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2年学习石兰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75-389780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4-12 05:05: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2年学习石兰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2年春季期

学习摆渡教师石兰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何超琼

每天清晨7点,他都会准时赶到湖边接附近的孩子到教学点去上课。26年来,他把学生当亲生子女照顾,荡起希望的双桨,在水面上往返4万多次,先后划破8条木船,接送过1000多名学生,被当地群众誉为“摆渡老师”。这就是石兰松,广西优秀乡村教师的杰出代表。

一条小木舟、一间办公室、一间教室、十几个孩子就是他的全部人生。“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只因这一句,他便义无反顾地倾注了 26 年光阴,26 年个寒暑,摆渡了 1000 多个上学的孩子,他不仅是把孩子送上那风景如画的大龙湖 岸边,更是把孩子送上了充满知识与希望的彼岸。26 年,桨声风雨中,小小木船,摆渡人生,承载了多少的信念和梦想…… 26 年,小小办公室里的一套炊具,烧柴做饭、擦衣洗脸,包含着多少博爱和无私…… 26 年,汉语与壮语的双重教学,成就多么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教学生涯。以因为,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他。为了山里的孩子,仅仅 200 多元的工资,他几乎倾囊相助,却成全不了自己儿子的学费……他有机会选择到广东工作,拿更高的薪水,就可以解决自己孩子上学的费用,但为了乡村的孩子,他选择了留下,奉献教育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石兰松,一个让人听了就很难忘记的名字,以那么一种平凡的姿态,做出了那么些让人 听了就不可能忘记的事情,那么不平凡的事情。想象 26 年如一日的肩负教师、船夫、保姆的 三重角色,到底需要多博爱的胸怀和多坚定的意志。守着“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的坚持,抱着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省着每月 200 多 元的工资,在山里一扎就是 26 年。他深知读书是大山孩子的惟一希望,因此他甘做点亮希望的那盏明灯。这就是那个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在大山深谷穷尽青春年华的人吗? 多少甘苦,自在不言中。对任何人来说,这是每一天难以坚持的坚持,但 1 他们终以无私的大爱,坚守下来。除了爱,除了一个人民教师最博大的爱,还有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来支持一个人呢?多少年月的相处,他已经离不开孩子们,而更多的,是孩子们不能没有他。靠着爱的支撑,以顽强的坚韧力,他扛起了山村教师的旗帜,为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为山里的孩子带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对孩子们的爱,是渡船上平平凡凡、日复一日的沉甸甸、满载载的爱,也是教室里呕心沥血、不厌其烦的爱,更是生活上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爱。他们做了一个普通人民教师必须做的,也做了一个普通公民所应该做的,更做了一个普通人所做不到的!这崇高的师德和人格,让多少同行人自惭形秽,为多少后辈人点亮心灯。当我们在舒适 的办公室里为纠正后进生的作业而头疼时,当我们在学校中为班级琐事缠绕而心烦意乱时,让我想到,一个远在山里的教师,正承受着高于我们数倍的担子而无怨言,付出比我们多 数倍的精力而不后悔,生活比我们困苦数倍而尚救济他人……相形见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在顺境中不可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在逆境中更应反思自省,虚心学习。学习他们的崇 高师德,恪尽职守,坚守阵地,怀着的博爱之心,以生为子,教书育人。

他的先进事迹充分诠释了“爱心、责任、信念、奉献”,体现了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体现了人民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石兰松做的事看起来很平凡,坚持下来就很难得,如果心里没有对学生的爱,不把爱当作一种信仰,就不可能坚持下来。自己作为一名老师,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精神,把学生当朋友当亲人,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石兰松身上展现的这种爱心、责任、信念、奉献的品质,在当前这个社会弥足珍贵,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具备的。我们应当以石兰松同志为榜样,坚持不懈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学习石兰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石兰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这几天,通过组织学习和自我学习,使我深刻感受到师德的博大精深。

石兰松老师在25年里摆渡送了1000多名学生上学和下学,他用爱心和责任心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灵魂乐章,传颂着一幕幕动人的故事。石兰松老师的事迹引起了各家媒体的关注,同样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关注。

“摆渡教师”成央视焦点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一幅图片特别引人注目:一条小木船,船里坐着六个学生,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师正认真地撑着船。这是一幅最质朴的乡村画面,竟然能在北京辉煌“十一五”大型图片展中闪亮登场。图上撑着船的教师叫石兰松,是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小学刁望教学点老师。整整25年,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用真爱,义务摆渡接送学生,前后换了8条木船,接送过1000多名学生,被当地群众誉为“摆渡教师”。

北京辉煌“十一五”大型图片展中,石兰松送学生上学的图片就是这几百幅图片中的一幅。4月1日,石兰松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邀请,与他的一名学生第一次来到北京,接受《焦点访谈》的采访。面对记者的采访,石老师由衷地道出了25年来的心声:“只有知识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我坚守大山,教给孩子们知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努力和付出不是为了换来赞美,而是对孩子们的关注。在石兰松的心里,有着说不尽的感激。

3月20日,石兰松在给各位爱心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尊敬的各界爱心人士,你们好!你们为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关心偏远贫困山区小学学生活动的安全,让山里的孩子们能同样拥有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你们的功德是无量的,将对贫困山区的孩子就学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们虽远隔千里,你们的情谊却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我们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以优异成绩回报你们的真挚捐助,让我们在远方默默地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好心人一生平安!

如今,石兰松老师教书育人的“摆渡”生涯没有结束,爱的故事仍在延续……

学习了石兰松的事迹材料,深深地被他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不已。

2011年11月

第三篇:学习石兰松和周宏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石兰松和周宏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通过学习石兰松和周宏军的先进事迹,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了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再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学习石兰松和周宏军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以“三个代表”精神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科技富国是我们党在近期以来的发展战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间高科技、高水平的多样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多种人才的竞争。传统型的、简单的手工、高体力支出低收获的劳动方式已经落后,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工作作风扎实、师德优、业务精、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针对以往在教育行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 1

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通过学习石兰松和周宏军的先进事迹,增强了当好人民教师的信念。通过学习,我认为:

一、搞好教育工作要有恒心。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一生一世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有成效地工作。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作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不小,它会破坏教育这座大厦的基石,影响教育大业的发展。

二、搞好教育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学校领导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师生,尽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体会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让爱充满校园。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积极工作,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爱充满校园,让师爱温暖孩子们的心。

三、搞好教育工作要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造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师德师风学习,学习教育法令法规、提高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和规范行为品德;树立信心,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学习石兰松的奉献精神

学习石兰松、周宏军事迹体会

鱼峰山小学曾柳玉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长期以来,广西广大教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一大批教师扎根农村,在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极不平凡的业绩,涌现出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石兰松、周宏军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石兰松,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小学刁望教学点任教,一肩挑起了老师、保育员和摆渡人的重担。26年来,他把学生当亲生子女照顾,荡起希望的双桨,被当地群众誉为“摆渡老师”,以奉献教育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

周宏军,197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达佑屯教学点任教,一身挑起了教师、维修工、挑山工三个重任。38年来,不论酷暑寒冬,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义务为学生挑生活学习用品,挑担步行累计7万多公里,相当于走6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环绕地球赤道两圈,被当地群众誉为“扁担教师”。这两位老师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体现了人民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看了他们的事迹,同样作为老师的我,被深深感动和钦佩着。“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这两位老师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师德的灵魂——爱与责任。他们甘愿寂寞,无怨无悔,一心装着孩子。人们常说“教师是一个良心活”,办公室的老师们不论生活中有多么不如意,只要一站上讲台,望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什么烦恼都会抛到脑后。这是一种教师独有的精神,更是一种教师特有的美德。这种美德源于对知识的信笃,行于对讲台的痴情,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传递着对做正直人的执着和做充实人的幸福。让我们携爱与责任同行,以良好的师德,共同铸造自己的灵魂,打开幸福的大门;让我们携爱与责任同行,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第五篇:学习周宏军、石兰松心得体会

摆渡,渡上知识之岸,扁担,挑出希望天空

——学习石兰松、周宏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柳州市和平路小学杨婉灵

一条小木舟、一间办公室、一间教室、十几个孩子就是他的全部人生。

“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只因这一句,他便义无反顾地倾注了26年光阴,26年个寒暑,摆渡了1000多个上学的孩子,他不仅是把孩子送上那风景如画的大龙湖岸边,更是把孩子送上了充满知识与希望的彼岸。

26年,桨声风雨中,小小木船,摆渡人生,承载了多少的信念和梦想„„

26年,小小办公室里的一套炊具,烧柴做饭、擦衣洗脸,包含着多少博爱和无私„„ 26年,汉语与壮语的双重教学,成就多么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教学生涯。

为了恩师的一句嘱托,为了山里的孩子,他在高考与留守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他。

为了山里的孩子,仅仅200多元的工资,他几乎倾囊相助,却成全不了自己儿子的学费„„ 为了山里的孩子,在广东的数千元薪水与此处的200元工资之间,他再次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离不开孩子们。

石兰松,一个让人听了就很难忘记的名字,以那么一种平凡的姿态,做出了那么些让人听了就不可能忘记的事情,那么不平凡的事情。想象26年如一日的肩负教师、船夫、保姆的三重角色,到底需要多博爱的胸怀和多坚定的意志。

守着“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的坚持,抱着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省着每月200多元的工资,在山里一扎就是26年。

而他,一个人,一根扁担,一条泥路,踏过二万五千里,只为一群孩子。

他深知读书是大山孩子的惟一希望,因此他甘做点亮希望的那盏明灯。

肩挑几十公斤的学习生活物品,一走就是38年„„深一脚、浅一脚,一走走出孩子们学习的路,出山的路,改变命运的道路!

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雨雪、冷饭、山泉水成了他的相伴。

肩挑背扛建筑材料,亲自动手修建校舍,100多斤的年猪,换来了4间木质的教室,换来了孩子们遮风避雨,安心学习的地方

教师、维修工、挑山工,教出了飞出大山的孩子们,修出了孩子们上学的桥,学习的屋,挑去了38年的青春,挑出了朴实之人的一头白发,一身风湿,也挑出了一个师者一生平凡又伟大的贡献。

周宏军,这就是那个一根扁担、一条路,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38年行程7万多公里——相当于6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两圈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在大山深谷穷尽青春年华的人吗?

多少甘苦,自在不言中。对任何人来说,这是每一天难以坚持的坚持,也曾有过几次动摇,斗争抉择,但他们终以无私的大爱,坚守下来。除了爱,除了一个人民教师最博大的爱,还有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来支持一个人呢?多少年月的相处,他们已经离不开孩子们,而更多的,是孩子们不能没有他们。靠着爱的支撑,以顽强的坚韧力,他们扛起了山村教师的旗帜,为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为山里的孩子带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对孩子们的爱,是渡船上平平凡凡、日复一日的爱,是扁担上沉甸甸、满载载的爱,是校舍上一砖一瓦,绵如流水的爱,也是教室里呕心沥血、不厌其烦的爱,更是生活上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爱。他们做了一个普通人民教师必须做的,也做了一个普通公民所应该做的,更做了一个普通人所做不到的!

这崇高的师德和人格,让多少同行人自惭形秽,为多少后辈人点亮心灯。当我们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为纠正后进生的作业而头疼时,当我们在学校中为班级琐事缠绕而心烦意乱时,是否可想到,一个远在山里的教师,正承受着高于我们数倍的担子而无怨言,付出比我们多数倍的精力而不后悔,生活比我们困苦数倍而尚救济他人„„相形见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在顺境中不可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在逆境中更应反思自省,虚心学习。学习他们的崇高师德,恪尽职守,坚守阵地,怀着两位山村老师的博爱之心,以生为子,教书育人。

2012年学习石兰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