%,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达85%,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7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2%。六是努力推动人事改革更加深入。加强公务员管理,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和岗位设置管理,规范公开招聘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促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第二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班子述职报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班子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我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班子述职,请予评议。

一、履职尽责

就业工作:全市新增就业2.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1%,其中为工业园区招工2.6万人,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发放小额贷款1.9亿元,扶持创业3164人,带动就业9342人。社保工作: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办法,有效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破产改制企业职工的社保问题。市直国有农林水和大集体职工,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医保。养老保险费征缴2.8亿元,发放养老金3.3亿元。新农保第一批试点的XX区,为7000多名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489万元。

劳动关系:全市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89%;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87起,办结率99%;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745万元。

人事工作:全市人才总量达1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400人。三川集团建立了我市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坚持阳光考录公务员172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0人。认真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未发生赴省进京上访。

“三争”工作:全市共争取上级资金2.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社保专项资金1.5亿元,同比增长25%;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就业专项资金4516万元,同比增长10.6%;争取中央、省财政医保补助资金4100万元,同比增长11%;争取中央、省财政转移支付新农保专项资金569万元。

我局狠抓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得到提升。市社保经办大厅被国家人保部授予全国人保系统“优质服务窗口”;我局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被市政府授予“最佳服务窗口”。

3月16日,省人保厅致函市政府,充分肯定我局2010年在就业、社保、军转安置和解困、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省政府下达我市涉及人保领域的民生工程和人才总量考核指标,在省厅考核中获得了满分。

二、中心工作

我局以服务鹰潭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自觉融入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做好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招商引资超额完成,党风廉政建设、抗洪救灾、联建共创、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信访维稳、承办省运会等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点春涛乡红星村雄家墩被评为“卫生清洁”工程先进自然村;数字鹰潭“金保”工程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

三、自身建设

我局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局机关70%的科级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班子团结务实高效,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制度建设规范有力,干部教育特色鲜明。通过开展“三新两提高”、“创先争优”主题活动,锻造优秀团队,培养过硬作风。在行动上形成共举,在工作上勇于担当,在服务上创立品牌,在清正上塑造品格,树立人保部门风清气正良好形象。述职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班子述职述廉述法报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法报告

(2011年10月23日)

2009年以来,特别是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来,市人社局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建设“桥港时代新*****”的工作目标,坚持勤政廉政,依法行政,切实履行部门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根据考察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就班子整体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和依法行政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评议。

一、机构整合效应倍增,人社各项事业开局良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后,全局上下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整个改革过渡平稳、融合迅速,形成了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规划了“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美好蓝图,迈开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跨越发展的坚实一步,塑造了人社系统团结奉献、踏实进取的良好社会形象。因我市人才工作自身特色鲜明,措施扎实,并被评为2011*****省“*****人才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创建人民满意服务示范窗口

二、人才开发业绩骄人,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持续增强。科学实

施了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十一五”期末,全市人才总量达13.54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了8.04人,年递增率为19.88%,人才数量的增幅高于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幅度。每万人拥有人才数,由2005年的539人增加到2011年的1216人。人才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初步形成层次分明、体系完备、相互配套、特色鲜明的人才政策框架。人事人才网站人气不断提升。现有单位会员2000多家,个人会员20000余人,点击率370万次,2000多人通过人才网推荐就业。载体支撑作用逐步凸现。人才开发平台得到优化,成立了2家研究生实践基地,1家院士工作站和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省级科技创业孵化器,荣获了国家友谊奖、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突出贡献奖、*****市人社系统创新亮点工作等多项殊荣。国外智力引进继续*****领跑。三年来,共执行引进国外智力项目48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引智项目分别占*****全部引智项目的35%、40%和25%。

三、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统筹城乡就业迈出新步。我局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拓宽再就业援助领域,深挖就业潜力,成功化解了就业难,就业再就业工作保持*****前列。三年来全市城镇单位新增就业91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2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为重点企业引进急需的技术员工4000多名。大力实施“以外引外”工程,不断巩固和发展驻外劳务输入培训基地,大力引进外省市劳动力,截至2011年9月,我市已在10多个省市建立了41个劳务输入培训基地。着力推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孵化基地为抓手,扶持培育了金凤凰科技创业园等基地,分类制定实施了创业带动就业的专项计划,提高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针对性。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和规模,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有机联动机制,有力助推了创业拉动就业的深入开展。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我们以“五大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按照“城乡一体”和“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健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大力推进。我市新农保工作在省、市乃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位臵。目前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已达到29.77万人,基础养老金发放18.7万人。覆盖范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继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连续六年七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其总体待遇翻了近一番。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市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生育保险待遇条件得到了完善,待遇标准得到了提高。制订了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之间的衔接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结合的覆盖城乡的医保体系已经形成。同时完善了《*****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

五、人事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改革成效初

步显现。围绕上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着力优化选人用人机制,理顺工资收入分配关系,各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正式启动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实现人员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公务员津补贴全面清理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顺利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部兑现到位。人事调配工作方面,市级机关乡镇园区街道人员选调工作、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组织有序。配合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审核、考试等相关工作。在军转安臵和解困方面,三年累计安臵军转干部53名。坚持一手抓政策落实到位,一手抓稳控机制完善,全市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平稳,继续确保全市1200多名企业军转干部无一进京去省到市上访。

六、劳动关系协调及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加大,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我们一直把依法做好人事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及时、稳妥地处臵各类利益诉求和群体性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广场集中宣传、深入各镇乡园区巡回宣讲等多种方式,为广大企业及劳动者讲解政策法规,促进企业规范用工制度,推进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学法、知法、用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基础。健全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积极推进“两网化”建设,依法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和人事劳动争议仲裁。扎实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在今年初开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中,我局共为312名农民工讨回工资合计276.48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构建信访调处新格局。针对影响全市稳定的下岗就业、民生保障、劳资纠纷等问题,坚持“主动预防、积极调解、重在基层”工作方针,整合就业、社保、仲裁、劳动监察等调解力量,建立局领导带头接访,基层干部定岗接访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截止9月底,今年我局共立案受理劳动监察投诉,举报64起,受理各类人事劳动争议案件320件,案件标的额达1327.81万元,按期结案率达99%。同时处理各类信访100多件,市长信箱、网络投诉咨询200多件,接待劳资矛盾来访760多人次,工资福利等其他来访每天都超过50人次。

七、创先争优活动蓬勃开展,服务水平部门形象稳步提升。我们以“争当服务人才先锋、争做保障民生模范”为主题,以“窗口单位服务竞赛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的行动落实到岗位上,展现在窗口上,取得了党建工作的新成效。开展“擦亮窗口我先行”活动。市社保处出台《*****市施工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了工保险的覆盖范围,降低了企业的风险系数,有力地维护了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惠及参保的九万多人。市医保中心完善内控制度,规范经办业务工作,细化了财务管理制度,优化了操作流程。开展“人社先锋在行动”品牌服务活动。各窗口单位在活动中窗口工作前移,服务重心下沉,将各项窗口服务直接送到服务对象中去。市人才中心和劳动力资源中心深入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做引才招工方式,今年以来已经为重点企业引进人力资源2000多名。市就业处将就业培训服务送到“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当中,邀请全国优秀职业指导老师蔡霞前来授课,受到了好评。开展服务标准化创建活动。市人才中心

邀请了中国银行*****支行的职业培训师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无论是着装要求还是服务态度,或者服务辞令再到工作作风,都给出了全面细致的遵循标准。

八、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带领发展人社事业的本领不断提高。我们把局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作为推进人社工作高效、统一、协调运转,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来抓。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能不断适应形势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自学加强理论与业务学习,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的走到了*****、省和全国的前列。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开展领导干部学法活动和“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做好各类行政争议工作,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事项公开办事程序和办结时限,没有出现违法办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形。大力推进公权网上公开运行和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全面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始终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对涉及人事变动、重要规章制度、重大经费开支及带有全局性的工作,均经集体讨论决定。领导班子成员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做到了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共同营造了团结共事、齐心创业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把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动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

重,加强对全局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在管好自己的同时,经常教育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严以律己,自警自省,自重自爱,在全体机关干部中发挥了表率带头作用。

回顾近三年来的工作和勤政廉政、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情况,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归功于党委一班人的齐心协力,更来自于全局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奋斗。借此机会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局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对照更高要求,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一是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理念。二是调查研究和工作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工作仍然存在按部就班的问题,工作仅停留在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层面上,创新创优还有待加强,特色亮点不够鲜明。三是班子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要不断加强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增强领导能力和干事才干,更好地发挥核心作用、表率作用和带动作用。

回顾这三年来的工作,我局在重点、难点问题创新,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人社工作的创新创优要不断加强;二是对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推进;四是队伍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存在问题,我们班子有决心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探索工作新方法,加大落实力度,使全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明年是“十二五”实施的重要之年,局党委一班人将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进一步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廉洁从政,奋勇争先,咬定一流目标,全力服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努力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跨越发展。

第四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年,全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工作主线,克难攻坚,狠抓落实,人力社保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下岗再就业**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万

人,都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低于4%的控制目标。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点,下大力气推进,主要抓了五个方面:一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大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力度,建立完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39家、创业培训基地5家、职业技能鉴定认证机构130家,培训进城务工农民6**万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万人。二是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落实政策引导、搭建平台、职业培训、见习实践、优化服务等五大举措,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和农村基层就业、开展自主创业,全市温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为近年来最高。三是突出抓好弱势群体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帮扶工程,通过建立就业援助基地、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和发放一次性困难补助等措施,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全市共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人次,支出岗位补贴 **万元;全市3090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社会保险补贴,合计**万元。四是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就业。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创建活动,全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达340个,充分就业村达**个,创建比例分别为*8%和67%。

(二)人才资源开发成果丰硕。我们以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为主线,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一是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市551人才工程实施意见》、《市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市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构筑符合本地实际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为各类人才在我市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坚持“走出去”揽才,组团赴美国、加拿大以及重庆、西安、兰州、成都等国内外重点城市举办9场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组团参加宁波“浙洽会”、深圳“高交会”、浙港服务业高端人才交流洽谈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浙江行等活动,全年共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3500多名、顺利对接引智项目154个、聘请外国专家347人次。坚持“请进来”引才,重点组织举办了中国温州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12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430多家企业参会,达成合作意向148个、签订协议49个,洽谈会的成果之多为历年之最。三是更加突出培养层次。以实施551人才工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计划为载体,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全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人、省“千人计划”1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14人,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174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47万人。四是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培育扩大各类服务平台,努力为用人单位、各类人才提供全天候服务。全市共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8家;举办大型综合人才交流会、专场招聘会、人才夜市和网上人才交流会146场次。同时,还在温州大学设立了人才工作驿站,在北美、西欧、澳洲等地建立了17个海外人才联络站,并聘请了25名海外引才顾问。

(三)社保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我们坚持以普惠共享和完善制度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工作。一是全面完成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紧盯“全覆盖”目标,花大力气抓好社保扩面工作,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五大险种的新增参保人数,全部超额完成任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0.7万人,也超额完成了任务6个百分点。二是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顺利完成市民卡工程一期建设任务,举行了市民卡首发仪式,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在做好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的同时,制定出台《市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办法》、《**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风险调剂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我市的社保政策体系。四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741元,全市所有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均已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也得到逐年提高。此外,还积极稳妥推进新农合职能移交工作,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全市各县均已顺利完成。

(四)各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我们坚持“高效、合理、优化”的原

则,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各类人事制度改革。一是稳步推进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温州市公务员主管部门申诉公正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科级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特别是率全省之先打破地域限制,组织实施了面向全国、全省公开考试录用**全市各级机关公务员工作。二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期实施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

效工资;率全省之先全面实施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并及时调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充分统筹考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待遇。三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组织召开了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牵头组织起草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1+X文件初稿。稳妥抓好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东海石油温州服务总公司改制,启动市机关第一印刷厂改制。四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在取得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目前,市本级已全面完成应设岗316家事业单位的设置方案审核工作,并已认定246家。切实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会同市纪委、监察局下发了《**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意见》,完成市本级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拟订了事业单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工作方案。五是稳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继续拓展职称外延延伸评审范围,新增了橡胶专业,总数达到25个。在工业电器、橡胶、泵阀等14个专业开展了评审,共评出特色专业技术人才247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955人。六是稳步推进军转安置工作。改进军转干部安置办法,推行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做法,*名军转干部得到妥善安置,提高了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劳动关系协调发展。我们着眼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断加大劳资纠纷协调处理力度,逐步完善劳资纠纷协调处理机制,努力维护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一是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积极开展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春暖专项行动,切实提高用人单位特别是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全市7.4万多家企业、*多万职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8%,其中小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春雨”、“春雷”和“春苗”专项行动,全市共完成书面审查*多万家企业,比2010年增加101%;全市共受理各类劳资纠纷举报投诉案件1.3万件,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清欠补发拖欠工资额1.9亿元,涉及人数5万人。三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全市实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全覆盖。同时,积极开展推行法律援助工作站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庭前调解制度和周末仲裁制度。全年劳动争议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4.74%,70%以上的劳动争议案件实现了庭前调解。

第五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计划

**年是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一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奋斗目标,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转型的工作主线,着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战略,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

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奋勇开拓、争先创优,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温州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强化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发展。一是抓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认真实施新一轮**人才工程,选拔培养对象*名,其中第一层次10名,第二层次120名,第三层次**名;重点资助1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选派30名**人才赴国内外科研院校培训进修,继续举办出国培训人员BFT培训班。根据国家和省里的工作部署,继续做好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对象、省*人才等各类专家选拔推荐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学堂”培训资源向其延伸,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研班8期,新增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基地1-2个,完成4万人次继续教育培训。二是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智力。会同市委人才办举办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和赴海外开展招才活动,深入实施“*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组团参加宁波“浙洽会”、**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大会等国家和省级国际性人才智力交流活动。大力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全年聘请外国专家200人次,实施引智项目150项,继续做好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和评选表彰工作。研究制定人才新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揽各类人才,全年组织12次赴国内重点城市招才活动。三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认真实施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年计划组织5万名进城农民工技能培训,评选表彰一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和“**技术能手”,选派一批紧缺型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研修,举办全市万名职工技能大比武,加快组建**技师学院,建设具有综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全年力争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人。四是加强人才载体平台建设。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调整完善博士后工作站财政补助政策,新建一批博士后工作站。遴选第二批20家市级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省博联**科技创新基地第二轮签约合作,完善温州大学人才工作驿站运行机制,继续加强鄂渝川高校毕业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行业协会人才工作站建设。五是抓好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加快整合政府所属人才市场、技工交流中心、职介中心等人力资源市场,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贯通。继续加强**人才网、华夏英才网、人事考试、职业技能鉴定等网站建设,着力拓展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20次“扶工扶农”、“百名博士企业行”等各类科技智力服务企业基层活动。

(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促进就业稳定。一是大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继续加大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全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达到98%以上,充分就业村达到70%以上,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新增就业人数。二是大力推进就业援助帮扶。深入开展破解企业招工难专项行动,帮助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全市举办招聘会200场次,征集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重点强化对生活困难的水库移民就业帮扶,落实*名生活困难的水库移民社保补贴,市区帮扶1000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新增公益性岗位*名。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以内。三是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联动的工作机制,以富有成效的工作迎接省里检查验收。坚持鼓励创业创新,扶持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对有创业意愿并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一条龙”的帮扶服务。四是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三项计划”,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各项服务,切实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各项政策,积极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适时举办市、县两级区域性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就业招聘专场,全市建立200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组织*名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名毕业生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以上。

(三)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全民社保。一是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宣传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加大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和检查力度,重点加大对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努力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到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全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增18万人,职工基本医疗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班子述职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