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读后感[本站推荐]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能给人带来知识,每次的学习会让人充实,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也要不断向学习更优秀的榜样取经。《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这本书是由我国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写的。钱老师用他优秀的经验总结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教学做出了榜样。
钱老师的书体现了创新教育,符合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学理念。在看到“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这部分文字,有一些细节给我的感悟比较深刻。教师每天任务多,处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还要做到“懂教材、懂学生、懂他人”等一系列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的细节。
读懂教材就是灵活应用教材并拓展教材的基础。读懂就是吃透教材,我们要能知道教材布局的目的,前后之间的联系,要知道每幅插图、每句话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还要知道教材这样编排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其次,对教材的再开发能力体现教师应用教材能力,最重要的是对所教学科的再开发,目的就是要改变教师过于依赖书本的倾向,加强课程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老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书。
读懂学生,因为教育对象是学生,也即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要搞懂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已有生活经验,尽量减少因为某些原因产生的区别的实际问题。因材施教让教学在学习经验基础和实际中进行,让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更加有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不同学力水平或能力水平的孩子都能参与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正是能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读懂他人,向优秀的人取经是学习的最佳方法之一,在云小就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如赵海燕老师,黄老师等等。平时在教学中我应对多看多学,听从她们的指导结合她们的优点融入自己的教学,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
这本书是钱老师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通过对钱老师优秀理论和经验的学习,让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逐渐摸索属于具有自己教学风格和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有了很大帮助。我也十分赞同钱来师的一些观点,非常值得学习。
【《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读后感】相关文章:
1.如何教好小学数学论文
2.如何教好初中作文
3.快乐,其实并不难
4.教好想象作文的方法
5.自信其实并不难作文
6.其实学习并不难作文
7.幸福其实并不难作文
8.感恩其实并不难作文
9.有关成功其实并不难的作文
第二篇:《怎样教好小学数学》读后感
认真拜读了孙映柏老先生的著作《怎样教好小学数学》后,发现其实数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教,孙映柏老先生不仅仅是教师,更是一位研究者。在绝大多数数学教师看来,数学不好教,就算教好了也是耗尽全部精力,但是,在孙映柏老先生看来,数学很好教,也很有趣。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出,孙映柏老先生非常推崇伏羲文化,而伏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鼻祖。孙映柏老先生将伏羲文化之精髓——阴阳太极运用于对数学的研究中,并且,从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方正思维中总结了很多规律,将比较难的问题运用方的抽象性使之简单明了。
我羡慕孙映柏老先生在小学数学上的伟大造诣;也佩服孙映柏老先生在如此高龄还能思考总结怎样教好小学数学,并总结出那么多的数学小游戏配合教学;更敬仰孙映柏老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思考型与研究型教师。
孙映柏老先生认为:区分阴阳是数学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没有区分阴阳就没有数学的发展。例如孙映柏老先生总结的数学中的阴阳有:正数与负数;正运算与逆运算;函数与反函数;对称;反射等。在认识正负数过程中,孙老先生运用一张红色单面卡的正面与负面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乘法口诀时,运用方形,看方学算,有条不紊,分清乘与除的阴与阳等等。
孙映柏老先生的阴阳太极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高深至极,这都是孙映柏老先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结果。他的理论我看了很多遍也只是理解了其中的皮毛,要想得知其中的精髓之所在,可能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去分析研究。但是,读了《怎样教好小学数学》这本书之后,我深有感慨,数学其实不难教,只是自己并没有认真教,边思考边教学,做一名善于思考、敢于研究的教师是现代化教学改革之后对所有教师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在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教学,那不管教什么学科、什么学生都是非常难教的。
一、善思教材之用意
新课改对教师备课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吃透教材,因为老师只有真正地了解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清楚教材的真正用意,如果教师只是拿着教材去上课,照本宣科,不深究教材如此安排教学的用意,那么教学过程也只是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什么区别;如果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那么学生自习的效率可能更高;如果教师不明白教材安排的真正用意,那么学生必然也没有意识去探究教材为什么要那样安排。所以,教师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思考探索教材的深层次含义,真正地做到了解教材、吃透教材是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思考必须从思考教材入手,教书要从理解书的内容为首。
二、善思学生之理解力
刚带一年级的新老师会深有感受,老师自己感觉讲的很透彻,很好理解了,但是学生就是听不懂,这就是因为老师只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去讲解知识,而并非从学生的发展阶段或者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着手,这势必会造成老师讲的累,学生听不懂的情况。例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只能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而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遵循以实物计数引入,进而过渡到口头计数,然后再向高一级的思维即抽象思维计数过渡。夸大或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都会事倍功半,课堂效率低下,或者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善于思考的老师不仅要思考教材的真正用意,还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勤于思考这样讲解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且易于理解。
三、善思教学设计之吸引力
课堂效果的好与不好,绝大部分决定于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老师本身所能驾驭的,学生所能接受的,是能够合理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让学生感兴趣的。在小学低年级与中年级,学生的精力有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重要内容,通过一些巧妙的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乐于接受,易于吸收,一举多得。
另外,教学设计决定课堂氛围,教学设计得死板,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设计灵活,课堂氛围活跃。只有有激情、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善于思考的教师,还应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全面思考,让课堂成为学生都喜欢的殿堂。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教师,要勤于思考,敢于研究,顺应时代发展,做一名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的新型教师,而不是做啃“老”教师,老知识库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只有不断的学习、研究与思考,我们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我们的教学成果才能更加辉煌。学而不思则罔,同样,教而不思也罔,只教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没有目标,混沌度日。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才能有创新,才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成绩与未来。
第三篇:《怎样教好小学数学》读后感汇编
《怎样教好小学数学》读后感
认真拜读了孙映柏老先生的著作《怎样教好小学数学》后,发现其实数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教,孙映柏老先生不仅仅是教师,更是一位研究者。在绝大多数数学教师看来,数学不好教,就算教好了也是耗尽全部精力,但是,在孙映柏老先生看来,数学很好教,也很有趣。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出,孙映柏老先生非常推崇伏羲文化,而伏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鼻祖。孙映柏老先生将伏羲文化之精髓——阴阳太极运用于对数学的研究中,并且,从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方正思维中总结了很多规律,将比较难的问题运用方的抽象性使之简单明了。
我羡慕孙映柏老先生在小学数学上的伟大造诣;也佩服孙映柏老先生在如此高龄还能思考总结怎样教好小学数学,并总结出那么多的数学小游戏配合教学;更敬仰孙映柏老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思考型与研究型教师。
孙映柏老先生认为:区分阴阳是数学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没有区分阴阳就没有数学的发展。例如孙映柏老先生总结的数学中的阴阳有:正数与负数;正运算与逆运算;函数与反函数;对称;反射等。在认识正负数过程中,孙老先生运用一张红色单面卡的正面与负
面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乘法口诀时,运用方形,看方学算,有条不紊,分清乘与除的阴与阳等等。
孙映柏老先生的阴阳太极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高深至极,这都是孙映柏老先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结果。他的理论我看了很多遍也只是理解了其中的皮毛,要想得知其中的精髓之所在,可能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去分析研究。但是,读了《怎样教好小学数学》这本书之后,我深有感慨,数学其实不难教,只是自己并没有认真教,边思考边教学,做一名善于思考、敢于研究的教师是现代化教学改革之后对所有教师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在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教学,那不管教什么学科、什么学生都是非常难教的。
一、善思教材之用意
新课改对教师备课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吃透教材,因为老师只有真正地了解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清楚教材的真正用意,如果教师只是拿着教材去上课,照本宣科,不深究教材如此安排教学的用意,那么教学过程也只是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什么区别;如果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那么学生自习的效率可能更高;如果教师不明白教材安排的真正用意,那么学生必然也没有意识去探究教材为什么要那样安排。所以,教师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思考探索教材的深层次含义,真正地做到了解教材、吃透教材是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思考必须从思考教材入手,教书要从理解书的内容为首。
二、善思学生之理解力
刚带一年级的新老师会深有感受,老师自己感觉讲的很透彻,很好理解了,但是学生就是听不懂,这就是因为老师只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去讲解知识,而并非从学生的发展阶段或者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着手,这势必会造成老师讲的累,学生听不懂的情况。例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只能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而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遵循以实物计数引入,进而过渡到口头计数,然后再向高一级的思维即抽象思维计数过渡。夸大或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都会事倍功半,课堂效率低下,或者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善于思考的老师不仅要思考教材的真正用意,还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勤于思考这样讲解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且易于理解。
三、善思教学设计之吸引力
课堂效果的好与不好,绝大部分决定于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老师本身所能驾驭的,学生所能接受的,是能够合理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让学生感兴趣的。在小学低年级与中年
级,学生的精力有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重要内容,通过一些巧妙的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乐于接受,易于吸收,一举多得。
另外,教学设计决定课堂氛围,教学设计得死板,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设计灵活,课堂氛围活跃。只有有激情、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善于思考的教师,还应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全面思考,让课堂成为学生都喜欢的殿堂。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教师,要勤于思考,敢于研究,顺应时代发展,做一名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的新型教师,而不是做啃“老”教师,老知识库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只有不断的学习、研究与思考,我们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我们的教学成果才能更加辉煌。学而不思则罔,同样,教而不思也罔,只教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没有目标,混沌度日。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才能有创新,才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成绩与未来。
第四篇:浅谈如何教好小学四年级数学
浅谈如何教好小学四年级数学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转换教师角色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 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 让学生多“看一看”, 让学生多“做一做”, 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 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
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的兴趣,对数学兴趣。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有时我故意将课讲得留有余地,让学生们自己去探讨、去猜想,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下来,我发现,学生们的想法多了,答案也多了,课堂也更活跃了。因此,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计灵活、开放性的练习,让他们用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沉浸于猜想的成功之中。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能很好的促进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乐学”到“要学”,从“要 学”到“会学”,最终达到会创新。
第五篇: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其实并不难读后感
《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其实并不难》读后感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礼仪就好像法律,引导者人们的思想,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中国的礼仪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许多礼仪文化在不断更替的时代中渐渐淡去,被人们忽视甚至遗忘。面对礼仪文化的遗失,我们应重拾经典而不是选择漠视淡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在中国礼仪文化中,最重要的应当是尊老敬老。尊重长辈是从原始社会就形成的习惯。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们的社会伦理关系以氏族家庭为纽带。在家中,长辈往往因经验丰富具有举重若轻的地位,年纪越长越受到后辈的尊敬。202_春节期间推出的一个公益广告中用到了这样的广告词:启迪、传承、明礼、关爱、睦邻。其中明礼的片段是一个家庭在用餐时,父亲教导孩子让老人先起筷,待老人说完祝福语开场白后,晚辈再动筷。尊老敬老即是明礼的一种,在生活中,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听从长辈的吩咐,不与之冲撞争吵,遇到老人需要帮助,尽一份力去帮助老人,这样便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中国礼仪文化中另一个不可少的便是尊师敬贤。《汉书·萧望之传》:“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 南朝《齐太祖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赵紫阳《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教育,尊敬教师,在整个社会形成强烈的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标志。”师长给人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充实,教会人们天文地理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处变不惊的态度。从古至今,即使是伟人也要向老师表达敬意,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便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不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都有教会其道理,影响其思想的老师,老师在人的一生中扮演者引导者、教导者和纠正者的角色,尊重老师即是尊重学识。
除此之外,中国语言文化也与礼仪相关。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国的语言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各地有自己的方言,国家有统一的普通话,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语言表述也不尽相同,语言文化是需要人们传承的文化,但如今,许多人将说脏话视为一种习惯、一种宣泄愤怒不满的方式,常常将不堪入耳的脏话放在嘴边,遇到不满之事便脱口而,遇到争执更是如此。但骂脏话并不能解决矛盾,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彼此的不满和愤怒。况且,中国传统语言本身并无脏话的含义,是后人对某些文字意义的曲解造成如今脏话盛行的局面。为了保持良好的礼仪习惯,我们必须尊重语言,拒绝脏话。在遇不满之事时要以冷静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骂脏话只会增加矛盾。
想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还要注重社交礼仪。当代大学生很快就要走向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少不了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社交场合中社交礼仪尤为重要。不迟到不缺席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出席会议时更加不能迟到,迟到不仅会影响到座位周边的人,更会影响到会议的严肃性,迟到更是一种不严谨的态度,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拿破仑因迟到一分钟而兵败滑铁卢便是迟到危害最好的证明,鲁迅因迟到而在桌角课上“早”字是对迟到最认真的反省。生活中做一个守时严谨的人,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彬彬有礼的表现。
中国礼仪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失,让如今社会中彬彬有礼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许多人因为繁忙的生活忘记了礼仪,因为焦躁的情绪淡化了礼仪,因为松散的纪律淡漠了礼仪,其实想要做一个懂礼貌的人并不难,尊师尊长、听从训导、和善待人、勇于承担、礼尚往来、严以律己,这些都是成为彬彬有礼之人的可行方法。礼仪体现在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从注重仪表到以恩报德,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