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最新(大全)
“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有哪些?这位老人,他像一座灯塔照耀着万千人民的心,也照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使我内心燃起勤奋努力、永不退缩、敢于攀登的火焰!一起来看看“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最新,欢迎查阅!
“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8月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师报》社联合主办的“健康中国中西合璧——后疫情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线上召开。张伯礼院士在会上发表主题报告分享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贡献。
“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大年初二接到通知,大年初三一早便到机场报道,虽然对当时的武汉疫情还是一种茫然未知的状态,但张伯礼院士心中相信会战胜疫情。
他表示,中医抗疫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记载的大疫共有500余次。祖先总结了很多经验在书上,研制了很多药在书上。“我们上前线前,知识在脑子里。”西医关注病毒,中医关注证候、辨证论治。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医专家很快确定了疫病的发病机理,寒、湿、毒三者结合为病,据此筛选总结了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疗效优势的“三药三方(三药:血必净注射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并广泛应用,惠及患者,造福社会。
初到武汉,张伯礼院士发现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里人满为患,形成了最佳传染环境。后来他便提出提出必须将发热的、留观的、密接的、疑似的“四类”人员隔离开来,并对这四类人采取“中药漫灌”的方式,效果非常好。这是他们打的第一仗。
第二仗是建立以中医管理为主的方舱医院。集中管理,分类救治,充分利用资源。在方舱里,他们提出提出服务、抚慰第一,治疗第二,采用医综合治疗方法。当时方舱医院比较冷,他们鼓励患者练八段锦、太极拳,让患者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温暖。当时这家中医方舱医院收治的500多例患者中,无一例转阳或转重症,大大地降低了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也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张伯礼院士总结道,世纪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了人类重大死亡,重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剧了百年之大变革的不稳定性,令世界动荡不安。疫考全球,也考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也考了人性,价值观,更考了综合国力。“今后,我们应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应急反应和防控救治体系,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夺取抗疫最后的胜利。中医药还需再接再厉,再筑辉煌。
“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新冠肺炎有点狡猾。”这似乎是许多一线医务人员的一种共识。
新冠肺炎的治疗无章可循,临床上更是没有特效药物可用,同时面对成千上万的患者,张伯礼率领的中医“国家队”压力山大。
关关难过关关过。为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体了解患者情况后,经专家组讨论,张刘二人决定在江夏方舱医院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使用西医设备检测)的治疗手段,对患者除了施以汤剂,辅之理疗、按摩、灸法等,同时还教患者练习太极、八段锦,以利疏经活血。
在此期间,武汉疫情进展焦灼,因病毒较为陌生,即使疫情得到一定的缓解,真正痊愈出院的患者却凤毛麟角。患者焦虑,医生着急,市民恐慌,疫情防控走向低迷。
就在此时,在张伯礼和刘清泉亲自参与救治和指导下,2月3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名确诊患者康复出院。2月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两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23位患者“组团”出院。
两天31位患者的痊愈出院极大地鼓舞了医疗队员的士气,对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更是一剂“强心针”。
中西医协同救治的效果立竿见影。在新冠肺炎防疫治疗最关键的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央指导组指导下,建立了中西协同救治巡诊会诊专家组,12个专家组每组配有一名西医专家,一名中医专家和一名武汉当地专家,对武汉所有住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进行巡诊巡查指导用药。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巡诊后,患者情况明显好转,死亡率逐步下降。
在临床救治的同时,张伯礼与刘清泉还共同承担了科技部应急攻关专项——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对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进行筛选与评价。通过研究发现:六神胶囊/丸、连花清瘟胶囊等多个名优中成药显示体外能够显著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再结合临床辨证论治的经验作为参考,中医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更有针对性地治疗新冠肺炎。
冬去春来,武汉樱花悄然绽放,武汉也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患者符合出院标准。3月10日,江夏方舱医院收舱那天,天空晴朗,阳光洒满大地。26天时间里,江夏方舱医院收治的564名患者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据后来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在全国新冠患者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应用的病例高达九成以上,武汉方舱医院患者服用中药的比例更是达到了99.9%。
“中国没有特效药,但有特效的治疗方案。这是中西医协同救治的生动实践。”江夏方舱医院的“三零”答卷令刘清泉骄傲又欣慰。但他事后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回想起建舱之初立下的“零感染、零转重”的军令状,自己颇感压力。“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只想着赶快治病救人;事后仔细想想,要保证500多名患者零转重有很大风险,真的很不容易。”
“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三个月的朝夕相处,除对张院士精益求精的医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之外,也让他对张院士医者仁心的付出既敬佩又心疼。
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权威专家就是大棋盘上最举足轻重的“棋子”。作为“国字号”专家组的中医药成员,张伯礼和刘清泉更是身兼数职,重任在肩。
采集患者资料、制定中医治疗方案、记录研究数据、巡诊、会诊……近90个日日夜夜里,张伯礼和刘清泉平均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因工作繁忙,张刘二人经常赶不上吃饭。一日,结束工作的二人又一次错过饭点,刘清泉熟练地拿出两盒泡面,准备当做二人午饭。这时,工作人员送来两个盒饭,饭已经凉了,快餐油很大,考虑到张院士的身体,刘清泉劝其不要吃完,先吃几口垫一下,后面看看能不能再找到其他吃的。然而,就刘清泉一个转头的功夫,张院士已经把盒饭全部吃完,边吃边嘟囔着:“不吃完不就浪费了吗?不能浪费啊。”
由于过度劳累和饮食不当,张伯礼院士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的领导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凌晨,张伯礼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后第三天又投入工作,他风趣地说:“这回把胆留在了武汉,看来这辈子注定与武汉肝胆相照了。”
术后,张伯礼的双腿又出现血栓,必须卧床,医生说至少要休息两个星期。张伯礼急了,说自己尽量听话,多给点药,最后住了一个星期就返回了江夏中医方舱医院。
“身为一位大院士、一位大学校长、一个知名教授,但张老师却从来没有在乎过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是始终心系患者,保留着自己最本质的初心,实在令人敬佩!”刘清泉说,在武汉的近距离接触里,张院士的言传身教令他终身难忘,受益匪浅。“老头儿真的是‘拼了’!”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三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战,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4月16日上午9点半,张伯礼和刘清泉这对抗击疫情战场上的“最强搭档”功成挥手,道别武汉,凯旋回程。
武汉疫情阻击战告一段落,但“最强搭档”的故事传说还在继续。为更好地开展康复者治疗工作,6月底,刚刚返程两个月的张伯礼和刘清泉接到任务——二人将再次携手,重赴武汉,开设康复门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康复管理工作。据悉,张伯礼将于六月底出发,而刘清泉则因参与北京疫情防控专家组指导工作,于七月初启程。可以预见,这对抗击疫情战场上的“最强搭档”将再次开启新的征程!
“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凸显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张伯礼院士动情地说,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仅仅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党和国家给予了我这么崇高的荣誉,盛名难副!抗击疫情,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人民才是真正英雄。在和平时期,医务工作者能够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关怀,令我激动万分,感动不已,努力、再努力,为防控好秋冬疫情贡献力量!为健康中国建设再接再厉!
古稀之年,临危受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1月27日,张伯礼院士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从渤海之滨赶赴江城武汉。这是一次肩负使命的出征。17年前,在抗击非典前线,他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庚子新春,他再次逆向而行、披荆斩棘。
到达武汉后,张伯礼院士提出,“对集中隔离的疑似、发热等患者实行中医治疗。”通过严格隔离、普遍服用中药,集中隔离的很多发热、疑似患者病情得以好转,四种人中确诊病例大幅减少。2月初,张伯礼院士、刘清泉教授写下请战书,提出中药进方舱、中医包方舱,申请筹建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经中央指导组批准,张伯礼院士作为名誉院长,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河南、陕西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自2月12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收治564名新冠肺炎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无一例复阳。
经验推广到其他方舱医院,中药使用率超过90%,也取得转重率2%—5%的较好疗效。那段时间,张伯礼要完善医院、指导临床、察看患者,还要负责拟方、巡查定点医院等。长时间不分昼夜的高强度工作,张伯礼病倒了。2月16日夜,张伯礼胆囊炎发作,结石嵌顿在胆管里,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凌晨,张伯礼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为了不动摇军心,也不让家人担心,他让医院不用征求家属意见,自己签手术同意书。手术后一两天,张伯礼便在病房里开始了工作。手术后不几天,他实在放不下工作,再次进入了一线继续战斗。
“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消息传来,海河儿女倍感振奋。
昨晚,记者电话连线张伯礼校长,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和、谦逊。“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我占了全国医护人员的功,占了中医药之功。感谢党和国家的鼓励和信任!我将再接再厉,倍加珍惜党和国家给予的荣誉,做好充分防控准备,打赢抗疫决胜之战。”张伯礼告诉记者。
张伯礼再三表示自己获得的这份荣誉太高太重了。“抗疫期间全国医护人员都在努力奋战,从中央到地方到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在全力支援,湖北、武汉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张伯礼对记者说,“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是党和人民给予整个医务界的一个崇高的荣誉,也是给予中医界的无上荣誉,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努力尽职而已。对我来说,被授予的国家荣誉称号不是给个人的,自己只是个代表。“很多医护人员做得都比我好,尤其还有一些同志牺牲了,这让获得荣誉的我感到不安。在抗疫前线,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张伯礼告诉记者,他刚刚填了首词,用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清平乐·人民才英雄》
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江城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
中央经略济生,举国众志成城。中西协和防治,环球凉热彰明。
张伯礼告诉记者,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给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团队很多关怀和帮助!我和团队将此化为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预防工作,为秋冬可能到来的疫情做好充足准备。近日带领团队围绕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药物研发及生产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在市卫健委的支持下,培训了中医医院的防疫队伍,积极开展防疫技术学习。此外,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刚刚获批,也在积极组织项目,尽快研制出更好的药来回报党和人民。
“人民英雄”张伯礼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最新
第二篇:人民英雄张伯礼简介及其事迹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决定,授予张伯礼等“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今天小编整理了人民英雄张伯礼简介及其事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民英雄张伯礼简介
张伯礼,1948年2月生于天津,籍贯河北宁晋,中共党员,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1-2]
张伯礼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1992年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1999年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2002年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2010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获得吴阶平医学奖;2017年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020年8月,授予张伯礼“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4]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
人物经历
1948年2月26日,张伯礼出生于天津市南开区。
1982年7月,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
1982年9月—1992年7月,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室主任。
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2年7月—1999年12月,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9年12月—2002年8月,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2002年8月—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患者。
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2010年12月—2018年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2020年2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中医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自1999年开展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21世纪初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促进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提升,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主编专著20余部。
承担项目
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
张伯礼主持的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连续三次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支持。
人民英雄张伯礼简介及其事迹1
谁说90后、00后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这些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有担当的一代,是“奔涌的后浪”。90后、00后在抗疫中的优秀表现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全国两会期间也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称赞这些年轻人有情怀、有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
被抗疫的年轻人所感动,90后是可托付的一代
“在武汉疫情期间,我觉得90后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可圈可点。”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在武汉抗疫期间的所见所闻。他说,90后是让人放心的一代,可托付的一代。
今年1月27日,72岁的张伯礼临危受命奔赴武汉,在武汉抗疫82天。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疫情期间,一名滞留武汉的大学生志愿者让他至今难忘。
△疫情期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90后医务工作者
“她过年没有回家,疫情发生后成了一名志愿者,帮急需药品的小区居民买药。有人需要药时,她记在自己本本上。有的药不好买,需要跑十几家药店,还要买最便宜的,送给居民时,她会很用心地写一张纸条告诉药怎么吃。”张伯礼说,除了这名大学生,还有奋战在方舱医院的年轻医务工作者都让他难以忘怀。
在医院一线,这批年轻医务工作者每天都坚持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张伯礼说,“在困难时刻、特别危险的地方,他们抢着往前冲,我觉得他们是让人放心的一代,可托付的一代,非常好,被他们的精神感动。”
人民英雄张伯礼简介及其事迹2
进入3月,好消息传来,3月10日,湖北武汉的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3月17日,各地援鄂医疗队开始撤离。但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却仍坚守武汉,继续在抗疫一线战斗。
“现在工作的重点是继续进行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药康复治疗指导,并对意大利、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及时进行指导,让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张伯礼告诉《中国人大》记者。
2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前排左三)在湖北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指导工作,至今,张伯礼仍坚守武汉,继续在抗疫一线战斗。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正在天津指导疫情防控的张伯礼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飞赴武汉。从这天开始,他就一直坚守江城,战斗在最前沿。
2月14日上午,张伯礼率领来自5个省的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正式进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这是武汉市首个以中医为主的方舱医院。
“根据以往的经验,轻症的患者,吃中药就可以治好。”张伯礼说,病人在方舱医院进行集中收治,集中标准化治疗,把大医院的床位留给重症患者,这种做法是落实中央决策的一个重要抓手。
张伯礼介绍,从2月14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江夏方舱医院在26天运营中,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其中治愈482人,82人包含14名有基础病的患者按照休舱要求转至定点医院,所有患者中没有1例从轻症转向重症。
张伯礼说,当前中国的疫情防控还有三大隐忧,分别是:防海外输入、危重症救治、出院康复。
“恢复期的病人里有相当一部分肺里的阴影没有完全吸收,应该抓紧治疗,还有一部分是免疫功能出了问题,这种情况下往往一场重感冒对他们也是种打击,所以一定要调节好。这些阶段中医还是有方法,在积极调理以后,帮助他们完全修复。”他说。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世界关注。现在,中国生产的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等中药都已在国外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伯礼介绍,3月18日晚,一场中美中医师网络交流会在武汉举行。张伯礼会同国内中医界专家和美国中医师们,就中医治疗新冠肺炎进行远程视频交流指导。
在武汉抗疫期间,张伯礼曾因劳累过度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就又投入抗“疫”工作。张伯礼说:“肝胆相照,我把胆留在武汉了!”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张伯礼抗击“非典”时的誓言至今依然不改,在为自己还是为人民的这道选择题面前,张伯礼毫不犹豫作出抉择,展现了一名医生代表的医者仁心与大局担当。
人民英雄张伯礼简介及其事迹3
张伯礼院士泪洒会场!有一种落泪,叫责任与担当
中国有句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
张伯礼教授,一位年逾72岁的大龄逆行者,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不顾个人身体,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他此次的落泪,与其说是难过,不如说是对如今国内取得的良好效果的感动。
正如张伯礼教授曾经在一次直播中的讲话所言:
我在武汉待了82天,我把看到、听到的,都跟大家说,有些事情确实值得我们去反思。只有在中国,才能做到这一点,才能赢得抗疫工作的胜利,才能救治每一个患者,不管你是多大岁数,不管你是穷人、你是富人,都是如此。哪个国家能做到呢?
中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自己的祖国、爱国,才造就了如今这样的高效、安全,爱国教育也应该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张伯礼教授这般,不顾个人安危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是明明已经在各自领域拥有很高的地位,按理说,他们“犯不着”去一线冒险。
可是,他们毫不犹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武汉,只为真正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正如张伯礼教授、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
他们是真正的“逆行者”之光!
把“胆”留在武汉的张伯礼
张伯礼教授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当初疫情发生,就乘坐飞机紧急奔赴武汉一线,加入到中医医疗队。
张伯礼教授接到任务之后,就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
曾经2003年时的誓言,他到了2020年依然践行!
抗疫期间,张伯礼教授因为过度劳累,甚至不得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而在手术后的第三天,他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这是一位将自己的“胆”留在武汉的“逆行者”!
而张伯礼教授的辛勤付出,也取得不俗的成效:入住中医方舱医院的患者,无一人转重症!
人民英雄张伯礼简介及其事迹4
张伯礼院士凯旋:“我只是普通中医,干了该干的事儿”
“无胆英雄”张伯礼坚守江城81天终得凯旋。昨天16:46,从湖北武汉发出的G294次高铁稳稳停靠在天津站站台上,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一行走出列车,这位在江城疫情防控一线奔波81天的“无胆英雄”踏上家乡的土地。
昨天,张伯礼院士顺利抵达天津站,受到人们热烈欢迎
站台上,人们拉起“欢迎战疫英雄载誉凯旋”横幅。天津骑警开道,沿街鸣笛迎接,以最高礼遇欢迎英雄归来。现场响起“校长,您辛苦了”的呼喊声。“不辛苦!”张伯礼院士挥手向大家致意。“大疫当前,医生就是战士,就得往前冲,让我们感动的是武汉市的老百姓,同时全国志愿者支援武汉,他们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在武汉发生了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大疫当前的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医,作为医务人员我干了自己该干的事儿,说了自己该说的话,就是平常人干的平常事。”张伯礼说。“校长,大家很关心您的身体。”记者问。“我身体都恢复了,谢谢大家关心!”
接着,车一路飞驰到位于东丽区的休整隔离点。在这里休整的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纷纷围上来,往昔工作的“战友”在家乡见面更是分外亲切。“非常感谢家乡人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要说英雄,大家都是英雄!”张伯礼说。在这里,张伯礼还见到了分开81天的家人,他分别与老伴儿、孙子紧紧拥抱,温馨场面让人动容。
张伯礼院士的爱人和孙子来到东丽区隔离休整点迎接张院士
休整隔离点值班经理王磊告诉记者,天津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风俗,为了让英雄们好好休养,隔离点特意为英雄们归来准备的第一顿饭,是地道的天津打卤面,用家的味道欢迎英雄回家。“英雄们付出那么多,我们在细节上悉心照顾,就是努力让他们觉得在这里跟在家中一样温暖。”王磊说。
人民英雄张伯礼简介及其事迹
第三篇:人民英雄张伯礼抗疫先进事迹个人有感
人民英雄张伯礼抗疫先进事迹个人有感范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伯礼主持讨论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人民英雄张伯礼抗疫先进事迹个人有感.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1
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高校校长张伯礼“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消息传来,海河儿女倍感兴奋。
昨晚,记者电话连线张伯礼校长,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和、谦逊。“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我占了全国医护人员的功,占了中医药之功。感谢党和国家的鼓舞和信任!我将再接再厉,倍加珍惜党和国家赐予的荣誉,做好充分防控预备,打赢抗疫决胜之战。”张伯礼告知记者。
张伯礼一再表示自己获得的这份荣誉太高太重了。“抗疫期间全国医护人员都在努力奋战,从中心到地方到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在全力支援,湖北、武汉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张伯礼对记者说,“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是党和人民赐予整个医务界的一个崇高的荣誉,也是赐予中医界的无上荣誉,我只是其中一般的一员,努力尽职而已。对我来说,被授予的国家荣誉称号不是给个人的,自己只是个代表。“许多医护人员做得都比我好,尤其还有一些同志牺牲了,这让获得荣誉的我感到担心。在抗疫前线,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张伯礼告知记者,他刚刚填了首词,用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清平乐·人民才英雄》
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江城生死皆英雄,数英雄独颜汗。
中心经略济生,举国众志成城。中西协和防治,环球凉热彰明。
张伯礼告知记者,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给了天津中医药高校和团队许多关怀和关心!我和团队将此化为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预防工作,为秋冬可能到来的疫情做好充分预备。近日带领团队围绕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药物研发及生产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在市卫健委的支持下,培训了中医医院的防疫队伍,主动开展防疫技术学习。此外,组分中药国家重点试验室刚刚获批,也在主动组织项目,尽快研制出更好的药来回报党和人民。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2
张伯礼院士泪洒会场!有一种落泪,叫责任与担当
中国有句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
张伯礼教授,一位年逾72岁的大龄逆行者,怀揣着对祖国的喜爱,为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他不顾个人身体,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他此次的落泪,与其说是难受,不如说是对如今国内取得的良好效果的感动。
正如张伯礼教授曾经在一次直播中的讲话所言:
我在武汉待了82天,我把看到、听到的,都跟大家说,有些事情的确值得我们去反思。只有在中国,才能做到这一点,才能赢得抗疫工作的成功,才能救治每一个患者,不管你是多大岁数,不管你是穷人、你是富人,都是如此。哪个国家能做到呢?
中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应当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
百年大计,训练为本,敬重自己的祖国、爱国,才造就了如今这样的高效、平安,爱国训练也应当是训练的重中之重。
如张伯礼教授这般,不顾个人安危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是明明已经在各自领域拥有很高的地位,按理说,他们“犯不着”去一线冒险。
可是,他们坚决果断,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去武汉,只为真正发挥自己的完和热。
正如张伯礼教授、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
他们是真正的“逆行者”之完!
把“胆”留在武汉的张伯礼
张伯礼教授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当时疫情发生,就乘坐飞机紧急奔赴武汉一线,加入到中医医疗队。
张伯礼教授接到任务之后,就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
曾经2021年时的誓言,他到了2021年依旧践行!
抗疫期间,张伯礼教授由于过度劳累,甚至不得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而在手术后的第三天,他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这是一位将自己的“胆”留在武汉的“逆行者”!
而张伯礼教授的辛勤付出,也取得不俗的成效:入住中医方舱医院的患者,无一人转重症!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3
疫情发生以来,年过古稀的张校长始终在坚守在抗疫前线,将患者的生命健康,置于自己的生命健康之前,在胆囊摘除手术的第三天不顾自己身体的虚弱,投入到救治工作中,一边打着点滴,一边工作这,心系着患者,一切为了病人,不计个人得失,只愿山河无恙。在由中医全面接管的大花山方舱医院,充分体现了中医特色治疗的充分优势,为缓解患者的心情,张校长把医生患者变为伴侣,更好的救治病人,大花山方舱医院五百多名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张校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国为民,医者仁心。穿上白衣,就是战士,为国为民,战斗究竟。在抗击非典和此次新冠疫情中,中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医是传承五千多年的国粹,张校长扛起了以中医药国粹为国效力的脊梁,将进展中医药作为毕生使命,始终在不懈地推动中医的进展。张伯礼校长是我们中医药学子的傲慢,是我们国家的傲慢。此次疫情张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广阔的中医药学习上了深刻的一堂课。作为中医药传承者的我们,我们应当学习张校长的精神,应当时刻谨记作为中医药人的初心与使命,扎实学好理论学问,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呈现出我们青年人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4
抗击新冠肺炎,中医药的作用备受瞩目。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药疗效究竟怎么样?一般人是否需要服用预防汤药?央视新闻独家连线正在武汉战“疫”一线的中心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高校校长张伯礼带来权威解答。
1月27日,年逾七旬的张伯礼赶赴武汉,参加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月12日,张伯礼率领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江夏方舱医院380例病人
无一例转为重症
记者:江夏方舱医院和其他方舱最大的区分是什么呢?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是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它和其他方舱医院最大的区分在于,这个医院里全部的医务人员都来自于中医医院、中医药高校,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的209位中医大夫组成,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里的患者都以服用中药为主,除了有统一调配的汤剂外,还会依据每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配方颗粒的调制。
张伯礼:除了服用中药外,患者每天会练习太极、八段锦,同时会加入针灸等中医的医疗项目。这样的治疗支配不仅有利于康复,还可以关心患者缓解压力、愉悦精神。
记者:到目前为止,江夏方舱医院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张伯礼:第一批我们收治了超过380位病人,目前没有一例转为重症。目前,将近上百位病人核酸病毒一次转阴,个别病人两次转阴,间续有病人将要出舱,整体效果不错。
中医以成建制方式建立定点医院
和西医成为并肩作战的主力军
记者:您之前提到过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是主力军,关于这点我们应当怎么理解?
张伯礼:以前,中医的角色是会诊中提建议的参加者。但在这次疫情的治疗中,中医以成建制的方式建立了定点医院,从上到下拥有自主权。在这次治疗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医和西医成为了并肩作战的主力军。
张伯礼:特殊是对于轻症患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可以让患者痊愈的,我对这点是有信念的。但在重症的治疗中,西医仍是主力军,中医是帮助作用的。中医、西医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两套医学体系,各有各的特长。
张伯礼:疑似患者或轻症病人,在初步确诊时应及早用药。等到了肯定阶段再用药,可能会错过最佳诊疗时期。一般感冒也是一样,用药越早越好,事半功倍。
记者:不同的地域用药配方会有一些调整吗?例如武汉和黑龙江,同样的清肺排毒汤内的成分会有调整吗?
张伯礼:是这样的,中医讲究因时、因地、因人。这个疫情的病因相同,所以致病因素都是一样的,临床表现也是大致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个标准的处方来治疗。但是各地有不同的气候、地理特点,并且每个人的个体特征不同,所以应当做出适当调整,这样更有利于治疗。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5
利用春节假期,我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系列训练片,其中大医精诚——张伯礼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张伯礼,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高校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当今中医药事业进展奠基人之一。他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之道激励同学:“要成大医,必先修身,‘无医德者不行为医’,为医者应有良好的医德”。?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崇高医德的一位老党员,在中医领域里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继承进展祖国传统医药,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老共产党员张伯礼的坚决信念。作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人,他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进展中医药。多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2021年,他提交的世界中医学训练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训练标准》获得通过,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训练的国际化和标准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凝聚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穷才智,也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抱负。?张伯礼把“贤以弘德,术以辅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坚持每周出门诊。他到处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不收病人任何礼物,为病人细心诊治。?同时张伯礼总是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即使工作在繁忙,也要走上讲台为本科生上课,走进试验室与讨论生一起做试验搞科研。他捐出“何梁何利奖”、“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百篇优博指导老师奖”的40余万元奖金,在学校设立了“勇搏”基金,用于嘉奖得才兼备的同学。?同样是一名医务工,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张伯礼院士那种为病人、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一生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虽然我永久无法达到张院士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我可以像张伯礼院士那样以无限的热忱关怀病人,以严谨的科学看法对待工作,讲奉献,心中有群众,办实事,不图虚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坚决地实践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四篇:人民英雄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人民英雄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感想五篇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有哪些?自抗疫人民战斗打响,这位中医大家挺身最前线,老当益壮、义不容辞!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人民英雄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感想最新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1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导防疫的张伯礼院士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电话,临危受命,当晚奔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
1月27日开头,张伯礼院士深化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讨论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他提出,必需立刻对病患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看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这一建议被接受。
2月12日,张伯礼院士率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该“中医国家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的专家组成。
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在张伯礼院士的带领下,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4个患者(轻症71%,一般型29%),治愈出院392人,其他患者在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后转诊他院。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打太极、练八段锦、做按摩、做敷贴、做针灸等全套中医疗法的救治,截止到“休舱”时,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2月16日,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院士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心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经检查,张伯礼院士的胆囊已经化脓、胆管结石嵌顿坏疽了。19日,张伯礼院士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后第三天,他就又投入救治工作。
3月19日,张伯礼院士迎来了72岁生日。同一天,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现有疑似病例第一次全部归零。张伯礼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4月8日,张伯礼院士原本方案在武汉解封之际回津,由于有些工作需要处理,就始终拖延到4月16日。在这一周多时间里,张伯礼院士还忙于各种国际连线,为海外华人华侨解“疫”释疑,关心国外抗击疫情,讲解新冠肺炎防治的中医处方,共享中医药抗疫阅历等。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2
随着疫情的进展和改变,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断更新相关诊疗方案,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方案。但在这些方案中都侧重中药的治疗,对于中医强调的整体综合治疗没有提及,针对不同病情的病人,没有增加或推举针灸、刮痧、拔罐等外治疗法,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张伯礼坦承,的确,大部分病人都用的是中药,其他方法在治疗中用法受到条件约束比较大。有一些地区如广西等用了综合疗法。这次,中药注射剂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家诊疗方案中进行了推举。特殊要提到的是康复阶段,可以采纳一些传统的中医康复方法来促进机体复原,如太极拳、八段锦、食疗、穴位相关疗法以及心理疏导,体现中医药综合干预的优势。
面对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特殊是地方方案中推举的中药预防方,许多人惶惶然,一般健康人群有必要“全民喝汤药”吗?
“正气存内,邪不行干。”张伯礼说,“我们不主见没有病的人吃中药,没有必要全民喝汤药。中药防治的重点在于调整肌体的功能状态,而不仅是针对病毒本身。人得病,是病毒和人体免疫力博弈、斗争的结果,假如病毒胜了就得病了。所以,只有提高自身反抗力,才不简单得病。我们不主见人人都服用中药来预防。隔离的高危人群或者亲密接触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汤药,详细可遵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主管部门推举的诊疗方案和建议处方。”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3
利用春节假期,我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系列训练片,其中大医精诚——张伯礼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张伯礼,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高校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当今中医药事业进展奠基人之一。他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之道激励同学:“要成大医,必先修身,‘无医德者不行为医’,为医者应有良好的医德”。?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崇高医德的一位老党员,在中医领域里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继承进展祖国传统医药,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老共产党员张伯礼的坚决信念。作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人,他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进展中医药。多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2021年,他提交的世界中医学训练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训练标准》获得通过,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训练的国际化和标准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凝聚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穷才智,也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抱负。?张伯礼把“贤以弘德,术以辅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坚持每周出门诊。他到处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不收病人任何礼物,为病人细心诊治。?同时张伯礼总是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即使工作在繁忙,也要走上讲台为本科生上课,走进试验室与讨论生一起做试验搞科研。他捐出“何梁何利奖”、“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百篇优博指导老师奖”的40余万元奖金,在学校设立了“勇搏”基金,用于嘉奖得才兼备的同学。?同样是一名医务工,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张伯礼院士那种为病人、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一生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虽然我永久无法达到张院士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我可以像张伯礼院士那样以无限的热忱关怀病人,以严谨的科学看法对待工作,讲奉献,心中有群众,办实事,不图虚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坚决地实践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4
今日看了张院士主讲的战疫第一课,感受颇深。这次的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短短几日其病疫的魔爪就伸向了整个中国,其严峻性比起非典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其疫情让人望而生畏,但今日的中国早已不再是以前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人不愿再看到无辜的人死去了。经受了十七年前那场沉重的灾难,每个中国人都蜕变成了一位勇士。疫情当前,无论是什么人,小到垃圾工人,大到国家领事,都在为人民出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包括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主动性,集中力气办大事在内的多方面显著优势,能够在急难险重关头高速高效运转
在这次疫情当中,中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降低了病情的转化,能关心病人复原。效果明显,有利于鉴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的平安性和有效性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有必要准时有效运用中医药治疗确诊与疑似病例,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优势作用。
苦难只会铸就辉煌,风雨只会造就彩虹!这场斗争必定赢,由于我们不再像十七年前非典肆虐时那么弱小,那么无力,人民强大了,国家也强大了!今日,我们不想再重演十七年前的悲剧,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奉献自己的力气,我们想挽救更多的人!我坚信,我们定会战胜疾病,战胜一切!
张伯礼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5
近日,..在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势头,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气。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指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抗“疫”中,我们要做棵“石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立根”的顽劲儿。越是困难越向前,越是困难越直立,这就是顽劲儿。我们向“疫魔”宣战,全民都在狙击”,每个人都是逆行者。“疫情将来10天至两周或迎来高峰期”,更需要我们携手逆行,携手抗击,万众一心、共克难关。对于个体来说,天降大任,苦心志,行拂所为,在危难中得以锻造,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实践告知我们:越是经受过艰苦环境磨炼的国度,生命力越是坚韧,越是倔强,由于她的“根”深深地扎在“岩石”之中。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千磨”的坚劲儿。自强不息、劲健有力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曾记否,我们之所能历经很多战乱饥荒、屡受外敌欺侮侵略而始终怀揣幻想,不折不挠、奋起抗争,愈挫愈勇、奋勉图强,一路高歌前行,就是由于我们骨子里那股“宁折不行曲”的坚劲儿。面对“疫情”扩散,不恐慌,不麻痹,心理上貌视,行动上重视,方法上科学,这才是我们战“疫”的正确打开方式。柑风沐雨,不畏浮云,自信击“疫”,我们肯定能破“疫”前行、行稳致远!
第五篇: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
在获得“人民英雄”称号之前,张伯礼已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欢!
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1
在本该迎接新年到来的欢乐日子中,突然传出武汉正在与病毒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消息。
害怕吗?广播里一遍遍喊着的“士兵守则”,每个村子门口的警戒线和路障,每家每户的人员行踪登记,新闻报纸上铺天盖地持续了两个月的报....战场上的士兵不能临阵退缩,“领导阶层”的人站起来了,医生护士,他们在我们缩在保护我们的小房子的时候,向前走,从安全区到方舱医院,从普通衣服到防护服。
冒着极大的恐惧,推迟临期的婚礼,瞒着担心的父母,他们本着个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能漠视生命被摧害的这一基本原则,一点点往前冲。
张伯礼校长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在生死关头,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他穿起防护服,面对病毒,不言恐惧。这种不畏艰险、永不放弃的大爱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感谢张伯礼校长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一个医者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一个共产党人应该逆行的时刻;什么是一个学者该担当的责任。也感谢您在抗疫一线的无私奉献,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年,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春节原本是团圆的日子,却依旧有许多勇敢的战士们写下请战书,不顾一切奔向抗“疫”—-线的队伍中。多亏有了他们,我们将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每当看到有关医务工作者的报道,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心中五味杂陈。有担忧、期盼、感动,但更多的,我觉得是“感恩”。
经过这次考验,我更加体会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2
进入3月,好消息传来,3月10日,湖北武汉的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3月17日,各地援鄂医疗队开始撤离。但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却仍坚守武汉,继续在抗疫一线战斗。
“现在工作的重点是继续进行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药康复治疗指导,并对意大利、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及时进行指导,让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张伯礼告诉《中国人大》记者。
2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前排左三)在湖北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指导工作,至今,张伯礼仍坚守武汉,继续在抗疫一线战斗。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正在天津指导疫情防控的张伯礼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飞赴武汉。从这天开始,他就一直坚守江城,战斗在最前沿。
2月14日上午,张伯礼率领来自5个省的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正式进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这是武汉市首个以中医为主的方舱医院。
“根据以往的经验,轻症的患者,吃中药就可以治好。”张伯礼说,病人在方舱医院进行集中收治,集中标准化治疗,把大医院的床位留给重症患者,这种做法是落实中央决策的一个重要抓手。
张伯礼介绍,从2月14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江夏方舱医院在26天运营中,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其中治愈482人,82人包含14名有基础病的患者按照休舱要求转至定点医院,所有患者中没有1例从轻症转向重症。
张伯礼说,当前中国的疫情防控还有三大隐忧,分别是:防海外输入、危重症救治、出院康复。
“恢复期的病人里有相当一部分肺里的阴影没有完全吸收,应该抓紧治疗,还有一部分是免疫功能出了问题,这种情况下往往一场重感冒对他们也是种打击,所以一定要调节好。这些阶段中医还是有方法,在积极调理以后,帮助他们完全修复。”他说。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世界关注。现在,中国生产的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等中药都已在国外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伯礼介绍,3月18日晚,一场中美中医师网络交流会在武汉举行。张伯礼会同国内中医界专家和美国中医师们,就中医治疗新冠肺炎进行远程视频交流指导。
在武汉抗疫期间,张伯礼曾因劳累过度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就又投入抗“疫”工作。张伯礼说:“肝胆相照,我把胆留在武汉了!”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张伯礼抗击“非典”时的誓言至今依然不改,在为自己还是为人民的这道选择题面前,张伯礼毫不犹豫作出抉择,展现了一名医生代表的医者仁心与大局担当。
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3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导防疫的张伯礼院士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电话,临危受命,当晚奔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
1月27日开始,张伯礼院士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研究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他提出,必须马上对病患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这一建议被采纳。
2月12日,张伯礼院士率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该“中医国家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的专家组成。
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在张伯礼院士的带领下,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4个患者(轻症71%,普通型29%),治愈出院392人,其他患者在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后转诊他院。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打太极、练八段锦、做按摩、做敷贴、做针灸等全套中医疗法的救治,截止到“休舱”时,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2月16日,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院士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经检查,张伯礼院士的胆囊已经化脓、胆管结石嵌顿坏疽了。19日,张伯礼院士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后第三天,他就又投入救治工作。
3月19日,张伯礼院士迎来了72岁生日。同一天,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现有疑似病例第一次全部归零。张伯礼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4月8日,张伯礼院士原本计划在武汉解封之际回津,由于有些工作需要处理,就一直拖延到4月16日。在这一周多时间里,张伯礼院士还忙于各种国际连线,为海外华人华侨解“疫”释疑,帮助国外抗击疫情,讲解新冠肺炎防治的中医处方,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等。
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4
自抗疫人民战争打响,这位中医大家挺身最前线,老当益壮、当仁不让,以“中药漫灌”的理念,科学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诠释了阻击疫情关键时刻一个中医药科学家和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仁心大爱,不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年逾古稀的张伯礼院士,从天津来到湖北,以科学报国的精神,充分发扬中医药特长,在疫情阻击战中指导建起一家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率领由来自天津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书写了挑战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为新冠病毒患者解除病痛,为阻击疫情蔓延争取了主动和时间,充分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魅力,印证了中西医结合在抗击疫情中的功力和成效。
张伯礼院士身患胆石症,在抗疫斗争前线微创切除胆囊,成为“无胆英雄”,他不曾从抗疫火线退下,而是毅然坚守,而且他的儿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执行院长张磊带领天津第十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也来到武汉,父子在一线红区共同抗击疫魔,如此情节,多么感人!
张伯礼院士是一位英勇无畏、敢于担当、忘我工作的抗疫英雄,一位白衣天使的代表,一位老共产党员的代表,一位天津人的代表。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必将激励我们把抗疫斗争进行到底,夺取最后的胜利。
张伯礼院士离汉前写诗告别
4月16日,江夏方舱医院总顾问、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凯旋,离开了他苦战82天的武汉。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导防疫的张伯礼院士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电话,要求当晚到武汉。72岁的张伯礼不惧危险,来到武汉。
1月27日开始,张伯礼院士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研究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
创建武汉首个中医方舱医院推动中医治疗新冠肺炎
2月12日,张伯礼院士率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该“中医国家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专家组成。随队进驻的还有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运行26天总计收治病人564人,治愈出院392人,其他休舱转诊他院。
据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副院长熊侃介绍,张院士作为总顾问,带领刘清泉院长及五省市400多中医专家,奋战在江夏中医方舱医院。他亲自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区查房,为每一位患者拿脉、查看舌苔,了解病情。一个上午出来,防护服早已汗的透湿。
晚上,张伯礼院士又召集五省市几名知名中医专家会诊,在张伯礼院士的指导下,制定了江夏中医方舱医院一号方、二号方。后期,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基本做到了“一人一方”。
据张伯礼院士自己介绍江夏方舱医院有564个患者(轻症71%,普通型29%),五个中医医疗队(中医国家队)整建制接管。患者吃的主要是中药,除了吃中药还要打太极、练八段锦、做按摩、做敷帖,做针灸,中医疗法全套都上。截止到“休舱”,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这表明用中药完全可以达到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的目的,其疗效主要体现在缩短痊愈的时间、降低转成重症的比例。患者用的药,主要是宣肺败毒、淸肺排毒汤,再就是少数配方颗粒(中成药)。像密切接触的、发热的、留观的、疑似的人,用中成药,如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针剂则用血必净。
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副院长熊侃说“张院长亲自带领一支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在他的全程、深入推动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中医对疫情介入的深度、广度、力度史无前例的”。
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5
张伯礼院士泪洒会场!有一种落泪,叫责任与担当
中国有句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
张伯礼教授,一位年逾72岁的大龄逆行者,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不顾个人身体,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他此次的落泪,与其说是难过,不如说是对如今国内取得的良好效果的感动。
正如张伯礼教授曾经在一次直播中的讲话所言:
我在武汉待了82天,我把看到、听到的,都跟大家说,有些事情确实值得我们去反思。只有在中国,才能做到这一点,才能赢得抗疫工作的胜利,才能救治每一个患者,不管你是多大岁数,不管你是穷人、你是富人,都是如此。哪个国家能做到呢?
中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自己的祖国、爱国,才造就了如今这样的高效、安全,爱国教育也应该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张伯礼教授这般,不顾个人安危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是明明已经在各自领域拥有很高的地位,按理说,他们“犯不着”去一线冒险。
可是,他们毫不犹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武汉,只为真正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正如张伯礼教授、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
他们是真正的“逆行者”之光!
把“胆”留在武汉的张伯礼
张伯礼教授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当初疫情发生,就乘坐飞机紧急奔赴武汉一线,加入到中医医疗队。
张伯礼教授接到任务之后,就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
曾经2003年时的誓言,他到了2020年依然践行!
抗疫期间,张伯礼教授因为过度劳累,甚至不得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而在手术后的第三天,他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这是一位将自己的“胆”留在武汉的“逆行者”!
而张伯礼教授的辛勤付出,也取得不俗的成效:入住中医方舱医院的患者,无一人转重症!
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