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演讲稿
毛概演讲稿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89-753504 演讲稿 发布时间: 2023-10-17 07:15: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毛概演讲稿

一、从国有国营到放权让利(1978~1984年)

我国建国后基本复制了原苏联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形成并逐步固化了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在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下,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被称作是国营企业。顾名思义,国营企业就是由国家或者说政府来直接经营的企业。它不是一个独立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是国家政府机关的一个附属物。

改革开放后,为了解放生产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打破高度集权的国有国营体制,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以放权让利为重点,开始调整国家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解决政企不分、以政代企问题。从1979年到1984年,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改革,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在扩权的同时,国家还以两步利改税政策对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进行了调整。所谓利改税,就是将国营企业上交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是国家参与国营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种改革。

二、政企分开与两权分离(1985~1992年)

在改革的这个阶段,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的,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正是沿着这样的改革思路,我们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在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探索中,以首都钢铁公司为代表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国有企业在这段时间普遍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具有自主权的经营管理制度。但是,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突出问题是,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包盈不包亏,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同时,企业承包制按一户一率,企业不能公平竞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抓大放小(1993~2002年)

在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将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提出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要求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这是对两权分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一改革思想的指引下,加快了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并在1994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这部重要的商法典。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选择了100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上各地方选择的试点企业,中央和地方共选择了2500多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试点。

1、1997年发生了亚洲经济风暴就是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那些超速发展而对风险毫无预警的著名企业都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发生了可怕的雪崩,使得该年度成了企业史上的一个“崩塌之年”。

1997年许多国企遭遇了暴风雨,又由于国企本身的痼疾,使当时的国企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看一下1997年国企是个什么状态【视频】

可以看到这个棉纺厂的机器都已经停了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各项数据表明,局势已到了十分危险的底部,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只有3.29%,大大低于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在39个大的行业中,有18个是全行业亏损,国有工业的负债总额已占到所有制权益的1.92倍,企业自有资产不足以抵偿其债务,换言之,就是整个国有企业集团已处在资不抵债的境地。有关部门在一份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以一系列数据证明,在其他一切条件(包括劳动时间、税收等)都相同的情况下,国企的劳动成本要比私企高许多,这就是国企无法同私企竞争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国企效益不好,我们不得不减员增效,这使得那时候出现了许多下岗职工。

我们家那有许多棉纺厂(棉一到棉七)就在这段时间,那些棉纺厂都倒闭了,街上早晨出现了许多穿着那种工作服的阿姨买煎饼什么的。

国企令人堪忧。

2、当时的总理是朱容基,他承诺在他任期的四年内完成三件事情,一是力保人民币不贬值,二是激活经济,启动内需,三是用三年时间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下面是一段朱总理当时说的一段话。【视频】

我们从“闯地雷阵”和“万丈深渊”这两个形容词可以看出中国改革的艰巨性。

国企的困境让人们认为3年让国企脱贫是不可能的,出乎所有观察者意料的是,朱镕基竟如期总现了他的承诺,他动用的办法就是“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而实施的战略就是坚决地“国退民进”。

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国企改革的思路是抓大放小,我们希望培养出一些像韩国大宇这样的一些混业经营的企业,当时叫综合商社,结果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以后突然发现大宇破产了。发现这样的综合商社仍然不能抵制金融资本主义的攻击,所以在98年的时候提出一个概念叫国退民进,一直搞到2003年左右。

(大宇集团1967年由金宇中创建,初创时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70年代侧重发展化学工业,80年代后向汽车、电子和重工业领域投资,并参与国外资源的开发。经营范围包括外贸、造船、重型装备、汽车、电子、通讯、建筑、化工、金融等,有系列公司29个,国外分公司30多个。大宇集团曾经为仅次于现代集团的韩国第二大企业,世界20家大企业之一,资产达650亿美元。在一代人的心目中,金宇中及其大宇集团是韩国的象征。超速发展的背后,大宇背负了高额的债务。在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大宇集团不得不走上破产清算的一步。)

最能体现朱镕基“国退”决心的事例发生在中国的胶卷产业。

3、1998年两会结束后(地雷阵5天),朱镕基签署了一个看似很大胆的计划——中国政府同意全球胶卷业的老大美国柯达公司对中国胶卷工业实施全行业收购,被称为98协议,柯达提出之初,许多人觉得荒诞不经,接受不了,可是

柯达现状:98协议可追溯到94年,当时美国柯达在日本富士的强力冲击下,节节败退,背负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债务,柯达正如一艘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要摆脱困境,柯达只能扩大市场,于是CEO裴学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中国现状:如果说柯达的现状是焦头烂额的话,中国的感光行业可以说是走投无路。国营企业的所有痼疾都在胶卷业集中地暴露出来:巨额的重复投资,缺乏技术消化能力,市场竞争乏术,机制僵化而管理混乱。中国几个感光厂的债务加起来接近100亿。

所以柯达急需扩大市场,而中国急需改造感光行业,因此这让朱镕基在第一时间就下决心冒险一试。

在这个过程中,朱镕基始终是全行业购并的支持者,他甚至因此被人骂成是“卖国贼”。在一个视察场合,他说,“有人说,国有比重下降,私营比重上升,会不会把社会主义变了„„关键在于经济命脉,至于那些汉堡包、几个胶卷、头发夹子,你搞几个外资,有什么关系呢?”

在后来的5年里,柯达对收入囊中的企业进行了大手术。它对公元、福达和无锡阿尔梅三厂相继投入上亿美元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柯达的全球制造基地,对挽救无望的上海感光、天津感光和辽源胶片三厂则进行经济补偿,将之关停并转,三厂员工都按工龄长短获得了相应的安置费用(钱从哪来,人往哪去)

4、国退民进的概念是,国有资本从一些领域中当年叫做完全竞争性领域(国家统计局统计这些领域有154个),国有资本从这些领域中退出,有20万家中小型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化清晰,进行私有化改造,国有资本就退缩到一些资源性和能源型的领域里面去。

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同时,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即“抓大放小”。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放小”被简单地认为是“一卖了之”和“全面退出”,那个时候有一个冰棍理论,该理论比较经典的阐述如下:“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后来的实践证明,许多国企私有化后的新主人只是对国企的收益部分感兴趣摄取到手中,原有的负债和职工则通过种种渠道剥离出去。在赖掉债务、原有职工推向社会之后,国企内部的问题变为社会的问

题.........冰棍被吃掉了,冰棍杆儿、包装纸污染了环境。

认识到了冰棍理论的诸多不利,该理论也就成为国企改革中一个历史名词,被记住而不再被简单认同。

到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市、县已经几乎没有国有企业了。到2003年在国务院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新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后,这种“一卖了之”和“全面退出”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我们的国企改革曾经和现在都遇到过很多问题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出资者、管理者、经营者,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同时发生的现象,主要形式有:股份制改造和拍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假破产真逃债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机构恶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假合资进行套钱;

决策失误,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和国家工作人员乘企业关、停、并、转、包、租、合、卖等机会,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犯罪等.《科龙变局》,本书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讲述了从2001年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格林柯尔突然演义了一场“蛇”吞“象”的收购——入主科龙电器集团;随后,又陆续发生了2003年以来的超常规扩张——先后收购了美菱、亚星、襄轴等上市公司,开始打造世界级冰箱帝国的白色梦想;顾雏军入选“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2004年的郎顾之争;2005年,科龙帝国轰然倒地,顾雏军被拘押,这一从天堂到地狱的商业传奇。科龙的故事,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难忘的教训!

导致郎顾直接交锋的是郎咸平2004年8月9日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活动。在“炮轰”海尔秘密MBO之后,郎咸平将矛头对准格林柯尔。当天,郎咸平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演讲,揭露顾雏军在收购活动中卷走国家财富。

郎咸平表示,他和他的学生经过3个月的研究发现,顾雏军先后收购了科龙、美菱、亚星客车以及ST襄轴等四家公司,号称投资41亿元,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期间顾雏军通过“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手法成功将巨额国家资产纳入囊中。

郎咸平称,顾雏军的运作手段往往是通过介入被收购公司管理层后,大幅提高企业运营费用,提高公司亏损幅度进而压低收购价格来实现的。

郎咸平昨天在发布会上表示,可能是因为自己三年前曾披露德隆的问题,而三年后的今天,德隆果真出现问题而崩盘,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因此,当自己最新围绕格林柯尔的学术研究得出上述结论时,顾雏军坐不住了。由此,格林柯尔也成为第一家公开回应“炮轰”的企业。

6月17日,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突然豪掷巨资,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杨以个人名义从联想控股购得7.97

亿股股票,按当日平均股价4.18港元计算,杨元庆购入股票总市值高达33.328亿港元。联想集团官方表示,在交易完成后,杨元庆持有联想集团8.7%的股份,为最大个人股东。

通常会存在国企老总把国家财产变成私人财产的的嫌疑;国企实行MBO,若监管不利会使国有资产流失。在中国现在国有企业和公有制 企业内部人控制,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MBO这种方式很难做到程序公正。因为,它是内部人,因为它有信息优势,因为它掌控了谈判的位置。企业为什么发展?关键建立在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职业经理人出现就是分工专业化的需要。鼓励MBO的文化是毁灭性的文化,是对产权的不尊重。

第二篇:毛概演讲稿

近代史

1、近代的中美关系(公元1804年——1949年)

(1)1804年,美国“爱丽华号”商船来华,这是中美开始正式交往的源头。

(2)1844年,美国驻华公使乘中国满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惧怕洋人之机,在广东澳门附近的望厦村逼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从中获取大量利益。

(3)1899年,美国继1898年美西战争夺取菲律宾和关岛之后,来到中国,为获取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的侵略权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侵略中国。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美国是其中之一,《辛丑条约》许诺:赔给侵略者白银4.5亿两,美国人用这笔赔款办教育,在北京创立了“燕京大学”即清华大学,主观上是进行文化渗透,文化侵略,培养中国本土高层次的亲美人才,为美国的进一步侵略打下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5)国民政府——国民党统治期间,中美关系较为和睦,为了阻止、防范日本独霸中国,曾劝说张学良东北易帜,协助蒋介石统一中国。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8年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曾向中国提供大量军用物资以抗战,并派陈纳德将军带领航空飞行大队赴华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6)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给钱给枪炮,协助其占领战略要地,送其战略物资,派谴军事顾问团。同时,还以国共内战调停者自居,为国民党赢得主动和时间。

建国后

在建国之后的50多年来,在国际舞台的大背景和两国自身现实的影响下,中美关系起伏跌宕、阴晴变幻,走过了极不平常的道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这是中美战略对抗阶段。在这一阶段中,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和60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是中美两国战略对抗的标志性事件。这期间中国先是一边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抗击美国后对美苏“两面出击”,美国则对中国进行封锁、包围和直接干涉,中美关系经历了残酷的“热战”和尖锐的“冷战”,是全面对抗的敌对关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即,美国第7舰队侵驻中国台湾。之后,中美双方在朝鲜半岛大打出手,美军伤亡39万人,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中的其他国家军人死亡逾70万人,美国经济损失830亿美元,而中国军队牺牲也超过10万人。即使如此,中美两国也没有全面宣战。同时,也没有把战争的区域扩大并升级为对彼此国内目标攻击的全面战争。中美在第三国交手,只管埋头打,谁也不出声,打了三年,结果是中国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和政治上的尊严与地位,其成果便是《朝鲜停战协定》。之所以说是中国赢了,是因为中国是个刚刚获得独立的弱国、穷国,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第一军事强国,又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共同侵略朝鲜,所以,双方又回到了战争的起始点,便是中国的胜利,便是中朝人民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朝鲜战场的失利,令美国并不甘心。1964——1973年,美国又出兵越南,企图从西南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越,美国出兵55万,中国出

兵32万,双方又打了10年。不过与朝鲜战争不同的是,中国军队一般没有直接参与对美军的打击,而是做一些后勤物资保障、培训越南军官或者是工兵等方面的工作,使中国成为越南人民可靠的大后方。经过一次又一次交手,美国在损失数千亿美元、死亡58209人、受伤30余万人之后,于1973年仓皇逃离越南。而越南也于1976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又一片土地成了赤旗的天下。

第二个时期,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是中美战略合作阶段。这一阶段中美关系的特点是:双方出于各自国家利益和对付苏联扩张的战略需要,终于走上了和平对话、求同存异的轨道。在这一阶段中,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双边关系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文件。美国在完成同台湾“断交、废约、撤军”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后,基本上遵守了三个公报的原则和精神,使中美关系保持正常、良性发展势头,中美双方是战略合作的准伙伴、朋友关系。

197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毛泽东果断决策,邀请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访华。毛泽东的“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中美两国间的坚冰被打破。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之间开始出现摩擦,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并不时挑起边界争端,以武力对中国相威胁,美国此时也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苦不堪言,想赢赢不了,想撤没面子。同时,面对苏联人在全球重要地区的步步紧逼,美国人是步步防守,处于劣势。中美联手制衡苏联!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此瞒天过海秘密访华两次,敲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的大门。终于,打不败的中国人成为美国战略意义上的朋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主动和周恩来总理握手,并拜会了毛泽东主席。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到一个没有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进行正式访问,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史称《中美上海公报》,美国承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联手抗苏,是尼克松中国之行的最大收获。当然,中国也有相同的收获,还有另一样收获——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明确表态。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史称“破冰之旅”。在这个时期的中美关系中,相比较而言,中国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因此,是尼克松访华,而不是毛泽东访美。

之后,两国也有其余的互动。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1989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华。1985年,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元首第一次出访美国。这个时期是中美关系的黄金时期,由于共同的战略利益把双方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中美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展开并向深层次、高级别发展,这不仅表现为双方在体育、文化、艺术、经贸、外交、高校、民间等交往方面,还表现在科技、投资、军事、互派留学生方面,更表现在双方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协商、采取一致行动诸方面。

第三个时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这是一个防范性的接触阶段。从1989年中国发生“六“四”事件开始,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美战略合作的原有基础逐渐失去,新的基础尚未巩固,美国对华采取“接触与防范”的双重战略○1。这一时期中美关系**不断、曲折起伏,“六”四”事件后美国宣布对华“全面制裁”,利用“银河号事件”向中国无理挑衅,1995年允许台湾李登辉访美,1996年台海危机时派遣航空母舰向中国示威,阻挠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美国通过“„接触战略‟保持美国和中国的正常联系,推进美国的各种利益和目标”,同时针对中国崛起的“潜在威胁”,“加强对中国的防范”○2。这一时期的战略尚不成熟稳固,既没有明确内容和目标,前后也不连贯,属过渡时期,其

间中美双方敌对关系强于朋友关系。

第四个时期,是1997年至现在,这是中美关系重建阶段。1997年10月和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互访,双方决心“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3可是,1999年5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严重破坏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2000年中美之间继中国加入WTO与美国完成双边贸易谈判以后,美国众参两院又分别于5月和9月通过了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议案。然而,新当选的小布什政府又把中国作为美国“战略竞争对手”来定位,并发生了中美军机在中国南海上空相撞事件和美国大规模售台武器。从2001年“9•11”事件开始,布什总统重新调整对华政策、重新定位对华关系,对华政策基调的积极面增加。这一时期,尽管双方表达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良好愿望,但其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有限合作性的竞争对手关系。

2001年的“9•11”事件,使美国本土遭受了近200年来最严重的打击,美国的国家安全面临国际恐怖主义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迅速调整对华政策,强化了与中国的合作。中美一起努力,在共同反恐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尽管美国这两次危机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中国当时的状况都很不相同,但都导致了中美关系的积极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3个特点:其一,美国陷于严重危机,其严重程度达到仅仅依靠美国自身或借助美国盟国都难以摆脱的地步,美国必须寻求新的、有力的合作者;其二,中国具有足够的实力和影响,中美合作可以有效促进美国走出危机;其三,中国有改善中美关系、发展中美合作的明确需要和愿望。总之,严重的危机促使美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和中美关系对美国的重要性,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这一点再次得到充分地体现。

到2008年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不仅已拥有世界第一位的外汇储备,而且也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同时,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必然促使急于走出危机的美国,更加重视和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而且,国际金融危机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影响,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进行有效合作。因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美两国都必然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争取实现中美关系的新发展,这是中美共同的战略需要。

几十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中美关系仍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惊涛骇浪中向前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但共同战略利益的存在,这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美国对华采取遏制还是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中美之间共同利益的当今世界,在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并存竞争的现实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态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继续作用于国际舞台,借重合作与牵制防范共同构成了大国间的相互关系。中美两国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分歧,但同时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正是这种共同利益才架设了一座联系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关系的桥梁,构成了两国战略关系的基础。扩大和巩固共同利益,减少矛盾对抗,加强对话合作,进行伙伴式积极的竞争,是构筑和发展中美战略关系的有效途径。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三个:安全、经济、民主。相信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会有更多的互动,中美关系会日益密切。

第三篇:毛概演讲稿

毛概演讲稿

开始:21世纪,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经过多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信息革命的发达社会。但是在享受这前辈们带给我们尖端科技馈赠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态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网络技术和尖端科技的普及,我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每个宿舍还享受着WiFi。网络的出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问题。在网络上每个人享有着很高的言论自由,每个人也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言论,越来越多的人收到这样那样的影响。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肮脏言论,网络水军等等等等,都为人们所诟病。

第一页: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网上的言行也会有意无意触犯法律。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广大网民,都应该珍惜这个平台。

于此,我们列举了如下在网络上肆意猖獗的违法行为:

第5页:

1.网络黑公关颠倒黑白 操纵舆论

业务一:替委托人恶意攻击竞争对手

此业务主要依靠在网络上杜撰虚假信息并加以散布,来攻击竞争对手。比如淘宝网店遭遇恶意差评,新品发布论坛骂声一片等。业务二:有偿方式避免负面舆论传播

此业务主要以有偿方式,委托公关公司或网站内部人员,通过删帖、搜索引擎优化以及搜索屏蔽等手段来避免负面舆论的传播。黑公关内部管理严密

以最普遍的网络水军业务为例,从认领任务到网上发帖、领取提成,都有一套严密的内部管理程序,等级分明。非法网络公关公司通过‚包工头‛派活,最底层的‚水军‛以大学生和无职业者为主。举例:贺岁大片遭网络‚水军‛恶意评分

‚电影公映前雇佣‘水军'刷评分或‘黑'同档期竞争对手,已是国内电影圈公开的‘潜规则’。去电影网站看看,不是满分就是1分2分。即使不抹黑对手,也会对自己的影片作所谓的‘口碑维护’。‛业内人士章杰坦言,圈内人也很矛盾,痛恨‚水军‛作乱,其实是自己养‚水‛成患。

2.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是重灾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推销信息、骚扰信息,甚至诈骗信息。对方不仅知道你的电话号码,而且知道你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甚至知道你的职业、学历、家庭住址。这些纯属个人隐私的信息,又是如何被泄露的?

据调查现在网络上一个购买信息的市场,一些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和机构内部监管不严格,一些员工在利益驱动下可能会做出出卖公民信息的违法行为 例如以下这些行为: 1.网购快递单泄露信息 2.网络大量贩卖银行征信记录 3.非法调查公司网络贩卖个人信息

诸如在此类的行为还有很多,因此我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让网络世界成为一个有法律约束的世界。

第五页:读

结束语:互联网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密不可分, 网络公正不会自发产生,另外互联网管理不仅依靠行业和个人自律,更依靠法律,制度是托举‚网德‛的刚性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将法律带入网络中,让网络社会与‚法治‛兼容并行。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毛概演讲稿

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学院的。。今天我的选题是依法治国。

我主要想就三个方面介绍我的选题。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依法治国的介绍,第二是从最近的两会解读依法治国。最后是2015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法治事件。首先开篇引题,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呼格吉勒图案。

我为大家梳理了案件时间轴。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厕中。呼格吉勒图和同事在上班听到女子呼救声,发现了遇害女子,随即报警。1996年0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呼格犯流氓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1996年06月05日: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核准死刑。1996年06月10日:呼格被执行枪决,距离案发只有62天。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杀人案就是4·0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从而引发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8月呼格案确为冤案。但“4·09”命案始终没有开启重审程序,一旦翻案追责,牵涉巨大。直到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依法对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了追责。国家向赔偿请求人呼格吉勒图父母支付206万元。

呼格吉勒图案的改判,也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为了避免冤假错案这些悲剧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到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法律是把双刃剑,他给与我们权利的同时,也在约束我们,甚至可以剥夺我们的一切权利。就拿呼格案来说吧,法律是刚性的,法不容情,短短62天呼格判处了死刑立即执行,在法律的判决剥夺了一个人的生命的同时,带给一个家庭的伤害是巨大的,呼格的父母多次上访,但是当时指正呼格的证据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上诉改判几经受阻。我们是要推进司法的高效性,呼格的死刑判决也许只是工作成绩报告中的判处死刑数目加一,但是万分之一的错案,对一个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对呼格的父母是百分百的失去。时隔近20年,呼格才沉冤昭雪,即使他活到现在,也不过37岁,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就因国家法治的不健全以及充满人治气息的社会背景剥夺了生命。由于当时大环境背景下的刑讯逼供、轻罪重判、快抓快审快判这样的执法司法方式,类似“呼格吉勒图冤杀案”这样的荒唐案件在中国各地已不鲜见:河南赵作海冤案、福建的念斌冤案等等不一而足。他们有些已经死里逃生获得了清白,但有些则如同呼格吉勒图一样含冤而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依法治国”为核心议题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实在是久旱的中国大地迎来的一场甘雨。我们在逐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总会有很多的歧路,但是我们还是一步步的逐渐走上了正轨。我们逐渐的废除了22个死刑罪名,我们也在努力减少冤假错案发生的机率。现在我们的法治呈现一个正常化的走向,这离不开我们大力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提出过程:

依法治国是最近才进入我们的视线,其实依法治国的理念从建国的那一天就已经逐步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如何执政?采用什么方略治理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党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探索过程。1954年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文革”十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十年**之后,我们党开始探索治国理政的新方法。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等7部重要法律,进一步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

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该宪法第5条第1款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在宪法中的最早表述,初步奠定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宪法基础。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这一条作为宪法第5条第1款,正式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宪法的基本原则,通过国家根本法对依法治国予以保障,是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上迈出的最有实质性的一步。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推进“依法治国”,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这一提出过程我们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而且是全面法治的转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今后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效参与,只有我们参与到立法中,我们才会深入了解法律,才会想要去运用法律。严格执法。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我们要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都设置隔离墙、通上高压线,谁违反制度就要给予最严厉的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正司法。争取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只有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努力去除司法神秘主义的面纱,才能让老百姓了解和理解司法,并最终信服和拥护司法。全民守法。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法律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用好法律这把双刃剑,要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推进依法治国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审判监督程序在实践中的难以实现和刑讯逼供难以杜绝。我国刑诉法规定,发现冤假错案时,启动审判监督但是在实践中自行纠错的案件很少。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我国法院考评机制的不合理,如果错判漏判,整个法院都要承担不利的后果,而且我国实行两审终审,一审如果错判被二审改判,也会对一审法院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考评机制无形中加大了纠正错案的阻力。但同时这种考评机制也监督法院公正宣判。刑讯逼供为何屡禁不止,究其深层原因,是我们盲目追求办案率,以及各级领导层层施压,限期破案,最终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没有法律我们可以颁布制定,法律漏洞我们可以填补,我们的机制确实利弊共存,所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更是势在必行。

从两会解读依法治国

前面我们提到了呼格吉勒图案2014年得到了重审改判,从2014年的统计结果看,2014年我国纠正冤假错案1317起。从2016年两会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摘取了一些数据。2015年我国纠正冤假错案1357起,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严惩贪污贿赂犯罪。审结***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审结蒋洁敏等15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4万件涉及4.9万人。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各级法院查处违纪违法干警378人,对575名履职不力的法院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廉政问责,坚决清除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2015年5月1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正式由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当场立案率达到95%,基本解决立案难问题。

2015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的第一年,也是中国法治建设亮点频出的一年。我搜集了一些2015年出现的法治事件,都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事件一: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的几个亮点分别是取消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等9个死刑罪名的。规定重特大贪污犯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首要目的就在于用制度封堵用钱出狱的可能。在逐渐减少、控制死刑的前提下,出台死缓限制减刑、假释这样的规定,既能体现惩处腐败的从严一面,又能达成控制死刑的目标。还修改了关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的条款。

庞大的、需求旺盛的买方市场,是导致拐卖犯罪屡打不绝并且不断加剧蔓延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收买人被刑事问责的极其罕见。只有补齐打拐的法律短板,彻底铲除买方市场,对收买妇女儿童者一律追究刑事责任,真正实现“买卖同罪”,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大事件八:通过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27年后首次大修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不仅在法条数量上翻了一倍,内容上也基本对所有现行法条作出修改。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是大气污染防治法首次大修的鲜明特点。同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检察院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制度,通过公诉对环境进行监管,通过公权力帮助百姓起诉,得到更好的帮助。

大事件二:食品安全法修订

新法历经三审,可谓极其谨慎严格,被外界冠以“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修订后的食安法在保护消费者维权方面亮点频频,如:实行首负责任制,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生产经营者应先行赔付且不得推诿,吃到食品不合格千元保底赔偿,举报查证属实者可获奖励等。大事件三:反家庭暴力

这是我国首部反家暴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了解决家庭暴力“发现难”的问题,更好地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该法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上述人群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未按规定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大事件五: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 就是最近我们都关注的二孩政策。

最后,对于依法治国这个选题方方面面范围很大。我只想讲一些距离我们最近的。现在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的力度确实很大,最近几年多部法律,法律修正案出台,我们逐渐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们是否愿意使用这一部又一部的法律呢?其实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瓶颈在于我们自身。我们对于司法公信力的信任值下降。每一个冤假错案的重新审判,都是对司法公正的践踏。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私了这个词语,之前几年时间里一直充斥着这个词语,出现什么事,大家更加喜欢自行解决问题。对法律的第一印象就是麻烦,耗时,费用高。所以即使私下解决可能会吃亏,大家也都不愿与法律、机关打交道。现在我们的法律一步步健全,法律体制也一步步完善,越来越尊重人权。所以我们作为大学生,要丰富我们的法律知识,我们要从法律角度维护自己的权利,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了,或者身边的人的权利受到侵害了,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老炮儿里一句话:咱虽然是小老百姓,但有些事,咱还得办。有些事,你赶上了,就得认。不要嫌麻烦就枉顾法律,法律不是因为麻烦而生,而是为了保护你而生。

最后我引用马丁·尼莫拉的一段名言,结束我今天的演讲。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没有人为我说话了。

第五篇:毛概演讲稿

篇一:毛概演讲稿 谈四有文化之—有纪律

没有纪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纪律是针对不遵守纪律的人而设。

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自由。

一、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纪律

纪律和法律是人类得以有序生存的重要保证,如果一个社会规则缺失、纪律涣散、法律松弛,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是一种什么状况?

1、天堂与地狱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天堂之所以成为天堂,地狱之所以成为地狱主要区别除下爱心、奉献之外。关键就在于天堂是有序的,地狱是无序的。遵守规则,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即心中要有规则,让规则看守自己的心灵。近年来,从报刊上,互联网上看到的人类的灾难大多是因为违反规则,不执行纪律,不遵守法律所造成的。可见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工厂,一个学校都必须有他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规还得守规,守规需要人的主动和自觉,他律不如自律,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问为什么要遵守课堂纪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说:“没有好的纪律,学习就难以进行。”这话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其实,纪律本身也是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两个问题:在人的未来生活中,我们是否需要成为一个有纪律意识并遵守纪律——进而成为有法律意识遵守法律制度的人?而纪律意识和遵守纪律的习惯是不是天生的?

2、一个留学生谈恋爱的故事: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和美国姑娘谈恋爱因为过公路的斑马线而告吹;谁知回国后和本国姑娘谈恋爱还是因为过公路斑马线而告吹!遵守规则有时所表现的是一种品德、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教养!

可见我们让自己在纪律的环境中过有秩序、有纪律的生活多么重要,所以,纪律本身就是目标。由于我们仅仅把纪律当成手段,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观念意识和遵守纪律的习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长大以后,不闯红灯、过马路走斑马线、候车排队等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也就成了问题。

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学子,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深刻领悟纪律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保证的涵义。我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我们应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们应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更应有勇气揭露自己的缺点,并勇于改正,逐步完善自我,自觉地受纪律的约束,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古今中外,凡是摔跟斗的人无一不是摔在不守纪律上,可见,纪律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保证。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必须在纪律的保证之下,否则就会受到纪律的制约。就像打篮球不能违规和出界一样。

二、平凡铸就伟大、细节成就功勋(自觉遵守纪律是一种艰难的修养)

任何伟大都是从平凡中走出来的,没有人生来就伟大,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人生旅程中严格地用纪律要求自己、规范自己,从而使自己养成了一种自觉执行规则和纪律的好行为、好习惯,成就了自己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高贵的人格。

1、伟人们是如何遵守纪律的

周恩来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小黄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周恩来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小黄一见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的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纪律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东方,在西方,纪律的重要同样得到人们的重视。

2、巴顿将军率先垂范:(有些人只欣赏西方的自由,却不知道西方的纪律)在西方,一些有关巴顿的传记中,把巴顿描写成是一个为了自己的荣誉,可以毫不顾忌士兵生命与鲜血的军人,这实际上是不公道、不公正的。有的士兵发牢骚,在背后说坏话,骂他,但是看巴顿满身汗水地钻到坦克里面时,内心确实被感动了。坦克里面非常热,即使在现代化的坦克里面,那也闷得慌。巴顿个子又高又大,钻到那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其热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巴顿和他们一起在训练,因此牢骚就变成无言的服从,他要求部队必须有铁一般的纪律,不能有一丝含糊的,他认为遵守纪律是一个军人的基本素质。由于巴顿严格、认真,所以,他所带的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艾森豪威尔视察部队时,他对巴顿说:“我接到有人告你的状,但是我不信他们,只相信你”。

很多人羡慕当官的,尤其羡慕那些当大官的,总以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十分自由。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越是伟大人物就越会严格要求自己,就越会严格遵守纪律。因为,他们除下本身所具有的高素质,高教养之外,他们的身份,他们的地位,他们所肩负的使命都要求他们必须这样做!

成功的纪律约束源于自律自觉——“瘦羊博士”与“曹操自刑”

。纪律的最高境界是自觉自律。有了自觉自律,纪律就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瘦羊博士”的故事:西汉光武帝刘秀时期,按惯例年夕必须赏赐每个博士一头羊。这往往让分羊博士犯难,因为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一位叫甄宇的博士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这批羊很好分。”说完,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众博士见了,也都纷纷仿效他,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头羊就走。“瘦羊博士”的举动,不仅得到了同僚们的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

2、军事家曹操割须代刑: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维持统治的秩序,保持内部的一致,增强战斗力,都是非常注重纪律并带头遵守的。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一片麦田,他当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践踏麦田,违令者斩!”命令一下,人人都小心起来。偏巧,曹操的马受惊了,奔到麦田里去,官兵见状,都站在田埂上、路旁边,默默地看着。曹操勒回了马,立即把行军主薄叫到马前,让其议罪。主薄言引《春秋》说:“‘罚不加于尊’,这件事就算了”。曹操说,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带头去破坏它,怎么让三军执行?但我是全军之主,也不好自杀,只有处于刑法了。说着,他拔出宝剑,割下胡子,古人是不割须不理发的,这是当时的一种刑法。曹操自刑,全军震动。此后,曹操的威望就更高,曹军的纪律也更严明了。荀况说“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从古到今,无数哲人智者都从历史中得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学习生活中,遵守纪律,就需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增强自己对社会的义务感。同时,要自觉地遵守纪律,不论大事小事,凡是纪律要求做到的,就坚决去做;凡是纪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在没有人监督和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同样遵守纪律,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纪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变得井然有序。

三、让规则看守自己的心灵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天堂之所以成为天堂,是因为天堂的规则比地狱的规则更详更细。

1、哈佛大学图书馆失火的故事: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2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个学生尤其面色凝重。突发的火灾把这个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悠哉悠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

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嘉奖,然后又把他当众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2、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民族:与哈佛人相似,德国人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之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者说,他在德国从未见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也许有人会说:“哈佛人是做作的,书交上来了,人家改过了,还计较什么;德国人是刻板的,能够趁机过马路为什么不过,浪费时间;美国人是固执的,来得早不如站得巧,能早点办事为啥不挤?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缠住??到底怎样的生活才惬意?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不是一种真心的自由?德国人的名言是: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自由必须有所约束,不然,a的某种自由就可能要以b的另种自由为代价。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纪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前苏联著名将领苏沃洛夫有句名言:“纪律是胜利之母。”革命战争要取得胜利依靠铁的纪律,而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强调纪律。这是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护安定团结,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有人提倡“慎独”,说的就是,尤其是无人的情况下,你能否把持住自己,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中国人其实是很讲究内功修为的:“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就是要人们时时用规则守住自己的灵魂。人们有时埋怨规则太多、太严,其实如果你遵守规则,规则不就形同虚设了吗?反之,无规则就是无序,而无序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篇二:毛概演讲稿

一、从国有国营到放权让利(1978~1984年)我国建国后基本复制了原苏联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形成并逐步固化了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在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下,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被称作是国营企业。顾名思义,国营企业就是由国家或者说政府来直接经营的企业。它不是一个独立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是国家政府机关的一个附属物。

改革开放后,为了解放生产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打破高度集权的国有国营体制,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以放权让利为重点,开始调整国家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解决政企不分、以政代企问题。从1979年到1984年,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改革,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在扩权的同时,国家还以两步利改税政策对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进行了调整。所谓利改税,就是将国营企业上交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是国家参与国营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种改革。

二、政企分开与两权分离(1985~1992年)在改革的这个阶段,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的,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正是沿着这样的改革思路,我们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在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探索中,以首都钢铁公司为代表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国有企业在这段时间普遍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具有自主权的经营管理制度。但是,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突出问题是,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包盈不包亏,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同时,企业承包制按一户一率,企业不能公平竞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抓大放小(1993~2002年)在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将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提出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要求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这是对两权分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一改革思想的指引下,加快了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并在1994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这部重要的商法典。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选择了100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上各地方选择的试点企业,中央和地方共选择了2500多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试点。1、1997年发生了亚洲经济风暴就是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那些超速发展而对风险毫无预警的著名企业都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发生了可怕的雪崩,使得该成了企业史上的一个“崩塌之年”。

1997年许多国企遭遇了暴风雨,又由于国企本身的痼疾,使当时的国企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看一下1997年国企是个什么状态【视频】 可以看到这个棉纺厂的机器都已经停了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各项数据表明,局势已到了十分危险的底部,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只有3.29%,大大低于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在39个大的行业中,有18个是全行业亏损,国有工业的负债总额已占到所有制权益的1.92倍,企业自有资产不足以抵偿其债务,换言之,就是整个国有企业集团已处在资不抵债的境地。有关部门在一份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以一系列数据证明,在其他一切条件(包括劳动时间、税收等)都相同的情况下,国企的劳动成本要比私企高许多,这就是国企无法同私企竞争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国企效益不好,我们不得不减员增效,这使得那时候出现了许多下岗职工。

我们家那有许多棉纺厂(棉一到棉七)就在这段时间,那些棉纺厂都倒闭了,街上早晨出现了许多穿着那种工作服的阿姨买煎饼什么的。国企令人堪忧。

2、当时的总理是朱容基,他承诺在他任期的四年内完成三件事情,一是力保人民币不贬值,二是激活经济,启动内需,三是用三年时间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下面是一段朱总理当时说的一段话。【视频】

我们从“闯地雷阵”和“万丈深渊”这两个形容词可以看出中国改革的艰巨性。

国企的困境让人们认为3年让国企脱贫是不可能的,出乎所有观察者意料的是,朱镕基竟如期总现了他的承诺,他动用的办法就是“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而实施的战略就是坚决地“国退民进”。

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国企改革的思路是抓大放小,我们希望培养出一些像韩国大宇这样的一些混业经营的企业,当时叫综合商社,结果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以后突然发现大宇破产了。发现这样的综合商社仍然不能抵制金融资本主义的攻击,所以在98年的时候提出一个概念叫国退民进,一直搞到2003年左右。

(大宇集团1967年由金宇中创建,初创时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70年代侧重发展化学工业,80年代后向汽车、电子和重工业领域投资,并参与国外资源的开发。经营范围包括外贸、造船、重型装备、汽车、电子、通讯、建筑、化工、金融等,有系列公司29个,国外分公司30多个。大宇集团曾经为仅次于现代集团的韩国第二大企业,世界20家大企业之一,资产达650亿美元。在一代人的心目中,金宇中及其大宇集团是韩国的象征。超速发展的背后,大宇背负了高额的债务。在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大宇集团不得不走上破产清算的一步。)最能体现朱镕基“国退”决心的事例发生在中国的胶卷产业。3、1998年两会结束后(地雷阵5天),朱镕基签署了一个看似很大胆的计划——中国政府同意全球胶卷业的老大美国柯达公司对中国胶卷工业实施全行业收购,被称为98协议,柯达提出之初,许多人觉得荒诞不经,接受不了,可是

柯达现状:98协议可追溯到94年,当时美国柯达在日本富士的强力冲击下,节节败退,背负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债务,柯达正如一艘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要摆脱困境,柯达只能扩大市场,于是ceo裴学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中国现状:如果说柯达的现状是焦头烂额的话,中国的感光行业可以说是走投无路。国营企业的所有痼疾都在胶卷业集中地暴露出来:巨额的重复投资,缺乏技术消化能力,市场竞争乏术,机制僵化而管理混乱。中国几个感光厂的债务加起来接近100亿。

所以柯达急需扩大市场,而中国急需改造感光行业,因此这让朱镕基在第一时间就下决心冒险一试。

在这个过程中,朱镕基始终是全行业购并的支持者,他甚至因此被人骂成是“卖国贼”。在一个视察场合,他说,“有人说,国有比重下降,私营比重上升,会不会把社会主义变了??关键在于经济命脉,至于那些汉堡包、几个胶卷、头发夹子,你搞几个外资,有什么关系呢?” 在后来的5年里,柯达对收入囊中的企业进行了大手术。它对公元、福达和无锡阿尔梅三厂相继投入上亿美元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柯达的全球制造基地,对挽救无望的上海感光、天津感光和辽源胶片三厂则进行经济补偿,将之关停并转,三厂员工都按工龄长短获得了相应的安置费用(钱从哪来,人往哪去)

4、国退民进的概念是,国有资本从一些领域中当年叫做完全竞争性领域(国家统计局统计这些领域有154个),国有资本从这些领域中退出,有20万家中小型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化清晰,进行私有化改造,国有资本就退缩到一些资源性和能源型的领域里面去。

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同时,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即“抓大放小”。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放小”被简单地认为是“一卖了之”和“全面退出”,那个时候有一个冰棍理论,该理论比较经典的阐述如下:“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后来的实践证明,许多国企私有化后的新主人只是对国企的收益部分感兴趣摄取到手中,原有的负债和职工则通过种种渠道剥离出去。在赖掉债务、原有职工推向社会之后,国企内部的问题变为社会的问

题.......................冰棍被吃掉了,冰棍杆儿、包装纸污染了环境。

认识到了冰棍理论的诸多不利,该理论也就成为国企改革中一个历史名词,被记住而不再被简单认同。

到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市、县已经几乎没有国有企业了。到2003年在国务院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新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后,这种“一卖了之”和“全面退出”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我们的国企改革曾经和现在都遇到过很多问题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出资者、管理者、经营者,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同时发生的现象,主要形式有:股份制改造和拍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假破产真逃债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机构恶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假合资进行套钱;决策失误,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和国家工作人员乘企业关、停、并、转、包、租、合、卖等机会,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犯罪等.《科龙变局》,本书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讲述了从2001年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格林柯尔突然演义了一场“蛇”吞“象”的收购——入主科龙电器集团;随后,又陆续发生了2003年以来的超常规扩张——先后收购了美菱、亚星、襄轴等上市公司,开始打造世界级冰箱帝国的白色梦想;顾雏军入选“央视2003中国经济人物”;2004年的郎顾之争;2005年,科龙帝国轰然倒地,顾雏军被拘押,这一从天堂到地狱的商业传奇。科龙的故事,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难忘的教训!

导致郎顾直接交锋的是郎咸平2004年8月9日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活动。在“炮轰”海尔秘密mbo之后,郎咸平将矛头对准格林柯尔。当天,郎咸平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演讲,揭露顾雏军在收购活动中卷走国家财富。

郎咸平表示,他和他的学生经过3个月的研究发现,顾雏军先后收购了科龙、美菱、亚星客车以及st襄轴等四家公司,号称投资41亿元,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期间顾雏军通过“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手法成功将巨额国家资产纳入囊中。郎咸平称,顾雏军的运作手段往往是通过介入被收购公司管理层后,大幅提高企业运营费用,提高公司亏损幅度进而压低收购价格来实现的。

郎咸平昨天在发布会上表示,可能是因为自己三年前曾披露德隆的问题,而三年后的今天,德隆果真出现问题而崩盘,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因此,当自己最新围绕格林柯尔的学术研究得出上述结论时,顾雏军坐不住了。由此,格林柯尔也成为第一家公开回应“炮轰”的企业。6月17日,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突然豪掷巨资,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杨以个人名义从联想控股购得7.97亿股股票,按当日平均股价4.18港元计算,杨元庆购入股票总市值高达33.328亿港元。联想集团官方表示,在交易完成后,杨元庆持有联想集团8.7%的股份,为最大个人股东。

通常会存在国企老总把国家财产变成私人财产的的嫌疑;国企实行mbo,若监管不利会使国有资产流失。在中国现在国有企业和公有制 企业内部人控制,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mbo这种方式很难做到程序公正。因为,它是内部人,因为它有信息优势,因为它掌控了谈判的位置。企业为什么发展?关键建立在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职业经理人出现就是分工专业化的需要。鼓励mbo的文化是毁灭性的文化,是对产权的不尊重。篇三:毛概ppt演讲参考选题 课堂ppt演讲选题指南

一、基本要求

1、主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当代、现代或近代问题,理论或实践均可,侧重一个方面。

2、注意结构、条理,简明清楚,图文并茂,详略得 当。

3、ppt篇幅大约10—20页。

4、小组发言时间:10—12分钟,个人发言3—5分 钟。

二、选题示例 理论探讨型:

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的争论

清末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清末民初中国政治思潮述评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 倾或右倾错误及其根源 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胡绳晚年的理论反思

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现象分析 邓小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的思想交锋 市场经济发展的若干“瓶颈”问题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的民主政治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实践及政策分析型:

周克华被击毙的网络舆情分析 钓鱼岛之争

中国南海争端及解决之道 中外校车制度比较

中美高校(中等、初等)教育政策比较 美国的“政府关门”现象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实践——以福建为例建为例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与成就调研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中国各城市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低碳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 矿难问题的调查与反思

贫富分化现状与解决途径探析 医疗制度改革现状透析 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学生手机月消费状况调查分析 社会新阶层的社会影响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以福

毛概演讲稿
TOP