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副市长全市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全面启动年度各项工作,奋力开创一季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门红”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全省民政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回顾总结202_年全市民政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清形势,凝心聚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_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各级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力促改革,竭力惠民生,全力抓脱贫,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前面,晓宇同志已经作了全面回顾总结,我觉得有这么五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兜底保障更加有力。紧扣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全兜底”行动,全面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市15%的贫困人口通过农村低保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共发放兜底保障资金4.4亿元,贫困人口年均补助达到5456元。扎实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调整低保一、二类对象9.3万名,一些影响低保公平公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二是养老服务持续提升。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先后建成了市老年公寓和市精神病人福利院、崇信县老年养护院主体工程,开展了农村敬老院专项整治和“百院万床”改造提升行动,探索走出了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运营模式,灵台县老年公寓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公建民营。三是防灾减灾有力有效。面对春季低温冷冻、夏季强降水和大范围暴雨洪涝以及冰雹等频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市、县(市、区)两级及时响应,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应对防范,争取省级冻害应急、农房恢复重建、受灾群众生活补助资金970万元,市级财政多方筹措安排资金x万元,调拨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x万套(件),帮助受灾群众维修重建农房x户x间,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群众生产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四是涉军上访问题保持稳定。认真落实优待抚恤政策,扎实开展军队退役人员技能培训和自主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对100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进行了接收安置。积极解决涉军上访人员的合理诉求,对一些不合理诉求耐心细致地给予了解释答复,劝返接回赴省上访13批x人(次)、赴京上访55批x人(次),做到了全国重点节会期间我市涉军人员零进京上访。五是区划调整任务顺利完成。加强与省民政厅的衔接沟通,圆满完成了华亭撤县设市工作,华亭成为继国务院撤县设市冻结17年后我省获批的第一个县级市,也是全省设立的第五个县级市。完成了10个乡撤乡建镇工作,目前全市建制镇达到70个,占乡镇总数的68.6%,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民政事业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低保对象认定不准确的问题依然存在,与精准扶贫对象衔接仍不够紧密,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推进缓慢;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覆盖面窄,综合服务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机构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养老服务单一,农村敬老院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滞后;殡葬改革推进难度大,县(市、区)城区公墓少、管理不规范,农村乱葬乱埋的问题十分突出;城乡社区治理协调推进难度大,基层工作经费保障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提高站位,明确靶向,切实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做好民政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特别是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能有了比较大的调整,双拥和优抚安置、减灾救灾等传统职能划转到其他部门,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能得到了全面优化和加强,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核心理念,全面履行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和专项行政管理职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民政事业开创新局面。关于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晓宇同志已经作了具体安排,这里,我重点强调以下四点:
一要兜牢最底线的民生保障。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将由特定老年人向全体老年人扩展,儿童福利保障将由孤残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向全体儿童扩展,残疾人福利保障将由重度残疾人与困难残疾人向全体残疾人扩展,流浪救助服务对象将由“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向“生活无着的临时遇困流动人员”拓展。这些都对各级干部队伍、工作标准、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和民政系统要深刻认识新要求、新变化,切实推进民生保障政策全面落实,更加有效地发挥精准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要严格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今年省政府决定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和补助水平、特困供养补助标准,农村低保指导标准均提高8%,一、二类月补助水平分别由310元、290元提高到335元、318元;城市和农村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不低于年人均x元、x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提标政策要求,尽快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提标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6月底前补发到位。近日,民政部印发了《202_年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要点》,要求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查处“漏保”、近亲属备案制度不落实、资金监管不力等问题,各级要积极行动,主动担当,集中整治,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要精心精准推进儿童保障。进一步健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督促强化监护人主体责任,推进分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认真落实孤弃儿童基本生活费保障标准提标政策,按照集中供养、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160元、800元的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深入实施孤残儿童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有效保障好孤弃儿童的基本生活权益。要全力做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探索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依托“福康工程”和“福彩助残”项目,切实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二要优化最基本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事关每个人和家庭基本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社会服务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实实在在地讲,我市在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方面总体还比较欠缺,这也是我市民政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各县(市、区)和民政部门今年要在这方面精准发力、下大气力,力求取得新突破、新提升。要全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市老年公寓项目要加快配套功能设施,确保3月底前投入使用。持续深入开展养老院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继续深入实施 “百院万床”改造提升计划,支持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安全设施。认真落实省上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公建民营运营模式,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按照建设区域性、综合性农村敬老院的思路,加大撤并整合力度,有条件、有需求的县(市、区)要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优质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带动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完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规范养老机构监管。要积极推进丧葬礼俗改革。目前,灵台县殡葬服务设施己全面建成运营,今年泾川、崇信两县要在建成殡仪馆的基础上,加快火化设施的安装、调试和启动;静宁县要积极论证规划,加快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庄浪县、华亭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全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尽早谋划论证,多方筹措资金,尽早开工建设。要巩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解决违规乱建公墓、违规销售超标准墓穴、高价炒买炒卖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殡葬行业健康发展。要持续推动高价彩礼整治。加大婚姻法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以建章立制、舆论监督、村民自律为突破口,加大高价彩礼整治,有效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切实解决因婚致贫等突出问题。
三要创新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城乡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短板,突破难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发展。在社区经费保障方面,要按照省市要求,县(市、区)在足额拨付省补6万元社区工作经费的同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为每个社区再补助2万元,确保社区工作正常运转。在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方面,要按照《平凉市城市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协调争取同级编办、人社等部门支持,按70—100名的标准足额核定城市社区管委会事业编制并向社区下沉,确保社区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在村(居)民自治方面,要建立村(居)务公开、村(居)务监督和社区协商常态化制度化长效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基层自治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组织发展方面,要加大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稳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组织帮扶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推动帮扶项目落地见效。
四要规范专项行政管理。行政区划、地名、界线管理,是体现国家“存在感”、形成民族“内聚力”的关键因素,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重要烙印与标志。一方面,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慎重稳妥地优化乡改镇行政区划设置,积极探索推进县城驻地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区划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抓好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实事求是地讲,这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部分新建道路、小区、建筑等命名管理不够规范、地名命名更名不及时,一路多名、名址不符、大洋怪重等问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影响了群众生活。今年,省上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抓好清理整治工作,不断净化地名环境,提高地名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新时代为民政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服务领域更为广阔,服务对象更为复杂,工作推进任务繁重。能否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能否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一要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市民政系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总体要求,把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放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全兜底专责小组职能作用,研究破解补齐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各项民政政策措施在基层全面落实,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兑现到位。
二要强化部门协作。要健全完善市、县(市、区)两级养老服务、社会治理、殡葬改革等方面的领导协调机制,促使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最底线的民生保障覆盖到哪里、相关资金就配套到那里,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延伸到哪里、相关工作就延伸到那里,最基本的社会治理推进到哪个环节、相关措施就跟进到那个环节,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同时,要切实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真正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社会救助兜底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实落细。
三要严格监督管理。高度重视抓好省委巡视、审计监督等反馈问题的整改,以坚决的整改态度和强有力的整改措施,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地生根。时刻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等新动向、新表现,盯住关键节点和重点问题,加大明察暗访和通报曝光力度,根除“四风”顽疾。要积极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查处基层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在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社会福利、项目建设等民政惠民政策和民生实事中优亲厚友、暗箱操作、克扣挪用等违纪行为,以强有力的执纪监督问责震慑,努力形成依政策办事、按规矩理事的良好民政政治生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志们,民政工作是民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做好民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振精神,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副市长民政工作会议讲话
副市长在市第四次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经济转型示范市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书记对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天,***市长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出席会议,随后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
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保持良好态势,明确目标任务,推进工作落实,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成绩显著
202_年全市第三次民政会议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职尽责,精心谋划运作,注重务实求效,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中不断提质提效积极作为,全市民政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为改善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基本民生保障实现新突破。一是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和完善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灾害应急救助和孤儿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和运行机制。全市城乡低保保障人数从9.9万人增加到13.7万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8.83亿元,农村五保金0.53亿元;支出医疗救助金6975万元救助52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金191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2万人(次),其中发放困难学生救助金1351万元救助学生8442人(次);下拨救灾资金6319万元,帮助2786户灾区群众重建倒房7859间。二是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福利企业113家,累计安排残疾职工3600余人(次)。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新审批社会办养老机构30余所,新增床位2600余张,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需求。公益慈善事业加快推进,各类慈善活动日趋活跃,受益范围不断扩大。三是福利彩票发行和爱心捐款工作成效突出。五年累计发行福利彩票6.748亿元,募集福彩公益金2亿元,接收爱心捐款5415.78万元,有力支持了社会福利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发展。
——基层社会服务取得新成效。一是城乡社区建设扎实推进。社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社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区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解放模式”研讨会。解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探索建立了“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模式。二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率先顺利完成第三届、第四届社区居委会和第六届、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更加扎实有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有效治理11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大幅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全市社会组织由652个增加到931个,社会各界群众依托社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更加宽广。四是社会工作逐步推进。社会工作岗位服务领域逐步拓展,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深入开展。
——优抚双拥安置创造新业绩。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建立健全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累计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3.79亿元。认真落实新的义务兵优待制度,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及时发放到位。积极推进优抚事业单位建设,零散烈士纪念建筑物得到有效保护。积极推进新型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累计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5110人,培训退役士兵2432人,接收安置军休人员76人。严格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比照公务员标准为军休人员补发了取暖费。组织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军休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子。大力支持部队建设,先后为驻焦部队划拨建设用地1977.48亩,并在规划审批、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政策。创新双拥工作形式,积极开展科技拥军、信息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活动。努力打造双拥工作品牌,涌现出了“海军云台山舰”、“拥军公交专线”、“军地青年鹊桥会”等拥军行业品牌。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和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社会事务管理取得新发展。审慎稳妥审批行政区划调整,圆满完成新区区划调整工作,全市撤销2个镇,新设立5个办事处,调整了3个乡镇和70个建制村的行政隶属关系,变更了11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促进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扎实推进地名管理,建成市地名信息数据库,自主设计楼门牌编码管理业务软件,实现了市城区楼门牌编码规范化、网络化、防伪化管理,地名服务达到全国先进
水平。规范有序开展界线管理,确保边界地区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全市实现了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加强墓地建设与管理,将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对非法公墓和偷埋乱葬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建立健全救助机制,积极推进救助进社区、进乡镇,救助网络更加完善,实现街面无滞留流浪未成年人目标。强化婚姻登记管理,婚姻登记
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提升明显。积极开展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达标,10个婚姻登记机关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称号。
——民政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加大民政项目建设,建立了民政事业项目建设储备库,做到申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市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项目顺利建成投入使用,改善了孤残儿童和城市“三无”人员居住、生活条件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条件。全市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64个,敬老院基础设施和供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基层民政所建设,对105个基层民政所近500名专职民政人员进行了轮训,基层民政干部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先后制定了“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
五年来,全市民政工作在务实创新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突破。这五年,民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民政事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民政社会形象全面提升,民政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这五年,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儿保障、养老服务、社区建设、地名管理、殡葬改革、退役士兵安置等制度不断创新完善,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五年,民政事业发展的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各项民政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新成就,社区建设、婚姻登记、优抚双拥等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五年来,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民政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主要有:一是只有始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才能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职能作用;二是只有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才能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服务;三是只有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才能为民政事业的发展积蓄后劲;四是只有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只有始终坚持加强作风建设,才能把惠民利民的事情办实办好。以上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发扬。
过去五年,硕果累累。******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全省双拥模范城等称号,******市民政局先后获得全国民政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组织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指导单位、全省民政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民政部门忘我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诚挚的谢意,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市正处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城乡居民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各种社会矛盾正在一个相对活跃的高发期,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建设。民政工作主要集中于社会领域,在社会建设中的责任更为重大、任务更加繁重。与新时期新任务相比,我市民政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民政干部思想解放程度、创新能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民政工作服务方式、工作体制、经费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基层民政保障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四是民政服务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任务繁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前景。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民政工作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进入新阶段,面对新任务,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主题,抓住重点,持续求进,积极作为,奋力开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目标任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支持和促进国防建设、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努力开创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末,全市基本实现民政事业城乡发展一体化,初步形成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层民主活力和社会自治功能明显增强,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更加有力,民政基本社会服务网络健全有效的发展新格局。
围绕这一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着眼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民生是国之大计,民之生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民政工作的根本任务。“十二五”时期,要坚持公平、普惠、均衡的发展导向,着力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等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是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严格对象认定条件,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建立举报核查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努力构建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平、进出有序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格局。建立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十二五”末,市、县两级都要建立专业化核对机构和信息核对平台。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与城镇医保和新农合无缝衔接的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科学有效的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适度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提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临时性突发困难的群体及时实施救助。加强农村敬老院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明确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法人地位,提高五保供养服务水平。持续开展争创文明(示范)敬老院活动,202_年,全市所有乡镇敬老院达到市级以上文明(示范)敬老院标准。加快实施敬老院普遍安装冬季取暖成套设备的“温暖工程”,从202_年起,用3年时间彻底解决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冬季取暖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减灾救灾体系。落实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市级灾害救助应急指挥平台,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善灾害信息报告和发布、应急处置和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社会动员机制。提升灾害救助应急能力,逐步建立救灾资金投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和灾害分担机制,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积极推进综合减灾工作,健全各级减灾综合协调机构,加强“防灾减灾日”宣传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范防御能力。
三是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科学规划养老机构布局,加强供养型和护养型养老机构建设。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依托乡镇敬老院,建立乡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为低保、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和其他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按照“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的建设原则,“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市)要建成1所集养护、康复、托管于一体,为老年人、孤儿、精神病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孤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托老和互助养老站(点)等服务网络覆盖全市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
四是探索建立普惠社会福利体系。全面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建立孤儿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完善孤儿安置、养育、教育、医疗康复、成年后就业、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完善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各类慈善组织,推动慈善组织覆盖城乡社区。建立健全慈善工作网络,完善社会捐赠接收、管理、使用、监管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慈善工作服务平台,构建运作规范、机制完善,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和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会互助体系。加强福彩文化和保障能力建设,科学、安全发展福利彩票事业,不断提高公益金募集额度,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更大的支持。
(二)着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民政工作的重要职责,必须扎实推进平台建设和体制创新。“十二五”时期,要突出推进基层民主和城乡社区建设,突出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着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增进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解放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深化城镇社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社区化、网络化。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居)民自治,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协调发展。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加快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十二五”末,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60%以上的县(市)区要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80%以上的社区要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修订市级和谐社区示范标准,积极开展争创活动,打造“精品社区”。
二是推动社会组织创新。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积极培育和大力扶持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落实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在协同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上发挥更大作用,到202_年全市社会组织总数达到1200家以上。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力量,实施社会组织分类评估,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稳妥推进直接登记管理、下放登记管理权限和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等工作。建立评估工作长效机制,加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力度,用3年时间对现有社会组织评估一遍。
三是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政策体系,在城乡社区、民政服务类事业单位率先开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积极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当前,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力度,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扩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用范围。
(三)着眼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积极发挥民政的支持作用。优抚安置双拥工作事关军政军民团结大局,事关军事斗争准备质量,事关军地安全稳定,必须健全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深化优抚安置工作改革,着力提升优抚安置保障水平,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是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全面实施新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刚性手段和沟通协调、制度激励等柔性措施,全面提高安置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制定落实针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着力加强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确保有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100%参加培训,培训合格率、推荐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各地要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新老政策衔接,提高安置质量,扎实搞好服务,促进退役士兵创业就业。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细化配套政策,妥善解决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
二是加强优待抚恤保障工作。要建立健全“普惠”加“优待”的优抚保障模式,促进优待政策落实。加大优抚事业配套经费落实力度,完善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按时足额发放各项抚恤金和义务兵优待金,不断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完善新型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医疗补助和优惠减免力度,有效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题。加快实现优抚信息管理系统省、市、县联网。优先安排优抚对象危房改造工作。做好烈士审批、评定、褒扬工作,202_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建立健全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长效机制。要扎实做好复退军人解困稳定工作,在广大复退军人中继续深入开展以“发扬光荣传统、珍惜光荣称号、再创光荣业绩、争做光荣公民”为主题的“四光荣”活动,帮助和扶持广大优抚对象自主创业,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做好军休人员安置管理。要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军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安置任务,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医疗待遇,确保军休干部享受安置地同职级退休公务员医疗待遇,确保无军籍职工各种地方性补助补贴经费落实到位。要按期完成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将服务管理机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效解决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用房、服务管理工作及工作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不断改善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
四是提升双拥共建工作水平。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创新双拥工作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深入开展军地互办实事和社会化拥军活动,大力帮助部队解决在训练、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健全各级双拥工作机构,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继续推动军地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制定加强双拥文化建设意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四)着眼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突出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区划地名、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收养登记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依法管理,优化措施,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增强区划地名服务效能。牢固树立“区划调整也是生产力”的工作理念,推动区划工作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引领发展、助推发展、服务发展的有效载体。加强行政区划规划论证,优化中心城市功能布局结构,培育发展县域城市和中心城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行政区划,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助推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探索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与行政事权不相协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内“村改居”工作,有计划地推进城市规划区内“村改居”工作。加强具有******特色的地名文化建设,理顺和完善地名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依法管界,推进平安边界建设。
二是提高婚姻和收养服务水平。加强全市婚姻登记数据库建设,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确保婚姻登记合法、规范、便民。加快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十二五”末,每个县(市)都要建成1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救助管理站,并配备救助专用车辆等设备。要推进救助工作进社区、进乡镇,基本实现街面无滞留流浪未成年人目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新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和全省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会精神,加大殡葬改革推进力度,努力提高火化率,推行节能、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要加强对经营性公墓规划建设及经营行为的指导与监督,严厉打击非法公墓。要不断改善殡葬服务设施,提高殡葬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满意。
(五)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发挥民政提供和拓展公共服务的载体作用。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民服务的载体,是民政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服务保障有效衔接的重要结合点,是履行民政职能、发挥民政作用的重要依托。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实施民政事业发展各项规划的有利时机,科学谋划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基本社会服务网络。要采取加大政府投入、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举措,全面推进婚姻、殡葬、养老、防灾减灾、社区服务、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孤残儿童养育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规划项目按时开工、精心施工、如期竣工。要加快建设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和民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民政综合信息服务与人口、社保、医保、工商等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城乡不同层次群众的服务需求。
三、为民执政,贵在落实
今后五年的全市民政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重点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不折不扣把各项惠民政策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民政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要认真研究解决民政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要落实基层民政部门工作机构办公经费、办公场所及设施、制度、队伍建设等实际需求,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能力服务。
二要加强协作协同。民政工作点多面广,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发改、教育、工信、公安、财政、人社、国土、住建、规划、商务、卫生、编制、税务、工商等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自身职能,在政策、资金、项目、土地、规划等方面,支持民政事业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交流,积极争取支持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加强能力建设。各级民政部门要不断深化现代管理理念,推进民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民政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在全市民政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和“听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民政干部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廉洁奉公、为民惠民,不断增强民政部门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同志们,新的五年,新的任务,新的起点,新的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务实重干,奋发进取,全力推动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2_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副市长)
202_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副市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开好这次会议,前段时间我们组织力量就职业教育发展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了调研,市政府常务会议对此也专题进行研究审议,今天我们将《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xx市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202_-202_年)》以及《xx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2_-202_年)》等三个文件,作为会议重要文件正式印发给大家,请大家认真学习,按照任务指标和工作分工抓紧实施。
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
xx历来有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职业教育自身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概括来说,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我市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并与争取国家、省级职业教育项目资金相结合,不断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全市共争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8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个。申报建设湖南省职业教育重点实习实训基地3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3个。同时,职教科技园的院校入园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职教科技园从202_年正式启动项目到现在职教园核心区已初具规模,累计完成投资x亿元,基本完成3平方公里区域的建设,湖南有色职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湖南化工职院等5所院校先后基本建成,校园都实现了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两型化,总占地面积由x亩翻番为x亩,总建筑面积由x万平方米增长到x万平方米。xx职教科技园的建设,使职业院校由“土鸡”变成了“金凤凰”,制约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狭小、一校多址等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202_年,职教科技园被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南(xx)职教科技园。202_年,民盟全国第二届教育论坛在xx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园区建设成果。
(二)教学改革逐步深入,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全市各职业院校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全市有x多人次在全省、全国性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全国金奖6个,银奖14个,所获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居全省第二。202_年全省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抽考,我市学生成绩优秀,合格率居于全省一类地区前列。202_年,我市职业院校所获得的首届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奖项占全省总数的1/3强,全省中职学校有x个项目在全国获奖,其中我市就占了x个。参加全国中职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从202_年开始到202_年,连续11年我市中职学生获奖数量都排在全省首位,充分展示了我市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近向年,职业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x%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x%。
(三)校企合作有效推进,服务产业能力不断增强
202_年以来,我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十百千工程”,组织“能工巧匠进职校”、“千名教师进企业”等,评选了x个校企合作示范企业,从行业企业聘请了x位能工巧匠作为特聘技能教师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推动1000余名教师深入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万名蓝领精英人才培养工程”、企业职工培训“1221技能提升”等项目,评选了30名市级“技能大师”,在企业建立了x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骨干职业院校依托主体专业牵头成立了11个对接汽车、服装、陶瓷等千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教集团,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了平台。在全省立项建设的x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中,我市有2个入围。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确定了x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个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向企业劳动者和院校师生提供职业培训、技能实训、职业资格鉴定、生产实践等公共服务。全市各职业院校每年向各类企业直接输送中、高级技能型人才2万多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高校毕业生和新成长劳动力x余万人次,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对接产业改革创新,品牌特色业已形成我市着力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专业链深度带入产业链,集中力量办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特色专业,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我市是全国x个“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是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百强城市”。5所高职学院中,4所是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示范性高职学院比例达到了x%;21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有5所是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8所是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9所技工院校中,有x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6所省重点技工学校。全市现有1个国家精品专业,2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5个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7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性特色专业。
可以说,近年来,xx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提升、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持续壮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打造xx发展升级版作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xx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全面认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市正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期”,事业发展存在着多个“拐点”,各项改革也步入了“深水区”,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一)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从政策利好方面看。202_年6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在接见会议代表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站在国家发展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8月又召开了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徐守盛书记发表书面讲话,杜家毫省长出席会议作重要讲话,会议期间印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湖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2_-202_年)》等文件,对加快构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从产业转型升级层面看。招工难、“用工荒”实质上反映的是技能型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要把“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一方面需要提升现有产业工人的制造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造就更多的高级技工,其中也包括质量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同样地,“中国创造”的核心需求是人才,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需求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这些都为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从xx实际情况看,作为一座工业新城,工业是xx的立市之本,也是兴市之途。xx轨道交通装备、航空、服饰、汽车等千亿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都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等方面,都需要职业教育助推发力。
(二)客观看待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既有来自社会的传统观念,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等问题,也有职业教育自身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我认为,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有这么三个:一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上下不能有机贯通、与外部条块分割。这在客观上导致大多数有愿望、有能力的中职、高职学生失去继续升学深造机会,导致职校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读职校就定了“终身”,没有上升发展空间,也带来职业院校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管理困难等问题。二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脱节、校企合作不紧密。这当中既有职业院校布局、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布局发展不适应和脱节的问题,也有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企业需求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再加上一些企业考虑成本和直接收益过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时采取“临时抱佛脚”办法,造成校企合作不紧密等问题。三是职业教育基础条件薄弱与资源利用不足并存的问题比较突出。职教科技园院校新校区建设任务还非常艰巨,一些院校实训设备无法满足技能训练、需要,更远远落后于企业装备水平。部分县市落实职业教育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职业学校教师数量长期不足,“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再加上职业教育条块分割、学校专业建设重复、实训设施缺乏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
(三)明确xx职业教育发展新任务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打造“xx发展升级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我市确立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到202_年,建成以湖南(xx)职教科技园为引领、与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专业特色鲜明、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教普教立交互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市职业教育结构规模更加合理、院校布局更加科学、专业设置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发展基础更加夯实、服务能力更加增强,总体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积极开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催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是:
(一)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1、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通道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要着力做好两件事:一是打通中职教育纵向上升通道。一方面要开展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采取“3+2”、“2+3”、“3+3”等联合培养形式,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共同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另一面中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教育,加大对口高考力度,提高对口高考升学率,实现毕业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二是探索技术型本科教育发展路径。要充分利用职教科技园优质职教资源集聚优势,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湖南率先申报、开展技术型本科教育教育试点,实现“中高本”教育贯通,打破制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断头路”、“天花板”。
2、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通。市、县政府要统筹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要始终坚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鼓励初中开设职业认知和劳动技能课程,有条件的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普通中小学要组织学生到职业院校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在训练中找到劳动的乐趣,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品质,改变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存在的以知识、分数代替能力、品德现象。职业院校也要开放办学,为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提供师资、场地、设备支持,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通道。
3、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良好资源,面向在职职工、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广泛开展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包”式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效益。要着力推进社区大学建设,推进职业院校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的延伸,立足社区,服务市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全面夯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优质发展
1、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从202_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争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有新突破。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落实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分流要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每x万人口设置1所普通高中和1所中职学校的原则要求,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确保县域内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数量大体相当。开展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到202_年,建成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8所省示范性(骨干)职业院校;到202_年,建成4所省级卓越职业院校校,2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2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对外交流窗口院校。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农村职业学校达标、创优工程,着力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到202_年底,县级人民政府主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水平达到《湖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2_-202_)》要求,建成1个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2、实施职教技园建设攻坚计划。凝聚合力,攻难克坚,全力以赴,完成《202_年基本建成职教科技园三年攻坚计划》。到202_年基本完成湖南铁道职院、湖南中医药高专、湖南汽车职院、xx工业学校和xx幼师学校等5所院校新建工程,完成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有色职院、湖南化工职院和湖南商业技师学院等5所院校扫尾工作,实现10所职业院校在园区办学,学生规模x万人,年均培训学生x万人次以上。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计划,满足入园院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需要。到202_年,按照“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的发展定位,将湖南(xx)职教科技园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职业教育园区,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湖南省两型建设典范工程”和“湖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我市培养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升级。
(三)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助催xx产业转型升级
1、实施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工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产业发展。职业教育要主动优化结构布局,为xx产业转型升级全链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到202_年,对接xx千亿产业群及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重点建设好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航空、服饰和陶瓷等x个品牌特色专业和10个特色专业群,完善服务化工、医药、健康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专业体系。充分发挥各级产业协会、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成立覆盖全市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产学研融合的平台作用,深度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到202_年,面向千亿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建成2个省级及以上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x个与区域支柱产业高度融合、条件优良、学位充足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基地,职教科技园及相关职业院校成为企业研发基地、中试基地和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全面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2、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服务产业是方向,提升质量是关键。职业教育要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无论人才培养的规模还是规格都要达到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有才是正品。”职业院校要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新一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优化队伍结构,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队伍建设。落实“xx市万名人才计划”,建立企业能工巧匠进职校的“绿色通道”,引进、培育职教专业领军人才。到202_年,在全市建成x个职业院校教师流动工作站,x个由专业领军人才任首席名师的特色专业名师工作室,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要占到专业教师的x%以上。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的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制度。要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相衔接。同时,要依托行业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特色教材,适应现代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新要求。
(四)深化体制改革,激发职业教育新的生机与活力
1、强化政府统筹职能。办好职业教育首先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统筹职能,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市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县(市、区)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一是市政府将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的职业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要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防止职业教育资源流失。三是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县(市、区)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趋势,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在招生就业、申报项目、师资培养、学生资助等方面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对待。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在出租或转让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予以扶持,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考核评价等方式落实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管、办、评”分离的评价机制。
3、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科学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政府主要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推动职业院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办学标准,努力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从改善治理结构入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引导职业院校落实国家各项办学标准,如学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条件装备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通过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职业院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同志们,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用开放的姿态、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努力开创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副市长XX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讲话稿
副市长XX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
讲话稿
同志们、老师们: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很高兴能够借此机会与大家近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刚才,张志锋局长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既全面回顾了去年的教育工作,又系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与挑战,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讲的很具体、全面,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回首过去,成绩鼓舞人心
近年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极不平凡,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务实进取,在xx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XX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素质教育星级学校第三方评估,实行“管办评”分离;XX年,xx市技工学校(xx湾职校)正式升格为xx技师学院(筹);XX年,成功创建成为全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正式迁建xx;XX年,成功创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xx学院”正式开始招生运行,投资7亿的xx中学、龙山中学新校区建成投用。
我们务实进取,硕果累累。近年来,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率由XX年初的x%提高到x%;大力实施集团化、共同体办学,先后创新建立7个义务段教育集团,8个教育共同体;学前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全市无证办园现象基本消除,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从XX年的x%提高到x%,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从XX年的x%提高到x%;全国技能大赛中职学子屡创佳绩,长期位居全国第一梯队;高考质量稳居宁波大市首位,一本上线率从XX年的18.2%上升至XX年的x%。
因为时间关系,成绩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这些成绩的取得: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的结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十二五”期间,大手笔绘就教育蓝图,财政投资学校基建19.7亿元,新建xx中学、龙山中学,引进宁大科技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xx学院等重大教育项目,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
二是长期坚持创新改革、激发教育活力的结果。xx教育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全市上下思想解放、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成果。在市级层面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创新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高职融通办学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建立第三方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开展市域范围教师定期交流等等,都为xx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是全市教育工作者秉承优良传统,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用爱和责任铸造师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二、展望未来,使命任重道远
同志们,老师们。成绩令人鼓舞,使命任重道远。前不久,我市召开了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力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xx”的宏伟蓝图。让每个孩子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成为有用之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们要重新对照自己当前所处的发展坐标,在新的起跑线上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心怀理想,砥砺前行,努力培养打造一流教师队伍。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了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浙江铁军的新要求。在最近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何杏仁书记提出要打造一支秉持教育理想、履行教育使命、勇立改革潮头、决胜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铁军。全市教育系统要增强看齐意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为落脚点,大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具体来讲,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溯本求源。要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归本原,教育之初心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切围着升学转,向着分数跑,更不能忽视对孩子们理想、情操、兴趣、爱好、体质的培养。作为学校,管理要科学,就要实事求是,遵循教育规律,合理配置课程资源,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自然身心发展规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办好教育的定力,不管社会怎么浮躁、怎么功利,都要坚守和回归内心的平静,遵循教育规律,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负责;作为学生,不应是只会读书的“机器”,而是能够保持纯洁、童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阳光少年。
二要实干担当。xx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历史。一代又一代xx人凭借着“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书写了县域经济的一大传奇。其实“四千精神”说到底就是实干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现代化这条主线,谋落实、抓落实、促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翻篇归零再出发,拿出比学赶超、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精气神来,为xx教育书写新的篇章。
三要创新开拓。当前,全省正在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倡导和弘扬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学校、教师是教育创新最重要的。从xx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大致相同的制度环境中,总有一些地方、学校、教师通过微改革、微创新,做出不同凡响的业绩。比如xx湾职高,通过对德育工作的微创新,制订了德育教育的“101个细节”,形成了“德育生活化”品牌,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印象。因此,我们要继续鼓励大胆创新,在推进深化教育改革面前,谁也不是旁观者、局外人,每一个地方、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不断为全市的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二)突出重心,服务民生,找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支点。教育工作的事情很多,常规工作就不讲了,我在这里主要强调下下阶段我们要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要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市迈进。我认为,市政府层面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创建成为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市。对照《xx市加快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重点攻克制约创建的发展短板,力争全面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指标要求,率先创建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市。二是加快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统筹协调发改、住建、规划、财政等部门,保障相关项目高效、高质推进。三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研究制订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布局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幼儿园扩容和改造提升,解决幼儿园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四是继续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建立宣传、文广、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组成的德育工作协调会议制度,继续开展“清边、清源、清朗”行动,营造有利于学校教学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育局工作层面要重点坚持“四个导向”: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教育是老百姓重点关注的领域,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直接相关,我市有17.6万在校(园)学生,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切实解决群众需求,就是最大的民生,我们的工作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网络民意、基层调研,师生走访等形式,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比如说,当前高三家长最关注的新高考,市教育局要加强各项政策、规定和要求的宣传解读,对普通高中全体教师及全体学生和家长都进行宣讲,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对接新高考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列出问题清单。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好学考选考的时间节点,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科学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新高考工作平稳、顺利、有序地进行。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xx教育发展虽已走在全省区县(市)前列,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更应不断用辩证观念审视问题,用创新意识解决问题。比如说: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我们总体上处于较好水平,但也面临一些紧迫问题,公办、民办教育发展不协调,农村初中教育质量不高,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等,我们要完善招生办法,下定决心,拿出硬举措,给政府和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切实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方面,义务段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星级学校评估以来,总体上学生课业负担有所下降,但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有教师本身以及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作为学校,首先要改变教师评价方式,改变单一地以学生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多元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对“减负”要有正确认识,“减负”不是“无负”,需要减掉的应是“超标”和“超量”的课业任务。在“减负”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教”的水平和“学”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腾出时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减负”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方面,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工作涉及面广,仅靠教育部门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要加快推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根据可供学位,按积分多少安排入学。既保证外来务工子女享受与当地居民同样的入学政策,又有效防止因人口无序流动造成教育资源无法支撑、教育质量下降等情况发生。
三是坚持重点任务导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新的一年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期望与新要求,市教育局要接天线连地线,着重理清当前阶段的重点任务,牢牢把握关键目标,切实抓牢工作主线。今年教育工作的重点目标任务,刚才张局已经布置过了,我就不再重复了,希望大家按照既定目标认真抓好落实。具体的落实举措,一方面要强化督导评估。充分发挥好教育督导评估职能,抓好学校管理,加强日常教学的管理和监测,强化教学教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严格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确保师生安全稳定。另一方面要做好服务基层工作。教育局要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怀着热情、带着方法,定期到学校、幼儿园找问题、谈思路、寻举措,实实在在为学校解决具体问题。要精减、规范学校检查事项,让学校静心办学,让老师潜心育人。
四是坚持品牌导向。要继续用创新思维整合各类资源,开拓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打响xx教育品牌,为xx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要打造我市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充分发挥宁大科技学院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xx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构建中高职立交、产学研融合的模式格局,努力扩大“3+2”、“3+2+2”及“五年一贯制”招生规模。同时也要引导民办教育加强品牌化管理,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和办学行为,完善招生办法,推动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同志们,老师们,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新的一年,希望所有的教育人心怀理想信念、为孩子们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去努力、去奉献。最后,衷心祝愿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第五篇:副市长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会议表彰了20**民政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爱军同志对去年民政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民政工作作了详细具体的安排,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研究,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20**年,全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工作局面。双拥、老龄等多项工作跻身全国领先水平,主要职能发挥十分到位,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行风建设、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全系统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民政系统有一个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能干事的领导集体;得益于民政战线有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队伍;得益于民政部门有一个“关心困难群众、肯为困难群众出力办事”的好传统。市委、市政府对沧州民政工作十分关注,对民政战线的同志们也十分关爱。去年,市委郭华书记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民政工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前天到民政局调研,听了工作汇报,总的感觉沧州民政工作基础好、思路清、目标明、措施硬、业绩大、后劲足。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体民政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真诚的谢意!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把民生工程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对我们做好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讲几句话,与大家交流和沟通。
一、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提高认识,把握特点,增强责任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生活方式、人民的生活需求不断呈现多样性、多样化趋势,民政工作也随之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认为,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正日益显露出四个特点。一是工作职责越来越重。民政工作是为民之政,民政事业是和谐之基。民政工作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民心,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扭带和桥梁,肩负着调整利益、化解矛盾、维护公平的责任,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部门。民政部门还承担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军队国防建设、管理社会专项事务等20多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可以说事事关系民生,责任十分重大。民政工作的好与否,甚至民政干部的喜怒哀乐都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国家把民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这么重要的工作由谁来完成?是与会的各位。国家给政策、给资金,如果落实不到位,不能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去,如有一点闪失、一点不到位,小事就会变成大事。希望大家一定高度认识民政工作的重要性,把这付担子担起来,把这个责任负起来。二是政治敏感度越来越高。民政工作从来没像今天这样肩负如此重大的政治使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中,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重要任务。今年总书记在保定过年,慰问视察六个点中有四个涉及民政工作;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民生。”把民生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是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是大势所趋,是执政之基。三是社会关联度越来越强。民政工作肩负着保障群众基本民生的重任,每一项都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关联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许多部门的工作,最终呈现的工作结果往往与民生直接相关,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也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民生工程的社会高关联度,直接决定了民政部门工作的高关联度。四是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宽。民政工作内涵和外沿都在日益发生着新变化。民政工作的对象由特定目标群体向全体城乡居民扩展;民政工作的功能在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同时逐步向提升社会公共福利水平延伸;民政工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以城市为主向乡村转移;民政工作的方式方法从临时性、分散性、救急性逐步向整体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管理的方向转变;民政工作的机制由政府主导逐步向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要想做好一项工作,就必须把握它的时代特性,把握它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民政工作也是这样,要做好新时期下民政工作,就必须从全局的角度找准工作定位,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把民政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思考清楚。只要我们把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深刻认识民政工作的意义,增强身为民政人的责任心。
二、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
新时期民政工作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框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对民政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正因此,民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自觉实现从局部向全局的转变。只有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也才能不断拓宽民政工作的道路,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具体讲,就要做到“三个自觉”。
自觉服从经济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民政工作是政府组成部门,要服务要务,服从大局,部门工作和全局工作一定要摆正位置。工作发生冲突时,要“两利相衡取其重”,对大局有利的就去做,对大局不利的就不去做,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比如社会保障工作,要立足困难群体帮扶,为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必要条件;民间组织管理要以协会建设为重点,让它们更加规范,更有活力,架起经济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架起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与民政工作紧密相连,民政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承担着大量具体任务。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整个农村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稳定的基石,是党的执政之基,这个工作做好了,确保村民自治到位,确保农村长治久安,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城市飞速发展,城市社会的规模、职能、任务也在迅速扩展。怎么发展社区事业,怎么弘扬社区文化,怎么加强社区治安,必将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就会失控;再如拥军优属工作,事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
自觉服务群众百姓。新时期民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刚才,爱军同志讲的“1+5+**”工作框架,很到位,很具体,我很赞成。“1”是目标,“5”是体系,“**”是措施。目标是四个一流,五大体系覆盖方方面面,全是服务群众的具体的机制性的建设,不管是五大体系,还是十项措施,都是直接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
三、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把握重点,破解难点,消除热点 首先要把握民政工作的重点。概括地讲民政工作就是“三个民”:民生、民主、民权。民生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民主就是民主政治建设,民权就是维护公民的权益保障。虽然民政工作涉及20多项,林林总总,但一定要抓住重点,强攻弱项,修补短板,整体提升民政工作。这是一个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也是民政工作整体上水平的关键。具体要在三个方面着力,实现工作上的突破:
一是以“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为目标,在提高城镇低保工作运行质量上有突破。目前,我市有19万名城乡低保对象,2.4万名五保对象,1400名孤残儿童,每年需救济的灾民也在**万人左右。其中城乡低保是起到兜底作用的重要保障制度,要要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在这方面要有突破,因为这是我们的主业,如果这方面保障不到位,社会影响就不好。要把握好这个重点,有所突破。
二是以力争我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为目标,在提高双拥优抚安置保障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今年又是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评选年,各县(市、区)要把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严格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大力推进安置就业改革,努力化解矛盾,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确保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实际行动,积极创造亮点,培育品牌,为我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要以“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为目标,城市社区建设要有新突破。重点是要把社区基础设施搞好,特别是两区的社区建设,市民政部门在政策上多支持,在社会宣传上多呼吁,努力建设出几个示范性社区,摸索中一些典型工作模式,通过在运转中不断完善,不断优化,充分起到引导带动作用。其次,要破解难点。当前,民政工作最大的难点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目前社会养老压力非常大,我们现有的政策体系、制度建设、硬件设施等都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持续发展下去,就会是一个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在这个方面要有新的探索。要切实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机构,落实在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财政补助、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同时,要关注热点。民政系统掌握着大量各类款物,这些款物的使用和监管,非常敏感,也非常严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必须保证经费物资的安全,保证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身上,决不允许“跑冒滴漏”。各级民政工作者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贯彻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在工作中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是最好的“消毒剂”,是化解问题的最好办法。
四、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强化部门联动,在建设社会化工作模式上多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政工作职能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宽,社会关联度越来越高,需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民政发展机制。要做到“三个依靠”:
(一)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民政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计划,摆上工作日程,应该党委政府管的要管起来。有一些工作是完全公益性的,依靠市场化运作行不通,比如说荣军供养、孤儿救助、五保户的救助,该政府承担的责任一定要政府承担,政府在财政可能的情况下,必须不断加大投入,保证民政工作的良性运转。
(二)依靠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民政工作涉及面广,点多线长,需要配合的部门很多,财政、劳动保障、城建、规划、卫生等,要加强沟通,把低保、救助、福利、优抚、拥军纳入预算。要加强同社会部门沟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如农业、水利等部门,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是不是可以在农业开发、资金贷款等方面得到一个优惠。在农业企业中安排一些特困人员的就业等等,都是沟通协调的工作。民政工作是一个很繁重的工作,联动机制建立起来,把工作面拓展出去,工作量就增加了,就会形成一个联动机制。事实上,就是要公共财政阳光,公共政策阳光,普照民政对象,这就是部门协调的力量。
(三)依靠社会力量支持。民政工作就是社会工作,民政工作就是社会事业管理工作。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会福利都是社会事业工作。既然是社会工作就需要社会力量。需要政府投入的政府要投入,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的要动员参与,应该说这个方面才刚刚起步。有个例子很明显,西欧发达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政府的包袱太重,这是一个教训,他享受的社会福利太多了,不劳动甚至比劳动生活还要好,就造成了整个经济秩序的混乱。所以说现在的社会事务发展,该政府办的政府办,该走向市场的走向市场,该福利社会化的社会化,该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门管理,要向办民政到管民政的方向去发展。这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前天我到万盛老年公寓调研,建设标准高、收费低,一人每月1500块钱,这就是办实事、办好事,积极为政府分忧,为儿女尽孝,为老人解难。现在社会上有大量的资金,流动性很强,只要我们政策引导,完全可以做很多有益的事情。比如在推动老年公寓的发展上,我们可以做一个论证和探讨,可以在西部搞一块,在北部搞一块,建一个区域性的老年公寓。在福利彩票的发行管理上,也做一探讨,如如何处理社会资金;如何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包括社会捐助如何回报等等。
五、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增强政策法规意识,建立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
热点问题靠什么去化解?要靠人们觉悟的提高,要靠责任意识的增强,也要靠教育和纪律的约束,重要的是靠政策法规意识的提高。法律是杆秤,程序机制是定盘星,称起公平。在民政工作工作量不断加大、社会关注热点难点不断增加的同时,要把程序,特别是民政对象的评定、物资的发放,都要研究出一些程序化的东西。要体现六个字“公正、公平、公开”,这是机制建设的大方向。公正是民政工作要把握的原则,公平是整个程序过程的操作要求,方法要公开,原则要公正、程序要公平。“公正、公平、公开”一定意义上是民政工作的灵魂,也是民政工作的活力所在,更是民政工作的生命线。要真正贯彻这个原则,保障各项规定的运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目标督查考核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一个目标明确、督查到位、奖惩分明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加强目标责任管理,根据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工作安排,确定工作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全局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坐标和定位,有了目标,才能有动力,才能细化落实责任。民政系统各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如低保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灾民救助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切实加大救灾资金的财政投入,各县市区按照辖区农村人口每人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自然灾害救济费预算,确保资金需求;双拥工作的目标就是力争我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等等。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分解,列出具体项目,确定完成时间和责任单位;其次要强化督导考核。市、县、乡,要一级查一级,定期跟踪督查,检查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确保各项目标按时序进度进行推进。同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廉洁、高效、透明”的工作机制。要在民政系统全面推进决策民主化,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化建设,针对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需要加大力度解决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可供遵循的制度,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严肃的法律规范,严格的工作标准。每一项工作都要按制度和政策实施,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方式方法,绝不允许变相操作,违规操作。否则就会把好事办成坏事,就会出事,甚至会出大事。一旦如此,就会伤害到我们的干部,就会影响到民政的声誉,就会损害到群众的利益。三是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机制。民政工作中有不少热点难点问题,社会敏感度高,群众关注度高,特别是在各种专项资金和物资的发放上。“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要始终坚持阳光操作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机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建立严格规范、公平公正的工作程序,使用好我们的每一笔资金,发放好每一份物资,规范好我们的每一本台帐,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漏洞。
六、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关于队伍建设,市委书记郭华同志多次强调,无论是做经济工作,还是做社会工作,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许多工作都是事在人为。我想这句话用在民政工作上也很贴切。一个人的能力、素质、责任心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工作达到什么水平,就是一个能力素质的体现。要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才能使我们的队伍整体素质在新时期形势下不断提高,那么怎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呢? 一要把我们的基层队伍建设好。现在有一种现象,我们很多部门不是正三角形,而是倒三角形,机关人很多,基层人很少,作指示、发文件的人很多,抓落实的人很少。基层工作是民政工作的根本点。我们民政工作的力量在哪里?战役阵势应该往哪摆?我觉得应该摆在基层。搞好基层民政建设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一个关键点。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职能越来越多,面越来越广,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覆盖面也是有极限的,你超过这个极限工作肯定是有漏项。所以,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我们要思考一下,“十二五”期间,第一年干什么,第二年干什么,每个县(市)要考虑一下。如要创新工作,每年搞一个基层队伍建设年,附带一些基层队伍建设文件也是可以的。基层民政建设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基石。这个队伍稳定了,这个队伍坚强了,民政工作落实起来就更到位。上级的各项政策需要去落实,如果队伍建设不到位,何谈落实。所以,基层队伍是关键,要千方百计建设好,重视起来,培养好、使用好,确保基层队伍能力水平和素质达到新时期民政工作的要求,使基层民政工作整体水平有一个提高。
二要加强民政干部的能力建设。新时期民政工作需要去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新时期民政工作需要我们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我常说喜怒哀乐都事关政府形象的好与坏。所以,我们干部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也很重要。不仅要提高政策水平,也要提高业务能力,还要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特殊群体,他们和我们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希望民政工作要考虑得再细致一点,怎么样带着感情去做好民政工作,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感情融入到民政工作中去,把方方面面工作考虑周全。
三要加强作风建设。民政工作需要有扎实的作风,需要鞠躬尽瘁,需要倾听,需要深入基层。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像民政工作这样需要带着感情去做,民政工作需要在一个细小的地方去做一篇大文章,需要更扎实、更深入、更体贴,靠真情、靠真诚的言语去沟通。说一点我自身的感受,前些年我在县里工作,每年去走访慰问特困户都不带电视记者,因为要考虑到困难家庭的心理感受。总之,工作应该往细的方面去想,把工作做扎实一点。
七、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须完善措施,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工作有了目标、有了方向,也有了重点,完成这项工作的措施就至关重要。我完全赞同爱军局长讲话提出的具体工作措施,要不断增强落实工作措施的力度,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下面,我再着重强调几点。
(一)分管同志的必须重点抓。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必须时刻把民政工作挂在心上,民政工作事关群众的冷暖,应该始终当作你的一项重项工作,摆在日程。民政工作越来越重要,分管民政工作责任也越来越重大。
(二)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日程。民政工作一定要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要出台一个民政部门方面的意见办法,要上会研究,要出政策,要听到来自各方声音,必要的工作项要在电视台进行报道,在社会中形成为民服务的氛围。
(三)分管负责同志要当好民政局长的坚强后盾。我也一样,作为一位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为民政工作多呼吁,对民政工作发展给予支持,要说加强领导,我认为民政部门是最需要的。加强组织领导不光要自己重视,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党政主要领导重视,不断关注、支持、重视民政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