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矛盾论》的心得体会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78-299029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4-03 10:06: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习《矛盾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矛盾论》的心得体会

《矛盾论》是由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8月创作完成的,发表于1952年4月1日。《矛盾论》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存在于党内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文章概括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斗争,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它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有一次重要贡献,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虽然70多年过去了,但这篇著作闪耀的哲学思想的光辉,永远指引我们前进。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主要围绕四个方面阐述了辩证法:

一、两种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宇宙观,是两个对立的宇宙观。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而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另一个是说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或相对性,是说矛盾有其特殊性。一个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在实际中,对于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时注意从总体、从各个联结点,从各个阶段区分研究矛盾特殊性,关注其特点。研究这些特性,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必须对他们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研究任何事物的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抓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他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斗争性中存在着同一性。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们工商干部来说,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

一是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处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敢于正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和不足,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冲突。用科学的方法协调解决好各种关系,发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建立和谐文明机关和家庭。

二是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中,善于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区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权衡轻重缓急。在工作和家庭事务发生冲突时,能够作出正确抉择,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两促进。

三是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看问题,也就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这样,我们就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工商部门在服

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发展壮大。我们要看到,我们工商事业发展中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但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歇,这样,我们就能科学的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在服务市场主体发展、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个方面才会有更大作为。

第二篇:学习《矛盾论》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矛盾论》心得体会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党员学习了毛泽东在1937年8月写的文章《矛盾论》,不禁再次为伟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雄韬伟略和杰出文才所折服。《矛盾论》确实经典,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更准确一点说,是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凡事你都可以从中找到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点或两个方面,也就是矛盾着的双方,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区别轻重缓急,推动矛盾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化。轻重是从空间上讲要区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就是说抓工作要抓重点;缓急是从时间上讲矛盾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重点也要随之调整。考虑到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我们无不时时处处面对着矛盾和矛盾的运动,《矛盾论》能够给我们指明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一个切入点,这让我由衷地感到毛泽东同志的高明和《矛盾论》的精彩。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做一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是要正确对待工作上的矛盾。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是一项矛盾或一项系统综合矛盾。干工作,也就是在处理矛盾。二是要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是必然的。三是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每个人都处在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当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生活在矛盾当中,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对待事业、工作和人生的价值上,我们应在矛盾斗争中,时刻注意保持昂扬的斗志,积极把握主动权,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从各方面不断丰富提高自己,努力工作,使自己的人生矛盾运动向高层次发展,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学习矛盾论心得体会

学习《矛盾论》的心得体会/r/n

徐立刚/r/n

毛泽东的《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发表于1952年4月1日。《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文章概括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斗争,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重要贡献,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虽然70多年过去了,但这篇著作闪耀的哲学思想的光辉,永远指引我们前进。/r/n

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从四个方面阐述辩证法。/r/n

一、两种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宇宙观,是两种对立的宇宙观。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而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r/n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是说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或相对性,是说矛盾有其特殊性。一个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在实际中,对于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时注意从总体、从各个联结点,从各个阶段区分研究矛盾特殊性,关注其特点。研究这些特性,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必须对他们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n

三、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研究任何事物的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抓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r/n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他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斗争性中存在着同一性。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r/n

今天,我们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们党史干部来说,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r/n

一、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处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敢于正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和不足,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冲突。用科学的方法协调解决好各种关系,发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建立和谐文明机关和家庭。/r/n

二、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中,善于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区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权衡轻重缓急。在工作和家庭事务发生冲突时,能够作出正确抉择,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两促进。/r/n

三、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看问题,也就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这样,我们就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党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要看到,我们党是在不断克服自身不足和弱点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的。这样,我们就对我们的民族未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命运充满信心,更能正确的记录我们党的历史,科学总结党的经验和教训,书写出无愧于前者又无愧于后人的党史新篇章。/r/n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开发区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r/n

【相关文章】个人学习《矛盾论》心得体会/r/n

20**年*月至**月,我有幸参加了县党校学习。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我自学了毛泽东在1937年8月写的文章《矛盾论》,不禁再次为伟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雄韬伟略和杰出文才所折服。《矛盾论》确实经典,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74年后我们仍在学习。/r/n

《矛盾论》的确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更准确一点说,是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凡事你都可以从中找到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点或两个方面,也就是矛盾着的双方,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区别轻重缓急,推动矛盾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化。轻重是从空间上讲要区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就是说抓工作要抓重点;缓急是从时间上讲矛盾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重点也要随之调整。考虑到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我们无不时时处处面对着矛盾和矛盾的运动,《矛盾论》能够给我们指明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一个切入点,这让我由衷地感到毛泽东同志的高明和《矛盾论》的精彩。/r/n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做一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是要正确对待工作上的矛盾。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是一项矛盾或一项系统综合矛盾。干工作,也就是在处理矛盾。二是要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是必然的。三是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每个人都处在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当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生活在矛盾当中,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对待事业、工作和人生的价值上,我们应在矛盾斗争中,时刻注意保持昂扬的斗志,积极把握主动权,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从各方面不断丰富提高自己,努力工作,使自己的人生矛盾运动向高层次发展,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收获感悟

提纲

体会一:“两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体会二:“两论”是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典范

体会三:“两论”是推动工作科学化的典范

(一)《实践论》的三大启示

启示一:结合认知促进实践。

启示二:结合实践升华认知。

启示三:结合经验知行合一。

(二)《矛盾论》的两大启示

启示一:做到未雨绸缪。

启示二:树立正确的人际观。

正文: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5周年。“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读了“两论”后,主要有三点体会。

体会一:“两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两论”最初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毛泽东同志的“两论”充分考虑了广大干部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运用短小精悍的表述方式,把深邃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在《实践论》中,善用喜闻乐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一是善用例子和典故,运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识里手”等反讽性的典故和词汇来解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善于通俗易懂的比喻,用“吃梨子”的比喻,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三是善用成语,如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比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等等。《实践论》它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民间传说等,将复杂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一一表达出来,克服了哲学著作远离大众生活的抽象性、思辨性和神秘性,理论的活力跃然纸上,感染性和传播力都极强。在《矛盾论》中,讲到内外因关系的时候,举了鸡蛋和石头的例子:“鸡蛋因得到适宜的温度而变成小鸡,而温度不能使石头变成小鸡。”这个比喻新颖、贴切,使人一听就懂等等。因此,“两论”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中国风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中国话语和中国特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典范。

体会二:“两论”是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学哲学、讲哲学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成为哲学理论家,更重要的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两论”创作的指向是“改造世界”的实践。两论”是为了从哲学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这样一个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作的,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得不写的,主要为了批判和清算,甚至严重危害到中国革命发展的这样一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这样一个而作的哲学著作。当时,党的错误的思想路线主要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路线,它主要的是针对革命领导权的一个问题。在北伐战争时期,它放弃了对革命领导权的把握,甚至压制工农运动,取消土地革命,大搞阶级调和,反对任何斗争策略,放弃革命武装,对反对派实行的是全面的一种退让。这样一种错误,它就导致我们对党的领导权的放弃,也最终在思想路线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另外一个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

这样一个左倾思想,它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一种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神圣化,把共产国际的各种决议,甚至苏联经验神圣化。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两论”的产生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也密切相关,也是为即将来临的抗日战争和争取未来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思想理论准备,为全党提供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装。

体会三:“两论”是推动工作科学化的典范

(一)《实践论》的三大启示

《实践论》中提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工作中,按照实践论的方法有效地推动工作。

启示一:结合认知促进实践。

在工作中,要用好间接经验,一方面,善于学习一切知识和理论,为实践做好认知储备。同时,反对空洞理论和只听雷声不见雨点、只听口号不见行动等行为。另一方面,善于学习前人的认知理论和运用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改造客观世界,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比如,我们在起草经济工作的文稿时,可以学习一下中央、市委以及兄弟区县关于经济工作是如何抓、抓住怎么样等方面的文稿。

启示二:结合实践升华认知。

在工作、生活中,不犯生搬硬套理论陷入教条主义错误,要避免不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只凭经验做事,从而陷入经验主义错误。比如,10月12日,举办了全区改革信息联络员培训会,邀请了市委改革办的处长和区委改革办的负责同志授课,不论是从思想意识还是工作方法上都学到了很多关于改革工作的理论知识,但不能照搬,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活学活用所学理论,做到举一反三。

启示三:结合经验知行合一。

在反复认知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项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拓展认知的广度和提升认知的高度不断完善认知,做到知行统一,为下一次的实践奠定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二)《矛盾论》的两大启示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启示一:做到未雨绸缪。

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结合我们的工作,当着手一项全新的工作或者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局面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判断,或者用轻易的以往经验拍脑袋办事情。在工作和目标达成的不同阶段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及周围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便产生了新的矛盾,要多考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目标的实施过程相对立的一面,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的细节,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对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问题有解决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启示二:树立正确的人际观。

《矛盾论》指出,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即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判断,任何人都有缺点,都要优点,只要客观、全面对待,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能够和睦相处、愉快相处。

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李瑞怀的哲学著作做了很好的回答。学无止境,学用哲学也是如此,学哲学,用哲学,永远在路上。

第五篇: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心得体会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5周年。“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读了“两论”后,主要有三点体会。

体会一:“两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两论”最初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毛泽东同志的“两论”充分考虑了广大干部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运用短小精悍的表述方式,把深邃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在《实践论》中,善用喜闻乐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一是善用例子和典故,运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识里手”等反讽性的典故和词汇来解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善于通俗易懂的比喻,用“吃梨子”的比喻,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三是善用成语,如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比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等等。《实践论》它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民间传说等,将复杂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一一表达出来,克服了哲学著作远离大众生活的抽象性、思辨性和神秘性,理论的活力跃然纸上,感染性和传播力都极强。在《矛盾论》中,讲到内外因关系的时候,举了鸡蛋和石头的例子:“鸡蛋因得到适宜的温度而变成小鸡,而温度不能使石头变成小鸡。”这个比喻新颖、贴切,使人一听就懂等等。因此,“两论”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中国风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中国话语和中国特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典范。

体会二:“两论”是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学哲学、讲哲学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成为哲学理论家,更重要的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两论”创作的指向是“改造世界”的实践。两论”是为了从哲学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这样一个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作的,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得不写的,主要为了批判和清算,甚至严重危害到中国革命发展的这样一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这样一个而作的哲学著作。当时,党的错误的思想路线主要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路线,它主要的是针对革命领导权的一个问题。在北伐战争时期,它放弃了对革命领导权的把握,甚至压制工农运动,取消土地革命,大搞阶级调和,反对任何斗争策略,放弃革命武装,对反对派实行的是全面的一种退让。这样一种错误,它就导致我们对党的领导权的放弃,也最终在思想路线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另外一个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这样一个左倾思想,它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一种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神圣化,把共产国际的各种决议,甚至苏联经验神圣化。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两论”的产生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也密切相关,也是为即将来临的抗日战争和争取未来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思想理论准备,为全党提供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装。

体会三:“两论”是推动工作科学化的典范

(一)《实践论》的三大启示

《实践论》中提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工作中,按照实践论的方法有效地推动工作。

启示一:结合认知促进实践。在工作中,要用好间接经验,一方面,善于学习一切知识和理论,为实践做好认知储备。同时,反对空洞理论和只听雷声不见雨点、只听口号不见行动等行为。另一方面,善于学习前人的认知理论和运用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改造客观世界,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比如,我们在起草经济工作的文稿时,可以学习一下中央、市委以及兄弟区县关于经济工作是如何抓、抓住怎么样等方面的文稿。

启示二:结合实践升华认知。在工作、生活中,不犯生搬硬套理论陷入教条主义错误,要避免不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只凭经验做事,从而陷入经验主义错误。比如,10月12日,举办了全区改革信息联络员培训会,邀请了市委改革办的处长和区委改革办的负责同志授课,不论是从思想意识还是工作方法上都学到了很多关于改革工作的理论知识,但不能照搬,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活学活用所学理论,做到举一反三。

启示三:结合经验知行合一。在反复认知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项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拓展认知的广度和提升认知的高度不断完善认知,做到知行统一,为下一次的实践奠定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二)《矛盾论》的两大启示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启示一:做到未雨绸缪。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结合我们的工作,当着手一项全新的工作或者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局面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判断,或者用轻易的以往经验拍脑袋办事情。在工作和目标达成的不同阶段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及周围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便产生了新的矛盾,要多考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目标的实施过程相对立的一面,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的细节,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对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问题有解决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启示二:树立正确的人际观。《矛盾论》指出,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即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判断,任何人都有缺点,都要优点,只要客观、全面对待,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能够和睦相处、愉快相处。

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李瑞怀的哲学著作做了很好的回答。学无止境,学用哲学也是如此,学哲学,用哲学,永远在路上。

学习《矛盾论》的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