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稿
在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稿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取势、明道、优术”是推进战略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取势:“势”是大的发展趋势和各级政策导向。“势”往往无形,却规定了方向,顺势而上则事半功倍,逆势而动则事倍功半。明道:“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道是理论知识,“明道”就是加强理论知识研修。优术:“术”是能力,是知识、方法、策略和经验的集合体;“术”也是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优术”即不断提升能力。】结合“取势、明道、优术”的要求,重点强调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明确集团的政治责任、时代使命和历史坐标
202_年7月13日,潞安化工集团筹组以来,我们扛起政治责任,勇担历史使命,锚定时代坐标,集团各领域、各板块“立足价值、创新创造”,亮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山西化工转型蹚新路的旗舰劲旅重整行装、蓄势待发。
第一,以红色基因引领导航,坚决扛起“做强做优做大”的国企政治责任。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潞安化工集团脱胎于潞安矿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由潞安矿务局改制而来,潞安矿务局的前身是石圪节煤矿。回顾62年多的“潞安”发展史,甚至追溯到更远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始终是一个有着优良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的企业;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是我们的一贯信仰和不变追求。在推进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作为一个有着优良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的省属国企,更应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抓好自身发展,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国企“六种力量”,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作用。
第二,以全面转型劈波斩浪,坚定勇担“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历史使命。202_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作出了“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要指示。一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转型发展蹚新路作为工作指南和逻辑起点,全面实施“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在新起点上开创了新局面,在历史性赶考中交出了新答卷。特别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价值取向,开启新一轮省属国企专业化战略重组,催生了能源产业“双航母”和潞安化工集团等一批新兴产业旗舰企业。潞安化工集团作为全省化工领域整合重组的唯一国企平台,以潞安矿业集团煤化一体资产为基础,将陆续整合原阳煤集团、晋煤集团等省内优质化工资产,打造全省化工转型蹚新路的旗舰劲旅。
第三,以“三化一型”赋能续航,坚持锚定“化工旗舰劲旅”的时代坐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化工领域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楼阳生书记提出了高端化、市场化、差异化、环境友好型的“三化一型”发展定位,为全省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潞安化工集团筹组发展,明确提出“180怎么办”“化工产业链怎么串”“如何培育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三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为我们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三化一型”的发展定位和“三个重大战略性问题”,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潞安化工集团的特别关心和特殊关爱,是我们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化工旗舰劲旅的“时代坐标”。
企业筹组10个多月来,着眼“整合—联合—融合”,企业重组、管理重塑、价值重构等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一是坚持“改革要坚定,过程要平稳”总体要求,企业改革筹组进展超出预期。去年7月13日,潞安化工集团班子任命;8月新公司注册成立,11月26日正式揭牌;今年4月12日,华阳新材7家子公司的管理权移交。目前,按照筹组方案,进出涉改企业管理权全部移交,划入企业实现统一管理;产业研究总院、国控环球工程公司股权及资产无偿划转,潞安矿业集团整体下沉为潞安化工集团子公司,华阳新材相关股权及资产划转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前,筹组工作“蹄疾步稳”,达到了预期效果。本轮筹组完成后,集团资产总额将达到3300亿元以上。当前,筹组工作仍是“进行时”,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国资运营公司统一部署有序组织推进。未来,潞安化工集团在全省完成相关化工资产重整后,资产总额有望达到5000亿元以上,就资产规模而言,这在全国化工行业,绝对是第一梯队。大家知道,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两个央企重组后,资产上万亿,员工20万人,基本是我们的2倍。
二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改革取向,企业全面转型基础更加牢固。从产业现状看,我们初步构建了以现代化工为核心主导,以优势煤炭为原料保障,以新材料和清洁能源为战略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集化工技术研发、产品营销、工程总包、化工装备制造、运维服务、资本运营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应该说,重组后的潞安化工集团初步形成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优势叠加、效益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未来可期。
三是坚持“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改革要求,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整体向好。构建“三级管控→预算管理→精益运营→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的系统体系,有效保障了企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向好发展。重塑企业组织模式,基本完成总部“六定”改革,形成了“集团总部—事业部—子分公司”三级架构,集团总部为战略管控中心、事业部为利润中心、各级子分公司为成本控制中心;总部实现由运营型管理向“党建引领、战略决策、资本运营、管控服务”转变;市场技术部、信息化管理部、精益运营部等三部门部长岗位虚位以待,计划通过市场化选聘配置。重构企业价值体系,导入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以价值为“根”,以精益思想指导下的数字化管理为长远目标,落实两个“18字要求”,构建了自下而上的“算账”机制,建树了“价值成就你我”的核心理念。重塑企业管理流程,制定了集团“年度经营指标分解方案”“年度工资指标分解方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薪酬总额管理办法”,分类分级对经营指标、工资基数进行精准“切块”,实现薪酬和绩效的有效、及时、精准联动。
二、审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集团发展战略
“善战者,求之于势”。观大势,就是要洞察事物发展的主流方向和长远趋势。毛主席讲:“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山西转型综改新时期,身为国企领导干部,只有做好“桅杆上的瞭望者”,才能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山西改革转型大势、集团战略发展走势,才能对“时”与“势”保持清醒洞察。
(一)准确把握“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时空维度
第一,从“时间”维度上讲:纵观国际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全国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从山西看,我省正处于资源型经济从成熟期到衰退期的演变阶段,未来5—10年正是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潞安化工集团承载“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拥有了新的产业基础,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从“空间”维度上讲:当前,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上升。中央提出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企业战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我们要抢抓国家“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契机,立足山西———深度重组整合,建链补链强链;放眼全国———对接国家战略,跻身“头部企业”;走向世界———“一带一路”布局,抢占一席之地,在“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中部地区战略定位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清醒洞察“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机遇和挑战
洞察机遇和挑战,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领悟,要从中央、省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领悟,要从国家和我省“‘十四五’规划和202_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领悟。结合集团战略发展实际,重中之重是要把握“五大战略基点”,辩证分析、科学论证,谨慎决策,精准施策。
一是把握“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战略基点。我省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凝炼一流课题,搭建一流平台,创优一流环境,引育一流人才。对潞安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发挥好创新主体作用,把先进技术和一流人才团队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育,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把握“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基点。我省要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蓝色经济,推动基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对潞安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结合实际优化现有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化工产业、煤炭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效益化发展,在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领域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把握“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的战略基点。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推动国有企业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山西也作出了相关部署。对潞安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用好对标管理工具,坚持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以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为突破口,实现集团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四是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我省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做强产业链,做优供应链,推动我省更多产业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的中高端,更多技术、装备、材料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更好联通国内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对潞安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新发展格局带来的重大机遇,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研究市场、把握需求、优化供给,占领省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有效提高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
五是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基点。为实现202_年碳达峰、202_年碳中和目标,从国家到山西,都制定了“行动方案”,提出了具体要求,势必会影响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对潞安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潞安方案,跟踪、研发、推广碳减排相关技术,将碳基新材料作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三)科学理解“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战略构架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通过审视当前面临的形势,分析企业发展可依靠、可利用的条件和机会,“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10—15年,我们要沿着“进入新发展阶段锚定的国企改革发展的时代坐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指明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赋予的国企新的使命任务”,重点把握和坚持战略重组与价值增长并重的企业发展方针,把握和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行的产业方向,把握和坚持产业运营和资本运作并举的发展方略,把握和坚持资源保障与创新驱动并推的发展思路,把握和坚持数字建设和绿色发展并创的建设方针,把握和坚持企业做强做优与员工幸福安康并顾的发展宗旨,逐步培育形成“三化一型、一核两翼、以化统煤、技融双驱”的战略发展构架,全力打造全省化工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旗舰劲旅,奋力建设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化工集团。其中,“三化一型”是战略定位,“一核两翼”是产业体系,“以化统煤”是基础支撑,“技融双驱”是动力保障。
1.发展愿景:建设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化工集团
愿景,是企业的长期愿望和未来状况,是组织发展的蓝图,是企业存在的目的。
“建设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化工集团”的企业愿景,具有清晰、长期、持久等基本特征。我们推动战略发展的基本手段是清晰的、明确的,就是要以“创新”为长期动力,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持续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世界一流”的定位是一个长期目标,我们规划到202_年进入全国化工企业前25位,世界化工企业前60位,有5个以上的产品位居全球前三。我们的核心业务是持久的、稳定的,就是要以化工为核心和基础,向新材料、清洁能源延伸,“三大板块”互为依托、协同发展,构建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除“建设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化工集团”的企业愿景外,“十四五”战略发展的重点是“打造化工转型蹚新路的旗舰劲旅”。这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明确任务,也是实现企业愿景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更是集团“十四五”转型出雏形的题中之义。
2.战略定位:“三化一型”
“三化一型”是楼阳生书记对全省化工产业的发展定位。潞安化工集团作为全省化工领域整合重组的唯一国企平台,把“三化一型”作为战略定位,可以体现我们对化工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
——高端化:高科技支撑,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要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甚至是颠覆性技术。通过产业集群构建,使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关联耦合,循环利用,综合联动,推动产业走向高端,产品趋向终端。
——差异化:依托我省产业基础,发挥煤化工和焦化比较优势,发展沥青基碳纤维、特种石墨、高端合成蜡、全合成润滑油等碳基新材料,致力走出一条与大型石化路线差异化资源利用、差异化产品设计,同时又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道路。
——市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摒弃扎堆建设形成过剩的恶性循环,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理性规划,科学布局,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环境友好型: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强全过程控制管理,降低“三废”排放强度,提升“三废”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力度,实现源头控制、过程清洁和末端治理并重,不断提升产业环境友好度和安全生产水平。
在战略执行中,“三化一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产业链和产品的“高端化”是主攻方向,依托现代煤化工优势的“差异化”是发展路径,以真金白银论英雄的“市场化”是核心追求,“环境友好型”是基本要求。战略实施中,我们要立足实际、着眼大局、整体推进。
3.产业布局:“一核两翼”
重组后,我们的主要产业涵盖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煤炭、金融和研发创新等产业板块。在“一核两翼”的产业布局中,“一核”是化工,“两翼”是新材料和清洁能源;煤炭、研发创新、金融投资作为支撑板块,为“一核两翼”提供原料、营收利润、技术研发、投融资支撑。
从布局节奏看:“十四五”,化工要接替煤炭成为集团主要收入来源,凸显化工主业地位;围绕未来出行和绿色低碳,前瞻布局新材料产业;同时要跟踪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十五五”,新材料接棒化工,成为集团高质量转型新动力;依托化工进行产业延伸,重点发展工程塑料、可降解聚酯等新材料,未来出行和绿色低碳概念更为明显;开展清洁能源技术布局和产业研究,形成技术储备和名片效应。“十六五”,新材料、化工产业板块体量持续增长,清洁能源成为推进集团发展的另一引擎,生物能源和氢能重点发力,逐步形成规模化布局,承接绿色发展的国内外大势。
从发展阶段看:“十四五”以“做强”为主题,主要任务是“脱困攻坚”,通过重组整合、精益管理、存量做强,进一步凸显化工主业地位,率先实现“转型出雏形”。“十五五”以“做优”为主题,主要任务是“全面转型”,通过立足主业、创新引领,新材料成为增长极,“一核两翼”现雏形,全面实现转型。“十六五”以“做大”为主题,主要任务是“超越引领”,要把握减碳大势,培育新能源,实现“两翼齐兴、自成标杆”,高质量转型持续深化。
总体来看:“一核两翼”产业体系,符合省委省政府专业化战略重组的战略意图,符合我省化工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实际,符合现代企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市场规律。
三、聚焦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力方向和攻坚重点
当前,筹组发展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关键,提纲挈领精准破题是重点。这里,我给大家简要分析一下集团战略发展优劣势,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力的方向”“攻坚的重点”和“需要坚守的底线”进行重点梳理。
第一,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优势。
一是产业布局初现雏形。构建了“一核两翼”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更加归核聚焦。特别是化工产业板块,重组完成后,实物产能2800万吨以上,集团化工资产总量和占比大幅提升,产业链更完整,产品更多元,产业间耦合提升的空间更加广阔。
二是煤炭基础相对稳固。原潞安矿业集团主力矿井全部保留,华阳新材三座矿井划入,集团煤炭产能、产量与转型发展需要相匹配,先进产能占比84.8%,产能和营收均保持一定规模,业务相对成熟,盈利能力较好,转型“窗口期”内可为现有化工业务和未来新业务提供充足的原料支撑、现金流支撑和利润支撑。
三是科技创新优势集聚。公司拥有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产业技术研究总院,以及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是高端产品适度多元。潞安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使用铁基、钴基两种工艺进行煤基合成油的企业;是国内第一家采用自主专利技术生产高熔点费托蜡的企业;开发的高密度柴油、高热氧化安定性航空煤油性能优良,走在全国前列;开发的高粘度PAO是全球第一套以煤为基的特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全合成太行润滑油获得“军工三证”等等。
五是金融支撑布局合理。依托首都经济圈设立有瑞泰投资公司,依托长三角经济圈设立有上海投资公司,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有香港投资贸易公司和国际融资租赁(横琴)公司。重组完成后,将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精蜡、太行润滑油、煤婆科技三个子公司已纳入山西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第二,制约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短板”。
一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化工产业布局散乱、链条较短,产能和效益有待进一步释放;新材料和清洁能源尚处于培育初期;煤炭产业资源接替、矿井接替不容乐观,矿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二是专业化管理基础薄弱。重组后集团呈现出大区域跨度、大管理跨度的局面,对高效运行提出挑战。过往煤炭资源导向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与未来化工市场导向的精益管理模式存在落差,尚未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管理成本高企,运营效率较低。
三是干部能力素质有待提升。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干部。但一些干部市场意识、算账意识淡薄,缺乏精益思维,不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要;一些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存在知识落后、本领恐慌、能力不足,习惯用老办法对待新问题;一些干部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不会为,亟待进一步转变思想,锤炼本领。
四是高端核心人才缺乏。重组后,集团原有的人才体系、结构和素质已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从业人员总量大,但高端人才、高新技术、高技能人才短缺,尤其是现代煤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成熟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高级专家、行业领军人才奇缺,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矛盾突出,严重制约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
五是融合发展任重道远。重组后集团产业点多面广战线长,管理区域跨度大,人员多,文化差异大,能否拧成一股绳是企业改革重组面临的重大挑战。必须全面推行企业文化建设,打通“思想梗阻”,积极推进思想融合、文化融合、工作融合。
(一)着力破解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五大课题”
实践中,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诸多矛盾中,善于抓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中,善于抓主要方面。
一是整合重组、链式布局,破解“破局突围”课题。完成阳煤化工等相关资产战略重组,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继续推进省内优质化工资产重组整合;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通过资产整合、专业重组、产业耦合、存量盘活,实现链式布局和优化调整;不同层面推动混改,引进优质战投、积极股东,构筑以产业联盟和“链主”企业为主导,全要素集成、上下游融通的产业生态。
二是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破解“创新赋能”课题。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进口产品替代工程”,多措并举提升创新能力,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端效益产品,积极填补国内产业链高端空白,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规模化,实现由“生产服务型企业”向“技术输出型企业”转型。
三是市场导向、错位竞争,破解“差异发展”课题。以效益为中心,深挖产业链潜力,以高端润滑油、高密度军用燃料、相变储能材料等为重点,推动实施错位产品竞争,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以农业技术服务、煤化技术服务等为重点,推动实施错位服务竞争、错位商业模式竞争,实现“顺推”得势、“扭转”取势,以错位竞争赢得发展优势。
四是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破解“绿色环保”课题。坚持顶层设计,统筹煤炭生产、洗选加工、煤炭转化利用、化工产业发展全过程,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潞安方案,将碳基新材料作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五是开放协作、合作共赢,破解“借船出海”课题。遵循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结合自身产业布局、产品特点和战略方向,构建有利于整合行业资源的价值链、供应链;以技术、资本等要素为纽带,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寻求开放协作、合作共赢的新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力争实现与优势企业“抱团出海”,重点跟进哈萨克斯坦40万吨/年钴基费托蜡技术转让等项目。
(二)沉着应对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首场大考”
要以转型、管理、作风为重点,坚决打赢“三场战役”,推动转型破局,实现改革突围。
1.坚决打赢转型攻坚战
我们的“转型”,不仅仅是产业的转型,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要全面转型,企业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市场观念也要全面转型。竞争不同情弱者,市场不相信眼泪,消费者追求的是产品及消费体验,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切目标就是研发更贴近市场的产品、更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只有让消费者满意,企业才有前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攻坚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180脱困转型。潞安化工集团成立伊始,我们就举全集团之力,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反复测算精打细算,多次组织专题研讨和专家论证,寻求提质增效破解之策。目前已形成了基本思路和行动方案。一方面,立足当前,内部发力,充分利用BOO费用大幅降低的两年过渡期,通过采取8项综合性降本增效措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率。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外部借力,聚焦“六新”要求,通过引进国内化工领域一流合作伙伴生产可降解聚酯、引进焦炉煤气降低原料气成本等,进一步延链补链做优增量,实现借船出海。“十四五”末,把180项目打造成为碳基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一体化园区,实现转型升级。
二是统筹谋划全省化肥产业整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已经对省属化肥企业进行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估;下一步,将按照“整合提升一批、经营盘活一批、淘汰出清一批”的重组路径,分类、分步对有发展价值的省属化肥企业实施托管运营、整合重组。
三是蹄疾步稳推进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抓住“限塑令”和“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政策机遇和发展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稳妥推进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战略布局。
2.坚决打赢管理提升战
从大的方面讲,要深刻领会、全面理顺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两会一层”的关系,着眼未来、科学确定集团总部、事业部、子分公司“三级”的责权边界,强化统筹、贯通做好集团系列制度措施的制定出台。集团董事会要在履行好中长期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业绩考核权、薪酬管理权、职工工资分配管理权、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权等权力的基础上,加大授权放权力度,用好“一事一项”授权,确保相关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一是要提升管理的系统性。某种意义上讲,价值从流程中来。我们务必要坚持“流程围绕价值调整、工作围绕价值优化、业绩围绕价值评价”,持续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整体能力。
二是要提升管理的针对性。我们正在推进的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就是针对我们管理现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提升的过程。同时,我们还应该针对“形势的变化”进行优化调整。
3.坚决打赢作风持久战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战争年代,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集团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我们潞安化工的党员干部,务必要带头“起而行之”,“取势—明道—优术”、“领题—破题—答题”,努力做到“真实、诚实、踏实、务实、落实”,让“模范带头作用”看得见、摸得着。
(三)严防死守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底线红线”
经营企业一定要有底线思维、红线意识,要扎紧风控笼子,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监督为重点的严格内控制度,建好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责任网、反馈网、评价网、追责网,坚决防范和化解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合规风险、运营风险、廉洁风险等系列风险挑战。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需。相关责任部门要坚持未雨绸缪防风险、警钟常敲控风险、积极应对化风险,从思想、制度到措施层面构建起可预测、可规避、可控制的完整系统。
四、深化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
今年以来,我们在集团上下全面开启了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干部职工“以真金白银论英雄”的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一)立足“现实需求”,弄清“算账文化”是什么
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源于合理成熟的共同价值观。从履行国企责任、彰显市场价值、改善企业管理等方面看,更多是一次思维理念的提升、一次共同价值的培育、一次粗放管理的纠偏,也是实施精益管理的最佳“切入口”,更是“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重要载体。
第一,开启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是履行国企责任的需要。
第二,开启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是彰显市场价值的需要。
第三,开启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是改善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着眼“两级三层双维度”,分析“算账文化”干什么
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成于科学实用的方法论。当前,推行“算账文化”的重中之重是从“两级三层双维度”,贯通落实两个“18字要求”,推动思想观念转变、能力素质提升和方式方法改进,持续提升综合管理绩效。
——“两级”:“集团—事业部—生产经营单位”为一级,“生产经营单位—科室—队组”为一级。
——“三层”:每一级都有高层、中层、基层。每一级的高层都是引领价值创造的主体,每一级的中层都是管理价值创造的主体,每一级的基层都是实现价值创造的主体。
——“双维度”:即,思想和执行两个维度。从思想维度入手,着力解决推行“算账文化”的认识问题、素质问题和作风问题;从执行维度入手,着力解决推行“算账文化”的视角问题、方法问题和路径问题。
两个“18字要求”互相配合,相互辅助,分别作用于“思想”和“执行”两个维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两级三层”都需要遵循的行动准则。
从思想维度来讲:“讲政治”是站位问题,核心是与时俱进学思践悟新思想,围绕重要批示精神种好各自“责任田”。“观念新”是能力问题,重点是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认识清”是宗旨问题,关键是要落实好“企业发展是对职工权益最大维护”的理念。“站位准”是定位问题,核心要求是精准定位自己的岗位职责、精准识别自己的岗位价值,找准作用点、作用方向和作用大小。“作风硬”是执行问题,核心要求是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拧螺丝”的精神实现思想转型、作风转变。“干劲足”是氛围问题,主要任务是引导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组织起来”,形成万众齐心的磅礴伟力。
从执行维度来讲:“盘清账”是基础,核心是“厘清问题”。“两级三层”都要以价值为“根”,以“投入—产出”为纲,盘清手中资源,盘清肩上责任,盘清当下状态,盘清存在问题,盘清客户需求,盘清贡献价值。“责任明”是分工,核心是“人账对应”。“两级三层”都要明确职责,让每一笔“账”都与具体的“人”相匹配,让人和事联系起来、钱和人对应起来、投入和产出明晰起来,让每项资源投入是否创造价值一目了然。“找差距”是手段,核心是“全面对标”。“两级三层”,向内要进行队组对标、科室对标、业务单元间对标,向外要与先进单位要素对标,要横向对标找差距、纵向对标看变化,在对标中发现问题、查找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持续改进。“激励干”是要求,核心是“奖优罚劣”。“两级三层”都要找准比较“原点”,引进“平均先进定额”等可量化、可执行的管理指标体系,通过在“算账文化”上持续发力,提升价值创造的“加速度”,并按照资源投入的差别性结果,及时合理的奖惩兑现。“强执行”是关键,核心是“问题攻坚”。“两级三层”都要针对在盘账、明责、对标中发现的问题,打破批量和部门,及时进行综合研判,转化为一个又一个项目,组织一场又一场攻关,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并坚决避免“左手出成绩、右手出问题”。“增效益”是目的,关键是“价值提升”。“两级三层”都要树牢全员、全过程、全层级、全链条的“算账理念”,营造时时、处处、人人算账的“算账生态”,推动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
(三)突出“核心原则”,明确“算账文化”怎么干
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兴于坚如磐石的超强执行力。在树立正确价值观、掌握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全面准确贯彻“算账文化”,必须坚持以下“六个一”原则。
一是坚定一个“效益公式”。利润=收入-支出,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算账文化”的核心就是要追求利润。我们需要算的既有“支出账”,也有“收入账”,两者均适用于两个“18字要求”,并且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支出账”关注的是“单位成本”、是“投入—产出”。要科学支配好所有投入,最大限度解决现场问题,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同样,“收入端”也要落实两个“18字要求”,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
二是用好一组“运算法则”。以“利润=收入-支出”为基础,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公式的内涵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需要我们综合运算的公式。“两级三层”都要科学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让“算”更加轻松,让“账”更加明了。“加”,就是要增加产业耦合速度、增加高端产品种类、增加产品市场份额、增加整体销售收入;“减”,就是要实现落后产能减、无谓损耗减、生产成本减、不确定因素减;“乘”,就是依托技术创新、资本赋能,力争实现总体效益的指数级增长;“除”,就是要对标省国资运营公司下发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锚定资产负债率、资产证券化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指标,以实际工作促进分子、分母的动态调整,实现相关指标的持续优化。
三是建立一种“思维模式”。“两级三层”都要建立法人思维。具备法人资格的主体,要规范运行、履责到位,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去创造价值;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主体,要比照法人、模拟运行。模拟法人运行,要求各级中层懂政策、善经营、精专业,围绕“算账文化”进行定位、管理和服务。
四是把握一个“关键导向”。实施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重中之重是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向。我们要以问题为出发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有什么问题就综合研判什么问题、综合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
五是明确一个“执行标准”。在形成问题的基础上,要打破部门壁垒约束,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改变批量生产传统、改变传统组织构架,围绕客户需求和价值创造,按照“干前算定政策、干中算看变化、干后算要结果”的要求,征求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组成综合小组、开展综合研判、形成综合方案,并组织有效资源进行综合解决,避免“左手出成绩,右手出问题”。
六是坚持一组“算账底线”。价值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价值可以体现为客户价值、股东价值、员工价值、社会价值等。客户价值是基础,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股东价值追求的是有利润的可持续增长,竭泽而渔不应该成为追求的目标;员工价值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员工不幸福企业再大也没有意义;社会价值需要更为长远地考虑新发展理念等价值观,这也是国有企业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算账文化”要坚持“安全工作不走样、产品质量不下降、职工生活水平有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保障”。这也是我们执行“算账文化”需要坚守的底线。
通过落实“六个一”,“算账文化”要往深里走、实里走,要由“强制执行”向“自觉行动”转变、由“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转变、由“局部量变”向“整体质变”转变,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为迈向“精益思想指导下的数字化管理”的高级管理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五、发挥“党建+文化”对价值重构的独特作用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来讲,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对于价值创造尤其不可或缺。
(一)畅通党建工作创造价值的新路径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从集团层面讲,集团党委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省委系列决策部署,把种好“责任田”、提升“六种能力”、“以真金白银论英雄”等作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重要体现。从基层党组织层面讲,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把党建融入企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各环节、各方面,真正为企业生产经营、改革转型赋能。
一是要深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党的光辉历史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改革转型发展的磅礴动力,使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成为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成为推进自我革命、实现自我提高的过程。二是广泛凝聚“价值创造”的精神力量。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要务,顺应时代,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以走心入脑接地气的党建工作,让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心齐气顺有干劲,推动高质量高速度改革转型发展。三是大力实施“党建+”工程。要融入企业中心,引导党员聚焦企业脱困转型、改革攻坚、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提升等重点任务,以党员先锋团队为依托,引领党员攻坚克难、担当奉献、创—36—先争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彰显价值。
(二)打造企业文化弘扬价值的新体系
目前,集团层面正在进行“企业文化体系”重塑。新体系最典型的特征是,尊重价值创造、弘扬价值创造、推崇价值创造。
——核心价值观:价值成就你我第一层含义,从企业的角度讲,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独立主体,必须遵循市场规则、平等参与竞争,在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中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此,无论是集团层面、事业部、子分公司,还是各级机关部门,必须回归商业的本质、回归企业的本质,时时处处人人算好“投入—产出”账,在成就“客户”的同时成就“自己”。过去,我们是以大小论英雄,过度追求速度和规模;今后,我们要以结果论英雄,重点强调质量和效益。
第二层含义,从员工层面讲,每个人都要树立“工资是挣回来的”理念,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创造利润为目标追求,牢记“你的工资从企业利润中来、你的工资从工作绩效中来、你的工资从职业精神中来、你的工资从卓越的工作方法中来、你的工资从高尚品德中来、你的工资从优质服务中来”,在贡献自身价值的同时成就“自己”。
——企业使命:化成价值创造工于品质生活
化成价值创造,就是坚持市场导向,聚焦主责主业,重塑价值链条,回归企业本质,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不断增强价值理念、关注价值发现、注重投入产出,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创造价值。
工于品质生活,就是聚焦绿色能源,供给优质产品,赋能品质生活,以“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以“为民精神”服务社会大众,以“共赢精神”造福企业员工,让产品终于品质,让服务融入生活。
———企业精神:艰苦奋斗博采众长共筑卓越
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是潞安的“传家宝”。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所以,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必须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博采众长。我们的愿景是“建设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化工集团”,这就要求我们放眼世界,对标一流企业,兼容并蓄、集成提升,持续推动机制创新和管理优化。
共筑卓越。追求卓越是潞安的宝贵品质,共筑卓越体现了我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最高层次的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集团“文化体系”形成后,相关责任部门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运行机制,把文化建设责任化、流程化、制度化,促进企业文化体系快速实施、有效落地。特别是针对改革重组的特殊时期,要充分尊重各企业自身特点,建立针对性管理制度,将文化体系融入日常工作,努力营造“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浓厚氛围。
我们所拥有的红色传承,不仅代表着厚重的过去、辉煌的现在,更预示着光明的未来;我们所执着的转型梦想,不光承载着一份责任、一项使命,更标志着一个崭新的起点。站在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时空交汇点上,让我们根植“价值成就你我”的核心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价值、创新创造,全面开启打造化工转型发展蹚新路旗舰劲旅的新征程,为建设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化工集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在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选)
领导阶层必看-企业战略-大整合、大战略、大发展 作者:郎庆田各位代表:
在全公司上下深入开展向建企五十周年献礼活动,干事创业、科学发展,朝着建设百亿企业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中国工会章程》规定,集团公司党委研究决定召开集团公司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和二届一次工会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紧密围绕大整合、大战略、大发展的主题,审议听取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工会的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以及厂务公开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的报告;讨论修改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改制方案;选举集团公司职工董事、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以及职代会五个专门工作委员会,选举集团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平等协商委员会职工代表,通过为建设大企业集团建功立业倡议书。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顺应时代潮流,确立新的发展战略,高扬发展的旗帜、唱响发展的旋律,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同心同德、建功立业,把我们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推向一个全新的层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整合”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突出特征,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矿集团面临着新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必须对企业改革发展进行理性而科学的审视研究,因势利导、以图作为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汹涌澎湃,大整合、大重组成为世界经济最鲜明、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重新洗牌、全景式整合的时代。
1、多向度--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系统将发生全面深刻、多方向和多角度的重组调整。一是产业资源大重组。目前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组,其规模之大、领域之广、行业之多、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国内煤炭行业集中化的发展,势头强劲。二是产权结构大调整。着眼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根本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这十六字成为现代产权制度的变革方向;股份制作为国有经济主要实现形式的地位确立,使国有经济混合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三是企业体制大变革。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国企改革进入了新一轮“深度改革”阶段,国企将迎来以“两个置换”为核心内容、以大企业建设为重点的新一轮改制高潮。国企数量会减少,但大企业会更大、更强、更多。四是人力资本大流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世界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扩大,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能力导向”成为一种潮流。哪里有适宜人才生存的环境,哪里就能成为人才聚集与人才共舞的中心。五是政府职能大转变。新一届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经济政策越来越理性科学,调控方法越来越灵活务实。7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了打造法治政府的十年远征,也标志着从传统“统治型政府”模式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加速转变,预示着我们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更规范。
2、快速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资源稀缺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各类资源整合势头迅猛,“从观念到现金流”的转变过程越来越短,谁对社会资源的组合、利用和转换效率高、速度快,谁就是赢家。企业进入了一个加速优胜劣汰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国内的“跑马圈地”愈演愈烈、大基地、大集团建设加速启动。
3、大跨度--产品、服务,尤其是资本,通过贸易和投资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各类产业在国际、省际、行业内外的转移波澜壮阔。有远见的境外战略投资者迅速介入中国市场,像法国电力、英国等国际能源巨头正在大力推介对中国能源市场的一揽子计划。跨国公司的投资由原来的合资正转为以独资和并购为主的运作方式,国内市场将成为中外资企业短兵相接的主战场。企业和企业集团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市场化--整合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展开。其一,市场主体的定位、职能更加明确。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为此,国家集中力量向计划经济核心部分的四个方面发起主攻:“大力推进国有垄断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国有金融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城乡分割格局”,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市场体系发育、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改善宏观市场环境。从4月份开始的宏观调控,中央政府以经济政策为主,着眼“软着陆”,运用“点刹车”,打出的是以经济手段为主、兼用法律、行政力量的“组合拳”,成效显著。其二,资源整合中产权联结和市场运作特征更加突出。
第三篇:在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在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领导阶层必看-企业战略-大整合、大战略、大发展
作者:郎庆田
各位代表:
在全公司上下深入开展向建企五十周年献礼活动,干事创业、科学发展,朝着建设百亿企业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中国工会章程》规定,集团公司党委研究决定召开集团公司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和二届一次工会代表大会。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紧密围绕大整合、大战略、大发展的主题,审议听取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工会的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以及厂务公开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的报告;讨论修改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改制方案;选举集团公司职工董事、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以及职代会五个专门工作委员会,选举集团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平等协商委员会职工代表,通过为建设大企业集团建功立业倡议书。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顺应时代潮流,确立新的发展战略,高扬发展的旗帜、唱响发展的旋律,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同心同德、建功立业,把我们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推向一个全新的层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整合”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突出特征,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矿集团面临着新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必须对企业改革发展进行理性而科学的审视研究,因势利导、以图作为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汹涌澎湃,大整合、大重组成为世界经济最鲜明、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重新洗牌、全景式整合的时代。
1、多向度--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系统将发生全面深刻、多方向和多角度的重组调整。
一是产业资源大重组。目前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组,其规模之大、领域之广、行业之多、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国内煤炭行业集中化的发展,势头强劲。
二是产权结构大调整。着眼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根本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这十六字成为现代产权制度的变革方向;股份制作为国有经济主要实现形式的地位确立,使国有经济混合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
三是企业体制大变革。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国企改革进入了新一轮“深度改革”阶段,国企将迎来以“两个置换”为核心内容、以大企业建设为重点的新一轮改制高潮。国企数量会减少,但大企业会更大、更强、更多。四是人力资本大流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世界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扩大,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能力导向”成为一种潮流。哪里有适宜人才生存的环境,哪里就能成为人才聚集与人才共舞的中心。五是政府职能大转变。新一届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经济政策越来越理性科学,调控方法越来越灵活务实。7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了打造法治政府的十年远征,也标志着从传统“统治型政府”模式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加速转变,预示着我们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更规范。
2、快速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资源稀缺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各类资源整合势头迅猛,“从观念到现金流”的转变过程越来越短,谁对社会资源的组合、利用和转换效率高、速度快,谁就是赢家。企业进入了一个加速优胜劣汰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国内的“跑马圈地”愈演愈烈、大基地、大集团建设加速启动。
3、大跨度--产品、服务,尤其是资本,通过贸易和投资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各类产业在国际、省际、行业内外的转移波澜壮阔。有远见的境外战略投资者迅速介入中国市场,像法国电力、英国等国际能源巨头正在大力推介对中国能源市场的一揽子计划。跨国公司的投资由原来的合资正转为以独资和并购为主的运作方式,国内市场将成为中外资企业短兵相接的主战场。企业和企业集团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市场化--整合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展开。
其一,市场主体的定位、职能更加明确。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为此,国家集中力量向计划经济核心部分的四个方面发起主攻:“大力推进国有垄断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国有金融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城乡分割格局”,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市场体系发育、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改善宏观市场环境。从4月份开始的宏观调控,中央政府以经济政策为主,着眼“软着陆”,运用“点刹车”,打出的是以经济手段为主、兼用法律、行政力量的“组合拳”,成效显著。
其二,资源整合中产权联结和市场运作特征更加突出。近期,煤炭行业内,与国际矿业巨头联合组建的中国最大的焦化生产企业--中国北方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第一个大型中外合资股份制煤炭企业--河南龙宇能源股份公司,都是以产权为纽带、通过
市场化运作实现的;同样,在煤炭大基地和大集团建设中,国家也“大力支持通过改组、联合、兼并、控股或参股等市场方式,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优势的大型和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
继202_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我国已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所谓关键时期,就是实现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跨越的特定时期,就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时期,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我们渡过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国经济发展更趋科学理性。世界经济继续复苏,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宽松有利,经济景气指数继续看好;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经济较快增长的惯性仍将持续;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企改革的政策能量将得到充分释放;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初期,开始大规模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煤炭作为最可靠、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地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动摇。预计21世纪上半叶,化石能源在世界仍将占主要地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到202_年仍将保持在65左右。煤炭产品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必将对我国煤炭工业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关键时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深化改革触及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世界经济联系空前密切,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已由以前的资金短缺约束转变为资源、市场、环境和国际竞争的约束。这一时期,保持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大、深化改革的阻力增加、扩大开放的风险更大、资源环境的制约趋紧、维护稳定的任务艰巨。从行业层面看,当前煤炭经济形势的好转,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市场需求的拉动,并不完全是行业自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果。整体而言,煤炭行业发展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客观自然条件的约束与历史沉淀的体制性、结构性、机制性障碍相互交织,严重影响煤炭经济运行质量,制约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低、环境压力日益凸现、安全供应能力差、负担沉重、价格不合理等。新矿集团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己经站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同时也处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上。主要标志是:通过模拟市场机制,强化竞争理念,企业经营管理得到全面改造升级;通过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关闭破产、社会职能剥离,企业产权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运行实现了由跌入低谷、步履维艰,到效益快速攀升、整体呈现良性运营的转变;工作重心实现了由摆脱生存危机到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做强做大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了由量变积累到质变回报的转变。继202_年跻身全国煤炭工业100强第九位之后,202_年跃升为第八位;在国家统计局按照新的划型标准划分的大型工业企业名单中,202_年新矿集团列第174位,202_年列163位。这既表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也预示着更高水平的发展。
一个企业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关键时期的新矿集团面临着两大关键任务:
一是通过战略实施、产业整合培育,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加快体制创新,激发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两大任务所以关键,是因为关系新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新矿未来的兴衰存亡。我们的事业半径正在悄悄扩大,我们的生活己经无法继续局限于眼前的区域。我们仍在负重爬坡,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我们更需艰苦创业。
1、落后注定要落伍--我们必须打破陈旧过时和影响发展的障碍。作为一家资源型老国有企业,我们与行业内的其它优强企业相比,优势并不显著。从产业上看,老区煤炭资源大幅衰减,新近占有的煤炭资源大多还未开发利用;非煤产业关联度、集中度、竞争力低的问题仍然突出。从体制上看,虽然有了多种产权形式,但产权关系尚未理顺,在集团公司层面仍是“一股独大”;虽然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但没有进行现代公司化改造,在管理、组织、经营方式上基本仍是“穿新鞋走老路”;人员众多与人才匮乏并存,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企业虽有强烈的发展要求,但旧有体制影响了能量的释放。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看,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观念在少数干部职工头脑中仍根深蒂固。诸如,日子一好过,就流露出小富即安、小成则满、沾沾自喜的心态;形势一好转,便讲究形式、追求豪华、铺张浪费。思想的先进是本质的先进,观念的落后是根本的落后。国企的架子、官商的心态、计划经济的思想、小农经济的意识,是做不了新企业的。
2、短视注定要短命--我们必须制定完善适应时代潮流和保证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兵家胜负在于运筹帷幄,企业兴衰在于经营战略。在全面市场化、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中,谋定而后动,成功的概率才会大大增加。一个企业的成功,除了勇敢和坚定外,更需要方向,就是说要做对路的事,而不仅仅是把某事做对。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南辕北辙;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命运。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要取得更快、更好、更大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企业发展战略的引领。我们原先的战略规划己经不能适应目前发展的需要,战略管理上的短视和战略思路的不明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为此,我们必须瞄准“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国际化的大企业集团”目标,对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判断,为企业发展找到正确位置,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研究完善企业改革发展战略以致力于整体上的战略制胜,从而走出符合新矿实际、具有新矿特色的发展道路。
没有人能拯救我们,只有靠我们自己。
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树立加速发展、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要有大远见。过去,我们习惯根据今天的情况决定明天干什么,现在,必须首先判断明天将要发生什么变化,然后由此决定今天干什么。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志存高远,增强把握历史、驾驭全局、开辟未来的战略素质,必须站到经营新矿、发展新矿、做大新矿、做强新矿的高度,在市场竞争中深化对企业改革发展矛盾、问题的认识,关注和研究企业改革发展的演变及其规律。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战略安排必须涉及经营危机管理和战略防败管理,既要有指标做大做强的创新计划,也要有企业做活做久的战略引领。
2、要有大胸怀。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从社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上定位,让头脑从封闭体系和陈规陋习中跳出来,从更宽广的坐标体系上谋划企业未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与国内外大公司进行各个层面的合作与竞争,在真诚合作中互利双赢,在取长补短中国共产党同提高;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省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紧密结合新矿实际,突破观念束缚、条件制约和方法局限,提升企业经济规模,增强企业成长活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3、要负大责任。一是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企业才有持续、健康的发展。二是职工要增强企业责任感,在推动新矿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经济利益。三是企业要增强职工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提高广大员工的生活水准。三个增强最本质的在加快企业发展。发展就是一切,发展决定一切。
二、大整合需要大战略,抓住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对企业改革发展作出战略设计,是我们打造国际化大集团,建设百年新矿的关键和决定企业未来前景的依托从去年10月份开始,集团公司与有关研究机构历经九个月的时间研制完成了《新矿集团改革发展战略规划》,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重组整合的时代潮流,解决企业的产业思路和体制问题,以增强战略制胜能力。在此,我想着重作这样几点说明:
(一)战略规划要点
按照“细排五年,粗排十年,十五年看轮廓”的指导思想,新的改革发展战略规划以“十五”为基础,按15年编制。总体上主要回答了这样三个问题:
1、新矿的产业是什么?
主要从产业发展的结构与区域布局上来看:───“1382”的产业结构布局。即:“1个基础产业,3个支柱产业,8个支持产业,2个后续产业”。基础产业是煤炭产业;支柱产业是电力、化工和建材;支持产业是物流贸易、机械制造、轻纺加工、冶金、制药、林纸产业、地下气化和高效农业;后续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和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按照这一布局重点打造煤炭-电力、煤炭-选煤加工-焦化、盐矿-盐化工、煤炭-间接液化、煤炭生产-选煤加工-新兴建材-建筑房地产等5大产业链。
───四大工业园区为骨干的产业区域布局。规划期内,重点发展新汶、莱芜、大汶口和巨野四大工业园区,并根据各园区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使之各具特色。随着新产业区域的开发,加快建设济阳-聊城工
业带。走出省外、跨出国门,加大异地办矿的力度,要适时加快省外煤化基地的开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再形成若干工业园区,不断拓展区域化产业发展的承接平台。
2、新矿的体制如何改?体制创新在企业创新中是第一位的。体制创新也是我们改革发展战略的重点和难点,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体制变革主要涉及企业产权结构、总部职能、法人治理和组织架构,最核心的是产权制度。主要构想是:
───产权结构多元化。就是对企业各类产业的产权进行全方位的优化重组,最大限度地释放效能、保值增值。产权结构优化重组的原则是:既有利于企业的充分市场竞争,又有利于企业的广泛合作;既有利于集聚资源,又有利于分散风险;既适合现实利益,又有利于长远发展。优化重组的方向是:国有股份逐步减持,内部核心层、骨干层和员工以及战略投资者的比例逐步增加,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优化重组的方式是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即增强市场经济和企业主体意识,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概念去做企业。“减法”即有选择、按比例地减持各类产业中的国有股份,有的产业可以减至零股份。按照规划将分别对基础、支柱、支持产业做出相应的产权安排,大力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情况、有选择地确定在二、三级公司产权的进退,并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经营者持股、职工持股和公司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权属单位产权的混合多元。“除法”即关闭破产矿井按政策分离;普通教育和离退休管理机构向当地政府移交,医疗卫生机构本着“着眼壮大、改制分离、逐步民营”的总体思路进行改制剥离,成熟一个,分离一个。同时做好职工的身份置换工作。“乘法”即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联动运作,发挥“乘数效应”。当前的重点是做好“减法”和“除法”。对于关联交易企业,在坚持产权纽带常规思路的基础上,探索更高强度的利益捆绑,实现价值链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需要指出的是,近期内争取实施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方案,在集团层面上仍为国有股占100,但这是走向企业整体产权多元化的过渡阶段和必要举措。因为,在内部资源重组未完成之前,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只是“一厢情愿”。因此,在战略规划期内,我们还面临着二次改制与三次改制的问题。
───总部职能简单化。集团总部作为神经中枢,其战略职能定位是:战略管理决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和监督考核中心。换句话说,总部机关将来要更多地研究如何规划发展、如何讲求投资回报,至于执行和操作层的事情原则上不再研究。这将意味着,总部机构更加精干,复合型人才增加、专业化人才精干,致力打造职能综合化、效率化的总部机关。
───治人治理规范化。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者必须对出资人负责,二是要使出资者的资本不断地保值增值,赢得利润和效益。实施产权多元改造后的新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约束力增强,企业风险控制的增强,能较好地使所有者、经营者、监督者的责、权、利相统一,提高决策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新矿集团未来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由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经营层四部分构成。在董事会人员的配置中,既有代表国家的,另外还有代表职工和战略投资者的,这将保证决策的集思广益和权力的相互制约。同时,也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铺平了道路。
───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此次战略组织设计,按照“尊重现实,着眼未来,有利发展”的原则,着眼于调整和改进集团的组织架构,改革集团管理模式,实现从“经营重心下移到管理重心下移”的转变。总体上仍实施母子公司组织体制,在母公司之下,采取“战略经营单位”的组织架构,即由总部-战略经营单位-生产企业三个功能层次构成,母公司只管到“战略经营单位”。在集团公司内部形成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战略协同体。战略经营单位为重要的副中枢,是效益中心、经营管理中心;生产企业是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同时,通过从战略、资产、人事、财务、审计、信息管理等方面对母子公司的责、权、利进行合理界定,保障母子公司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良性运行。
3、新矿的明天怎么样?
按照战略设计,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预测展望企业的发展前景:
--在今年实现百亿目标的基础上,经过六年努力,到202_年企业总收入达到150亿元--那时,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结构进一步提升,制度创新迈出实质性步伐,企业各项工作更加充满活力。
--再经过五年的顽强奋斗,当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我们将与3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共领风光--那时,我们的产业投入已经进入整体收获期,“煤、电、化、建”的主体产业格局优势凸现;产权结构更加合理,企业体制更加规范,企业各项工作运行更加高效,职工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员工的企业和职业自豪感、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形象显著提升。
--经过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创新拼搏,当“重要战略机遇期”末、企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我们将初步建成“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国际化的能化大集团”,实现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那时,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企业改革和制度建设会进一步完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在煤炭行业中,综合实力始终保持在前10名,非煤收入达到集团总收入的60%以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成为资源枯竭企业产业转移的典范、拉动鲁西和山东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极、带动地方工业腾飞的加速器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力军。
总之,在战略规划期内,通过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企业内部改革、与国际经济接轨为导向的企业制度建设、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主导的竞争力建设,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际的发展,未来的新矿应是一个科技新矿、人文新矿、环保新矿、平安新矿;应是一个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矿。
(二)战略实施思路
战略实施的主要思路是“进退同时,重组上市,精干高效,做强做大”。
1、进退同时--这是推进结构调整的高效操作方式和应对发展机遇的现实选择。所谓“进”,就是建设新项目、进入新领域,培育新的产业优势;推进有潜力老项目的技改上规模,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所谓“退”,主要是指关闭破产、社会职能移交、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国有股减持以及相关的职工身份置换等。同时也要退出历史上集团公司参与的一些没有成长潜力的项目。正如国际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所讲的,“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进和退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进和退都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在“进”和“退”上,我们不选择先“退”后“进”或先“进”后“退”,而是选择二者同时进行,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其一,进退同时,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前改革发展的机遇,有利于使利好形势、国家政策和自身努力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成本,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其二,进退同时,可以做到“改制、上市”两不误。先局部改制、切块上市,后整体改制、整体上市,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职工根本利益的最大化要求。
其三,进退同时,能够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通过发展进一步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发展让职工看到更大的希望,进一步促进发展。在具体操作上,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稳妥进行,“进而有为,退而有序。”
2、重组上市--这是推进经营创新、实现跨跃发展的必由途径。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是不能离开资本市场的。尽快启动煤炭主业部分优质资产的上市工作,是新矿集团发展壮大的应有之义。一是可以抓住有机时机,实现资本扩张的战略性跨越。目前,上市煤企业绩全线上升,成为“热点板块”,这是煤企上市的最佳时期。
二是可以改善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负债。战略规划期内,我们的项目建设投资将达到460亿元,当前我们的资产负债己达到70以上,如果再主要靠贷款搞建设,企业将不堪重负。上市融资,用股民的钱,办自己的事,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负债压力。
三是可以加快企业经济的腾飞。在资本市场搏击风云,不仅增加了融资渠道,还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产业发展和资本运营联动运作,相互促进。通过上市融回的资金可发挥财务杠杆的放大作用,与积极争取国家资本金支持,以及注重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引进战略投资者相结合,建设新项目,扩张新资源,使主业竞争优势更加突出,核心竞争力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延伸、凝聚和发展;相关多元化产业更加壮大,低成本扩张能力也会更加强大。四是有利于培养诚信理念,推进管理升级。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和外部监督机制,将会使企业按照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来增强规范意识,推进股权结构、经营管理、金融运作、资本运作形式的国际化,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改制与上市创造必要条件。首次上市后,不断增资扩股,不断回购具有成长潜力的新项目,不断融回建设资金,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企业整体改制上市。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上市之后更要注重产业经营的坚实与稳健。处理好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毕竟企业应主要致力于搞实业经济,进入股市乃至委托理财只能是对主业的补充,资本市场的风险是不能不防的。
3、精干高效--这是企业管理和组织运行效率的总体目标。管理简单化、组织扁平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普遍趋势。在新矿的体制变革中,我们必须化繁为简,追求管理简单化,做到精简、简明、简练。要一切以效率和效果为出发点,立足实际,摒弃浮华和繁杂的形式。要根据产业发展和产权变革,动态优化组织结构,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努力实现管理扁平化,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部门职能来建立机构,流程必须以顾客需要或市场导向为基础。必须致力于加大管理跨度,精减富余人员,优化业务流程,下移管理重心,快捷传递信息,敏捷应对市场,改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节约交易费用,提高运作效率。
4、做大做强--这是产业发展和企业素质的最终着眼点。
一是把企业规模做大。作为资源型企业,要建设大集团,必定要走扩张之路,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大的经济资源的聚集体。不能尽快地将规模做大,形成一个强势产业集群,就失去了做强的机会。
二是把企业素质做强。建设大集团,要内强外扩,内强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就失去了持续做大的依托。市场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经济力,但内涵是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体制上要尽快与国际接轨,在管理上不断优化升级,不断增强资源聚合能力、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形成强势的企业竞争力,影响、辐射、带动目标区域经济的协调、跨越发展。
(三)需要把握的三个问题
1、产业结构上的相关性。企业要持久地生存发展,就要做它最擅长的。企业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在拥有的资源要素、产业链条的基础之上。综观国内外企业,但凡能够做大做强的,没有一个不是靠自己的主业打拼起来的,否则,就会使资源的配置和业务结构失去“主心骨”,造成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的不合理,这种业务结构己被证明很少能获得成功。为此,我们必须注重相关性,优化我们的产业链条,提高各优质产业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注重相关性,就是注重非煤产业与煤(矿)业的相关性。煤(矿)业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要站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制高点上,主要以煤炭资源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资本运营为手段,把资本投向主业的上下游产业,投向那些自己有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产业,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根据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和要求,扎扎实实去做,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全。把经济发展的触角深深扎入新矿集团最优良的区域和最肥沃的土壤之中,形成颇具新矿特色的根系经济群,使新矿的经济之树具有更深密、更发达的根系,以吸取更充足、更有效的养分,长出更挺拔的躯干、更浓郁的绿叶,结出更丰盈的果实。
2、产权创新上的混合性。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也是当前国企制度创新的核心。企业制度创新,最关键的股权多元。国有企业产权一元化永远解决不了行政干预的问题,民营企业产权一元化就永远解决不了家族血缘的干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除特殊垄断行业,绝大多数改成股权多元化社会化公司,打破原先的单一性、封闭性和凝滞性。股份制相对于其他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组织形式而言,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高的经营效率。因此,我们在企业体制创新和新项目建设中,按照“产权清晰、结构合理、有效流动”的原则,股权成份要多样,尽可能吸收各种经济成份的投资主体;股权结构要合理,既不能搞成“一股独大”,也不能搞成“众人均股”;股权设置要开放,有选择地吸纳国际资本入股企业,有效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并为今后的国际融资做好铺垫;新上项目全部实行股权结构多元化,真正建立产权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的企业制度。
3、战略实施上的阶段性。战略制定讲究前瞻性,战略实施侧重实效性。新矿集团改革发展战略,无论是产业战略,还是体制战略,都是分步实施,不是一步到位的。究其原因:一是由战略实施的系统性决定的。战略实施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涵盖了战略实施各要素的不断完善和综合协调,试图一步到位的想法是幼稚和不现实的。二是由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的。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投放、资源开发、管理优化、人才使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积累,需要经过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三是由体制创新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体制改革是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现成的东西可遵循,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提炼、完善、提高。新矿集团急需彻底、迅速地改革其产权制度,但是,历史地看,不是所有的权属企业都能够按照一个时间表,限时限刻地完成。而且,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比国有控股的改制在政策上更难把握,在操作上涉及的问题更多。国企改革不是“休克疗法”,只能是“改革成本分期支付,集中矛盾分散处理”。体制改革事实上是多方利益“博奕”的过程。在战略实施中,我们既要大胆设计,又要小心求证;既要不断创新,又要稳步实施。抓住关键环节,不断有所突破。
三、适应大整合的形势变化,围绕大战略的实施,全面强化改革发展的主体、动力和环境保障系统,推进企业大发展,争得主动、赢得竞争
1、突出大发展的主体。市场竞争的胜败根本上取决于人,人是一个企业竞争致胜的主体因素,只有广泛激发和调动职工群众支持、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更是主体中的主体。我们所说的人才,不仅包括企业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等高层次人才,也包括高级技工、技师等“能工巧匠”,还包括广大埋头苦干、忠于职守的普通员工。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广大职工特别是各类人才的作用,应当注意把握这样几点:
--以人为本:就是要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一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企业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职工群众的需求,尊重和保障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和文化权益。二是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有效阵地和渠道、形式,加大对员工思想、道德、文化、业务、技能的培训提升,锻造一支思想解放、忠诚企业、热爱岗位、顾全大局、甘于奉献、长于学习、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三是创造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要在全公司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营造人尽其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聪明才智。
--唯才是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企业只有拥有了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此,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新的人才观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选用、流动、激励、保障机制,把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要面向社会,广纳贤士,对吸引来的各类人才,要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对稳定现有人才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全面考虑,整体部署。要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服务上,把营造环境、优化环境作为服务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他们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努力营造出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鼓励人才想事、干事、成事的环境和氛围。二是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高级技工。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分配杠杆,鼓励职工岗位成材,应对新一轮的发展和竞争。各单位必须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下大力气开展技工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通过重奖技术比武状元、生产能手的办法,激励更多的职工自觉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水平。根据目前情况,我们要逐步着手建立职工技术人才库、创新成果资源库和职工素质档案库,引入科学手段,培养知识新、素质高、点子多、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为企业科技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2、增强大发展的动力。按照新的发展战略设计,培育形成“1382”的产业体系,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永远都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动力之源。实施技术创新的总体方向是:按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遵循新的发展规划的战略设计,重组改造传统产业体系,加速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培育核心竞争能力,走出一条具有新矿特色的老国有煤炭企业做大做强之路。重点把握好这样几点:
第一,技术创新的活力在机制。能否使科技与经济互动发展,使人才与产业双赢聚集,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首先要促进结合,实施“借脑工程”,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面向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利用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要以“煤、电、化、建”产业体系的完善为载体,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实体,实现产学研的直接结合。要从新汶这一老矿区的实际出发,以项目课题为纽带,组织产学研共同攻关,解决制约企业生产、安全、经营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各级领导干部是实施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企业发展的领路人,要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自身才干,推动企业企业技术进步。
第二,技术创新的支点在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并注意进行多方联动,实现优势集成。要通过加强预算,搞好宏观引导,适当提高科技费用额度,特别是在煤炭安全生产和主导新产品的研发方面加大力度;要鼓励和支持各基层成员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如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资产重组,争取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利用境外资金等;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的科技减免税政策,弥补自身资金不足的问题,不断开拓和加大技术创新的领域与力度。
第三,技术创新的重心在产业。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培育做强新的产业体系,必须跳出传统煤炭企业的惯性思维,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指导思想,把增强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摆在产业发展的优先位置。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创新、加强集成”的原则,以重大高技术引入为依托,以加快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突破口,把利用高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作为重要任务,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营造大发展的环境。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有利发展之举,善谋有利发展之策,多做有利发展之事,用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业绩、建设企业文化的具体成果、满足职工物质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行动,为集团公司实施大战略、谋求大发展搭建良好的环境平台。
──党的建设要在改革发展中突出先进性。各级党组织要着眼办好新矿集团的事情,站在有利于活跃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推进发展战略实施为目标,以发展的眼光、变化的观念和创新的勇气来思考布局党建工作,确定开放的党建工作目标,推进体现时代要求、富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工程,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提升党员发挥作用的层次,注重在体制改革、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扩展党的活动空间,真正贴近职工群众,扩大群众基础,提高影响力和带动力;三是创新活动形式。适应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党员活动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增强活动感染力、渗透力。要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星级牌“三创建”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要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坚持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管理人员选聘(任)和管理考核机制,使班子结构最优化、配置最合理、效能最大化,努力建设学习、创新、团结、清廉“四型”领导班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两个务必”,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想事、干事、成事。
──文化建设要立足提升企业经济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要坚持以文化力提升经济力、摆正企业经营之“道”,发挥企业精神“魂”的作用,加强企业形象“形”的辐射,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用无形资产增值有形资产。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刚性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增强执行制度的软性约束力,促进企业管理升级。要以导入企业识别系统为契机,坚持企业形象导入的实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三化”原则,注重优化企业形象和规范职工行为,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流程再造,实施细胞渗透、温暖帮扶、目标激励、标杆示范、发展助推“五大工程”,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一致,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
──在企业加快发展中保持稳定。职工队伍稳定、安全生产与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是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各级组织要针对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集聚起实践大战略、推动大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厂务公开制度,加强对区队经济分配的监督检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积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把教育疏导和办实事结合起来,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依托,推广社区慈善互助超市做法,认真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切实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要以建设“平安矿区”为目标,以“双基”工作为总抓手,抓好准军事化管理,重点要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培训,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要严格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制定完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预案,深化严打整治和区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网底工程,加强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经济园区等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构建大防范、大稳定、大发展的整体格局。
各位代表:当前,新矿集团正站在一个崭新的战略起点上,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的市场考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同舟共济、群策群力,积极投身新矿集团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勇敢地发挥我们的才智、提升我们的能力、发展我们的企业,改善我们的生活,共同创造新矿集团文明富足的美好明天!
第四篇:煤矿集团公司经理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煤矿集团公司经理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集团公司经理层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报告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202_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2_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集团公司经济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集团公司党政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紧密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坚持以安全工作为中心,以“深化改革、双控双提”活动为主线,内强管理,外抢市场,苦练内功,应对挑战。通过公司上下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集团公司经济实现了逆境发展,平稳推进。
202_年,集团公司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是:
1、商品煤产量:完成1425万吨(其中:沈阳矿区725万吨,黑龙江矿区400万吨,内蒙矿区300万吨),同比增加175万吨。
2、精煤产量:完成693万吨(其中:沈阳矿区570万吨,黑龙江矿区123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
3、企业经营总收入:完成230.5亿元,同比增加2.2亿元。
4、企业利润:完成4.3亿元,同比减少15亿元。
5、上缴税费:完成18.9亿元,同比减少10亿元。
6、员工年人均收入:达到52766元,同比增加4318元。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安全生产,企业运营基础不断巩固
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困难时期,稳定企业运营的基础工作紧抓不放,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局面。
一是着力提升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公司上下高度重视“一通三防”管理,不断加大“一通三防”投入,完善“一通三防”设施和装备,集团公司防范重大事故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瓦斯治理成效显著,瓦斯抽采首次超过1亿立方米,瓦斯发电首次超过1亿度,利用瓦斯创效达2750万元。按照国家和省局的要求,加快推进煤矿安全避险系统建设,沈阳矿区“六大系统”现已全部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二是持续加强安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头,形成了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责任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安全班组建设,强化员工业务和技能培训,员工队伍安全素质不断提升。加快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全面推行“三违”积分。、红阳二矿并联顶梁支架、林盛煤矿大系统柔掩支架、西马煤矿薄煤层机采技术、蒲河煤矿和清水煤矿的围岩固化技术相继得到成功应用,为稳定沈阳矿区产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采掘主工艺改革,大力推广综合机械化,黑龙江矿区各矿井全部实现了“矿矿有综采、矿矿有综掘”的目标。正是得益于煤炭生产科技含量的大幅提升,今年集团公司综合单产达到36500吨,同比提高12%,综合单进达到126米,同比提高2.5%,并有十对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了100%。
三是深入实施精煤战略。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下滑的不利形势,我们坚持以精煤保市场、保效益,通过不断优化完善洗选工艺,针对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实行“以质保价、以质促销”战略,确保了煤炭销售主渠道畅通,基本实现了产销平衡。202_年,集团公司精煤产量预计完成693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实现增收近1.2亿元。
四、立足扭亏增盈,非煤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围绕扭亏增盈目标,集团公司在加强对各非煤单位的统一指导和分类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非煤产品结构,科学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促进了非煤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本溪石膏矿、隆丰公司、煤矸石建材公司、辽阳热力公司在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全部实现了扭亏为赢。
一是非煤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项目单位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努力,辽宁沈煤龙盟新型环保材料项目和盛鑫矿业粉体加工项目的土建和安装工程已基本结束,正在抓紧进行试生产前的设备调试工作;鞍山煤气化项目的2号焦炉已进入高温保温阶段,焦油、苯、氨水等化工产品实现了正常生产和销售;信诚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幸福湾项目一期工程内外装饰已全部结束,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交付使用。
二是非煤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今年,公司非煤各单位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努力克服市场需求不旺等实际困难,通过加强市场开发、完善内部管理等有效举措,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中北水泥公司按照现代化一流企业的标准,不断深化细化企业经营管理,为集团公司在管理创新和管理创效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辽阳石膏矿和本溪石膏矿通过实行集中生产,石膏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两个石膏矿累计完成石膏产量1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沈煤红阳热电和灯塔红阳热电在不断加强设备检修工作的同时,通过科学合理调整运行方式,使发电生产运行更加趋于稳定,今年两个热电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25.3亿度,完成营业收入15.8亿元,实现利润3472万元;国源物流公司针对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今年累计完成物流产值70亿元,实现利润370万元;东煤建设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公司内外两个市场,累计完成施工产值5.5亿元,实现利润2420万元;机械制造公司、隆丰公司和多种经营公司通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强外部市场开发和售后服务工作,全年累计完成机加产值5.2亿元,实现利润570万元。今年,通过各非煤单位的共同努力,集团公司非煤产业收入达到109.5亿元,同比增加23.2亿元,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五、加快资本运作,沈焦股份实现正式挂牌
今年,我们以推进沈焦上市和非煤产业资本运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可喜成果。一是全力推进沈焦改制上市。圆满完成了沈焦公司规范重组上市涉及的土地、房屋产权以及车辆变更办证工作,完成了沈焦公司股份制改造的审计、评估工作,实现了沈焦股份正式挂牌。标志着集团公司在煤炭主业规范重组上市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二是加强非煤产业的资本运作。完成了水泥产业的相关股权转让工作,为集团公司深入推进非煤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完成了沈煤红阳热电与红阳热力的资产整合重组工作,使电力产业产权更加清晰,运营更加规范,为下一步公司电力产业的资本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加快盘活存量闲置资产,对集团公司所属大宗土地进行了规范认证。
六、高度重视民生,和谐发展氛围日趋浓厚
今年以来,公司后勤系统以保证矿区正常生产生活为己任,以维护矿区稳定为重点,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努力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
一是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在公司信访、社保、保卫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采取三级领导包案、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信访目标责任管理等措施,及时化解了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了和谐稳定的矿区局面。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期间,集团公司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和部署信访稳定工作,保证了矿区信访形势的稳定。
二是认真抓好民生工程建设。时刻关心关注员工生活,坚持开展扶贫帮困和“金秋助学”活动,全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和助学资金240余万元。积极推进沈北棚户区改造工作,预计明年初3500户棚户区居民可迁入新居。在企业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集团公司兑现了员工工资不下降的承诺,并实现同比增长8.9%。三是后勤保障和文教卫生工作不断加强。通过整合后勤服务资源,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集团公司后勤系统集中经营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今年,后勤系统对外创收同比增加255万元,费用净支出同比下降224万元。不断加强矿区文教卫生工作,益民医院医疗质量和营业收入同步提升,辽宁工贸学校成功晋升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集团公司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公司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广大员工勤勉敬业、辛勤工作的结晶。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经理层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公司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员工,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客观地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今年我们发生了三起安全生产事故,说明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二是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企业内控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三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解决和改进。第二部分 202_年的重点工作安排
据权威部门预测,202_年,我国经济短周期有望见底,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有望回升,总体形势将略好于202_年。基于这样一种形势,我们确定202_年集团公司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主题,着力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全力开创集团公司稳定发展新局面。
202_年,集团公司行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项建设,提升四种能力,实现五个奋斗目标。
坚持一个中心,就是要继续坚持以安全工作为中心。
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突出抓好深化改革和沈焦上市这两个重点。
抓好三项建设,就是要抓好正常生产秩序建设、标准化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
提升四种能力,就是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主题,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以资本市场为纽带,提升企业资本运营能力;以科技进步为引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提升企业创效能力。实现五个奋斗目标:
1、商品煤产量要完成1110万吨(其中:沈阳矿区710万吨,黑龙江矿区400万吨)。
2、精煤产量要完成680万吨(其中:沈阳矿区560万吨,黑龙江矿区120万吨)。
3、企业经营总收入要完成200亿元。
4、企业利润要完成4亿元。
5、安全生产要坚决消灭死亡事故。
为了确保实现上述目标,202_年,公司上下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安全形势稳定
抓好安全,保持稳定,是集团公司必须长期坚持并全力抓好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明年集团公司煤炭主业要申报上市,做好安全工作尤为重要。
一是要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打造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和安全文化体系建设,通过“四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安全管理的执行力、约束力,提高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第五篇:领导干部在202_年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在202_年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20xx年及五年来集团公司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xx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集团公司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公司工作会议、年中工作会议和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部署,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超额完成国资委考核目标。
主要工作成效,突出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总体平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为主线,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落实年”活动为载体,夯实基础,强化责任,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两会”“一带一路”峰会等重要时段服务保障任务,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确保了“四个安全”。
集团公司综合、煤机、燃机和7个主力机型供电煤耗行业领先。累计1亿千瓦、90%以上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前国家进度计划要求,清洁化水平保持行业领先。
(二)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坚决打好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1+4”方案落地见效。在复杂严峻的经营形势下,经营成果好于预期。完成国内发电量XXX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在交易电量比例扩大的情况下,平均结算电价保持稳中有升。利润总额、EVA超额完成预算,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大幅改善。利用小时、标煤采购单价等主要经营要素指标,以及采购和物资管理对标行业领先。境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降杠杆减负债取得重大突破。澜沧江水电成功上市,成为20XX年以来发电央企在A股第一单主业IPO。完成资本公司增资扩股,是公司历史上单笔融资金额最大的股权融资项目。发行我国首单可再生能源电费补贴资产证券化产品,电力央企首个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
(三)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上,特别是加大对新能源发展的投入,全年新能源项目投资占比达到XX%。
结构调整成效凸显。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化解煤电过剩产能。核准(备案)低碳清洁能源项目XX万千瓦、投产XX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XX万千瓦,占比达到3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中巴经济走廊首座清洁高效大型燃煤电站──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煤电项目;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两台机组投产发电。
(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在部署的XX多项重点改革任务中XX项要求年内完成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其他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功能分类、公司制改制、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等国企改革基础工作全面完成,领导体制和组织架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体制框架基本确立。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和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在金融、水电、物流贸易等企业,积极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制度成果,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新能源、核电、审计、采购与招投标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能力显著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资委下达的煤炭去产能任务。资本运作取得新突破。超额完成“压减”“处僵治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任务。
(五)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
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关键技术等10余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完成X号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扣盖等里程碑节点。燃煤电站经济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XX个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0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应用技术研究等XX项国家和集团重大科技项目,通过验收。获得授权专利XXX项。认定第一批XX个集团级基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室,设立XXX多个“众创项目”,“双创”工作蓬勃开展,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落实“五个到位”“五个全覆盖”要求,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辅导,分层分批开展集中轮训。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和集团公司党的十九大代表XXX同志,分赴XX家单位,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开展宣讲。强化督查指导,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党建各方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22项重点任务全部落实。制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盯紧中央专项巡视整改,突出政治巡视,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分10个巡视组开展3轮内部巡视。抓紧抓实审计整改、专项巡察等工作,坚决纠正“四风”,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依规治党、依法治企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集团公司荣获20xx年社会责任扶贫奖。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工会、共青团、统战、新闻宣传、信访维稳等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
20xx年,集团公司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这是多年来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成效积累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三个一”总体要求,围绕提升“三个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领先标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集团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做强做优做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集团公司装机突破XX亿千瓦,年均增长4.9%。资产总额超过X万亿元,比20XX年底增长30%。累计利润总额是上一个五年的XX倍。主要经营指标保持行业领先。集团公司连续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央企负责人任期考核A级和任期业绩优秀企业称号。在“十二五”末实现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阶段性目标,在XX咨询公司建立的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对标中,集团公司综合实力提升至第X位,迈进先进行列。
五年来,我们持续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大幅增加,新增装机XX万千瓦,年均增长X;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比20XX年底提高XX个百分点。煤电结构持续优化,热电联产和X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纯凝煤电装机占煤电比重达到81%,比20XX年底提高11个百分点;供电煤耗较五年前降低X克/千瓦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绩效,比20XX年底均下降80%以上,保持行业最优。发展布局得到优化,电力项目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境外发电装机突破XXX万千瓦,覆盖四大洲7个国家。产业协同水平不断提升,20xx年煤炭、港口、航运产业协同率分别达到65%、61%、64%,金融、科技产业利润分别是20XX年的X倍、X倍。
五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规范董事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实施,新能源、水电板块成功上市,电力装机容量上市比重超过80%。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推行专业化改革、集约化管理,完善重点领域、有关区域管理体制,积极构建“三个中心”新机制。瘦身健体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处置低效无效资产XX亿元,淘汰落后煤电小机组XX万千瓦,煤炭去产能XXX万吨/年;“压减”“处僵治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工作,超额完成国资委下达的阶段性目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建成我国第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GCC示范电站、国内首套XX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发电机组次同步谐振控制与保护技术等X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健全完善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牢牢抓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完善考核机制,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强化追责问责。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基层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应换届党组织全部完成换届,党组改设党委、纪检组改设纪委全部按期完成;完善党建工作部门设置,充实党建工作力量,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管理。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二十字”要求,从严选拔、教育、管理干部。持续深化中央专项巡视整改,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创新开展“四种形态”下的纪律谈话工作,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科学把握面临的形势
20xx年,发电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形势分析与研判,做到“四个科学把握”:
(一)科学把握宏观经济走向。
从国际看。短期企稳向好,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中期全球经济依然面临复杂挑战。
从国内看。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20xx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科学把握改革大势。
国企国资改革向纵深推进,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发电行业经营业态、盈利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
(三)科学把握行业发展态势。
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国家出台的系列重大举措,加速电力供给侧改革,煤电为清洁能源让路、为电力供应“兜底”的新定位日益明确,能源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环保约束更加严厉。党中央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改造和达标排放,加快调整和完善污染排放标准,发电行业环保改造投入强度加大,煤电运营成本将不断上升。
(四)科学把握市场走势。
电力供需保持平稳增长。国家推动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五年规划,电能替代力度加大。在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下,20xx年电力供需将保持平稳增长。煤价持续高位运行。20xx年,国家预计退出煤炭产能XX亿吨左右。煤炭市场“政策市”特点将更加突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煤价预计仍将维持高位波动态势。
资金市场稳健偏紧。预计资金市场将维持紧平衡态势,融资难度增加,资金成本将有所上升。
20xx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吹响了新的集结号。大会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历史上、新中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集团公司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实抓牢抓深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中之重。全面准确领会这一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全面准确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要切实把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工作任务、工作举措,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坚决扛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不移把集团公司和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之年,是集团公司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要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任务,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四大绩效目标,确保获得国资委考核A级,确保实现行业全面领先,加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步伐!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集团公司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切实做到“五个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领先标准,不断提升集团公司稳定高效的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的竞争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安全高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电力供应。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要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要求,做好“加减乘除”,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主动减量,不断优化资本布局,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和电源结构,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要围绕增强活力、优化布局、提质增效、防止流失、加强党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公司活力和竞争力。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坚持创新发展,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三个三”科技工作总体要求,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建设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持续推动集团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实现全年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提质增效。
要始终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升竞争力为总抓手,持续提升“三个能力”,把各项要素指标做到行业最优,把工作成效体现到行业全面领先上。一是千方百计稳增长。二是千方百计拓市场。三是千方百计降成本。四是千方百计补短板。
(二)着力抓好结构调整。
要牢固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加快转型升级,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坚持战略统领、效益为先,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一是认真做好战略规划管理。二是始终坚持“三有”发展。三是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四是积极促进协调发展。五是加大“走出去”工作力度。
(三)着力抓好深化改革。
要立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加快改革步伐,狠抓改革落地,充分发挥改革牵引作用,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一是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上狠下功夫。二是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狠下功夫。三是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狠下功夫。四是在积极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上狠下功夫。
(四)着力抓好创新驱动。
既要坚持全面创新,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要坚持“三个三”总体要求,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建设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一是持续引领发电行业技术进步。二是积极服务生产经营主战场。三是加快建设数字XX、智慧XX。四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五)着力抓好防范风险。
要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公司改革发展党建全过程、落实到公司工作各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二是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三是高度重视降杠杆减负债工作。四是高度重视内控长效机制建设。五是高度重视队伍稳定工作。
(六)着力加强党的建设。
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强根铸魂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二是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来抓。三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四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五是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六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