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资源革命读后感大全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76-1129816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9-07 10:56: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资源革命读后感大全

资源革命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源革命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资源革命》是由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斯蒂芬·赫克和美国能源部前顾问马特·罗杰斯合著的一部新作。此书从一个世纪以来连续发生的危机及人们的应对,来阐释对未来和世界的态度。作者认为,借助新的工业革命,采用新的技术,抛弃传统能源消费观,人类可以大幅提高资源生产率,避免这个危机。作者用大量人们熟知的标志性事件、人物和典型案例,证明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本质上仍是一场“资源革命”,而这将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机遇,一个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机遇,一个会带来数万亿美元利润的机遇。作者提出了资源革命的五大原则:资源替代、消除浪费、提高“可循环性”、最优化和虚拟化。

此前的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实践,这次资源革命也必然会做到这点。这些新的组织架构必须要有新的人才来填充。那么,人才从哪里来呢?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途径。

一、制定标准的“操作系统”

现代企业往往会加强分权制,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分权制会提高成本,因为各个业务部门都需要配备标准的员工服务和支持系统。另一个巨大的风险在于可能会存在无序状态。如果各个业务部门都在自行开展工作,那么创新的速度就会减慢。要想降低成本,就必须让大家在一个方向,制定标准的“操作系统”。具体到雪峰科技集团,就是制定企业统一的标准。在技术方面,公司要统一原材料标准,统一检验标准,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安全操作标准。让各子公司能够在统一的标准下开展物资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开展工艺实验,降低原材料消耗;使操作人员熟悉各自的工作要求,有利于岗位调整,降低人员培训成本;使技术人员按照产品统一标准开展研发工作,实现技术成果共享。

二、从其他行业寻觅人才

资源革命的众多力量来自于将完全不同的想法综合在一起,而且多数公司不善于系统整合。如果公司将重点放在资源的使用上,那么其对专业化的需求就比较高。技术网络会带来跨职能的问题,但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工程师和创新者很少。除了整合不同职能的能力外,新的准也也将会发挥作用。因此,公司就必须到新的地方去发现这些人才。尽管两个行业此前从未有过交集,但已经明确有些能力值得借用。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引进那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将其所掌握的技术移植或者仿制,使得成为新领域的先进技术。采用这种方法,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企业自行培养

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帮助公司在资源革命中繁荣发展的人才并不存在,至少在数量上远未达到所需的水平,所以企业必须自己培养人才。这种需求首先出现在组织的顶层。按照现在企业发展的要求,首先对领导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领导人的技术管理技能必须大幅提高,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局面。此外,领导人不能只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已知的技术,还要要求下属的部门、供应商,甚至客户愿意尝试新东西。其次,中层领导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明确公司发展意图,执行公司制定的方针,落实具体工作;二、是有效将公司的工作传达到下级部门。因此,对于中层干部的培养,公司应该高度重视。使其不断掌握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才能有效执行公司决策部署。最后,一线员工也必须培养和发展。原因在于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技术性也越来越强。只有员工得到不断的培养,才能更好的掌握操作技能,才能达到生产线的要求,企业也能产生最佳的效益。

四、利用网络加速成功

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寻求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网络无处不再。通过建立合适组织架构和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帮助企业寻找所需的技能人才已是普遍。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提出企业的技术需求,吸引互联网上自由创新人才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阅读《资源革命》一书,给我的启示是许多面临绝境的事情都孕育着新的机遇,关键在颠覆式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要有比技术领先更重要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思维创新。尤其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模式和方法,这对于我来讲也是开拓了思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第二篇:资源革命读后感

读《资源革命》有感

“有怎样的视野,就能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对于未来的向往”,这是我看《资源革命》最深的体会。

从1750年以来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生产方式,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主导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即铁路、飞机、电力革命,以石油、天然气等为主要能源,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实现了工业制造的自动化,美国等西方国家仍然是主导国。中国一直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边缘化者”,因而大大落伍于西方国家,即使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也只是跟随者或追赶者。进入21世纪,世界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最大的机遇就是绿色能源革命,从而根本改变自1750年以来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同时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开始出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进而下降。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资源,目前正处在这场工业革命和绿色创新的孕育期和准备期,中国应当成为此次革命的领导者、创新者和推动者。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正在现代化进程中爬坡的“中国号”列车,需要找到新的“火车头”.而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未来。为此,中国正在快速推动资源生产力的改善,其中包括增加天然气的生产和全球资源的获取,已在全球太阳能和风能的安装和制造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推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新技术革命,未来将会在科技创新下为我们呈现一幅曾经只能在梦中的世界。

我觉得全书当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第八节,而且是最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人员好好研究的内容。未来的工业制造,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更为创新的要求。每次的工业革命,都带来了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实践,而新的组织架构必须由新的人才类型来填充。那么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企业最爱的复合型人才从哪里来?如何寻觅新人才?书中给出了解决的思路,值得借鉴。首先是从周边行业发现人才;其次,除了在新的行业寻觅人才外,还必须到新的国家去寻找;再次,仅仅去寻找新型人才还不够,公司还必须能够将人才抢过来;最后,为了获得胜利,公司不仅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的权力职责,还要乐于前往人才所在地。对于教育来讲,要培养新型人才就必须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相比旧模式而言更加注重技术培养,商业和教育之间必须建立起更强的一致性,企业从员工入职的第一天起就对其进行培养,并应在内部开展更多的内部培训,培训内容必须是实践加模拟等等。

正如狄更斯的《双城记》开篇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而有怎样的视野,就能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对于未来的向往。

(陈 颖)

第三篇:读《资源革命》有感

读《资源革命》有感

近日,认真阅读了《资源革命》一书,该书由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斯蒂芬·赫克和美国能源部前顾问马特·罗杰斯合著的一部新作。此书从一个世纪以来连续发生的危机及人们的应对,来阐释对未来和世界的态度。

本书从瓦特午后灵光一闪研制成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化解了能源危机,而且把西欧国家带入了工业化。讲到电的发明,挤出了城市化和电气化,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首次带进了工业化。现在世界又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节点上了,历史在资源问题上不断重现危机,这次可能影响的是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即将枯竭的警钟不时敲响,不绝于耳。从而历史不断重演马尔萨斯与斯密围绕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及资源三要素的经典争论。传统观念认为,地球的资源总有耗光的一天,届时人类将走向灭亡。作者则认为,借助新的工业革命,采用新的技术,抛弃传统能源消费观,人类可以大幅提高资源生产率,避免这个危机。作者采取的仍是实证主义方法,用大量人们熟知的标志性事件、人物和典型案例,证明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本质上仍是一场“资源革命”,而这将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机遇。作者通过分析历史,告诉我们: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百年难遇的绝佳商机。我们不是要面临资源稀缺带来的危机,而是会遇到一个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机遇,一个会带来巨大利润的机遇。

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感悟到:

1、结合思想意识。有问题、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因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危机便是机遇;

2、结合思维方式。我们要学会创新思维,彻底改变我们以前固有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要树立乐观精神;

3、结合个人。要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关键敢于颠覆式创新,不仅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还要有经营模式创新的本领,路在我们自己脚下;

4、结合企业。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要坚持从严治党、坚持依法治企,规范制度、严肃纪律;

5、结合本职。要提振信心、统一思想、创新思维,打赢提质增效、降本增效攻坚战。

《资源革命》在不断开启人类智慧的同时,教育我们不断改变和牺牲一些固有的、不合时宜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这也是本书带给我们的乐观精神和理性启迪。

(曾新明)

第四篇:基因革命读后感

基因革命读后感

=书籍简介=

解读基因的秘密,遇见未知的自己。

包学生

=个人简介=

承德市企业家联合商会副秘书长,承德市双桥区爱心联盟协会秘书长,现在北京从事消防行业,曾亲自参与过鸟巢的建设,为奥运保驾护航。

行业内涉及防火卷闸门的加工、生产、销售等。同时致力于大健康产业的推广。

读后感

最近魏则西的医疗事件,使得人们对于百度的医疗竞价排名,莆田系的承包科室现象,包括对于一些所谓看起来能够治疗疾病的“高精尖仪器”有了深深的思考,数据显示,对于一些重大疾病的误诊率达到了40%,这个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也就是说有一天你到了医院检测完毕,大夫有可能跟你说你患了肿瘤或是癌症,但有一半的可能,这是误诊。未来,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之前总觉得基因就是从父母身上遗传下来的,是无法变更的,可书中提到我们的基因是可以变化的,所有过去的一切经历,包括你在学校是否被人欺负过,父母有没有把你关到小黑屋中,甚至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这些都可以改变我们的基因。

看过一本书中写到,作者在寺院里看到了很多我们所谓的神童,他们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竟然就能背诵出一部一部的经文来,所以老师解读到“书到今生读也迟”.有很多朋友真的感觉天生就是修行人,跟他们在一起非常的舒服。

书中从饮食,健康等几大方面谈到了基因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

关于减肥的话题,好像永远都是没玩没了的,所谓的易胖体质,其实也是跟我们的遗传、基因有关。在远古时代,食物极其的匮乏,所以当有食物的时候,人类就会吃的特别多,用来储存脂肪,然后转化为能量,这就有点像是熊在冬眠前会吃很多的东西,来保证自己正常的生理代谢。但是在现代,我们的食物极其的丰富,运动量也远远不够,再加上极易获取的高卡路里的食物,这就使得我们的肥胖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

那我们到底应该吃些什么呢?这就要看你近几代的祖先他们在吃什么,因为基因也是会遗传的,你是从父亲,还是母亲继承来的某个基因,要比基因本身更为重要。

每个当下,你的所做和所想都在影响着细胞,它不停地变化着,以使你的细胞机制与设定的期望和已有的体验相匹配。你正在创造记忆、情感和期待,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的细胞里编码,就像一本旧书页边的注释一样。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应对生命的需求,并改变着你。

之前一直认为工蜂和蜂后不是一个爸妈生下来的,可谁知道,原来蜂后也只是普通的雌性工蜂,她只不过是一直在被喂养蜂王浆,使得她关闭了成为工蜂的基因,并在同时杀掉了她的其他姐妹,而“胜”下的那个,这听起来就跟藏獒差不多,一窝八、九只的狗,最后通过厮杀,剩下的那只就是所谓的“獒”,为啥它连狮子都能打过呢,是因为在它生下来就已经进行了一场为生存而展开的搏斗,生死存亡的时刻,会将它所有的意志力和潜力都激活。

说到再生,我们可能之前只觉得皮肤、血液之类的才有,可作者写到原来我们的骨骼也是有再生循环的,每十年你的骨骼就会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下再生,每天早上吃一份满含钙质的早餐会对我们的骨骼有帮助。

说到早餐,我们大部分的中国人现在已经习惯了面包和牛奶,不过很多人喝牛奶还是会拉肚子,这是因为我们的体内缺少了一种乳糖酶,在很早的时候,亚洲人的体内大部分都是缺少能够消化乳糖的酶,而后期我们的祖先开始养一些产奶的牲畜,比如奶牛之类的,慢慢的我们体内的基因就开始变化。所以很多人是可以喝牛奶的,如果有些朋友想喝牛奶,可以去补充一些乳糖酶,或是喝一些舒化奶都可以。

未来的医疗一定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感冒发烧都吃一种药,而是根据每个人基因的不同,而开出适合个人的药品包括合适的剂量。推荐的剂量其实只是针对50%左右的人群,而你怎么知道你一定是在这50%里呢?有些别人可以适用的药品,在你这里没准就成为了毒药。

不光是药品,保健品依然如此,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鱼油、维生素E之类,看完广告后,就觉得吃点吧,反正也没有坏处,自己体内是不是真的缺少这种东西,谁知道呢?食用的剂量也是根据推荐量来的,又有谁知道服用合成维生素E,会抵消食物中含有的天然维生素E呢。

基因不光是对我们的饮食、医疗有影响,它还能决定我们人生中很多重要的因素。比如生男生女的基因检测之类,现在基因检测费用不断在降低,检测设备越发精良,未来保证个人基因信息的安全也是需要考虑的。

我们的基因是极其容易受到影响的,高空辐射、化学物品的残留,包括烟酒留下的印痕都会对我们的遗传基因产生影响,所以,你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就决定了你成为自己。

让我们从当下开始,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吧。

基因革命读后感

=书籍简介=

解读基因的秘密,遇见未知的自己。

秦宇楼

=个人简介=

出生于1969年,本科学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在政府职能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多年,有较为丰富的宏观经济管理经验。性格豪爽大方,不拘小节,好交朋友。勇于挑战自我,业余喜欢读书,具备一定的文字写作功底。

读后感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命科学的科普书,属于我的专业知识范畴,所以书中出现的所有专业名词对我来说不难理解也不很陌生,生命科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这些年发展迅猛,在各个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因为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那时在大学留下的理论基础,对照本书作者的观点,让我有较大的颠覆和出入的感觉,此时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了知识更新的指数级增长。我大学的专业是畜牧学 ,基因科学是我们这些农林牧所有学科的基础。基因作为一个生命基本遗传单位,很神奇很深奥,它把生命作为载体,身体作为代理,以玄妙的机理,作用着我们的存在并通过我们影响整个世界。我很后悔没有沿着我的专业选择我的人生,生命的神奇让我们敬重,身体的复杂和精妙让我们凭生许多探究的欲望。作为自然界最完美的生命体,如能揭示它的实质是多么富有畅想和激情的事情。但生命的复杂注定探索者的艰辛和永无止境,这些都让我望而却步。过去了多少年,基因学诘屈骜牙的概念仍深留脑海,尤其是关于基因里那些特别专业的名词,不仅拗口,又让人费解。一直在懵懵懂懂中消化,或者说在它以后又接受了以它为基础的病理学,药理学,营养学、临床学等等学科,这所有都还没有让我对基因本质完全通透洞悟,这本书正好又给我一次囫囵吞枣般的温故而知新机会。

我们都是生存机器,是基因里的编码与程序制造的机器,他最大的特性就是自我复制。只要环境允许,拷贝复制是它的生物学本能,是一个连续的自动化过程。正是因为基因这种无限复制的物理学规律,才编译了一个追求性和不死旅程的生命体特征。在生命旅途中,我们的身体更象是一个承载基因的硬盘,而基因才是推动生命延续的程序或密码。完美复制是基因的原始动力,但是外部客观条件却并不是一个稳定环境,总会对复制过程中或多或少给一些刺激和影响,这种刺激和影响又可能使基因某些遗传片断上出现差错,这种差错就是变异。如果不存在更高一种智慧生命创造了人与生物,可能基因这种化学物质的出现就是自然进化史上最具伟大意义的一次变革。上亿年来在原始的混沌环境中存在有许多无机分子,在原始的闪电雷鸣中第一次完成无机分子向有机分子的化学变化,而有机分子也在原始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多次进行物理和化学反应。在偶然的不能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一个有机大分子链产生,而这个大分子链上的碱基对正有吸附同类分子的粘性和亲和力,通过不断的复制、分裂再复制,有如上帝之手促进了原始意义上生命体的诞生,地球历史从此被改写。而遗传与变异在有机分子链的传续与更迭作用中更是画龙点睛,虽然绝大多数的变异不利于这个生命体的生存,但总有相当小的比例的改良,也完全是这种改良促进了生命从低等向高等的演化,这就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有人说生命科学是最精妙复杂的一门科学,生命的意义何在,目的何在,人是什么?毕竟人类已知的探索过程,只是略为揭示了生命学的皮毛,它的复杂程度可能并不亚于整个宇庙的深奥。本书作者沙伦·莫勒姆博士以通俗的语言,以近似小说的白描手法,巧妙的构思设计与口语般的比喻,让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绕过了拗口的专业术语,让我们浅显易懂地理解基因,让我们简单明白地了解生命学这个神秘的故事。“基因革命”作为本书的命题,正是用颠覆性的观点,诠释人类自身的存在。作者观点新颖,通过一次全新观察,用一个全新视角,提出基因研究的新方式和新理论。真理就是不断寻求真理的过程。阅读此书,或许有争议,但更让我们能在思考中得到一些启示,也许,这也是在科学路上的乐趣与意义所在。

那么,什么是基因?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类有23对46个染色体),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最新基因组图谱分析,人类基因组有31.647亿个碱基对组成,共有3-3.5万个基因),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基因组,人类基因组是人类遗传物质DNA的总和,它蕴含着人类生、老、病、死绝大部分信息。多少年来,人类从宗教、心理学、生理学不同角度对生命的实质进行过无数次的探究和假设。但真正称的上是基因革命的转折点是从202_年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及初步分析结果的公布为开端或序幕的。这一革命,标志着人类对生命由认识客体转向认识主体、改造主体的新时代。基因革命不仅是生命科学的突破,它还将带来全人类伦理道德、科学观念、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冲击和挑战。

相对于浩翰的基因学理论。本书阐释的内容相对单一。就是关于基因对我们生命、生活与健康的决定与影响,重点探讨了我们的身、语、意如何决定着基因在我们身体表达中的关闭与开启。就是基因决定我们一切,但我们也不能落入基因注定的宿命论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行为与基因正相关,这些都能有计划地影响基因在我们生命中的表达。

本书主要知识点归纳如下:

1、我们的外表特征,体质差异,行为差异,心理成因本质上就是基因匹配筛选的差异。

2、我们的所做所为,所见所想,生活方式,环境地域,面对的压力及吃穿用度都在基因的不断转变与重建中改变着我们的基因。

3、我们身体与意识的表达虽然是某一两种基因起主导作用,但本质上还是整个基因组的协同作用与共同影响的结果,所以即使是同样的基因,在不同人身上也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一对完全相同的人,就是因为3万多个基因组的关闭与开启的组合是一个无可穷尽的变化数字。

4、基因不仅能改变身体,还能改变思想。这不是基因的本身发生了改变,基因本身是确定的,但基因对一系列刺激的反应却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就是可以改变基因的开启与关闭状态。就如计算机二进制0和1的存储机理一样把人生经历刻在基因中,所以你可以从你的祖父母处获得身体特征、行为特征和思想特征的禀赋,同时通过你的人生刷新,又可以把你的个人印记继续传给下一代。

5、基因革命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世界和看待生命的方法。食物的需求和药物的耐性完全由我们的基因决定,基因检测不仅可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提前做出预期,同时基因组图谱提示又可以彻底改变未来的医学方向。

6、未来,基因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隐私。如果泄密,将会在医疗、婚姻、保险和就业等方面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歧视或影响。

基因革命促使人们从整体综合的认识高度去认识生命现象发生的原理,使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深刻揭示出生命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前所未有的提供了认识自我和保护自我的手段。但科学进步永远是双刃剑,基因科学的无序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会给全人类在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心理学方面带来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学习知识,就是让我们更理解善,掌控人类的尊严与权利。科学努力的结果,是让基因革命成为全人类的福音,而不是让它成为潘多拉魔盒放出的魔鬼。

第五篇:革命故事读后感

革命故事读后感

(一)我看过很多英雄故事书,也了解了很多英雄的事迹,但是让我影象最深的就是《小兵张嘎》这本书了。尤其是被里面的主人公——嘎子那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叫鬼不灵的村子里,有一位姓张的老奶奶,她为了保护村子里的一个八路军,被日本鬼子给杀了。老奶奶的孙子张嘎从小就没有父亲和母亲,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死后,嘎子从此就成了一个孤儿,他觉得这帮日本鬼子真是太可恶了,就立下了重誓:一定要为奶奶报仇。在摩云渡村口张嘎巧遇侦察员罗金保,罗叔叔就带嘎子去见钱队长,当上了部队里的小侦察员,他跟着部队到许多地方打伏击战,最后张嘎依靠八路军和自己的信心,杀了杀害张奶奶的伪军,报了仇,又经过上级的批准,得到了一把驳壳枪,使他一下子成了村子里的小英雄。

看过《小兵张嘎》后,使我受益匪浅。我从中感悟到我们要学习小兵张嘎的精神,勇敢的面对一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低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处处以嘎子为榜样,学习他的勇敢和才智,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革命故事读后感

(二)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领袖******,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炼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革命故事读后感

(三)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年仅13岁的张嘎为了替被日军杀死的奶奶报仇,加入了八路军。结果他在多次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帮助八路军击退日本鬼子。

读完这本书,我相当佩服主人公张嘎,他在奶奶死后,不仅没有一撅不振,反而想着该如何为奶奶报仇。于是,他加入了八路军。我想:他只有13岁,可尽愿意在战场上“抛头颅,撒鲜血”,这中精神是我们这些同龄人所没有的。然而,在战场上张嘎靠的不止有勇气,更加有智慧。在“鬼不灵”(一个村庄名)战斗中,八路军预判失误敌人的计划。全靠张嘎凭借智慧,用鞭炮搅乱了敌人,从而促成战斗顺利发展,最后将敌人一举击溃!有一些人正是有勇无谋,只会向前不顾一切地冲,有利的局势反到化为乌有。因此:张嘎在最后成为了优秀战士。

其实,像张嘎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比如雨来、赵一曼、黄继光等等。这些英雄都是为了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都值的我们去敬佩,去学习。

革命故事读后感

(四)今天,我读了《江姐的故事》。里面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我感到热血沸腾。

江姐的原名叫江竹筠,她是一名伟大的共产党员。在19岁那年就加入了党组织。后来由于叛徒甫志高的背叛,被特务关进渣滓洞里。在渣滓洞中,江姐曾多次被特务审问,特务想尽了办法,甚至还用竹签夹过她的手指,可是她依然不屈不挠。江姐对他们说:“竹签是用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却是用铁做的!”虽然江姐曾多次被特务折磨得昏过去,但是却不透露半点共产党员的信息。

在重庆解放前夕,狱中的江姐和孙明霞、刘思扬等人偷偷地在监狱中缝了五星红旗。当这个让人欢喜的节日来到时,特务却开始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江姐就是死于这场大屠杀中。

“假如我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他踏着父母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这是江姐的遗言。这不仅是江姐对儿子的希望,也是对我们的希望。

我含着泪读完了《江姐的故事》,可是她那正义凛然,坚强不屈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停留,挥之不去。

英勇不屈,临危不惧的革命烈士们啊,是你们给我们创造了和平的生活,是你们让我们的国家换来了新的面貌。江姐啊江姐!我们要高举党的旗帜,踏着你的足迹,学好本领,建设好伟大的祖国。

资源革命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