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81-757044 其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0-19 06:42: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以来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历传不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1

我认为一本好书的所在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它是否能够给我们以智慧和启迪。所以我最喜欢的书就是伊索寓言了,这是古希腊学识渊博的伊索着作的,凝聚了了他的智慧和心血。现在真想说这本书是我的好朋友,因为它帮助了我,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蝙蝠,荆棘鸟和潜水鸟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它们三个怀着侥幸心理发一笔大财,然后合伙投资去做了做海上运输生意,结果在航行的途中遭遇了风浪,发生了翻船的事故。三个人损失惨重。过了许久后来别人再叫他们去做同样的生意,可它们说什么也不去了,结果保住了它们生活的平安。

我读了这个故事感到它们十分聪明,因为它们在这个事上吃了一次大亏,便记住了这个惨痛的教训,时时挂记着成了它们不再犯同样错误的借鉴。我不禁想到自己也是这样,不过我是不长记性的。在某个地方摔了一跤之后,接二连三的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吃了不少的哑巴亏。现在我学会了自己应该牢记教训,好好认识自己如何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学会了这个感到自己变得聪明了,错误绝不犯第二遍,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保持了这样警惕的心。

伊索寓言实在有趣,越往后读越觉得有劲。有一个叫病鹿的故事深深地教育了我。讲的是一头生病的路因为一些酒肉朋友来他家做客,最后把他家的粮食全吃光了,后来这头鹿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我读了这个故事感到震惊,因为我有很多朋友,但是许多都是酒囊饭袋,不务正业的。妈妈常常叫我与他们脱离关系,但我不听。现在这个故事让我为自己十分担心,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有这个结局。为了自己的明天,我决定不与那些人来往了。我交了一些品德优良的好朋友。结果在学习中我的成绩变得更好了,品德也刚正了。这让我庆幸,也让我领悟到交朋友就要交一些有本事,对自己无害且品行优良的人,少交一些无用的人做朋友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我读完伊索寓言后,觉得每个故事都是有意义的。其中的海豚和猴子的故事特别适用于我们的生活。讲诉了一只猴子因为落水骗了救他的海豚,称自己是个贵族的朋友。谁知海豚知道他在说谎,结果把这个骗子给淹死了。

我想这个故事警醒了我们生活中一些不诚实的人。告诉了我们人要诚实,不能故意欺骗别人,否则会惹来祸事。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真诚,而不是_险的欺骗。有了诚实的桥梁,会拉近人们的关系,从而让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更加和谐。我读了这个故事就知道自己对于爸爸妈妈和所有的朋友是千万不可以说谎的。结果他们都认为我是个好孩子,见着我就夸我呢。这让我深深感悟到要想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形象,并不是靠阿谀奉承,而是自己要对别人有一颗闪光的心,充满着心与心之间的真诚。

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2

这本书是我的最爱,原因有三:一是我非常喜欢作者本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小故事大道理,短小精悍发人深思;三是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伊索寓言》这本书是以作者的名字命名的,全书共有310个小故事组成,一篇篇短文有一个个知识,一个个知识凝结成了一片海洋,有讥讽、有善意相劝、更有苦苦难为。

这本书的作者名叫伊索,是一个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童年时期的他是一个哑巴,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也因此成就了《伊索寓言》的诞生。

在《山羊和驴》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害人终害己,算计别人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狐狸和豹》的故事中我知道了智慧胜过美丽的外表这个道理等等。看着看着,我似乎也成了一个小作家,这不,我也编了一个寓言《铅笔的虚荣心》:这天,铅笔戴上了钢笔帽,就开始得意洋洋,主人过来拔掉了钢笔帽,铅笔就如同从十万米的高空重重摔在地上,一下子失去了自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虚有其表、没有自身价值是非常可怕的。

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3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很多书,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被誉为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题材的基石。

我觉得,《伊索寓言》是做为人们生活体会和经验的结晶,它不仅仅寓意深刻,并且极具魅力,平易近人。它虽然篇幅短小,结构也比较简单,但它形象生动,蕴含的寓意也极其深刻。《伊索寓言》大部分都是动物寓言,它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让它们像人一样思考、运动和交谈,从而构成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伊索寓言》里有很多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狼与牧羊人》,说的是:从前有一只狼早就对山下的羊垂涎三尺了,为了能够吃到羊,狼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这只狼每一天老老实实的跟在羊后面,做羊的守护者。刚开始,牧羊人一向都提防着狼,时时刻刻警惕着狼。可是,日子久了,牧羊人发现狼不但没有想吃掉羊的意思,还经常挺身而出,帮忙他保护羊群。渐渐地,牧羊人不在防范狼了,并且认为它是一只十分老实、忠厚,能够信得过的“牧羊犬”。就这样,狼取得了牧羊人的信任,并成为了他的朋友。直到有一次,牧羊人因为有急事需要出去,情急之下,他把羊交给狼守护,狼很爽快的答应了。牧羊人走了之后,狼便咬死了所有的羊,拖进山洞里慢慢享用。牧羊人回来后发现一只羊也不见了,四周都是血,他明白自我上当了。

我读过这个故事后,懂得了:凶狠险恶的人很难改掉他恶劣本性的。我们千万不要被他偶尔的善良和温顺所蒙蔽,因为那里往往隐藏着玄机。

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4

《伊索寓言》经过许多简短的小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也具有重大的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能够说是家喻户晓,如《兔赛跑》、《狐狸和葡萄》等,到几千年后的今日,《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伤品之一。

《狐狸和羊》这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狐狸不细心掉到了有水的井里。狐狸看见老山羊走来,就说井里的水很好喝把山羊骗到井里。山羊想上去时,狐狸说自我先登着山羊的背跳出井,然后救山羊出来,狐狸在每个故事里都十分狡猾,那里也一样,它不遵守诺言,没把救出来,只管自我走了,临走前它对山羊说:“喂,朋友!你的脑筋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多,你就不至于在没有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内有了一种感想: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去研究事情的结果,为自我找好在失败时的退路,然后再去做,也就是说,不能盲目地听信别人的话,要是不研究事情结果,盲目地去做的话,就容易上当爱骗,严惩的时候,还会有很大危险。世上有很多表里不一的人,不能随便听信这些人的话。还有许多坏人,用甜言蜜语诱骗人们。所以更要认清这种人的真面目,时时刻刻提防他们,否则到时候就会追悔莫及。

此刻,我明白了,就像那一则寓言里的狐狸与狮子一样,还不照样得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只是盲目地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心不在焉地学习,学那么多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以后,无论学哪一门课程,我都要深入地去学,而不仅仅是学一些肤浅的东西,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当然,那本《伊索寓言》我必须会好好珍藏,它将使我终生受益。

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5

《伊索预言》是一篇很好的书,因为它用简单的话语来解释深奥的道理。

记得有一则寓言:一只狐狸经过葡萄架下,看见翡翠玛瑙般的葡萄悬挂在上面,狐狸顿时流出了口水。它拼命的点着脚尖,想摘一些尝尝却够不着,他又搬来一块石头踩上去,结果还是够不着,狐狸没办法了,无可奈何地走了:自言自语地说:“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到。

这则预言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名字是:《狐狸与葡萄》。这则预言所蕴涵的寓意以及狐狸本身,在中西方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尤其在中国现代文化中,“葡萄酸心理”已经成了嫉妒和自我安慰的代名词。这美妙绝伦的故事贵是出自幽默睿智的寓言家——伊索。

我相信你一定喜欢这个书,你不妨在夕阳下翻开这本书,这时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弱小的老鼠也能救出强壮的狮子;强壮的猎狗也会被瘦弱的狐狸打败;愚蠢的驴也当了哨兵;胆小的兔子也当了传令兵;带有善良的农夫、骄傲孔雀……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启开了你幻想的王国。此时你应该感谢梦幻的主人——伊索。

伊索寓言是奇妙的,也是启开心灵的窗户。

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

第二篇:读《伊索寓言》

2004/4/28

读《伊索寓言》

第一二课时

一、研读本文,了解和体会作者散文的写作特色

二、研读作者关于九个故事的议论,解决疑点,读懂这篇含蓄甚至隐晦的文章。

三、积累“厌恨、怜悯、阅历……”等词语。

重点:研读本文,了解和体会作者散文的写作特色。

研读作者关于九个故事的议论,解决疑点,读懂这篇含蓄甚至隐晦的文章。

难点:研读作者关于九个故事的议论,解决疑点,读懂这篇含蓄甚至隐晦的文章。

讲授分析

2004/4/28

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一、总体结构

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读后感的一般结构为

“导入——读后之感——总结”三部分。

二、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为1、2两段,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第二部分为第3到第12段。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一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为最末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熟读课文

2004/4/28

第一课时

一、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总体结构、研讨。

教师明确: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读后感的一般结构为“导入——读后之感——总结”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1、2两段,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第二部分为第3到第12段。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一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为最末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二、学生朗读1、2自然段,质疑解难。

(-)第一部分(前两个自然段)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分析:

(1)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把人类历史比作人的一生,古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是成人时期。这就使人明白了《伊索寓言》那样浅薄、幼稚的原因。又由于成人总是喜欢小孩子,这就使人明白了人们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即:我们反比古人复杂了,思慕古代也许只是喜欢其幼稚,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作者洞烛世相,就从第一部分开始。

(2)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人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

(3)对“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句话是反语,用于讽刺。现代与古代相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大大进步了,但现代社会的阴暗面也远比古代丑恶复杂。在这方面,所谓“进步”只是越来越狡猾,把狡猾也看作进步,以至“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显然是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作者的批判精神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第二课时

三、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质疑解难。

1.“它至少给予我们三重安慰”应如何理解?

明确:“三重安慰”都是讽刺。(1)“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3

2004/4/28 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2)“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3)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做“穷朋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

2.“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是否反语?

明确:不是反语。是将要对以下九个故事,进行独到、深刻的分析,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新的见解。作用是引起下文。

四、引导学生对九个故事进行研读、解决疑点。

1.学生读蝙蝠的故事,让学生研读后,说一说寓言的原意是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以下八个故事,研读的步骤同此)。

教师明确:原意是讽刺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附炎趋势,仰人鼻息,毫无原则可言。

作者议论“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是讽刺故意标新立异、以求虚名的人,他们自吹自擂,总吹嘘自己与众不同,比别人高明。他们以己之长,贬人之短,(这“长”也未必是真有所长)从不虚心学习别人,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场合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自高自大,傲视别人。)

2.学生读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研读、讨论。

教师明确:原意是讽刺只图安逸,只想不劳而获的人。作者议论“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等。”作者指出,大作家死后成为别人赚钱的资本。这些文章的作者们往往在作家生前与作家并无深交,甚至关系不睦。这些人在作家死后写些不负责任的文字,是以“介绍”为名,行“养活”自己之实。五十年代周作人化名周遐寿写了些介绍和回忆鲁迅的文章,当属此类。但应注意的是,一些严肃的、实事求是的评介作家的文章,其作者不应受到指责。

第三篇:读《伊索寓言》

~-6-2 字数:956在寒假中我可以算是重温了一下《伊索寓言》这一本书。《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一位曾经是奴隶可是因为具有聪慧才气而被释放的人——伊索所著的,正是拥有了这种历史,才使我开始看上这本书。伊索内容的人物设定很有特点,绝大多数是以动物与人或者全都是动物为主角的,这样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作者不用再去费时间来描述主角、配角的独自性格。只要写出一种动物就会马上使人们联想到其本质,从而很好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对于寓言的寓意。而且这种用动物代替人的手法也十分地生动典型,狼代表奸诈、狐狸代表狡猾、牛代表老实、兔子代表急躁或机智、老鹰代表有志气的人。伊索寓言的内容看上去都是十分的短小精练,没有任何过长的背景描写或者是心理描绘。几乎只是像“流水账”一般的简洁明了,一篇富含深涵的文章就只有四五百字。尽管只是简单的叙述和对话,去更给了读者更大的空间去思索。所谓“横看成林侧成风”,在不同的人眼里对于同一个寓言里都会自有一番见解。简单的构造使得读者可以自由地深掘故事的本质。伊索的故事往往是以某些主角(动物)在悲惨的下场下来京时告诫人们,如:《乌鸦与狐狸》、《鹿的脚与角》、《羊与狼》等等,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就给于了人们强而有力的说服,使人不得不点都赞同。由于《伊索寓言》是否确有其人现在仍有争论,并且由于在中世纪的一些寓言也被冠于了“伊索”之名,因此现在的《伊索寓言》的版本不尽相同,其中的故事也有些良莠不齐。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在看《伊索寓言》时,发现往往在《农夫与蛇》等故事中的寓意很深刻简易,可是有部分的寓言实在难以理解,不知作者在讲什么,甚至有一些寓言荒诞极了,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编者的一段话解说了原因:因为《伊索寓言》中有的故事良莠不齐,因此不必一定要从一个寓言中获得什么教训,仅仅作为消遣的小故事略读一番即可。看完后,我也觉得的确我太钻“牛角尖”了。而《伊索寓言》中有些寓言可能只因为作者怕读者太难理解,所以在最后添上一句:“这说明XXXXXXXX”,看上去实在是把我的想法给抑制住了,反而不太合适,有了画蛇添足之感。总的来说,《伊索寓言》值得学习牢记在心的教训是很多的,故事内容也相对比较精彩,而2分钟就能看完、看懂一篇寓言了,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很不错的。

第四篇:读伊索寓言[范文]

读《伊索寓言》

湖北黄冈中学冯文静

[教学目的]

1、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研究、探讨问题的能力。

3、认真揣摩、理解重点段落、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讨中心意思。

2、理解难句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寓言故事是我们儿童时代不可或缺的朋友,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如《龟兔赛跑》、《狐狸和乌鸦》、《农夫和蛇》等都是出自《伊索寓言》这部故事集。这本书通过一些轻松幽默的故事反映深刻的道理。我们一般人读它,在若有顿悟时也许只会一笑置之,然而,大文豪钱钟书先生却读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读后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钱钟书,走近他的《读〈伊索寓言〉》。

二 简介作者

参看课本注释(1),重点介绍《围城》。

三 研读九则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本来就是一面镜子,读者能从镜子的正面明白地看到自己的可笑处,可是钱钟书却从镜子背后看似没有东西的地方看,结果真的给他看出来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是如何重新解读《伊索寓言》的。教师先示范一则。(简单复述故事情节,点出原寓意及新寓意)

《蝙蝠的故事》原意是讽刺见风使舵、没有立场的人,作者用来讽刺善用投机方式使用自己有限资本的人。学生自由讨论其余几则寓言的含义,同时理解该部分的一些难句。

(一)解读寓言

《蚂蚁和促织》:原意批评享乐者挨饿活该,作者用来讽刺某些文人在“死人”身上当寄生虫;

《狗和它自己的影子》:原意戒贪得,作者用来讽刺某些人没有自知之明;

《天文家的故事》:原意讽刺眼睛总朝上必摔跤,作者用来讽刺某些政客地位沦落了仍想往上爬;

《乌鸦的故事》:原意讽刺伪装者终现本相,作者继续讽刺被揭穿伪装后便恼羞成怒,挖空心思揭别人短的人;

《牛跟蛙》:原意戒狂妄自大,作者用来讽刺把缺点当作优点的人;

《老婆子和母鸡》:原意戒贪心不足,作者却借此说有钱人往往吝啬;

《狐狸和乌鸦》:原意讽刺“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的酸葡萄心理,作者则读出诉苦经可以避免旁人来分甜头的心理;

《驴子跟狼》:原意讽刺错行仁义反受其害,作者则说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二)解读难句

(1)人“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这句话讽刺什么?

提示:讽刺那些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他们总不肯虚心向别人学习,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的场合,他们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傲视别人,自高自大。

(2)“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这一句斥责什么?

提示:斥责有些人毫无自知之明,听不得批评,不能知错改错,这号人老虎屁股摸不得,你批评他一下,他反而胡闹,反咬你一口。

(3)“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说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下去”,指的是下野或者下台,“上”“下”指的是地位的上下,官职的高低。可见“眼睛还是向上看的”,就是不甘心下野或者下台,还是一心向上爬。

(4)“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这个方法指的是什么方法?

提示:指的是自己得不到的好处,千方百计叫人家也得不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对付谁,跟他过不去。

(5)“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彼此各得其所,当然会相安无事”? 提示:就是不承认缺陷,明明是缺陷,偏偏说成是长处。什么缺陷都可以说成好的,也就没有是非可言了。因为彼此都把缺陷当长处,都陷入自我满足,自我欣赏,也就与世无争。实质上,他们是不思进取。

(6)“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是什么意思?

提示:有钱人往往吝啬,一毛不拔,不肯帮助别人。

(7)“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讽刺什么?

提示:一个人得了好处,要避免旁人嫉妒,分甜头,唯一的办法只得诉苦经,好让别人心理平衡。攫取了非分享受,心里乐滋滋的,嘴上却大诉其苦经,真够狡猾的。

(8)怎么说“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提示:这是说有些庸医不懂医术,草菅人命,或者没有医德,收受红包、乱开高价药等。3 作者解读的这九则寓言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借寓言中的动物影射和讽刺现实社会中的人或现象,说明现代人比古代人狡猾得多。

第二课时

一、解决《伊索寓言》该不该读的问题。

《伊索寓言》本来是一本儿童读物,我们的童年也是在它的陪伴下度过的,但是现在钱钟书先生却从《伊索寓言》中读出了这么多复杂凶险的人心世相,那么,这本书到底该不该读呢?、不该读(齐读最后一段)

不读的理由:寓言让纯朴的孩子越来越幼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2、该读(齐读第三段)

要读的理由:《伊索寓言》给我们带来了“三重安慰”。、两种观点是否前后矛盾?

提示:不矛盾。第三段说成年人大可看得,因为“它至少给我们带来了三重安慰”,其实是一种反讽的说法,接着真正“读”时却读出了如此丑陋的人性,最后才表明自己真正的态度:《伊索寓言》不适合小孩子读,因为成年人所造的世界太复杂了,并非寓言中所讲的公平清楚,读寓言长大的孩子认识不到社会的复杂性,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批判的锋芒并非指向《伊索寓言》这本书,而是指向风气不太好的现代社会。

二、研读第一部分即1、2两段作者读《伊索寓言》后的总体感想。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借解读《伊索寓言》,表明了自己认为《伊索寓言》不适合儿童读进而批判现代社会的目的,至此作者的写作意图似乎已经很明了了。那么,前面两段是否多余?如果不是,作何理解?它们与后文有何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一、二段。、两段之间有何联系?

提示:第一段写人际关系中我们对两类人的不同态度,对于比自己年龄小得多的人是“喜欢并加以保护”,对于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人则是“嫉忌乃至厌恶”。体现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第二段写古代对现代的态度是属于两种态度的前一种。二者的共同点是卖老。3、如何理解“现代比古代在价值和品格上都要进步”这句话的含义?

提示:这是反语。后面对寓言的解读可以证明,进步只是指人变得越来越狡猾了。4、这两段与后文有和联系?

提示:第一段是为了引出第二段,而第二段则与第三段紧密联系,因为《伊索寓言》也是一本古代的书,所以我们读它也是抱着一种“卖老”的态度。其实并非《伊索寓言》幼稚、浅薄,只是现代人变得越来越狡猾了。

二、三段均用了反讽的手法。

三、多角度探讨本文的主旨。(学生讨论发言,用规范的语句总结成一句话。)、暴露了人性中自私、狡诈、卑劣等丑陋的面目。、警戒未成年人要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认识到人心世相的复杂性,使自己不致于碰壁上当。、呼吁成年人要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教师总结

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读后感,作者能从镜子背面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得自于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体察。钱钟书说过,人生是一部更大的书,他的文章只是写在人生这部大书的边上,这是非常谦虚的说法。那么,对于阅历尚浅的我们来说,人生的确还有好多内容需要我们去阅读,即使是这篇课文,也有好多地方值得我们反复思考。课后希望大家认真咀嚼课文,有时间读读《围城》,更多地了解钱钟书,并在他的引导下,读人生这部大书。

五 布置作业

《我看钱钟书作品中的讽刺艺术》

板书:

小孩子该读幼稚、简单、碰壁上当(批判现代社会)

成年人要读先进

成熟(反讽)

高级

人事大人喜欢小孩子

卖老(人性的自私、自大)

历史现代思慕古代

第五篇:读《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有感

绿影小学一(2)班孙勇

暑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好几本课外书,可我最喜欢读的是《伊索寓言》这本课外书,它里面有好多有趣的故事,让我懂得如何了解和怎样做好每件事情。

比如兔龟赛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因为自己的先天条件差而气馁,乌龟就是信心十足,告诉兔子,只要奋发图强,就可以战胜一切。

还有《狼来了》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平时做人处事一定要诚实守信,如果你总是说谎,就会在人前失去信用,《狼来了》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他一次又一次地说谎欺骗农夫他们,有一次狼真的来了,无论小男孩怎么喊叫,农夫们都不肯再相信他的话了。

不过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这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农夫,在他临死前,他把孩子们叫到跟前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为了不让他的孩子们懒惰,教他们如何懂得生存方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劳动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我们一定要热爱劳动,才会幸福快乐生活一辈子。

《伊索寓言》这本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知识丰富多彩,所以我非常喜欢它。

读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