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心得
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自1978年从教以来,叶连平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为乡村教育奉献了40多年。退休后叶连平自费开办家庭课堂 “留守儿童之家”,30多年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一
“从202_年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到现在,我没有向学生收过一分钱。”“为什么不收?”“在物质生活上我低水平,在精神生活上我高标准,这是我一直坚守的原则。”“但是挣一点钱没有坏处啊!”“你说这个钱能够解决任何问题吗,我认为不能,我拿着国家的工资、吃着国家的粮,我不能再跟国家、跟政府、跟组织要账,我要把省下来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段对话是前不久央视《面对面》著名主持人董倩采访叶连平时的实录。“时间对我来说太宝贵了,我都92岁了,还能活几天啊,我就是舍下这条老命,也报答不完党对我的恩情呐!”9月2日的采访中,叶连平饱含深情地对记者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加入党组织,实现我人生最大梦想”
1928年,叶连平出生于山东青岛。青少年时代的叶连平在南京当了一名勤杂工,聪明好学的叶连平有幸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后经人介绍,他来到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一个叫“卜陈”的小村,成了村里的“猪倌”。因为村里一位代课老师考上大学,他被乡里举荐为该村小学语文代课教师,每个月36元钱,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叶连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宣誓的那天晚上,这个连大山也压不垮的老人第一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党组织,我要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全部交给党,交给讲台,交给乡村的孩子们!”叶连平暗自发誓。
退休后的10年间,学校哪位老师有事情请假了,叶连平都主动代课,充当“替补”教师。那10年,和县哪所学校缺少老师,他都乐此不疲上门为孩子们上课,短的几个月,长的几年。
辛苦的付出,让叶连平荣获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省道德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和奖励。他把组织上奖励给自己的奖金,要么用于学校栽植树苗、修筑旗杆、购置二手风琴、安装电灯、添置运动器械,要么为老师们购买保温桶、毛巾、肥皂、脸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叶连平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助人为乐精神赢得了大家的无比尊敬。
不忘初心,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比邻长江,地处省道。202_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嬉戏,爬树逮鸟,极易诱发安全事故。叶连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呀!”叶连平说干就干,他将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间收拾出来,创办和县关工委首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学习场所,义务教学,分文不收。从202_年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余名。
因为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进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连南京浦口桥林小学的孩子也送来了。
有的孩子因为住家比较远,来回不方便,叶连平就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家里。现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连平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其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并垫付了1950元的学杂费。此后,叶连平还通过乌江镇妇联为洪瑞瑞联系了乌江工业园振海重工企业负责人,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学费。
刚开始,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举动,她认为叶连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难以承担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文不收,这不是“老二百五”吗?!可看到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留守孩子,老伴还是被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并默默地配合丈夫的工作。
20年间,叶连平辅导过多少孩子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帮扶过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他一个也忘不掉,每每说到这些有出息的孩子,叶连平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对自己“抠门”,对孩子们却非常舍得
“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叶连平说。
202_年,叶连平拿出2.1万元退休金,连同乌江镇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
基金成立8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又陆续投入5万元。至今共发放了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42名留守儿童。
每年叶连平还要自掏腰包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夏令营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学习。安徽省科技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让学生亲眼看看,比上课讲多少遍印象都要深刻!”“老师的工作,绝不止在三尺讲台上。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主要的!”叶连平说,走出去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还孕育了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每年暑假,叶连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吸引了从省内外来的大学生支教团,他们在此开展暑期课外辅导活动,将七彩课堂搬进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叶连平也自始至终全力为大学生支教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叶连平省吃俭用。前两年,他出行全靠自行车,每次都要骑车到离家7公里外的镇上买菜,因为那里的菜便宜。到南京给孩子们买学习资料,他就把自行车骑到好几公里外的公交车站,再乘大巴赶往目的地。之所以这样做全都是为了节约开支,把省下的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叶连平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的老平房里,室内摆设陈旧,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穿着也极其朴素,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的裤子。
发挥余热,当好“宣传员”“战斗员”
在通往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路口,一块黑板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个黑板报是叶连平15年前创办的,黑板报上书写的大都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国际新闻,从此经过的村民不时地停下脚步驻足阅读。
“从这块黑板报上,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天下大事,内容很丰富!”村民刘福林说,这要感谢叶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处了解外界的窗口!
采访中,乌江镇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介绍说,叶老师坚持15年为村民办黑板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是我们身边最生动的教材,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20年来,叶连平在教学之余发挥余热,积极给有关单位作宣讲报告,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警营,乐此不疲给党员干部和企业员工宣讲党的奋斗历程,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宣传员”“战斗员”作用。
202_年,叶连平被上级评为“三感人物”,获奖金1000元,他把奖金全部用于“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购买课外读物。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严格按照新时代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叶连平说,“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二
9月7日上午,马鞍山市首位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载誉回到和县乌江镇卜陈村,副县长王竹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前来迎接,并送上鲜花表示祝贺。
回到家乡的叶连平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留守儿童之家”,在这间教室里,他和大家分享了
此次去北京领奖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叶连平表示,这次北京之行让他收获颇丰,近距离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道德模范,深刻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
“我的收获可以说是空腹而去,满载而归,我能看到,我能听到,而且我跟他们直接面对面,表示了我对他们的崇敬,那个盛大的会议,从上到下,大家都感觉到受益匪浅。”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三
9月18日下午,县委书记戴瑞赴乌江镇卜陈村亲切看望慰问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副县长王竹梅以及县委宣传部、乌江镇、教育局、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慰问。
在叶连平老师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中,戴瑞与叶连平亲切握手、深入交谈,关切询问叶老师的工作、生活以及身体情况,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福。同时希望叶老师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照顾好身体,充分发挥好全国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
戴瑞要求随行的宣传部、乌江镇、卫计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支持好他的工作,妥善安排照顾好他的生活,全力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叶连平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厚爱,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贡献力量,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四
9月10日上午,在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安徽和县古井业务中心代表张连辉、李伦伦等,专程前往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向近日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的该校92岁退休教师、“中国好人”叶连平致以节日问候,并向“叶连平奖学金”基金会捐款1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古井企业核心价值观,向为贡献者致敬!和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代标陪同前往。
退而不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叶老师,如今是不折不扣的“网红”:202_年9月10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三家主流媒体同时报道叶老师事迹。202_年7月29日,央视“面对面”以《叶连平:与时间赛跑》为题报道叶老师事迹,次日央视“焦点访谈”以《一位九旬老人的初心》再次报道叶老师事迹。
据了解,叶连平1928年9月生,祖籍河北沧州。16岁时,上高中不久成绩优异的他遭遇战乱辍学,只得随从当“洋厨”的父亲到南京国民政府时的美国大华使馆,做三年多勤杂工。解放后,因这段经历,他孤身一人,辗转漂泊,历尽坎坷,饱受磨难。1978年11月,他由一名生产队猪倌,变成当地代课教师,从此与和县农村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任教后,他忘却历史恩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苦钻业务。不久,他创造的语文“四步教学法”轰动一时,在省内外推广,进而荣获省优秀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
1991年底,超龄三年的他从从卜陈学校退休。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伤心至极,令身边人无不动容。后来,周边学校每遇教师病事假或其他原因人手不够时,他总是招之即来,短则几天,长则三年,从不推辞。
202_年,看到农村学校英语水平差,严重拖后腿,甚至导致孩子辍学的状况,他非常着急,于是利用在美使馆时工作的特长,开设家庭英语课堂。
每天放晚学后,数十名学生直奔他家,搬起长短不一、高低不同的桌椅,在屋子里或院子外做作业。他则一旁巡视指导,悉心解疑惑。
每逢双休日或寒暑假,他便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混合编班,分时段授课,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数少则三四十,多则六七十,有时县城学生也赶来听课,简陋的小屋常常“人满为患”。
一些离校较远、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叶老师便留在家中吃住,最长的达三年,前后有30多个学生。多年来,叶老师不仅不收一分钱学费、生活费,还免费供应学生茶水、墨水稿纸,并且每年自掏腰包,花上数千元,带学生到南京雨花台、安徽科技馆等地参观。他究竟为学生花了多少钱,他从未算过,他也不想算。
叶老师无儿无女,他把所有学生都视作自己的孩子。他说“我希望自己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并留下遗嘱,将遗体交给国家用作医学解剖。他的感人事迹还曾感动香港大学学生,以及加拿大、俄罗斯友人,专程前来近距离学习叶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敬业奉献精神。
叶老师的辛勤汗水,改变了无数农村孩子的命运。从这里走出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清华、北大等名校生也不再少数。
叶老师因此获得很多很高荣誉:1988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202_年荣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_年荣登“中国好人榜”,202_年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_年被评为“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道德模范”。202_年9月5日,叶连平当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成为马鞍山市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第一人。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五
9月7日上午,马鞍山市首位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载誉回到和县乌江镇卜陈村,和县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前来迎接,并送上鲜花表示祝贺。
回到家乡的叶连平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留守儿童之家”,在这间教室里,他和大家分享了此次去北京领奖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叶连平表示,这次北京之行让他收获颇丰,近距离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道德模范,深刻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
“我的收获可以说是空腹而去,满载而归,我能看到,我能听到,而且我跟他们直接面对面,表示了我对他们的崇敬,那个盛大的会议,从上到下,大家都感觉到受益匪浅。”
第二篇: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
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自1978年从教以来,叶连平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为乡村教育奉献了40多年。退休后叶连平自费开办家庭课堂 “留守儿童之家”,30多年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一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和县乌江镇卜陈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全国道德模范、新中国最美奋斗者、中国好人叶连平,和孩子们一起收看国庆阅兵式。
当天一大早,叶连平便安排人将电视机搬进留守未成年之家,在距离阅兵开始还有一个小时,便早早地和孩子们坐在电视机前充满了期待。
“收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强!”
92岁高龄的叶连平感慨万千,他说,这次阅兵对于扬我国威军威、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党心民心,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听着“同志们好”、“主席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的洪亮声音,看着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走过天安门广场,叶连平情绪激动,他和孩子们无不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命感、责任感。
“透过盛大的阅兵仪式,我们看到了祖国越来越强大、民族越来越富强!”
叶连平激动地表示,祖国的不断成长,让每一位中国人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和感动,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党和人民给予他很多荣誉,他一定会在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再立新功,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做一盏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用爱去照亮留守儿童通向梦想的阶梯。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二
叶连平最近有些“小情绪”,他抱怨说:“这段时间活动多了,耽误我给孩子上课。”叶连平说的“活动”,是指今年9月,他先后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和“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称号。他认为,两次赴京领奖,撂下了不少课。他不能让那些留守儿童等他,只有和孩子在一起,他才踏实心安。
“我92岁了,必须和时间赛跑,才能多教些孩子。”这是叶连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因为这样的初心,年过九旬的叶连平才以奔跑者的姿态出现在乌江边上,成为乡村留守儿童的“摆渡人”。
1928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的叶连平前半生颠沛流离,因为父亲在南京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他得以在那里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因此,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怀疑为“美蒋特务”,被强令离开南京,辗转流落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卜陈镇。“这里的农民收留了我,到任何时候,我都忘不了这份情谊。”
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叶连平成了和县卜陈中学的一名老师,这距他1955年从南京的夜校被“扫地出门”过去了整整23年。“我年富力强的23年浪费了,我得玩命找补回来。”
退休后,他心依然牵挂着学生,他发现,农村的孩子因为学不好英语,往往产生厌学情绪。202_年,叶连平在自己家里开设英语课堂,义务给留守儿童补习英语。从那以后,那间30平方米的旧屋子,每天一放学,就挤满了孩子。
叶连平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但为了村里的留守儿童,叶连平先后花光了自己的30万元积蓄。叶连平无儿无女,和老伴过着清贫的生活,至今还住在30多年前的平房里。然而就在这所不大的老房子里,在叶连平家吃住的孩子一直没有间断。有的学生离家比较远,每天来回上下学不方便,叶连平就让这些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包吃包住。
杨鸿雁是叶连平早期资助过的学生。初中三年,她一直在叶连平家居住,直到高中住校。后来,杨鸿雁考上了大学。因为父母在外打工,开学那天,是叶连平把她送到大学报到。送完杨鸿雁,因为没有赶上回去的车,又舍不得花钱住宿,叶连平在大桥洞下猫了一夜。
叶连平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孩子们身上,对自己却非常苛刻。一件60年前的棉袄,已经打了多处补丁,他至今还在穿。
“我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这是叶连平自我鼓励的话,也是一个老党员对留守儿童作出的承诺。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三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不已。”这几天,行走在和城街头的市民发现,以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的座右铭为内容的公益广告,犹如盏盏文明之灯,于潜移默化中引领着助人为乐、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成为文明和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叶连平是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1990年退休后,他投身贫瘠乡村教育事业,自掏腰包创办“未成年人留守之家”。19年来,叶连平免费为1000多名留守儿童做英语辅导,从未落下一堂课,从未收过一分钱,花光积蓄30余万元。202_年,叶连平又拿出2.1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困难学生,至今共发放奖学金10万多元,奖励资助留守儿童132名。叶连平也因此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新中国最美奋斗者”“中国好人”“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道德模范公益广告,既扮靓了城市,又具有教育意义。”市民张先生说,这样的公益广告不但好看,还让人们感受到了文明的力量。“通过小阵地宣传大文明,把公益广告宣传融入到市民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和县刘禹锡实验学校校长汪水铭说。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四
11月1日,由市文明办、市总工会、经开区(示范园区)联合举办的叶连平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举行。市文明主任胡涛,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欧阳海福,社会事务局局长张小顺参加了报告会,各社区(村)干部、企业员工一起聆听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叶连平事迹报告团成员分别讲述了叶老师三尺讲台一生情怀的故事。和县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作为叶老师的身边人,从小处细节讲述叶老师的故事,以小事小节反映叶老师的崇高大爱,把宣讲现场变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课堂;胡玲玲以“叶老师,您是天上的星星”为主题讲述了叶连平几十年来将自己的一切时间、精力、金钱、爱心都奉献给教育,奉献给孩子的故事,在场的社区(村)干部、企业员工聚精会神地聆听了宣讲,不时流出感动的泪水,不时激起由衷的敬佩……
最后,叶连平老师讲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故事。叶老说,要跟时间赛跑,就算剩最后一口气也要在讲台上呼出去,而不是床上,希望等他走后,能够被组织认可,承认他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五
11月21日,202_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候选人公布,在21位入围的候选人里,马鞍山和县退休教师叶连平(本报曾多次报道)入选,成为安徽唯一入围的候选人。
叶连平系马鞍山市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自1978年从教以来,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为乡村教育奉献了40多年。
尤其是在退休后,叶连平自费开办家庭课堂 “留守儿童之家”,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202_年,还设立“叶连平奖学金”,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累计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留守儿童。叶连平对自己却极其节俭,目前仍然住30多年前的老平房里,他穿的衣服中,有一些还是60多年前的。
第三篇: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观后感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叶连平老先生被评选为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一
“得知叶老被评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我们真的打心眼里感到高兴。”雨山区幸福花幼儿园省优秀教师王燕曾和叶连平老师有一面之缘,从只闻其人到真见其人,王燕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前段时间我们有幸在雨山实验学校聆听了叶连平老师的事迹报告,90多岁的叶老师站在讲台上精神抖擞,声音洪亮。”王燕坦言,现场聆听叶老的课,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是个耄耋老人,听他的课能感受到他独有的课堂魅力,那种现场感染力能够带动课堂上的每一个人,让人不由得感到亲近,相信孩子们坐在下面也一定很喜欢听。
最让王燕感动的还是叶连平老师免费为孩子补习这件事。“19年来,已有1000多个孩子在他那里得到了帮助,他没向学生收过一分钱,始终淡泊名利,倾尽心力、财力,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这一点非常令人钦佩。”王燕说,一个人做一点小事容易,但长时间坚持做这件事就非常不容易了。
雨山区幸福花幼儿园作为区政府的民生工程,以低学费、高品质在周边小区颇受欢迎,不少家长想把孩子送进来。家长的期待就是幼儿园肩上的责任,作为幸福花幼儿园园长兼幼教老师,王燕深知爱心、耐心、无私品质的可贵。“在了解了叶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在精神上也接受了一次洗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要向叶连平老师学习,立足本职岗位,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爱心、耐心关爱每一个幼儿。”
作为一名党员,王燕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她时常换位思考,将先进教学理念代入教学中。“都说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我们更要以身作则。”王燕说,为人师表,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要以叶连平老师为榜样,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办人民满意教育。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二
“叶连平老师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教育就像种田,你播下种子它丰收了,用不着你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希望在教育路上的我们共勉前行。”9月12日,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代表、市七中教育集团校长沈申福感慨道,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传承好叶连平老师的初心和大爱,接好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接力棒。
全市教育系统掀起向叶连平老师学习的热潮,市七中多次组织主题学习会议,号召全体教师学习叶老师对党保持忠诚、对人民满怀深情、对事业充满激情的精神和行动。
沈申福说,叶老师几十年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以“爱岗+爱岗+爱岗=敬业”这一独特公式倡导教师要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念,鼓励同仁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坚守思政课课堂主阵地,坚持德育渗透主基调,注重意识形态教育实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叶老师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教育、影响学生。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叶老师的一生并非波澜壮阔,而是细水长流、润物无声。教师应该自觉做到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大胆创新、勇于挑战,坚守三尺讲台,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七中全体教职工将向叶老师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沈申福说。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三
“92岁高龄的叶连平老师不忘初心,将自己毕生精力投入在乡村教育事业上,这体现出的是一种大爱。他不计个人得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20余年,分文不收,特别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9月11日,市建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这之前,她就通过《马鞍山日报》等主流媒体获悉了叶连平老师的感人事迹,叶连平老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叶连平老师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叶连平老师不光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还特别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真正树立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么大年纪,自掏腰包带着留守儿童前往合肥、南京等地博物馆和科技馆参观学习,可见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有多忠诚。”李姗说,9月10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大会结束后,她回到建中学校立即召开了全校教师大会,号召全校广大教师向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老师学习,要求大家以叶连平老师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在争当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中,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李姗告诉记者,她在教育一线已有34年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她要以叶连平老师为榜样,要把“责任”二字常挂心头,勇于担当。作为一所民办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她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核心素养为指向,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与综合力,让每一个建中学子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素质的师资是实现品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李姗说,今后,她将以更高标准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更具活力和创造性,争当学校教育改革的先锋。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四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
叶连平退休不退志,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英语教学水平差的状况,202_年开始自掏腰包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利用年轻时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做勤杂工时学到的英语特长,19年来免费给1000余名留守儿童做英语辅导,还在孩子们学习生活上花光自己30余万元积蓄。摔伤需手术治疗3个月,他3天就“偷偷”回到孩子身边。“我只想追赶时间……”,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
他倾心上好英语辅导课,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混合编班,分时段授课,因材施教。每次上课,学生少则三四十,多则六七十。19年来他培育了1000余名留守儿童,不仅一分钱不收,用电、用水还免费提供,稿纸、学习资料也是老人骑着自行车上县城买的。他心里装的全是孩子,一次半夜在家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经诊断是脑出血加脑膜炎,医生为他做了手术,要求住院三个月,可他竟然在三天后“偷偷”离开医院,头上扎着绷带回到孩子们身边。
他设立奖学金,安排孩子外出参观学习,促进孩子更好成长。202_年,叶连平拿出自己的2.1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资助困难留守儿童。基金成立7年来,陆陆续续又投入5万元。至今,共发放奖学金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名留守儿童。叶连平每年还自费组织夏令营,带着孩子们外出参观学习,周边的科技馆、名人馆、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都留下了他和孩子们的足迹。他用这种方式培育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涵育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叶连平自己生活极尽简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所住平房是30多年老房,没有装潢、没有卫生间、没有一件值钱东西。为了省几毛钱他不惜骑行7公里到镇上买菜,至今还穿着一件60年前的补丁棉衣,舍不得花20元钱把家里一只旧煤炉更换。有人私下里给他算了一笔账: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购买桌椅文具,孩子们在他家吃、用、住,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资助困难学生,少说也有30万元。“钱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不该用的一分都不要浪费。”叶连平说。
叶连平是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他说,希望自己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即使“走”了以后,还要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做到“死而不已”。叶连平以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叶连平1988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_年被中共安徽省委授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_年荣登“中国好人榜”,202_年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_年被安徽省委宣传部评为“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202_年被安徽省文明委授予“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五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9月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58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7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本届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叶连平接受中国文明网的专访。
他92岁了,每个月有退休工资
却为了省下块儿八毛钱
骑车几公里去买菜
住着30年前的平房,穿着60年前的衣裳
却总是几百、几千、几万的为学生花钱
他办的补习班,快20年了,从不收钱
生病住院
医生好不容易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他却非要出院
他说,我不怕死
不让我给孩子们上课
比死还难受
他,就是叶连平
来,一起
聆听一堂来自叶连平老师的人生课
记者手记
92岁高龄的叶老,耳朵有些听不见了。他让我把问题写在纸上,他说:“我就当这是一次考试,争取我的回答能及格。”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叶老的坚定、豁达、乐观,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让我摸他头上手术后留下的伤口,那头骨上深深的凹痕让人惊心,他却笑着说,我不怕死,不让我给孩子们上课,比死还难受。我希望,在讲台上呼出我的最后一口气!
第四篇:202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叶连平事迹观后感
“92岁高龄的叶连平老师不忘初心,将自己毕生精力投入在乡村教育事业上,这体现出的是一种大爱。他不计个人得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20余年,分文不收,特别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一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河北沧州人,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自1978年从教,到1989年退休,再到鲐背之年,91岁高龄的叶连平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为乡村学生燃烧了40多年,被乡亲们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他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202_年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辅导学生1000余名,不仅花完了退休金,也用光了家里所有积蓄。202_年设立“叶连平奖学金”,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已连续发放了7次,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孩子。荣获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事迹材料: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河北沧州人,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荣获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优秀教师等称号。202_年6月25日,叶连平成功入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候选人名单。
三尺讲台,一间教室,一间图书室,几十个留守儿童,这就是卜陈留守儿童之家,也是九十一岁退休教师叶连平的家。从教二十一载,退休后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是退而不休,不顾年高体迈,淡泊名利,倾尽心力,义务辅导学生二十载,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被人们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
“叶爷爷就是我们的亲爷爷”
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条件差,叶连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头萦绕。202_年,他自掏腰包在自己家里开设留守儿童之家,从此他30平方米的老屋成了孩子们幸福的家。
这些留守儿童来自周边村庄,父母大多在外做生意,都由爷爷奶奶在家看护,可他们没有文化,对功课帮不上一点忙。于是这些孩子一放学总爱往他家跑,喜欢在叶连平家做作业,有些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问他,他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很快,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三五十个。不少孩子英语成绩很差。因为年轻时曾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做过勤杂工,英语很好,于是叶连平决定每逢双休日和寒暑假义务为孩子辅导英语。这一辅导就是十九年,他分文不收,连用电、用水、稿纸、图书等相关学习资料,都由叶老师自掏腰包购买。
每次上课,孩子们少则三四十人,多则六七十人。他们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家离得很远,为方便孩子学习,叶连平就让他们免费食宿在自己家里。江明月和妹妹都是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又很拮据,叶连平就主动把她接到自己的留守儿童之家,不仅免费补课,而且免费提供吃住。在叶连平的精心辅导下,江明月202_年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此后不久,叶连平又将江明月的妹妹江敏接到家中,为她免费“开小灶”补课并提供食宿。两年后,江敏考上了和县重点高中。姐妹俩每每谈起这些经历都很激动:“叶爷爷就是我们的亲爷爷。”
“该花的钱绝不小气”
6年前,镇政府出钱把叶连平家对门的学校仓库改建成两间教室,一间供他上课,一间作为图书室,这里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为了让“小树”茁壮成长,叶连平不光教书,还要育人。他经常带孩子们外出参观,开阔视野。周边的省科技馆、名人馆、博物院、南京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等处都留下了叶连平和孩子们的足迹。为了把节省的钱用到孩子身上,叶老师异常节俭。他的家还是三十多年的老房子,没有装潢、没有卫生间、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他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的裤子。老伴不理解,抱怨说家里的煤炉漏气封不紧,买个新的20块钱不到都不给买。他说,该花的钱绝不小气,不该花的,一分钱都不能花。
留守儿童每次外出,参观经费全由叶连平来出。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购买桌椅文具,孩子们在他家吃、用、住,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省吃俭用资助困难学生,零零碎碎花了近30万元。
为了孩子们学习,他把从牙缝里挤出的钱,202_年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到目前为止,他已捐款7万元,不仅花完了退休金,也用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已连续发放了7次,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孩子。
“最放不下的就是孩子”
5年前,叶连平在一次家访中被电瓶车撞倒,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还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因担心手术失败再也不能站上讲台,就一直将就着。一天半夜,一不小心跌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一查竟是脑出血加脑膜炎。本来住院需几个月,但住院第四天他就急着出院。“孩子们需要我,我必须回家。”医生拗不过他,让他在一张自愿提前出院的证明上签了字,才肯放人。出院时,叶连平的头上还缠着纱布,伤口缝合线还没拆,根本不能走路。孩子们看到佝偻着背,满头银发的老师头上扎着绷带,眼角上留着手术后的伤疤,忍不住放声大哭。老人却笑着说,不要哭,老师不是回来了吗!
“我再不干恐怕没时间了”
他把一周的辅导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周末两天上课,周一、周二改作业,周三印讲义、上书法课,周四、周五备课、家访,一天忙到晚,像个陀螺团团转。
有人劝他不能再这么劳累,身体吃不消。他说:“我再不干恐怕没时间了。”他感叹自己“在和时间赛跑”。
也有人问他:为什么退休不好好享清福?他笑言:“我已享清福,而且非常幸福。这样的工作比休息强多了!”
叶连平没有孩子,但他帮助过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学生满堂,桃李遍天下,是他最大的心愿。
“不管生命还有多长,我都会沿着当前的路一直走下去。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忘记头上有多少白发了。”当地人提到叶连平,无不敬佩,赞他为“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对此,叶连平笑着说:“我充其量不过是个萤火虫。”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二
7月28日晚21:30,央视《面对面》对话叶连平专访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7月15日-16日,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组走进和县乌江镇卜陈村,采访报道“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叶连平,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倩对叶连平老师进行了专访。
现年92岁的叶连平,1990年从和县卜陈学校退休后创办留守儿童之家,他投身贫瘠乡村教育事业,20年来免费为千余名留守儿童做文化辅导,从未落下一堂课,从未收过一分钱,花光积蓄30余万元。
202_年,叶连平又拿出2.1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至今共发放奖学金10万多元,奖励资助留守儿童132名,叶连平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
6月25日,92岁的叶连平老师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19年未向学生收过一分钱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位于和县乌江镇中东部,邻近省级公路,村里的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不仅孩子们的学习无人辅导,每到节假日,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农村学校外语教学原本就薄弱,家长普遍没有能力辅导。
原本是语文老师的叶连平决定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为孩子们补习英语。他找来英语教材,系统地研究,还根据不同的英语水平,把孩子们分了班,更有针对性地上课。
为什么不收钱?
叶连平说,在物质生活上我是低水平,精神生活要高标准。“我拿着国家的工资,我吃着国家的粮,是人民的钱,我没有权利再跟国家、跟政府、跟组织要账。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吃零食。到外边买书,我自己带着干粮和火腿肠,一碗阳春面、一瓶矿泉水我都不买,省下来的钱,要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他说,教育就像种田,你播下种子它丰收了,用不着你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用生命影响生命
近几年,在叶连平的感召下,每到暑假和节假日,都有大学生志愿者来为孩子们补习功课。今年暑假,叶连平教过的一名学生主动提出要给弟弟妹妹们补课。
因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不仅英语,孩子们的数学、物理等课程都可以得到辅导。叶连平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他希望孩子们能够跟哥哥姐姐们多学些知识,更多了解外边的世界,树立远大志向。
叶连平说,我希望我最后的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我现在的口号就是那十六个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我不同意诸葛亮的话,他是死而后已,我是死而不已。我希望等到我走的时候,能够被组织上承认,我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心满意足了。”叶连平说。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三
“92岁高龄的叶连平老师不忘初心,将自己毕生精力投入在乡村教育事业上,这体现出的是一种大爱。他不计个人得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20余年,分文不收,特别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9月11日,市建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这之前,她就通过《马鞍山日报》等主流媒体获悉了叶连平老师的感人事迹,叶连平老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叶连平老师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叶连平老师不光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还特别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真正树立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么大年纪,自掏腰包带着留守儿童前往合肥、南京等地博物馆和科技馆参观学习,可见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有多忠诚。”李姗说,9月10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大会结束后,她回到建中学校立即召开了全校教师大会,号召全校广大教师向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老师学习,要求大家以叶连平老师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在争当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中,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李姗告诉记者,她在教育一线已有34年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她要以叶连平老师为榜样,要把“责任”二字常挂心头,勇于担当。作为一所民办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她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核心素养为指向,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与综合力,让每一个建中学子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素质的师资是实现品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李姗说,今后,她将以更高标准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更具活力和创造性,争当学校教育改革的先锋。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四
孙五一是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一位高级教师,他本人常年在教学一线岗位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身体力行探索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得“马鞍山市首席技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还先后为其专门设立了“汽车技术教育孙五一工作室”“孙五一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孙五一劳模创新工作室”。“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干好工作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坚守岗位。叶老师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干一行爱一行,最为可贵的是坚守。”孙五一表示,202_年底,在学校组织开展向叶连平老师学习活动中,他第一次看到了叶老师先进事迹介绍视频,“当时就非常受感动,一年多来,全社会关于叶老师的介绍逐渐增多,更增加了我对叶老师的了解,也有了一些感悟。”
孙五一说,叶老师今年已92岁高龄,退而不休,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义务为乡村留守儿童补课,一心关爱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让他深受感动。“他的这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党员、每一名年轻人学习,我们要以叶老师为榜样,找差距、抓落实,把学习成效运用到工作中去。”
“叶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找到了自己还能为社会、为教育继续奉献力量的方式,并长年坚持。”孙五一认为,这不仅体现了叶老师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更体现了叶老师对下一代培养的关心和全身心的投入精神,这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立教态度,为所有老师树立了标杆和方向,也值得他个人终身学习。
孙五一表示,做教师需要情怀、需要忘我、需要淡泊名利和甘为人梯的精神。他觉得,要把学习叶老师的精神贯彻到行动中,首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领身边的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为党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2_感动中国候选人叶连平事迹观后感五
“叶连平老师不求功利、无私奉献,用20余年的坚守诠释了真正的‘爱的教育’。”9月10日上午,省模范教师、和县第一中学教师吴光华说,叶连平老师退而不休,坚守初心、矢志不渝,时刻牢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尽职,为民奉献,他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
“每一次学习,心灵都受到极大震撼,叶连平老师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心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吴光华表示,叶连平老师的先进事迹对他本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他要以叶连平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叶连平助人为乐精神,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时刻以叶连平精神来激励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努力成为爱岗敬业的典范。
吴光华表示,在日常教学中,他要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学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在教师群体中不断宣传叶连平事迹,自己努力在做好青年教师榜样的同时,做好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在思想境界、心理素质、学科素养、师能水平、科研能力、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全面进步。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吴光华表示,“这是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一段话,我想在教师节之际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
第五篇:202_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连平精神有感
今年91岁高龄的叶连平是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荣获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优秀教师等称号。下面小编整理202_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连平精神有感,欢迎阅读。
202_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连平精神有感1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比邻长江,地处省道。202_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嬉戏,爬树逮鸟,极易诱发安全事故。叶连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呀!”叶连平说干就干,他将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间收拾出来,创办和县关工委首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学习场所,义务教学,分文不收。从202_年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余名。
因为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进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连南京浦口桥林小学的孩子也送来了。
有的孩子因为住家比较远,来回不方便,叶连平就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家里。现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连平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其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并垫付了1950元的学杂费。此后,叶连平还通过乌江镇妇联为洪瑞瑞联系了乌江工业园振海重工企业负责人,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学费。
刚开始,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举动,她认为叶连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难以承担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文不收,这不是“老二百五”吗?!可看到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留守孩子,老伴还是被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并默默地配合丈夫的工作。
20年间,叶连平辅导过多少孩子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帮扶过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他一个也忘不掉,每每说到这些有出息的孩子,叶连平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202_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连平精神有感2
1928年,叶连平出生于山东青岛。青少年时代的叶连平在南京当了一名勤杂工,聪明好学的叶连平有幸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后经人介绍,他来到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一个叫“卜陈”的小村,成了村里的“猪倌”。因为村里一位代课老师考上大学,他被乡里举荐为该村小学语文代课教师,每个月36元钱,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叶连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宣誓的那天晚上,这个连大山也压不垮的老人第一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党组织,我要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全部交给党,交给讲台,交给乡村的孩子们!”叶连平暗自发誓。
退休后的10年间,学校哪位老师有事情请假了,叶连平都主动代课,充当“替补”教师。那10年,和县哪所学校缺少老师,他都乐此不疲上门为孩子们上课,短的几个月,长的几年。
辛苦的付出,让叶连平荣获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省道德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和奖励。他把组织上奖励给自己的奖金,要么用于学校栽植树苗、修筑旗杆、购置二手风琴、安装电灯、添置运动器械,要么为老师们购买保温桶、毛巾、肥皂、脸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叶连平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助人为乐精神赢得了大家的无比尊敬。
202_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连平精神有感3
“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叶连平说。
202_年,叶连平拿出2.1万元退休金,连同乌江镇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
基金成立8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又陆续投入5万元。至今共发放了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42名留守儿童。
每年叶连平还要自掏腰包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夏令营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学习。安徽省科技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让学生亲眼看看,比上课讲多少遍印象都要深刻!”“老师的工作,绝不止在三尺讲台上。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主要的!”叶连平说,走出去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还孕育了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每年暑假,叶连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吸引了从省内外来的大学生支教团,他们在此开展暑期课外辅导活动,将七彩课堂搬进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叶连平也自始至终全力为大学生支教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叶连平省吃俭用。前两年,他出行全靠自行车,每次都要骑车到离家7公里外的镇上买菜,因为那里的菜便宜。到南京给孩子们买学习资料,他就把自行车骑到好几公里外的公交车站,再乘大巴赶往目的地。之所以这样做全都是为了节约开支,把省下的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叶连平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的老平房里,室内摆设陈旧,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穿着也极其朴素,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的裤子。
202_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连平精神有感4
一双手
一个粉笔头
整齐有力的粉笔字
但你可能想象不到
这拿着小小粉笔头的手
是一双九旬老人的手
今年已经92岁了
他正在为第二天的英语课准备板书
这样的生活
他已经坚持了19年
蜡烛光很亮,能照亮的地方也很大。我能照亮的地方很有限,充其量也就是一只闪烁微光的萤火虫。我现在最缺的是时间,我要跟时间赛跑。
——叶连平
暑期伊始
在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卜陈村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92岁的退休教师叶连平
又开始了暑假的忙碌
每天
叶连平上午讲课三个小时
下午讲课两个小时
除了上课
叶连平还要给孩子们打印教材
批改、点评作业
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神
大概是叶老师选择坚持站在讲台上
最大的动力吧!
202_年
原本是老师的叶连平决定创办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为孩子们免费补习英语
叶老师生活的卜陈村
位于和县乌江镇中东部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工作
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家长普遍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
一天的工作结束
叶老师走出“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叶老师辛苦啦!
叶老师膝下无儿无女
和老伴过着清贫的生活
至今还住在30多年前盖的平房里
尽管如此
在叶连平家吃住的孩子一直没有间断
有的学生离家比较远
来回上下学不方便
叶连平就让这些孩子住在自己家里
包吃包住,不求回报
19年来
叶连平帮助过的孩子超过1000名!
收到学生送给自己的折纸
叶老师笑得和孩子一般可爱
一般烂漫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墙上
除了琳琅满目的锦旗和奖状
还写着一句话格外引人注目
那就是
“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
202_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连平精神有感5
在通往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路口,一块黑板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个黑板报是叶连平15年前创办的,黑板报上书写的大都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国际新闻,从此经过的村民不时地停下脚步驻足阅读。
“从这块黑板报上,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天下大事,内容很丰富!”村民刘福林说,这要感谢叶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处了解外界的窗口!
采访中,乌江镇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介绍说,叶老师坚持15年为村民办黑板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是我们身边最生动的教材,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20年来,叶连平在教学之余发挥余热,积极给有关单位作宣讲报告,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警营,乐此不疲给党员干部和企业员工宣讲党的奋斗历程,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宣传员”“战斗员”作用。
202_年,叶连平被上级评为“三感人物”,获奖金1000元,他把奖金全部用于“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购买课外读物。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严格按照新时代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叶连平说,“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