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体会[范文模版]
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体会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宣告“民法典时代”的正式到来。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意义重大。
一、深刻认识法典意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法典》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为目标,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回应民生的关键问题。《民法典》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是一部“社会活动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逐条学习法典条文。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对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法、责任法和与此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三、推进保障法典实施。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政裁决等活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四、做遵守民法典表率。作为一名人民政协委员,要自觉做好遵守民法典的表率,用民法典规范自身言行,并影响周围群众自觉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让周围群众养成日常学法,遇事找法,维权用法的好习惯。人民政协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人民政协委员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人民政协机关要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民法典,广泛宣传民法典,深入贯彻民法典,全面提升法治大理建设水平。
第二篇: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体会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宣告“民法典时代”的正式到来。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意义重大。
一、深刻认识法典意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法典》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为目标,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回应民生的关键问题。《民法典》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是一部“社会活动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逐条学习法典条文。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对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法、责任法和与此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三、推进保障法典实施。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政裁决等活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四、做遵守民法典表率。作为一名人民政协委员,要自觉做好遵守民法典的表率,用民法典规范自身言行,并影响周围群众自觉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让周围群众养成日常学法,遇事找法,维权用法的好习惯。人民政协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人民政协委员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人民政协机关要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民法典,广泛宣传民法典,深入贯彻民法典,全面提升法治大理建设水平。
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民政协机关要切实扛起落实民法典的主体责任,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要把掌握和运用民法典作为履行自身职责、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必需本领,共同营造学习好、维护好、运用好民法典的浓厚社会氛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学习好民法典、宣传好民法典、实施好民法典,让民法典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制度支撑,运用民法典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民法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第三篇: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体会
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体会范文5篇
《民法典》学习体会范文(一)
2020年5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一经公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作为基层干部,就要蹭这个热点,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同时,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带头人和老实人,让民法典根植于心、笃于行。
以人民为中心,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因涉及面广,涵盖面深,对每一个人的言行具有很强的约束意义。作为基层干部,是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知心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始终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干部的心就在哪里,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干部就要去想什么,人民群众盼什么、干部就要干什么。只要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化人民群众之困,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的实干精神藏在心头、放在嘴上,干群关系就十分融洽,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当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干部讲,还处处夸奖干部的好,把干部当成无话不说的亲人,大家共同携手为小康生活齐心奋斗。
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党纪国法的带头人。民法典第一章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作为基层干部,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人,也是跟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特别是在服务人民群众领域内的法律法规知识,不仅要熟记,还要落实在行动上,时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民事纠纷、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等调解化解中,要公平公正依法做好人民群众的调解员,在体现法律的公信力的同时,也是体现基层干部带头学习党纪国法、应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也是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基层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学法普法宣法活动,基层干部更要时刻以党纪国法规范言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学法用法的典范。
以典型为榜样,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甘于奉献的老实人。身处基层就要为基层人民群众谋事干事,首先要讲奉献,奉献是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至上等甘于奉献,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甘于奉献乃至生命。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白衣天使、“直播带货”的县长、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排雷英雄杜国富、奋战在脱贫攻坚付出宝贵生命的黄文秀等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基层干部,在学习榜样中、汲取榜样的力量的同时,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修身做表率,才能做到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有样子,就有人民群众的“口碑”,干部所做的事业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民法典》学习体会范文(二)
民法典正式颁布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这在我国的民事司法体系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么,民法典的颁布会给婚姻家事领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部民法典颁布生效以后,诉讼离婚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法官判离会更加审慎,诉讼周期会变得更长。其中冷静期的设置,意在让双方强化经营的意识,更加冷静理智的对待婚姻当中的矛盾。笔者提醒大家,遇到婚姻中的小“病”小“伤”不要轻易弃疗,要双方配合、耐心修复婚姻系统的防火墙。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是一场两人共同成长彼此扶持的旅程,不在于配置多豪华,路线多奇幻,关键在互相配合、一致行动、在取经的路上共同战斗,最终斩妖除魔、修成正果。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误解彼此的方向,看不懂对方的信号,经历各种心伤。别怕,这些坎坷都将见证你破茧成蝶的成长。当你看到一路走来自己的成长、对方的成长,你们婚姻之树由青青幼苗变得果实累累,一切的痛苦都是值得的。
时过境迁,生活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生活进步得益于科技发展,民法典为中国创新创造保障开路。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一跃而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果来之不易,其中和谐安定、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体现,为中国创新创造提供了不断成长壮大的优渥环境。
“小明”的成长记录中国法治改革历程,彰显“中国之治”的力量,一部民法典,一生守护的人民情怀!
《民法典》学习体会范文(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不仅能统一民事法律规范,消除法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可以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以“人民至上”绝不动摇,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婚登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打开幸福之门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从一个人懵懂时为游戏充值,再到初入社会时网贷平台的“利滚利”,再到见义勇为时不慎造成的损害,再到接到无数垃圾短信的维权,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过程。在“小明”生活的点滴中,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展现。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民法典》学习体会范文(四)
谈起民法典,勾起了我遥远的记忆,早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我在华东政法大学,当时叫华东政法学院,读本科的时候,大一至大三学习了民法总则、人身权法、合同法、债权法、婚姻家庭法、知识产权法等十几二十个课时的民事法律。可以选择的老师有好几个,由于当时我选择的授课老师是德国的博士毕业,他课上不讲课本,不讲我国当时现行各种民法法条,只讲当时正在编纂过程中的《民法典草案》,同时对照德国民法典比较分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对司法考试和期末考试没有用处,但是向我们灌输了源自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法治理念,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加之对民法草案认识分歧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终被搁置下来。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开始着手第一步民法总则制定工作。2016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
2016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新增离婚冷静期。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十多年来,以梁慧星等法学专家为首的团队一直在为编纂民法典工作着,可以说,中国民法典的正式颁布,圆了多少代法学学者、法学专家的梦,这其中也包括我大学本科的老师。
首先要说一点,纵观历史,每一部民法典的出台,都承载着决策者或者当权者巨大的政治抱负。其次,民法典中蕴含或体现的思想,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涉及面广而深。拿破仑法典倡导的“自由”、“博爱”无疑对社会的变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拿破仑政治与军事上的作用或者影响,远不如一部拿破仑法典。再次,民法典作为基础性、体系化的法典,体现民法的基本精神;作为其他民事单行法的上位法,引领所有民事法律的发展方向。最后,民法典是对我国民法的一次全面梳理,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删除、修改现行法律中已经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规定,补充适应新形势的相应规定,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另外,民法典将是开放的一部法典,也会为将来的新发展新情况预留一定的空间。
《民法典》学习体会范文(五)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从“法律”到“法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历时66年的编纂,经过几代法律人的努力得来的宝贵成果。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典是新中国首部民法典,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规范,民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发展,一些特殊的民事行为中往往会牵扯到多部法律,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或出现各部法律之间的适用重叠,或出现超出了单行民法调整的范围而造成管辖空白的情况,从而给立法、司法、普法、守法造成困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实施,在社会各项基础都基本健全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将民事行为规则系统化、体系化,同时切实解决民法内部的和谐
问题,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稳定发展。因此《民法典》的诞生,可以说既是势在必行,也是水到渠成。
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除了内容丰富、涉猎范围广,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从法条之后所体现出的深刻的立法指导思想。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法典的出台,就是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法制保障,更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
此次通过的《民法典》由7编加附则共84章、共1260个条文构成。第一编为总则,之后依次为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民法典》并不是全新编纂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多部单行法的集合,而是综合新时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区别于《物权法》、《婚姻法》、《合同法》等单行法,有针对性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去粗取精,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规范。这七编把民生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涵盖在一部法律之下,从小到老百姓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综合治理,提供了完整的法律指引。
在各分编中,值得关注的重大创新和亮点要属人格权的独立成编。《民法典》总则编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较于1986年《民法通则》所表述“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此次民法典首次把“人身关系”置于“财产关系”之前,弥补了传统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同时也体现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根本要求。
《民法典》中的人格权编共六章五十一条,涵盖了从全面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到个人信息防火墙等社会热点问题,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突出细化了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所拥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各项权利,加强了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有关的人格利益的保障,从法律层面对人格权利和利益进行了肯定和保障,为进一步深化人格权的保护奠定了请求权的法律基础。除此以外,《民法典》还实现了多处制度创新,包括规定了“自甘风险”规则以及“自助行为”规则、完善了网络侵权责任制度、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等等体现时代特征的内容。
“徒法不足以自行”。一部好的法律,不仅仅是看法条的科学性和周延性,更多的是看实际运行效果。良法善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以法律的视角审视社会活动,固守法律底线。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一部这样的《民法典》,让她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给社会生活提供权利和义务的规范,用法治构筑稳稳的幸福。
第四篇: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已于2020年5月28日正式颁布,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为扎实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知》精神、市委宣传部、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市民政局《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全县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工作,结合民政部门实际,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目的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不仅集中反映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更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民法典作为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有大量规定与民政工作密切相关,完善了民政领域法律制度,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法治需求,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法治负责的态度,将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二、民法典学习宣传内容
(一)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融入民法典学习宣传全过程。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民法典编纂工作时作出的重要指示,讲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切实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讲清楚民法典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法治需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宣传民法典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学习宣传民法典所贯彻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学习宣传民法典所贯彻的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推动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所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民法典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规定,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阐释好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重点问题。重点宣传民法典关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立法目的;
广泛宣传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
宣传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
宣传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
宣传婚姻家庭制度是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宣传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
宣传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侵害他人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宣传民法典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的关系,让民法知识家喻户晓,让民法精神深入人心。
(三)阐释好民法典基本原则和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宣传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讲清楚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要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关于自然人、法人、民事权利、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方面的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必须遵循的规范。
三、民法典学习宣传方式
民法典与婚姻法、收养法等民政部门执行的法律息息相关。全县各级民政部门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纳入党组会议部署,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民法典涉及民政业务重大修订内容的梳理和学习,充分掌握条文新旧变化,准确把握和正确理解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和涉及民政工作的主要制度设计,并组织开展相关专题培训。要创新学习培训形式,采用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原文研读相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条文解析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和深度。要把好讲解关、教材讲义关,突出政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严格按照立法精神、立法原意解读民法典,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对民政系统特别是基层民政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的情况及时进行报道,充分展现民政系统贯彻实施民法典的生动场景、鲜活画面。要让民法典的规定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全面提升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运用民法典的能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三、靠实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民法典宣传“落下去”“活起来”的重要举措,全县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正确政治方向。要着眼于提高民政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民政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工作领导小组。全县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要当好表率,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不断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民法典在民政系统落地生根。
五、民法典学习宣传时间安排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总字数达10.66万余字。民法典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制度、监护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民事责任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物权制度、合同制度、担保制度、人格权保护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收养制度、继承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全县民政系统分五个阶段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2020年8月10日);
第二阶段:召开专题培训(2020年8月中旬);
第三阶段: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进行原文研读,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规定篇目的学习。(10月底前完成)
第四阶段:宣传(和学习同时进行,10月底前完成)。
第五阶段:学习总结,根据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11月中旬前召开1次学习成果交流会,班子成员交流学习成果,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逐个点评。通过深入研究调查,把“点”上经验提炼为“面”上对策,形成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六、民法典学习宣传要求
(一)在加强普法宣传上下功夫。持续抓好、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结合“法律十进”、“七五”普法验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等,进一步靠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民法典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网络,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学习宣传,讲准讲透讲活民法典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在完善地方立法上下功夫。加强我县现行地方性民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推进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建设,对同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的有关规定,要及时提出清理意见,该制定的制定,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要在组织推动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监护、收养、继承,及社会组织登记、婚姻登记、基层政权建设、养老服务、区划地名等民政业务工作时,注重科学合理谋划,与民法典有效衔接统一起来,确保各项民政政策的制定务实管用、符合法律规范。
(三)在推进依法行政上下功夫。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履行好各项职责,不断提升民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行为。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力量和基层组织参与相关民事纠纷调处,帮助民政服务对象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五篇:2020年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计划
2篇2020年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已于2020年5月28日正式颁布,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为扎实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知》精神、市委宣传部、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市民政局《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全县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工作,结合民政部门实际,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目的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不仅集中反映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党
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更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民法典作为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有大量规定与民政工作密切相关,完善了民政领域法律制度,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法治需求,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法治负责的态度,将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二、民法典学习宣传内容
(一)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融入民法典学习宣传全过程。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民法典编纂工作时作出的重要指示,讲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切实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讲清楚民法典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法治需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宣传民法典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学习宣传民法典所贯彻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学习宣传民法典所贯彻的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推动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所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民法典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规定,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阐释好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重点问题。
重点宣传民法典关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立法目的;广泛宣传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宣传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宣传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宣传婚姻家庭制度是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宣传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宣传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侵害他人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宣传民法典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的关系,让民法知识家喻户晓,让民法精神深入人心。
(三)阐释好民法典基本原则和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宣传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讲清楚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要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关于自然人、法人、民事权利、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方面的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必须遵循的规范。三、民法典学习宣传方式
民法典与婚姻法、收养法等民政部门执行的法律息息相关。全县各级民政部门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纳入党组会议部署,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民法典涉及民政业务重大修订内容的梳理和学习,充分掌握条文新旧变化,准确把握和正确理解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和涉及民政工作的主要制度设计,并组织开展相关专题培训。要创新学习培训形式,采用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原文研读相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条文解析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和深度。要把好讲解关、教材讲义关,突出政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严格按照立法精神、立法原意解读民法典,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对民政系统特别是基层民政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的情况及时进行报道,充分展现民政系统贯彻实施民法典的生动场景、鲜活画面。要让民法典的规定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全面提升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运用民法典的能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四、靠实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民法典宣传“落下去”“活起来”的重要举措,全县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正确政治方向。要着眼于提高民政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民政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工作领导小组。全县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要当好表率,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不断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民法典在民政系统落地生根。
五、民法典学习宣传时间安排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总字数达10.66万余字。民法典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制度、监护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民事责任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物权制度、合同制度、担保制度、人格权保护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收养制度、继承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全县民政系统分五个阶段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2020年8月10日);
第二阶段:召开专题培训(2020年8月中旬);
第三阶段: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进行原文研读,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规定篇目的学习。(10月底前完成)
第四阶段:宣传(和学习同时进行,10月底前完成)。
第五阶段:学习总结,根据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11月中旬前召开1次学习成果交流会,班子成员交流学习成果,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逐个点评。通过深入研究调查,把“点”上经验提炼为“面”上对策,形成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六、民法典学习宣传要求
(一)在加强普法宣传上下功夫。
持续抓好、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结合“法律十进”、“七五”普法验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等,进一步靠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民法典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网络,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学习宣传,讲准讲透讲活民法典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在完善地方立法上下功夫。
加强我县现行地方性民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推进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建设,对同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的有关规定,要及时提出清理意见,该制定的制定,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要在组织推动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监护、收养、继承,及社会组织登记、婚姻登记、基层政权建设、养老服务、区划地名等民政业务工作时,注重科学合理谋划,与民法典有效衔接统一起来,确保各项民政政策的制定务实管用、符合法律规范。(三)在推进依法行政上下功夫。
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履行好各项职责,不断提升民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行为。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力量和基层组织参与相关民事纠纷调处,帮助民政服务对象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习宣传《民法典》情况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邹平市高位推动,各部门协调联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全领域、多举措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大力营造民法典宣传浓厚氛围。
一、责任单位协同发力,领导干部率先学法。
为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邹平市各级党委(党组)把民法典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把民法典学习教育列为领导干部学法必修课,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准确把握和理解民法典。邹平市司法局为全市领导干部及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等部门赠送了民法典学习读本。市人民法院举办民法典专题培训,市应急局组织单位全体人员观看《民法典》讲解视频,黛溪街道办事处开展“《民法典》主题宣讲进机关”活动,好生街道办事处召开领导干部学习民法典专题会,等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助推领导干部、重点部门和单位率先学习民法典。二、宣传形式新颖别致,线上线下齐动员。
在全市范围内印发《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通知》,召开邹平市民法典宣传月动员大会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明确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意义、内容和重点对象。为了切实增强民法典宣传活动实效,我市充分运用融媒体中心《法在身边》电视普法专题节目、公益广告牌、LED显示屏、报纸等传统媒体,“邹平司法”、“平安邹平”、“邹平市人民法院”、“邹平市人民检察院”等微信公众号,社区、村居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民法典》,以图文、案例、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民法典知识,让“高大上”的法条融入到生活细节中去。7月份共播放18期《法在身边》普法专题节目,发送普法手机短信5000余人次。邹平市司法局组织法律顾问进村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向群众宣传民法典。多种宣传方式构建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努力让每一个人走近民法典、了解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切实增强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三、开展多项宣传活动,城乡基层全面覆盖。
在7月份民法典宣传月,邹平市掀起民法典知识宣传活动热潮。一是进社区、进乡村。全体村法律顾问进村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结合村民实际,采取以案释法、法治讲座、法律问答等方式对民法典知识进行宣传,开展活动共计800余场次。司法局印制2万多份民法典读本、宣传页等,由各司法所分发到村居供村民学习使用。工作人员利用乡村法治文化广场、宣传栏、宣传长廊等阵地,张贴宣传海
报,让民法典抬头看得见,低头找得到,方便群众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二是民法典进学校。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民法典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文体教育局通过人民网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老师们认真收看,随时记录,细心领会,有效提高了学校教职工养成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收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三是民法典进军营、进企业。恰逢“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到驻邹32101部队,开展了一场以“送民法典进军营”为主题的法治大讲堂活动。律师向广大官兵阐述了《民法典》出台的相关背景、法律地位以及实施的重大意义,并结合现实案例,对民法典的热点、重点法条及有关变化作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解读。工作人员向士兵发放了水杯、民法典单页、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宣传材料,增进了军民鱼水之情。黛溪司法所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法律顾问为企业职工讲解关系切身利益的民法典知识,加深了各企业对民法典的认识,对于企业在今后工作中依法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下一步,邹平市还将陆续开展领导干部《民法典》专题讲座、《民法典》进教堂等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宣传,为民法典实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在黛溪办事处张高村建设民法典主题文化广场,让老百姓在娱乐中,就能学习到通俗易懂的民法典知识,推动民法典在基层的宣传,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和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