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意象》的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城市意象》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城市意象》的读后感一
《城市意象》作者是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这学期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感受和领会报告如下。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
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美国的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等概念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等问题。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部分。
林奇认为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对于城市的感觉往往是断断续续的。零打碎敲的,还常与其他有兴趣的东西相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强调城市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及其对于城市中静的因素——建筑、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是留存在人的内心里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属于同一群体,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个体形成的城市形象才是部分相同的,有共通的一面。人们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中,就必然需要与该群体有着相似的并且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林奇认为构成形象的过程是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观察城市,需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以形成对城市的意象;同时被观察物形成的是易于被我们所掌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有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一个有效的形象首要的是目标的可识别性,这就称为“识别”。其次,形象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与其他目标的空间关系和图形关系,这就形成了“结构”。最后这一目标应对观察者有某种意义,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感情的,即“意义”。三者总是一齐出现的。
书中通过对“出入口”的解释,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结构和识别共同形成了城市意象的可识别性。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整齐有序的城市结构越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也不是越混乱的城市越不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对于同一标志的形象看法会各有不同,对于城市特征的意义也是常常变化的,因此林奇建议:把精力集中到形象的清晰性方面,而让“意义”自由的发展是很有明智的。在《城市意象》这本书的第三章,林奇主要分析的是与城市形象的形成有关的五个物质方面的因素。分别对每一种因素的定义及对城市形象的形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以三个美国城市为例。林奇的结论是,意象的形成依赖于城市意象得以构成的五个基本元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这种意向活动的构成机制,带有强烈的现象学意味。“认知地图”就是这样一种意向性行为依据五个基本要素构造出来的意向对象和认知结果。现象学备受批判的观点——认识(甚至包括认识对象)都是人类主动地“构建”出来的——在林奇的城市认知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意象是人们依据城市形态基本线索投射出去而得到的“图象”,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而不同认知者的被动或主动认知方式都具有一种当场“构成”的意味。在谈及城市形象的变换问题时,林奇列举了人们画地图的五种不同方式。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分析这五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什么是“城市意象”呢?
在读完《城市意象》之后似乎也很难给城市意象概括总结出一个准确、恰当而又全面的定义。城市本身包含的要素就丰富,意象的概念更加抽象深远,所以在此我只能一个个解读书中所提及的概念。
首先,什么是“意象”呢?加斯东·巴舍拉(法)《空间诗学》如是定义:“意象的发生场域是在灵魂的活动中,它先于思维而出现。”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作为观察者,借助各种各样的线索,诸如对色彩、形状、动态或是光线变化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以及对重力场或是电场、磁场的感受。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再而,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公共意象”,它指: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
正是因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所以意象的概念成为观察者主观概念。而城市观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城市的程度层次不齐,每一个观察者形成自己的城市意象也就大不相同。城市规划设计所探索的就是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于是得出“公共意象”概念。
初步了解城市意象概念之后,分析形成城市意象的内容和因素到底是什么。城市意象的内含:城市个性、城市结构、城市意蕴。城市个性:城市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惟一的意义。城市结构:城市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城市意蕴:城市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城市意象的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不同元素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互相矛盾,甚至互相破坏。大多数观察者把意象中的元素归类成一种中间组织,也就是一种复合形式。其中,道路是主导因素,边界是线性因素,区域是二维平面,节点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
城市意象的特点:实用性、安全性、传递性。实用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并具有可实施的特性。安全性:要求城市意象具备基本的现实使用安全保障。传递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在某一层面将自身意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城市个体。同时,通过三个例证的城市,我们可以发现,在其拥有各自在城市意象上的明显优劣之处外,同时也反映出了共同的主题。
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或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1、空间与景观广度的重要性。
2、开敞景观产生感情上的愉悦。
3、未经加工的或是无定形的空间可能不会让人高兴但十分显眼。
4、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
5、社会经济阶层对城市区域意象影响。
6、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
7、环境的巨变和那些反映历史的物质元素的缺失让人又心兴又烦恼。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关于城市意象的结论:“好地方”是通过一些对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法,使得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我们必须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不好的地方”混乱、节点不确定、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缺乏特征与个性、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虽然人们对美好的城市意象的追求各有不同,但是似乎人们对不另人满意的城市意象的特点大同小异。这些基本特征正是我们以往设计所忽略或者因为设计者的臆断所造成的。
作者在第一章用来详细讨论“环境意象”这个概念时,为此书增加了一个附录“关于定位的参考文献”,这里面主要是讨论人们依照什么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讨论方位感是通过什么参照物、参照系统来达成的,讨论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附录,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第二章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强,但是仍有一些可以摘记,例如描述一个城市设计很劣质时可以用这样一句:“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另外一个很嘲讽的句子是:“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有时是因为)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
第三章标题为《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详细介绍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是怎样构成城市意象的。在介绍元素时候十分细致,给我触动的是在“标志物”里谈到它很容易被识别而且被当作重要事物,这涉及到作者谈过的意象性包含的“象征”意味,因此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座高楼的摧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而且是象征的消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从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一方面可以以“城市意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纽约以及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更为深层次的失落,而且也可以为“重建世贸”增加理由——一个新的标志物的出现,不仅仅会相对摸平创伤,而且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让建筑蕴涵很多的意味,坚韧?强大?或者其它。作者在这章用了大量篇幅对各个元素进行分析,但是也始终没有忘记,做这种细节的分析是基于经验,同时为了给讨论带来助益,然后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整体考虑,同样,“城市意象”也是落在人们心里的整体素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第四章很认真的讨论城市设计中如何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因此专业性较强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更为精彩的还是他在第一节里面给我们的城市形态的分析,因为充满了人的存在。一开始就有吸引我的内容:“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交通、主要用地划分和关键的焦点,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和社区的感觉在此都能够表现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那么市民能够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和联系,这里因此才能成为一处真正的场所。”上述的句子引我共鸣的是“场所”,与此类似,单纯从建筑本身定义场所远没有引入人以后定义场所有价值。真正的一处场所,应该具备其基本功能,而且能够凝聚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具备交流的可能,而且因为其具有清晰的环境组织和鲜明的个性,能够让人们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的联系,从而能够承载“生活”。
《城市意象》的读后感二《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书中一共分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环境的意象,第二章三个城市,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第四章城市形态,第五章新的尺度。
凯文·林奇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作者给出了意象的特性,组成元素等等,从以上两段引文中易发现:
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主观的因素,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数量,要尽可能有整体代表性。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书中强调的是群体的意象。
2、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要我创造一套合理的方式,就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基本沿着作者分析的脉络走,收获也不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这是书中的语言,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话,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当然,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是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五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首先道路是观察者移动的路线(街道、运输线、运河等)。对许多人而言,道路是他们想象图象中的主要元素。人们游走在这些路网中,游览这座城市,同时将其它的环境元素加以整理,建立起相互的关系,形成人们心中的城市意向。当其它要素环绕周围时,道路通常在人们意向当中处于支配地位。哪里的主要道路缺乏定义或者容易和其它的混淆时,那里的整体意向就会不那么清晰。道路能成为城市意向中重要的特征是有某些原因的,包括经常使用、专门使用的集中、特有的空间特性、正面的特征、接近城市中专门的特征、视觉上显著,或者在全部道路结构或地形学中它们位置的优越性。
其次边界是不同于道路的线性要素,它既不用来使用,也不被看做道路,它通常用来形成区域中的边界或者连续中的线性隔断。它们是横向的参考,而非坐标轴。最强烈的边界是视觉上显著的,外表上连续的并通常难以逾越的。边界是重要的组织特征,特别当它连接毫无特征的区域时,就像水域城墙勾勒出了城市的轮廓一样。大多数城市拥有定义非常清晰的边界。伊斯坦布尔的意向,举个例子来说,是被博斯普鲁斯海峡构成,它同时为欧洲和亚洲交界城市形成边界。水构成了沿海城市或滨河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边界。
区域是城市中的观察者“精神进入”的一个中型到大型的区域,或者它有可识别的“连续性主题”自然特征,这是根据肌理、空间、结构、细节、象征、用途、居民、维持费用、地形等得出的。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因素,但并不足够创造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一个区域仅仅被熟悉城市的人这么认为。创造一个更深刻的意向可能需要更多的线索。区域可能拥有生硬的、精确的分界线,或者也可能是渐渐消失在周围地域的柔和的不确定的分界线。
节点是点性参考,观察者可以进入的城市中战略性场所,它是人们行进中来去的强烈的焦距。节点可能是第一个交叉点,或者仅仅是作为一个专有用途或自然特征的“主题性的集合”。当做出决定和提高注意力时,交叉点和行进模式的变化是的节点意义功能更加重大。然而当主导性的节点趋向于同时具有“集合”和“交叉”,就具有双重的功能和自然意义,譬如公共广场。然而非本质的、有特色的自然形态更能够使得节点记忆深刻。
标识物是作为外部的点参照。一些诸如塔、尖顶、小山——是远方的,作为一个特色可以在远方的各个角度的小一点的环境中的顶部被看见。相对于它的背景来说,有明显的外形和显著的空间位置的标识物,能更容易的被识别,对观察者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凯文·林奇认为标志物的一个关键的自然特征是单一性,“环境中的一些唯一的难忘的外表”,通过使它们能从很多地点可视或者与它们附近的要素创造对比度,那些“显著性空间”能建立标识物元素。一个环境是怎么用的也可能加深一个标识物的重要性,譬如它的位置在于包括道路节点的交叉处。
这一系列要素没有一个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联合起来提供出整体的意向。区域由节点构成,由边界定义,被道路穿透以及布满了标识物?元素有规律的交迭并互相渗透。一批批的意向通常相互交迭并在一系列的层面上互相关联,来反应地域的尺度。这样,观察者可以通过意向从街道层面到那些临近地段,到城市以及更远,就如身临现场一样。文中通过对意向特性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随着联系的不断增加,结构也就变得有了刚性,各个部分在各个方向上都有紧密的联系,所有的变化都发生在内部”的观点。这指出了城市发展的过程与几种发展形式。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第二篇: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社会学课程作业
城社
课
程
作
业
1市会学
读《城市意象》有感
《城市意象》作者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这学期的城市社会学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和领会报告如下。
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美国的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等概念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等问题。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部分。
本文意在借助林奇的观点,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其观点在我们现在的环境下能否成立,更多的是对其观点的一种检验。
林奇认为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对于城市的感觉往往是断断续续的。零打碎敲的,还常与其他有兴趣的东西相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强调城市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及其对于城市中静的因素——建筑、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是留存在人的内心里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属于同一群体,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个体形成的城市形象才是部分相同的,有共通的一面。人们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中,就必然需要与该群体有着相似的并且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林奇认为构成形象的过程是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观察城市,需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以形成对城市的意象;同时被观察物形成的是易于被我们所掌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有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一个有效的形象首要的是目标的可识别性,这就称为“识别”。其次,形象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与其他目标的空间关系和图形关系,这就形成了“结构”。最后这一目标应对观察者有某种意义,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感情的,即“意义”。三者总是一齐出现的。书中通过对“出入口”的解释,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结构和识别共同形成了城市意象的可识别性。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整齐有序的城市结构越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也不是越混乱的城市越不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对于同一标志的形象看法会各有不同,对于城市特征的意义也是常常变化的,因此林奇建议:把精力集中到形象的清晰性方面,而让“意义”自由的发展是很有明智的。
在《城市意象》这本书的第三章,林奇主要分析的是与城市形象的形成有关的五个物质方面的因素。分别对每一种因素的定义及对城市形象的形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以三个美国城市为例。林奇的结论是,意象的形成依赖于城市意象得 以构成的五个基本元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这种意向活动的构成机制,带有强烈的现象学意 味。“认知地
图”就是这样一种意向性行为依据五个基本要素构造出来的意向对象和认知结果。现象学备受批判的观点——认识(甚至包括认识对象)都是人类主动地“构建”出来的——在林奇的城市认知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意象是人们依据城市形态基本线索投射出去而得到的“图象”,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而不同认知者的被动或主动认知方式都具有一种当场“构成”的意味。在谈及城市形象的变换问题时,林奇列举了人们画地图的五种不同方式。
下面是我对于武汉市武昌区的城市意象地图。从中可以看出,我更倾向于沿着熟悉的路线向外发展。路线的起点为华中农业大学。作为我生活的地方,是我所最熟悉的。在画图时我一直在犹豫是否应该从荟园开始画,但是感觉画出来的不成比例,对于学校内部过于详细且深刻的印象使我很难想象到学校与外界的比例,所以在起笔话的时候有些迷茫,最后决定将学校以一个点来表示。
从学校向外拓展,主要是按照公路来行进。由于出行主要是靠公共汽车,所以对于道路的了解也大体限于公交线路的了解,当我试图回忆公交车在那一段路向哪个方向行进时,有点不知所措,只能是依靠几个标记或大概记得位置的几个重要地点进行比较,进而大致连接出它们之间的公路走向。在地图上我标明了武汉几所著名的大学,对于他们的位置我是比较了解的,相当于是作为一种标志。光谷广场和街道口至亚贸作为两个繁华的商业地带,是我经常去购物的地方,这里就相当于林奇所说的城市区域。武昌火车站独特的建筑式样以及出行的作用,也成为我描述武汉的重要标志。而长江作为区域的边沿,将武昌区与其他地方分割,形成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市地图的描述,并不是完全按照林
奇所说的用一种方式持续的走下去。在沿着城市道路向外拓展的过程中,遇到印象模糊的地方时,我们习惯于先将自己所熟悉的标志或者区域的大概位置在地图上标明,然后再将其与所熟悉的印象通过道路连接起来。在这里只能是大致描述对于公路的走向的印象,对我来说是很难记清楚道路在哪个位置发生转向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用地图描绘我们对于城市印象的看法时,我们通常并不是仅采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式的结合,这样有助于我们将城市各个区域的印象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对于城市的总体意象。
当然,在画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公交车没有经过的地方完全不了解,那些地方属于完全的空白,对于一些道路我不清楚它们最后的终点在哪里,地图上大片的空白地段我不知道其中都有些什么,结构是怎样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填充的。对于武汉的了解仅限于那几条出行经常经过的道路两侧的建筑的了解,而且还是断断续续、模糊的记忆。
武汉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有九省通衢的美誉,但是在这里生活了接近三年的时间,对于它还是很缺乏了解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意象,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记忆组成的。对于一个城市如果缺乏有效的意象,就会对该城市产生生疏感,总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只是城市中一个匆匆的过客。武汉的繁华、灯火通明不过是本地人生活的一种体现,作为一个外来者,始终感觉无法融入其中,游离在这种表象之外。身边的很多人都说自己不喜欢武汉,毕业之后肯定要离开,大家对于武汉的城市印象完全称不上美好,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只是将这里作为一个学习的载体,一种跳板。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于《城市意象》这本书的一个简单的理解。文中谈及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林奇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大师,重点研究城市意象,为城市规划、发展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
202_年5月5日
第三篇:《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书中一共分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环境的意象,第二章三个城市,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第四章城市形态,第五章新的尺度。
凯文.林奇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作者给出了意象的特性,组成元素等等,从以上两段引文中易发现: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主观的因素,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数量,要尽可能有整体代表性。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书中强调的是群体的意象。2.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要我创造一套合理的方式,就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基本沿着作者分析的脉络走,收获也不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这是书中的语言,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话,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当然,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是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五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首先道路是观察者移动的路线(街道、运输线、运河等)。对许多人而言, 道路是他们想象图象中的主要元素。人们游走在这些路网中, 游览这座城市, 同时将其它的环境元素加以整理, 建立起相互的关系, 形成人们心中的城市意向。当其它要素环绕周围时, 道路通常在人们意向当中处于支配地位。哪里的主要道路缺乏定义或者容易和其它的混淆时, 那里的整体意向就会不那么清晰。道路能成为城市意向中重要的特征是有某些原因的, 包括经常使用、专门使用的集中、特有的空间特性、正面的特征、接近城市中专门的特征、视觉上显著, 或者在全部道路结构或地形学中它们位置的优越性。
其次边界是不同于道路的线性要素, 它既不用来使用, 也不被看做道路, 它通常用来形成区域中的边界或者连续中的线性隔断。它们是横向的参考,而非坐标轴。最强烈的边界是视觉上显著的, 外表上连续的并通常难以逾越的。边界是重要的组织特征,特别当它连接毫无特征的区域时, 就像水域城墙勾勒出了城市的轮廓一样。大多数城市拥有定义非常清晰的边界。伊斯坦布尔的意向, 举个例子来说,是被博斯普鲁斯海峡构成, 它同时为欧洲和亚洲交界城市形成边界。水构成了沿海城市或滨河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边界。
区域是城市中的观察者“精神进入”的一个中型到大型的区域, 或者它有可识别的“连续性主题”自然特征, 这是根据肌理、空间、结构、细节、象征、用途、居民、维持费用、地形等得出的。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因素, 但并不足够创造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 一个区域仅仅被熟悉城市的人这么认为。创造一个更深刻的意向可能需要更多的线索。区域可能拥有生硬的、精确的分界线, 或者也可能是渐渐消失在周围地域的柔和的不确定的分界线。
节点是点性参考,观察者可以进入的城市中战略性场所,它是人们行进中来去的强烈的焦距。节点可能是第一个交叉点, 或者仅仅是作为一个专有用途或自然特征的“主题性的集合”。当做出决定和提高注意力时, 交叉点和行进模式的变化是的节点意义功能更加重大。然而当主导性的节点趋向于同时具有“集合”和“交叉”, 就具有双重的功能和自然意义, 譬如公共广场。然而非本质的、有特色的自然形态更能够使得节点记忆深刻。
标识物是作为外部的点参照。一些诸如塔、尖顶、小山——是远方的, 作为一个特色可以在远方的各个角度的小一点的环境中的顶部被看见。相对于它的背景来说, 有明显的外形和显著的空间位置的标识物, 能更容易的被识别, 对观察者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凯文·林奇认为标志物的一个关键的自然特征是单一性,“环境中的一些唯一的难忘的外表”, 通过使它们能从很多地点可视或者与它们附近的要素创造对比度, 那些“显著性空间”能建立标识物元素。一个环境是怎么用的也可能加深一个标识物的重要性, 譬如它的位置在于包括道路节点的交叉处。
这一系列要素没有一个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联合起来提供出整体的意向。区域由节点构成, 由边界定义, 被道路穿透以及布满了标识物„„元素有规律的交迭并互相渗透。一批批的意向通常相互交迭并在一系列的层面上互相关联, 来反应地域的尺度。这样, 观察者
可以通过意向从街道层面到那些临近地段, 到城市以及更远, 就如身临现场一样。文中通过对意向特性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随着联系的不断增加, 结构也就变得有了刚性, 各个部分在各个方向上都有紧密的联系, 所有的变化都发生在内部”的观点。这指出了城市发展的过程与几种发展形式。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第四篇: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一些手段,讲述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什么叫做城市意象呢?本书中城市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意象是人类对城市理解的一种艺术化解读,要把城市的构造当成一件艺术品去欣赏它!任何一件艺术品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是从人本身出发,因此在创造之初就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最终再回到人的视角当中来!书中一共分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环境的意象,第二章三个城市,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第四章城市形态,第五章新的尺度。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
书中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经常穿行的道路当然具有最强的影响力,所以一些主要的交通线都会成为关键的意象特征。
道路的概念类似与做商业动线规划时的概念,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从而服务于我们本身。道路组成了城市综合体中最常见、最可能运动线路网络,充分考虑人车分流,住宅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与协同性,设置适宜的宽度与尺度,这些都可以使它与周围的道路区分开;就书中讲的道路和我们做商业动线而言,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观点:
1、方向性:
动线要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来指引消费者的行走的行为;
2、清晰性:
道路起点和终点要清晰,动线的两个端点要具有一定的标志
性,让人们可以非常清晰认知自己的位置;
3、连续性:
即动线的完整性,动线要完整并且将商铺连续的布置在动线的两侧,一
个突出的部分或者连续的打断都会影响人们逛的乐趣。购物中心中一般
设置单动线、尽量避免多动线与支动线存在,使其道路简单、清晰;设
置单动线时注意尽量不要遮挡视线,不要太直,要充分体现曲与直的巧
妙结合;
4、可变性:
道路两侧景观的可变性,动线两端商户的品类组合进行有效的有趣搭配,可变性即乐趣性,从而增加人们逛街的乐趣,有效的延长人们的停留时
间;如遇地势高差可适当考虑多个一层,设置多个入口,也可通过植物
形态与空间氛围营造色彩的渐变分区;沿线使用一些特殊功能活动的集
聚,也可从地面或墙面特殊的质感,特别的布光方式,与众不同的气味
或声响,以及植被的样式和细部等吸引人流,增强趣味性;
5、舒适性:动线设置考虑适当的长度与宽度;
边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
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其次边界是不同于道路的线性要素, 它既不用来使用, 也
不被看做道路,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边界的特
点有:可见性,连续性和方向性;其作用有:分隔作用和景观作用。
当相邻的区域特征对比不明显时,就很有必要区分边界两侧以帮助形成“里
一外”的感觉。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材质的对比、线条的连续凸凹、植物特
征,也可以通过坡道、间隔的可识别节点,或是相对特殊地处理某一个端头,使
边界沿长度具有方向性。
它往往因为某个因素而阻断了道路的连续性而成为一个区域的边界,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是一个区域的边缘位置,是人们不愿去的一个位置。但是只要有
空间区域存在就会有边界存在,在购物中心也是一样,我们通常在平面动线上的两个尽端分布主力店或次主力店来有效的拉动人流的穿插,同时安排了便利的垂
直交通系统;同样在垂直动线上,通常在最高楼层或地下低楼层也安排了目的性
比较强的业态来拉动人流,如电影院来吸引人们到这些区域的边界位置消费,尽
量避免死角铺存在。
区域: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在人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
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正因为有不同的功能(武昌:
科教文化中心;汉口:经济金融中心;汉阳:工业制造中心)区域性的存在一项
就是人们对城市感知的重要源泉。当人们走进某一区域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场
域效应”,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
区域的概念在百货中体现的更为明显,根据不同的楼层分布的品类不同,一般百货一层分布鞋区、皮具箱包区、珠宝区、化妆品区,二至三层分布女装区,三层分布男装区,四层分布儿童区,五层美容美发美体手机家电,六层餐饮等,有着一个强烈的区域概念,形成场域效应,不同区域的品类相对集中,营造的一
种区域感,主题感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消费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使得人们能够
在有限的区域内享受到同一品类的商品多重选择。然而在购物中心内,更多的是
对不同年龄消费需求定位后的一种混搭,即在相应的区域内,不以某一品类进行
划分,而是已相同年龄层或相同消费需求来进行一个品类的混搭组合,导致越来
越多的集合店的出现,目前这是一种新的区域划分趋势!在这些区域划分中可通
过装修后期空间氛围营造、通过名称、编号、空间的转变等使其有顺序感和尺度
感;
节点:
城市节点首先是连接点,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站,道路的交叉或汇聚点,从
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有的节点更有可能是城市与区域的中心及意义上的核心。节点可能是一个广场,也可能是一个城市中心区,城市节点是作为城市
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处。
节点在购物中心中通常情况下指广场、中厅、电梯、出入口处,它也是动
线的连接点,是一个购物中心的核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通常是各类活动的举
办地,是一个能够很好聚集人流的一个场所,拥有较好的空间感,是品牌发布中
心、活动展示中心、人流转换中心的枢纽,节点一般是人流汇聚处与转换空间,在节点处一般分布体现项目定位、档次、承租能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
标志物:
标志物是作为外部的点参照,它作为一种地标在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经常
用作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索,通常是一个简单的有形物体,比如建筑、标志、店
铺或山峦,也就是在许多可能的元素中挑选出一个突出元素,提高项目辨识度与
吸引力。城市标志物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在整个环境中“令
人难忘”。使项目更具备辨识度,让人难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打造:
1、建筑物本身可以建造具有独特性(芳草地、江城明珠豪生、KK MALL);
2、通过内部空间氛围营造(成都来福士、南京水游城)
3、标志性造型:如首义莲花、芳草地猪头人身塑像;
4、绿化带、广场、广告牌、色调、动线、灯光、灯柱、地砖、墙面
因此一个合适的尺度和具有城市标志性的设计是吸引人们来和逛的一个重
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让整个购物中心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和我们的定位相匹配,也是未来购物中心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需要的就是地标性的唯一性和整个
环境中“令人难忘”!
同时处于不同的观察环境中,某个特定的客观事物的意象类型偶尔也会发
生改变。快速路对司机来说是道路,而对行人来说则是边界;一个中等规模的城
市,其中心区可能是一个区域,而对于整个大都市地区来说,它只能是一个节点。
做为我们要多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去考虑分析问题;
以上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这一系列要素没有一个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联合起来提供出整体的意向。区域由节点构成, 由边界定义, 被道路穿透
以及布满了标识物„„元素有规律的交迭并互相渗透,来反应地域的尺度。
市场调研:
城市的规划师渴望创造一个供多人使用的环境,因此,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
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对象不仅仅指数量,要尽
可能有整体的代表性,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人,更加明确的说应该是人与城市的关系,书中强调的是群体意象;林奇主要使用了两种主要方法:
1、是在市民中抽样访谈,获取他们对环境的意象;如果以观察者的年龄。
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程度进行分类,那么分组越细致,意象的相
似的可能性就越大。每个人创造的并形成自己的意象,但在同一组的人群中,成员之间的意象似乎能基本保持一致。
2、是在实地对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商业专业人士)形成的环境意象进行检
验。在这些访谈非常细致的描述中,并没有有关数字采集和整理的论述,林奇更
重视市民的意象。
我们在做项目定位与规划时市场调研是基础,尽量多的选取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程度进行分类,那么分组越细致,得到的结果越准
确;专业人士规划项目定位和规划时应结合消费者调研结果而定,不能凭空想象。
城市意象是一种城市特色,虽然它不是城市特色的唯一指标,但它是城市特
色的重要因素。通过城市意象差异性的研究,分析城市中不同群体形成不同城市
意象的原因,能够对城市特色建设提出建议和主张。
建造购物中心同样的要通过各个城市意象差异性特点(南北地区温度差异、建筑形态的不同)的研究,分析城市中不同群体形成不同城市意象的原因(公司
成都项目建筑形态的打造)提出对购物中心特色建设提出建议和主张。
综上所述,我认为购物中心也是城市众多功能中某一功能的缩影,一切从人的角度出发,处处体现人性化、舒适度,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腾飞,购物中
心的不断涌现,市场越来越细分,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保证让自己的项目持续
稳定发展的同时脱颖而出具备核心竞争力,将是我们重点思考与突破的问题!
202_.7.28
第五篇:《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是一本在建筑学上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以波士顿、洛杉矶和新泽西城为例,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五大组成因素,并且首次把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引入城市的设计,其作者是凯文·林奇(Kevin Lynch),芝加哥人,曾经是赖特的学生。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具有丰富的城市规划经验,任教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
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分析这五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什么是“城市意象”呢?
在读完《城市意象》之后似乎也很难给城市意象概括总结出一个准确、恰当而又全面的定义。城市本身包含的要素就丰富,意象的概念更加抽象深远,所以在此我只能一个个解读书中所提及的概念。
首先,什么是“意象”呢?加斯东·巴舍拉(法)《空间诗学》如是定义:“意象的发生场域是在灵魂的活动中,它先于思维而出现。”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作为观察者,借助各种各样的线索,诸如对色彩、形状、动态或是光线变化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以及对重力场或是电场、磁场的感受。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再而,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公共意象”,它指: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
正是因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所以意象的概念成为观察者主观概念。而城市观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城市的程度层次不齐,每一个观察者形成自己的城市意象也就大不相同。城市规划设计所探索的就是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于是得出“公共意象”概念。
初步了解城市意象概念之后,分析形成城市意象的内容和因素到底是什么。
城市意象的内含:城市个性、城市结构、城市意蕴。城市个性:城市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惟一的意义。城市结构:城市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城市意蕴:城市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城市意象的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不同元素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互相矛盾,甚至互相破坏。大多数观察者把意象中的元素归类成一种中间组织,也就是一种复合形式。其中,道路是主导因素,边界是线性因素,区域是二维平面,节点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
城市意象的特点:实用性、安全性、传递性。实用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并具有可实施的特性。安全性:要求城市意象具备基本的现实使用安全保障。传递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在某一层面将自身意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城市个体。
同时,通过三个例证的城市,我们可以发现,在其拥有各自在城市意象上的明显优劣之处外,同时也反映出了共同的主题。
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或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①空间与景观广度的重要性。②开敞景观产生感情上的愉悦。③未经加工的或是无定形的空间可能不会让人高兴但十分显眼。④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⑤社会经济阶层对城市区域意象影响。⑥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⑦环境的巨变和那些反映历史的物质元素的缺失让人又心兴又烦恼。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关于城市意象的结论:
“好地方”是通过一些对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法,使得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我们必须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
“不好的地方”混乱、节点不确定、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缺乏特征与个性、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虽然人们对美好的城市意象的追求各有不同,但是似乎人们对不另人满意的城市意象的特点大同小异。这些基本特征正是我们以往设计所忽略或者因为设计者的臆断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