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史演讲稿
(鞠躬)A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一1班的王小艺 B 我是高一1班的廖禹舜
A 明年,她将度过自己110岁生日。请允许我用“她”来称呼我们的学校,因为她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感慨。
B 她度过一个世纪的岁月,她的经历是一段辉煌的再现,她的蜕变是一次凤凰涅槃重生的历史。由我们来叙述,我们来铭记。
A 市政府为整顿教育事业于1953年将崇德、进德、晏摩氏三所女中合并为公办的市七女中。1958年她给予了男学生品味历史、文化气息的机会并更名为七一中学,学校的光辉历史,便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007年,学校挂牌成为“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迎来了崭新的面容,未来的七一憧憬了勃勃生机。
B 学校特别重视抓教学质量,教和学都要求实效,要出成绩。有了业绩,领导重视,社会认可,家长信任
A 如果说,1905年崇德女中的诞生,宣告了一列教育火车的“问世”,革时弊兴女学,开设一批现代女子课程,开创一代文明风气之先,为学生后来发展铺下了“基轨”。那么,在新中国成立9年之后,经受了炮火与时代洗礼的七一中学,吸海内外办学之精气,扬自己学校底蕴,屡出办学新招,不断取得办学成果,这列教育火车在翻山越岭,沿着天路向着顶峰奔驰而去。
B 若说“万事开头难”,从1953年到1961年八年之间,在焕然一新的面貌之下,学校连上体育课都需要向外校借场地,招生时生源困难,士气不足,岂不是能称为谷底的岁月。
A 经过多年奋斗,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步步上升。学校于1960年荣获上海市群英会先进集体。
B 8年历尽艰难,群策群力,几经拼搏,有热心教育的老师们的矢志不渝,有勤奋好学的学生们的不懈努力,作为 七一人,他们开创了七一历史上一个良好的新起点,也为七一绚丽的历史背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
A 弄堂里的校门虽不是那么宏伟壮丽,“弄堂学校”的称呼终也造就了这弄堂里飞出的金凤凰展翅于蓝天白云之间的蓬荜生辉。它将金色的羽毛留在了七一,将永久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B 陕西北路上但凡是一处老房子,马勒别墅,宋家花园,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回味的故事。如今,所有的惊心动魄都附注笑谈之中,要想真正回味那时的气息,也只能到墙缝里寻觅了。
A 就在我们的咫尺,看似不起眼的方圆楼,实则韵味悠长。那幢三层楼朱瓦红墙的洋房,是当年崇德女中的校舍,现在是教师办公室。它仍然保存着典雅的欧式拱门,宽敞的阳台,楼前的绿荫,仿佛与世隔绝只露出上半身的面纱。进进出出的人们的面容却依旧显露着以前那个时代的矜持与飞扬。
B 当年学校历经风雪侵蚀战火摧残,但如今屹立在我们眼前的洋房却从未老去。它见证了我们七一近百年的光辉历程,那么我相信,未来的路它仍将亲眼目睹,七一的风采,七一的品德,七一的荣耀,都将与它一样。积百年之厚蕴,育未来之栋梁。老楼依旧雄伟,七一永葆青春。
A百年名校,薪火相传,为了传承和发展学校的优良传统,凸显办学理念对办学的统领作用,体现时代精神,彰显合作办学的特色,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办学理念被定为:“开放潜能,健全人格,和谐发展”。
B 敬爱的周校长与学校的领导班子认为,办学思想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他们深入开掘整理了学校百年沉积的文化传统,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为培养七一人提出了要求:
七一人则应是有赤诚之心报国之志的中国人,有高雅气质高尚道德的中国人,有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现代人。
A 明年是她110岁生日,110个年头所走过的坑坑洼洼注定也都是我们所铭记的光辉历程。
我们高中学习的道路上将无数次的走进了七一的大门,却又能有多少次走近过七一的灵魂。
B作为她孕育出的七一人,我们也将永远记住,她所留下的一点一滴,留给我们的一字一句,留给历史的一足一印„„
A 让我们走进七一,走近七一,进入他,并靠近它,触及它。AB 谢谢大家(鞠躬)
第二篇:北林校史演讲稿
Hi!大家上(下)午好吖~~欢迎你们来到北林,我是经管院物业管理专业的大二师姐,这里呢,就是北林图书馆的校史展览馆,大家尽量保持安静,也不要用手触摸展台上的展品,现在,来了解了解北林吧,跟我来!
现在是第一块区域,就是北林的创立过程~~~ 1.北京林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历经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清华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时期。在创立之初,我们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很多讲稿都是老师自己编注。就如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一份珍贵的手稿就是当时林学院资深教授----范济洲编写的。
2.在第二幅图,大家看到的这个人就是梁希,他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林垦部部长,梁希身为第一任林业部部长,又身为教育家,深感培养新中国林业技术干部的重要性,立即与林业部几位领导商议,提出了尽快发展林业教育,解决干部缺乏问题的意见。1952年,在梁希的建议下,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林业部配合教育部对农林高等院校做了调整,分别在北京、哈尔滨、南京成立了3所独立的林学院,并在13个农学院扩大了森林系,增加招生名额。从此,林业界形成了“办学热”。所以可以说,梁希为新中国林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梁希对北林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任期间,经常到当时的北京林学院来视察并指导工作。今天大家可以在主楼的西面看到那里有一个梁希先生的塑像。3空 在这一幅图上,大家看到的照片就是,我们的老校址-----现在的北京西山大觉寺,学校创立之初,困难重重,把校址选在这,背靠西山林场,有利于专业的实习。条件艰苦到何种程度?除了简陋的教师,宿舍外,日常的上下课铃也是通过摇铃来控制。在下面的展柜中,大家可以看到基本很工整的资料,那是当年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包括文字和图画全部都是手写完成,字迹工整,图画精确,叫我们怎能不佩服呢?现在做毕业论文全是用高科技来完成。(1952年8月,北京林学院筹建小组成立,临时校址选在北京西山大觉寺。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北京林学院。1956年又有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5、1952年10月16日,是我们每个北林人应该记住的日子,在这一天,历经重重困难的北京林学院正式成立了,所以我们把这一定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校庆,很快在今年的10.16日北林将迎来它的生日。在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开拓者。老一代林业教育家为林业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通知,任命李相符为北京林学院院长。在下面的展柜中,大家可以看到一本李相符教授的自传,记录了他的不寻常的一生,书旁边还有一本在2005年12月4日,为了纪念李相符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北林为他制作的一套邮票,很有纪念意义。
7、在这幅图上大家看到的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历任党委书记,到现在是第九任---吴斌书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友琴书记,他是深受学生爱戴的党委书记,他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并大力的支持学生的各项工作。
8、在这一幅图上,展示的是我校历任的校长,现在北林的校长尹伟伦教授在2005年被评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北林的第13位工程院院士。
这是我们的第二块区域艰苦创业
9、在刚建校时林业部给我们学校的定位是:“地处华北平原,面对大面积荒山荒地、应以造林、水土保持位重点。”这个意见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也由此我们学校的林学和水土保持专业到目前也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0、然而,建校的历程是艰辛的。最初学校没有地方,于是将办学地点临时选在了北京西山大觉寺,其背靠西山,便于开辟林场,有利于教学和实习。在那个年代交通工具缺乏,从城区到学校一趟要颠簸几个小时,一些老教授实在受不了这皮肉之苦,只能婉言谢绝教学上课。在那时,只有一辆私营信丰车行的以木炭为动力燃料的汽车,往返于大觉寺和颐和园,后来学校买了一辆旧卡车改造了一下,成为中轿车用于假日接送教师回家,因此一般情况下教师学生很少进城,有时要进城要是赶不上车,就要从颐和园步行到大觉寺。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林学院的李相符院长深有感触说:“大觉寺哪能办学呀?连兼课教师都请不来!”
11、因此,学校一直谋划建立新校区,1952年高教部召开了关于研究北京文教区建设计划的会议,会上决定:将清华园京包铁路以东的肖聚庄(今肖庄)一带安排北京林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建校。到1954年11月,学校基本建成了,大觉寺的学生们终于在5个月的搬迁后从大觉寺住进了新校址,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林业大学。师生们进校后面对荒芜的校园,义务劳动挖成人工湖,堆砌土山,并栽种数百种树种建立起来教学科研基地—植物园。胜似公园的植物园,被周边居民称为“环境最优美,水体最清洁,空气最清新”的城市园林。当时学生夏天可以游泳,冬天能够滑冰。
13、学校办学最初全校共有学生365人,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招生人数稳定在420人左右,全校人数包括研究生2200人。想想现在一个学院的人数。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招收外国留学生,聘请前苏联专家来校讲课,许多国家的代表团到学校考察学习。
这是第三个区域 辗转云南
14、文革期间,由于历史原因,我校迁往云南,图片展示的即是1969年11月28日,全院师生员工及其家属,扶老携幼迁往云南的场景。
迁出后,我校被多家单位占领,在此期间,美丽的植物园被毁,实验室和实验设备遭到破坏,整个校园残破不堪,给我们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到达云南后,我校师生陆续下放到滇(dian)南,滇东南,滇西,滇西北各林业局和林场地参加劳动,整个学校力量不断分散,面临解散的困境,然而在云南各地的广大师生,始终不忘保护母校的重任,经过艰苦努力,将北京林学院全部集中至滇西北金沙江(急转处的)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建立了丽江林学院,开始学校在云南的办学经历。
1972年(由于丽江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及城镇建筑业等基础薄弱),学校再次迁至下关市,改校名为云南林学院,(后因地质和水源等问题,校址未能落实,建校之事作罢)
1973年2月,(根据云南省科教局革委会的通知),云南林学院迁往昆明市安宁县楸木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战备所址),在楸木园中我们有了固定的校址,(从此,学校开始调整各级党政机构,并逐步由招工农兵学员岛恢复招本科生,开展教学和兴建校舍等工作)
学校迁入时只有一栋办公楼,一栋标本楼,和一些家属宿舍,既无教室,学生宿舍和运动场地,又无生活必需的服务设施,水源不足,又经常断电,师生员工
为生活奔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尽管学校处于不断的搬迁和动荡之中,不少的教师仍然以其敬业精神默默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75年,本校编辑出版了,1期内容刊物《云南林业学院科学研究成果汇编》,刊登了关君蔚等教师的论文5篇,还刊发了2期《林业译丛》
1977年10月,在昆明市翠湖实馆召开的全国林业院校修订林业专业教学计划会议上,与会代表联名上书林业部,教育部,建议云南林学院迁回北京,同年12月,在联合学术年会上,有专家提出恢复北京林学院的建议,得到与会者积极响应,并向邓小平,方毅写呼吁信,1978年6月7日,国家林业总局(当时名称)和教育部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恢复北京林学院并在原址办校的请示报告》,同年12月10日,方毅批示“拟同意在西北妙峰山建校”,从此,学校得以返校复京。
最后是北林的腾飞,大家知道北林是211工程吧。
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历尽了苦难与辗转,我们北京林业大学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光明与辉煌。
其实,早在1960年,我们学校便已经被列入了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 1985年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1996年我校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 2003年11月被列为“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高校;
15、何谓“211工程”—— 关于“211工程”,可概括表述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6、2002年是我们北京林业大学五十年的华诞,我们展馆中央的展品呢就是我校五十年华诞时校友反馈母校的礼物,其中最珍贵的是这个远古植物化石。森工楼的那面的学子情的石碑也是其中之一。
17、最后想说的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是:知山知水,树木树人,而我们的校园文化是: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绿色文明。
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学愉快!玩的开心,经常来图书馆噢~会收获不少呢!
第三篇:校史
抚远县浓桥中学校史(1986年至今)
校史编委会组织机构
主
编: 杨恩国
副主编: 谢宝刚
编
辑: 王艳玲
咸永彬等
淑静李
目录:
一、前言
二、学校发展简介 三、四、五、六、七、八、教师队伍
教学改革和实践
学生情况
学校常规管理及所取得业绩 校容校风建设
尾声 第一部分
前言
浓桥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从建校至今已走过了十七个春秋。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浓桥中学已从当年羽翅未满的雏鹰长大成为展翅翱翔的雄鹰,在其铁翅哺育出了近千名莘莘学子,他们大多已成为现今社会的中坚力量。
浓桥中学的前身是浓桥中心校。学校经历了在摸索中艰苦创业阶段,从艰苦创业中积极发展事业阶段,经历了教学资源从无到有,从匮乏到丰富的阶段,也经历了教师队伍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阶段,更经历了教育理念改革大潮中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浓桥中学是一所注重人文精神的学校,建校至今,人文精神始终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其育人理念:“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有才”已经深入浓桥中学教学改革中,十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我们正确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
十七年,弹指一挥间,往事皆如烟!但如烟的浸透着汗水甚至是泪水的往事中,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历任开拓者“挥汗禾锄”“历水苗润”的脊背。他们闪光的过去和勤恳的精神照亮了浓桥中学未来之路。我们编写校史,目的在于让所有看到这本校史的人都静静地回顾一下过去,回忆一下历史回忆下我们前辈们不朽的身影,将这化作永恒的动力,铸造我们浓桥中学新的篇章!
仅以此史献给曾为浓桥中学奉献过和正在奉献着的教师!第二部分
浓桥镇八一中学发展简介
浓桥镇八一中学其前身为浓桥镇中学。浓桥镇中学是1989年从浓桥中心学校分离出来的农村独立初中。浓桥镇中心校始建于1976年3月,当时只有两名教师,十几名学生。负责人是项占文,教师窦亚琴,教室就设在窦亚琴家。同年6月,东方红公社(浓桥镇前身)在二抚路西侧建土草结构房屋10间做为校舍,同时招聘下乡知青若干名做为教师。学校命名为东方红学校。1978年至1982年,东方红学校的草房校舍翻盖成了1200平方米的砖瓦结构校舍,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小学六个班,中学3个班的乡镇级中心校,下辖村级小学六个。1982年东方红公社更名为浓桥乡,东方红学校随即更名为浓桥乡中心校。
1986年3月,王甲富同志任校长主持工作。此时,浓桥镇中心校已拥有教学班小学六个,初中5个,学生____名,教师___名
1987年8月,马广富同志任校长,苏冶辉任副校长。
1988年至1989年,开始筹建浓桥中学教学楼。
1989年3月,马广福调任建中学教学楼工程总监工。
王甲富任中小学校长,苏冶辉任副校长。同年9月,中小学分离,中学搬入新建教学楼,中学首任校长王甲富。
1990年3月,王甲富校长调出,马广富任校长。同年9月,马广富调出任中小学书记兼政府文教助理。苏冶辉任校长,姜国盛任教导主任,与此同时浓桥中学的教师队伍得到了补充,中师毕业生2人,外调1人,顶编代课1人,临时代课2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伊始的各方面工作号召全体教师在教学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校教风严谨,学风浓厚,该初三毕业生有5人考入中专,3人升入是师,9个升入高中。学生金长胜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佳木斯高校,学校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各中学前列。
1991年8月,政府投资7000余元新建了中学厕所,解决了全校师生入厕难的问题。9月,学校号召每名学生带15根杖条将校园四周封闭起来,校容校貌有了一定的改观。
1992年9月,全校教职工已达到32人,教学班6个,每班班额40多人。
1993年3月,校长苏冶辉调出,姜国胜任校长,徐彦任教导主任,杨恩国任政教主任,李秀东任后勤主任。8月,校长姜国胜与林业部门联系后,带领全校男教师上山代木破板将学校北侧木杖换成板杖并修建了大门,9月,学校食堂引入竞争机制教工家属轮班做饭。
1994年9月,学校加强教学内部管理,推广施行新教法即学导式教学,并与前哨、寒葱沟两校联合进行教研。
1996年8月,政教主任杨恩国调任浓桥中心校任校长。
1997年4月,校长姜国胜调出任镇政府副书记,李秀东代理校长,中小学书记马广福调县委党校任教。
为营建宽松的育人环境,利用暑期,李秀东同志带领班子成员对学生宿舍进行了维修。
1998年5月,学校动工修建花坛,使学校环境建设更趋合理化,美观化。1999年3月,学校各班级的陈旧木质黑板全部被玻璃黑板替换,5月,顺利通过“普九”国家级验收;为解决学校校舍不足的实际情况,学校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到了沈阳军区捐助的“八一”工程款项并于同年10月新建教学楼400多平方米。为感谢沈阳军区战士们的援助,在县教委领导的提议下,“浓桥镇中学”更名为“浓桥镇八一中学”。
2000年9月,为适应现代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学校自筹投资十几万元建成了我县农村第一所标准化微机室
2001年秋,上级财政部门的投入资金,为我校更换了一台新式的节能锅炉,使全校师生冬季真正住上了暖屋子。
2002年起,历时两年,投资几万元,县进行学校周围铁栅栏建设,建成铁栅栏二百三十多延长米,木板围墙已成为历史。
2003年春,学校又投资近万元建成了百米绿色长廊和浓科教实验室基地。实现了学校由普通中学向农村示范化初中的转变,为当地农村培养复合型人才抻供了平台。
2004年,校长李秀东调任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任副主任。杨恩国同志调到中学任校长,谢宝刚,马巨海任副校长。
新的学校领导班子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多方筹措,投资数万元对学校微机进行了添置和改造;衔接并新建了百余米铁栅栏,使学校达了到全封闭;对农科教实验基地和百米绿色长廊和进行了再投入和重新规划,与此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和教学质量,重新出台了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抓学校内部管理,提出了“诚信、务实、勤奋、创新”的八建校方针。树立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的大教育观念。
浓桥镇八一中学的十七年,是鼓满风帆不断跨越自己,执着前行的十七年。十七年来,几十名教职工为浓桥这块净土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几十多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省、市、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教学能手、和先进工作者等。
****年至今,十七年来,桥中领导班子始终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团结广大师生员工注重严谨治学,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十七年来,桥中毕业生近千人,其中上百名学生考入中等和高等院校,几百名学生投身到为当地农村建设服务的洪流中去。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正是我校教职员工十七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
桥中,十七年的岁月,似鲜花憧憬着甘美的果实;桥中,十七年的历史,像煤核怀抱着燃烧的意愿;桥中,展望未来,你必将前景如诗如画!
第三部分 教师队伍 <一>领导机构
1986年9月----1987年9月 校长:王甲富
教导主任: 苏冶辉(中学)高家和(小学)后勤主任:魏福全
1987年9月----1988年9月 校长:马广福 副校长:苏冶辉
教导主任:高家和(中学)副教导主任:白凤和(中学)后勤主任:许兴良
1988年9月----1989年3月 校长:马广福 副校长:苏冶辉
教导主任:高家和(小学)副教导主任:白凤和(中学)后勤主任:魏福全
1989年3月----1990年3月 校长:王甲福 副校长:苏冶辉
教导主任:高家和(小学)副教导主任:白凤和(中学)后勤主任:魏福全
1990年3月----1990年9月 校长:马广福 教导主任:白凤和 政教干事:王道远 后勤主任:魏福全 1990年3月----1991年9月 校长:苏冶辉 教导主任:姜国胜 后勤主任:魏福全 政教干事:杨恩国 1991年9月----1992年9月 校长:苏冶辉 教导主任:姜国胜 后勤主任:王贵和 政教干事:杨恩国
1991年9月----1992年10月 校长:苏冶辉 教导主任:姜国胜 后勤主任:王贵和 政教主任:杨恩国 1992年10月----1993年3月 校长:苏冶辉 教导主任:姜国胜 后勤主任:李秀东 政教主任:杨恩国 1993年3月----1996年9月 书记:马广福 校长:姜国胜 教导主任:徐彦 后勤主任:李秀东 政教主任:杨恩国
1996年9月----1997年4月 书记:马广福 校长:姜国胜 教导主任:徐彦 政教主任:李秀东 后勤主任:马巨海 团总支: 谢宝刚 1997年4月----1997年9月
书记:李秀东 校长:李秀东(代)教导主任:徐彦 政教主任:郭振海 工会:张彦学 后勤主任:马巨海(代)团总支书记: 谢宝刚 1997年9月----2002年9月 书记:李秀东 校长:李秀东 教导主任:徐彦 政教主任:郭振海 工会:张彦学 后勤主任:马巨海 团总支书记: 谢宝刚 2002年9月----2003年9月 书记:李秀东 校长:李秀东 教导主任:徐彦 政教主任:郭振海 工会:李淑静 后勤主任:马巨海 团总支书记: 谢宝刚 2003年9月----2004年2月 书记:李秀东 校长:李秀东 教导主任:徐彦 政教主任:郭振海 工会:姜国春 后勤主任:马巨海 团总支书记: 谢宝刚 2004年2月至今
书记、校长:杨恩国 业务副校长: 谢宝刚 后勤副校长: 马巨海 教导主任:咸永彬 政教主任:郭振海 工会主席:姜国春 团总支书记:王洪云 <二>领导队伍工作
浓桥中学办学理念为全面育人,以质立校,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并提出长远的发展规划,尤其是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办农村综合中学之路,更是得到了全社会认可。校领导班子身先士卒,率先示范,严抓教育教学,深入班级听课,走进教研组评课,进入班级,悉听学生之建议。加班加点义务为学生补课。(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学校在经费紧张的前提下,先后建立了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及卫生室并自筹资金添置了吊环、单双杠、秋千、水泥球场等相关的娱乐设施。
96年设立工会后,工会主席与校领导携手做好教师思想工作,建好教师之家,组织好教师的业余活动。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召开好每年一度的教职工大会,听取教师富有价值性的建议,并予以积极性的回应。
后勤领导能够及时订发学生用书,维修保养暖气,桌椅板登和日常用电,保证了前勤工作的正常运作。
党团员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从1990年至今浓桥中学共先后发展了三十余名党员,这些思想上积极进取的党员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成为教育教学上骨干力量。
1992年,姜国胜任校长期间,浓桥中学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表这是教师量化考核的雏形,以后经逐年修改,量化考核评价已逐步趋向完善,得到了大多数老师的认同。
由于工作出色,浓桥中学也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1990年全县中考成绩全县第三
1992年、1993年、1994年连续三年中考成绩全县第一 1993年,姜国胜获得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98年,浓桥中学获得佳市教代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999年.获县进修学校“语文试点改革学校”示范称号 2001年,学校社会发展,而转变办学观念在培养实用人才上率先转变理念浓桥中学逐步转轨为农村综合中学,成为培养地方复合型人才的摇篮。2002年学校被评为“农村综合中学改革示范校”的荣誉称号。
同年学校获得了黑龙江省德育先进学校 2003年,浓桥中学升入高25人,2004年,浓桥中学学生考入县重点高中20人 学校转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从1986年至今,浓桥中学的升学率始终是稳中攀升,考 入师范类学校有五十名学生,考入二中的有二百三十名,考入各类中专的有四十名学生,可谓是硕果累累。<三>教师队伍
十七年中,浓桥教师队伍几近更新,老教师的伏骥千里,年轻教师的锐意更新,无不显示了一所新兴学校的新气象,浓桥中学的教师队伍也千锤百炼,历经坎坷曲折,养成了工作中都能勇担重任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作风,如今正以昂扬的作风,迎接美好的未来。
1.2.1986年到2004年浓桥中学教师流动情况(附表1)十七年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附表2)
四、教学改革和实践
浓桥中学自建校以来,学校教师在办学初期条件困难的情况下身居陋室始终把“教好书,育好人”做为从教准责,学校于1994年将教师队伍划分为文理科教研组,分组研究教育教学问题。
例如:集体备课,设计观摩课,公开课,相互听评课,说课。学校教师多次参加市县级竞赛均取得可喜的成绩。并发表了许多有分量的论文。
学校的在教育发展观念上保持着“变则通”的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被条条框框束缚,打破以往陈旧教学模式,借鉴外地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1.1990年浓桥中学推陈出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并在抚远语文界泰斗祖印太老师的指导下推广学导式教学,并取得可喜的成绩,1992年至1995年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多次取得全县统考前三名的成绩。1995年,根据国家教委的文件精神,我校在抓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又鼓励教师大胆革新,将应试教育推向素质教育,全面培养有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学习为快乐学习,强调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氛围。将复杂化的教学过程简单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从而杜绝了教师照抄教案的现象,改用参照教参来锻炼教师自己备课的能力,要求教师在45分钟课堂上自控口头语不断的现象,能够灵活运用简练通谷易懂的语言进行授课,坚持 课堂授课和课后分类辅导相结合的做法,使教学过程在简单化之后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这些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改革尝试和推广之后,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学生家长的赞同。2.教师业务进修培训及其它
浓桥中学十分重视在岗教师的培训情况。1986年起所有在岗培训的教师均可获得经济上补助,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鼓励在岗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并制定了相关制度,1986年至2005年我校所有教师均达到了国家要求初级中学教师学历证书(见附表3)17年中,浓桥中学的教师虽然人事有所,但是对于教师业务进修和培训始终没有间断过,学校第星期举行一次业务学习或政治学习,加强教师道德修养建设和业务提高水平,尤其是文理科分组后,业务学习更有针对性,政治学习提高到相应的高度,教师自学于自身业务相关的资料,《学导论》、《教学大纲》、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于教师本人息息相关的法律。
教师本人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业务讲座积极参加教委及进修校举行的各类赛课及文体类竞赛,1993年姜国胜在三中参加物理观摩课,被电视台录为样板课。1994年----1997年我校二十余名教师在参加的县级竞赛中获得了较高的名次。
王艳玲、乔正花、姜国春在举办首届语文基本功竞赛获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2003年教师中考测试中,有近十名教师在考试中获得了前三名好名次。学校的校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埋头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风气异常浓厚。
与此同时,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已形成制度,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开成均源于此。学校从建校至今,没有发生一例教师违规违记现象。
学校1994年培养学科带头人6人,并开展了教师互助活动,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教师帮助刚毕业欠缺经验的教师迅速提高业务能力,教师学习掌握失进的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进行教学。学校于1998年购进投影仪2000年又添置复印机及微机,化学物理实验仪器,如今全校教师基本能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17年中,学校至少每年发展1—2名党员,发展学生团员30—40名,党员定时召开党支部会议讨论学习上级文件,关讨论决策学校重大事件,学生团员利用每周一次的活课开展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义务劳动,课外活动等积极有意义的活动。
根据我们的办学宗旨,学校成立由教导处为主的校本课程研究开发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并于2004年3月正式实施了“高油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培训,实施半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教育经费数量及使用情况教师待遇
(1)学校教育经费采用上级拔款,政府监督制度使用如下: 1986年
拨款总数:93800.00 人员经费:69685.00 福利费:8000.00 设备费:3500.00 铁床 3000.00 事业费:12615.00 1987年
拨款总数:114000.00 人员经费:75700.00
福利费:9600.00 设备费:1958.00(铁炉958.00)桌椅1000.00)事业费:26742.00 1988年
拨款总数:140000.00 人员经费:110975.00 福利费:9000.00 设备费:3100.00 办公桌椅2000.00 学生桌椅1100.00)事业费:16925.00 1989年
中心校拔款:75400.00 中学拔款:47996.00 人员经费:66356.00 人员经费:18640.00 福利费:1000.00 基建费:1000.00 事业费:8044.00 设备费:4300.00 小学收学费:400 维修费:1800.00 福利费:6000.00 事业费:16256.00 中学学费:700.00
重读费:100.00
代资款:150.00 1990年
拔款总数: 121660.00 人员经费:67590.00 设备费:8200.00 保密柜:700.00 体育器材:2500.00 福利费:10000.00 桌椅 4000.00(设备费)维修费:16000.00 食堂: 1500.00 盖厕所:7000.00 事业费:19870.00 预交书款:55.00 学费:7.00 下学期 10.00 暖气费:30.00 宿费:20.00 代资款:150.00 100.00 60.00 1991年
拔款总数:109400.00 人员经费:73974.00 设备费:2700.00 桌椅 福利费:6800.00 维修费:2500.00 事业费:23426.00 宿费:20.00 学费:10.00 1992年
拔款总数:114700.00 人员经费:80560.00 设备费:4600.00 课桌椅:4000.00学生饭桌:600.00 福利费:6200.00 维修费:660.00 事业费:22680.00 学费:10.00 下学期学费:14.00 暖气费:30.00 寄读费:200.00 重读费:150.00 代资款:60.00 宿费:20.00 1993年
拔款总数:108700.00 人员经费:95125.00 设备费:2000.00 福利费:1600.00 维修费:350.00 事业费: 9625.00 班费:14.00 学费:14.00 重读费:200 暖气费:30.00宿费:20.00 1994年
拔款总数:144150.00 维修费:6300.00 人员经费:111200.00 事业费:16650.00 设备费:5000.00 取暖费:30.00 福利费:5000.00 学费:20.00 学费:14.00 宿费:20.00 代资:100.00 下学期取暖:50.00 文体:15.00 桌椅费:15.00 实验费:20.00 宿 费:30.00 1995年
拔款总数:166280.80 人员经费:56297.80 福利费:640.00 维修费:2600.00 学费:14.00 杂费:25.00 事业费:6743.00 宿费:35.00 暖气费:50.00 1996年
拔款总数:182700.00 人员经费:168400.00 福利费:3900.00 事业费:10410.00 学杂费:26.00 宿费:35.00 1997年
拔款总数:222500.00 人员经费:176100.00 设备费:8400.00 桌椅 维修费:17300.00 福利费:8865.00 事业费:11835.00 学费:26.00 宿费:35.00 下学期杂费:55.00 宿 费:35.00 1998年
拔款总数:233600.00 人员经费:200845.00 福利费:6510.00 维修费:5000.00 事业费:21245.00 学费:55.00 宿费:35.00 班费:5.00 1999年
拔款总数:249110.00 人员经费:235185.00 设备费:10000.00(课桌椅)事业费3925.00 学费:55.00 宿费:35.00 本款:15.00 班费:7.00 纸张:20.00 活动:15.00 学习指要:13.00 资料费:30.00 2000年
第四篇:校史
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即“小211工程”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成功进入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第三阶梯大学行列。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3个二级学科。截至2013年,学校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17个学院(部),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和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5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
历史沿革编辑
西安科技大学前身史 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
西安科技大学校徽
西安科技大学(图五)
西安科技大学(图三)
西安科技大学(图八)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
西安科技大学(图五)
溯到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大学工学院(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组建而成)矿冶工程系。矿冶工程系由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895年的采矿冶金科)和私立焦作工学院(中国矿大)矿冶系(成立于1909年的采矿冶金科)成合并组建而成,聘任殿元教授兼任主任。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当时就曾提出过采矿系从西北工学院分出,单独成立以采矿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设想。1954年陕西省委根据陕西地区煤炭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曾多次考虑在西安创办一所为煤炭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校。但是,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均未实现。
1957年7月,国家高教部决定,将西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调整到当时已由上海迁来西安的交通大学。采矿系调至交通大学后,原归属采矿系的地质教研组分出,与西安动力学院及西北农学院水利系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教职工组合并组建了交通大学地质系,袁耀庭教授担任系主任。候运广教授仍担任系采矿系主任。西安科技大学本史
1958年7月,陕西省人委根据西北协作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煤炭工业在发展对培养科技干部的要求,以会办骥字第307号文正式批准,成立“西安矿业学院”,同时组成了西安矿业学院筹备委员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长张华辛任主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郝耀、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苏庄任副主任。
根据陕西省 人委、高教局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的采矿、地质两系全套设备物资(包括新设的矿山机电专业)并带既定任务(包括58设备物资、经费预算及原在校学生 和本新招学生)调出”建立新校,以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干部学校为校址(煤干校搬回原煤田地质局),占地103亩。
西安科技大学校徽
西安科技大学(图五)
西安科技大学(图三)
西安科技大学(图八)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
西安科技大学(图七)(3张)从 1958年8月12日起,有关各方开始搬迁。当时由西安交大转来学生210名。交通大学招生到矿院报到的新生243名,另从交大转来教职工96人,设备费 5万多元,中外书籍1万余册和部分教学、实验设备。这些由西安交通大学转来的师生以及设备、书籍等就是西安矿业学院成立时的基础。1958年9月15日,西安矿业学院开学典礼在西安市吉祥村矿院校址内隆重举行。省委有关领导,省煤炭工业局领导、西安交通大学领导等出席大会。一所新的高等煤炭院校——西安矿业学院宣告成立,隶属于煤炭工业部。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了校名,与中国矿业大学(原北京矿业学院)是当时煤炭系统仅有的两所5年制本科高校。
1998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学校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1999年6月9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西安科技大学入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9月,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揭牌,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矿业类院校的研究生院。分为雁塔校区、临潼校区和长安校区三个校区。其中,雁塔校区、临潼校区负责本部学生的教学工作,长安校区负责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工作。[1]
2办学规模编辑
师资力量 学术研究编辑 科研基地
截至2012年学校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 西安科技大学科研机构
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 2
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3
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注:因资料不全故只列出部分科研机构,学校官方可以补充,需提供参考资料。[2]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3188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5项;科研经费总额7.3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0项;获准专利248项。[2] 2007—2010年,西安科技大学被三大检索目录引用次数达282次,SCI,EI,ISTP每年平均被引用次数分别为53.25次、11.8和2.0次。3年间三大检索系统共收录西安科技大学论文1205篇,其中SCI收录150篇,EI780篇,ISTP275篇。[1 对外交流
截至2013年,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荷兰、澳大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是最早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院校之一,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1+2+1”中美双学位项目、“4+1”中英研究生项目、外国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等多种合作项目。[2] 文化传统编辑 校风
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校训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学校精神
励志图存 自强不息[18] 6荣誉编辑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2] 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和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是陕西省“文明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2]
西安科技大学校徽
西安科技大学(图五)
西安科技大学(图三)
西安科技大学(图八)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
西安科技大学(图三)
截 至2013年,有教职工19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900余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 组成员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0人,陕西省“百人计划”7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7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6人。学校还有一支由2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8人。
西安科技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励志图存
第五篇:我的校史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我叫檀贺礼,来会计学院09级会计一班。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讲述我与工商的点点滴滴,讲述工商六十载辉煌历史。希望用的真诚为大家奉献一场精彩的演讲。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工商的历史,感恩工商。
翻开历史泛黄的扉页,一股浓重而深沉的气息扑面而来。六十年前,在泱泱长江之畔,在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陪都重庆,诞生了重庆机械工业学校,这也就是我们学校渝州大学的的开端,1962年,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建设,成立了重庆财贸干部学校,这也就是我们学校商学院的的开端。到2002年6月6日,重庆工商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这一年对于学校来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翻阅历史的痕迹,主楼里空荡的回音仿佛在诉说着一代代老商学院莘莘学子建设母校的誓言;走过当今的校园,操场上激扬的呐喊就是在昭示着一批批新工商栋梁之才挑战未来的号角。六十年间多少风雨沧黄,数次更改校名,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龙脊山脚下。当年的商学院,在一穷二白中走来,筚路蓝缕,从一片苍茫的山头,到重庆财贸领域的摇篮。当年财贸学校筹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肖玉书同志忘我工作,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建校的一线,积劳成疾,于1987年7月心肌梗倒在了工地上,从此再也没有起来。
忆往昔峥嵘岁月,六十载历史何其辉煌璀璨,无数风流人物。遗憾的是,我未能够亲身经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但幸运的是,我与大家一起见证了工商大学蓬勃发展的三年,也是我人生中不平凡的三年。
记得刚踏上重庆这片土地的时候,一种复杂的心情油然而生,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农村人刚到大城市时候的激动与迷茫。激动的是,看到城市里的一切都觉得陌生而又新奇,但当自己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又有些迷茫,那么大的重庆,究竟有没有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空……
初入大学,受不了伙食的麻辣,受不了天气的闷热,受不了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的公路……而今,这一切都变了,自己也时不时冒出几句蹩脚的重庆话,吃起红汤火锅来也大快朵颐,走起夺命坡来也健步如飞……我知道自己爱上了山城,爱上了工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已成一方显贵。但历史永远是不朽的教科书,文化是历史传承的纽带。而学校则是历史和文化最有力的记载者和传播者。这三年工商生活对于工商六十载辉煌校史来说仅仅是淡淡的一笔,甚至可有可无;但这三年对于每一个工商学子来说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每每提到学校,人们都愿意把它比作母亲,而我更愿意把它看作孩子,一个茁壮成长的孩子。他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即使他有作为孩子的各种缺点,但这并不妨碍他承载我们的希望,是的,我们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60年,仅是一小步而已,让我们精心培养这个孩子吧,让我们陪伴他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