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永春桃溪小学
林莉丽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永春这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城,也出现伟大人物——林俊德。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林俊德院士,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1964年10月16日,在他和无数中国同胞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最完整可靠的冲击波数据就是来自他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计议。林俊德还指导完善了实验的工程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
林俊德院士甘苦与国相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子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我想,在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力宣传林俊德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二要学习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执着追求。三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四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奋斗精神。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检验一名党员的党性,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党的关怀。我们应以林俊德精神感召和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希望自己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他的心声,这位永春人永远铭记的骄傲人物!
第二篇: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永春这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城,也出现伟大人物——林俊德。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林俊德院士,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1964年10月16日,在他和无数中国同胞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最完整可靠的冲击波数据就是来自他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计议。林俊德还指导完善了实验的工程
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
林俊德院士甘苦与国相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子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
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我想,在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力宣传林俊德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二要学习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执着追求;三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四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奋斗精神。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
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检验一名党员的党性,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党的关怀。我们应以林俊德精神感召和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希望自己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他的心声,这位永春人永远铭记的骄傲人物!
第三篇:学习林俊德院士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院士心得体会
永春六中
这些天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学习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他扎根大漠50余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我们的家乡——永春这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城,也会有伟大人物的出现。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我们可爱的家乡——永春县,新中国成立时他刚小学毕业,是靠政府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因此,他学习很用功,两年中听了十多门功课,门门都学有所获。他说,这段学生生活,给他后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底子。打小在山中长大,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也给了他山一样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激情。他不怕吃苦,喜欢迎接新的挑战。他认为,能吃苦、能抓住机会,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1993年,中央军委授予他少将军衔。可他在1994年6月千里返乡,却一路乘坐火车硬席。
林俊德院士,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1964年10月16日,在他和无数中国同胞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最完整可靠的冲击波数据就是来自他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计议。
那年林俊德所在研究所搬迁到条件更为艰苦的边远地区,他又在大山深处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由于核试验工程存在放射性污染,因此爆炸后的设施破坏状态监测显得格外重要。林俊德指导完善了核试验的工程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
林俊德院士甘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子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林俊德院士说,和许多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样,他的人生道路也不是笔直的,也有波折。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
[7] 2 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诚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代表。林俊德说,和许多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样。他的人生和事业之路也不是笔直的,也有波折。他负责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前后搞了12年,这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使研究工作中断了七八年。另外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样受到冲击,组长职务也撤了,接着宣布他转业,后来又说为了保留核试验的技术骨干让他留下来。他的转业地点是南京市,好多同志看他被整得冤枉都劝他走。南京条件比戈壁滩好,但他感情上还是留恋核事业,最后还是留下来了。
人们经常议论他们这批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他说,他们作了不少牺牲,几十年枯燥贫乏的文化物质生活不说,研究所1966年从北京搬到大西北时好多人的对象告
[7] 3 吹了,许多人夫妻两地分居一二十年,许多人在父母临终前来不及回去看一眼,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们并不为此而后悔,而是为之自豪。因为,他们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尽了力,他们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振兴中华作了贡献。事业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他们不去戈壁滩,哪来的原子弹试验成功?没有原子弹、导弹,哪来中国现在的地位? 他说,他才60岁出头,还有一段人生旅途要走,他希望当他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当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代表林俊德院士的心声。
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希望自己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他的心声——这位永春人永远铭记的骄傲人物!
第四篇: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的体会
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的体会
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在生命的最后3天,忍着巨大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去世前5小时仍坚守在办公桌前,整理交待自己手中事关国防科研重大项目的资料。即使在无意识昏迷中,他念念不忘的仍是那些至关重要的文件……把生命的全部光与热献给祖国,直至最后一刻——这是一位军人,一位科学家对祖国最赤诚的奉献。
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他52载与大漠戈壁为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先后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为铸就共和国的核盾牌作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5月,在得知自己身患胆管癌,来日无多之后,这位科学家拒绝了可能导致他再也无法坐到办公桌前的延长生命的手术方案,以顽强的意志,奏出了一曲令人震撼的生命绝唱。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起他坐在办公桌前的病躯?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位75岁的老人在辞别人世前仍如此步履匆忙?
那是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你要寻找他,请西出阳关,伴着那骆驼刺,扎根那戈壁滩……”今天,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人们也许想不到,远在西北的罗布泊大漠之中,有一个以马兰命名的地方。在这个核试验基地里,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隐姓埋名,默默为打造我国的和平之盾而努力。
林俊德,便是马兰人中的普通一员。
众所周知,核试验是一门真正高精尖的科学,堪称国防科研皇冠上的明珠。在这个领域中,每前行一小步都异常艰难,更何况要在一穷二白中起步并追赶西方核大国。
上世纪50年代初,面对西方大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作出了研制原子弹、发展我国核武器技术的战略决策。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从空爆、地爆到地下核试验……后起直追的中国核试验事业,在不动声色中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人的牺牲奉献。
对包括林俊德在内的马兰人来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必须用一生来践行的真实行动——只有决心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奉献一切的人,才能把数十年如一日隐姓埋名于大漠的生活看成是人生的一种幸福,才能视核试验的风险、科研攻关的艰难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才会把祖国和人民的嘱托当做值得付出毕生努力的目标……无论是52载投身核试验的漫长工作生涯还是生命最后3天的事业冲刺,支撑林俊德的,都是这样一种精神。这精神,就是“热爱祖国,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集力创新,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
马兰,一种在有生命绝地之称的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
小小的马兰能在戈壁大漠绽放春天。林俊德是一位担负特殊任务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军人,一名普通的社会建设者,他身上所闪耀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中国人第一次入住太空中的“天宫”,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到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一个个奇迹般的突破和跨越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像林俊德一样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用汗水与牺牲,铺就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第五篇: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
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
5月31日20时15分,一位可敬可爱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老党员、老军人、老研究员、老教授林俊德,在生命最后5个小时的生打硬拼中倒下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林俊德死了,留下遗言:“我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林俊德,祖籍福建;而马兰,远在新疆。去世后不归故土,却执意“埋在马兰”。为什么?他说:“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
75岁的林俊德,一生从事核试验工程技术事业,一生没有离开过叫“马兰”的生命绝地——罗布泊大漠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一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率先垂范、踏实做事。当他身患胆管癌(晚期),得知生命以日计算后,依然拒绝手术治疗,将极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重要资料的整理、课题研究的指导、批阅学生毕业论文之中„„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所作所为,许多健在的人,都远远没有能做到:
譬如,在自己的电脑里,他给他带的每一个学生都建了个文件夹,里面不但详细记录着学生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还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长处短板。
试问,这等负真责、掏真心的导师、教授,有多少?
譬如,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只看材料不看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
试问,如此不图名、不图利的专家、学者,有多少?
譬如,为了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难关,他带领一帮博士硕士,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实验坑里,爬上爬下做实验,经常是一身土一身泥,当地人都喊他是“民工院士”。
试问,常常“一身土一身泥”、被唤作“民工”的院士,又有多少?
譬如,有一年他回老家,从林俊德在福建老家的弟弟口中闻知消息后,当地村干部要找车去接。谁知他背着军用挎包,搭了一辆拖拉机就回到了福建偏远的永春县五里街镇老家,说,自己是回乡探亲,不用打扰地方政府,悄悄回来就行了。
要知道,他不但是我国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获过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而且早在1993年就晋升为少将军衔。这样一个在别人眼中“居高位”、“有贡献”的大人物,回家乡竟然独自搭坐拖拉机,并多次严词拒绝家乡提议为他在村里建造“将军楼”。
试问,那些所谓有“光环”、有“官衔”、有“身份”的人,有多少会像他这样做? 譬如,他病逝前一天还在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一会儿,他说,坐着休息,不能躺,“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在生命终止的3天前,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顿生危机感,断然婉拒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清楚无误地交待给了同事和他的学生。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
林俊德走了,走得如此悲壮。其品质意志犹如铁打钢铸,无情的病魔休想“俘虏”这位连续52年战斗在核试验领域的顶尖专业技术人员。他就是那朵开在罗布泊大漠里的马兰花,他嘱咐家人将自己埋葬在成片的马兰花中,与中国核试验基地相伴。
这是怎样的一个思想境界,又是怎样的一个选择啊?林俊德以其“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的“三不”自律和行动,对此作出了精彩而深刻的回答。
试问,一直坚持工作至死的人,有是有;但,有几个? 譬如,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一直穿的是妈妈在家做的土布衣土布鞋,没有袜子穿,没有蚊帐挂,晚上任凭蚊子叮,他始终泰然处之,从不在乎有些同学讥笑他“寒酸”。
试问,当今那些“图享受”、“追名牌”、“躲艰苦”的大学生们,在浑身“土”的林俊德面前,知耻否?
在当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党、全国谋求人民福祉,实现民富国强宏大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要有林俊德的那么一股干劲。只有弘扬林俊德“一息尚存拼搏不止”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胜利、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们才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林俊德走了,走得如此感人,如此难忘。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是我们每一个人向林俊德学习的最好行动,也是对林俊德最深切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